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笔下的乡土与费孝通笔下的乡土有何异同之处

栏目:资讯发布:2023-10-02浏览:2收藏

鲁迅笔下的乡土与费孝通笔下的乡土有何异同之处,第1张

鲁迅是社会的悲苦,费孝通是社会各个方面。

鲁迅笔下的乡土文学刻画了一个又一个社会生活中的卑怯者,虽然他们对坎坷的命运和人生也试图抗争过,《乡土中国》是费孝通著述的一部研究中国农村的作品。全书由14篇文章组成,涉及乡土社会人文环境、传统社会结构、权力分配、道德体系、法礼、血缘地缘等各方面。

乡土文学,它的出现溯源于鲁迅的《故乡》上个世纪20年代。

这本书就像一个调查报告,把一个农村的方方面面一层层扒开。如果有朋友也想读读这本书,但没有那么多时间,那这简述希望可以帮你快速了解它。

这本书的作者是费孝通,费孝通是中国社会学和人类学的奠基人,这本书是他通过对“开玄弓村”的实地考察,在社会科学层面对农村和农民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等方面的一个社会学调查报告,描述了当时中国农民的消费、生产、分配和交易系统等。

“江村经济”原是费孝通年仅29岁的时候作为他在英国伦敦政治经济学院的博士论文,原名叫“开玄弓,一个中国农村的经济生活”,后被英国皇家人类学会发表,起名“中国农民的生活”。1939年在中国出版,最终命名为《江村生活》。

他的教授导师对这本书评价很高:“这本书是作者作为一个公民对自己的人民进行考察的结果,这是一个土生土长的人在本乡人民中间进行工作的成果,是作者对开玄弓村的社会生活深入研究而得出的一份实事求是调查材料。这本书不只是向大家展示了一个微不足道的村落,而是世界上一个最伟大的国家。作者在书中主要写了农村土地的利用和农户家庭再生产的过程,集中力量描述了中国农民生活的各个基本方面。

作者在科学研究中勇于摒弃一切学院式的装腔作势,用科学的知识实事求是地撰写。他评价费博士是中国的一个年轻爱国者,他注意到,他的祖国此时进退维谷,传统文化在西方的影响下是面临持续西方化的结果或是最终灭亡消逝,他写到变化过程中再适应的过程是多么困难,这一过程必须是逐步的、缓慢的、机智地建立在旧的基础上,这一切的改变应是有计划的,而计划又必须是以坚实的事实和知识为基础的。

这本书对中国制定当下农村改革政策的实施可起到非常重要的参考意义。作者本分地完成了一个社会科学者的工作,即:面向人类社会、人类行为和人类本性的真正有效的科学分析的人类学,是人类进程中不可阻挡的。同时,最令人欣赏的是作者在书中的写作态度:尊严、超脱、没有偏见。当今一个中国人对西方国家的政治和文化有反感,这是可以理解的,但本书中并未有体现,作者和他的同事们可以秉持不持民族偏见和民族仇恨。

理智区分民族和政治制度的道德态度令人尊敬。若有人想了解中国的文明,他们需要去阅读这本关于中国人生活的书,并理解中国人在现实中怎样思考的。”

在这本书中,我看到了,抗日战争之前1930年代一个沿海的中国农村的面貌是什么样的,农民们是怎样生活的,他们的想法观念是什么样的,知道了农村改革在国家建设中是多么地重要。其次,现在有些国人崇洋媚外,在网络上一味推崇赞扬外国文化,摒弃无视自己的文化,这是不正确的。中国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土地面积广,人口众多的文明古国,中国文化的厚度与广度都是现在世界上其他国家不可比较的。

各种不同的观念文化的出现都是与当时的历史环境、经济文化制度等方面因果相关的,是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当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时,文化也会逐渐发生改变,落后的风俗文化就会在对比中比较出来。因为人们对新文化接受速度较慢,尤其是老一辈人的脑中对旧文化已根深蒂固,还有些地区因为偏远封闭还没被新文化影响,因此有些旧思想至今积重难改都是不可避免的。

但是,当青年一代慢慢长大,落后文化必然会被慢慢淘汰,书中开玄弓村的很多风俗观念现今也早已不存在了。所以,文化必定是一个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过程,我们作为当代年轻人,多了解些过去的历史,追本溯源,不随便批评与仇恨,要逐步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建立对自己民族的信仰。

费孝通教授作为一个社会学家,通过自己的科学观察与分析,提出过许多见解,其中最令人瞩目的有:1、提出发展“农村企业”“草根企业”,支持乡镇企业的发展,2、提出发展以“苏南模式”和“温州模式”为代表的中国民营经济模式。在中国受到西方大工业设计影响的时候,费孝通教授先进的观点放到现在看来仍然非常有价值:解决中国的土地问题,不仅仅依靠实行土地改革、减收地租、平均地权,最终解决的办法,而是应该增加农民的收入。

不在于紧缩农民的开支,要恢复农村企业。中国农村不同于西方城市,若学习西方把工业全部放在城市里,代替农业经营丝业,那会使得本来可以维持生活的农民成了饥民,成了负债的人,结果是农民守不住耕地,都向城市集中。在农村方面,是经济的破产,在城市方面,是劳动后备队伍的陡增,也会影响城市劳动者的生机。所以要把丝业留在农村,使它成为发展农村副业的一种方式,这样才能繁荣农村。

但在农村设厂,规模会受到人口的限制,所以要寻求最小规模、最大效率的工厂单位。以及费孝通教授在书中最后一节写的“中国的土地问题”也是非常精彩,我记录在了后边,希望可以引起大家的一点思考。

以下为本书我做的要点简述与总结,文字内容均为原书摘抄,有错误的地方欢迎批评指正,谢谢!

