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家谱,你知道多少?
我是云姑娘,喜欢我请关注我
电视剧经常出现认祖归宗,他到底有多重要呢?对于家谱你又有多少了解呢
家谱文化
参天之树,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炎黄同心,华夏一脉;血浓于水,叶落归根。中国家谱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夫家有谱、州有志、国有史,其义一也”,清代著名史学家章学诚更是把家谱与国史、方志相提并论。
家谱文化的意义
中国的家谱一般都有家规族训,对于规范人生和教育子弟有着积极的意义。古代颜氏家训、柳氏家训、朱伯庐治家格言等都是德育很好的教材。司马迁、班固、陈寿等史学家在其史学著作《史记》、《汉书》、《三国志》中分别使用谱牒内容,使得史书更加准确与完备。
“家谱,亦称族谱、宗谱、家乘、通谱、统谱、世谱、支谱、房谱等等,名称各异,其内涵是同一的,只是外延有所区别而已,现在一般统称家谱或族谱。家谱是系统记述某一同宗共祖的血缘集团世系人物或兼及其他方面情况的历史图籍。而姓氏是“某一同宗共祖血缘集团”的标识符号,家谱、族谱就是记录某一姓氏家族成员间的血缘关系的图册。谱牒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华文明的特有现象。为了保护族谱文化承传,专家学者正在呼吁“中华家谱”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为此,每个中华民族的子孙,了解一些家谱知识都是必要的。
家谱文化的源流
作为宗族的神圣符号,家谱一直深藏民间、秘不示人。中国姓氏文化研究委员会秘书长于丽黎介绍说:“家谱是中国5000年文明的见证。在过去它是一种家族制度规范,能够规范人伦,是对社会法律和制度的一种重要补充。对于当代来说,家谱可以作为传统文化展示,可以重温先祖的优秀文化。家谱还有一个意义就是具有文学、社会、史料价值。正史的记录毕竟是有限的,范围也太广,而家谱可以作为历史研究的有利补充,更加生动。如果我们现在珍视和珍藏好家谱,那么也是将来子孙了解我们的一个范本。”
关于中国家谱的起源问题,历来就有几种说法:一说起源于周代,一说起源于战国秦汉时期,一说起源于宋代,更有一说起源于周以前的甲骨文、金文家谱甚至更以前的口头家谱和结绳家谱。我们认为,根据历代文献记载和本世纪殷墟出土的甲骨文字考证,中国家谱起源于商、周时期比较可信。尊重家谱是尊敬祖先的表现,中国人有很朴素的祖先信仰,不仅我国,而且韩国、日本、新加坡等受我国传统文化影响比较大的国家,也都存在浓厚的祖先信仰。韩国保存了很多完好的家谱,他们的总统卢武铉、卢太愚都曾经到我国山东来认祖寻根。
中国一直都说认祖归宗,外国人都来认祖寻亲的,我们不该认祖寻亲吗?
