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鲜有多少汉人?

栏目:资讯发布:2023-10-02浏览:1收藏

朝鲜有多少汉人?,第1张

据说有一半以上的韩国人拥有汉族血统

商朝灭亡的时候,商朝贵族箕子(商朝纣王的亲戚)率领5000人逃到朝鲜半岛,建立了朝鲜半岛上第一个国家:箕子朝鲜。 从此之后,不断有中国人向朝鲜半岛移民。

汉朝时期,朝鲜半岛被汉朝占领,汉朝在那里设置了四个郡。东晋时期,由于中国丧失了北方的领土,因此无法控制朝鲜半岛。朝鲜半岛出现很多部落。这些部落互相吞并,在隋朝之前,形成了三个国家:新罗,百济,高句丽。

唐朝和新罗联盟,消灭了百济和高句丽。百济被唐朝灭亡,后来领土归新罗,高句丽被唐朝和新罗联合消灭,领土被双方瓜分,以大同江(就在平壤南面)为界线,北方归唐朝,南方归新罗。后来,新罗衰落,朝鲜半岛又分裂,崛起的高丽统一了朝鲜半岛。高丽人就是新罗然人,新罗人就是箕子朝鲜的后人,因此,高丽人从血统上,都是华夏-汉族的后人。

高丽本来是汉化的国家,无奈宋朝软弱,不能帮助高丽。高丽先后被契丹辽、女真金、蒙古元控制,渐渐蛮夷化。这激起了高丽官吏和百姓的愤慨。最后,在明朝的帮助下,亲华的高丽大将李成桂率领爱国官吏和百姓,推翻了高丽政权,建立了亲华政权。李成桂向朝廷请示国名,明太祖亲赐其国名为“朝鲜”。希望他们能象箕子朝鲜那样,在朝鲜半岛弘扬华夏文化,是朝鲜半岛早日去除蒙古的遗毒,重新成为文明国家。 因为朝鲜是明朝的属国,和其他国家比,朝鲜可以理解为中国的一个地方,习俗跟中国类似。所以在明朝的时候,生活在朝鲜,就是朝鲜人,生活在中国,就是华人。

明朝时期,很多中国人移民到朝鲜,他们现在虽然还有自己的家谱(韩国人普遍有家谱),证明自己是从中国移民过来的,但现在都归纳为朝鲜人。同样,很多朝鲜人到中国就是华人了。

满清占领中国后,朝鲜失去了中国在文化方面的帮助,虽然心理厌恶满清,但又不能帮助中国来反清复明,所有在文化上只有独立自主这一条路了。因此,渐渐形成了自己的民族习惯。也就形成了朝鲜人。

拼音:guó,部首:囗,笔画:8,繁体:国,五笔:LGYI

释义:

1、国家。

2、代表或象征国家的。

3、在一国内最好的。

4、指本国的,特指我国的。

5、姓。

组词:国外、法国、王国、国画、故国、祖国、外国、中国、英国、国歌、国家、国庆

笔顺

姓氏源流:

源于靺鞨族,出自唐朝时期朝鲜半岛百济国大臣国氏家族,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

据高丽王朝历史学者金富轼在南宋绍兴十五年(公元1145年)所撰著的朝鲜史籍《三国史记》中记载,西汉元帝刘奭建昭二年(西元前37年),古邑娄族(原肃慎族)的一个分支扶余族(濊貊族)酋王尉仇台属下的族人朱蒙,因受族人迫害。

仓皇离开妻子礼氏和儿子高类利, 逃离扶余国(今吉林扶余)到达卒本扶余一带(今辽宁浑江),后与当地桂娄部首领延陀勃之女召西奴结婚,并以桂娄部为核心创立了高句丽国, 成为高句丽国的开国君主东明圣王。

当朱蒙在扶余国的儿子高类利后来到达高句丽国后,朱蒙大喜,立其为王储,就是日后的琉璃王。朱蒙与召西奴所生的两个儿子沸流和温祚意识到将来琉璃王继位后,他们在高句丽国将无法立足。因此两兄弟决定离开高句丽国并与一批追随者一起向东南迁徙。

到西汉成帝刘骜鸿嘉三年(前18年),朱蒙的儿子温祚王带领一批高句丽国人南下到汉江盆地建立起百济国。 温祚在慰礼城(今韩国牙山)建城,并立国号为“十济”。但其兄长沸流认为临海而居更好,于是到弥邹忽建城(今韩国仁川广域)。