第一章:前言

1、这种小范围的深入实地的调查,是对当前中国经济问题宏观研究的一种必要补充,这种研究也将促使我们进一步了解传统经济背景的重要性及新的劳动力对人民日常生活的作用。强调传统力量与新的动力具有同等重要性是必要的,因为中国经济生活变迁的真正过程,既不是从西方社会制度直接过渡的过程,也不仅是传统的平衡受到了干扰。目前形势中所发生的问题是这两种力量相互作用的结果。

例如对我观察的这个村庄的经济问题,只有在考虑到两方面的情况时才能有所理解,一方面是由于世界工业的发展,生丝价格下跌;另一方面是以传统土地占有制为基础的家庭副业在家庭经济预算中的重要性。对任何一方的低估都将曲解真实的情况。这两种力量相互作用的产物,不会是西方世界的复制品或者传统的复旧,其结果如何,取决于人民如何去解决他们自己的问题。

作为社会科学的观察者,正确地了解当前存在的以事实为依据的情况,将有助于引导这种变化趋向于我们所期望的结果。

2、文化是物资设备和各种知识的结合体,人使用设备和知识以便生存。有时,人为了一定目的,要改变文化。一个人如果扔掉一件工具,又去获取一件新的,是因为他相信新的工具对他会更加适用。因此,任何文化变化过程都是一种综合体:他过去的经验、他对目前形势的了解,他对未来结果的期望。有时,过去的经验并不总是过去事实的真实写照,因为过去的事实,经过记忆的过程已经存在了选择和变化。

有时,对目前形势的也不总是能得到准确的了解,因为分析与理解的角度与程度会受到利害关系的影响。有时,未来的结果也不会像人民所期望的那样,因为它是希望和努力以外其他许多力量的结合产物。因此,最新工具也可能被证明是不适合于人们的目的。

3、对形势或情况的不准确地阐述或分析,不论是由于故意的过错或出于无知,对这个群体都是有害的,它可能导致令人失望的后果。本书有许多例子说明了对情况或形势的实事求是地阐述或分析的重要性。

4、社会科学应该在指导文化变迁中起重要的作用,如果要组织有效果的行动并达到预期的目的,必须对社会制度的功能进行细致的分析,而且要同他们意欲满足的需要结合起来分析,也要同它们运转所依赖的其他制度联系起来分析,以达到对情况的适当的阐述,这就是社会科学者的工作。中国越来越迫切地需要这种知识,因为这个国家再也承担不起因失误而损耗任何财富和能量。

我们根本目的是明确的,就是满足每一个中国人共同的基本需要。大家都应该承认这一点。一个站在饥饿边缘上的村庄对谁都没有好处。从这个意义上说,对这些基本措施,在中国人中间应该没有政治上的分歧。分歧之处是由于对事实的误述或歪曲。对人民实际情况的系统反映将有助于使这个国家相信,为了恢复广大群众的正常生活,现在迫切地需要一些政策或措施。这不是一个哲学思考的问题,更不应该是各学派思想争论的问题。

真正需要的是一种以可靠的情况为依据的常识性的判断。目前的研究,仅仅是一群懂得了这一任务重要性的中国青年学生们的初步尝试,将来还会有更广泛的,组织的更好力量,继续进行研究。我不太愿意把这本不成熟的书拿出来,它之所以不成熟,是因为日本人占领并破坏了我所描述的村庄,我被剥夺了进一步做实地调查的机会。但我还是要把本书贡献出来,希望它为西方读者提供一幅现实的画面。

这就是:我们的人民肩负重任,正在为当前的斗争付出沉痛的代价。我并不悲观,但肯定地说这是一场长期而严重的斗争。我们已做了最坏的准备,准备承受比日本的炸弹和毒气还会更坏的情况。然而我确信,不管过去的错误和当前的不幸,人民通过坚持不懈地努力,中国将再一次以一个伟大的国家屹立在世界上。本书并不是一本消逝了的历史记录,而是将以百万人民的鲜血写成的世界历史新篇章的序言。

第二章:调查区域

1、调查区域的界定 决定以一个村子为单位。

2、地理状况 开玄弓村,位于长江三角洲地区,长江平原,夏季呈亚热带气候,农业的生长季节能持续三百天。位于长江和大运河干线交叉点,拥有自然环境和地理位置的双重优势。水路、铁路运输发达。

3、经济背景 开玄弓90%以上的土地种植水稻,一年约占6个月种稻时间,靠种稻获得一半以上收入。还会种麦子、油菜等蔬菜与鱼虾蟹等水生动植物。蚕丝业也是当地重要的经济来源,且品质高。现代制丝业的先进技术引进日本、中国后,乡村丝业开始衰退,这一工业革命改变了国内乡村手工业的命运。由于中国出口量的下降,且国际蚕丝价格的下跌,造成农村地区传统家庭蚕丝手工业的破产。这是本书调研时的经济背景。

4、村庄村里共十一圩(xu),圩是土地单位,一块绕水的地是圩,村的总面积约3000多亩,土地分为庄稼用地和居住用地,村庄以水路为主,人民乘船来往,房屋在河道附近,厂子设在河流下游,以免污染河水,住宅区外两座庙,通常进行宗教活动,小学在村子南端,建立新的公共机构只有在老住宅区外围寻找地盘。

5、村里的人 1935年普查是1458人,本村人和外来人有明显的区别,外来户全部从事特殊职业,没有土地。

6、选择这个调查区域的理由 开玄弓自然资源好,农业发展水平高,可以充分研究中国土地改革问题。开玄弓村是中国蚕丝业的重要中心之一,可作为中国工业变迁过程中具有代表性的例子,主要变化是工厂代替了家庭手工业,并从而产生的社会问题。开玄弓水路交通便利,可以研究水上运输的集镇系统。本人对开玄弓熟悉,无语言交流困难,可以利用姐姐和村主任的帮助提供材料。

第三章:家

1、家,扩大的家庭

农村中基本社会群体就是家,家庭通常指父母、未成年子女,甚至是成年或已婚的儿子家,农村中一个家庭平均4—6人,城市中会更多,家的大小则取决于经济基础。家无法无限扩展,只要分较为可取,就会分家。

2、香火的延续

家的基本特征是已婚的儿子中有一个不离开他们的父母,孩子是老年的保障,所谓养儿防老。为儿子找媳妇,被视为父母的责任,儿子要听从父母的安排。结婚的主要目的是传宗接代,延续香火;其次是向祖宗表示孝敬,不断有后人祀奉祖先。子女可以帮助建立夫妇的亲密关系,稳定家庭,还有一定的经济价值,如帮助家里打草喂羊等。在村子里,传代的原则是父系的,一个家庭的身份和财产不平等分配,重点总是放在男性这一边。

现在男女平等的新概念,企图改变这种传统的偏重单系的亲属制度。

3、人口控制

人口控制是为了预防贫穷。家里土地面积有限,养蚕也有限度,因此粮食、经济有限,家中多余成员,就会成为沉重负担,这是限制儿童数量的强烈因素。有时,人们会采取流产或溺婴的手法阻止成员增加,尤其是女婴。富裕的家庭,有较多子女。

