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族的风俗习惯
作为中国的主体民族,汉族的风俗习惯也是多种多样的,具体体现在服饰、饮食、住行等方面。
1、汉族服饰
在气候较寒冷的地区例如青海一带,汉族人穿皮革、毛制品的较多。
清代年间,富贵人家的男子身穿长袍、马褂,戴瓜皮帽。女子身穿单、夹长衫,裹足穿小尖头布鞋。一般平民穿粗布短袄、褐褂(用羊毛织成的褂子),羊皮或山羊皮做成长、短皮袄,穿布裤或褐裤,戴黑白毡帽,系腰带,打绑腿。
民国时期,男子着装与清代基本相同,但不留发辫,夏戴瓜皮帽、黑白毡帽,冬戴火车头帽、羊羔皮帽或狐皮帽。男足穿布鞋或自制的连帮带底的船形鞋,妇女穿绣花布鞋。老年妇女为高纂头发型,中青年妇女油花头、饰银簪等首饰,戴银、铜耳坠、戒指和手镯。
1949年后,男子穿中山装或列宁装,妇女留双辫或剪发,不戴首饰,衣着简单。20世纪80年代,服饰日趋时髦,男着西装、茄克衫等;妇女着装不断变化,金、银戒指、耳环、项链等倍受青年妇女的青睐。
2、汉族饮食
汉族食物结构接近回族。面食做法较特殊的有:用鏊烧制的炉馍馍;油炸的张嘴、油锞儿、翻跟头;青稞面烙干粮、锅盔。夏季,乡间喜食荨麻拌汤、韭合、烙饼等。秋粮半成熟后,用青稞麦粒做成麦素,烹油,佐以葱花、盐、香菜等,别有风味,也称“吃青”。
汉族食猪肉、牛肉、羊肉等。特别是“羊羔盖被儿”十分讲究,选肥羊羔一只,宰杀后切成小块,配以调料,用青油炒后,加少许水,上盖一大面饼,温火焖熟,面饼就汤、羊羔肉吃,鲜嫩可口,营养丰富,是款待贵客的佳肴。
汉族人爱喝奶茶、茯茶。每逢喜事要饮酒,请厨师做宴席,有肉八盘、海八盘、十大碗等。
3、汉族住行
汉族住土墙围起的独户四合院庄廓。以前多为土木结构的土屋,以座北向南的北房为主房。主房中间设中堂,放长条桌或面柜。院内砌花园,大门多向南开。室内靠窗做火炕,上铺毡毯供吃饭或歇息。
80至90年代,砖木结构的瓦房逐步代替土屋。1949年前后,室内用铁、铜火盆及牛、马粪做成的粪块或木柴取暖。
20世纪50年代以后,煤大量开采,泥火炉、铁火炉取代火盆。20世纪60年代逐渐以自行车、胶轮大车、卡车为运输工具。20世纪80年代以后,自行车、汽车、托拉机、摩托车等成为普遍的运输工具。
4、汉族婚嫁
1949年前,汉族青年男女结婚遵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实行包办婚姻。早婚、童养媳、近亲结婚较普遍。 1953年后,贯彻《婚姻法》,实行婚姻自由,废除包办婚姻、纳妾、童养媳等陋俗。提倡婚事简办,举行集体婚礼,婚礼简单,民风淳朴。
20世纪70年代,提倡计划生育、晚婚晚育。20世纪80年代,随着收入的提高,结婚彩礼逐步升级,迎亲要汽车,家具要组合,衣服要高档。互相攀比之风日盛,虽提倡婚事简办,但成效不大。汉族结婚仪式比较复杂,各个地方会有所不同。
5、汉族生育
汉族人不论生男生女,都会对头胎比较看重。婴儿出生第二天,女婿给岳父母及主要亲戚报喜。第三天用百草花、柏叶、红枣、钱币置水盆,给婴儿洗浴,称“洗三”。
第10天或30天由娘舅家带衣料食品等看望产妇叫“看月”。孩子至百天请长辈剃发,名“过百岁”或“过百禄”,祝贺孩子健康长寿。
6、汉族丧葬
汉族以土葬为主,间有火葬。丧事分“泪丧”和“喜丧”。父母中年去世为“泪丧”。年过花甲逝世称“喜丧”。
人去世后更换新衣,遗体停放正屋中堂3至7天。用白纸或布覆体,红、蓝布片罩面。灵前摆放“倒头献食”,在盆内焚化纸钱。同时,即给亲邻报丧,并请风水先生或长者去相墓破土挖坟穴。
送葬前亲邻吊唁,送挽帐、馒头、大米、花圈、金银斗、钱等。亡人家用丧宴招待亲朋。死者儿子戴麻冠,拄丧棒,称“孝子”,儿媳及晚辈妇女穿孝衫。有的请吹鼓手奏哀乐。
送葬前一天,宴请死者娘舅和亲邻长辈,“孝子”汇报病情治疗,丧事准备情况,让众亲邻评议平时孝敬好坏。若有忤逆不孝情况,当众批评或体罚,谓之“娘外家说话”。送葬日清晨入殓,子女有“望骨”规矩。
送葬时,“孝子”怀揣家谱,执领魂幡等物品。老人须在太阳未出,前掩埋。葬后3天亲属上坟祭奠,称“全三”。49天、100天和1周年时,亦上坟祭奠。未婚少男、少女,一般火葬后就地埋葬。
7、汉族节日
汉族主要有春节、元宵节、端阳节、中秋节等。春节又称过年。节前杀猪宰羊,准备食品和年货,打扫室内外卫生。除夕贴春联,上坟祭祖。夜晚合家守岁,吃年夜饭,老人给小孩压岁钱。大年初一家族内给长辈拜年。初二开始,亲友互相拜年祝福。
元宵节,有舞龙舞狮,装扮八大光棍、灯官老爷、哑巴拉驴、胖婆娘、踩高跷、小唱等社火节目。
端阳节时,每家门口插杨柳枝,吃粽子、彩蛋、凉面,喝雄黄酒,小孩身佩各种式样的香包。许多家庭去野外会餐,名“踏青”或“踩青”。
