根据你的了解,你能说出满洲人有哪些特有的习惯或风俗吗?今天我们还有保留吗?

栏目:资讯发布:2023-10-02浏览:3收藏

根据你的了解,你能说出满洲人有哪些特有的习惯或风俗吗?今天我们还有保留吗?,第1张

历史上满族男子喜穿青蓝色的长袍马褂,头顶后部留发梳辫留于脑后,戴圆顶帽,下穿套裤。妇女则喜欢穿旗袍,梳京头或“盘髻儿”,戴儿环,腰间挂手帕。满族入关后,其服装与汉族服装趋于一致,但旗袍却以其独特的魅力来,为中国妇女的传统服装。

早先,满族在入关以前和在入关之后的一段时间内,其住房分为两种:一种叫做“民房”;一种叫做“官房”。民房,是满族中的平民百姓所住。一般来说,平民住两间正房,安置锅灶。屋内颇为讲究,设有三铺炕,西炕最为贵,是给贵客住的,北炕为大,是全家人长辈人住的,南炕为小,是家中小辈人住的。如小辈的姑娘、媳妇们,可住在南 炕上。可见满族人的大小辈是很讲究的。官房,满族的官人多住“官房”。官房也叫“营房”。例如:康熙设置“木兰围场”后,这里设有三品总管一员,笔帖式四员、委署骁骑校十六员、领催十六员,满州八旗兵四百五十人。木兰围场,共划分七十二围按八旗方位,每旗设“营房”一个,共设了八个“营房”。每个营房统管五个五个“卡伦”(满语汉译哨所),共有四十个“卡伦”。满族的官兵们,主要住在营房(即官房)。这种“官房”一般是四间一幢的房子,用大石条垒成高高的台阶。住这种“官房”的人 ,只有居住权,没处理权。满族人住的房子,多开南窗和西窗,这样能冬暖夏凉,生活得舒适些,满族人——尤其是女人,睡觉的姿势十分讲究,大都侧身躺睡,这样显得“体面”,睡觉时,也不能用手托腮而睡,用手托腮而睡是哭相,不吉利,如今,围场县一些年迈的满族人,多讲究睡觉姿式。

满族人的饮食习惯,在过去是很讲究的 。满族人喜欢吃小米,黄米干饭饽饽(即平时人们所说的粘豆包)。。每当忙完老秋的时候,便开始打扫庭院,各家各户备好米酒,淘米作糕(当然,多指生活较富裕的户,穷人做不起)。还要由本姓的“穆昆达”(族中的尊者)主持杀猪办家祭。祭祀祖先,共贺丰收,并祈祷全家安好,人畜兴旺。快到春节的时候,满族各家各户,互相邀请,帮忙包“哎吉格饽”(满族语,汉译饺子),他们帮完西家,忙东家,互相包饺子,表示欢乐和睦,热热闹闹,一直忙到腊月三十,包好饺子吃不完时,就随时冻好,随时储存,放在“哈什里”(满语,汉译仓库)中,以后现吃现煮。当然,蒸好的黄米饽饽也冻上,现吃现热。黄米饽饽,名堂很多,花样很多,有其诗情画意,如苏叶饽、荷叶饽、澄沙饽、蜜果饽等很多种类,有带馅的,也有不带馅的。其形状各异,如金山形、观音形、牡丹形等,还有做成鱼、虫、鸟、兽等各种动物形状的,形象逼真,令人赞叹。过春节时,各家各户多在除夕吃手抓肉,还做有满族独特风味的白煮猪肉,炙猪肉;在糕点中,喜欢做“萨其玛”。在除夕晚上,要进行迎财神活动,从夜间十二点开始,直到王码电脑 。春节这天,到处都是欢乐气氛。在家家户户大门口、庭院的影壁前,早已习惯地堆好了雪台,雪台上摆上亮晶晶、明晃晃的冰制灯笼(即冰灯)。冰灯的样子很奇巧,千姿百态。冰灯象征春回大地,生活充满光明和吉祥。过了春节至正月初五之前,满族姑娘和女婿可以向娘家父母和岳父母进行拜年,互相祝愿更美好的未来。

