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后期的基本政治格局如何?
东汉后期的政治格局
★外戚、宦官相互斗争
①时间:始于和帝永元4年,至恒帝延熹2年
②特点:皇帝年幼即位,太后临朝,并以夫兄辅政,遂使外戚掌权;皇帝长大后,又以宦官的力量打击外戚,形成外戚宦官轮流执政相互争斗的局面
③结果:共发生四次大的斗争,均以宦官胜利而告终,使宦官势力逐步加强,独揽了东汉王朝的大权
★世家大族开始出现
官僚士大夫:东汉时期,通过察举、征辟入仕的士大夫,与自己的门生、故吏相互结为集团,形成的一股政治力量
世家大族:所谓世家大族,就是在东汉后期的士大夫中,出现的一些累世公卿的家族,他们世居高位,门生、故吏遍布天下,成为士大夫的领袖,并在察举、征辟中得到优先,在本州、本郡拥有巨大的势力
★清议和党锢
清议:即东汉后期,在官僚士大夫、太学生和儒生中形成的一种品评人物的风气,他们对人物的褒贬,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左右社会舆论,进而影响士大夫们的仕途进退他们以清流自命,视宦官为浊流,以太学为清议中心,对宦官进行猛烈抨击
党锢事件:
恒帝时,李膺、陈蕃、王畅200余人等名士被逮捕,后虽赦免回归田里,却禁锢终身,是为第一次“党锢”事件;灵帝时李膺等人重被起用,由于他们谋除阉党之事泄露,宦官集团再次以“部党”罪名逮捕了李膺等人,禁锢党人的亲属、门生故吏,李膺死于狱中,是为第二次“党锢”事件
党锢事件的评价:
“党锢”事件是官僚士大夫和太学生的反宦官斗争,目的是缓和阶级矛盾,维护东汉王朝的正常统治秩序,在当时具有一定的正义性,博得社会的同情
朱元璋和刘邦出身低,疑心病太重,需要通过杀戮,建立皇权的至高无上。这是一条理由,不过刘秀的功臣们,远比朱元璋和刘邦的功臣们凶悍,他们都是拥有私家武装的豪门士族集团,本质上他们在刘秀的公司里,拥有一定比例的股份,份量哪是胡惟庸蓝玉、韩信彭越能比得了的?
朱元璋
有权力的地方就有斗争,实力的对比,阻止不了欲望的膨胀,很显然,君臣的实力对比和性格差异,不是主要原因。
真正的原因就是,刘秀建立的“双轨制”政治结构,从一开始就界定好了功臣们的责权利,双方按照“合同约定”,履行各自的义务,享受应得的红利,避免了利益纠纷!
所谓“双轨制”政权结构,就是构成帝国政治力量的两大重要组成部分,功臣集团和文官集团,以两条平行线独立运行,互不参与;功臣集团负责打江山,文官集团负责治天下。
正是这个看似非常荒唐的结构设计,让功臣集团明确了自己的身份和使命,以及取得天下后自己的权利。所以避免了两大集团之间的矛盾,以及与皇权之间的冲突。
“双轨制”政治结构的本质
我们知道,刘秀建立的东汉政权,其实是一个皇权与士族豪门集团共治天下的政权。正是基于这个模式的设计,刘秀才奇迹般地,从更始政权的一名打工仔,仅仅用了两年时间,就夺取了天下。
刘秀
也就是说,刘秀的胜利是顶层设计的胜利,“权力股份化”,让刘秀政权得到了天下实力最强大的士族集团的支持。
不过,权利没法量化,“股份”只是虚拟的,如果没有“量化指标”,权利斗争不可避免,依然逃不脱君臣之间的摩擦和杀戮。
“双轨制”结构,就是一个“权力量化”系统!它将功臣派的权利,限定在“以武功换权益”的范围,而文官集团则是“以文治换权益”。
刘秀如此设计,是基于现实环境的考量。士族阶层经过西汉末年的发展,以及汉末和新朝的动乱期,分化出了一批“豪门”。“豪”字表现,主要体现在家族私人武装的出现。还有相当一批热衷于啃书本的“耕读世家”,他们虽然也是士族阶层,但距离“豪门”还很遥远,我们姑且把他们叫做“士族精英阶层”。
在刘秀的“双轨制”结构里,“士族豪门集团”就是以私家武装入股的股东,“士族精英阶层”就是帝国的打工仔。“士族豪门集团”是产权所有人,“士族精英阶层”是职业经理人,双方管理权和经营权严格分离!