4、父母和子女

怀孕期间母亲要进行胎教,期望母亲的良好行为会影响孩子将来的性格。生育之后,母亲在一周以后就恢复家务劳动,这一定程度造成了妇女产后的高死亡率。婴儿死亡率也很高,实际为保护孩子父母会对孩子表现得不喜爱,当地人迷信如果父母对孩子表现得过于宠爱,就会被鬼怪追索,因此给孩子起名要带贬义如阿猫阿狗,向鬼怪表示没人对孩子感兴趣,孩子受到冷淡鬼怪就不再继续插手了。

在家里,父亲负责责罚,母亲对孩子总有点溺爱。一个年轻人长大加入生产队伍后便意味着要淘汰一个老人,知识和物质从老的一代传递给年青一代,因此也就产生了教育、继承和子女义务等问题。

5、教育

男孩14岁开始学习农业劳动,20岁时成为全劳力,女孩与母亲学习蚕丝及家务劳动。在村中,大部分家长是文盲,不重视教育,如果学校的上课时间与养羊打草的时间冲突,就不让孩子上学。

6、婚姻

在村里儿女的婚姻完全由父母做主,自己谈婚论嫁被认为是不适当和羞耻的。通常在6-7岁就已经安排好了,越好人家的孩子越早订婚。通常生辰八字被媒人用来算男女是否适合,婆婆选择儿媳有两点要求,一是身体健康好生养,二是养蚕缫丝技术。在父系社会里,女人没有权利继承财产,她的前途只是一个安定的生活,只有通过婚姻得到。男方需给女方彩礼,彩礼一方面送给女方家属,一方面再作为嫁妆随女出嫁,嫁妆多少视为女儿在家中地位。

聘礼与嫁妆是双方父母给予新家庭的物质基础。一般结婚的开支在200—400之间。

7、家中的儿媳

儿媳在婆家需严守规矩,婆婆经常被视为儿媳的对手,家庭纠纷经常发生在媳妇与婆婆之间,纠纷若严重,儿媳可能被休弃,婆婆可以提出,甚至违背儿子的意愿。但儿媳无法提出离婚,她可以放弃家庭外出打工,直至与家庭和解。媳妇真正被夫家接受是生完孩子后,尤其是男孩。人们对一个妇女与婚姻之外的任一男性有比较亲密的关系都存在偏见。

8、表亲婚姻与小媳妇

表亲婚姻有利于亲属关系的稳定。一个女孩嫁给她父亲姐妹的儿子,叫上山丫头,上山意味着家庭兴旺;一个女孩嫁给她母亲兄弟的儿子,叫回乡丫头,因为女孩的婆婆曾受到女孩外婆的苛责,因此婚后容易被用来作为婆婆报复的对象,这认为是不利的。由于女孩经济价值低造成的人少现象,造成村里两性比例不平衡,这也影响到夫妻之间的年龄差别。在村里夫妻间的平均年龄差别为49岁,丈夫比妻子大3-4岁。但是城市中女孩比例比农村高。

就会有城市人嫁到农村中的现象。在经济不景气时期,有的家庭会从小收养一个女孩作为童养媳(小媳妇),这样可以节约成年时的婚嫁费用。但是小媳妇制度是受到轻视的,因为一般只有贫困人家会这样做,不利于正常姻亲关系的建立。

第四章:财产与继承

1、所有权

家产的所有权表示这个群体的各种不同等级共有的财产和每个成员个人所有的财产。个人拥有的任何东西都被承认是家产的一部分,家的成员对任何一个成员的东西都有保护的义务。

2、家产

不同类型的所有权在家庭成员中不均等,家长对土地所有权、房屋不动产有最终处理权。土地由男子耕种,女人做缫丝烹饪家务等劳动。嫁妆被认为是妇女的私房,在本人同意下,可以与丈夫与儿女共享。一般家庭所有副业的收入都归家长所有,由家长继续分配。

3、财产的传递

孩子在未成年时受到家长的控制,在结婚后双方父母以聘礼和嫁妆的名义供给新婚妇女作为新家庭的经济基础。土地或房屋均为单系继承,女儿无继承权,结婚时只有一份嫁妆,不分土地和房屋。有时年轻一代的独立性会要求分家,分家时土地以男性数量为主,父母一份,长子一份,剩下的几个儿子平分,父母死后的土地由赡养他的儿子获得。遗产由儿子继承,若没有子嗣,由兄弟儿子继承,男性亲属有死者全部财产的继承权,寡妇和女儿无权利。

4、继承对婚姻和继嗣的影响

土地和房屋按继嗣系统传递,传给儿子,但如果一个家庭只有女儿没有儿子,那父母可以领养一个女婿,丈夫住在妻子家里与岳父母生活。如果一个家庭没有孩子,那可以领养一个男孩,男孩断绝与亲生父母的关系,在族人面前签字继承家庭的财产权。如果,儿子婚后死去还未有孩子,那父母可以找个人代替儿子与儿媳结婚,此人成为黄泥膀,生下的孩子视为死者的嗣子,假如死者有个弟弟,会产生叔嫂婚。

5、赡养的义务

父母退却的一般规律是从使用产品的权利退到处理产品的权利,最后到处理用具和生活享受的权利。从孩子对家庭的贡献超过他们自己的消费时,便已开始叫做赡养父母。孩子赡养父母是他们的责任,但对兄弟并无赡养义务。两个儿子可以轮流赡养父母。死后祭祀四十九天,对所有直系祖先每年要集体祭祀五次,焚烧纸钱等。死后后代有修缮祖先坟屋的义务,一直负责到五代人内。

6、新的继承法

男性家长死去,财产可由寡妇、儿子和女儿共同继承。新法律已颁布七年,村中依然按照旧法继承,并无改变。

中国是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中国目前有56个民族,

其中,汉族人口最多,占9151%,79 其他55个民族人口相对较少,习惯上称为

“少数民族”。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中国各族人民密切交往、交流融合、相

互依存、休戚与共,形成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格局。

中国众多的民族,既不是由一个民族集团衍生而来,也不是只发端于某

一个地区,在起源上有着多元的特点,呈现“满天星斗”的景象。距今四五千

年前,中华大地上就形成了华夏、东夷、南蛮、西戎、北狄五大民族集团。各

民族经过不断的迁徙、杂居、通婚和各种形式的交流,逐渐你中有我,我中

有你,密不可分。除一小部分民族由于融合、战争以及改换名称等原因消失

在历史烟尘中外,大多数民族融合了多种民族成分而形成了今天的民族单

元。比如,汉族的前身华夏族,其形成始于夏朝。到秦统一时,原散布于中原

的各少数民族大部分已融入华夏族之中。在汉族形成以后的2000多年里,

周边各少数民族不断向中原地区迁徙,特别是当少数民族建立中原政权之

后,随之而来的往往是该民族大规模地融入汉族。同时,几千年来,也有许

多汉族人融入少数民族之中。典型的如楚国灭亡后,进入云南地区的庄蹻和

他的军队“变其服,从其俗”,融于当地少数民族之中。

著名学者梁漱溟在《问答录》中提供了一个民族融合的具体例子。他说:

“我家祖先与元朝皇帝同宗室,姓‘也先帖木耳’,蒙古族。元亡,宋代皇帝

顺帝携皇室亲属逃回北方,即现在的蒙古,而我们这一家未走,留在河南汝

阳,改汉姓梁。说到种族血统,自元亡以后经过明清两代,历时500余年,

尊重历史,尊重156

不但旁人早不晓得我们是蒙古族,即自家人如不是有家谱记载也无从知道

了。”80

正如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所指出的:“从生物基础,或所谓‘血统’上

讲,可以说中华民族这个一体中经常在发生混合、交杂的作用,没有哪一个

民族在血统上可说‘纯种’。”81

江河滔滔,奔流入海。中国各民族形成和发展的情况虽然各不相同,但

总的方向是发展成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汇聚成为稳固的中华民族。今天中

国的疆域和版图,是中华大家庭中各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共同开发形

成的。汉族的祖先最先开发了黄河流域和中原地区,藏、羌族最先开发了青

藏高原,彝、白等民族最先开发了西南地区,满、锡伯、鄂温克、鄂伦春等民

族的祖先最先开发了东北地区,匈奴、突厥、蒙古等民族先后开发了蒙古草

原,黎族最先开发了海南岛,台湾少数民族的先民最先开发了台湾岛。

中华民族数千年的发展历程,就是一个以中原族体为核心的滚雪球运

动。秦始皇统一中国之前,各民族早已以中原为中心,相互接近、相互交往,

渐成统一之势。秦汉建立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之后,进一步打破了各民族间

封闭隔离的状态,接触更加频繁,交往更加增多,联系更加紧密。各民族在

历经迁徙、贸易、婚嫁,以及碰撞、冲突甚至兵戎相见之后,交往范围不断

扩大,融合程度不断加深,逐步形成了交错杂居、共生互补的格局和相互依

存、共同发展的关系。

1840年鸦片战争之后,西方列强用坚船利炮轰开了古老中国的大门,中

华民族遭受了有史以来最为惨痛的侵略,亡国灭种的危机和救亡图存的共

同使命把中国各民族的命运紧紧地连在了一起。特别是1937年日本帝国主

义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之后,“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在中国***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方针的指引下,中华民族自觉联合起来,“用血肉筑起新

的长城”。万众一心、众志成城、风雨同舟、共赴国难,最终赢得了百年以来

中华民族反侵略战争的第一次完全胜利。在百余年抵御外侮的共同行动中,增 订 本

157

历史的轨迹

9 为什么能使各民族和睦相处?

各民族爱国一家、团结奋斗的意识空前觉醒,作为中国历史主人的责任感得

到了进一步激发和增强,历史上形成的不可分离的关系变得更加牢固,福祸

与共、休戚相关的命运共同体的特征更加凸显,从而使中华民族从自在的民

族实体最终发展成为自觉的民族实体。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毛泽东对日本人

说:“正是你们打了这一仗,教育了中国人民,把一盘散沙的中国人民打得团

结起来了。”82“不然中国人民不会觉悟,不会团结。”83

正如费孝通所指出的:中华民族作为一个自在的民族实体,是几千年的

历史过程逐步形成的,而作为一个自觉的民族实体,则是在近百年来中国和

西方列强对抗中出现的。

今天,中华民族已成为各民族普遍认同的概念和归属,是生活在中华大

地上各民族的统称。凡居住和生活在中国领土上的民族,包括现有的和历史

上曾经存在过的,都属于中华民族。“中华民族”一词虽晚至20世纪初才出

现,却凝聚了中华民族5000年的历史,是历史的真实记录和高度概括。

2008年3月10日,在北京出席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的八位少数民族代表接受记者集体采访。158

那么,是什么把中华民族的“满天星斗”的“多元”最终融合为牢不可破

的“一体”?

拨开历史的层层帐幕,拂去岁月的重重尘埃,可以发现,把中国各民族

维系于一个统一的大家庭中而世代传承的纽带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自成一体的地理单元。中国的周边地带分别是高山、浩海、大漠和戈

壁,这种相对封闭的地理环境在阻隔了与区域外交通的同时,又有利于区域

内各民族的密切交往。各民族在长期的交流融合后,形成了大杂居、小聚居

的插花式分布格局。同顶一片天,同耕一块田,同饮一河水,共生互补。

“大一统”的政治理念和格局。早在先秦时期,中国先民的“天下”观

念和“大一统”理念就逐渐形成。自秦朝开创多民族统一国家的基本格局以

来,国家基本上维持着统一的局面,而且不断发展和巩固。这期间,虽然出

现过短暂的割据局面和局部分裂,但国家统一始终是历史发展的主流和方

向。历代中原王朝的统治者,无论是汉族还是少数民族,都以统一中国为己

任,都把自己建立的王朝视为中华正统。“大一统”国家的长期存在,极大

地促进了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政治和文化交流,强化了各民族相互依存的关

系,形成了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曾指出:

“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国家,这一点已牢牢地印在我国的历史意识之中,正是

这种意识使我们能作为一个国家而被保存下来。”84

相互依赖的经济关系。由于自然条件的多样性,各民族之间很早就形成

了互补互济的经济联系。“大一统”国家的形成,进一步为国内统一市场的

形成和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绢马互市、茶马互市⋯⋯无论是统一还是分

裂,经济的天然联系都不曾中断。这种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经济联

系,为政治认同和文化认同奠定了坚实基础。

多元一体的中华文化。中原文化通过各种途径向周边辐射传递,各少

数民族的文化和域外文化源源不断传入中原。兼收并蓄,博采众长,造就了

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赋予其统一性和多样性的鲜明特征。“不以血缘论夷增 订 本

159

历史的轨迹

9 为什么能使各民族和睦相处?

