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真正的李白是什么样子的?真实身份是什么?
说起我国历史上那些著名的诗人,可能很多朋友们第一反应就是李白、杜甫、屈原、王安石等人了。只要说到唐朝的诗人,这李白、杜甫、白居易肯定是必不可少的,而李白无疑是唐朝名气最大的诗人了。世人们都尊称李白为诗仙,在近代,有说他是浪漫主义诗人的代表。李白所写的诗气势磅礴、在诗中有着很多盛唐时的气象,为世人津津乐道。
然而,围绕着李白却出现了上百个历史谜团,其中李白的身世就是众多谜团之一。我国历代学者都对这个问题做过深入研究,但依然没有得出一个极具说服力的结论。
李白的好朋友范传正,曾在自己的作品《唐左拾遗翰林学士李公新墓碑文》中提及李白。李白,单名白,字太白,他的先祖是陇西成纪人。由于战乱,他的家谱已经无法找到。据说,他是凉武昭王李暠的九世孙,隋代末年,因为天下大乱,家族有一支流落到了碎叶。自此李白家族人员散落,无法完全统计核实。唐朝神龙初年,李白家族人员才回归蜀汉,他的父亲叫李客,长年隐居山林,不愿入朝做官。
李白提及自己身世时,多次提到先祖。从李白的诗文中可以看到,他对自己的家人妻小都毫不避讳自己的皇族身世,可见李白确实很怀念自己的先祖,也对自己曾经的皇族身世感到无比自豪。但李白对自己近亲长辈少有提及,对自己的父亲更是只字未提。
这就有人大胆假设了。莫非李白父亲的身世和处境不可告人?
李白父亲是否犯了十恶不赦之罪?以至于李白都不愿意提及他,怕危及自己一家人的生命安全。
这种可能性是否切实,只有李白自己家人心知肚明,时隔多年,别人实在不好查证。
但拨开历史的迷糊,终究可以胡乱找一些尘埃,拼凑出一个似是而非的故事来。
那是则天顺圣皇后长安元年的某一天。那天,安西都护府辖区碎叶城发生了一件怪事。这天已临近傍晚,碎叶城还是烈日当空,太阳像发疯似的把沙土烤得嗤嗤作响。商旅似乎极怕这种天气,不敢轻易出门,但这世界总有不怕死的。
碎叶城守门卫士方才还说不会有商旅进城了,便见远处一支驼队荡着悠悠的驼铃,从大漠深处走来。当他们走近,碎叶城天象突变,狂风阵阵肆虐着大地,天地忽然灰暗阴沉得所有人都不认识。天边,风云变幻。一开始只能见到一条抖动的细长黄线,一转眼,那线条越来越宽,快速袭来。不一会,便见黄龙腾起,声如牛吼,嗷嗷地叫,又像闷雷滚滚。人群开始慌乱,乱纷纷找寻掩体。但沙尘滚滚,每个人都不免受到上天的恩赐,这时候反倒让人觉得天下公平至极。
负责守城的将士非常焦急,虽然眼见那商旅快到城下,但行动极其迟缓。如果不赶紧进城,那些人随时都有可能被沙土埋没。眼看着危险渐渐靠近,翊麾校尉裴旻终于下定了决心,只见他大吼一声:有谁不怕死,与我一起出城将咱们同胞救回来。这裴旻浓眉大眼,身体十分健壮,呼喊也极为深沉有力。他那一声吼,比在沙场上决战的冲锋更加悲壮。其他人被这一吼,几乎吓蒙。所幸久经沙场,对这悲壮已司空见惯。
裴旻话音刚落,便有几人响应。裴旻却没管那么多,一人冲入马厩,跨上战马。其他几人尾随其后,与他一同出城,朝商旅队伍奔去。靠近商队,为谨慎行事,裴旻还是先拱手向商旅队伍问道:请问诸位从何处而来,将去往何处,所为何事?共有几人?