由于弥邹忽的盐水和沼泽使大多数人难以忍受,而慰礼城的百姓却繁荣地生活,大家都想去慰礼城,于是沸流前往慰礼城,并要弟弟温祚将十济国王位让给自己。

温祚不同意,沸流便对温祚开战,但很快就败给了温祚。沸流羞愧自杀,弥邹忽的百姓迁到慰礼城,温祚接纳了他们,并由此改国号为“百济”,并封以八个亲信氏族为世袭国姓大臣,分别为:国氏、沙氏、刕氏、燕氏、解氏、真氏(贞氏)、木氏、福氏(一说苗氏)。

居于慰礼城的百济国由于当时被马韩部落所包围,所以经常受到马韩民族的侵扰。因此,百济国不断在汉江两岸迁移都城,故韩国 汉城 在汉江两岸仍然留有北汉山城及梦村土城的遗址。当时,他们称呼今日的首尔两岸为“河北”及“河南”。直到今日,京畿道仍然留有“河南“这个名称。

王莽新朝始建国二年(10年)前后, 逐渐强大起来的百济国并吞了马韩。到了曹魏明帝曹睿青龙二年~西晋武帝司马炎太康七年(234~286年)百济国古尔王统治时期,百济国巩固了国家的制度。

曹魏齐王曹芳正始十年(249年),百济国向东扩展到洛东江流域与伽倻相邻,到东晋成帝司马衍太和二年(367年),百济国第一次向倭奴国派出外交使团。

东晋穆帝司马聃永和二年~东晋孝武帝司马曜宁康三年(346~375年)近肖古王统治时期,百济国通过与高句丽国的战争向北扩展了疆土,同时向南消灭了残存的马韩部落。近肖古王时期,百济国到达其鼎盛时期,其疆土涵括了除平安北道和平安南道的今西北韩地区。

在东晋太和六年(371年),百济国曾于平壤地区打败了高句丽国,并杀死了高句丽国故国原太王。这个时期, 百济国积极地吸取先进的中国文化和技术。

东晋太元九年(384年),佛教成为百济国的国教。与此同时,百济国也发展成为海上强国,并与倭奴国发展了良好的关系,中国的汉字、佛教、制陶技术和其它文化在这一时期从百济国传入倭奴国。

南朝宋梁时期,高句丽国开始南侵。在高句丽国的军事威胁下,百济国开始丧失北方土地。南朝宋后废帝刘昱元徽三年(475年),高句丽国攻下今首尔。在南朝宋元徽三年—南朝梁武帝萧衍大同四年(公元475~538年),百济国被迫迁都于熊津(今韩国忠清南道公州)。

熊津位于山区,因此可以有效防卫北部来自高句丽国的袭击。由于熊津离新罗国更近些,因此高句丽国的威胁使得百济国与新罗国建立起了军事上的联盟。

南朝梁大同四年(538年),百济国圣王移都泗沘(今韩国忠清南道扶余郡),并重新巩固了王权,并从那时起改国号为南扶余。随着佛教在百济国的发展,百济国文化在泗沘时期得到蓬勃发展。

由于北部高句丽国和东边新罗国的威胁,百济国圣王开始加强与中国的关系。由于新国都位于锦江沿岸,这为百济国与中国的交流也提供了方便。南朝梁到唐朝前期,百济国与中国的贸易和交往得到了蓬勃的发展。

唐前期,随着新罗国的影响在朝鲜半岛南部和中部的增长,百济国开始衰落。唐高宗李治永徽六年(655年),因高丽国联合百济国、 靺鞨国联军入侵新罗国,新罗国王金春秋遣使向唐高宗求救。

唐高宗派遣营州都督程名振和左卫中郎将苏定方率兵出击高句丽国;唐显庆三年(658年),程名振攻克高句丽国赤烽镇(今辽宁海城),斩首三千级;唐显庆四年(659年),唐朝右领军中郎将薛仁贵在横山(今辽宁辽阳华表山)大败高句丽军。

之后在唐显庆五年(660年)农历7月,苏定方率大军从成山(今山东荣城)由海路出发进军百济国,船帆千里,随流东下。新罗武烈王则率军五万与唐军会师,唐新联军随即发动了对百济国的攻击,很快即包围了泗沘城,义慈王率残部败退至熊津城,后无力再战,遂投降,一批百济国贵族则纷纷逃往倭奴国。

新罗武烈王则率军五万与唐军会师,唐新联军随即发动了对百济国的攻击,很快即包围了泗沘城,义慈王率残部败退至熊津城,后无力再战,遂投降,一批百济国贵族则纷纷逃往倭奴国。