夏,而以文化论亲疏”成为中国民族关系史上的一种重要现象。文化的相互

传播和影响,对各民族的亲近与融合起到了重要的纽带作用。

中国是“多元”凝成的“一体”,中国各民族共同缔造了统一的多民族国

家,共同开拓保卫了祖国的疆域,共同发展了祖国的经济,共同创造了祖国

的文化,从而血肉相连、结成了统一而不可分割的整体,形成了具有强大内

聚力的中华民族。正是这样的历史以及客观存在的现实,成为中国***处

理民族问题的出发点和立足点。

早在中国***诞生之时,就在第一个纲领中明确规定:“不分民族,

均可接收为党员”。85 简短的11个字,蕴含着中共对中华民族历史与现实的

深刻认识。这11个字,不仅表明了中国***在组织问题上的民族平等原

则,更表明了中国***不代表某个具体的民族,而是整个中华民族的先锋

队,由此决定了这个新型无产阶级政党的神圣使命就是团结中国各民族共

同奋斗,谋求中华民族的整体利益。

《乡土中国》书评是《乡土中国》是费孝通先生著述的一部研究中国农村的作品,也是中国乡土社会传统文化和社会结构理论研究的重要代表作之一。全书由十二章组成,语言通俗易懂,并且引用了大量西方名人名言和理论报告。

“从基层上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费孝通先生开篇第一句便表明了本书是在对乡土中国的本色进行一种探索。“分别是从土里长出过光荣的历史,自然也会受到土的束缚,现在很有些飞不上天的样子。”正如“生于斯,长于斯,死于斯”,乡土铸造了中国几千年来无数辉煌的历史,同时也束缚了我们向上飞的翅膀。

“我初次出国时,我的奶妈偷偷地把一包用红纸裹着的东西,塞在我箱子底下。后来,她又避了人和我说,假如水土不服,老是想家时,可以把红纸包裹的东西煮一点汤喝。这是一包灶上的泥土。——我在《一曲难忘》的**里看到了东欧农业国家的波兰也有着类似的风俗,使我更领略了“土”在我们这种文化里所占和所应当占的地位了。”

从费孝通先生的回忆中,我们看到了乡土文化不容动摇的地位。这样的文化,是在我们平凡琐碎的生活中所影射出来的,与日常生活相互渗透,相互影响,是每个人都独有的一种文化。

“在数量上占着最高地位的神,无疑是“土地”。“土地”这位最近于人性的神,老夫老妻白首偕老的一对,管着乡间一切的闲事。他们象征着可贵的泥土。”费孝通先生正是希望通过阐明泥土的重要和神圣来唤醒我们对人生最初始和最质朴的存在的思索。

泥土正是最常见的往往被忽略的,却也是最重要的,生于钢筋水泥地也好,生于村庄泥土地也罢,我们都不应该忘却此前世世代代中国人的乡土本色。

因为社会在不断地极速地变迁,我们在从乡土社会进入现代社会的过程中,也经历着各种各样的改变。“村子里几百年来老是这几个姓,我从墓碑上去重构每家的家谱,清清楚楚的,一直到现在还是那些人。乡村里的人口似乎是附着在土上的,一代一代的下去,不太有变动。”

但不管我们因为工作或者学习等各种原因而远离家乡,籍贯是不变的,姓氏和家谱仍然是不变的,叶落归根,羁旅之情也是不变。正如费孝通先生所语,“以农为生的人,世代定居是常态,迁移是变态。”我们很可以相信,相对独立而自由的个体因为地缘而漂散,也因为地缘而落定。

接着,费孝通先生又详细分析了礼俗社会与法理社会这两种社会的不同。在这之前,他说明了在我们存在之前存在的,是父母,是乡民,是环境,是历史,是我们无须选择的,也是无法选择的存在。

他说,“生活上被土地所囿住的乡民,他们平素所接触的是生而与俱的人物,正像我们的父母兄弟一般,并不是由于我们选择得来的关系,而是无须选择,甚至先我而在的一个生活环境。”

然后,费孝通先生也阐明了乡土社会与现代社会的不同,他说,“乡土社会的信用并不是对契约的重视,而是发生于对一种行为的规矩熟悉到不加思索时的可靠性。”而现代社会呢,在维持秩序时所用的力量,是不同于乡土社会的,可以在现代论法理中找到答案。于是,我得出的结论是,乡土社会的契约精神反而比现代社会更浓郁。前者是内生,后者为舶来。

“时间的悠久是从谱系上说的,从每个人可能得到的经验说,却是同一方式的反复重演。同一戏台上演着同一的戏,这个班子里演员所需要记得的,也只有一套戏文。他们个别的经验,就等于世代的经验。经验无需不断累积,只需老是保存。”

这是费孝通先生在“文字下乡”这一章中所表明的,世代的经验,反复的惯例,人伦的常态,都是生而与俱的存在,历世不移的结果,是习以为常的,在生生代代的延续中,已经深入民心。

 当细细品完一本名著后,想必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心得,需要好好地就所收获的东西写一篇读后感了。那要怎么写好读后感呢?下面是我帮大家整理的《江村经济》读后感范文(通用7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江村经济》读后感1

 我无法体会乡村的生活。

 但是通过费孝通先生《江村经济》一书,从社会关系到社会经济的详细描述中,我对1930s的乡村样貌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

 《江村经济》本质是一篇社会调查报告,读来十分流畅,但是要做分析与思考却并不容易:从调查区域(背景)、江村的家庭关系到家族财产与继承、亲属关系的扩展,在从家庭内部关系到户与村的关系,这样一系列的“关系”构成了后续的消费、职业、劳动、产业、贸易种种现象,并且最终归结到乡村经济的基础与根本——土地。

 “我们必须认识到,仅仅实行土地改革、减收地租、平均地权,并不能最终解决中国的土地问题。……最终解决中国土地问题的办法不在于紧缩农民的开支而应该增加农民的收入……恢复农村企业是根本的措施。”

 现代的中国已然不是上世纪三十年代的中国了,现代中国的乡村也不是那时的中国乡村了。现在,日益突出的土地问题、剩余劳动力的流动以及它造成的一系列社会问题(留守儿童、空巢老人等等)是一桩桩一件件摆在我们眼前的社会现实。

 我们把农民从土地上解放了出来,但是他们并没有变得富有,或者说,被解放出来的劳动力并不能实现整个乡村的振兴。

 这其中的根源便是中国乡村中人和土地密不可分的关系,以及传承千年的乡村文化。而现在生长在城市中的人,不能理解这种文化。

 人们往往从政治角度理解乡村问题,比如科技含量低下,人口多耕地少等等,试图通过“提高科学技术水平”“稳定土地政策”这样的手段来解决问题。而《江村经济》从文化角度解释了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

