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谱的修谱实例

栏目:资讯发布:2023-10-02浏览:1收藏

家谱的修谱实例,第1张

程子曰:家法坏,谱谍尚有遗风,谱谍坏,人家不知来处,故谱不可不修。

致堂胡氏曰:谱谍身之根本也,根本不明颠倒无据或妄委其姓氏,古人户贯而混,亡宗支,何上托汉婿,而骨姓刘以朱耶,而附李属籍者也。

五峰胡氏曰:甚矣!谱之不可作也,谱谍作照而穆有序,而亲疏不遗,百世之下犹足,以知其一本,而万殊谱谍不作喜,不庆忧,不吊不以至亲相识如途人者先矣!

景濂宋氏曰:甚矣,谱之难稽也,君子当尽其心于所,不知信其心于所,可古人有古,三世不修谱为不孝。

新安程氏曰:扑之修要在明一本而浚其源,所以尊祖敬宗也!究万派而清其流,所以别亲疏之远近也!辨隆杀之等,别亲疏运近之识尊卑之次次弟也,行吉凶庆吊之礼,敦孝友睦姻任恤之行,所以崇宗族之典礼也。

兆溪陈氏曰:凡作谱者为祖宗重也,人之重乎,祖宗则所存,惟仁而匪仁。不存所行,为义而匪义,不行恐得罪于祖宗也。

深山董氏曰:先祖有善而弗明,日不智,而弗佛日:不仁,止谱之由作也。

白涯彭氏曰:谱之保姓受氏也,天子赐之,司农协之,宗法已联属之,而后孝弟之,教成朝廷之,势尊天下之,家正保族者,保天下之道也,个保其族而天下治矣。

山谷黄氏曰:世之巨族者。微有谱则失其所从也,考其所由分世日益远,族日益繁,必至于不想维而昭穆之辨淆矣。

一峰罗氏曰:自宗法废而谱乘兴矣,其本之所出尊尊也,别其支所由分亲亲也,尊尊亲亲只道尽而族之,大本立也。 简介

孔氏家族的族谱是中国历史上延续时间最长、包罗内容最丰富、谱系最完整的族谱。孔氏宗族视修谱为合族大事,通过修谱可以把居住分散、血缘关系相对疏远的孔氏族人组成一体,从而达到“详世系、联疏亲、厚伦谊、严冒紊、序照穆、备遗忘”的目的,修谱还可以有效地防止和清查“外孔”的渗入。

孔氏历代修谱都非常严格,明天启年间修谱规定义子不能入谱,违者重究。清康熙时修谱,规定更加详细:

1)凡不孝、不悌、犯义、僧道、邪巫、优卒、贱役等,都被认为是“辱祖玷宗,丧名败节,皆不准入谱”;

2)因修谱都是集资,所以规定族人每丁交银八分,违者不准入谱;

3)孔氏子孙不仅行辈字有一定规定,即使用字亦随行辈而定,不准乱用。修谱时,如有不依规定乱取用者,必须改正,否则不得入谱。乾隆甲子修谱除继承康熙时的规定外,又提出凡“养异姓为子、赘婿冒姓、子随母嫁携来同居”者,亦不得入谱。对以上各方面,不仅各户头要认真作保证,而且还发动族人知情者履行检举之责。

在孔氏宗族中,除大宗主衍圣公主持纂修的全谱外,各户、各支派还有自己纂修的小谱或支谱。这些谱牒各具特色,保存了大量珍贵的历史资料。比如,《林前户支谱》记载了从汉至清历代皇帝对孔氏优免赋役的敕文,并收入嘉庆年间立于孔庙毓粹门下的蠲免碑文。《大宗支谱》则收入了更为详细的资料,在人名之下不仅载有字号、功名官职,还有妻妾娶自何家、其子娶何家之女、其女嫁与何家之男等内容。由于支谱所刊印数量较少,留存下来的仅有八部,它们是:《东家小谱》《嫡系小谱》《续修支谱》二种,《大宗支谱》二种,《林前户支谱》《林前户重修孔子世家谱》。

孔子家谱世系

50世祖华胥氏

49世祖伏羲(配女娲)

48世祖少典

47世祖黄帝(姬轩辕)

46世祖少昊(又名玄嚣)

45世祖蟜极

44世祖帝喾(姬夋/姬夒/姬夔)

43世祖契(一作卨)

42世祖昭明

41世祖相土

40世祖昌若

39世祖曹圉

38世祖冥

37世祖振(又名王亥,王恒之兄)

36世祖上甲微(简称微)

35世祖报乙

34世祖报丙

33世祖报丁

32世祖主壬(一作示壬)

31世祖主癸(一作示癸)

30世祖商王成汤(子天乙,又名子履)

29世祖太子太丁(子丁,又名子以跌)