唐王朝拆分了百济国故地,置熊津都督府、马韩都督府、东明都督府、金涟都督府、德安五个都督府,郞将刘仁愿以兵一万留鎭泗沘城。

苏定方则将义慈王、太子扶余孝、王子扶余隆,以及大臣、将领九十三人、百姓一万两千余人等皆掳至唐朝陪都洛阳,后义慈王病死在洛阳,赐谥号为“绍”,葬于北邙山。

百济国被灭后,百济国的遗贵们曾试图复辟重建百济国。原百济国王族家将鬼室福信拥立王子扶余丰为王,并向倭奴国求助。扶余丰携五千军队从倭奴国潜回故百济国。

唐龙朔三年(663年),百济倭奴联军与唐朝新罗联军在白江口(今韩国锦江口)一带海面开战,史称“白江口之战”。经过四次交战,倭奴海军惨败。

扶余丰先在岸上守卫,见倭军失利后乘乱军之际逃亡高句丽,驻守在白江河口上游周留城的百济王子扶余忠、扶余胜忠等率守军投降。百济国彻底灭亡。

在苏定方解押回国的义慈王等一批文臣武将,后留居中原,逐渐成为汉族,其中即有国氏,世代相传至今,是为河洛国氏。

高句(gōu)丽(lí),公元前37年至公元七世纪,700余年,很不错了!唐朝不足300年,宋朝南、北合计300年多一点,东汉、西汉加一起不足400年。即使是曾经称霸欧亚的元朝,成吉思汗铁木真甚至已经打到欧洲本土腹地,征服整个欧洲,领土扩张已经超越了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号称世界史上最伟大的王朝时代!其存续时间也仅百年!由此可见,高句丽王朝虽国土面积不算大,但称其“伟大”,不足为过。能够延续700年,说明其政治、经济、军事等多方面的发展与成就,都非常平衡、稳定,且可持续。

公元五世纪后,高句丽也称高句骊,简称高丽。我们小时候就称朝鲜族为高丽。但是中、韩史学家在高句丽与高丽的关系上存在重大分歧,中国史学界认为二者除民族DNA上的延续外,没有直接关系。高丽王氏王朝建立于公元918年,这已是高句丽王朝灭亡200年之后。如果这样也能算一个王朝,那中国的唐、宋也能算一个,这一点上我站中国史学家。如今东北延边自治州的朝鲜族,与隔鸭绿江而望的北朝鲜及南韩,属一脉相承的同一民族,这是公认的,起源以今天吉林省的扶余为多,当时称夫余。

对比高句丽时代与现代地图,高句丽古国南方的一部分与现代的北朝鲜重叠,但南韩境内大部分是高句丽时代的另两个同时代并存国家——新罗与百济。韩国现单方面称百济、新罗、高句丽为其古代的"三国时代",我不认同,这三个国家都在唐朝时代被李氏王朝灭亡了。

一个存续700余年的王朝,前后经历了28位君王,你可以想象她曾经的辉煌与顽强!我带着极大的好奇心与敬畏,来仰视这个王朝!

在独立建国之前,高句丽一直受汉朝控制的。当她扩张到一定程度,军事力量也相对强大后,与汉朝直接对抗,摆脱了汉朝的束缚,建都丸都城。后汉亡,高句丽先与曹魏合作,后又反戈一击,之后遭曹魏报复,于公元244年摧毁丸都城。这一役后曹魏以为高句丽再无翻身之力,然而没想到,七十年后,高句丽重建丸都城,再次崛起。七十年的休养生息,不仅让高句丽重生,且比之前有了更加强大的军事实力。高句丽开始疯狂扩张版图。对于曹魏来说,所谓“除恶不尽,必有后患”!

整个公元四世纪到五世纪200年的时间里,高句丽主要都在忙于扩张及对抗邻国。在长达尽约200年的时间里,战事连续不绝,休养生息的时间一般不超过几十年。700年的历史中,除了对抗中原大汉的挤压外,还有北方的游牧民族(契丹)、扶余国、西南部的燕、南方的百济与新罗,局部边境战事不断。这也是南韩一直将此三国鼎立时代称为朝鲜半岛“三国时代”的原因。从综合国力上来说,能够支撑如此长期的战事,可见高句丽在经济上发展得极好。