中秋节,家家户户用小麦面粉做出有各种图案的月饼或烤制的点心。晚9至10时,在庭院桌子上摆放月饼、西瓜、鲜果等,谓“献月”。年轻人在巷道、场院打响鞭。夜晚还有偷月饼的习俗。
除此之外,还有“正二十”、“二月二”、“十月一”、“腊八”等节日。还有祭奠祖先和佛祖的传统,如“天社(春分日)“、“清明”、“四月八”、“六月六”、“七月十五”、腊月二十三日“祭灶”等活动。
一、查阅谱书是满是汉一目了然
清代中叶,直至民国年间,满族人家修谱、续谱的习俗一直沿袭不断。满族人早年的家谱大都运用满汉两种文字。一部谱书就是一部家族简史,查阅谱书自然会找到最准确的依据。但由于历史的原因,有些人家谱书已失,可以找其家族中最年长者询问,一般都可以追查到家谱。汉族也有家谱,但决不用满文,所记内容和形式与满族家说为也不一样。
二、对父母的称谓满汉截然不同
过去满族人对父母的标准称谓为“阿玛”、“额娘”。民间称谓为“玛玛”、“讷讷”。汉族人称父母为“爹”、“娘”或“爸”、“妈”。新中国成立后出生的满族人多数也称父母为“爸”、“妈”了。但在建国前,满族称“爸”、“妈”的绝对没有。可以问其长辈人,在建国前对“他(她)”的我、父母怎样称谓。
三、问其祖籍便可知其民族
阿城或阿城周边的满族,无论是拉林一带南八旗、杨树一带西八旗,料甸满族乡一带东八旗,蜚克图和新乡接壤一带北八旗,还是城中的满族人,或是从外地迁入调入的满族人,追宗朔源其祖籍都源于两地,一是部分女真人在前金这前未随完颜部进关,一直在此地居住,问其祖籍,他(她)们便回答是坐根满族,也有的人回答我们八辈子之前就是坐地户。二是大部分满族人都于乾隆、嘉庆年间从北京迁来拓垦戍边的,问其祖籍,大部分人便回答:“北京顺天府宛平县辘辘把街、朝帽胡同”。也有少部分人直接回答:“祖籍是长白山”的。因为长白山是满族的发祥地。凡汉族皆称祖籍山东、河北、江苏等省份。因为当东北汉族,其祖先大多是从山东、河北、江苏等省份闯关东迁移而来的。
四、问其旗籍便知是“旗”、还是“民”
八旗是满族集政治、军事、生产为一体的社会组织。八旗即正黄旗、正白旗、正蓝旗、正红旗、镶黄旗、镶白旗、镶蓝旗、镶红旗。除坐地满族外,每个满族人都编入八旗组织之中,因此上年纪的满族人都能回答自己的旗籍。未入旗的汉族人,没有旗籍。“旗人”管汉族人称为“民人”。
五、问其祖先姓氏便能认定是满是汉
辛亥革命后,满族人复音老姓虽然都已冠以单音汉姓,但大多数都不忘祖先姓氏,或靠口传,或写于谱书。满族在有八大姓:即佟、关、马、索、齐、富、那、郎。以上八姓,谓之从龙八户。这八大姓氏满族复音老姓分别是:佟即佟佳氏。关即瓜尔佳氏。马即马佳氏。索即索绰络氏。齐即齐佳氏,但也有姓喜塔拉氏的。富即富察氏。那氏属以部冠的姓,属叶赫部的则是叶赫那拉氏,属辉发部的则是纳喇氏。 以上两个满族复音老姓改汉单音姓名都姓那。郎即钮钴禄氏(也有直接姓钮的)。
还有肇、金、洪、即爱新觉罗氏。舒姓即舒穆禄氏。祖姓即萨克达氏。费姓即费莫氏,章姓即章佳氏。南姓即纳拉氏。董即董鄂氏。赵即西林觉罗氏,也有姓爱新觉罗氏或伊尔根觉罗氏的。郭即郭洛罗氏,敖即敖济氏,戴即达尔充阿喜氏。何即赫居里氏。纪即锡玛喇氏。唐即他塔拉氏。汪或王即完颜氏。杜即都善氏。苏即苏尔佳复氏。奚即锡克特礼氏或奚沙氏。张即张佳氏。孟即英尔哲墨克勒氏。曹即索绰罗氏。杨即易穆查氏。陈即陈佳氏,吴即乌苏氏。伊即衣察氏等。汉族所姓均为百家姓,而没有满族复音老姓。
六、看其供奉祖先位置,满汉各不相同
满族人尊西,因为西方象征至贵和首要,所以满族人将祖先神龛(神板和祖宗板)供奉于西墙之上。而多数汉族人祖先供奉于北墙下供桌上。
七、问其祖先业绩,满汉回答各异
满族大多是随顺治入关,满族人说成是随龙入关。清朝时旗人的男孩下生后就登记在册开始吃俸禄,因为八旗“全民皆兵”,多有为开拓疆土,奠定我国版图的战史,什么萨尔湖之战、随龙入关、平定三藩叛乱等等,都一代一代往下传,后人不忘祖先的业绩。汉族并非八旗,也无此种历史。
八、问其祖先迁移史,满汉也不一样
东北满族,大多“随龙进关”又于康熙、雍正、乾隆、嘉庆年间,重新拔回东北,屯垦戍边,安家立业。汉族祖辈多是从山东、河北、江苏、河南、安徽等省“一担挑(子女及全部家挡)”闯关东来到东北落户。
九、问其祖先传说,满汉回答不一
满族广泛流传并且世世代代传颂本民族的《长白仙女》等传说和关于老罕王(努尔哈赤)脚下七个红痦子,乌鸦大救驾、义狗救主,怎样挖捧槌,怎样起兵伐明,建立大清国等口碑文学,并以此作为本民族自豪感的象征。汉族则把这些传说和口碑文学看作是满族的故事。
十、看其老年妇女的穿着打扮,满汉也有很多不同
满族妇女,因男人出征争战,家里生产生活等,所有出力气的活计和事务,全由妇女承担,所以满族妇女不裹脚,全是天足。满族妇女过去都佩戴头饰,辛亥革命后,虽然不配戴头式了,但满族老太太,把“疙瘩鬏盘”在头顶上,穿带大襟的布衫或旗袍,系裤脚,腰揣手巾,手拿长杆大烟带,给人以干净利嗦的感觉。汉族老太太,过去讲究秀女三寸金莲,多数都是裹脚,头发“疙瘩鬏”梳在后脑勺的下侧。