28世祖 商王太甲(子至)

27世祖 商王太庚(子辩)

26世祖 商王太戊(子伷)

25世祖 商王仲丁(子庄)

24世祖 商王祖乙(子滕)

23世祖 商王祖辛(子旦)

22世祖 商王祖丁(子新)

21世祖 商王小乙(子敛)

20世祖 商王武丁(子昭)

19世祖 商王祖甲(子载)

18世祖 商王康丁(子嚣)

17世祖 商王武乙(子瞿)

16世祖商王文丁(子托)

15世祖商王帝乙(子羡)

14世祖微仲(又称宋微仲,本名子衍,微子启之弟)

13世祖宋公稽(子稽)

12世祖宋丁公(子申)

11世祖宋前湣公(子共)

10世祖弗父何(子何)

9世祖 宋父周(子周)

8世祖 世子胜(子胜)

7世祖正考父(子正)

6世祖孔父嘉(子嘉)

5世祖木金父(子木)

4世祖(高祖) 祁父(子祁)

3世祖(曾祖) 防叔(子防,孔姓族人称他为“孔防叔”)

2世祖(祖父) 伯夏(子夏)

1世祖(父亲)叔梁纥(子纥,孔姓族人称之为“孔纥”)

孔子:名孔丘,字仲尼,他首改“子姓”为“孔姓”,是真正的孔姓始祖

1世孙(儿子)孔鲤

2世孙(孙子)孔伋

3世孙(曾孙)孔白

4世孙(玄孙)孔求

5世孙孔箕

6世孙孔穿

7世孙孔谦(又名孔慎、孔顺)

8世孙孔鲋、孔树、孔腾(汉高祖刘邦封孔腾为奉祀君)

9世孙孔忠(孔腾之子)

10世孙孔武(孔忠长子)、孔安国(孔忠次子)

11世孙孔延年(孔武之子)

12世孙孔霸(孔延年之子),被汉元帝封为褒成侯

13世孙孔福(孔霸长子,被汉成帝封为殷绍嘉侯)、孔捷(孔霸之子)、孔喜(孔霸之子)、孔光(孔霸之子)

14世孙孔房(孔福之子,褒成侯)、孔永(孔捷之子)、孔放(孔光之子)

15世孙孔均(原名孔莽,孔房之子),褒成侯

16世孙孔志,褒成侯

17世孙孔损,褒亭侯

18世孙孔曜,奉圣亭侯

19世孙孔完(孔曜长子,褒成侯,无子)、孔赞(孔曜次子)

20世孙孔羡(孔赞之子),宗圣侯

21世孙孔震,奉圣亭侯

22世孙 孔嶷,奉圣亭侯

23世孙 孔抚,奉圣亭侯

24世孙 孔懿,奉圣亭侯

25世孙 孔鲜,奉圣亭侯

26世孙 孔乘,崇圣大夫

27世孙 孔灵珍,崇圣侯

28世孙 孔文泰,崇圣侯

29世孙 孔渠,崇圣侯

30世孙 孔长孙,恭圣侯

31世孙孔嗣悊(孔长孙次子、孔英悊之弟),绍圣侯

32世孙 孔德伦,褒圣侯

33世孙 孔崇基,褒圣侯

34世孙 孔璲之,褒圣侯、文宣王兼兖州长史

35世孙 孔萱,文宣公

36世孙 孔齐卿,文宣公

37世孙 孔惟晊,文宣公

38世孙 孔策,文宣公

39世孙 孔振,文宣公

40世孙 孔昭俭,文宣公

41世孙孔光嗣,泗水主簿

42世孙孔仁玉,文宣公兼曲阜县令

43世孙孔宜,文宣公兼曲阜主簿、赞善大夫

44世孙孔延世(孔延泽之兄),文宣公兼曲阜县令

45世孙孔圣佑:文宣公兼知县事,无子

45世孙衍圣公孔宗愿(孔延泽之子、孔圣佑从弟)

46世孙衍圣公孔若虚(孔宗愿次子)、孔若愚(孔宗愿第三子)、孔若蒙(孔宗愿长子)

47世孙衍圣公孔端立(孔若愚之子)、孔端操(孔若蒙次子)、孔端友(孔若蒙长子,南宗)

48世孙衍圣公孔琥(孔端立之子)、孔璠(孔端操次子)、孔玠(孔端操第四子,南宗)

49世孙 衍圣公 孔拂(孔琥之子)、孔摠(又名孔詌,孔璠次子)、孔搢(孔玠之子)、孔拯(孔璠长子)

50世孙 衍圣公孔元用(孔拂长子)、孔元孝(孔拂次子)、孔文远(孔搢之子,南宗)、孔元措(孔摠长子)、孔元紘(孔摠次子)