只见商旅队伍中一名年轻男子走出来,拱手施礼道:在下姓李,单名一个客字。我等本是大唐陇西纪成人氏,久居碎叶城,刚经商从大食归来。商队共计十六人,多是商友与家丁。因愚妇身怀六甲,故而走得较慢,不想遇到这等恶劣天气。
裴旻笑道:原来是同乡,幸会幸会。眼见这沙暴将近,大家快些进城吧。说着,裴旻与其他将士一起出手相助。这让李客等人极为感动,还没到家却已经找到了家的感觉。
风沙在他们背后席卷而至,沙尘模糊了他们的眼睛,视野渐渐变窄。裴旻拿出从城中带出了防沙布,一人一块,遮住口鼻和眼睛。又拉出一根绳子,每人都必须牵住绳子。他们只能凭着感觉走,幸好已经距离城门不远,艰难地进入城内。李客等人进入城门之后,守城将士赶紧关上城门。此时城内风沙已经转强,守城将士也不得不撤回军营。裴旻将李客等人送至客栈,眼见风沙如此之强,也只得在客栈歇下来。直到此时,他们才清点人数与财物。这一清点才知道,还是有几个人埋在了沙尘中。李客不禁一阵叹息,所幸妻子在自己的保护下安全无恙。
李客妻子小名月娃,虽然身怀六甲,即将临盆,又在沙尘中辗转了许久,容貌依然光彩动人。由于她是中原汉人与突厥人混血所生,她的鼻梁较汉人女子为高,眼睛中泛着淡淡的蓝光,肤色晶莹,柔美如玉。李客将妻子送到房中休息,安排妥当后轻轻吻了下她性感的双唇:月娃,你好生在这休息,方才那些军士帮助我们躲过风沙,还未曾感谢。我暂且下去,请他们喝几杯,权作道谢,稍后便回。
月娃虽从小在塞外与中原之间往来,既有塞外胡人之血性,又有中原汉人之温情。听丈夫这么说,她微微一笑,便让李客去了。
李客祖籍本是陇西成纪,唐朝初年,其先祖因罪迁往西域,到那时已逾百年。他的父亲不愿自己后辈一直藏身于西域他乡,便时时想回来,但因种种原因,始终不得回到自己的家国。悲痛之下,李客的父亲便将自己儿子起名为李客,时时告诫他不要在塞外流连,早日回到自己的家乡。这李客长大后渐通世事,便欲回归。而此时夫人月娃身怀六甲,再不回去,恐怕这一生都难以回去,便与夫人商量。
这李客的夫人月娃父亲是大唐商人,经常往来于大唐与西域。一次经商从大食回来,路与强盗,险些命丧他乡。幸好李客经过,经过一番打杀,救下他们。见李客武艺精湛又知书达理,便想招他为女婿,而恰好李客与月娃情投意合,便成就了这一段美好的姻缘。而听丈夫说要离开异国他乡,返回故国家园,月娃自然同意。
月娃父亲乃剑南道绵州人,而李客在中原并无亲眷,因此他们便与月娃父亲的商队一起回家,经碎叶转道入川。因月娃身体有孕,行动不便,所以行走比较缓慢。将近碎叶城时,那孩子似乎知道已然回国,想早点看到祖国大好河山,便折腾起自己的母亲来,所以行动更加迟缓,眼见得沙尘暴袭来却也无能为力,若不是裴旻等人出手相助,真不知道会遭遇怎样的不测。
李客下楼,见裴旻等人正在喝酒,忙拱手道:多谢诸位相助,否则真不知如何是好。也不知现在是否还有幸回到故国。
裴旻见是李客,忙起身回礼。虽然裴旻与李客已经相识,但刚才风沙中忙着救人并未细细打量,见李客下来,这才看清楚。原来这李客如此英俊潇洒,只见他一身戎装,胸膛宽广坚实,方脸上浓眉俊目,神采焕发。
见礼后,李客忙招呼下人拿出大食运回来的葡萄美酒,不一会,酒便送到。李客亲自捧着酒坛,与众人斟酒,斟好酒,举起满满一碗酒朗声道:再次感谢诸位相助,这葡萄美酒乃是西域佳酿,若蒙诸位不弃,与我等痛饮如何。
裴旻见李客豪气干云,意气甚是相投,忙举起酒碗与李客干杯,其他人也纷纷一饮而尽。李客与裴旻相谈甚欢,不觉便过了两个时辰,都有了醉意,裴旻等人见时辰已晚,便告辞返回军营。
此时沙尘暴已经停止,一轮明月从天山之上缓缓升起,在苍茫云海间若隐若现。远处一只羌笛悠悠吹奏,曲目似乎是《折柳词》,声音明亮,清脆婉转。裴旻醉梦中听到这虚幻迷离、动人心魄的声音,塞外戍边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诸多情感一齐涌上心头,顿时让他想起了遥远的家乡,家中的父母、妻子以及儿时的记忆。借着酒意,裴旻拔出陪他在塞外厮杀多年的祖传宝剑,随意挥舞。那剑舞得虎虎生风,在场的人都看得呆了。
送走裴旻,李客便回房休息,此时月娃已经熟睡,李客刚想脱衣,便听见一阵咚、咚、咚的敲门声。李客轻轻吻了下月娃的脸颊,便起身开门。门外站着一个女子,这女子十分漂亮,一弯柳叶眉下双眼泛着淡淡的月光,唇红齿白,身材匀称,丰乳肥臀。一袭白纱覆盖在长裙之上,似乎想将男人对她身体的欲望挡住,但这却似乎是欲盖弥彰,让人更加欲罢不能。
见李客开门,那女子忙欠身道:小女子沈媛,江南扬州人士,方才见官人气宇不凡,甚是仰慕,不知肯与小女子一饮不?
李客见妻子月娃已经熟睡,而今夜皓月当空,长风万里,若是错过,甚是可惜,但他终于还是拒绝了女子的好意。
说起作诗,中国上下五千年,能当得起“诗仙”名号的唯有李白一人。李白一生有无数作品流传后世,那么他是否还有子嗣留下来呢?在江苏省的一个普通农村,东尹庄村,这里的农民口口声声说自己是李白的后裔。引得无数媒体到这里采访追踪,他们甚至还拿出来了族谱作证。
而这一切事情都要从一位叫做李玉堂的79岁老人说起,李玉堂退休之前是,他也是东尹庄的第一个大学生。2005年的时候,李玉堂偶遇了一位李姓的本家。两人在交流的过程中,谈论起了李姓的辈分。李玉堂称自己是李家二十世孙,而对方却指出,李玉堂的姓氏不正宗,“李氏是古姓,祖先是老子李耳,二十世也才最多600年,怎么可能传到你这里。”听到这些话的李玉堂,也起了弄清楚自己姓氏来源的心,于是他决定要重修家谱。
回到村中的李玉堂,在村里的祠堂找到了《李氏源流族谱》,在细心研读完自己的家谱后,他在里面发现了这样一句话,大概意思就是:东尹庄村民的祖先名叫李繁,是李白的嫡系子孙。于明朝洪武年间,从南京搬至此地生活,传至咸丰九年时已是第17代。
李白后人出现在江苏的消息,也在全国文化界、历史界引起了轩然大波,根据唐朝史料记载,李白的儿子名叫伯禽,伯禽有一子两女。
在李白去世58年之后,也就是公元820年,李白的好友范伦之子范传正,曾经找寻过李白的后代。但最终只找到了李白的两个孙女,至于李白唯一的孙子,两人说他早年就离家出走,失踪多年音讯全无。因此郁教授断定,李白早在唐朝就断子绝孙了,哪里还有后人。
李白的后代是谁?