十一、问其都禁忌什么,更能看出满汉不同的风俗
满族人忌食狗肉,忌用狗皮用品,忌戴狗皮帽子。满族人家都愿意养狗,但绝不杀狗,只能在狗自然死亡后,找个合适的地方深埋。这些不是什么宗教信仰,而是为了对狗的报答和纪念,因为在满族民间留传着“义狗救主”的传说。还有满族的祖先依山傍水,是鱼猎民族,在狩猎生产中,狗起着重要的作用,同时狗非常忠于主人,无论家贫与富,看门护院,围猎警卫,都忠于职守,所以满族忌杀狗和忌吃狗肉等。
满族人家忌坐西炕。过去的满族人家,西屋除有南北炕外,还有条窄西炕,俗称“万字炕”。西墙是供奉祖先的地方,而西炕上有供桌,如果坐在西炕上,是对祖先的在为不敬。 满族人家忌提马鞭者、穿孝服者进屋,如果这种人有事,只能把人叫到边说话。汉族人家没有以上那些忌禁。
十二、听其谈话方言、口语、满汉也有差别
年龄销大的一些满族人,在表示同意、赞成、答应时都会随口而出“嗯呐”(实际上是嗯呐的嗯的变音,发音时,舌尖舔上牙里根,嘴唇微张,然后鼻子发出:“嗯”音形成的音,这个音后加呐。到目前为止,这个字从的有字典上都查不到,也无法用汉语拼音标注)。如果让别人干什么或取什么东西、办什么事、表示要赶紧、加快速度就说:“吗溜的。”满族人管馒头、花卷饼子等干粮都统称为“饽饽”。管糕点、点心叫“萨其玛”。管抹布叫“搌布”。满族人管人参叫“棒槌”,管上山采人参的人称“放山人”。管打猎称“打围”。管大衣叫“大氅”。管肮脏叫“埋汰”,管屋内的间壁墙叫“排叉”,把做什么不认真的玛唬说成“喇唬”,管不勤快不整齐不利嗦说成“懒散”(应读成阴平lan san),管打扮称“扎咕”。管今天说成“今儿个”,明天说成“明儿个”,后天说成“后儿个”,大后天说成“大后儿个”。管老鼠叫“耗子”,管相互说话叫“唠嗑”。管什么时间说成“多咱”。管蜻蜓叫“玛螂”。管猪的大腿股骨叫“哈拉巴”。管猪羊的腿关节骨叫“嘎拉哈”等等。汉族人一般没有以上那些口语方言。
十三、看其平时饮食习惯满汉也有好多不同
东北的满族人与汉族人,在饮食习惯上融合较大,但也有好多差别。满族人家来贵客,由男主人按辈份,对等陪客,女主人必须热情周到的站立服务。将饭桌放好后,先请客人坐正坐(上坐),而且必须当着客人面将桌子再擦一便,然后才能摆好碗筷,先上四个压桌碟,接着才能两个两个的上菜,菜必须是双儿,绝不出单儿。用好菜好酒待客。必须是满杯酒半杯茶。吃饭时用上碗给客人盛饭,而且只能盛大半碗。待客人将自己碗中的饭要吃没时,及时往碗里续。满族人家在春夏季节普遍都做豆汁,当作饮料,面食较讲究的有粘豆包、甜饼子、黏糕。豆面卷子、锅出溜儿(也叫牛舌饼)等饽饽。春种夏锄时候的主食大多是粘豆包、黄面饼子、黏糕再配上苞米或小米水饭。腊月初八都喝“腊八粥”,并用“腊八粥”祭祖。用“腊八粥”供于果树。过去满族人家下盘酱,就是现在做大酱,也都是在农历的四月初八或四月十八下酱。满族人家都渍酸菜。汉族人的传统饮食习惯及待客和满族是不一样的。
十四、对环境的要求满族人和其它民族也有些不同
满族人以干净利嗦而著称。满族人对于自己所居住、生活、工作的室内外环境很讲究,对装饰、家具、物品等摆放,要求很严格,那种东西摆放在哪,约定俗成,不能随意乱摆乱放,满族老人说:“什么玩艺儿放在哪都要有个地方”。这个“地方”意思是说什么东西都要有自己的位置,不能无规矩,杂乱无章,随便乱搁。比如:西墙不准贴有人儿的画儿;西墙不准挂不值钱的摆设,都要天天擦得锃明瓦亮。穿的鞋子不允许放到炕以上的位置。男女穿的裤子、裤头不能挂到人头以上的位置。被褥要叠的整整齐齐。炕面、屋地要始终保持干净利亮、扫地的条帚,绝不允许放到炕上。锅碗瓢盆每餐用完都要洗擦得干干净净,并在碗架里摆放整齐。房、屋、院、杖讲究严实、四至、利落,绝不能粪草连门,散乱无章。正房、厢房、畜棚、厕所布局是有规矩的,不可随意乱建。门前栽柳树,房后栽杨树,不能颠倒。满族人的办公室、桌、椅、板凳摆放规矩,桌面上的物品要始终摆放整齐,其它物品摆放都井然有序,一进屋就给人以干净利嗦之感。否则满族人就会笑话你太“懒散”。其它民族了都很讲究卫生,但没有满族人那些定律。
十五、满族人的礼节
满族素有注重礼仪、尊老爱幼,讲究礼节之风俗。
日常生活中,满族人对长辈毕恭毕敬,在过去无论是贫富人家还是官宦、平民,都有晨昏定省的规矩,就是每天早晨起来,晚辈要向长辈请安,行磕头礼或打千。新岁卑幼见到尊长必长跪叩首。就是小孩子们平日在家玩时长者来此也必须 肃立请安,特长者走后方可再玩,否则要遭家长打骂或训诉。小辈人到长辈家,无论年岁多大,虽然是贵客,也只能坐于旁坐。不管在什么场合遇到长者大坐,小辈或儿孙们都不能与长辈人并肩同坐,而在一旁垂手站立。如途遇长者,必须鞠躬垂手问好。如和长辈相遇或同行,必须先请长辈先行自己跟随其后。如果晚辈因事外出或上学一定要叩问父母,待得到恩准后方可动身,否则不可先行。 外出归来不可先进自己屋内,必须先禀告长者以慰亲心,获准后方可叩谢回房休息。如果晚上回来,也要先去看望长者,如果长者已安睡,悄悄进屋,以手伸到褥子下边试其炕凉热,如过凉或过热,都要采取一定措施后,然后才能自己去休息。
