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五代史记载了哪些内容?

栏目:资讯发布:2023-10-02浏览:2收藏

新五代史记载了哪些内容?,第1张

“二十四史”之一,纪传体五代史,作者欧阳修。记事上自公元九○七年朱温称帝,下迄公元九○六年北宋灭后周,计五十四年的历史。包括《本记》十二卷、《列传》四十五卷、《考》三卷、《世家》及《世家年谱》十一卷。书中列传皆用类传,有《家人》、《一行》、《义儿》、《伶官》等传,而十国称为《世家》,并有《十国世家年谱》。此书文辞力求“高简”,对史实多有忽略,唯间采小说笔记以补旧史之缺,故仍有一定之史料价值。

具体的范文模板

链接:https://panbaiducom/s/1yF_cZiA3fxLr2AyQuUq6Lg

pwd=1x6k 提取码: 1x6k    

汲在姓氏的读音是jí zài。

一、起源及历史

1、据《百家姓》记载,汲姓是一个古老而稀有的汉姓,起源于商朝时期。传说中,汲姓是由商纣王之子寿辛按社种下的一株葵花嫁女所得到的姓氏。

2、汲姓有的说法是出自周武王专业改姓时改为「稷」姓。从历史上来看,汲姓并不是一个很常见的姓氏,在现代社会中属于罕见的姓氏之一。

二、分布

汲姓在我国的分布比较广泛,但总体人数并不多,主要分布在中国北方地区,如山西、河南、河北等省份。其中,山西省太原市和吕梁市是汲姓人口最多的地区。

三、名人

1、汲古阁:中国近现代藏书家、收藏家,被誉为“汲氏世家”中的代表人物之一。

2、汲晓光:山西省省委原副书记、省长、省政府党组书记。曾任太原市市样,2011年11月离任。

3、汲玉泉:中国音乐家、布鲁斯琴表演艺术大师之一。

4、汲慧中:台湾著名批评家、文学评论家、回忆录写作者。

扩展知识——汲姓

1、除了以上所述,汲姓还有一些特色,例如:汲氏家训、“汲氏世家”等。其中,“汲氏世家”是指祖辈都是汲姓的家族,人口众多且分布广泛。

2、汲氏家训则是记录在“汲氏世家谱”中的,其内容主要是对家族成员传统美德和家族历史渊源的规范和要求。

3、近几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对家谱文化的重视,越来越多的汲姓人士开始积极探寻自己的家族历史和文化,加强了汲氏家族的凝聚力和传承保护。

4、例如,一些在山西太原和吕梁地区的汲氏宗亲们联合创办了“汲氏宗亲联谊会”,组织开展以家训学习,祖先纪念等为主题的活动,以促进汲氏族人之间的联系和交流,并传承和弘扬汲氏家族的文化。

5、总之,虽然汲姓在现代社会中已经属于比较少见的姓氏之一,但是作为一个拥有着4000多年历史的姓氏,其背后蕴含的文化与价值是非常宝贵的,也是值得我们重视和传承的。

1 明史,扬卓文言文翻译

出自 明史卷五十二 列传第二十八

杨卓,字自立,泰和人。洪武四年进士,授吏部主事。逾年,迁广东行省员外郎。田家妇独行山中,遇伐木卒, 欲乱之。妇不从,被杀。官拷同役卒二十人,皆引服。卓日:“卒人众,必善恶异也,可尽抵罪乎?”列二十人庭下,熟视久之,指两卒日:“杀人者汝也。”两卒大惊,服罪。坐事谪田凤阳,复起为杭州通判。有兄弟争田者,累岁不决,卓至垂涕开谕,遂罢争。卓精吏事,吏不能欺。而治平恕,民悦服焉。病免,卒。

杨卓,字自立,泰和人。明太祖洪武四年考进士出身,被授予吏部主事的官职。一年以后,升迁为广东省员外郎。有一个妇女在山中行走,遇到了进山伐木的士卒,想要 她。妇人不从,被士卒杀死。当地官员抓捕了数十名有嫌疑的士卒,全都服罪。杨卓说:“这么多士卒,很定有善有恶,怎么能全都拿来抵罪呢?”让二十名士卒在庭院中站好,仔细地看了很久,指着其中的两名士卒说:“杀人的是你们!”两个小卒大惊,认罪了。后来杨卓因事获罪被贬到凤阳,后来又被起用做杭州通判。当地有兄弟因田地而产生争执,多年来都没有判决,杨卓流着泪开导他们,于是他们放弃了争执。杨卓精于做官之事,做官的人都不敢欺瞒他。将当地治理的井井有条,老百姓都很信服他。后来因为病重而免职,去世了。

纯手打,!

