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百里杜鹃杨氏宗祠记
系出弘农,枝叶同茂绵百世
家传清白,兰桂齐芳振千秋
重修各大杨氏宗祠竣工祭文
时维,中华人民共和国二零一八年十月十八日,岁逢戊戍,时值孟冬,祭之良辰。各大杨氏阖族同聚,共庆宗祠修缮竣工,主祭人嗣孙杨思武、杨思远率杨登跃、杨登亮、杨虹、杨登涛等族人代表,并以三牲时馐之奠,诚祭于奇公祠前曰:
泱泱古国 悠悠华章 杨氏一族 与史同长
文可载史 武能安邦 为国效力 戎马疆场
为官清正 百姓颂扬 先祖功德 难以尽仰
感祖洪恩 以祭家堂 入黔富公 威振乌蒙
为官清正 世代传颂 在拱顺公 枝分一房
奇公各大 瓜瓞绵长 云公七品 文武俱双
适逢乱世 饱经风霜 勤俭持家 田园万亩
力敌猛虎 威名远扬 奈何天怨 子孙辞匆
含莘茹苦 祖为孙忙 博公聪颖 高中举榜
公闻喜狂 大笑寿终 感恩祖德 华表耀宗
宣公持家 率众建堂 刻龙雕凤 金碧辉煌
后逢动荡 民生紧张 祖祠遭损 几欲毁荒
族虽力护 萧条陋容 睹物思祖 子孙神伤
时至今日 国臻小康 承祖福德 荣裔万众
修缮祖祠 彰显荣光 祝我中华 蒸蒸日上
愿我族人 奋发图强 建功立业 再谱华章
祖训家风 山高水长 千秋忠义 供奉一堂
礼成告祖 垂赐吉祥 佑吾族人 万世隆昌
肴馔敬献 伏惟尚飨!
奇公九世裔 杨 忠 恭撰
宗祠序
杨氏祠堂 八十八春 风雨飘摇 历尽艰辛
满目疮痍 故迹犹存 世事变故 烙上记印
奇公后裔 枝繁叶盛 恰逢盛世 不忘祖恩
修缮祖祠 传承文明 戊戌岁次 宗祠修成
雕梁画栋 碧宇生辉 彰显我族 繁荣昌盛
承前启后 阖族心声 杨氏宗祠 浩气长存
奇公九世裔:杨 虹 恭撰。
戊戌孟冬,祖祠落成。念先祖之德,感奇公八世裔思武、思远,九世裔登亮、登跃、杨虹、登涛等主持修缮事务。感所有为修缮捐资及出力献策的亲人们及积极参与者。余有幸参加宗祠部分文字编辑,万千感慨,是为之记。
时逢盛世 祠缮竣工 合族欢庆 满堂焕彩
祖功宗德 深铭脑海 子恭孙敬 顶礼膜拜
家规族训 长记胸怀 如永春之 为模为楷
在拱杨姓 源远流长 伯侨裔嗣 弘农世泽
震公后代 家传清白 四世三公 千秋忠义
康熙岁月 枝分于斯 灵山秀水 植根福地
代代英杰 辈辈俊豪 人安物泰 后嗣隆昌
数百余年 彰显荣光 仕农工贾 奋发图强
丁财并茂 福禄寿全 各大祖祠 族人众望
族邦永固 瓜瓞绵长 仰慰先祖 续谱华章
奇公十世裔尚礼恭撰
戊戌年冬,在拱各大杨氏祠堂修缮既成,石头有感于先祖之名望,今族人之赤子心,作拙文以记之。
春秋骄阳 辉耀扶桑 源起伯侨 杨氏正宗
弘农久远 福泽绵长 四知之家 廉名远扬
三公泽世 四杰流芳 诗家传颂 凡夫景仰
祖德庇护 子嗣隆广 人文蔚起 盛世华章
木茂千枝 在拱葱茏 各大一祠 族人众望
片瓦条椽 辛劳倍尝 群策群力 赫然竣工
千秋忠义 供奉一堂 杨木质朴 挺直向上
贤达振邦 俗子自强 尚善尚礼 矢志不忘
仰承祖恩 俯启新章
石头敬撰
杨奇公先祖简文:
华夏神州 有姓为杨 人口第六 半亿族众
吾族杨氏 源远流长 源自姬姓 西周王宗
武王三子 桐叶封唐 传十三世 伯侨封杨
春秋杨石 交友不当 怜我杨门 险些族亡
幸有季夙 携家逃亡 隐居华阴 耕读农商
东周末年 始出杨章 官至秦将 封侯拜将
西汉杨敞 宣帝宰相 弘农始祖 全国郡望
东汉杨震 四知传扬 四世三公 华族榜样
南北朝间 称原武房 始祖杨岐 威震原阳
官居刺史 清廉名扬 江西辂公 虞部侍郎
定居庐陵 卒葬杨庄 宋朝绘公 行十二郎
迁居泰和 宗兴族旺 入黔始祖 丁富祖公
七星总领 名震乌蒙 徙黔九世 自顺祖公
主营农业 兼顾经商 迁居在拱 辟土开荒
务农耕作 富庶一方 在拱三世 名讳奇公
开基各大 经营有方 德佑后嗣 千古流芳
奇公九世裔登友恭撰
修缮宗祠有感
奇公八世裔:杨思学。
宗祠维修已竣工,子子孙孙喜欲狂。