过大年时,晚辈无论男女,都要给长辈磕头,族内的外家人,小的要给长者行打千礼,新结婚的媳妇在大年三十儿晚上必须穿戴一新,挨家挨户给族人中长者拜年装烟,而且行跪拜大礼,长者或以钱以物赏给。这在满族人中是非常严格的礼节规矩。
满族媳妇不能和公婆同桌吃饭,而孙子和孙女则可以。媳妇要垂手站在桌头待老人和孩子吃完饭漱口后,媳妇还得给公婆装完烟,然后才能将饭菜拣到自己屋去吃。俗话说:“多年的媳妇熬成婆”这话是真的。
姑娘外出回家也要给长者行礼请安,女人及日常所用之礼皆请安,做法是微低头,两手握空拳顺两腿处自然下滑,双膝微曲。但姑娘给母亲、奶奶、姥姥等长辈请安必须头顶其胸,表示更亲近的大礼。如果平辈相见,无论男女都各用拥抱肩礼,一般兄弟姐妹间相见各用贴面礼,朋友则用擦肩礼。
满族人家来客,如果长者不在家,只能男孩陪客。否则就是对客人的不尊敬。例如外祖父来了,按礼只由祖父或父亲相陪,但都不在家,就只能由外孙子相陪,就连祖母都不能上桌,其坐次是外祖父盘腿坐正位,外孙子在左侧炕边耸拉腿而坐。
满族人待客礼节也很讲究。如果是长者来则先请安,然后给客人让坐,用温水打手巾,让客人擦脸、漱口、再装烟倒茶,做饭时锅、碗、瓢、盆、勺子相磕不能出声,否则是表示对客人不欢迎。吃饭时将桌放好,请客人坐正位,然后先用平均干净的搌布当客人的面再将饭桌子擦一遍,接着摆上四个压桌碟,然后再摆吃碟和筷子。摆筷子时不当着客人面墩齐,要将筷子整齐的放在吃碟右侧,粗头向外,细头朝桌子中间。上菜时,一回上2个菜,总菜数要成双而不出单。四季待客的饮食有别,夏取凉、冬用热,春秋凉热要适中,要以礼相待,对客人远接远送。
满族人对人名的称呼,也很讲究。对长辈不准称名道姓,如称名道姓会叫人训斥“没大没小,不懂礼貌”。见到长辈必须按亲戚 或按辈份该叫什么就叫什么,然后请安。见到平辈或晚辈,只能很有礼貌地称名而不道姓,然后再说话或办事。例如:见到或招呼胡振华,只能叫振华你怎么怎么样,而把姓舍去,以表示尊敬重视对方。
随着时代的变革,满族人的礼节变得简化多了,但在部分满族人家特别是满族聚居之屯,有些礼节规矩还是很讲究的,尊敬长者的风俗,随着“两个文明”建设的发展会更加发扬光大。
参考资料:
关氏族人都自称为“汉寿亭侯”后裔,山东省兖州县档案馆也收藏有一部(山东)《武圣府分支关氏宗谱》,编修人叫关金标,是民国三十年(1941)的刻本。不过,一直到目前来看,还没有一本真正意义上的《关氏家谱》。因为现有的家谱都是从宋以后开始记载的,在图表中并没有关羽的名讳。所以严格讲起来,它们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关公家谱,对我们了解关羽其人没有太大的帮助。到是对研究谱牒学的人来说是不可多得的珍贵资料。1995年,国际文化出版公司(北京)也曾经影印出版了一部《关帝文献汇编》丛书,共分10册,第8册(405页至462页)中有影印《关氏家谱》。这是目前唯一一部正式发现的由朝廷正式编修的关羽家谱,可惜注意到的人很少,丛书由鲁愚等人编辑的。只是这本也只是清代的写本,在清康熙到嘉庆年间递经增修,嘉庆时的编修人为关文榜,是关氏五十八代孙。
综合关姓各种族系资料的说法,关姓郡望陇西,始祖是夏桀时的忠臣关龙逢,关羽为其二十七世(一作三十七世)后裔。关羽、关平于麦城兵败被杀,关平之妻赵氏携八岁的儿子关樾,在安乡民家避难,改姓为门。直到西晋灭吴后赵氏才带儿子出来回复关姓。清雍正十年(1732),朝廷确定由关樾一支后裔世袭五经博士。关兴的两个儿子关统、关彝中,因为嫡子关统无子,所以由庶子关彝系下繁衍生息,成为关公后裔的一大宗派。蜀汉灭亡以后,这支关氏族人迁移至今湖北江陵一带,定居信都(今河北省冀县),到唐朝德宗时,关羽后裔关播曾经作过宰相。据《旧唐书》(列传卷八十)记载关播为德宗检校尚书右仆射(相当于宰相之职),卒于贞元十三年(公元797年)正月七十九岁而终。他死后六年,白居易曾经租了关府东亭作为栖身之地,故其文中多有称“故关相国”云。
之后到了宋朝,或许是因为当局开始尊崇关羽,于是各地的关氏族裔都开始注重家谱,是以保留下来的家谱开始多了起来,到今天,关氏的后裔遍布全国,连海外都有不少,据报载,前几年在山东的关羽祭典上一次统计表明,现在共有两万多关羽后裔生活在世界各地,也算得是一个庞大的家族了。
这要看你对“汉族”的定义是什么了。
如果是炎黄血缘定义,那么早在隋唐以来,就已经混血严重。如今早已没有了纯血。
如果是以华夏文明定义,那么只要接受中华文明的,都算汉族。
非要血统论的话,客家人比我们都接近原始汉族。
今天汉族人的祖先来自哪些古代民族?