象
拼音:xiàng
注音:ㄒㄧㄤˋ
部首笔划:7
总笔划:11
繁体字:象
汉字结构:上下结构
简体部首:豕
造字法:象形
1哺乳动物,是目前地球陆地上最大的哺乳类动物,多产在印度、非洲等热带地区,门牙极长,可用于雕刻成器皿或艺术品:~牙。~牙宝塔(喻脱离群众和生活的文学家、艺术家的小天地)。
2形状,样子:形~。景~。气~。现~。想~。~征。万~更新。~声。~形。
〈名〉
(象形。甲骨文字形,突出其长鼻。本义:大象,一种哺乳动物)
象科的,特别是象属( Elephas )和非洲象属( Loxodonta )的体型极大而粗重的几乎无毛的四足动物
象,南越大兽,长鼻牙,三年一乳。像鼻牙四足尾 之形。——《说文》
祷过之山多象。——《山海经·南山经》
穷奇象犀。——《汉书·司马相如传》
其民乘象以战。——《汉书·张骞传》
元龟象齿,大赂南金。——《诗·鲁颂·泮水》
象有齿以焚其身。——《左传·襄公二十四年》
又如:象口(象状香炉口);象王(象中最大者,佛家喻佛)
象牙的省称
南方之美者,有梁山之犀象焉。——《尔雅》。注:“象牙骨。”
佩其象揥。——《诗·狂风·葛屦》。传:“象揥所以为饰。”
用两象尊。——《周礼·司尊彝》。司农注:“以象骨饰尊。”
持一象笏至(象笏,象牙做的笏。笏,封建时代臣子上朝用的手板,有事可以记在上面,备忘)。——明· 归有光《项脊轩志》
又如:象床(象牙装饰的床);象路(以象牙为饰的车);象管(以象牙为饰的笔);象箸(象牙筷子)
现象 。
如:象纬(指日、月及金、木、水、火、土五大行星。亦泛指天体);旱象;天象;险象;景象;假象
人的外貌
象恭滔天。——《书·尧典》
又如:丑象
肖像,用水墨画、油画、素描或其他绘画手法描绘的人面部的像
上瞻兮遗象,下临兮泉壤。——潘岳《寡妇赋》
尝图裴楷象,颊上加三毛,观者觉神明殊胜。——《晋书·顾恺之传》
往往留象。——清· 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
绘象祀之。——清· 张廷玉《明史》
又如:象教(佛教的别称。释加牟尼去世后,佛门弟子刻木为佛、教化众生,故名);象设(原指佛像。泛指遗像)
象征
白者西方之色,刑戮之象也。——韩愈《为宰相贺白龟状》
又如:征象;象表(征象);象兆(征兆)
形状;样子;景象
杌陧之象。——孙文《 序》
又如:万象(宇宙间的一切景象)
法,法令
象以典刑。——《虞书》。传:“法也。”
设象以为民纪,式权以相应。——《国语》
道理
执大象,天下往。——《老子》
[中医]∶脏腑健康与否显现于人颜面上的气色
五藏之象,可以类推。——《素问》
又如:脉象;病象
〈动〉
假借为“像”。类似;好像
见乃谓之象。又,象也者,像此者也。——《易·系辞》
象者,各辨一及之义者也。——《易·略例》
物生而后有象。——《左传·僖公十五年》
天象盖笠。——《周髀算经》
女必象汝。——清· 林觉民《与妻书》
又如:象意(如意);活象;极象;象恭(貌似恭敬);象肖(德业与先人相似);象貌(像事物的容貌);象龚(貌似恭敬)
摹拟
千变万化,事各缪形,随色象类,曲得其情。——《鲁灵光殿赋》
因势象形。——明· 魏学洢《核舟记》
赫赫可象。——明· 刘基《卖柑者言》
又如:象体(量体);象生(纸、棉糊扎成的人物形象,用于祭祀或作为玩具);象模象样(认真地);象眼块(菱形)
描绘
公在荆州,或象其义,白须红颜,谓公方壮。——《王荆州画像赞》
又如:象物(描摹物象);象说(描摹,解说)
效法
人君为饮食为此,故左右象之。——《墨子》
又如:象贤(效法先人的贤德)
想像
故诸人之所以意想者,皆谓之象也。——《韩非子》
又如:象事(想像事情)
相关组词
现象 气象 小象 大象 想象 印象 象棋 象样 迹象 抽象险象 物象 象牙 椿象 更多
相关谜语
“象”为谜底的谜语
1我和猪(打一字)
2猪是你的亲兄弟(打一动物)
象和像区分如下:
象字的产生早于像字。