刘秀
这个结构有效剥离了产权所有人,和职业经理人之间的权力渗透和相互冲突,也让他这个董事长兼总经理左右逢源,最大限度地维护了皇权的至高无上。
“双轨制”政治结构成功的原因
“双轨制”结构的胜利,就是因为它得到了“士族豪门集团”,和“士族精英阶层”的一致认同。
对“士族精英阶层”来说,“双轨制”让本该由“士族豪门集团”占据的国家治理权,让渡给了他们,对他们来说就是意外收获。同时,这个结构还阻止了“士族豪门集团”,对他们行使治权的干扰。
这在任何一朝都是不可想象的,历朝历代都是功臣派占据要位,士族阶层想要介入政权核心,只能依附功臣集团。比如西汉,直到汉文帝上台,功臣集团才逐渐退出历史舞台。而功臣集团往往并不擅长于国家治理,他们占据高位,既是对文官集团的资源浪费,也是对国家的不负责任。
刘秀集团
“士族豪门集团”为何赞同“双轨制”呢?因为这个结构,既给了他们今天,又给了他们明天!
对他们来说,虽然失去了“治权”,但作为“股东”,他们该享受的分红一点不少。刘秀出手也大方,万户侯比比皆是,超预期的分配,让他们的当下赚得锅满盆溢。最关键的是,刘秀又给了他们一份“期权”,即家族的长远利益。
其实,功臣们作乱,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他们知道自己的价值已经消亡,只有获得“治权”,才能延续自己的价值,才能保证身后的家族利益!利益驱使之下,不惜与皇权对抗!
刘秀通过“双轨制”,解决了功臣们的后顾之忧,他让功臣集团子弟们,纷纷进入文官集团,代替功臣们,延续家族的希望。
这就是刘秀开出的期权!
举个例子,云台二十八将第四位的耿弇,和他的父亲上谷太守耿况,爷俩都是刘秀的利器。刘秀早早地将耿弇的五个弟弟,分批诏入文官集团,甚至让他们都做到了九卿级别的高官。当初彭宠反叛,想拉耿况参与,耿况毫不犹豫地一刀砍了彭宠的使者!
耿况
六个儿子都金印紫绶了,耿家还有什么可求的?自己委屈点不算啥!
“双轨制”政治结构,对东汉政治格局的长远影响
“双轨制”政治结构,对新建立的东汉政权意义重大,效果也是立竿见影。它有效保障了各派的切身利益,消弭了各派系之间的利益之争;也让朝政格局更加简单,不受外来因素的干扰。同时它也避免了功臣派与皇权之间矛盾冲突,让新生政权平稳发展。
从长远来说,“双轨制”结构加速了功臣集团的消亡,同时又推动了“士族精英阶层”“豪门化”的进程。
功臣集团在“双轨制”结构下,很快退出历史舞台,这个进程在刘秀完成全国统一的建武十三年,以一刀切的武将交回兵权,归养封国为标志。武将们非常配合,除了一部分人以“特进”和“奉朝请”的顾问身份,隐藏在政坛背后,其余的一律退出历史舞台。
如果说,功臣集团的和平交权,解除了皇权威胁,是刘秀精心设计的结构,达到了预期效果,那么,“士族精英阶层”的补位,就很难说是凶是福了。
文官集团
两百年后,士族豪门集团掏空了东汉帝国,所以,有一种观点认为,正是刘秀当初对士族豪门的倚重和纵容,导致了这个结果。
不过笔者认为,中国的皇权,直到明清才逐渐走向独裁,在此之前,它像一个蹒跚的儿童,皇权的支撑势力,就是它的监护人!西周是宗族势力,秦朝缺失,西汉由外戚势力替补,东汉是士族豪门,魏晋南北朝是士族豪门的升级版本门阀集团,隋唐之后是士大夫阶级。
如果东汉政权离开了士族豪门集团的支撑,它会不会是第二个秦朝?还能有二百年的历史吗?
