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炎武是明末清初的杰出人物,他为何被尊称为清朝的“清学开山”始祖?

栏目:资讯发布:2023-10-02浏览:3收藏

顾炎武是明末清初的杰出人物,他为何被尊称为清朝的“清学开山”始祖?,第1张

顾炎武,名绛,字忠清,明朝灭亡后改名炎武,江苏昆山人,号亭林,后人尊称他为亭林先生。他是我国著名的思想家、史学家、语言学家,与黄宗羲、王夫之并称为明末清初三大儒。

当时,明朝已经灭亡,清朝刚刚建立,顾炎武认为明朝灭亡仅仅是换了一个皇帝,这叫“亡国”,但是清朝的统治是要更换原来的生活方式和思想文化,这叫“亡天下”。他号召人们不必为某个皇室的兴亡而战斗,要为民族的存亡而战斗。这一思想的提出具有跨时代的进步意义,这句话也成为激励中华民族不断奋进的精神力量。

“自少至老手不释书”的典故也源自顾炎武。他出身名门,少年时勤奋读书,10 岁的时候就跟着祖父阅读《资治通鉴》。他每天给自己规定相应的篇数,不仅读完还要背诵,坚持了三年,终于读完了这部巨著。顾炎武对待读书做学问非常踏实、严谨,喜欢阅读那些有实用价值的书籍,不以科举考试作为唯一目标。

每次外出,顾炎武都有许多马和骡子载书随行。到了一个地方,他就会向附近的居民打听当地的地形、风俗等情况,并记录下来。

如果这个地方没什么值得留意的,顾炎武就在马背上默默地背诵之前读过的内容。他还四处搜集农田、水利、交通等方面的书籍,一边阅读,一边校正。正是以这样的精神,顾炎武完成了长达120卷的历史地理著作—《天下郡国利病书》,该书记载了明代各地区社会政治经济的基本状况,对于边疆形势和沿革也作了详细的叙述。

清军入关后,顾炎武在朋友的推荐下,在南明朝廷任职。他殚精竭虑,积极为朝廷出谋划策,希望可以光复大明。1645 年,他奔赴南京就职,但尚未到达,南京便被清兵攻占。南明军崩溃后,顾炎武仍坚持抗清。

国仇家恨使顾炎武的思想产生了激烈的震动。和其他进步思想家一样,他开始遍访名山大川,潜心治学,反思社会的痼疾和明朝灭亡的原因。在《天下郡国利病书》中,顾炎武对土地兼并和赋税繁重不均等社会积弊进行了批判。他还大胆怀疑君权,认为“君”

并不是封建帝王的专称,并提出了“众治”的主张,即“以天下之权寄之天下之人”。他的这些思想均具有早期民主启蒙色彩。

明末清初,是理学发展的最后一个时期,即自我批判时期。当时,出现了很多重要思想家,他们既学习理学,又对其进行批判。如:

黄宗羲完成了《明儒学案》、《宋元学案》等著作,对理学作了总结;172王夫之提出了系统的唯物主义理论,在理气论、人性论、认识论、知行观等方面突破了理学的局限,达到了中国古代哲学的高峰。[1]

顾炎武为学以经世致用的鲜明旨趣,朴实归纳的考据方法,创辟路径的探索精神,以及他在众多学术领域的成就,宣告了晚明空疏学风的终结,开启了一代朴实学风的先路,给予清代学者以极为有益的影响。顾炎武还提倡“利国富民”,并认为“善为国者,藏之于民”。

他大胆怀疑君权,并提出了具有早期民主启蒙思想色彩的“众治”的主张。他所提出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一口号,意义和影响深远,成为激励中华民族奋进的精神力量。 他提倡经世致用,反对空谈,注意广求证据,提出“君子为学,以明道也,以救世也。

顾炎武(1613715—1682215),汉族,明朝南直隶苏州府昆山(今江苏省昆山市)千灯镇人,本名绛,乳名藩汉,别名继坤、圭年,字忠清、宁人,亦自署蒋山佣;南都败后,因为仰慕文天祥学生王炎午的为人,改名炎武。

因故居旁有亭林湖,学者尊为亭林先生。明末清初的杰出的思想家、经学家、史地学家和音韵学家,与黄宗羲、王夫之并称为明末清初“三大儒”。

他一生辗转,行万里路,读万卷书,创立了一种新的治学方法,成为清初继往开来的一代宗师,被誉为清学“开山始祖”。顾炎武学问渊博,于国家典制、郡邑掌故、天文仪象、河漕、兵农及经史百家、音韵训诂之学,都有研究。

晚年治经重考证,开清代朴学风气。其学以博学于文,行己有耻为主,合学与行、治学与经世为一。诗多伤时感事之作。

参考资料:

