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熹到底出生在哪里?有出生在婺源的证据吗?

栏目:资讯发布:2023-10-02浏览:3收藏

朱熹到底出生在哪里?有出生在婺源的证据吗?,第1张

朱熹的父亲朱松是婺源人,朱熹生长在福建武夷山区,5岁随父回到徽州。

朱熹出生时,正是父亲因得罪秦桧被罢官羁留设馆教书时,朱松眼看宋室南渡,国事日非,希望儿子长大后,有个光明的世道,就以光明、天亮之意给儿子取名“熹”。

“此夕情无限,故园何时归。”朱熹严守父训,虽生在福建,但对徽州老家的感情念念不忘。徽州城南有紫阳山,朱熹曾以紫阳书院榜其所居之厅堂。他三次回婺源老家扫墓省亲,交了不少朋友,也收了不少弟子,故徽州士子入闽问学者络绎不绝。

他在作书序、跋和论著中,常署名“新安朱熹”,以寓不忘桑梓之意。

紫阳镇

地处婺源县城,是以朱熹别号命名的一座千年古镇,镇上有大小景点近20处,为多古典景致,如婺源博物馆、婺源民俗馆、老城门(墙)、虹井等。

虹井位于紫阳镇南门街原“文公阙里”西侧。井掘于唐代,井圈呈六边形,内壁对径1米,深5米余。《婺源县志》记载: 朱熹父朱松生时,井中气吐如虹,经日不绝,朱熹生时,井中紫气贯天。立有“虹井”巨碑并刻有井铭。

宋绍兴二十年(1150)春,时年21岁的朱熹第一次回婺源祭祖,曾经过城北门外,看到幽静而坦然的山边,一泓清水缓缓流过,朱熹说,我从前在梦里到过这里的呀。他的学生告诉他,这里就是朱绯塘。朱熹脱口吟咏道:“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泉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文公山朱子文化园

文公山原名“九老芙蓉山”,位于县南部晓林乡境内,距县城紫阳镇26公里,因宋宁宗谥朱熹为“文公”,后人遂将此山更名为文公山。

在山林深处,至今仍完好的保存着朱熹第四世祖朱维甫妻程氏之墓,墓碑上的字是朱熹题写的。南宋淳熙三年,时年47岁的朱熹率族人登山扫墓,亲手栽下象征24孝的24棵杉树苗,并按八卦方位排列。借此表达对列祖列宗的大孝之心。历经800多年的风雨沧桑,尚存16棵,最高的387米,最粗的胸径343米,被誉为“江南杉王群”。朱熹的祖墓有好几处,而惟独此处的这些参天大树,是朱熹留下的有生命的遗物。

景区内还有千年古驿道等古迹,后人又新建了朱熹纪念馆、朱熹诗词文化碑廊、紫阳书院、廉泉茶亭、寒泉精舍、半亩方塘等与十万亩天然阔叶林、文公湖等自然风光和谐组合。

新安理学

新安理学奠基人程颢、程颐及集大成者朱熹,祖籍均在新安江畔的徽州,因徽州的前称为新安郡,故这一学派以“新安”定名。

朱熹三度回徽省亲,每次逗留数月,所以徽州从其学者甚众。程朱理学成为徽州正统的学术思想,徽州学者对程朱理学更是信奉不移。

徽商崇朱好儒,毫不吝惜捐资办书院。在徽商与宗族势力的共同作用下,朱熹理学对徽州的影响,更是“胜于他邑”。徽州书院“凡数十,以紫阳为大。”

徽州各大族把朱熹的《家礼》搬到“族规”、“家典”中来,目的是维护和加强宗族的统治。因此,徽州封建宗法制度延续时间比其它地区更长,一直到宣统、民国时才逐渐废除。

徽商与理学,前者是经济基础,后者是指导思想,两者相互促进,相互作用,从而促使徽州文化高度发展,千姿百态,产生了“新安画派”、“徽派刻书”、“徽派篆刻”、“新安医学”和“徽剧”等文化门类。

婺源是朱熹故里,又是茶乡,茶道茶俗也别具特色。

朱熹一生为官五十年,历事宋高宗、孝宗、光宗、宁宗四朝,“仕于外者仅九考,立朝才四十日”。他的仕途生涯中,当官为民,不仅劝农桑救灾荒,关心民间疾苦,自己常常“豆饭藜羹”。回婺源寻根访祖时,他又亲自编修了《婺源茶院朱氏族谱》,并撰写谱序。

鹅湖之会

鹅湖之会是历史上一次著名的辩论,在朱熹和陆九渊之间展开,因发生在江西广信府铅山县境内鹅湖书院得名。

南宋淳熙二年(公元1175年),吕祖谦鉴于朱熹、陆九渊两派学说论点不同,常引起争论,故而发起约会,邀朱、陆两家集会于鹅湖寺。当时,朱熹和陆九渊、陆九龄兄弟皆应邀赴约。

《富春倪氏宗谱》(小源版)——杭州富阳锄经堂倪家(老谱尚有50卷 2003年17修 盈公派简介:富春倪氏,长标名门、久称望族;溯自黄帝、源出曹挟;为,郳国苗裔、黎来之后;富春倪氏世系,自倪宽、倪若水、倪盈、倪五以降;本支祖千十一公倪开基,系邾友父67世孙、宽公47世孙,千十一公的子孙最小已到23世即宽公69世、邾友父89世;公自紫阆迁居小源,家族散处富阳的倪家溪、丹竹口、凤仪台、丁家坎、倪家路、直塘、倪家岸、张千堂、富阳镇、横路头、洪庄、建华、姚家畈及杭州、余杭、临安等地。家谱载诰敕、序文、谱论、锄经堂祠记、凡例、家规、传赞、科名表、迁移表、出入继承表、祭产表、殉难烈士题名表、世系图、经纬图、行序等等。辈分排行:(自宽公60世起)明、建、国、如、毓、秉、鸿、风、宪、家、德等;富阳倪氏有8000多人。