雕梁画栋从古样,堂内堂外闪金光。
新筑围墙洁白净,一对宝狮大门旁。
扇方精雕诗图美, 撑柱乐土戏味长。
先祖灵魂归堂聚,如住京都更福祥。
祭祀大殿多雄伟, 千秋万载永留芳。
水调歌头丁富公颂
奇公九世裔:杨登友。
吾祖讳丁富,奉旨征西南。
讨伐元朝梁王,领兵进滇黔。
官居七星总领,守关十又二年,横戈跃马前。
后调威清卫,履职又八年。
黔中定,转云南,若等闲。
无悔无怨,金仓道台新职添。
致仕重归筑地,乐享天伦梦圆,膳台颐天年。
为官数十载,清廉留民间。
维修祠堂记
奇公九世裔:杨登涛
盛世修缮各大祠 ,孝子贤孙寄深思。
精巧工艺现古貌,芝兰慧心谱今时。
碧瓦红椽鲲鹏势,祖恩浩荡可入诗。
先祖灵位祠中立,四知家风人尽识。
根源同起弘农郡,传家忠义永不失。
感恩祠
奇公九世裔·杨忠
各大祠堂民国建,我祖荣光初彰显。
群山环顾真气聚,精雕细琢祈善缘。
皆因世事多变故,几经摇曳只壁残。
和平之期仰俎豆,睹物思祖情何堪。
今逢盛世齐修缮,举族谋力展新颜。
祖先恩德泽后世,万古千秋福绵延。
重修各大祠堂有感
奇公九世裔:杨登友。
一
杜鹃湖畔雨潇潇,乡村小道路曲遥。
各大祖祠风光好,堂前隐现跨湖桥。
二
祠前远眺龙山,堂后紧靠营盘。
先祖祠中供奉,子孙叶茂枝繁。
贺各大祖祠落成二首
奇公十世裔:杨尚东
一
悠悠龙山麓,各大尽风流。
朱雀水聚阔,玄武山峦叠。
龙腾再回首,虎伏抱有情。
子孝孙贤扬,福泽先祖灵。
二
戊戌岁中多美谈,同宗集腋谋善事。
无量功德千秋颂,流芳百世万代名。
修谱立牌缮祖祠,固本思源孝悌心。
盛世欢聚各大陇,跪拜先祖谢党恩。
各大祖祠记
奇公十世裔:杨 航
富公我祖军入黔,威震乌蒙为官廉。
自顺祖公于在拱,胜地各大奇公延。
云公虽雅敌猛虎,抚孙博公举梦圆。
祖莹山中竖华表,宣公率众把祠建。
皆因四时多变故,文物损毁后裔惭。
盛世集族谋修缮,戊戌岁次睹新颜。
先祖之灵堂中奉,家风秉承铭心田。
杨门忠勇誉华夏,世代流芳美名传。
赞祠诗一首
奇公九世裔:杨登乙
金碧辉煌杨氏祠,规模宏阔耸云端。
明柱素洁族中闪,气象庄严耀人间。
子孝孙贤永富贵,千秋万载福寿安。
重修各大杨氏祠堂有感
奇公九世裔:杨衡。
背靠金山龙气藏,西方临水浴朝阳。
祖宗德望绵千古,子孝孙贤美名扬。
题在拱宗祠
作者:(丁富公后裔二十代)杨景枫。
巍巍华夏五千年,冠冠炎黄百姓渊。
先祖四知名史册,后人九叩载新篇。
二龙抱柱文昌秀,朱雀庭开武广延。
世代宗祠呈紫气,千秋杨氏育良贤。
己亥年孟春百里杜鹃杨尚礼搜录。
四川渠县三板场杨氏字辈 :“显明继业兴先泽,正学崇德启厚仁,安荣达昌茂瑞庭,景玉尚国盛儒承,隆祺道邦兆品祥……”。
四川武胜杨氏一支字辈:“再正通光昌,盛秀德文方,大成孝希国,朝廷万世邦,祖宗玉元玖,富贵金明长,天开可执秤,永生太平姜”。
四川省简阳市云龙镇石玉村三组杨氏字辈:“加再朝维英,明彰开国正,道德辉先禄,仁义忠孝成,功修基学业,富贵显方声,耀祖财发盛,光宗世泽荣”。
四川杨家一支字派:“再正通光昌,盛秀德文方,大成孝希国,朝廷万世邦,祖宗玉元玖,富贵金明长,天开可执秤,永生太平姜”。
四川省泸州市纳溪区杨氏字辈:“正翠琏茂盛,世代永兴隆,民国嘉添华,传通裔侯洪,礼仪由存佑,纲常作益庸,集德源流远,群成科仕同”。
重庆府合州四新里二甲地名龙市杨氏字辈:“朝兴原景文,政通光昌俊,秀再春之起,方长钟鸣胤,承德安纯永,宏才齐世盛,宗大克绍述,继绪新万运 ”。
重庆奉节县红土乡马军村6组杨氏字辈:“清天应朝盛,国运保隆昌,源远培厚泽,继绪兆贤良”。
云南丽江(祖辈在清末从重庆涪洲府武隆司西里四甲迁到云南)杨氏字辈:“登通和明昌太秀,德盛联芳永光宗”。
贵州遵义杨氏字辈:“士正朝宗昌盛秀,永先祖训顺天长,文章华国照书香 ”。
还有好多,《中华杨氏家谱字辈字派排行》