本来词语中如形像、图像、想像等都应该写作像,但由于大家都写作象。导致象行而像废。
段的猜想一:以战国末期为界,之前只有象字,无像字。(这里段举了个易系辞中以像释象的例子,并说象是古文,所以孔子用像来解释象。但孔子为春秋时人,早于韩非数百年,且系辞是否孔子所作,或是否原文均不可知。
段的猜想二:许慎提出六书之一的象形,或许本来是写作像形的。
拓展知识:
“象”是象形字,甲骨文里就有,本义就是大象。“像”是春秋时代才出现的后造形声字。在像字出现以前,“好像、如同”这样的概念就存在于人们的语言中,古人就用同音假借的办法,借“象”来表达“像”的概念,
所以《易经》上说:“象也者,像也。”后来“像”字造出来了,人们习惯难改,所以象、像依然通用。李白《古风五十九首》之三:“额鼻象五岳,扬波喷云雷。”“象五岳”即“像五岳”。
在现代汉语里,象、像二字不再通用,是有明确分工的
象,表“形状、仿效、摹拟”等义。如“天象”、“气象”、“景象”、“印象”、“表象”、“象形”、“抽象”、“具象”、“象征”等。
像,表“相似、如同、人物形象的摹写或雕塑”等义。如“好像”、“相像”、“肖像”、“塑像”、“画像”、“录像”等。以某一个人为主体的画像或照片,称作“肖像”。
“想象”和“想像”,为全等异形词,即音同、义同、形异。由于“想象”使用频率大大高于“想像”,并根据“象”“像”名词义的分工原则,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和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已确定“想象”为规范词形。
相,本义为“察看”,与“像”的含义没有共同之处。但其引申出来的“相貌”和复制“相貌”的“照相”,以及跟照相相关的词语,却同“像”的含义相同,
因而出现一系列异形词,如相貌—像貌,照相—照像,照相机—照像机,像片—相片,等等,因此需要规范用法。语言文字专家们推荐的词形是:“相貌”、“照相”、“照相机”、“相纸”、“像片”。
“象”和“像”的区分:
一、“象”适用于三种情况:
1、作名词用,如“大象”。
2、属于名词性词素,不能单用,用来构词,如表示形状、样子的“形象”、“象征”等。
3、属于动词性词素,不能单用,可用来构词,如表示摹仿、表现的“象声词”、“象形字”。
二、“像”适用的三种情况是:
1、作名词,指人物等做成的形象,如“画像”、“佛像”等。
2、用作动词,表示相似,如“你像他哥哥”。
3、作介词用,有“比如”、“如同”(这个意义不能单独作谓语动词,只能构成介词词组去修饰动词)等意思,如“像爸爸那样工作”。
4、好像、似乎、仿佛,如:雪梅好像什么都没看见。
相关知识介绍:
1、“象”和“像”的渊源
“象”与“像”属于本字与后起分化字的关系。
《说文解字注》曰:“像,佀也……虽韩非曰。人希见生象也。而案其图以想其生。故诸人之所以意想者皆谓之象。然韩非以前或只有象字。无像字。韩非以后小篆旣作像。”
其又曰:“象……周易系辞曰。象也者,像也。此谓古周易象字卽像字之假借。韩非曰。人希见生象。而案其图以想其生。故诸人之所以意想者皆谓之象。似古有象无像。然像字未制以前。想像之义已起。故周易用象为想像之义。如用易为简易变易之义。皆於声得义。非於字形得义也。”
大意是说,意象、想象的 xiàng 这个汉语词本无其字,于是假借“象”字来表示,取“人希见生象也,而案其图以想其生”之义。(这句话意思是:人很少见到活生生的大象,于是通过图画来在脑海中想象大象的形态。以此表达相似(脑海中的意象与现实的实体相似),或者想象等含义)
再后来,因为“象”要表示大象的含义,更是为了字义分化,于是就增添了一个人旁造了“像”字来分化“象”相似、想象等含义。
不过这种分化并不彻底,“象”在实际使用上仍然能够表示相似、想象的含义。(比如“象形字”、“印象”等词语。)这其实是实用(字义分化带来的系统实用)与尊古(尊重古字形)之间的博弈。