李白一生,先后有过四个妻子。 1许氏,结发妻子,许圉师的孙女 2刘氏,同居后分手 3东鲁某氏 4宗氏,最后一个妻子,宗楚客的孙女第一个妻子,是公元727年在湖北安陆经过两个朋友胡 和马正公的撮合,娶了前宰相许圉师的孙女,其实也谈不上娶,就是当了个倒插门女婿。由于在婚后长达十年的时间里,李白都生活在他老丈人家里,寄人篱下的滋味本来就使他非常的郁闷了,哪儿还有心思去琢磨其他的事情。这是李白的第一次婚姻,可能他还是抱着很负责的心态去对待的,并且从婚后得育一男一女两子这个情况来看,双方的婚姻生活还是十分和谐的。其子名:伯禽,小名“颇黎” ;女名:平阳 ,小名“明月奴”。许氏于公元738年去世。 第二个妻子,公元739年,也就是在距第一次结婚12年、距第一任妻子去世一年之后,李白娶了一个姓刘的女人。不久,因为刘氏有些看不起李白,李白愤而离开。 第三个妻子,公元745年,李白在山东任城,与一当地妇人结婚。这时候的李白刚从首都长安出来,背著一大布袋金银财宝和杜甫、高适一路取道河南商丘,并在此逗留很久。与他二人分手之后,李白自己前往泰山考取道箓,路过任城,他结识了这位妇人,两人情投意合。李白的这个老婆为他生了一个儿子,并且李白在山东兖州置下了大批田产,在此后他云游在外的生活中,这些田产就交给了妻子。可见,李白对该妻子十分信任,可惜的是这个妻子在他们结婚五年后,不幸亡故。 第四个妻子,公元750年,李白在河南开封结识武则天时宰相宗楚客的孙女宗氏,要说起两人的结识还颇有点浪漫的味道,说是李白酒醉梁园,诗兴大起,便挥笔在墙上写下了那首著名的《梁园吟》,写完了可能还找个墙角撒过尿,然后提起长衫歪歪倒倒的走了。走后不久,宗氏就和仆人来到了这,看见这首诗,久久不能释怀。正好梁园的人看见了,马上就要擦掉,宗氏便要求不能擦,并花千金买下了这面墙壁。于是也就留下了这段“千金买壁”的佳话。在很多史料的记载中,都描述这个宗氏是一才貌俱全的大家闺秀,并且宗氏美女也是忠实的道教信仰者,可以说和李白是志同道合。在李白因李璘案下狱,发配夜郎时,宗氏还多次施救,从此两人没再见面。李白很喜欢最后一个妻子宗氏,曾作诗《自代内赠》表达对妻子的思念。 子女 长子 伯禽,许氏所生,李白去世30年后去世。 长女 平阳,许氏所生,出嫁后死。 次子 颇黎,李白在东鲁时和一女子所生,不知所踪
李白有没有后代?如果有,有几个?分别是谁?
李白一生,先后有过四个妻子。 1 许氏,结发妻子,许圉师的孙女 2 刘氏,同居后分手 3 东鲁某氏 4宗氏,最后一个妻子,宗楚客的孙女 第一个妻子,是公元727年在湖北襄阳经过朋友孟浩然的撮 合,娶了前宰相许圉师的孙女,其实也谈不上娶,就是当了个倒插门女婿。由于在婚后长达十年的时间里,李白都生活在他老丈人家里,寄人篱下的滋味本来就使他非常的郁闷了,哪儿还有心思去琢磨其他的事情。这是李白的第一次婚姻,可能他还是抱着很负责的心态去对待的,并且从婚后得育一男一女两子这个情况来看,双方的婚姻生活还是十分和谐的。其子名:伯禽,(小字明月奴) ;女名:平阳。许氏于公元738年去世。 第二个妻子,公元739年,也就是在距第一次结婚12年、距第一任妻子去世一年之后,李白娶了一个姓刘的女人。不久,因为刘氏有些看不起李白,李白愤而离开。 第三个妻子,公元745年,李白在山东任城,与一当地妇人结婚。这时候的李白刚从首都长安出来,背著一大布袋金银财宝和杜甫、高适一路取道河南商丘,并在此逗留很久。与他二人分手之后,李白自己前往泰山考取道箓,路过任城,他结识了这位妇人,两人情投意合。李白的这个老婆为他生了一个儿子,并且李白在山东兖州置下了大批田产,在此后他云游在外的生活中,这些田产就交给了妻子。可见,李白对该妻子十分信任,可惜的是这个妻子在他们结婚五年后,不幸亡故。 第四个妻子,公元744年,李白在河南开封结识武则天时宰相宗楚客的孙女宗氏,要说起两人的结识还颇有点浪漫的味道,说是李白酒醉梁园,诗兴大起,便挥笔在墙上写下了那首著名的《梁园吟》,然后歪歪倒倒的走了。走后不久,宗氏就和仆人来到了这,看见这首诗,久久不能释怀。正好梁园的人看见了,马上就要擦掉,宗氏便要求不能擦,并花千金买下了这面墙壁。于是也就留下了这段“千金买壁”的佳话。在很多史料的记载中,都描述这个宗氏是一才貌俱全的大家闺秀,并且宗氏美女也是忠实的道教信仰者,可以说和李白是志同道合。在李白因李璘案下狱,发配夜郎时,宗氏还多次施救,从此两人没再见面。李白很喜欢最后一个妻子宗氏,曾作诗《自代内赠》表达对妻子的思念。 子女 长子 伯禽,许氏所生,李白逝世30年后去世。 长女 平阳,许氏所生,出嫁后死。 次子 天然,李白在东鲁时和一女子所生,不知所踪。
李白的后人是谁?