《富春倪氏宗谱》(紫阆版)——诸暨紫阆倪家(古属富春 1938年修 盈公派)紫阆倪氏世系上自宽公、若水公、盈公、仁稠公、昂十二公,后昂十二公自金沙迁居诸暨白浦、昂十二公玄孙渭师公在雷州当官,后迁居紫阆,世系清晰明了,目前子孙已经传到宽公的第60世。辈分排行:昂、元、亨、利、贞、仁、义、礼、智、文、行、忠、信、辞、让、恭、敬;有祠堂

《富春倪氏宗谱》(沧洲版)——富阳沧洲敬爱堂倪家;自金华石门迁入;民国37年老谱23卷(康民公派)有辈分及祠堂多座;富阳陆家坞倪氏与沧洲同派

《富春倪氏宗谱》(安禾版)——杭州富阳安禾倪家与沧洲倪家隔壶源江相望但家谱不同(盈公派)安禾倪氏属盈公次子之后 有祠堂

《富春倪氏宗谱》(萧山版)——萧山档案馆,萧山倪兴发捐 盈公派

《富春倪氏宗谱》(萧山、富阳版)——萧山义桥寺坞岭和富阳渔山2008年修 盈公派

《暨阳倪氏宗谱》——育德堂 诸暨倪家;清木活字本(盈公派)始迁祖倪锦,明代自绍兴九湖桥迁居诸暨王家堰新埂庄。谱存行传。

《暨阳城南倪杨氏宗谱》——翼善堂 紫阆倪家分支改杨;支祖千十三公谊(盈公派)卷首像赞、祖训、传记、行状、祀产、谱序、仕宦、墓铭、寿序,卷一至八系图,卷九至二十行传。字派主要为:1顺2瑶3卸4千5辛6曾7荣8佑9瑞10贵11升12咸13轩14冕15环16英17道18礼19永20恺21悌22鼎23盛24河25坊26铉27广28耀29熙30暤31连32吉33昌。2009年续修

《江东倪杨氏宗谱》——翼善堂分支永源堂 (2007年第1次修 盈公派)

《诸暨概浦杨(倪)氏宗谱》——缵绪堂 紫阆倪家分支改杨始祖顺,支祖千十一公钦(盈公派)字派主要为:1顺2瑶3卸4千5万6曾7正8宁9理10圭11畴12旻13和14宪15寅16德17胜18晓19昭20时21景22彰23均24孝25友26诗27礼28克29缵30承31惟32昔33留34彝35训36奕37祀38共39敬40听。

《暨阳泄溪杨(倪)氏宗谱》——缵绪堂(盈公派)

《暨阳长塘杨(倪)氏宗谱》——清白堂(盈公派)字派:1顺2瑶3卸4千5万6兆7正8演9允10涓11绶12肃13性14澄15彬16都17富18廉19康20泰21备22景23春24育25生26茂27华28起29全30鼎。

《暨阳杨(倪)氏宗谱》——缵绪堂,千十一公分支和六房(盈公派)

《暨阳十都杨(倪)氏宗谱》——紫阆倪家分支改杨 始祖倪顺 ,支祖千一公镇(盈公派)字派为:1顺2瑶3卸4千5万6曾7正8清9良10恒11昶12武13钦14尊15敬16恭17嘉18柱19煃20埆21铭22淳23桂24灼25坊26镛27沼28杞29炼30垣

《诸暨徐坞杨(倪)氏宗谱》——佑启堂 紫阆倪家分支改杨始祖顺,支祖千二公喧(盈公派)

字派为:1顺2瑶3卸4千5万6三7正8大9治10文11浩12暹13滋14椿15东16振17芳18菁19云20霖21霁22茂23燧24培25钰26广27衍28崇29成30祥。

《暨邑杨(倪)氏宗谱》——佑启堂 紫阆倪家分支改杨 2007年第20续修(盈公派)

《杨(倪)氏宗谱》——紫阆倪家分支改杨始祖倪顺 ,支祖千八公(盈公派)四知堂

《新坝倪氏宗谱》——永思堂 萧山倪家光绪9年(1883年)(盈公派)

《萧山倪氏宗谱》——世德堂 萧山倪家临浦横塘倪倪金贵家民国34年(盈公派);萧山倪氏总共有20000多人,聚居地在后倪、倪二、麻车倪、横塘倪、梅里、新坝、义桥、石马头、党湾镇、党山镇等地

《倪氏宗谱》——锄经堂 萧山倪家后倪村(盈公派)

《倪氏宗谱》——萧山倪家戴村镇石马头村(盈公派)

《萧邑桃源倪氏宗谱》——勤乐堂,萧山梅里(盈公派)倪氏,萧山倪氏始祖千五公,为邾友父67世孙、宽公47世孙;萧山倪氏已经传到宽公73世即邾友父93世。

《倪氏宗谱》——浙江兰溪大塘新塘源倪家民国19年木刻本(盈公派,36分祠堂之一)

《兰溪倪氏宗谱》——兰溪倪家 1930年木活字本(盈公派,36分祠堂之一)

《浦阳千乘龙池倪氏重修宗谱》——忠孝堂 浦江龙池倪家(以今兰溪梅江倪大村为总发源地,龙池即在该村,总祠堂属下有36分祠堂)清倪宪存修(盈公派)简介:世系自始祖倪宽开始,本支一世祖倪盈,初自吴兴迁浦阳之石陵,晚年来居龙池。明倪尚忠即出此族。卷一至六序、像赞、仕宦、家规、碑记、传记、墓志、行状、诰命、祭祀、文赋、寿序,余卷皆墓图、世表。有明章拯序。

《龙池倪氏宗谱》——忠孝堂 2007年第30次合族续修(盈公派)主要聚居于现在的兰溪、浦江、建德、新昌、衢州、金华等;倪盈31世孙起:允、宪、安、邦、成、如、有、贵、宏、扬、伦、理、振、畅、延、年(后八字为2007年新增)

《龙池倪氏宗谱》——锄经堂 兰溪前倪倪家 1991年电脑打印本(盈公派,36分祠堂之一)

《龙池倪氏宗谱》——笃庆堂 浦江倪山背倪家 2005年修(盈公派,36分祠堂之一)

《浦阳倪氏宗谱》 ——锄经堂 始祖盈由石陵徙政内檀石,复迁金沙(今诸暨马剑金沙盈公派)辈分排行:伟[font=ˎ̥]、陈[font=ˎ̥]、绍[font=ˎ̥]、道、[font=ˎ̥]善[font=ˎ̥]、加;浦阳金沙倪氏下辖上施倪氏(有宏大的宗祠)、窈口倪氏、汤家倪氏、安禾倪氏(有宗祠)