高句丽的版图处在中国东北广袤的黑土地上,与再向北的游牧民族不同,这片土地上有稳定的农业种植业。《山海经》中也有明确记载,此地食黍,即大黄米,至今东北人民依旧有小量种植;因为这一片土地上有丰富的野生植物资源,所以农牧业也很发达;而绵延的汉江、鸭绿江及海岸线决定渔业同样发达;手工业应集中于农业生产所需的铁器工具、兵器、日常生活器具及宗教祭祀用品。可以说,广袤肥沃的土地,与鸭绿江、浑江流域山川河谷丰富多样的自然资源,形成了农业、渔猎经济并重,手工业次之的经济结构,为农耕时代的高句丽古国700年兴盛不衰,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高句丽古国的治国之策,比如如何达成生产、供应与军事消耗之间的平衡,人口政策如何(长年征战,如何保证后备军源供给),手工制造业的发展对军事扩张起到了怎样的作用,农、林、牧、渔的水平在当时的中国处于怎样的地位……都值得深入研究。但是正由于其所处区域在元朝之后才归属于大汉,今人也理解其为中国古代少数民族的先民,所以她的历史在中国古代史中并没有得到足够重视。

从公元598年至公元668年,从隋朝(581年—618年或619年)到唐,隋朝的半个时代,唐朝的四个皇帝,共历时70年,不遗余力,终于将高句丽古国彻底灭亡。两个中原汉地的朝代,给予了高句丽这样一个北方少数民族小国如此高规格的军事对抗,主要原因,在于高句丽始终不愿安分守己,始终以扩张为国策。700年间,多数边境战事均由高句丽引发,有时是上一场战役还是盟友,一回头便反杀,翻脸比翻书还快,丝毫不讲道义。这就是不作死就不会死吧!不过能够让中原王朝及中原人,卧榻之侧如此无法酣睡,高句丽王朝也算得上是不容小觑的伟大王朝。能够被当作强大的对手,也是王朝及个人的一种荣耀。只有强大,才会被重视。但是如果高句丽能够学会与中原和平共处,发展平等互利的外交关系,是不是今天的东北吉林地区,包括我的家乡吉林市,我们是不是有可能就不是中国人,而是隶属于另一个占据朝鲜半岛且长驱直入内陆的国家呢(也不是今天的北朝鲜或韩国)?!

历史无法回头。人和国家都一样,要有自知之明!

高句丽古城

如今占地面积最大的高句丽古城遗址,位于吉林省集安。其他地方,比如抚松、吉林市都有其遗址。吉林市的那个在龙潭山南天门,查资料的时候看到这个信息吓我一跳。小时候我们都爬过,我只记得有水牢、旱牢,南天门有印象,但具体是什么样,都不记得了。百度搜索到的资料,没有显示明确的断代。

我要去的是集安这片最大的遗址群,包含最主要的国内城、丸都山城、高句丽遗址公园、将军坟、好太王碑、禹山贵族墓地、高句丽采石场7处考古遗址公园核心区及周边外延的众多区域。不知道是不是只能到达遗址公园。

其中丸都山早期用名“尉那岩城”,公元前37年至668年为高句丽的都城,也是汉代高句丽政权延续使用时间最长的都城。不知道保存得如何,希望不要让我失望啊!

在做攻略的过程中,遇到一个历史人物——甄萱,是朝鲜半岛后三国中后百济的创立者(在位期间900~935年),与高句丽时代无关,是高丽时代。

顺手查了一下“甄”这个姓氏。之前我父亲在世时,曾在我家附近遇到一个同姓的人,住在四惠东地铁站上面。他跟我父亲探讨过甄的姓氏起源,他说他查了大量资料,认为“甄”的姓氏起源于五帝时代,为帝舜后裔,得姓始祖为仲甄。《陈留风俗传》说:“舜陶甄河滨,其后为氏,出中山、河南二望。”因以做陶为业而得甄姓,主要分布于河北、河南。但是有宗族家谱的甄氏,浙江、江苏也有分布。另两种说法是可能源于鲜卑族或满族。

就“甄”字的象形文字结构来说,更似做陶器的;但是我的小脚趾不是一个完整的甲片,据说从遗传学上来说,这是有游牧民族血统的遗传学证据,但这也可能来源于我母亲这边的基因,不能确认。

历史上最著名的,真实存在的人物,当属甄妃——文昭皇后(183年1月26日—221年8月4日)甄宓(或甄洛)吧!魏文帝曹丕之妻,曹操的儿媳妇。传说《洛神赋》的原型即是她。

翩若惊鸿,婉若游龙,荣曜秋菊,华茂春松。

髣髴兮若轻云之蔽月,飘飖兮若流风之回雪。

远而望之,皎若太阳升朝霞;迫而察之,灼若芙蕖出渌波。

——曹植《洛神赋》

甄氏乃曹植的嫂子,所以这个说法,我存疑。不过传说中甄氏确实是个美女。

2019823

朝鲜有多少汉人?

据说有一半以上的韩国人拥有汉族血统 商朝灭亡的时候,商朝贵族箕子(商朝纣王的亲戚)率领5000人逃到朝鲜半岛,建立了朝鲜半岛上第一个国...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