问这个干嘛 告诉你 看着
历来的文学史家都认为,李白一脉传到第三代就绝嗣了。但是,我却认为,李白很可能并未绝嗣。我这样说,不是文学语言——指李白诗歌影响后人、李白精神激励后人、后人因为太喜欢李白便给自己取名李赤张太碧李青莲之类的现象,我说的是:遗传学上的继承关系。
李白生前好友魏颢(本名万)在《李翰林集序》中这样叙述李白一生的婚姻生养:“…始娶于许,生一女、一男,曰明月奴,女既嫁而卒。又合于刘,刘诀。次合于鲁一妇人,生子曰颇黎。终娶于宋。”按理,魏颢是了解李白家庭情况的,这个叙述应该是完备的。可是李白本人的诗歌里,只出现过一儿一女的名字,即《寄东鲁二稚子》诗的“娇女字平阳,折花倚桃边……小儿名伯禽,与姊亦齐肩”。此外,还有一首诗也提到儿子伯禽。《送萧三十一之鲁中,兼问稚子伯禽》,其中有“我家寄在沙丘傍,三年不归空断肠。君行既识伯禽子,应驾小车骑白羊”等句。
这个伯禽,到底是明月奴,抑或是颇黎?《李太白全集》辑注者清代学者王琦认为是不得而知之事(见《李太白全集》卷之三十一),而《李太白全集编年注释》主编当代学者安旗先生,则断言伯禽系明月奴改名而来(见其《李太白别传》第四章)。
我有不同于上述两位学者的猜测:伯禽应该是颇黎。
我的主要论据有三个:一、李白的第一次婚姻,在安陆跟许圉师的孙女结婚,属于入赘,即倒插门。从习俗、情理上讲,李白离开安陆许家,移家东鲁,无论是因为离婚,还是因为许氏病逝,儿子都有可能留在许家,以许为姓;二、李白诗中称伯禽为“小儿”,为“稚子”,当不是一般的爱称,而是实指,在他心中,明月奴是长子。李白写《寄东鲁二稚子》和《送萧三十一之鲁中,兼问稚子伯禽》两首诗的时候,应该已经跟“鲁一妇人”生下了颇黎,他更不可能在有颇黎的情况下,还称明月奴为“小儿”、“稚子”。三、有些人为了圆明月奴改名为伯禽的说法,就猜测说颇黎不详下落,或者夭亡。这种猜测过于武断。李白女儿嫁后死去,魏颢都能够知道并予以指出;李白儿子下落、夭亡,他不可能不知道,不可能不写出来。
按照传统习俗,明月奴既然被作为许家香火继承者,就不再算是李白的继承人,算做李白继承人的就只有颇黎了。
李白死去50余年后,担任宣州、歙州、池州三州观察使的范传正,因为仰慕李白的为人及其诗歌成就,利用职务之便,开始寻访李白墓葬所在及其后人的下落。范传正在《新墓碑序》中,对寻访到的李白后人的情况有如下细致的叙述:
……访公之子孙,欲申慰荐。凡三四年,乃获孙女二人,一为陈云之室,一为刘劝之妻,皆编户甿也。因召至郡庭,相见与语。衣服村落,形容朴野,而进退闲雅,应对详谛,且祖德如在,儒风宛然。问其所以,则曰:‘父伯禽,以贞元八年不禄而卒。有兄一人,出游一十二年,不知所在。父存无官,父殁为民,有兄不相保,为天下之穷人。无桑以自蚕,非不知机杼;无田以自力,非不知稼穑。况妇人不任,布裙粝食,何所仰给,俪于农夫,救死而已。久不敢闻于县官,惧辱祖考,乡间逼迫,忍耻来告。’言讫泪下,余亦对之泫然。
范传正对李白两个孙女的遭遇深表同情,想要帮助他们,将她们“改适于士族”,但是被她们婉言拒绝了。范传正也没有强迫她们,只是“复井税、免徭役而已”。
从范传正的墓碑记看,后来改名伯禽的颇黎虽然生有一个儿子、龚个女儿,但是,这个儿子离家出游12年竟然毫无音讯。合理的想象,无非两种可能:一是旅途之中遭到不测,例如病死,被野兽吞噬,遭强盗杀戮;二是看空红尘,遁入空门,彻底摆脱人间的羁绊。以世俗的观点看,李白的这个嫡孙子算是白瞎了。
以传统的标准衡量,李白是绝后了的。这一点上远不如杜甫,杜>>
李白是李建成的后代
据《新唐书》记载李白为兴圣皇帝(凉武昭王李皓)九世孙,如果按照这个说法李白与李唐诸王实际上同宗,应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同辈族弟。
亦有说其祖是李建成或李元吉,因为被灭族而搬至西域;但此说缺乏佐证,且李建成李元吉诸子都尚在幼年即在玄武门之变后伏诛,留有亲生后嗣的可能性很小。据《旧唐书》记载,李白之父李客为任城尉。
李白子女知是谁?