《浦阳古楼倪氏宗谱》 ——树德堂 诸暨马剑镇栗树坪村2006年续修(盈公派下倪思派)浦阳古楼倪氏以倪宽为一世祖,目前已经传到第65世,世系自宽公、若水公、盈公、仁招公、胀公、称公、思公、汝奇公、台山公以来清晰明了。胀公于公元1022年自浦江迁吴兴锦山,汝奇公于1259年自吴兴迁对阔,后更名古楼。汝奇公曾孙莆南公返吴兴求得旧谱,回来后再修家谱,至今已修17次。浦阳古楼倪氏辈分排行:宏、尚、元、以、鼎、兴、可、光、祖、德、启、善、良、为等

《辰溪倪氏宗谱》—— 敦伦堂 淳安倪家倪德运等主修 1926年木活字本(康民公派)

《辰溪潭边倪氏宗谱》—— 敦伦堂 淳安倪家同治6年(1867)木活字本(康民公派)

《吕湖倪氏家乘》——金华石门吕湖(康民公派)始祖騄,北宋崇宁间自歙迁睦,旋再迁婺州金华龙门。始迁祖道福,騄十五世孙,明嘉靖间徙石门吕湖。卷一至四源流、谱图,卷末祀田、宗规、祭仪、捐助名次等。

《倪氏家乘》——嘉善倪家 始迁祖倪贵嘉靖间自嘉兴桃花里迁嘉善斜塘镇 手写本

《倪氏宗谱》——锄经堂 浙江长兴 祖籍江苏丹阳(盈公派)

《上虞贺溪倪氏宗谱》——经锄堂,上虞倪家,民国20年(盈公派下倪思派),始迁祖文载公,南宋初来居浙江上虞贺溪。裔孙分横山、南隩、裹陈、上倪、横路、花浦等支派。明倪元璐即出此族。卷首谱序、宸章、题词、祖像,卷一至十二世系,卷十四至十八列传、赞序、科举、艺文、倪元璐年谱、轶事、族规,卷末为捐助、跋。有孔毓繤序,朱熹、周必大、文天祥、郑清之、黄蟳、张孝祥、张德桂以及宋太祖赵匡胤等题词。

《上虞横山倪氏宗谱》——经锄堂 上虞倪家(盈公派下倪思派);谱载题词、谱序、像赞、传记、诰勅、世系、小传

《倪氏宗谱》——锄经堂 余姚倪家(盈公派下倪思派)

《倪氏宗谱》——善庆堂 新昌倪家 1922年(盈公派下倪思派),辈分排行:作、尊、元、良、美、存、怀、圣、学、心、诗、书、光、祖、德、忠、孝、振、家、声等

《倪氏宗谱》——嵊州锄经堂 新昌善庆堂 倪家 2008年修(盈公派下倪思派)

嵊州辈分:世、承、先、志、孝、友、佳、声;[font=ˎ̥]2008年新增:弘、宗、扬、祖、益、吾、秀、灵、博、学、广、文、毓、子、建、英;

《枫林倪氏宗谱》——锄经堂 余姚倪家(盈公派下倪思派)

《范家桥倪氏宗谱》——锄经堂 余姚倪家(盈公派下倪思派)

《岩溪倪氏宗谱》——王吉人修

《岩溪倪氏草谱》——王吉人修

《古虞倪氏族谱》——经锄堂,非常漂亮的手写本家谱,为上虞倪家倪明等纂修清抄本(盈公派下倪思派) 卷一旧序、题辞、原姓考、封赠,卷二世系图、世传。有郑清之序,朱熹、周必大、张孝祥题辞,王十朋、魏了翁、查元芳、张德桂、黄蟳、文天祥、薛季宣题赞。

《山阴亭後倪氏宗谱》——诒谷堂 绍兴倪家(盈公派下倪思派)光绪22年(1896);卷首题词,卷三祠规、宗约、祭规、议约、祭文。有朱熹、周必大、文天祥、郑清之、黄蟳、张孝祥、张德桂等题词

《会稽富盛倪氏世谱》——绍兴倪家(盈公派下倪思派)

《范洋倪氏宗谱》——是亦堂 嵊州倪家 民国15年(盈公派下倪思派)

《壶山倪氏宗谱》——永康倪家 民国11年( 1922);先祖騄,北宋时来居金华龙门。始迁祖棠,南宋时自龙门迁永康壶山。卷一序、源流、仕宦、传记、行述、跋,卷三系图,馀卷皆为行第。有明朱廉序(康民公派)

《壶山倪氏亨一公重修宗谱》——永康倪家同治6年(1867)木活字本(康民公派)

《东阳倪氏宗谱》——东阳倪家 (倪记派)浙江东阳倪氏一世祖倪记,北宋神宗时自河南荥阳迁来台州,後复转徙婺州东阳南淡竹涧。宋殿中侍御史倪千里即出此族。卷一序、像赞、凡例、诗赋、碑记、墓图、家训,卷二世系。

《倪氏宗谱》——东阳大里倪家,该处有倪家祠堂

《倪氏宗谱》——青田方山倪家(盈公派称公支系)青田倪氏系盈公后裔称公之后,原居吴兴,迁居青田

《蛟川倪氏宗谱》——爱日堂 鄞县倪家光绪20年(1894)

《虹川倪氏宗谱》——锄经堂,乐清虹川倪氏;主要居住在虹桥、仙垟陈、信岙,平阳流石、单板桥、大荆北阁、蒲歧、娄岙、峃前、瑶岙、雁荡、官塘、温州小南门登选坊、太平亚湖塘、太平长钓嘴;辈分排行:汝、从、孝、敬、嗣、公、守、之、永、延、祖、世、天、庆、洪、丕、学、宗、孔、孟、圣、贤、三、阳、开、泰、运、千、乘、本、古、乡;本族人口约15000人,有祠堂10个;祭祖日期为每年农历3月14、15两天。(涛公派)