穿戴

早先,满族人的穿戴,有其自己民族的特点。男女的服饰和姑娘、媳妇的服饰均有不同。一般来说,男人穿长袍,外罩马褂,头戴小帽垫儿,脑后梳一条长辫子。脚穿双脸鞋,鞋面绣云子勾纹。而女人则是自头顶盘髻,佩戴耳环,身穿宽大的直筒旗袍,外罩小坎肩,脚穿木底绣花鞋。在绣花鞋底的中央,镶一块木底儿,形似马蹄,所以也叫“马蹄底”或“龙鱼底”、“四闪底”等。满族女人,在过去自幼不缠足。满族女人的发式,按其年龄和身份是有区别的。少女,多梳“抓揪”。已婚的妇女,头发往上梳,盘在头顶上,用银簪一别,叫做“大公头”。早先的满族青年男女,都爱把一种宝石镶在衣服上、帽子上、马鞍子上、刀柄上、荷包上等,象征着喜庆幸福。而宝贵人多穿麻布衣服。穷苦人则用狍皮、鹿皮为衣。这与长期过着半农半猎的生活方式有关。当满族人由东北入关之后,富人的衣服开始讲究起来,一般多穿绸缎,平民百姓则穿布衣。随着社会的发展,满族服饰和汉族人日趋一致。比如穿旗袍的习惯,已被全国妇女所采用。满族女人不缠足的习惯和优点,也多被其它兄弟民族妇女所采用。现在,在围场县一些偏僻山村的满族妇女——尤其是老年人的服饰,还保持着过去的装束和发式。满族人穿衣服很注意整洁。无论内外衣穿几件,都必须将衣扣扣整齐,很讲究风貌。这一优良传统,一直保存至今。满族的女式旗鞋,称为“寸子鞋”,亦称“马蹄底鞋”。鞋底中间即脚心部位嵌上3寸多厚的木头,用细白布包上,木跟不着地的地方,常用刺绣或穿珠加以装饰,因鞋底平面呈马蹄形,所以得名;还有一种鞋的底面呈花盆形状,称为“花盆底鞋”;老年妇女和劳动妇女所穿旗鞋以平木为底,称为平底绣花鞋,亦称“网云子鞋”。满族的女鞋,表面都有绣花,而袜子多为布质,袜底也纳有花纹。

婚嫁

满族人的婚姻,是一夫一妻制。

满族男女到结婚年龄时,平时较注意打扮。婚前的姑娘喜欢用“吉纳衣尔哈(满语,凤仙花)的液汁儿,调上白矾,染红指甲(说这样可以除瘟祛病,月月吉庆)。这虽然带有迷信色彩,但从中可以说明这个民族是向往吉庆的。男女青年定亲时,男方请媒人到女方家中先提亲。先后提亲必须去三次。每次都托媒人带上一瓶酒。当第三次去时,才能知道女方是否愿意成亲。如果女方把第三次带去的酒留下,就表示女方同意成亲了。如果拒收,表明双方的亲事未成。所以,满族人有句俗语:“成不成,酒三瓶”。成亲后,男方送的彩礼,全部做为姑娘的财产。定婚之后,姑娘在出嫁之前,针线活儿多起来。她要绣枕头,绣烟荷包和钱褡裢一类的东西,作为结婚后使用。而烟荷包则是留给公婆使用的。满族旧时婚娶时,利用花轿(后改花车)。结婚前三天要杀猪,准备待客。在男方迎娶新娘时,可采用两种方式:一种是姑娘由家哥哥、姑舅大娘、叔伯大娘、婶子等人送亲。而姑娘的父母、姑姑、舅舅不去送亲。娘家和婆家各同时出发,一送一迎。双方在中途相遇时,要进行“换车”,即新娘由娘家送亲的车上,改坐在婆家迎亲的车上。这时,两家的车在中途辞别,各返回自己的家中。第二种形式,男方花轿(或花车)到女方家的大门前时,女方家把大门关上,怎么办呢?男方就用满族语作种种恳求之词,女方才将门打开,让迎娶的车将新娘接走。男方把新娘娶进门后,先要坐床。当揭开帐子时,参加婚礼的人要合唱满文“喜歌”。喜歌的大意是:

从南方来了一对凤凰,

飞翔着带来了吉祥。

凤凰恩恩爱爱白头到老,

有苦同受有福同享……

但因年久,这支喜歌基本失传,一些满族老人已回忆不全了。

新娘子进婆家的第一天拜过堂后,要在炕上“坐帐”一天,也叫“坐福”。当天晚上,新房里放一张桌子。桌子上放两个酒壶和两个酒盅儿。新郎和新娘手挽手地围桌绕三圈后,便进行饮酒。炕上点燃一对红蜡烛,通宵不息。外屋有一人或数人唱喜歌,叫作“拉空家”。或也可有人用黑豆往新房里撒,热闹两个小时左右,人们自散去。(但结婚时,也不尽一样,例如北京的旧时满族人结婚时,在婚礼之时,新郎要拈弓搭箭,向未揭“盖头”的新娘虚射三次。这可能是氏族社会抢婚时的遗风)。

结婚后的第二天,新娘子由人领着去拜见邻里街坊的长辈人,行家礼,这叫做“分大小”。结婚三天后,新娘带上新郎回娘家。

满族人的家规很严。儿媳妇对公婆每天要做到“早请安”、“晚问好”。平时,新媳妇想回娘家时,必须先向公婆请假。公婆准许儿媳在娘家住几天,就住几天。新媳妇临走前,要向公婆行叩拜礼。她从娘家按时回来后,新媳妇要先到公婆面前请安、问好,然后才回自己房中。

平日里,如有亲朋邀请公婆前往时,如公婆不能去时,由儿子先问二老:“可否由儿子、儿媳代替去呢?”经二老同意后,方可去亲朋家中。待儿子、儿媳由亲朋家回来后,先向二老“道安”,说道:“偏二老的饭了!”。满族人结婚二年之后,家庭礼节渐少。

信奉萨满教

我国少数民族多有本民族的宗教信仰,满族人是信奉萨满教的。

萨满教,是一种比较原始的宗教,没有庙宇和神祠,没有专职的教徒,但有侍候“老佛爷”的人,叫察玛。

察玛有点类似佛教中的和尚和道教中的道士,但又不尽相同。因为察玛纯是兼职义务的娱神者。察玛可以结婚成家,还要参加生产劳动。成人察玛也没有什么特权,不得什么报酬,仅仅是受到族中人的尊敬。察玛有男有女。但姑娘不能当察玛。妇女要当察玛,在婚后可以。当察玛的人,都是自愿的,并由父母许可,出自一种许愿。例如,身体有病,可以许给“老佛爷”当察玛,侍候“老佛爷”,这样可以去病消灾。怎样去当察玛呢?是要经过“老佛爷”的考验的:每年的旧历七月七日这天,想当察玛的人,上山采回一种达子香叶来,晒干后,碾成细面,用箩筛出来。老察玛点燃后,将这种达子香放在想当察玛的人鼻子下,接受达子香烟的熏陶,等“三撇力”达子香燃尽时,如果被考验的人流出鼻涕和眼泪,这就意味着想当察玛者心诚。否则,就是心不诚,不能收当察玛。经过这种考验后,当上察玛的人,要向老察玛学习祭神。

祭神时,察玛进行一番打扮,穿上色彩鲜艳的神衣,腰间系上二十二颗形如锄裤的串铃,手拿抓鼓。抓鼓是用狍皮蒙的扁鼓,用鼓鞭很有节奏地敲打,并在老察玛的教导下,学习“绕炕沿”,走舞步,扭动起腰肢,进进退退地扭起来,用最虔诚的心,来表示对“老佛爷”的尊崇。新察玛最重要的是学习神歌。神歌是用满族语唱的,是用来歌颂先祖功德的,以祈求祖先保佑和降福的。当新察玛在祭神中边唱边舞学成之后,就可以随老察玛一起去祭神了。