李白一生有四次婚姻,开元十五年在安陆与许氏结婚,生有一女一男,女名平阳,男伯禽(颇离),许早逝,又与刘氏结合,时间约在开元二十七、八年,刘氏恐非正娶,不久离去,李白携子女移家东鲁,天宝元年与“鲁一妇女”结合,生一男名天然,天宝四、五年离异,天然随母,后李白又与宗氏结婚,寓家宋城,有资料上说宗氏生了个女儿,更多资料上说没有,一般认为李白有两儿子一女儿。
《寄东鲁二稚子》
李白
吴地桑叶绿,吴蚕已三眠。我家寄东鲁,谁种龟阴田。
春事已不及,江行复茫然。南风吹归心,飞堕酒楼前。
楼东一株桃,枝叶拂青烟。此树我所种,别来向三年。
桃今与楼齐,我行尚未旋。娇女字平阳,折花倚桃边。
折花不见我,泪下如流泉。小儿名伯禽,与姊亦齐肩。
双行桃树下,抚背复谁怜。念此失次第,肝肠日忧煎。
裂素写远意,因之汶阳川。
诗中“娇女字平阳”就是指女儿李平阳,“小儿名伯禽”就是指长子李伯禽
李白是皇族后裔吗
唐朝三位“李”姓大诗人中,李贺可以肯定为皇室后裔,李商隐似乎也与皇室沾亲带故,那么李白与皇室有没有关系呢?李白自己认为与李唐王室关系很密切。在与李唐王室中的一些不太重要的人物交往时,诗人经常理直气壮地称他们为族叔、族兄、族弟、族侄等等。李白曾经给唐太宗的曾孙吴王李祗写过三首诗,名为《寄上吴王三首》,毫无愧祚地自称“小子忝枝叶,亦攀丹桂丛”,意思是他也是老李家这颗大树上的枝杈,与那些金枝玉叶是同气连枝。据说吴王并没有异议,默认了他为同宗。那么,李白如何与李唐王室叙谱连宗的呢? 大唐肃宗至德二年(757年),李白因参加永王李璘幕府,被捕入浔阳狱,八、九月间,经宣慰大使崔涣和御史中丞宋若思的营救出狱,十月左右病卧于宿松山。此时,正逢宰相张镐率军东征睢阳(在今河南境内),平定安史叛军,李白就写了《赠张相镐》诗二首给他。在第二首中,李白叙述了自己祖先的功业: 本家陇西人,先为汉边将。功略盖天地,名飞青云上。苦战竟不侯,富年颇惆怅。世传崆峒勇,气激金风壮。英烈遗厥孙,百代神犹王。 诗人自称为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县)人,认定自己是汉代飞将军李广的二十五代孙。当年李广全身心投入抗击匈奴的事业中,身经大小七十余次战斗,气概象秋风一样劲壮,其谋略为人惊叹,其功绩为人景仰,可是由于意外的挫折没有能够得到封侯,让后人无不痛惜。他英武的气概与壮越的情怀留传给了他的子孙,直至百代之后还旺盛地保持着。诗人自豪地说他自己就是李广的后裔之一。无独有偶,李唐王室也认为他们是李广的后裔。当年飞将军李广的后代有一支定居陇西成纪,这也就是唐代郡望中赫赫有名的陇西李氏。李白与李唐王室不约而同地宣称是陇西李氏,这样看来,李白与李唐王室关系确实相当密切了。 不过,今天许多专家指出,唐人其实并没有我们想象中的那样诚实。当时望族势力强大,地位崇高,许多人都喜欢冒充着姓,什么清河崔氏、太原王氏、荥阳郑氏铺天盖地,甚至李唐王室都有假冒陇西李氏的嫌疑,来历颇为不明。李唐王室利用手中的职权,使自己的血统合法化了,但李白这一族却未能跻身其中。 李白一族号称李广十六世孙李暠之后,天宝元年,唐玄宗下诏让李暠后裔中的绛郡、姑蔵、敦煌、武阳四支编入宗正寺,正式认可他们为金枝玉叶,但李白家一族却没有通过审核,被排除在外。后来不少细心的专家如郭沫若等发现李白在与皇室宗亲交往时,称呼颇为混乱,经常与人家谱牒中的排行不合。有人就私下里揣摩:当年李白一家从西域回来时,为了站稳脚跟,抵御当地人歧视的眼光,就假冒是李暠之后。 李白一家是否假冒陇西李氏,还待专家学者的进一步考察。不过,他们来自西域的说法,已经得到大多数人的认可。据有关碑铭记载,李白的父亲名为李客。为什么会有这样奇怪的名字呢?陈寅恪先生解释说,那是因为李白的父亲是西域人,西域人的名字与华夏不同,所以称他为“胡客”,也就是外乡人的意思,“客”并非他父亲的本名。李白本来出生于碎叶,即在今天的吉尔吉斯斯坦共和国的托克马克附近,大约五岁左右,李白的父亲牵着他从河西走廊来到陇南,然后沿岷江而下,最后驻足在绵州昌隆,即今天的四川江油。既然从西域迁过来,在财产丰饶的前提下,为什么不到通都大衢去居住呢?俞平伯先生又告诉我们,李白的父亲是因避难或避仇或避官司等难以名言的原因躲到了这个偏僻的小州,所以行为很低调。 从隐姓埋名的角度来看,李白的父亲做得很成功。即使他培养了这样一个流光四溢的天才儿子,无论何时何地都不可能不引人瞩目,但一代又一代的专家学者绞尽脑汁也无法挖掘出半点关于李客的信息。李白的族叔李阳冰在《草堂集序》中介绍李白的身世时说,李白一家在神龙初年逃到四川,“复>>