《倪氏大宗谱》——乐清倪家倪国祚修宣统3年(1911)抄本

《蛟河倪氏宗系》——1911年

《当湖倪氏宗谱》——平湖倪家倪宝璜修同治钞本(盈公派下倪思派)

《吴兴菱湖倪氏族谱》——宝经堂 湖州倪家(美)倪丙业等编纂 2001年电脑打印本 始祖倪位庵。其孙启元(字肇南,号绮霞)清嘉庆、道光间人,原为绍兴一吏,游幕至湖州府,遂定居于吴兴县属东南之菱湖镇,为始迁之祖。谱载世系图、家传。(盈公派)

《倪氏家乘》——报本堂 金华倪家道光22年(1842)木活字本(康民公派)

《倪氏报本堂重修家乘》——报本堂 金华倪家光绪8年(1882)木活字本(康民公派)

《倪氏禄申堂派下外谱》——禄申堂 金华倪家倪易书等纂修光绪5年(1879)木活字本

《龙门倪氏宗谱》——兰溪金湖倪家民国25年木刻本(康民公派)

《龙门倪氏七修宗谱》——敦本堂为龙门倪氏大宗祠,前厅高悬“锄经世泽”匾额,原来尚有倪普家庙、倪霞家庙(敦厚堂)、倪尚家庙、倪茂家庙(继述堂)、倪梦申家庙(忠孝堂)、倪德升家庙;家谱为民国14年刻本(配木活字本);龙门倪氏分仁、义、礼、智、信五房;始迁祖倪騄,北宋崇宁间由歙县迁睦州,旋由睦再迁金华循理乡之龙门。卷首序、凡例,卷一至三十四世系,卷三十五至四十一世录、世宝、遗文、赠答、行状、墓图、像赞、碑铭、祠墓、祀田、先贤警戒、山川题咏,卷末载后序、跋、颁给胙簿、修谱名目、捐助名次。有宋杨时、魏了翁文,元许谦题词,明黄蟳、朱大典序。辈分排行:继、福、元、光、联、炳、耀、锦、佐、菊等,龙门倪氏行第和字第非常复杂,也不统一。

晋明帝太宁三年诏四时祀孔子。据说以后历代加增,每年的祭孔活动大小有50多次。但以春秋两次大祭为主,尤以秋祭为重。将每年的大祭定在农历八月二十七日孔子诞辰日,据说是出自出自孔氏家谱,国民政府曾据此定夏历八月二十七日作为教师节,后来又邀请历法及考据专家把它换算为公历9月28日,值得注意的换算成是9月28日采用的是格里历。

分析农历八月二十七日是如何得来的及其可靠性: 如梁玉绳所述那样,把《史记》的“鲁襄公二十二年”和《谷梁传》的“十月庚子日”拉到一起,就是“鲁襄公二十二年十月庚子日”。再根据“三正说”把周正“十月”改为夏正“八月”,把日干“庚子”换算成数字纪日“二十七”,“鲁襄公二十二年夏正八月二十七”就出来了。 但是,《史记》仅记载“鲁襄公二十二年”,无孔子生日的干支,而《谷梁传》的“十月庚子日”是“鲁襄公二十一年”,这样把两者给合起来,显然不合理的。  从历法发展来看,战国以前是干支纪日,“二十七日”这种数字纪日不大可能是西汉前期的记载。 殷墟甲骨刻辞采用干支纪日。 徐锡台先生说:“周原甲骨文中出‘既吉’,‘既魄’,‘既死’,说明在周文王时就已用月相补充殷的干支纪日方法”。而《尚书》及出土铜器铭文中大量使用既生霸、既望、既死霸来描述月相辅助纪日。夏商周工程阶段性成果倾向于“月相四分”,并归纳出西周时期置闰规律:1西周历法采用“朔”或“朏”为月首。认识朔以前,当以“朏”为月首。2西周历法的建正多为建子、建丑。3西周历法一般采用年终置闰。这说明当时的历法水平还没达到“四分历”的程度。  《后汉书·律历志》贾逵论历曰:“以《太初历》考汉元尽太初元年日食二十三事,其十七得朔,四得晦,二得二日。新历七得朔,十四得晦,二得二日。以《太初历》考太初元年尽更始二年二十四事,十得晦。以新历十六得朔,七得二日,一得晦。以《太初历》考建武元年尽永元元年二十三事,五得朔,十八得晦。以新历十七得朔,三得晦,三得二日。”《汉书·五行志》:“凡汉著纪十二世,二百一十二年,日食五十三,朔十四,晦三十六,先晦一日三。”《后汉书·律历志》:“自太初元年始用《三统历》,施行百有余年,历稍后天,朔先于历,朔或在晦,月或朔见。”  从西周和两汉历法水平来看,春秋时期当不能准确预推朔日,但春秋所记载的“日有食之”均在朔日,春秋中的朔日能与日食相吻合的原因何在?我们推测,春秋时期只能大体按一个月29天有余,30天不足定出朔日来进行“告朔”,并随时根据发生的日食来调整朔日,如《说文》所云“日蚀则朔,月蚀则望”。《春秋》中与日食相关的“朔日”,并不是事前推算出来的,而是发生日食之后,把“日食”记载于日之“干支”之后,并书上“朔”,所以才有那么准确,也算是“事以系日”的内容之一吧。  朔日不定,也就无法用数字纪日。数字纪日当在《历术甲子篇》所记载的“四分历”历法出现之后。利用四分历的“月朔旦甲子日法”才能比较准确地定出朔日及月的大小,此后数字纪日才流行开来。从存世文献看,我国以数字纪日大概当从西汉后期才开始,至魏晋才日见通行起来。楚简中尚是干支纪日,疏勒河汉简中已有数字纪日,其年代一般认为是东汉,也有人认为“疏勒纪年简上下时限为公元前98年至公元137年”,但也不会早于《谷梁》、《公羊》二传。孔氏家谱的“八月二十七”不大可能是于西汉前期的记载,当是后人的追记。

尊敬的各位宗亲、各位宗长、各位来宾:

下午好!