所以说,历史上“象”与“像”这组字在表示相似、想象的含义上一直混用。这种情况与“占”与“亻占”、“布”与“亻布”、“分”与“份”等字的混用类似。
2、 新中国的规范汉字
到了新中国时期,为了规范这些汉字混用的情况,对这些字的用法进行了规范。
“占”与“亻占”、“布”与“亻布”在《第一批异体字整理表》(注意,不是《简化字总表》)得到规范。规定使用前者。
“象”和“像”这组简繁关系,后来在《简化字总表》(1986年新版)中被删掉了。(同时被删的还有“迭”与“叠”、“复”与“覆”这两组简繁关系。)另外,“分”与“份”没被纳入到文字改革委员会的考量之中。
从今天的规范汉字使用角度来看,因为两个字没有被规范掉(即“象”没有被规定取代“像”),所以两者仍同时兼具相似、想象等含义。
相似、想象等含义,一般推荐使用“像”(以避免歧义,正如《简化字总表》第二版的注释所说)。但是一些很早就有的汉语词汇,如“象形字”、“印象”等,则继续从古,保留传统用法,不写作“像形字”、“印像”。
历史沿革
早期发展
相声一词,古作像生,原指摹拟别人的言行,后发展成为象声。象声又称隔壁象声,明朝即已盛行。相声起源于华北地区的民间说唱曲艺,在明朝即已盛行。经清朝时期的发展直至民国初年,象声逐渐从一个人摹拟口技发展成为单口笑话,名称也就随之转变为相声。一种类型的单口相声,后来逐步发展为多种类型的单口相声、对口相声、群口相声,综合为一体,成为名副其实的相声,而经过多年的发展,对口相声最终成为最受观众喜爱的相声形式。 相声起源于北京,流行于全国各地。一般认为于清咸丰、同治年间形成。是以说笑话或滑稽问答引起观众发笑的曲艺形式。它是由宋代的“像生”演变而来的。到了晚精年代,相声就形成了现代的特色和风格。主要用北京话讲,各地也有以当地方言说的“方言相声。 在相声形成过程中广泛吸取口技、说书等艺术之长,寓庄于谐,以讽刺笑料表现真善美,以引人发笑为艺术特点,以“说、学、逗、唱”为主要艺术手段。
早期代表人物
张三禄是目前见于文字记载最早的相声艺人。根据相关记载并推测:张三禄本是北京的八角鼓丑角艺人,后改说相声。他的艺术生涯始于清朝的道光年间。在《随缘乐》子弟书中说:“学相声好似还魂张三禄,铜骡子于三胜到像活的一样。”但是一般来说,相声界把朱绍文(穷不怕)称作他们的祖师爷。 抗日战争时期,一些相声演员表现出民族气节。常宝堃曾经两次因为讽刺日治政府而被捕,张寿臣公开赞扬吉鸿昌等人的抗日,批评当局的不抵抗政策,也曾因为讽刺当时天津的警察“贱”遇到麻烦。
在中国大陆的发展
1949年后,一大批以侯宝林为代表的从中国***建政之前著名相声大师侯宝林就在说相声的演员逐渐转型,将相声的内容加以改造,去掉了大量色情、挖苦别人生理缺陷之类的段子。相声快速普及,成为全国性、全民性的曲艺形式。相声的流行的一个原因是因为它是一种以声音为主的艺术,适合以被普及的无线广播作为主要媒体。相声被称为“文艺战线上的轻骑兵”。 除了重新整理的传统相声之外,初期还有很多讽刺型的相声,讽刺“旧社会”或者新时代思想落后的人。但由于***的政策,一些人意识到歌颂社会主义的相声的需要。1958年总路线时期,一批歌颂型相声开始大量出现。其间以马季等为代表人物。 尽管如此,在随后的文化大革命中,很多相声艺人遭到打压,曾一度让相声在中国大陆绝迹,只有一些歌颂型相声得以在文化大革命时期仍然能够演出。 文革之后,相声迅速走红。以 姜昆、李文华的《如此照相》和常宝华、常贵田的《帽子工厂》为代表的一大批讽刺“四人帮”的相声迅速流行。从前侯宝林等人的相声也重新在广播电台播出。 进入1980年代,在日益流行的曲艺形式小品的冲击下,表演形式简单的相声不再得到以电视为主要传播媒体的观众的青睐。一些新的相声形式,如弹唱相声、相声剧等被发展出来,但市场仍然不大(与此同时,相声的大量元素被吸收到小品中)。尽管如此,这段时间里著名相声大师马季相声还是获得了不小的发展:新一代演员涌现出现,各种内容和形式上崭新的相声段子不断登台,形成了有别之前的“当代相声”。