当上察玛后,就是“老佛爷”的人了,察玛的父母去世时,察玛可以不在死者身边。据考察,围场早年的满族人,是有察玛祭神活动的。新中国诞生后,这种活动基本上不曾见到了。

嗑哑叭头

满族人的住房内有三铺炕,其中西炕为贵。西炕又叫“佛爷炕”,女人是不能坐的,一般的客人,也不能睡西炕。只有姑老爷才能睡西炕。狗皮帽子、有狗皮鞭梢儿的鞭子,也不能放在西炕上。

西炕为何如此神圣呢?因为在西炕上供奉着“佛爷匣子”。佛爷匣子是极为神圣的,一般人不能看。满族祭祀的神,不是虚构的上帝和佛祖。在佛爷匣子里,珍藏着本族的先祖和本民族功臣的王爷像。里面还有十八位尊神。除此外,还有宗谱。宗谱里记载着这一家族的历史,如这一家族的兴衰变化,祖先的功德和贡献。佛爷匣子里还放有香烛祭品、绫子架、桌帷子。满族人家到了龙虎之年时,要修谱。因为子孙不断增多,所以每隔一定年限,就要修谱一次。修谱,分为族谱和家谱。修谱的方法是:在祭祀时,由穆昆达准备三个册子:一个册子登记已经身故的人;一个册子登记出生的人;一个册了登记族中(或家中)新娶的媳妇之姓氏和旗分。修谱时,要杀猪祭祀,族中人都要到场。修谱完毕,也要珍藏好。满族人在祭祀中,有的人家还供奉“蛮耶”。蛮耶也是一种佛像。有用木制的,也有泥塑的,还有的是铜铸的。但供奉蛮耶的位置不在西炕,而是在连着厨房的“堂房炕”上。在蛮耶的旁边,一年要放两双猪皮靰鞡,意思是供蛮耶巡视和保护旗民时穿用。实际上,蛮耶也被尊为神。但是,满族人的祭祀活动中,尤其是“跳家神”时,耗费很大。有些穷苦满族人无力举办这么大的活动,怎么办呢?那就采取另一种祭祀仪式——嗑哑叭头。由此可见,满族人既不“跳家神”,又不“嗑哑叭头”,在旧时满人中是没有的。总是要采取一种仪式。如果连“嗑哑叭头”都不进行,就是对祖先的不敬。这样,祖先是不会答应的,是要生子孙的气的。

怎样进行“嗑哑叭头”呢?这种祭祀仪式很像北方汉族的还“愿心猪”。先要杀一口猪,杀猪人不许进屋,多冷的天,也要在院子里。杀完猪,不用热水煺毛,而是找三块大石头,支上架,燃起火来。杀死的猪,就放在火上燎毛。等把毛全燎干净时,便将猪头、猪尾割下来,放在供桌上祭祖。然后再把猪开膛,摘出猪肠子上挂的油,放在锅中,把小米淘好,也放锅中,一齐煮熟。再由长者开始从锅中盛饭吃。全家人由老到小,要这样盛饭吃。吃饭时,一律坐在外边,不许进屋。因为吃饭时间在星光满天的小半夜,所以这种饭叫做“小夜饭”,也叫“达子饭”。

吃罢“小夜饭”把收拾好的猪切成八大块,再合在一起,放在供桌上。这时才算对祖先的祭祀活动正式开始。首先,由穆昆达率领众族人,在供桌前叩头。然后按大小辈数排成长队,走到屋中,站到西炕前,向老佛爷和祖先叩头。尤其在叩头时,谁也不准说话,鸦雀无声。所以叫“嗑哑叭头”。嗑头必须嗑响头,越嗑得响,越表明对老佛爷和祖先的诚心。嗑完哑叭头,再把那头燎净毛、收拾好的猪,放在架于三块石头上的大锅中煮起来。煮熟后,请族中的众人来吃猪肉(也请亲朋好友来吃)。肉要吃尽,连汤也不许剩下。吃净肉、汤后,把那三块架锅石放在干净处,不许弄脏。满族人进行这种祭祀活动,意在敬佛祖,图吉利,向往着更美满幸福的生活。