我是甘肃白银市一个山区农民的儿子。66年高三毕业,文革使我跳出“农门”的梦想破灭,回乡当过农民、做过生产队会计、打过工、当过民办教师,71年上了西北师范大学,留校做过校团委书记、校体委副主任、系主任、总支书记、经济管理学院党委书记,78年当过全国团十大代表,受到华国锋、邓小平、叶剑英、李先念、胡耀邦等中央***的接见,07年以教授级退休,现已近古稀之年。

人生一世,草木一秋。做人的根本是“忠孝两全”。我只所以有今天,得益于祖宗的荫庇,父辈的恩惠。有幅对联说得好:“恶不灭,祖宗有余德,余德尽,恶必灭;德不昌,祖宗有余殃,余殃尽,德必昌。”所以,我始终坚持积善行德,爱国爱家,敬祖睦族,孝顺父母。元代郭居敬辑录了古代24孝的故事,以作孝道之风范。我和高山水等几位宗亲于09年编辑了《中华高氏24孝》,发表在家谱网和《渤海藏真》4、5期会刊上,以作高氏的孝道之风范。我的父母年近90相继去世后,我万分悲痛,整天听思念父母的歌曲,一次听刘和刚唱的《父亲》这首歌时,跟着边唱边放声大哭。百事孝为先,没有父母哪有我们呀!

我的始迁祖高克尊于5百多年前,跟随明朝肃王从山东登州府渤海县圆圆村到甘肃戎边,落户兰州市榆中县青城镇。后裔人口近6万。明末九世祖高秉信创建的高家祠堂,被列为甘肃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高占祥和高昌礼两位部长都题了祠堂门匾。今天我们甘肃条城高氏家族,我的爷爷高孝友、侄子高子堂、高佑仓、高有为、孙子高健民等祖孙6代就来了十几人参加今天的宗亲大会。衷心感谢高昂会长和志超会长为我们提供了这次同海内外近千名宗亲相聚联谊的机会!热烈祝贺中华高姓宗亲总会(中华高姓文化研究会)二届二次大会在昆明胜利召开!

各位宗亲!

寻根问祖,天下高姓系渤海。

认祖归宗,四海一脉汇华夏。

姓氏是一种文化,它关系着我们的历史与血脉。

通过姓氏,我们能知道我们生命之所来,从而打开久郁心中的大结:“未曾生我谁是我,生我之时我是谁,长大成人才是我,合眼朦胧又是谁?”

通过姓氏,我们能知道自己的肉体、心灵、心理之血脉传承,从而使自己不至于太昧于自己之短暂人生。“参天之木,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深。”是谓“寻根”;“草木祖根,山祖昆仑,江河祖海”,是谓“问祖”。“寻根问祖”不在祈福于祖先,而在明白我们自身:我们与祖先血脉相连,祖先曾经的苦难和辉煌,一定会通过这血脉,流传到我们现在。寻根问祖,姓氏通史细说来龙去脉。

通过姓氏,我们能知道古代社会的姓氏也曾有高低贵贱之分。“氏所以别贵贱,贵者有氏,贱者有名无氏”。据说三代以前,有贵族身份的男子是只称“氏”与“名”,而不称“姓”的,只有妇人称“姓”。至于“庶庴人”,当然无“氏”,故称“名”。

通过姓氏,我们能知道何人之间不能通婚,我们的祖先三千年前就已规定,“同姓不婚,同氏可婚”。“氏在别贵贱”,“姓则明婚姻”:“氏同姓不同,婚姻可通,姓同氏不同,婚姻不可通”。“氏”可改变,而“姓”则是不可变的。至秦汉,“姓”、“氏”合而为一,“皆所以别婚姻,而地望明贵贱”。“姓”、“氏”是中国先人的伟大发明,我们千万不要小看了它。“姓者,生也”,“因生赐姓”,这是血缘传承的标志;“氏”者,旁与别属也,“胙土命氏”,这是地位身份的象征。“姓”重血统,而“氏”重地域,一纵坐标,一横坐标,两者交叉,便把每个人固定在了唯一的靶心上,给后人回溯历史,提供了无上的方便。“姓”、“氏”合流以后,“氏”代为“姓”,“姓”、“氏”都站到了表示血统的那一边。于是中国人又发明了“地望”,再次建立起地域、身份之坐标。这纵横坐标的发明,真可誉为“第五大发明”。要知道,多数欧美国家迟,到中世纪中期才开始采用姓氏制度,而朝鲜、越南等亚洲国家亦至10世纪左右才相继使用姓氏,日本更迟,到1870年才准许百姓取姓。中国也许是世界上最早使用“姓氏”制度的国家。

“姓”、“氏”而外,中国人又发明了“名”。“名”是用来区别同“姓”、同“氏”中之不同个体的。“姓”、“氏”、“名”之外,中国人又发明了“字”。“字”是从“名”孳乳发展出来的另外的“名”。“姓”、“氏”、“名”、“字”之外,中国人更发明了“号”。这“号”的发明,恰表现了中国先人秩序中求活络,强制中求自由的“灵活精神”。“号”可以说是“姓氏文化”中的一包调味剂,常常叫人回味无穷。

由姓氏而家庭,由家庭而家族,由家族而民族,由家庭而家族文化与家族精神。由家族文化与家族精神而民族文化与民族精神。一姓有一姓之个性,传统所养,基因所逼,个体很难逃脱其规律。或有帝王气,或侧重政治、军事,或“五世六公”、“九代封侯”、或“数世科名,门第清华”,或专心一门而工商世家、书画世家、医药世家……。家族文化乃是中华文化之缩影,家族精神乃中华精神之缩影。在家族文化与家族精神里,吾人可读到政治、经济、教育、道德,又可读到祖先之生存状态,处世心境、价值观念,更可读到吾土吾民之悲欢离合、之生来盛衰、之死去活来……

中华姓氏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中国历史上的社会形态演进、文明起源、民族融合以及历代政治、经济、文化与社会习俗等的发展和变革,有着密切的联系。

中华姓氏文化典籍丰富多彩,至今犹存的以姓氏为代表的人文景观琳琅满目。高姓是其中之一。高姓杰出人物在中华民族文化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在中华文明社会发展史上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他们为帝王者叱咤风云,纵横捭阖;为人臣者尽忠尽节,鞠躬尽瘁;为文者传道授义,为武者陷阵冲锋。不知有多少高姓英雄豪杰、文人墨客、名门望族、书香门弟、将帅之家的功勋美德,名流千古,永芳百世。