其中无论是歌颂娱乐型还是针砭时弊性的段子,都很多深受大众欢迎的例子。在这一时期的各种大小文艺场合,相声仍是娱乐大众的主角。 1990年代中后期开始,相声开始逐渐式微,新段子越来越少,脍炙人口的更是凤毛麟角,而且内容中讽刺时政的内容也日益罕见,老式的纯娱乐风格相声开始逐渐占据绝对主流地位。在此同时,包括许多知名演员在内的相声演员离开了相声舞台转而从事其他工作,可是新人中能接班的却不多。相声的地位逐渐为繁荣的小品所取代。 在21世纪初,相声在中国大陆处于青黄不接的局面:老一辈艺术家纷纷陨落,1980年代当红的演员们对于相声的发展也表现出了力不从心的状态;在为了重振相声举办的“全国相声大赛”中,新生代亦始终不见勃兴。(中国中央电视台分别在2002年元旦、2003年元旦、2006年国庆节和2008年五一黄金周期间举办了四届全国相声大赛。首届和第二届受到了观众的好评,第三届第四届相声大赛却被指“看不到相声的相声大赛”。第三届相声大赛闭幕式中马季与主持人周涛和毕福剑合说的相声《学相声》成了马季最后的公开相声演出。)相声的发展前途不被多数人看好,但是在媒体以外的地方,许多以传统方式演出的相声剧团还是保留了一定水平并具有相当多观众的。在天津的许多小剧场与茶馆都可以听到相当精采的传统相声。而同样曾在茶馆传统方式演出的郭德纲在2005年之后的突然走红,虽然不同于真正的茶馆相声,但还是给观众带了一些对传统的认同。
在台湾的发展
1949年,国民党政府退守台湾,一批相声演员也到了台湾。当年,魏龙豪(魏苏)和吴兆南结识,在中国广播公司、警察广播电台等广播电台一同主持相声节目。随后在1967年起,开始收集资料灌制‘相声集锦’、‘相声选粹’、‘相声捕轶’以及‘相声拾穗’。 最初,相声的主要听众是以眷村为主的外省人。近年来,由表演工作坊(简称“表坊”)于1985年推出舞台剧‘那一夜,我们说相声’(由李立群、李国修主演)之后,造成了轰动。 接着,“表坊”于1989年推出了《这一夜,谁来说相声?》(由李立群、金士杰、陈立华三人主演),1991年推出《台湾怪谭》(李立群单口相声),1993年年推出《那一夜,我们说相声》(由李立群、冯翊纲重新诠释),1997年推出《又一夜,他们说相声》(冯翊纲、赵自强、卜学亮三人主演),2000年,推出《千禧夜,我们说相声》(赵自强、金士杰、倪敏然三人主演)。最后,在2005年,推出了《这一夜,Women说相声》(方芳、邓程慧、萧艾三人主演)。 在1988年四月,冯翊纲、宋少卿组成相声瓦舍(随后加入黄士伟),开启了舞台剧融合相声艺术的创作表演。在2004年7月8日,辅佐‘可以演戏剧团’推出第一部作品‘给我一个胶带’。 1993年,台北曲艺团成立,除了相声以外,同时推出许多中国特有的说唱艺术,如双簧、数来宝、快书、京韵大鼓、梅花大鼓、河西大鼓、单弦等。 在2004年,倪敏然和艺人夏祎、干德门合演《大宅,门都没有》,同年和倪嘉升父子二人共同推出《没大没小说相声》,于2005年五月,获得第16届金曲奖传统暨艺术音乐作品类最佳曲艺专辑奖。
在马新地区的发展
国共内战之后,一部分中国南部的演出团体前往马来亚地区发展(当时新加坡,马来西亚尚未独立)。相声艺人冯翔、白言、路丁在马新地区表演相声。因为马新地区所独有的多元语言环境使得“马新相声”较“大陆相声”和“台湾相声”别具一格,但也因为了中文并非主流语言的问题使得马新相声界的职业演员很少。
http://baikebaiducom/view/6749htmfr=ala0_1_1
关于家谱,你知道多少?
本文2023-10-02 08:45:03发表“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lezaizhuan.com/article/1552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