  满族禁吃狗肉和爱护鸦 : 满族风俗杀狗,禁止吃狗肉,认为乌鸦是神鸟,而且举行祭祀时,要在索拨竿子上放肉食,对它祭祀。外来的客人,不准把狗皮帽子和狗皮鞭稍放在西炕上。传说:“早年努尔哈赤在山海关给总兵李成梁门下当茶童时,被发现脚有七星痦子,正是朝廷要捉拿的“真龙天子”正当李总兵,准备好囚车要捉拿抻送进京时,被李总兵的侍女琼花得知(也有说李的小妾)助努尔哈赤逃走,骑上大青马和二青马由老马倌带路飞逃出城。在途中累死了大青马和老马倌。事情有败露后,李总兵活活打死了琼花。努尔哈赤被追的无处可藏身,只好躲在荒草里忽然飞来许多乌鸦落在身边,连跑带累的努尔哈赤躺下后便晕睡着了,追兵赶到,只见乌鸦围着一具死尸,没找到努尔哈赤,临走时,又放起了一把火把荒草烧着,努尔哈赤醒来一看吓了一跳,定睛一看身边没有火,地上湿润,原来是一只黄狗用尾吧沾水把火都浸灭狗也累死了。这次遇难,是大青马、乌鸦和黄狗救了他的命。后来努尔哈赤当了罕王,为了纪念大青马救主,让所有朝臣都穿马褂,袖口和裤角都带马蹄形。为纪念乌鸦救架,朝臣们帽子上配有红穗子和羽毛。为纪念老马倌,百姓门前都要立拴马桩子。为纪念大黄狗,八旗子弟不许吃狗肉,不许戴狗皮帽子。违者一律杀头。

   影壁和神竿:满庭院迎门有影壁,影壁前立一个神竿高六尺许,顶端是风磨铜顶包以红布,在竿顶约尺许横一短竿,神竿底部放有三块石头石,后背影壁用砖砌成墙头饰雨塔。这种院落装饰的来由,传说:三仙女佛库伦在长白山天花板池吃了灵鸟衔来朱鸟怀孕,所生之子布库里雍顺第十一代孙努尔哈赤,因受后母虐待,逃亡在外,与七星宝地挖“棒锤”(人参)的八个把头一起进山寻人参,努尔哈赤用索拨拉棍拨草,棍子下全是亮红朵子四叶“棒锤”,索拨拉棍到那就有“棒锤”,后来八个把头与努尔哈赤结拜成把兄弟,卖参换钱,招兵买马,几经征战统一建州各式各部成为罕王,努尔哈赤手中用的索拨拉棍成了满族人家门前的索拨竿子。在吕振羽《中国民族简史》中说“努尔哈赤出身建州革新家族,其祖觉昌安,交塔克世被内奸尼堪个兰所杀害,努尔哈赤本人亦曾为建州部守派所不容,流离四方,过着采参与往来马市的穷苦生活。”上山挖人参要用索拨拉棍,同时要在山上“搭轮子”野炊做饭,采到人参要用背夹子背参下山。这壁影是背夹子放大影,神竿是挖人参的索拨拉棍的修饰,神石就是野炊支锅的石头。这三件庭院装饰,是为了纪念努尔哈赤的物品,也是不忘满族祖先在长白山里的三件生产工具。

穆昆达:护围官兵集中居住的地方,族长官名叫穆昆达,其官不是世袭也不是由上边任命,是由族里德高望重的长者来担任,有权裁决族中一切重大事务,祭祀礼仪由他领祭,在婚丧嫁娶时,必须征求穆昆达的意见。族中也有各种规章、纪律,如偷盗、私奔、挑拨事非、打架斗殴、不孝父母等劣行,穆昆达按规章可以惩处。  

佛爷匣子:佛爷匣子是极为神圣的,一般人不能动,匣中珍藏着本族祖先和民族功臣贝勒(王爷)像。里边还有十八位尊神,十三位是索里条子,五位是高丽纸。此外,还有宗谱,记载着家族的历史,兴衰变化,祖先功绩等。