李白后代今天都有谁
李白一生,先后有过四个妻子。 1 许氏,结发妻子,许圉师的孙女 2 刘氏,同居后分手 3 东鲁某氏 4宗氏,最后一个妻子,宗楚客的孙女 第一个妻子,是公元727年在湖北襄阳经过朋友孟浩然的撮 合,娶了前宰相许圉师的孙女,其实也谈不上娶,就是当了个倒插门女婿。由于在婚后长达十年的时间里,李白都生活在他老丈人家里,寄人篱下的滋味本来就使他非常的郁闷了,哪儿还有心思去琢磨其他的事情。这是李白的第一次婚姻,可能他还是抱着很负责的心态去对待的,并且从婚后得育一男一女两子这个情况来看,双方的婚姻生活还是十分和谐的。其子名:伯禽,(小字明月奴) ;女名:平阳。许氏于公元738年去世。 第二个妻子,公元739年,也就是在距第一次结婚12年、距第一任妻子去世一年之后,李白娶了一个姓刘的女人。不久,因为刘氏有些看不起李白,李白愤而离开。 第三个妻子,公元745年,李白在山东任城,与一当地妇人结婚。这时候的李白刚从首都长安出来,背著一大布袋金银财宝和杜甫、高适一路取道河南商丘,并在此逗留很久。与他二人分手之后,李白自己前往泰山考取道箓,路过任城,他结识了这位妇人,两人情投意合。李白的这个老婆为他生了一个儿子,并且李白在山东兖州置下了大批田产,在此后他云游在外的生活中,这些田产就交给了妻子。可见,李白对该妻子十分信任,可惜的是这个妻子在他们结婚五年后,不幸亡故。 第四个妻子,公元744年,李白在河南开封结识武则天时宰相宗楚客的孙女宗氏,要说起两人的结识还颇有点浪漫的味道,说是李白酒醉梁园,诗兴大起,便挥笔在墙上写下了那首著名的《梁园吟》,然后歪歪倒倒的走了。走后不久,宗氏就和仆人来到了这,看见这首诗,久久不能释怀。正好梁园的人看见了,马上就要擦掉,宗氏便要求不能擦,并花千金买下了这面墙壁。于是也就留下了这段“千金买壁”的佳话。在很多史料的记载中,都描述这个宗氏是一才貌俱全的大家闺秀,并且宗氏美女也是忠实的道教信仰者,可以说和李白是志同道合。在李白因李璘案下狱,发配夜郎时,宗氏还多次施救,从此两人没再见面。李白很喜欢最后一个妻子宗氏,曾作诗《自代内赠》表达对妻子的思念。 子女 长子 伯禽,许氏所生,李白逝世30年后去世。 长女 平阳,许氏所生,出嫁后死。 次子 天然,李白在东鲁时和一女子所生,不知所踪。
李白的后代在哪是谁
公元727年`在湖北安陆`与前宰相许圉师的孙女结婚`5年后生下女儿平阳`又过4年生下儿子伯禽```
公元739年(许氏死后)`得刘氏`举家迁安徽南陵定居`741年分开(传闻二人未成亲)```
公元745年`李白往泰山考取道箓路过任城`与一当地妇女成亲`生了一个儿子`取名颇黎`并且李白在山东兖州置下了大批田产`在此后他云游在外的生活中,这些田产就交给了妻子`750年`妻子去世```
公元750年`李白在河南开封结识武则天时宰相宗楚客的孙女宗氏```
761年`宗氏入邝山学道`后李白未再婚```
李白生于东亚碎叶,卒于安徽余乐一代诗仙其有两子一女
长子:伯禽,一生追随其父左右李白死后,伯禽留在其父逝世之所,安徽余乐(今安徽宣州),伯禽有两女,生活窘困,嫁于当地农夫宣州太守因其祖父之名欲将其二人改嫁当地富商可二女皆为贞洁之人从一而终,不愿改嫁!
伯禽亦有一儿,出外游历13载,不知所踪
长女:平阳,出嫁后即死去其后人无音讯!
次子:颇离,幼在山东,后下落不明!
李白有后代吗?
李白儿女:
李伯禽(?—792),小名明月奴,祖籍陇西郡成纪县(今甘肃省平凉市静宁县南),唐代大诗人李白长子。其母许氏于公元738年去世。其父李白死在安徽当涂后,伯禽定居于当涂,过著布衣的生活,于唐德宗的贞元八年(公元792年)去世。有一子两女,其子年轻时出游,不知所终,两女嫁于当地农民。
李颇黎,本名天然,李白的次子,李白在东鲁时和他的第三个妻子所生,后来不知所踪。
李平阳,李白长女,李伯禽同母妹。
李氏,李白与宗氏女所生(没有明确资料记载证实)
李白有后代吗?有家谱吗?