 例如财产的传承和“分家”现象,就导致了一块大土地被分割为很多块然后被无数小家庭占有,这导致了人均土地占有量很少。在这种基础上,人们还会想着去买拖拉机,去买抽水机吗?农业的机械化随之难以实现。

 另外,现在对于迷信、旧俗等等,大多数人是持着怀疑与排斥心理的,因为身处城市的我们不需要这种民间信仰来构建我们的社会。

 民间信仰却是乡村文化的一个很重要的组成部分,它是在人们对社会关系以及人与自然关系的调整中产生,是有其充分存在的合理性的。这就是乡村文化。

 这不禁让我想起了最近看的一部**,华裔导演王子逸的《别告诉她》。

 如果说**中把中美文化差异归结于集体主义和个人主义的差异,是一个海外华人的寻根**中那些早早离开故土的中国人再次重新踏足这片土地的陌生与彷徨——他们试图去证明他们来过这里,但往往最后自己只剩下一口不那么漂亮的普通话。

 不过,阴差阳错间,《别告诉她》在末尾的细节中有了奶奶对孙女的这样一段叮嘱:“生活中啊,总会遇到很多困难,但你一定要想得开,千万不能钻牛角尖儿。因为生活啊,不光是你去做什么,更是你如何去做。”

 其实这就是中国文化的缩影:我们之所以如此强调家庭、如此敬重长者,不是单纯的集体主义和形式主义,而是因为从很久很久以前,从我们拥有记录的能力开始,我们就无比看重历史。历史中有先辈的经验和教训,可以让我们在发展中少走弯路。

 几千年来,我们不断地从历史中汲取发展的养料,但也从来不盲目迷信,我们会实践,在实践中那些亘古不变的真理,就会成为整个民族的灯塔闪闪发光。

 所以说,正如那些从海外归国的人对中国文化的刻板印象(甚至包括矮化中国、辱华等等),有多少是刻意为之,又有多少仅仅是因为相隔太远、离开太久而不得已的曲解和遗忘呢?

 那么,我们这些生于城市、长于城市的孩子,就算家里的长辈还能娓娓道来他们儿时的乡村生活,我们对乡村文化又有几分的“近乡情怯”呢?我们一提起乡村,就仿佛看到了贫穷和落后的代名词。

 《江村经济》给了我另外一个视角。

 “开弦弓的乡亲们对我们这样亲切,他们看见我们来了,抱着很大希望。如果我只写篇论文,出本书,对他们有什么好处呢?这不是太对不住他们了么?但是要拿出主意来,遍索枯肠,半夜不寝,还是不得其门。窗外,春雨绵绵,看来今年的春花又要受影响。白天雨稍停,我徘徊田亩间,东张西望,看看所有的土地都已用上,连走道都狭小得叫人举步维艰。再在这土地上打主意,希望是不大的,怎么办呢?”

 我们都从乡村来,却不都回到乡村去。我也应当算是从村子里出来的孩子。怎么办呢?

《江村经济》读后感2

 初闻此书之名,总觉得这是一篇关于乡村经济发展的实地考察报告,但是在自己耐着性子的阅读之下,突然发现本书所要说的东西并不是那么简单。

 《江村经济》虽说以“经济”为题,但是其内容却含涵盖了中国农民的消费、生产、分配和交易等方面,其根据对中国东部、太湖东南岸开弦弓村的实地考察写成的,本书旨在说明本地域的经济体系与本地与特殊的地理环境的关系,以及这个地区的小型的社会结构关系。和中国大部分农村一样,在经济逐渐发展的时代,这个小乡村也经历着巨大的变化,费老这本书主要就是通过实地的考察来说明这个正在变化着的乡村经济以及其发展存在的问题。

 从看到的关于《江村经济》的介绍中知道,这本著作是费老的博士论文,于是,着重去分析了一下本书的基本框架,第一章前言,在前言中,费老主要阐述了本书调查的重要性。第二章是调查地域,主要是对选择“江村”这个概念的界定、描述和介绍和选择这个地域的理由。第三章至十五章,主要是详细介绍“江村”内部的各种和乡村发展密切相关的内容,包括家的内涵、“江村”的财产和继承以及亲属关系的拓展、户与村落、“江村”的生活、职业分化、农民的劳作日程、“江村”的农业、土地占有、蚕丝业、养羊与贩卖、贸易和资金,最后作者在最后一章做了自己的总结,他指出在这个村里,当时经济萧条的直接原因是家庭手工业的衰落,而且仅实行土地改革、减收地租、平均地权并不能最终解决中国的土地问题,但是这些改革也是乡村发展必要的、不可缺少的手段。在书的最后,费老希望“未来的一代”可以通过此书,正视时代的问题,创造一个崭新的中国。

 在看本书的时候,上网看了一下关于此书的介绍与评价,了解到此书形成背景,知道了费老在新婚妻子逝世和自己重伤的打击之下仍没有阻挡他对学术追求的脚步,心里很是敬佩,而且在本书中,费老对于学术那种严谨求真的精神也是我们值得学习的。当今调查报告可以说是不计其数,但是像费老这样在一片调查报告里使用如此之多的专业数学模型和其他方面的专业知识的却是很难遇见的,而且在本书中,作者根据自己调查的内容提出了很对具有建设性的意见,对但是甚至现在中国农村的发展具有很高的借鉴意义!

《江村经济》读后感3

 老师推荐我们去读费孝通的《江村经济》。第一次听到这个书名,觉得似乎和我们这门课没什么关系,后来老师说是这一本经典著作,于是加深了印象。从网上下载了电子版的书来看,粗略看了一下,发现虽然他研究的内容许多都不太明白,但是其中所运用的实地调查方法值得我们细细品读。

 《江村经济》是立足于长江流域农村生活的实地调查。全书分为十六章,其中涉及一个小农村的方方面面,写的很具体,也开创了一种新的(在当时)中国农村调查研究的模式。尽管这是七十多年前的研究了,但其对中国科学研究的贡献不容忽视,值得我们仔细品读。

 这本书打破了学术研究的常规模式,采用实地调查的方式,将一个村为研究点,具体考察农村的家庭关系、财产与继承、户与村、产业和商业等方面,为我们展现了一个小农村的真实全貌,折射出三十年代的中国农村的生产、生活状态,以小见大。作者的研究意图不仅仅是要弄清“开弦弓村”的农民的生产、生活、消费、分配和交易状况,寻找其中的经济发展的动力和问题,更要表现这个村庄发生巨大的变化,同样在当时中国的许多农村发生着。