“渤海一郡九州望,东西南北有同宗”。在中国历史渊远之长河中,高姓世代繁衍勃发,渤海高氏、渔阳高氏、辽东高氏、河南高氏、晋陵高氏,成为著名的“高姓五望”;高姓有大小王朝政权7 个:第一个是西汉至唐初高句丽政权,共存近800 年,传21 王;第二个是十六国时期北燕高云政权;第三个是北朝时的北齐政权,也是渤海高氏创建的第一个王朝,传六代8 主(含自称为帝的高延宗和高绍义),延续28 年,使高姓在南北朝时期获得了天下至尊的地位;第四个是隋末,高开道于618 年在渔阳称燕王,建燕国,历史四年(384--409);第五个是五代十国时的荆南政权,传三世5王,史称“南平国”,共存57 年;第六个是宋元佑九年大理国高升泰政权,高升泰临终前,告诫其子高泰明还王位给段氏;第七个是公元1115 年,高永昌自称大渤海国皇帝,建元隆基,建大渤海国政权时间不足一年。据初步考证,高姓帝王39 个(含高丽国王21 个和宋三朝听政高皇后)、宰相82 个(含大理国宰相10 个),高姓著名人物仅《古今图书集成·高姓部》自西周至明代列传498 人,《二十五史》传记319 人;高姓人物著作仅《隋书·经籍志》以下历代正史和《四库全书》共收录87 人,凡142 部,合计3407 卷,其他才子佳人、传世佳作和名臣名将、名门望族更是数不胜数。

为了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我们要深入探究中华姓氏的源流、变迁及其与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关系,秉承中华姓氏文化的深厚底蕴和氏族精神,发扬中华姓氏文化中的人文精神、民族精神、爱国精神,增强民族凝聚力,激励炎黄子孙团结奋进,推动和谐社会建设,早日实现祖国统一和民族复兴,我们要深入探究高姓的祖先及支系的来龙去脉,达到“认祖归宗,昭示后人”之目的;以利于发掘传统高氏文化的优秀部分,弘扬祖宗功勋美德,启迪后代立志创业;以利于秉承健康文明的高氏家庭伦理道德,忠孝美德,诚信为本的人文精神。为此,我从两千年开始研习中华高姓历史文化,现将我研习的一点肤浅体会——《高氏颂——怀祖》借此机会向各位宗亲作一摘要汇报如下:

高氏颂—怀祖

中华高姓,源远流长。追溯远祖,炎黄高阳。

继天立极,开物成务。功被生民,泽垂万世。

赫皇元祖,炎帝神农。伯夷烈山,德惠永长。

岳后吕尚,扶周称王。太公姜尚,功著封齐。

始祖高傒,辅桓称霸。王父高邑,以高为氏。

高姓正始,繁衍四海。声威天下,木本水源。

山东发祥,春秋勃发。英贤代出,人文蔚煌。

孔门高柴,传薪四方。渐离义胆,击筑送行。

东汉高洪,渤海始祖。曹魏高柔,位列三公。

北魏高允,五朝名相。北齐高洋,天下至尊。

奠基高欢,神武皇帝。隋唐八相,威震朝纲。

最为出名,高俭士廉。一家三相,世人美谈。

将相高适,诗名北疆。高釴之家,进士五人。

北宋太后,听政九年。南宋临建,五王祠筑。

高家杨家,将帅齐名。元代智耀,文臣楷模。

明相高拱,权重威高。举正承颜,状元位高。

德旸主编,永乐大典。攀龙泰斗,学本程朱。

帝宠士奇,礼部雄文。启翔奇才,四杰八怪。

凤翰非凡,板桥题碑。高鹗则诚,琵琶红楼。

梦旦创编,四角辞海。博士高鲁,天文创始。

总督斌晋,治水闻名。名医斗魁,济贫救民。

举人凌霨,代总摄总。跟孙剑父,一代宗师。

二大中央,执委君宇。国副主席,崇民高岗。

高门广被,仁雨德风。氏墙固植,清辉雅范。

高姓五望,高氏七邦。帝王国君,三十有九。

公卿宰相,八十有二。名家列传,五六百人。

名著数百,四库全收。书画珍品,流芳百世。

祖宗雄宏,万代兴盛。文武光耀,千古垂名。

各位宗亲,2005年,我又收集资料,查阅书刊,编辑了以炎黄颛顼高阳氏、子牙高傒先祖像开头,以云南大理白族高姓民居、包括移居台湾的6000多户高姓人士来缅怀孙中山先生的台湾中山堂、高家百姓对谱祭祀祖先的场景结束,精华高氏祖先、人物、郡望、文物、文献、名胜、遗迹等相关内容的《中华高姓历史文化百图》,在高氏家谱网和《渤海藏真》第4、5期上发表,在甘肃榆中县青城镇高家祠堂展出。有专家看到说,这是一部浓缩了中华高姓历史文化的历史长卷。

各位宗亲,为了更好得团结宗亲,凝聚人心,敬祖睦族,光前裕后,传承高姓美德,弘扬高姓文化,繁荣高家,昌盛高姓,必须构建高氏发展的平台,这个平台自古有之,这就是修纂宗族家谱、修建宗族祠堂,这就是建立宗亲会、高研会和高氏网站。

在现当代,海外从1936年06月01日菲律宾烈山五姓联宗总会成立开始,到1956年12月04日台北市高姓宗亲联谊会成立,1964年04月20日基隆市高姓宗亲会成立,1964年10月22日台北市烈山五姓宗亲会于在台北市中山堂成立,1972年12月22日泰国高氏宗亲总会成立等等。

大陆从1976年02月14日福建大平宗亲会成立开始,到1996年02月24日福建省“高东溪裔孙联谊会”在石码镇高坑村成立,1997年10月高路加编著第一部高姓系统研究专著《高姓群体的历史与传统》出版,2004年12月23日中华高氏八闽宗亲联谊会成立,2005年 06月19日厦门姓氏源流研究会烈山五姓(吕、卢、高、纪、许)分会于厦门福联大酒店成立等等。