今天的汉族是最早的华夏民族,也就是黄帝颜地族,几千年来融合了很多民族。才成就了今天的汉族,所以我们自称炎黄子孙,中国叫华夏。
我是世界上最包容的族群。任何一个民族只要融入了汉族,最后的结果只能是成为汉族。自古以来就有“夏为夷人来中国之夏”这样的说法。我认为,所谓的进入,一定是对中国的融合、驯化和认同。自古以来,中国的中原王朝,因其相对于其他民族优越的条件、先进的科学文化和成熟的社会制度,被周边国家和中东、欧洲视为天朝。当那些民族认识到汉民族的强大,学习到汉文化的农耕文化和先进知识,就会认同汉文化,慢慢想办法融入汉民族。
我们中华民族在这么多民族融合到中国之后还能保持自己的民族特色,还一直以为自己是汉人,是炎黄子孙。这和我们一贯的历史,统一的文化,同一种文字有关。也和我们汉族人强烈的民族荣誉感有关。我们一直保持着自己民族的高贵。当其他民族融入其中,我们只有学习它的优点,让自己更高贵。这样才能有现在的汉人。
混居民族有:匈奴、鲜卑、高踞、越族、南满、交趾、羌、老、蜀、巴、高丽、乌桓、柔然、天竺、老、巴、老、河狸、满、溪。
从上面的族群我们可以看出。这些民族大部分都和汉人打过仗。在战争的作用下,这些民族不是被迫就是顺从。在大一统王朝的强力压迫下,他与汉族通婚,慢慢抛弃了自己的民族,从而融入了汉族。即使是今天的少数民族,也大多流着汉人的血,尊重汉人。
所以我们汉族的祖先从原来的纯汉族,也就是炎黄族,逐渐和很多外族融合,最后成为现在的汉族。所以,我们的血液里也流淌着少数民族的血液。所以56个民族是一家人。
中国大地主要是两个民族冲突融合的历史。当然也夹杂着融合南百越的过程。而百越的整合是相对和平的,早在春秋战国至秦汉时期就已经完成,所以主要的冲突整合是北方两个民族的较量与融合的历史。
来自中原的农耕民族和来自草原、森林的渔猎游牧民族,为了资源、财富和生存空间,争斗了几千年。在杀戮与流血的过程中,夹杂着文化与温情的碰撞,他们成为了世界上最大的民族。
过程有点枯燥,即使去掉下面的细节,你也会觉得有点枯燥。
中原农耕民族逐渐积累财富,“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熙熙攘攘争奇斗艳,飘然如梦;而那些在漠北和苦寒之地游牧或渔猎的人们,或为生存危机所迫,比如著名的陵墓可汗第一次入侵中原,就是在漠北大雪纷飞,冻死无数牛羊,入侵中原;或者觊觎中原的繁华,试图占领中原。后者的例子不要太多。
种族融合在这个反复的循环中缓慢地进行着。
比如最早中国经典的一战,第一个女人娶了个好女人,就是为了打败鬼党。这是第一次有记录的草原人入侵,发生在3000多年前。然后是春秋战国时期与戎狄的冲突。其实有意思的是,中国大一统帝国的缔造者秦始皇和他的秦帝国其实都是西戎所出,战国时还有孙中山,是个戎狄之国。现在很多彝族其实都是中山容帝的后代。为了头发?因中山都城位于沂水河畔,故平定后以沂为氏。
然后就是著名的中国汉朝匈奴冲突。比如战国名将李牧,一战灭十万肉粥,就是早期与匈奴的冲突。后来汉朝和匈奴打了几百年,匈奴战败,分裂,内迁,比如南匈奴部落的依附,呼韩邪单于王昭君的婚姻。这个过程一直持续到三国西晋,一直到金朝八王之乱,匈奴再次大白于天下,然后消失并入中国,汉族也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
这一次,五边化的匈奴五部第一任首领刘渊就是受害者。这是曹操置于内地的匈奴第五部刘渊可汗。他没有野心。但是,我记不清楚晋八王之乱杀血。可能是东海之王司马越看中了匈奴的实力,命令属下刘渊召集匈奴人前来助战。然而,刘渊还没来得及效忠司马越,这个人就已经被打败了,刘渊乘势而上,冒充韩的侄子,建立了“赵涵”。
哦,对了,历史记载:
刘源从小喜欢学习,在上党崔友的指导下学习《毛诗》,《京氏易》,《马氏尚书》。他特别喜欢《春秋左氏传》和《孙吴兵法》
你说刘渊是洋人,侬能有刘渊的经学底蕴吗?
但是这个魔盒一旦打开,就再也关不上了。后来的氐、羌、夷、鲜卑诸部都加入了猎鹿的战场,如《苻坚》中的前秦、氐民族;姚昌的后秦,羌;施乐的后赵,羯族;还有姑苏慕容氏对前燕和后燕的痴迷,一堆燕国在南燕西燕。
这些国家都去哪里了?都属于北魏。北魏是鲜卑中的拓跋族,后世中国之宝的魏北是北魏,木兰是北魏,云冈石窟的龙门石窟是北魏。你不认识他们吗?