任何一股政治势力的诞生绝非偶然,当它在某一个阶段,表现出积极意义的时候,在另一个阶段,也必然表现出消极的层面。在东汉帝国初期,士族豪门集团顺应了历史潮流,承担了历史赋予它的使命。
因而,至少在当时,“士族精英阶层”的豪门化,是有积极意义的!至于这个变化是否在刘秀的设计范围内,那就不得而知了。
刘秀
“双轨制”政治结构模式,为何消逝在历史长河
最后一个问题,既然“双轨制”结构那么美妙,为什么后来新生政权中,没有一位帝王复制刘秀的成功经验?
对这个问题的解答还是要回到特定的历史环境。东汉政权建立之初,正是士族豪门集团的成长期,势力远远比不上掌握了帝国命运的门阀集团。
也就是说,魏晋南北朝的四百年历史,其实是皇权最窝囊的一段时期,他们即便想复制“双轨制”,门阀集团也不会答应。谁愿意在鱼和熊掌可以兼得情况下,扔掉其中之一?
随着隋唐科举制的诞生,门阀集团彻底被历史淘汰,皇权也逐步走向成熟。而新诞生的文人士大夫阶级,完全不具备跟皇权抗衡的力量,这时候的皇权,还需要“双轨制”保驾护航吗?
随着朱元璋废除丞相制,文人士大夫逐渐成了皇权的附属品,皇权完全走向独裁,“双轨制”简直成了他们的笑柄!
也就是说,“双轨制”其实就是极特殊的历史环境下,诞生的一个特殊品种,不具备繁衍传播的特性!因而,它像一颗流星,只在那一瞬间发出耀眼的光芒,照亮了东汉帝国初年的欣欣向荣!
东汉前三个皇帝,汉光武帝刘秀、汉明帝刘庄和汉章帝刘炟,这三个皇帝都有能力维系皇权,而刘秀活了62岁,刘庄活了48岁,刘炟活了31岁,皇帝的寿命越来越短。
汉和帝时,东汉王朝由稳转乱,朝政日衰。从这时期,王朝内部出现了宦官、外戚交替掌权的局面,造成东汉政治腐败、社会动乱,阶级矛盾日益尖锐。出现这种局面的根本原因是封建专制制度。汉和帝以后,即位的皇帝大多是小孩子,大的十几岁,小的还不满周岁。
他们不能亲理朝政,只好由母后临朝,而母后则多请自家人帮助掌权,这便形成了外戚专权。随着小皇帝长大,对外戚专权日益不满,便指使身边的宦官诛杀外戚,宦官又乘机垄断朝政。待皇帝一死,外戚便再立一个新的小皇帝,于是开始下一轮的争夺。就这样,东汉政权像走马灯似地在宦官、外戚手中倒来倒去。从汉和帝到汉献帝,宦官、外戚之争达6次之多。
汉章帝刘炟 19岁继位 34岁崩 汉和帝刘肇 10岁继位27岁崩 汉安帝刘祜 13岁继位35岁崩 汉顺帝刘保 11岁继位31岁崩 汉桓帝刘志 15岁继位36岁崩 汉灵帝刘宏 12岁继位 34岁崩。
汉桓帝刘志和汉灵帝刘宏稍微长点,分别活了36岁和34岁,但恒灵二帝是著名的昏君,把王朝搞得乌烟瘴气、民不聊生。 由此我们看出,自从汉章帝刘炟之后,皇帝不仅年幼,而且继位年龄也小。这就留下了权力真空。那么,这个权力真空谁来填补? 首先是外戚。皇帝年幼,太后临朝称制,外戚上位。
先皇去世年纪不大,新皇继位年纪更小,就造成了“主幼母少”的局面。而母亲身后是母亲的家族,也就是外戚,这些人要出来,打着辅助理政的旗号,内外勾结,把持朝政。先后出现了窦、邓、阎、梁、何等太后及家族外戚势力专权乱政。
必经像西汉武帝那样的伟大君主不多,东汉没有哪位皇帝自己死前把继位皇子他娘一起带走。话又说回来,即便是汉武帝那样的伟大君主,其托孤之臣也有乱政之实。所以说到底,还是小皇帝太小,直到清咸丰托孤的顾命八大臣,也存在子幼而外戚朝臣相争的问题。
东汉第一个把持朝政的外戚是窦氏。窦氏是汉章帝的皇后。章帝死后,和帝继位,窦太后临朝。以窦太后的哥哥窦宪为首的窦氏家族自此掌握了政权。他们依仗权势,为非作歹,激起了许多正直官吏的不满。随着和帝年龄增长,与外戚的矛盾日益火锐,永元六年(94)六月,和帝在宦官郑众的谋划下将窦氏一网打尽。郑众被破例封为剿乡侯,受和帝倚重,从此宦官得势。