词条  顾炎武

顾炎武(1613715-1682215),汉族,明朝南直隶苏州府昆山(今江苏省昆山市)千灯镇人,本名绛,乳名藩汉,别名继坤、圭年,字忠清、宁人,亦自署蒋山佣。

他一生辗转,行万里路,读万卷书,创立了一种新的治学方法,成为清初继往开来的一代宗师,被誉为清学“开山始祖”。

顾炎武学问渊博,于国家典制、郡邑掌故、天文仪象、河漕、兵农及经史百家、音韵训诂之学,都有研究。晚年治经重考证,开清代朴学风气。其学以博学于文,行己有耻为主,合学与行、治学与经世为一。

顾炎武,江苏昆山人,初名绛,学名继绅,字忠清。清顺治二年(公元1645年),清兵南下,为敬仰南宋民族英雄文天祥的门生王炎午的忠贞品格,他更名炎武,字宁人。顺治七年,为避害曾化名蒋山佣。因家乡有一亭林湖,故人称亭林先生。下面,一起来看看本期的古代名人故事,顾炎武自督读书的故事。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个家喻户晓的名言,是由明末清初的爱国主义思想家、着名学者顾炎武最先提出的。

顾炎武自幼勤学。他6岁启蒙,10岁开始读史书、文学名着。11岁那年,他的祖父蠡源公要求他读完《资治通鉴》,并告诫说:“现在有的人图省事,只浏览一下《纲目》之类的书便以为万事皆了了,我认为这是不足取的。”这番话使顾炎武领悟到,读书做学问是件老老实实的事,必须认真忠实地对待它。

顾炎武勤奋治学,他采取了“自督读书”的措施:首先,他给自己规定每天必须读完的卷数;其次,他限定自己每天读完后把所读的书抄写一遍。他读完《资治通鉴》后,一部书就变成了两部书;再次,要求自己每读一本书都要做笔记,写下心得体会。

他的一部分读书笔记,后来汇成了着名的《日知录》一书;最后,他在每年春秋两季,都要温习前半年读过的书籍,边默诵,边请人朗读,发现差异,立刻查对。他规定每天这样温课200页,温习不完,决不休息。

前人的治学经验告诉我们,抄书至少有两大好处:一是加深印象,巩固记忆效果,二是积累了资料,为日后进一步研究作了准备。但录抄或笔记时要注意几点:

①所抄的书要严格选择,必须是重要的,有价值的,不能见书就抄。

②录抄或笔记要分类,以免日后查阅费时费力不方便。

③对抄录的书籍、资料的内容要多思考、多揣摩,力求悟出一点新道道。

如果不思考,做个“抄书公”,对读书也不会有多少好处,仍然学不到真正的知识。

顾炎武(1613- 1682)汉族,原名绛,字忠清。明亡后改名炎武,字宁人,亦自署蒋山佣。尊称为亭林先生。江苏昆山人。明末清初著名的思想家、史学家、语言学家。曾参加抗清斗争,后来致力于学术研究。晚年侧重经学的考证,考订古音,分古韵为10部。著有《日知录》、《音学五书》等,他是清代古韵学的开山祖,成果累累;他对切韵学也有贡献,但不如他对古韵学贡献多。

http://baikesogoucom/v128403htm

顾炎武(1613—1682)本名继坤,改名绛,字忠清;南都败后,改炎武,字宁人,号亭林,自署蒋山俑,学者尊称为亭林先生。汉族,南直隶苏州府昆山(今属江苏)人 。明末清初著名的思想家、史学家、语言学家。与黄宗羲、王夫之并称为明末清初三大儒。明末诸生,青年时发愤为经世致用之学,并参加昆山抗清义军,败,幸而得脱。后漫游南北,屡谒明陵,卒于曲沃。康熙间被举鸿博,坚拒不就。其学以博学于文,行己有耻为主,合学与行、治学与经世为一。著作繁多,以毕生心力所著为《日知录》,另有《音学五书》、《亭林诗文集》等。

归有光(1506~1571)明代官员、散文家。字熙甫,又字开甫,别号震川,又号项脊生,是“唐宋八大家”与清代“桐城派”之间的桥梁,被称为“唐宋派”。汉族,江苏昆山人。嘉靖十九年举人。会试落第八次,徙居嘉定安亭江上,读书谈道,学徒众多,四十四年成进士,历长兴知县、顺德通判、南京太仆寺丞,留掌内阁制敕房,与修《世宗实录》。有《震川集》、《三吴水利录》等。

朱柏庐 (1627~1698年 )。著名理学家、教育家,名用纯,字致一。昆山玉山人。明诸生。居乡教授学生,潜心治学,以程、朱理学为本,提倡知行并进,躬行实践。他深感当时的教育方法,使学生难以学到真实的学问,故写了《辍讲语》,反躬自责,语颇痛切。曾用精楷手写数十本教材用于教学。生平精神宁谧,严以律己,对当时愿和他交往的官吏、豪绅,以礼自持。

顾炎武是明末清初的杰出人物,他为何被尊称为清朝的“清学开山”始祖?

顾炎武,名绛,字忠清,明朝灭亡后改名炎武,江苏昆山人,号亭林,后人尊称他为亭林先生。他是我国著名的思想家、史学家、语言学家,与黄宗...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