事实上,赵涵在刘渊灭国之后,匈奴作为汉族的起源之一,完全融入了汉族;拓跋鲜卑的北魏和西魏的东魏的北周和北齐都是鲜卑族,唯独高的北齐是鲜卑汉人。南北朝以后,鲜卑族完全融入汉族。
实际上农耕民族和渔猎游牧民族在中原地区反复争夺,通常的过程是:富庶的中原游牧民族入侵——文化融合游牧民族并入汉族中原奋起反击,将一部分游牧民族赶回沙漠草原,但其中大量并入汉族,成为这个民族的一部分。
在这个过程中,融合的牧民和渔民成为新的汉人,与原汉人一起面对新的侵略者,要么奋起反击,要么南下。南渡拓展了中国的生存空间,改变了原有的地理结构。比如历史上几个著名的南渡,比如八王之乱后的永嘉南渡,就看到了中原大量士绅和汉族家族进入江南开发江南。江浙一带文风兴盛,财富聚集,使吴越这块原本落后蛮荒的土地成为中国最富庶的地方,至今仍是中国最富有的地区
汉朝两四百年,接着是三百多年的南北朝,北方有匈奴和鲜卑民族;随后的隋唐也是原鲜卑宇文士官龙贵族军事集团的高官;李柯庸父子,五十年代有沙陀人,在后唐;北宋建国后的100多年,北方是契丹金国统治,西北是党项的西夏,是羌族和鲜卑的民族。南宋后,金国被蒙古所灭,而后大元;朱元璋灭袁,却尊袁为权臣;然后是最近的满族。
你可以仔细看看这个小心眼的皇帝有多可笑。在这份名单中,可以说北方少数民族的统治时间不亚于汉族,甚至更长。为什么不敞开心扉,因为这片土地是属于每一个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的。我们都是炎黄子孙。
汉族是中国的主体民族,约占世界总人口的五分之一,也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民族。但是,汉族并不是血统纯正的民族,而是先秦时期的华夏民族。年记载轩辕帝在鹿之战中击败蚩尤,并吸收周围其他部落,逐渐形成华夏部落。夏民族活跃于黄河流域,涌现出颛顼、虞舜等杰出的领袖人物。
虞舜之后,又有立夏、建立商城、姬昌定周的故事。一千多年来,华夏人也是从内陆向海洋扩张。西周灭亡后,进入东周,以华夏族为主体的周朝诸侯国不断扩张,覆盖了长江、黄河、华北的大部分地区,吸收了桂方、东夷、怀夷、希迪、白蒂、先虞等众多民族。
当时普遍认为,中原的齐晋是华夏民族,秦是西戎,楚是和百越。因为早在春秋时期,楚人就说过:我是蛮族,不配中国这个名字!刘邦和500多年后推翻秦朝的项羽,都只是楚人。
秦统一了战国,建立了秦朝。秦始皇认为自己盖三皇五帝,功不可没,可谓“四海必然通文,天下必然同轨”。刘邦平定了项羽,建立了汉朝。正是在汉朝形成了第一个汉族,吸收了百越和南匈奴民族。在汉朝和三国时期,“中国”这个词经常被用来指黄河流域,而北方的汉族人则认为自己是中国人。
汉代以后,魏晋南北朝是民族融合的高潮。西晋永嘉之乱以来,游牧民族大举进攻中原,揭开了五朵野花,历时300余年,对华北造成了极大的破坏。如刘渊、施乐、李雄、慕容垂、姚苌、拓跋_、宇文泰等少数民族英雄都融入了汉族的血脉。
所以在魏晋南北朝时期,汉族吸收了拓跋鲜卑、宇文鲜卑、狄、土格匈奴、铁富匈奴、泸水胡、羌等民族。这就是为什么隋唐时期的关陇贵族中有很多鲜卑匈奴血统的原因。隋朝继南北朝,唐朝兴盛。隋文帝的文学皇后隋文帝是鲜卑女子,她的远祖其实是居住在内蒙古的匈奴人。
唐高祖唐元的母亲和孤伽罗是亲生姐妹,分别是隋唐皇帝的母亲。此外,唐代凌烟阁二十四杰中,也有大量的少数民族。最著名的是鲜卑人孙昌无极,他的姐姐是李世民的孙子文德皇后。因此,虽然这个时期的鲜卑不再作为一个独立的民族出现,但我
这种分裂的局面直到蒙古崛起才得以改变。元朝继唐朝之后再次统一中国,契丹、完颜努真、党项融入蒙汉民族。元朝灭亡后,朱元璋将大量蒙古军属编入军队作战,这些人的后代也演变成汉人。
今天汉族人的祖先是哪些民族?现在很多朋友对这个问题有两种极端的看法。第一,他们认为汉族是非常混血的,甚至没有共同血缘,而是一个文化民族。第二,他们认为汉族根本没有外族血统,特别是在某些地区。但根据近年来一系列的遗传学研究结果来看,这两种观点都有失偏颇。今天的汉族以古代汉族为主,同时大量融合了其他民族血统的血缘和文化民族。
汉族的共同血统
近年来,根据世界各国学者对世界上不同民族进行的遗传学研究,几乎都得出一个对汉族来说类似的结论,即汉族虽然存在地域差异,但总体上不同地域之间的差异很小,这与nnuxExpress查询的几百万甚至几千万个小民族在很多方面的内部差异类似。
整体来看,中国各地汉族的基础基因都是O3,北方汉族和南方汉族的O3比例都达到了70%以上。其中最具代表性的O2-M122单倍群,在史前中原地区就已出现,在50%以上的汉族男性中可见。这个核心单倍群,加上汉族中的一些其他常见单倍群,基本上意味着各地汉族的“汉族”血统可以达到70个以上。当然这方面是有地区差异的,但是不同地区的汉族人之间的差异主要体现在他们融合的其他血统上,而汉族人的主基因差异相对较小。
此外,对汉族基因的研究还发现了一个突出的特点,即汉族的父系基因基本高度一致,但母系基因相对多样。而且北方汉族对南方汉族父系基因的贡献很大,说明历史上北方汉族迁徙到南方的主要群体是男性,他们与南方大量本地女性结合,成为今天南方汉族的主要来源。