东汉外戚专权时间最长,为害最深的是以梁冀为首的梁氏。在梁氏专权后期,延熹二年(159),桓帝在宦官的帮助下,诛灭了梁冀及其家族势力。首事的5名宦官同日封侯,人称“五侯”,他们对权力、财产亦是极为贪婪。
但人总是要长大的,长大成人后的皇帝自然不高兴皇权旁落,要君临天下就要夺回权力,权力失衡就必须再平衡。而皇帝能依靠并有效的力量只有宦官。于是,东汉便上演了外戚与宦官两大势力集团,一方唱罢,另一方登场,直到同归于尽的闹剧。
两大势力集团第一次较量是和帝时,宦官和外戚窦宪的竞争,结果皇帝获得权力,宦官集团胜,窦宪被处死,外戚失败。第二次是安帝时,宦官同外戚邓氏竞争,这次又是外戚失败。第三次是顺帝时,宦官孙程等同外戚阎显竞争,结果阎显等皆下狱被杀,宦官大胜。
第四次是桓帝时,宦官单超等同外戚梁冀斗争。梁冀这个不学无术的纨绔子弟,靠着外戚身份一跃掌握实权,此人素来残暴不仁、肆意妄为,连皇帝都说他是专横跋扈的将军,可怜小质帝因此被梁冀派人毒死了。这实在太恐怖,继位的汉桓帝怎能不提心吊胆?于是依靠宦官单超等人干掉这个跋扈将军,梁冀被诛,满门抄斩。 当外戚被消灭时,皇帝盼来的并非大权在握,而是宦官弄权。
年轻的皇帝虽然依靠宦官进行权力再平衡,不过权力到来时,掌握权力的并不是皇帝自己,而是宦官。比如灵帝时,以张让、赵忠等人为首的“十常侍”。他们把持朝政,卖官鬻爵,祸害百姓,无法无天,却无人敢管,甚至灵帝本人都说:“张常侍(张让)乃我公,赵常侍(赵忠)乃我母。” 巧合的是东汉皇帝都是短命鬼,所以,当皇帝逝世后,换了个名字的外戚们又卷土重来,于是东汉政治就陷入外戚和宦官交替专权的时代。王朝被外戚和宦官们搞得是乱七八糟,派系斗争的结果是没人顾老百姓的死活,民众水深火热。
而当外戚和宦官斗得死去活来的时候,王朝的文官集团们又干嘛去了? 可惜,两汉并没有隋唐以后可以远远不断地,并且原则上可以不论出身的为帝国输送人才的科举制。两汉的察举制和荐举制换来的虽然是一批读书人,但事实上是一批带着严重派系色彩的利益集团。东汉时,士人通过察举而当官,被举荐的人成为举荐者的门生故吏,他们为了利益,不惜攀附和贿赂,从而形成小圈子、关系网,结成利益集团。
东汉后期的士大夫中形成了一些累世公卿的家族,他们不仅世居高位,而且垄断仕途,门生故吏遍于天下,形成士族地主利益集团。 虽然士人集团是一群趋炎附势的人,但毕竟也是读书人,气节还是有的,所以,他们实在看不下去,可惜,结果是“党锢之祸”。党锢之祸后,清正的官员不是被害就是被禁锢。当国家的知识精英们遭受大面积的打压后,结果必然是小人们更加为所欲为,残害百姓,苦难不堪的老百姓实在忍无可忍,于是有了“苍天已死,岁在甲子”的黄巾起义。黄巾军推了这个摇摇欲坠的东汉王朝一把,东汉也就走向了灭亡。
简要列举东汉中后期“抒情小赋”的重要作家和作品。
查看答案解析 正确答案 到东汉中后期,汉赋出现了一种句法类于大赋但篇幅比较短小,铺叙摹绘的成分减少而抒情成分极大增加的赋作,这类作品一般被称为“抒情小赋”,是汉赋发展的新趋向。代表作家作品有张衡《归田赋》、赵壹《刺世疾邪赋》、祢衡《鹦鹉赋》等。
张衡《归田赋》:全篇只有40句,形制短小;语句清丽流畅,绝无夸饰堆砌;抒写自己的怀抱和情志,个性鲜明。这些特点,都标志着汉赋创作倾向的重大转变。《归田赋》是东汉抒情小赋的开山之作。
赵壹《刺世疾邪赋》:激烈地抨击时政,直抒愤 感,毫不掩饰,在汉赋中实为罕见。