 我们在研究一些教育问题的时候可不可以也借鉴这种对个案的研究来得出一个普遍的结论呢?答案当然是肯定的。现在我们并没有丰富的资金、资源和强有力的人脉支持,对一些宏观问题的研究会很片面,不能真正抓住其中的关键。而且,对于微观问题的研究,如果采用常见的调查研究方式,总免不了流于表面,落了俗套。

 教育问题尤其如此。所以,《江村经济》这本书给我们带来的启发应当多多运用在我们平常的教育研究中,毕竟将来在教学活动中,我们面对的更多是一个个个体,也只有将个案研究透彻了,才能更好的掌控全局,把握好教育的大方向。

《江村经济》读后感4

 《江村经济》这本书是费孝通在英国留学时的博士论文,同时也是费老的第一本书和成名之作,论文的指导老师是著名的人类学家马林诺夫斯基,后者将此书誉为人类学发展史上“里程碑”。

 因为从小生活在城市,从来没有接触过农村,所以一直到现在对于农村的印象还停留在想象中以及平时在高铁上所看见的窗外的风景,其他的便很模糊了,但是这本书把农村的样貌向我娓娓道来。正如序言中马林诺夫斯基教授引用的一句E·丹尼森·罗斯爵士看完本书的话所说的:“我们曾经有过统计报告、经济研究和地方色彩浓厚的小说——但我未曾发现有一本书能够回答好奇的陌生人可能提出的各种问题。”《江村经济》就是这么一本书,“随着本书的描述,读者本身将自然地被带入故事发生的地点:那可爱的河流,纵横的开弦弓村。他将看到村庄的河流、桥梁、庙宇、稻田和桑树的分布图,此外,清晰的照片更有助于了解这个村庄。他将欣赏到具体资料、数据和明晰的描述三者之间很协调的关系。对农村生活、农民生活资料、村民的典型职业的描述以及完美的节气农历和土地占有的准确定义等都为读者提供了一种深入的确实的资料,这在任何有关的中国文献中都是十分罕见的。”(序)

 它不仅在其专业性方面给人以知识和启蒙,而且书中所体现的人文精神和道德准则以及社会责任能够给读者以无限的使命感。

 虽然费孝通先生只对研究对象——太湖南岸的开弦弓村做了两个月的实地调查研究,但本书无愧于老马的盛誉,它开创了研究中国社会——尤其是乡土社会的一个先河,并通过从中国传统社会的经济结构的内在理路——农工混合的乡土经济——出发,去探讨这样一种社会经济结构向现代转化的'可行道路。这对中国社会——尤其是传统的乡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有着原创性的意义。

 同时,《江村经济》中从微观到宏观,以小见大的研究方法,以及深入社区,完全参与的参与观察法等调查研究方法也十分值得我们学习。而且,《江村经济》中费老独到视角观察到的种种现象在目前来说还是需要继续深入研究的。伴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制度政策可能会出现滞后现象,这就需要不断地完善社会制度,当然在完善的过程中,我们要仔细研究学习《江村经济》这样的社会调查研究巨著,从中学习大师们的思维方式及独到的视角。作为国家的栋梁,我们任重而道远。

《江村经济》读后感5

 第一堂,社会学与生活任老师极力推荐了这本书,外国人了解中国的必读刊物,人类学实地调查和理论工作发展中的里程碑——《江村经济》。带着好奇和瞻仰,我翻开了书的第一页。

 有一个地区是中国东部,有一个小村庄叫开弦弓村,小范围的深入实地调查,从宏观入微观,透过微观分析宏观,传统力量与行动力的交融、合作,在当时那个局势,社会制度如何变革,人们的固有思想和社会组成方式让这个小村庄极具那是的中国社会特色,以它作为一个缩影,在农户聚集的紧凑居住区内展开研究,天时地利为这次的研究提供了便利。

 在前言中,我了解到开弦弓村是当时中国国内蚕丝业的重要中心之一,把它作为在中国工业变迁过程中有代表性的例子,从工厂代替家庭手工业系统的变化中探索社会问题。全书从区域、人际关系和生存三个方面进行细致的论述,将理论付诸于实践,反映出一个作者亦或是学者实事求是的立场和客观务实的科学精神。书的内容很丰富,但给我留下最深印象的是对于“家”这个单位的剖析。

 农村中的基本社会群体就是家,相比于目前对其较为狭义的理解,在当时的开弦弓村,它代表着对丧失劳动能力的老年人以生活的保障,是促进社会延续家庭成员间合作的基本单位。

 因为当时受传统封建思想及经济压力的影响,婴儿死亡率较高,各种各样在现在看很荒诞的想法在当时的社会中却成为众人默许的规矩,“满月”剃头,名义过渡子女,冷漠的态度换取一个心理安慰,不知这是否是一种思想上的悲哀,但不赞成并不意味着不能够理解,至少站在此刻看当时的现状。我可以理解这种现象的存在,因为传统旧思想的束缚让学习不感兴趣、不重视,对产妇的不关怀显得不足为奇,这是一种事实更是一段无法更改的历史。

 关于对开弦弓村婚姻问题的描述,我也十分感兴趣。首先,和其他地区一样,儿女的婚姻大事完全由父母安排并且服从这种安排,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婚配的双方互不认识,在订婚后还要互相避免见面,可是,为什么此类没有感情基础的婚姻失败率并不如我们认为的那么高?或许是当时以离婚为耻,或许是当时真爱和自由对他们而言不可遇也不可求,其中还介绍了表亲婚姻与“小媳妇”,一个女孩子嫁给她父亲的姊妹的儿子,叫“上丫头”,“上”意味着家庭的兴旺,女孩子嫁给她母亲的兄弟的儿子,叫做“回乡”丫头,被认为是对这家的不利,其实按照科学角度进行分析,此种兴旺与不利十分荒谬,但却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被看做是家庭是否和睦的衡量准则,唯一感到欣慰的是,在作者的调查研究数据中,我们分析得出:从成婚率和人们关心的程度看,传统的婚姻仍然是主要的制度,“小媳妇”制度是受到轻视的,因为它产生于经济萧条的时候且通常是贫困的人家才会这样做。

 将现在于过去的社会形态进行对比,女性社会地位的提升,恋爱和婚姻自由的出现都体现了社会的发展和进步,那些我们现在不能理解的现象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没有对错之分。