排行应该是:文\远\荣\明,这样排的,其中"远"是杨氏第39代,"荣"是杨氏第40代,"明"是杨氏第39代,"明"应为"名",杨氏家谱是这样排的在我的老家山西代县有一个杨家祠堂,历史800余年,有非常完整的家谱记载,每隔几年都会举行祭祖续谱的活动
西昌杨氏的由来可以追溯到明朝时期。在云南,元朝灭亡后的几十年一直是大明朝的天下,在元朝灭亡前夕杨赛因不花因子受赏世袭千户,直到他逝于明建文二年(1400年),享年67岁,其在西昌的后人(杨保)还在西昌建了杨氏宗祠。
关于杨氏族谱的记载,我了解到西昌杨氏的族谱最早可以追溯到南宋时期,但具体的族谱记载可能因为历史原因已经遗失或损坏。目前,西昌杨氏后人会编写家谱,但只有近代的世系可以完全确定。
建议您咨询当地的杨氏后人或历史学者,以获取更详细和准确的信息。
能在这里见到杨氏宗谱的对联很开心。顺便也是了解家族的一些不知道的历史,在网上收了一下,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
“关西衍派,经纶盖世推三相;弘农发祥,清白传家守四知。”这是遍布潮汕各县市中杨姓人家贴于自家门口的门联。这些聚居潮汕各地的杨氏后代,不少人家和祠堂里都悬挂着与“四知”、“三相”有关的门额、楹联和诗句。
揭阳棉湖一“进士第”的门联是:“四知遗训家声远;三相流芳世泽长。”澄海城区东湖社区“杨氏家庙济美堂”祠堂门前的楹联是:“承传弘农祖德;恪守四知家风。”揭阳槎桥“杨氏宗祠”其门联曰:“一门文武五进士;历代院台三翰林。”潮安庵埠达祖祠联云:“经纶传汉书,缵绪承禧,仰高曾声名北斗;清白耀今昔,绍闻衣德,开奕叶步武云霄。”可见,杨氏世家历代人材辈出,代有名贤,科甲流芳,而为潮汕郡望。今杨氏子孙蕃衍潮汕各地及海内外,人口居潮汕姓氏前列。后代裔孙一直以来铭记“清白传家、四知家风”的祖训,把它作为“座右铭”世世代代地传承下去。
“明称贤相,必首三杨”,这就是杨氏“三相流芳”的来历。明代宣宗宣德、英宗正统二朝(1426~1449)出了“三杨”辅政。据《明史·列传八》记载:杨士奇,明江西泰和人,建文(明惠帝)初,以史才荐入翰林,任编纂官,修《太祖实录》。永乐中累官礼部侍郎华盖殿大学士;杨溥,明湖广石首人,建文进士,仁宗时擢翰林院修撰,宣宗时官礼部尚书,英宗进武英殿大学士;杨荣,明福建建安人,建文进士,以多谋善断为成祖器重,多次随行北巡,升到文渊阁大学士。以上三人同时以大学士入阁辅政,名闻朝野,史称“三杨”。
杨氏家喻户晓的“四知堂”,出自东汉杨震的故事。杨震,字伯起,东汉弘农郡华阴县(今陕西南部)人。少好学,明经博览,时被称为“关西孔子”。历任荆州刺史、涿郡太守、司徒、太尉等职。《后汉书·杨震传》记载:“任东莱(今山东莱州市)太守,当之郡,道经昌邑,故所举荆州茂才王密为昌邑令,谒见。至夜,怀金十斤以遗震。震曰:‘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密曰:‘暮夜无知者。’震曰:‘天知、神知、我知、子知,何谓无知?’密愧而出。后转涿郡太守,性公廉,不受私谒,子孙常疏食步行,故旧长者,或欲令为开产业。震曰:使后世称为清白吏子孙,以此遗之,不亦厚乎。”杨震到了东莱郡上任之后,亲自书写:“四知”二字牌匾挂于公堂之上,作为一面明镜,时刻用来对照、鞭策自己,成为历史上的廉吏,这就是杨氏的“四知堂”。后来杨震的子孙世代任公卿,成了东汉的世家望族。
杨震是东汉著名贤臣,为官清正廉明,不受私谒,深夜却金,实属难能可贵,也得到后人很高的评价,并把清白正直的品德传给子孙后代。
贵州百里杜鹃杨氏宗祠记
本文2023-10-02 08:27:22发表“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lezaizhuan.com/article/1551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