看李白家谱,李白后有二子,长曰李伯禽,次曰李平阳。次子无后,长子李伯禽有二女,悉嫁。李白至此三代中落
作为中国文坛上的谪仙人,绣口一吐就半个盛唐的李白,一生充满了传奇,却也留下无数谜团,比如李白为何从未提及曾祖父、祖父,李白是不是李建成后人,李白故乡到底在哪,李白究竟如何死的,还有李白真的断子绝孙了吗?
可以说,李白身上充满了谜团,至今悬而未解。不过,江苏发现一本李白家谱,或揭开了李白是否断子绝孙的千古谜团。
根据史料记载,李白一共有过两段正式婚姻:一是入赘许家,“嫁给”了宰相许圉师的孙女,生有一儿一女,子为李伯禽,女为李平阳;二是娶了唐高宗时宰相宗楚客的孙女,却没有生育子女。
因此,想要判断李白是否有后人流传,关键在于李伯禽。因为李平阳是女性,所以史书一般不会记载,不过李平阳情况特殊,出嫁后不久即去世,是否留有后人很难说得清。当然,即便李平阳生育子女,在父系社会里,也不会算着李白后人。
李伯禽,小名明月奴,李白死于安徽当涂之后,李伯禽就定居于当涂,过着布衣的生活,育有一子两女。
820年前后,李白好友范伦之子范传正,曾经走遍全国查找李白后人,最终却只找到李伯禽的两个女儿。两女嫁于当地农民,一为陈云之室,一乃刘劝之妻。至于李伯禽之子,李白之孙,则是“其子年轻时出游,不知所踪”。
中国李白研究会会长、原南京师范大学郁贤皓教授判断认为,李白唯一孙子客死异乡,并且没有留下子嗣。
那么,李白真的“断子绝孙”了吗?江苏发现李白家谱,或揭开了真相!
在21世纪初,在江苏姜堰市梅垛乡以李姓为主的东尹庄,一位80岁的老人清理村子祠堂时,意外的发现了一本残破的《李氏源流族谱》,尽管族谱在咸丰年间编修,但开头第一句话却引起震动,即“源自嫡派李氏自太白”。
相传数十世而至繁公,原有谱系,迨明洪武间移民渡江,遂迁海陵东南卜宅杨尹庄而居焉,是为李氏始迁之祖相传至今已十有七世。
李白家谱中说,东尹庄李姓的第一人名叫李繁,辗转迁移,最终到了东尹庄。
那么,会不会东尹庄的李姓先人,故意说成源自李白?这种情况很多,唐朝建立之后,为了说明自身源远流长,就给李唐找了“老子李聃”为祖先,至于民间就更为普遍了,如今不也有人认为自己是秦桧(秦桧无子,唯一儿子是抱养)后人吗?
不过,在唐朝魏颢的《李翰林集序》中,却有记载一个记载,证实李白还有一个“私生子”。
白始娶于许,生一女,一男曰明月奴,女既嫁而卒。又合于刘,刘诀。次合于鲁一妇,生子曰颇黎。终娶于宋。
通过这一段记载,可以看到李白有四段婚姻,两段正常,两段非正常。另外两段是“合于刘”、“合于鲁一妇”,其中后者不知姓氏,却给李白生了一个儿子“李颇黎”。由于魏颢处于同一时代,而且与李白认识,所以这一段记载极为可信。
因此,有不少学者看了“李白家谱”之后认为,李颇黎的存在,从侧面证实东尹庄李白家谱可能是真的,也就是说东尹庄李氏族人可能就是李颇黎这一支的后人。
笔者相信,李白应该有后人存在,至于是不是在东尹庄,这就难以考证了。因为从感情上说,作为古今唯一谪仙人的李白,若是断子绝孙,那么原本一生坎坷的李白,就更是惨上加惨了,苍天怎么也不该如此对待李白吧!