2 卓组词有哪些

“卓”组词有:卓然、卓越、卓绝、卓识、卓著等等。

拼音:zhuó 部首:十

笔画:8 五行:火

五笔:HJJ

笔顺名称:竖、横、竖、横折、横、横、横、竖

基本释义:

1高而直:~立。

2高明;不平凡:~见。~越。

3古又同“桌(zhuō)”。

扩展资料

相关组词的解释及造句

一、卓然

造句:我国古典诗歌以其深远的意境、严谨的韵律和独特的形式卓然独立于世界诗坛,要想把这一艺术奇葩翻译成与汉语差异很大的英语文字绝非易事。

解释:卓越:成绩~。

二、卓越

造句:我记得大部分内容在谈论建立“卓越服务中心,使我们的核心服务与客户需求更加匹配”以及“加速客户领先解决方案开发”的需要。

解释:非常优秀,超出一般:~的成就|~的贡献|~的表演。

三、卓绝

造句:对霍布斯和特拉西马库斯而言,根本不存在能高过君主意愿,和言辞的上诉法院,更没有什么卓绝或是神圣的法律,以及其他权力是可以高于君主的命令的。

解释:程度达到极点,超过一切:英勇~|坚苦~。

四、卓识

造句:除非所有计划有变,伟大演说家奥巴马将在议事大厅里阐述他远见卓识的主题,下面坐满了进行实际计算协调减排指标的各国官员。

解释:卓越的见识:远见~。

五、卓著

造句:在哈佛大学授课时,他成绩卓著;1982年到1984年,他担任经济顾问委员会主席一职,这个职位也是格林斯潘曾经担任过的,这是格林斯潘迈向美联储主席的关键一步。

解释:突出地好:成效~|功绩~。

3 请帮我把这篇文言文《卓还来殉难记》翻译成白话文,功课要用的,

当初日寇南侵的时候,进军十分迅速,不到几个月就攻克了所有著名的城市。

当时中国驻山打根的领事卓还来博士,在日寇登陆后,独自坐在领事馆里,淡然自若脸色不改,而领事馆上悬挂着的国旗,也仍旧飘扬在天空中。被抓获后,敌人胁迫他交出领事馆中的档案,卓领事指着烧剩的灰烬说:“都在这里,都在这里。”

日寇对此又气又恨,于是在1942年9月将卓领事押解到古晋,关押在俘虏营。营区有十多亩大,几十个囚室,北婆罗洲各地被日军俘获的几千名外籍俘虏都关押在这里。

卓领事每天只能吃到稀粥野菜,亲自洗衣服,又被驱赶到草场里种豆种菜,不久以后面容削瘦毛发变黄,胡须因为没有修理而变得又粗又长,神情憔悴。当地的华侨想方设发私下提供食物给他,这大概是因为1941年春天卓领事奉命出巡古晋,受到当地华侨的爱戴。

卓领事被关押期间,备受酷刑,日寇逼他出来领导侨胞拥护伪政权,与日寇合作,卓领事都坚决拒绝。1944年1月,英国军队的几百名战俘,被绳索首尾相连在石角路砍树烧山。

有位名叫丁道尧的侨胞,因为家里这里很近,经常看见他们,久而久之也就熟识了。有一天战俘偷偷将一封信递给丁道尧,是卓领事写的,希望他能将有关战争的新闻报导送到某处一个地窖里,道尧答应并满足了这个需要。

当时所有收音机被日寇劫走,秘密送给卓领事的只有日寇创办的久镇日报。这样的秘密往来经历了几个月,直到奸人告发,道尧被捕,用拶指炮烙的酷刑逼问事情起因经过。

而后将卓领事和八个英国战俘也先后被押到宪兵本部。日寇讯问卓领事时声色俱厉:“你们重庆 就要垮台了,英、美军也一蹶不振,你为什么还不归顺皇军,难到还有什么异心吗?”卓领事侃侃而谈:“我相信联军必定会取得最后胜利,日本投降指日可待。

久镇日报虽是我们敌人的报纸,但字里行间也流露出战败消息。自从丁道尧秘密把这些传递给我,我就每天译成英文在盟军之间传递着。”

日寇更加气恨,将他押到亚庇总部,不久将他杀害。抗战胜利后,中央屡次命令中国驻山打根领事俞培均寻找卓领事遗骨,最后在根地咬这个地方挖掘出来,在1947年6月上旬运回南京以礼下葬,并且为他在北京忠烈祠立祠。

4 棹在文言文的意思是什么

1 棹 [zhào]

棹 [zhào]

〈名〉

(形声。从木,卓声。本义:长的船桨)

同本义 [long oar]

桂棹兮兰枻。——《楚辞·九歌·湘君》

又如:棹竿(竹竿制作的船桨)

泛指船桨 [oar]

短棹沿洄野兴浓。——陆游《泛舟》

又如:短棹(短把的船桨)

指船 [boat]

发战棹东下。——《宋史·太祖本纪》

春歌弄明月,归棹落花前。——徐彦伯《采莲曲》

又如:棹夫(船夫);棹郎(船夫);棹楫(船桨);棹影(船影)