 看完了这本书,我更详细地了解了当时一个村庄、一个社会甚至是一个国家的状态,也体会到随着历史车轮的前进,社会日趋完善,不断进步的势头,传统腐朽的社会模式被不断地替代。以史为鉴,重民心听民意才能更好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

《江村经济》读后感6

 今天终于将费老的《江村经济》细细品完。真的是挺惭愧的,由于一些琐事,我前前后后近三周才读完,由于不是一口气,所以下一次读的时候都要把前面看的再温习一下,虽然觉得看的挺透的,但是这种效率,我自己都汗颜…

 我觉得读完这本书最大的收获就是体悟到了社会人类学的研究方法。从作者阐述的方方面面,可以看出作者对社会制度的功能分析的细致程度。而且,这种分析不是纸上谈兵,它结合了实际需求,是在一定的高度上避开政治立场、仅以一个学者的身份所做的调查和研究,这反映了作者实事求是的立场和客观务实的科学精神。

 本书行文通俗易懂,没有晦涩的名词,以一种平易的叙述方式描述了开旋弓村农民的消费、生产、分配和交易等体系,结构清晰、逻辑清楚。第二章说明了为什么选择开旋弓村作为调查对象以及开旋弓村的大致情况。第三章到第六章是描述的当时中国农村的特点,介绍了开旋弓村的实际情况。从第七章开始,是这本书的重点吧,分别描述了开旋弓村的生活、职业分化、劳作日程、农业、土地的占有、蚕丝业、养羊与贩卖、贸易和资金。其中对我印象特别深的是土地的占有这一章,土地真的是农民的命根子,土地之于农民如同水之于鱼,没有水,鱼无法存活。同样,没有土地,农民也将无法生存,所以当土地只属于地主阶级时,农民最终会受不了剥削而起来反抗。

 但是,现在土地公有化了,农民有了土地的使用权,他们生活就变好了吗?我无法给出直接的答案。近年来涌现的数量庞大的农民工群体或许能给出一些回答,他们有的甚至是将家里的土地荒芜,也要到充满诱惑的城市来用低端的劳力赚取他们认为比种地强的价值。是土地不够?还是土地质量不好?又或许是土地带来的经济效益太低?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市场化的深入,农民和土地的问题,值得我们进一步去思考和探索。或许,这就是我所学专业“农业推广”的使命所在?

《江村经济》读后感7

 关于《江村经济》一书的意义,也许对于我们90后的一代来说,就是丰富了我们对于那个年代的历史的了解。尤其是对我这样的文科生来说,在历史课上所了解的只是被教科书美化过的一部分,真正的历史事实我们知道的少的可怜。而它其中所讲的中国农民的生活也算是贴近我们的生活。

 乡村经济在以往的学习中,我们都了解到中国古代的封建制度是以男性传承,女性的地位低到尘埃。而本书详细的写出来了当时的状况。在开弦弓这样的一个小村庄里,封闭,自给自足,延续着以父系为主的家族传承制度。我一直都觉得男女应该被平等对待,甚至于女性应该得到更多的尊重,因为正是有这样一个群体,人类才得以延续下去。可是,本书中写道:土地有限需要进行人口控制,这使杀害女婴变得更为经常。而妇女只有在生下男婴后,地位才会得到确认,以及女儿没有资格继承父母的家产等等。

 我看到以后,回想起以前学过的知识,妇女的地位一直都是这么低。从西周一直延续的嫡长子继承制,从三从四德、三纲五常,从教育制度上,从政治制度上,我们一直没有重视过妇女的权利。而对于她们的幸福,她们的婚姻只不过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有时候就像一件任人宰割的物品或者是生意场上,官场上的交换物品。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娘家已经回不去了,没有继承权也没有侍奉父母的权利,而婆家又不把她当自家人,甚至于她们连一个为自己找解脱的方法都没有,只能“被离婚”。这样的情况一直延续至民国才得到缓解,可也只是轻微的缓解。

 而到如今,虽然一直在倡导男女平等,但是反过来问问,这真正做到了吗?从下面这几个例子来说:不允许验胎儿的性别难道不是为了防止女婴的死亡吗?二胎政策为什么是生女生才能生二胎,而男生就不可以,难道光是一个女儿不好吗?男女性别比失调不也是因为这些才造成的吗?以前看到过一个极端的例子,为什么像李宇春这样的中性女生会受欢迎,本质上还是对男性的尊崇。也许我这样说显得我有些极端,毕竟我也是女生,在看到女性受到不公平对待时,心里会觉得产生共鸣。但是,女性受到不公平对待这是一个不可磨灭的事实。这也是我对这一章节特别有感觉的原因。印象最深刻的是第十章农业,我来自浙江衢州,与现代大都市不同,那儿还保留着一些耕地没有被蚕食。而作者从农田安排,种稻,科学与巫术等等都让我不禁想到自己的家乡郊区的那些土地。而作者无微不至的观察,对各种细节的把握,以及他的社会调查方法是作为公共管理的学生需要具备的。身处同一片蓝天下,我对自己家乡的农业就一无所知。

 还有第十一章的土地所有制问题,通过考察中碰到的例子说明,让人身临其境,充分展示了当地甚至那时候的农民对村庄公共土地,河流湖泊的认识,同时他们也有对土地的依恋和期待爱护。这种表达,将自己的所见所想能够通过简练的语言说出,让其他人明白。这种能力也是我们通过社会调查方法这个课程应该要学会的。也让我不由自主想起了前段时间的穹顶之下,柴静自立自费耗时一年拍的纪实片在短时间内引起了巨大的反响,然而随后接踵而至的是各种负面消息。有人说她是得到了美国某个实验室的赞助,也有人爆料她的私生活如何如何。在国外呢,她享有的是良好的声誉,曾经被称为央视记者中的女英雄,报道了很多其他记者不敢报道的内幕。而费孝通呢,刚开始在国内鲜为人知,在国外却引起了巨大反响,有人将这本书当作研究中国农民的教材。我想说的是我们中国不缺乏能调查,能报道,肯纪实的人。像费孝通教授一样肯为造福社会的调查报道奋斗一生的人大有人在,少的只是我们对这些英雄的敬重和爱惜。

鲁迅笔下的乡土与费孝通笔下的乡土有何异同之处

鲁迅是社会的悲苦,费孝通是社会各个方面。鲁迅笔下的乡土文学刻画了一个又一个社会生活中的卑怯者,虽然他们对坎坷的命运和人生也试图抗争...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