你家祖籍长白山二道沟。属佛满洲正白旗。因6世祖名叫“彰武泰”当过大官,于是后世子孙取 “彰” 为姓。

彰氏老姓 史学界一直有争议,有学者认为是巴哈尔察 氏,也有学者认为是章佳 氏。

彰武泰 的父亲 ‘布尔哈’在乾隆初年随御前侍卫,正三品骁骑校,后来彰武泰 继任。乾隆33年彰武泰升任岫岩守尉。后来又升任锦州右卫副都统,正二品。彰武泰的两个儿子“福兴阿”“福伦阿”及其家眷一直住在岫岩。后来在道光年间,福伦阿的第5个孙子“善宝”奉命从岫岩调到北京密云驻守,到了清末因战乱,善宝的后代又从河北迁回东北,落户在吉林宽城子、卡伦、后湾一带。

如今,辽宁岫岩县的满族彰氏家族子孙已传到第19代,主要居住在 苏子沟镇、兴隆镇等地,主支家谱排字:武福宗继鸿,魁景云乐天。吉林长春市附近也有该家族子孙,重要居住在卡伦镇、永吉县、九台县等地。1966年以后,有的彰氏子孙把‘彰’字改成‘张’。所以今天彰武泰的后人有 彰、张 两个汉字姓。

1、服饰

锡伯族的早期服饰衣料是以鹿、猪犴等兽皮为主,比较注重防寒保暖功能。锡伯族的服饰,因时代不同和地区的差异,以及民族相互间的影响,也有所差异和变化。传统的锡伯族服饰曾吸收过蒙、满、汉等民族服饰的优点。

2、节日

锡伯族民间许多传统节日,大都与汉族相同。如:春节、清明节、端午节等。每年农历除夕前,家家都要杀猪宰羊,赶做各种年菜、年饼、油炸果子。除夕晚,全家一起动手包饺子,正月初一五更饺子下锅;初二要吃长寿面。做长寿面时先做好肉汤,然后将面另锅煮熟,捞出过水,食用时加肉汤,象征着送旧迎新。

3、文学

锡伯族的文学艺术内涵丰富多彩,富具本民族特色。民间文学为民族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民歌、民间故事、谚语、谜语、格言等。民歌又分叙事歌、苦歌、萨满歌、颂歌、劝导歌、习俗歌、田野歌、打猎歌、情歌、婚礼歌、新民歌等。民间故事有传说、童话、动物、寓言、神话、谜语故事等。谚语内容多为教人谦虚谨慎、诚实讲信、团结友爱,褒贬好恶、勤劳节俭。谜语主要表现为提高儿童智力、启迪其心智的内容,是老年人和妇女教育儿童的工具。

扩展资料:

锡伯族大多数习惯日食三餐,主食以米、面为主,过去食用高梁米居多。面食以发面饼为主,也吃馍馍面条和韭菜合子、水饺等。锡伯族民间许多传统节日,大都与汉族相同。如:春节、清明节、端午节等。每年农历除夕前,家家都要杀猪宰羊,赶做各种年菜、年饼、油炸果子。除夕晚,全家一起动手包饺子,正月初一五更饺子下锅;初二要吃长寿面。

锡伯族多数居住在辽宁省和新疆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和霍城、巩留等县,锡伯族人喜爱骑马射箭。他们能歌善舞,早期的锡伯族人世代以狩猎、捕鱼为业,锡伯族过去信仰多神,也有信仰喇嘛教的。锡伯族是以粮食为主食的民族,包括小麦、稻子、玉米、高粱、黄米、小米等,这和本民族的生产形式有关。

-锡伯族

-锡伯族食俗

根据你的了解,你能说出满洲人有哪些特有的习惯或风俗吗?今天我们还有保留吗?

历史上满族男子喜穿青蓝色的长袍马褂,头顶后部留发梳辫留于脑后,戴圆顶帽,下穿套裤。妇女则喜欢穿旗袍,梳京头或“盘髻儿”,戴儿环,腰...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