汉族与其他民族的融合
然而,虽然汉族的主基因基本占优势,但现代汉族人平均仍有20%以上的非汉族主基因。考虑到汉族庞大的人口规模,汉族血统纯正是事实,但这绝不等同于历史上汉族没有其他民族的血统。基因研究的结果表明,历史上汉族确实经历了大量的民族融合。
例如,从上述研究结果中可以清楚地看到,南北汉族的东亚基因占70%以上,但北方汉族仍有11%左右的新几内亚基因,东北亚的突厥人——澳大利亚、美洲、阿尔泰和阿拉伯的基因也占16%左右。在南方汉族中,新几内亚基因占12%,东北亚-澳洲基因占95%,其他主要基因为西藏基因、远北基因、阿尔泰基因、斯里兰卡基因,加起来约占7%。
其中,新几内亚基因在南北汉族人群中普遍存在,主要分布在西亚和欧洲,是白种人中常见的基因。因此,说明现代汉族人中约有十分之一携带白种人基因,北方汉族人仍有少量突厥人基因。这恐怕主要来自历史上的中亚地区,因为中亚民族大多是白人和黄种人。
而东北亚-澳洲基因、阿尔泰基因、远北基因、美洲基因很可能主要来自古代中国北方的游牧民族和南方的百越,因为这些民族大部分都或多或少与这些地区有联系,汉族中这些地区一定比例的基因很可能与匈奴、百越、蒙古等南北不同民族的融合有关。而且这里需要注意的是,东北亚-澳洲基因在东北亚和大洋洲的一些族群中非常普遍。虽然乍一看,这些种族在地理上相距遥远,但基因研究表明,其中一些是有联系的。另外,这些基因的命名仅供参考,只能说明这个基因在命名的地方的当地人中所占的比例比较高,并不是说只限于当地人。所以北亚很多民族其实都有所谓的美国基因,这只是反映了他们和美国的一些民族相似,并不代表他们来自美国。
除此之外,北方汉族还有少量阿拉伯基因,南方汉族有少量藏族基因和斯里兰卡基因,这也反映了中国北方通过丝绸之路与西亚的联系,南方与青藏高原的联系,以及南方通过海上丝绸之路与南亚的人员交流。
同时,许多研究发现,不同地区的汉族与当地少数民族有一些相似之处。几乎所有的少数民族都与汉族有一些相似的血统,这也反映了历史上生活在同一地区的不同民族之间相互通婚。
因此,从整体上看,汉民族是一个以古代汉民族的主要基因为主体,大量周边民族以及历史上来华的其他民族为主体的血缘文化民族。它不仅是一个从古至今同根同源的血缘民族,也是一个北亚、中亚、南亚乃至西亚都有着数量庞大的民族渊源的文化民族。
《史记·夏本纪》记述了夏朝禹至桀14世17帝。这就是中国最早的“家谱”。产生于夏,盛于魏晋南北朝,普及完善于宋。
欧阳修、苏洵所修族谱体例较完备,私修族谱普遍以其为典范,并进一步予以发展,形成了一套包括谱序、谱例、谱表、谱系、家训、家诫、家规、祠堂、坟地、义庄、仕谱、人物传记和艺文等内容的较完善的私修族谱的体例。
夏朝(约公元前21世纪~前16世纪),中国原始社会逐步解体,进入了奴隶社会,确立了王位世袭制。随之产生了记述夏朝世系的家谱。至周朝(约公元前11世纪~前221年),家谱只是记述士大夫身份的一种特殊标志。秦朝(公元前221年~前206年),氏族宗法组织瓦解,抛弃了公侯子孙的贵族世统本系。至汉朝(公元前206年~公元220年),族谱已发展成为一种社会普遍崇尚的宗教文化。以后,随着封建门第制度法制化,官修世族大地主的合谱盛于魏晋南北朝(公元265年~589年)。隋唐两朝(公元581年~907元),推行科举制度,士族势力日渐衰弱。至唐朝中期,族谱由以前的官修合谱逐步转向私家修谱而兴盛起来。宋朝(960年~1279年)受“三纲五常”的宗法伦理思想支配,私修族谱逐步普及和完善。明、清至民国,宗族活动盛行,私修族谱有增无减。
中国族谱随奴隶社会王位世袭制的确立,产生于夏朝
中国在漫长的原始社会中,人们以血缘亲属关系结合在一起,居住在一地,出现了许许多多的家族、氏族村落,形成氏族公社。每个氏族都有自己的名称和徽号,以维持氏族成员的共同世系和区别于其他氏族。氏族内的重要事情,都按照一定的习惯和世系安排。
夏朝,中国原始社会瓦解,进入了奴隶社会,并确立了王位世袭制。为了明晰王族世系,子孙继位,产生了记述王族世系的“家谱”。《史记·夏本纪》记述了夏朝禹至桀14世17帝。这就是中国最早的“家谱”。
周朝,以氏族组织演变而来的以血缘为基础的宗法制度,即嫡长子继承制的建立,使嫡长子成为土地和权位的法定继承人。与之相应形成了“尊祖敬宗”的祖先崇拜,从而巩固了奴隶制的统治秩序。在这种特定的条件下,家谱迅速发展。周朝家谱有自己的特点。
一是贵族出于尊祖敬宗和炫耀祖先,在鼎彝礼器上铭刻自己的家系。这些鼎彝铭文,先叙述祖先名字及其美德、功勋庆尝,最后为铸器人的名字。这类铭文鼎彝按辈份作为祭器陈列于宗庙,这就是周代的私修“家谱”。
二是周王朝和各诸侯国设立史官,记录、整理、保管各贵族的家谱。周王朝中央设有小史掌管王族家谱,负责定位王族世系,区分王族成员的辈份和血缘关系,遇有祭祀,则告诉君王其先祖的死日、名字等。周王朝中央还设有太史、内史,记录、整理、掌管诸侯卿大夫的谱系资料。各诸侯国也设工、史之类的官,记录、管理谱系资料。http://wwwdoc88com/p-1146349882708html