祢衡的《鹦鹉赋》:同样表现士人困厄无奈的主题。祢衡处处写鹦鹉,实际上处处写自己,抒发他身困尘网、任人摆弄的悲哀。他以反讽手法,赞赏鹦鹉“顺从以远害”、“驯扰以安处”,实是自己困厄无奈的委婉表白。正言曲说,更加重了悲哀的浓度。这篇抒情小赋,通篇比喻象征,抒情深沉浓郁,艺术水平颇高。
答案解析 参见教材P127-131。
本题知识点:东汉辞赋的发展演变,
范晔,字正卿,汉末历史学家、文学家、政治家。他是《后汉书》的主要编纂者之一,也是东汉末年的重要人物之一。范晔的《后汉书》是中国古代史书中的重要文献之一,对于研究东汉末年历史和文化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一、范晔的生平
范晔出生于东汉末年,他的祖父范滂是东汉末年的名士,曾经任过官。范晔自幼聪明好学,精通经史,尤其擅长古文,被誉为“文学之士”。他曾经担任过太学博士、尚书郎等职务,后来又被任命为太学博士,负责编纂《后汉书》。
二、《后汉书》的编纂过程
范晔在编纂《后汉书》的过程中,秉承了“立言不偏”的原则,力求客观公正地记录东汉末年的历史。他采用了多种史料,包括官方档案、史书、传记、家谱等,对于历史事件和人物进行了详细的记录和分析。在编纂过程中,范晔也积极收集和整理史料,为后来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资料。
三、《后汉书》的价值
《后汉书》是中国古代史书中的重要文献之一,对于研究东汉末年历史和文化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它不仅记录了东汉末年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情况,还详细地介绍了当时的社会风貌、人物传记等。在历史学、文化学等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和研究价值。
四、范晔的文学成就
除了《后汉书》之外,范晔还有着丰富的文学成就。他的文学风格清新简洁,语言优美流畅,被誉为“文学之士”。他的代表作品有《东观汉记》、《魏书》等。其中,《东观汉记》是一部以东汉末年历史为主要内容的史书,对于研究东汉末年的历史和文化也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这应该和东汉中后期的整个局势应该是有直接的关系,一般来说,这些人在年纪很小的时候继位,所以这就意味着在他们年纪小的时候,主要还是有他们的母亲管理这些事情,而他们的母亲,一般都是依靠自己的兄弟,所以这个时候一般容易形成外戚问题,到这些人年纪大了以后,要从这些外戚手里面拿回自己的力量,所以这个时候就会形成外戚和皇帝之间的一个问题,这个时候这些人就要借用宦官的力量,然后就会形成宦官和外戚之间的一个争斗,问题又接着又下去,这些人在成年之后很早就去世了,然后他们的后代又会继续,他们之前的事情,所以说这也是东汉的一个问题,如果说只是一个人年纪很小的时候,还没什么问题,是很多人都是这样,这就会形成东汉后期的整个局势。
东汉后期的基本政治格局如何?
本文2023-10-02 06:20:08发表“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lezaizhuan.com/article/1544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