李白的其他身份就是唐朝宰相的孙女婿,李白是李客的后人,但是关于李客生平事迹,历史上并没有过多记载。
李白素有诗仙的美誉,为人比较放浪形骸,他进入皇宫以后给当时的唐玄宗写诗,写完之后唐玄宗一看,你这是要搞事情,这不是骂我们皇室宗亲的嘛。但是唐玄宗并没有治罪于李白,反而叫来好饭好菜,好生招待李白,李白也是拿自己不当外人,他想写啥东西,还要让唐玄宗的宠妃杨玉环亲自为他磨墨。
当然还要说的一件事儿就是李白与高力士之间的一点事儿,唐玄宗想让李白写诗,毕竟是一国之君,万一他的请求被李白拒绝了,那他得多尴尬。所以唐玄宗就让高力士替自己求李白写首诗,李白一看到高力士就没好语气,一张口就回绝了高力士,高力士被逼无奈,毕竟皇命在身,李白就说你要是能给我脱掉靴子,我倒是可以勉强考虑写一首,高力士借坡下驴,立马给李白脱靴。
这俩件事儿,都是真实的事件,很多人都通过这两件事,判定李白是李隆基是同族,还有人说李白是李元吉的后代。要我说是不是同族还有待考证,但是绝对不可能是李元吉的后代,要知道当初玄武门政变,李世民把李元吉的后代都给杀绝了,怎么会可能会有李元吉的后代存活于世,所以说李白是李元吉的后代根本不可能。
唐玄宗之所以不治罪于李白,是因为他欣赏李白的才气,毕竟唐朝时期文化人的社会地位还是比较高的,像李白这种文化名人,自然会被皇家推崇不足为奇。
李白说他自己是陇西成纪人,就是甘肃天水一带,他自称是西凉时期凉武昭王李的第九世孙。李白自己在《赠张相镐二首》其二中说:“本家陇西人,先为汉边将,功略盖天地,名飞青云上。” 汉代的飞将军李广有一支后裔定居陇西成纪,李是李广的第十六世孙。他在敦煌、酒泉一带拥军自立,号为凉公,死后国人加谥号为武昭王。有意思的是,李唐王朝的皇帝们的祖先也是李,唐高祖李渊就是李的七世孙,唐玄宗李隆基是李的第十一世孙,如果这么算起来,李白的辈分很高,唐玄宗还得管李白叫族爷爷。可是根据李白跟很多李唐宗室贵族交往的诗文来看,他经常以族叔、族兄、族弟、族侄等称谓来称呼对方,从这个称呼中可以看到,李白自己将辈分也排得很乱。比如说,他有时候称呼一个人为兄,实际上他比这个人还要大两辈;有时候称呼一个人为叔,实际上他比这个人可能还要大四辈。最具有典型性的就是李阳冰了,按辈分排列,李白应与李阳冰同辈,但是他却称李阳冰为“族叔”,自己就把自己降低了一辈。根据李白在《上安州裴长史书》中的自述,李去世后,他的儿子李歆即位,但是很快被另一个军阀势力沮渠蒙逊击败。李歆的弟弟李恂,自称冠军将军、凉州刺史,后来也被沮渠蒙逊所杀。李白家族的一支就在这个时候流落到长安渭水一带。到了他的六世祖的时候,又迁徙到了碎叶城,李白就是在碎叶城出生的。随后又跟随他的父亲迁徙到了四川。在经历了如此波折的迁徙之后,族谱遗失的可能性非常之大。所以,即使李白自己清楚他就是凉武昭王的九世孙,但是具体说到他跟谁算辈分大,跟谁算辈分小,由于家谱和族谱没有了,没有文字上的证据,所以就容易发生混淆。也许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李白与唐王室之间始终没能建立起合法的宗亲关系,一直没有能够得到唐朝宗正寺,也就是皇家档案馆的确认,那个档案馆里始终没有他的名籍。李白其实有机会列入皇家档案馆。唐玄宗天宝元年(公元742年),玄宗听从官员李彦允的建议,将李之后绛郡、姑臧、敦煌、武阳四公子孙列入宗正寺,换句话说,属于这四公子孙的,就是皇上正式的亲戚。当时李白就在长安,并得到唐玄宗的器重,而他在天宝三载离开长安后,也曾与李彦允一同去北海学道,二人关系很密切。因此,如果他有正式的具有法律效力的证明材料或者系统的家谱族谱的话,是肯定能够列入宗正寺的,之所以没有被列入,缺少必要的证明材料应该是其中一个重要原因。这样看起来,李白的家世无非有两种可能:一,李白这一系家族的确是李的后代,但是由于他们往返迁徙,家谱族谱遗失不存,难以自我证明,李白自己也不大说得清楚;二,李白家族出于某种政治目的,攀附皇亲,假托李之后,因为在唐朝有这个风气,大家都喜欢攀龙附凤,姓李,就说我们家是陇西成纪人,是凉武昭王的后代。但我觉得李白假冒攀附的可能性不大。因为李白在世的时候,与一些李唐皇室宗亲贵族交往比较密切,诗文中常常与他们称兄道弟,论资排辈,但没有任何人、任何证据表明,曾有人质疑、揭露、告发李白的真实身份。在缺乏更进一步的证据之前,我们只能暂且相信李白的自述,认为他是凉武昭王的后代,是李唐皇室的宗亲。讲完李白的祖先家族谱系,再说说李白的父亲。李白父亲的名字很难确知,身份也不确切。有人说他是个县尉,有人说他是商人,有人说他是侠客,还有人说他是隐士,我们只知道当地人称呼他为“李客”。范传正《唐左拾遗翰林学士李公新墓碑并序》中说:“父客以逋其邑,遂以客为名。高卧云林,不求禄仕。”就是说李白的父亲因为避难、避仇逃到四川,担心招惹是非,于是待在绵州昌隆县青莲乡这个小地方隐居起来,不求仕宦。既然是隐居,所以他没有留下自己的真实姓名,只知道叫客,是当地人称呼他的,因为对当地人来讲他就是客人。几种说法,现在无定论:陇西成纪人(近甘肃),这是他的后代修族谱时说的,并把李白与唐王朝建立者李渊扯上关系。这其中难免有牵强附会之嫌。李白的父亲曾在西亚游历,后来到蜀地定居。陈寅恪考察说李白是四川人或中亚人(今吉尔吉斯斯坦),此说法得到大多数人认同。郭沫若也说他是中亚碎叶人。
历史上真正的李白是什么样子的?真实身份是什么?
本文2023-10-02 09:57:44发表“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lezaizhuan.com/article/1556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