〈动〉

划[船] [row (a boat)]

或命巾车,或棹孤舟。——晋· 陶潜《归去来兮辞》

又如:棹船(划船);棹力(船桨划水之力);棹舟(划船);棹卒(操棹行船的兵士)

2。棹 [zhuō]

同“桌”。

5 文言文翻译《杨卓传》

杨卓,字自立,泰和人。

洪武四年进士,授任吏部主事。过了一年,迁任广东行省员外郎。

农家妇女独自一人在山中行走,遇到伐木士兵,想的混乱。妻子不同意,被杀。

官府拷问同服役士兵二十人,都服罪。卓说:“士卒人多,必然善恶现象,可以全部抵罪吗?”列二十人庭下,仔细看了许久,指两个士兵说:“杀人者,你的!”两个死大吃一惊,认罪。

因事获罪贬谪凤阳种田,又起用为杭州通判。有兄弟争夺田地的人,多年来不决,卓到,垂泪开导,于是停止争执。

杨卓精于吏事,属吏不能欺骗。而社会公正,百姓心悦诚服呢。

6 刘敏中志向不凡古文翻译

刘敏中幼卓异不凡,年十三,语其父景石曰:“昔贤足于学而不求知,丰于功而不自炫,此后人所弗逮也。”父奇之。乡先生杜仁杰爱其文,亟称之。敏中尝与同侪言其志:“自幼至老相见而无愧色,乃吾志也。”

刘敏中幼时就很出类拔萃,与常人不同,13岁的时候对他的父亲景石说:“前代贤才满足于自己的学识而不再努力汲取知识,满足于自己的功劳而不再争取立功,这不是后人所追寻模仿的。”父亲对他说的话很惊讶。本地的先生杜仁杰喜欢他的文采,屡次称赞她,敏中曾经对他的同学说他的志向:“我从幼时到老时与人见面,面无愧色,就是我的志向啊!”

7 学习了《许衡字仲平》这首古文

许衡,字仲平,学者称之鲁斋先生,出生于金卫绍王大安元年(宋宁宗嘉定二年、元太祖四年)四月初三,为农历己巳年己巳月丙寅日、公元1209年5月8日,卒于元至元十八年三月初三,为农历辛巳年壬辰月戊戌日、公元1281年3月23日,葬于至元十八年四月二十,为农历辛巳年癸巳月乙酉日、公元1281年5月9日。祖籍怀州河内李封(今河南省焦作市中站区李封村)人,谥文正,封魏国公。他是中国十三世纪杰出的“思想家、教育家和天文历法学家”。

(1) 据《元史》、《许文正公遗书》、《许文正公世家谱》、《元朝名臣事略》、《元文类》、《蒙兀儿史记》以及《辞源》、《辞海》、《中国人名大辞典·历史人物卷》等史料记载,许衡青少年时即聪敏勤学,博览群书并立志学以致用;成年后,“凡经传、子史、礼乐、名物、星历、兵刑、食货、水利之类,无所不讲”。

(2)与姚枢、窦默等讲程朱理学,“慨然以道为己任”。

(3);元世祖忽必烈为亲王时任京兆提学,于关中大兴学校;世祖即位后,任中书省议事、中书左丞,与刘秉中等“立朝仪”。

(4)“定官制”。

(5)筹划立国规模,上书言立国“必行汉法”。

(6)“犯颜谏诤,刚毅不屈”。

(7)有元代的“魏徵”之称;创建并主持元初国学,任集贤大学士兼国子祭酒,培育人才,善教,众多弟子如姚燧、耶律有尚等皆学有成就;对汉蒙文化交流,程朱理学传播和朱陆合流有较大影响;教领太史院事,与王恂、郭守敬、杨恭懿等改定历法,“撰《授时历经》”。

(8)“新制仪象圭表”。

(9)道德情操高尚,留下了“梨无主,吾心独无主乎”。

(10)不食道旁无主之梨的价值标准和道德信念;治家严谨,教子有方,其子孙皆学有所成,第四子许师敬先后三居相位,为元仁宗推行科举制度和使天灾频生的泰定时期呈现治平的盛世,卓有政绩。许衡著有《鲁斋集》、《鲁斋心法》、《授时历经》、《读易私言》等,经后世多次修订编辑再版并易名为《鲁斋遗书》、《鲁斋全书》,《许文正公遗书》等并收入《四库全书》。许衡在思想、教育、历法、哲学、政治、文学、医学、历史、经济、数学、民俗等方面皆有颇深的造诣和卓越的建树,是我国元代一位百科全书式的通儒和学术大师,“儒学君子”位居相位者,许衡为古今唯一的一人。

新五代史记载了哪些内容?

“二十四史”之一,纪传体五代史,作者欧阳修。记事上自公元九○七年朱温称帝,下迄公元九○六年北宋灭后周,计五十四年的历史。包括《本记...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