三是出现了一批谱学著作。这些著作中要数《世本》的成就最大。《世本》记录了自三皇五帝一直到春秋战国时历代帝王诸侯卿大夫的姓氏起源、世系流源、迁居本末、生前创制、死后名号以及其事迹,集各代、各家分散和世系于一书,使之流传后世。
中国族谱随封建门第制度法律化,世族大地主修谱盛于魏晋南北朝
秦统一中国后,建立中央集权统治,实施官僚制度。氏族宗法组织随之瓦解,但血缘宗法思想并没有削弱。特别是汉武帝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君臣等级和血缘尊亲观念进一步得到增强。
东汉以来,地方豪族及地主势力发展,他们往往几代宗族不分居,结成强大的社会力量。他们还与大官僚、大商人纠合,结成集团,在政治上垄断政权,把持仕途,占据中央和地方要职,形成门阀。东汉后期,三公九卿太守州牧,多数由这些高门弟子担任,门第制度已成为世家大族垄断统治政权的基础;阶级矛盾激化,世族大家以保卫乡土、宗族为名,笼络人心,组织宗族武装,维护自己的势力;世族大地主占有大量土地,他们利用宗族关系控制大量劳动力,为其奴役。曹魏时期,推行九品中正制度,使门第制度法律化。当时中正品第人以家世、才干、品德三项标准并列。到西晋,世族地主专政,把家世提升为主要的甚至惟一的标准。上品高官全为世家大族垄断,寒门、中小地主被排斥在政权之外。家谱自然成为九品中正选择官吏的主要依据。世族大地主利用宗族血缘关系和宗族思想,笼络族众,组织宗族武装遍布全国。族谱也自然成为其有力的工具。当时赋役苛重,大批族人农民只好投奔同宗大地主,转为“私属”,供其奴役剥削。族谱自然成为维护这种局面的工具。为了适应这种需要,魏晋南北朝官府设立“谱局”,诏令专职修家谱。家谱也作为重要文献,保存在各级官府中,出现世族地主家谱的鼎盛。当时修谱以贾弼最有名,他广搜世族大地主的百家谱记,在东晋政府的支持下,撰定《百家谱》,共100帙,712卷。包括18州,116郡大族。
中国族谱随科举制度的推行,私修族谱盛于唐
隋唐两代,废除九品中正制度,推行科举制度,选拔人才不再以族谱为依据。族谱的作用下降,但氏族门阀观念仍然很盛。唐太宗命修《氏族志》,收集全国的氏族家谱,考证其世系,定为9等。并提出“不须论数世之前,止取今日官爵高下作等级”,把皇族列为第一等武则天时,又将《氏族志》改编为《姓氏录》,将后族武姓列为第一等,其余均以官职高下为标准。凡五品官以上者,皆升为士族。唐代中央政权编修的谱牒,反映了封建统治阶级内部关系的变化。
由于唐皇朝的倡导,并编修大量官谱,社会上私修族谱之风甚盛。不仅旧族“纪其先烈,贻厥后来”,就是那些百代无闻之族,一朝暴贵,也无不追求本系,妄承先哲。唐代中期以后,随着士族势力的衰退,逐步改变了过去绝大多数是官修百家姓氏渊源的合谱状况,私修家谱逐渐兴盛起来。可惜唐末乱世,世家大族家谱大都散失无存。
随“三纲五常”宗族伦理思想的奉行,“家自为说”私修族谱普及完善于宋
宋代以後,中国社会奉行“三纲五常”的宗法伦理思想为核心的程朱理学,宗法家长制的统治思想深入到封建社会的机体。以族谱选官和婚配的作用逐步消失,修谱的目的主要是敬宗收族。朝廷不再设“图谱局”,官府再不修谱牒。世族之家的修谱逐步减少,并转向一般官僚地主之家以至普及到百姓之家。私家修谱一般是本族人自己修,而且是挑选受过一定教育在本族有一定威望的人撰修。宋初,文学家欧阳修、苏洵主持修本族族谱,开创了宋代族谱的先河。其後,许多士大夫纷纷为自己的家族修谱。从此,族谱从过去的“奉敕修定”,转向“家自为说”私修,形成了私修族谱的盛行。欧阳修、苏洵所修族谱体例较完备,私修族谱普遍以其为典范,并进一步予以发展,形成了一套包括谱序、谱例、谱表、谱系、家训、家诫、家规、祠堂、坟地、义庄、仕谱、人物传记和艺文等内容的较完善的私修族谱的体例。
中国族谱随宗族活动的盛行,明清修谱卷帙浩繁
明代,朝廷置宗人府,编修皇族谱牒,称玉牒。清代自顺治始,开设玉牒馆,由大学士、内阁学士、礼部尚书等主持修牒。时,玉牒为皇族成员发放俸禄、赐官封爵、指婚定名的基本依据。
明清两代,私修族谱更是卷帙浩繁。家谱、宗谱、族谱、支谱、世谱等名目繁多,并产生专记人物生平事绩的“年谱”。值得一提的是《孔子世家谱》,改变了唐及以前只收录直系长子长孙的做法。北宋至明清民国,合族修谱,支庶兼收,续修不断。明中期,规定每60年一大修,30年一小修。谱例规定严明,内容丰富。且随宗族活动的变化,修谱南方盛于北方,南方宗族聚居之风盛于北方,特别在经济较发达的地区,很多商人借助宗族活动开展商业活动。海外华侨成立宗亲会,集合同姓人士,不论亲疏,不分派别,建立宗祠,共祀其受姓的始祖,以此联络感情,弘扬祖德,团结互助,发扬民族精神。这些宗亲活动直至民国时期仍有增无减。
汉族的风俗习惯
本文2023-09-22 02:06:52发表“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lezaizhuan.com/article/156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