2005年08月11日高有德创立[高氏家园] 网站,接着老来乐汇同高超、高振宇,高洪祥、高建人、高广伟、高名健、高林一帮不为名利只热心于高姓文化研究的年轻人相继创立高氏家谱网和QQ群。

直到2006年11月25日由高明忠、高福舜、高路加、高志超等宗亲在温州创立了中华高姓历史文化研究会,经过2007年12月1日在厦门召开的中华高研会第二次大会和首届世界高姓联谊大会,中华高研会安徽黄山第三次大会、河南商丘第四次大会、温州龙港换届第五次大会,到这次昆明二届二次大会。还有北京于2010年10月成立的中华高家历史文化研究会,2010年12月26日昆明成立的中国西南高姓宗亲联谊会,2012年4月1日北京成立的北京高元傒祖文化发展中心、华夏高姓文化研究会和高姓简史编辑委员会,还有山东临淄高傒始祖墓文化园建设管理委员会的成立等等,这些高氏发展平台的搭建,有力地推动了海内外宗亲寻根问祖、认祖归宗;联谊凝聚、成立分会;调查研究、修纂家谱;修建祠堂、拜祖祭祖活动如火如荼的开展。我有幸亲身经历了国内这些高研会、宗亲会的大部分活动,感悟很深。

各位宗亲,2008年10月25日中华高姓文化研究会第三次黄山大会通过了《中华高姓大通谱》编纂计划。在总会的领导下,2009年2月21日,在广州花都区召开了第一次《中华高氏大通谱》编委会全体会议,此后经过杭州、北京、厦门共四次大通谱编委会会议,在大通谱理事会的支持下,编委们日夜苦战,《中华高氏大通谱总谱》基本完稿。不幸的是出现了分裂, 2011年8月北京高家会在作家出版社出版了《中华高姓大通谱•总谱》,中华高姓宗亲总会也一直在积极热情地编写出版《中华高姓总谱》,直到今天的大会还在积极的搜集各分会提前准备好《总谱》尚未提交的资料。我衷心希望两谱能合二为一,统一出版。

各位宗亲,高岳在北京的会上说,是我们的文化出了问题,提出要反思我们高家的文化。春秋时期,高氏执掌国政风火两百年,为什么最后被陈氏夺取了政权?北朝时期的北齐政权,为什么只延续了28 年,被一个小小的北周所灭,而且好几个皇帝都是短命的?隋末,高开道在渔阳称燕王,建燕国,为什么只历史四年?五代十国时的荆南政权,为什么只是在夹缝中生存了57 年;公元1115 年,高永昌建大渤海国政权为什么时间不足一年。现在,高姓在政坛上的群星,为什么寥若晨星?究其原因是高家的文化出了问题,“礼崩乐坏”了!我们一定要抱着上对历代祖先负责、下对万代子孙负责的态度,整纪风、整家风、整族风,拨乱反正,正本清源,振兴高家,复兴高氏。

各位宗亲,天下高姓是一家,都是出自大中华。我自始至终在做和合统一、团结和谐的促进工作,一贯主张要诚实做人,认真做事,心胸宽大,大度容人,包容厚德,海纳百川,团结统一,和谐高家,大公无私,正道修谱。

各位宗亲,我们必须明确五点:第一,必须明确成立研究会和宗亲会的宗旨原则、目的任务、运行规则;第二,必须明确家谱的功能、家谱的内容、家谱的体例、家谱的格式;第三,必须明确修谱的目的、修谱的规则、修谱的方法;第四,必须明确总谱版权的持有人;第五,必须明确宗亲捐款使用的财务账目要公开透明。

随着我们宗亲队伍的逐步扩大,我们要积极的在合法化的道路上向前迈进,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拥护***的领导,使我们的宗亲组织世世代代的永远的健康的发展下去。

最后希望我们海内外高氏宗亲爱国爱家,和亲睦族,团结一心,同舟共济,和合力,胜金玉,共同为深入研究高氏文化多出成果,为弘扬中华多做一些实际贡献。

祝宗亲大会圆满成功!

祝各位宗亲福寿康宁!

谢谢大家!

陕北仿古窑洞建筑群——吴堡同源堂,是由爱心企业家张耀琪先生投资五千多万元,依山就势、分阶梯式精心打造而成,位于其家乡宋家川街道张家_村,距县城75公里。2017年,张耀琪先生将同源堂无偿捐赠给吴堡县人民政府。县政府利用独特建筑设施,将其创办为国学馆,并获批为榆林市领导干部国学教育基地和榆林市中小学生“研学旅行”国学教育基地。

同源堂国学馆,一层为就餐区,可供百余人同时进餐;二层为国学展厅,并配有国学书苑;三层为二十四孝及民俗文化展厅,是吴堡民俗文化的真实再现;四层为国学讲堂,可容纳百余学子;五、六、七层为住宿部,有床位70余张,建筑装修充分体现了当地民俗与现代风格的有机结合,极具个性。

同源堂共有七层,内涵丰富,功能齐全。中华姓氏树挺立堂前,寓意着“参天之木,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更包含着对中华姓氏文化最贴切和恰当的诠释。那边的亭子取名“思源亭”,寓意饮水思源,也提醒我们吃水不忘挖井人。

步入大门,首先看到的“华夏同源堂”这几个字是黄土画派创始人刘文西先生2014年来吴堡采风时现场题写的。这个斗拱飞檐的木构门头,采用榫(sun)卯结构,整个构造没有使用一颗钉子,却非常的结实耐用,而且会随着时间的推移更加坚固。西边的“凤麓食府”,因张家_村原名“凤麓村”,故取名“凤麓食府”,同时可接待150人就餐,设有各类包间11个,大堂2个,可提供多种特色菜肴和陕北风味小吃,色香俱全。

客房——体验冬暖夏凉的陕北窑洞生活

踏上二楼,首先看到的这个牌匾“裕后”及其两边的对联,继祖先真传,克勤克俭,教子孙正道,惟义惟仁。意在鼓励我们后人继承先辈的优良传统,养成勤俭节约仁义兼得的好品行。

二楼东边是三孔窑洞式客房,实木雕花的中国传统家具,烧热的土炕,土炕上低矮的炕桌,可以上炕盘腿而坐,或促膝谈心,或品茗论道,或小酌微醉,体验冬暖夏凉的陕北窑洞生活;从实木楼梯踏上二楼,是星级酒店装饰的客房,整洁、温馨,颇具家的感觉。值得一提的是,每孔窑洞式客房的墙上,都挂着一张“同源堂特色”的张贴画,或者是《赶牲灵》在同源堂拍摄的剧照,或者是陕北风情照。西边是同源堂博物馆,主要展示了陕北的自然历史变迁和人文历史。

在三楼,我们首先看到这个牌匾“种德”玉田一顷,种来壁白,琪树三年,结得子红。(这副对联的两个首字暗喻着同源堂投资者张耀琪的名字玉琪,上下联寓意着积善种德,后果丰硕)。东边的这个金玉苑,是一个套房,里面设有卧室、客厅和厨房,在这里可以让我们感受到家的温暖。西边是展厅,在这里囊括了吴堡县的历史沿革、民间艺术、民俗文化、农耕文化和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民间工具,在这里可以看到很多我们小时候特别熟悉的器物。

第五、六层也是客房部,全部采用陕北现代窑洞民居形式。窑洞宾馆舒适静谧,干净整洁,廊阁别致,古今对应。窑洞内设施均按照星级酒店标准配备,让宾客在感受古色古香的民俗文化的同时能享受到现代化的一流服务,是休闲度假的理想之地。这里有间客房是当时拍摄**《赶牲灵》时设计的结婚洞房,里面的所有家具都是张耀琪先生收集的民间真品,这个柜子是清代晚期描金平面柜,上面的图案是儒、释、道三教合一。这两个椅子就是常说的官帽椅,这个案几,曾经是绥德县衙的。

姓氏文化馆——传承中华传统文化

踏上四楼,首先映入我们眼帘就是这个地标,在这里可以看到十二生肖。左右两边就是传说中的华夏四大神兽:青龙、白虎、朱雀、玄武。

四楼东边就是姓氏文化馆。抬头看,上面是手工绘制的24孝,意在时刻提醒我们不管时代如何变迁,敬老爱老都是我们不能忘记的优良传统。正对门上方的这个浮雕是女娲与伏羲,这是我国文献记载最早的创世神,意在福佑社稷;浮雕下方分列正面两侧的是象形文字版的各姓氏文字,(比如这边的郭—盖房子,田—种地的,孟—鸟,张—当兵的),在每个姓氏后面的柜子里我们都设计了小方格,用以收集各个姓氏的家谱,方便人们查阅,目前,这项工作还在进行中。左右两边是篆体的姓氏文字,这就和我们今天的字比较接近了。

姓氏馆的西边是字画室,在字画室上方专门手工绘制了弟子规,列述了弟子应该恪守的守则规范,提醒我们谨遵圣人教诲。爱好书法的游客可以在这里留下您的墨迹,给同源堂增添更浓厚的文化氛围。另一边是海乐厅,在吴堡,人们经常会说“海来好了,海来美了”来形容美丽的心情,也寓意美好的生活。所以,这个多功能厅取名“海乐厅”,面积为500平方米,可承办各种大型会议、婚礼宴会、文艺汇演等活动。

“问士第记”——老宅重建气势磅礴

在五楼的这几孔窑洞是同源堂投资者张耀琪先生的老宅,他的童年就是在这里度过的。张耀琪先生的父亲是黄埔军校毕业生,上面这四块牌匾就是各界人士送给张耀琪父亲和他本人的。张耀琪先生青年时期就离开吴堡在外闯荡,也是前几年回老家,看到衰败的老宅,忽然心里萌生重建老宅的想法,从而成就了我们今天看到的这座气势磅礴的仿古建筑。这边这个马棚,也是他们老宅院子里原本就有的,只是在原来的基础上进行了修缮,还有这边的石磨,也是原本就有的,重新进行了加固和更新。

这边墙上的照壁上的砖刻是“五蝠捧寿”,寓意吉祥长寿。地上这是一整块青石,产自山东,在河北加工而成的。这块石头上我们看到的是“十全图”,寓意十全富贵。这里有一面老宅文化墙“问士第记”。问士是张耀琪先生父亲的名字,“问士第记”就是对他父亲一生的简介,左右两边是张氏新编家训,吸取了中华民族传统家训的精华。

同源堂邀你到陕晋黄河两岸来旅游

在六楼,游客们看到的那些用枣编成的装饰品叫枣蛋蛋,现在会的人已经寥寥无几,这个当时是请一位80多岁的老奶奶编的,非常珍贵,也具有纪念意义。六楼是八个复式客房,一楼是常见的陕北民居炕,二楼是具有现代特色的榻榻米,非常适合家庭聚会、同学聚会等活动。七楼是接待大厅,也为等火车的游客提供休息场所。

西部新闻网记者了解到,目前,吴堡周边形成了以吴堡石城为核心的沿陕晋黄河两岸旅游带,山西有碛口古镇、王家大院、乔家大院等;陕西吴堡有吴堡大同碛、吴堡古城、毛泽东东渡黄河、柳青故居等旅游景点。同时,同源堂南连307国道,东依太中银铁路,西距绥德五十公里,南到吴堡高速出口五公里。交通便利,位置优越。这对于推动整个吴堡旅游业的发展有着积极的作用。

与此同时,同源堂及相关配套设施的建设,提高了周边村民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让整个张家_村的村容村貌有了显著提升,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村民的守旧观念,启发了更多人建设家乡、服务家乡的奉献意识。同源堂带动了吴堡的旅游业的发展,繁荣了区域经济,对陕北民俗文化的保护与传承起到了重要作用。

现在,同源堂已面向社会正式开放,欢迎社会各界朋友来同源堂体验民俗民风,品尝地方风味,感悟华夏文明。在同源堂,我不禁即兴作诗一首:“别样风情别样人,古今窑洞看年轮,同源堂里忆往事,几多胸怀染风尘!”不一样的同源堂欢迎全国朋友做客吴堡,做客同源堂!这里会是您如家的港湾!

朱熹到底出生在哪里?有出生在婺源的证据吗?

朱熹的父亲朱松是婺源人,朱熹生长在福建武夷山区,5岁随父回到徽州。 朱熹出生时,正是父亲因得罪秦桧被罢官羁留设馆教书时,朱松眼看宋...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