51世孙 衍圣公 孔之厚(孔元孝之子)、孔之全(孔元用之子)、孔万春(孔文远之子)、孔之固(孔元紘之子)

52世孙 衍圣公 孔浣(孔之厚之子)、孔治(孔之全之子)、孔浈(孔之固之子)、孔洙(孔万春之子,南宗)

53世孙 衍圣公孔思晦(孔浣之子)、孔思诚(孔治之子)、孔思许(孔津之子,孔之言之孙,孔仁玉的第11世孙,南宗)

54世孙 衍圣公孔克坚(孔思晦之子)、孔克忠(孔思俊之子,孔洙之孙,南宗)

55世孙 衍圣公孔希学(孔克坚之子)、孔希路(孔克忠之子,南宗)

56世孙 衍圣公孔讷(孔希学之子)、孔议(孔希路之子,南宗)

57世孙 衍圣公 孔公鉴(孔讷之子)、孔公诚(孔议之子,南宗)

58世孙 衍圣公孔彦缙(孔公鉴之子)、孔彦绳(孔公诚之子,南宗)

59世孙 衍圣公孔承庆(孔彦缙之子)、孔承美(孔彦绳之子,南宗)

60世孙 衍圣公孔宏绪(孔承庆长子)、孔宏泰(孔承庆次子)、孔弘章(孔承美之子,南宗)

61世孙 衍圣公孔闻韶(孔宏绪之子)、孔闻音(孔弘章之子,南宗)

62世孙 衍圣公孔贞干(孔闻韶长子)、孔贞宁(孔闻韶次子、孔尚坦之父)、孔贞运(孔闻音之子,南宗)

63世孙 衍圣公孔尚贤(孔贞干之子,生有二子:孔胤椿、孔胤桂,皆无子而早夭)、孔尚乾(孔贞运之子,南宗)

64世孙 衍圣公孔衍植(原名孔胤植,孔尚坦之子)、孔衍桢(孔尚乾之子,南宗)

65世孙 衍圣公孔兴燮(孔衍植之子)、孔兴燫(孔衍桢之子,南宗)

66世孙 衍圣公孔毓圻(孔兴燮之子)、孔毓垣(孔兴燫之子,南宗)

67世孙 衍圣公孔传铎(孔毓圻长子)、孔传锦(孔毓垣之子,南宗)

68世孙 衍圣公孔继濩(孔传铎之子)、孔继涛(孔传锦之子,南宗)

69世孙 衍圣公孔广棨(孔继濩之子)、孔广杓(孔继涛之子,南宗)

70世孙 衍圣公孔昭焕(孔广棨之子)、孔昭烜(孔广杓之子,南宗)

71世孙 衍圣公孔宪培(孔昭焕长子,孔宪增之兄,无子)、孔宪坤(孔昭烜之子,南宗)

72世孙 衍圣公孔庆镕(孔宪增之子,过继给孔宪培,1794年袭爵)、孔庆仪(孔宪型之子,孔传锦的第5世孙,南宗)

73世孙衍圣公孔繁灏(孔庆镕之子)、孔繁嘉、孔繁豪(孔繁英之兄,无子,南宗)

74世孙衍圣公孔祥珂(孔繁灏之子)、孔祥壮、孔祥楷(孔繁英长子,过继给孔繁豪,南宗、大成至圣先师南宗奉祀官)

75世孙衍圣公孔令贻(孔祥珂之子,字谷孙):1877年(光绪三年,5岁)承袭衍圣公,1919年11月8日病逝于北京太仆寺街衍圣公府

76世孙衍圣公孔德成(1920-2008):孔令贻之子;母王氏夫人;出生百日,奉徐世昌大总统明令,承袭衍圣公爵位;1935年,国民政府改封号为“大成至圣先师奉祀官”;1936年,娶前清名宦孙家鼐孙女孙琪芳女士;1949年国民党政府退守台湾,孔德成随迁往台湾,复建台北家庙,历任大成至圣先师奉祀官、“考试院院长”、“总统府资政”,兼任台湾大学中文系教授,开设商周青铜彝器、三礼综合研究、金文等课程;2008年10月28日上午10点50分在台北慈济医院台北分院因心肺功能衰竭,安详辞世,享年89岁;长女:孔维鄂;子:孔维益、孔维宁;长孙:孔垂长

77世孙孔维益:孔德成之子,早卒,未袭封

78世孙大成至圣先师奉祀官孔垂长:孔维益之子,2009年9月25日正式袭封大成至圣先师奉祀官,享特任官待遇

79世孙孔佑仁:孔垂长之子,2006年元旦,生于台湾

79世之后的辈分字:钦、绍、念、显、扬、建、道、敦、安、定、懋、修、肈、彝、常、裕、文、焕、景、瑞、永、锡、世、绪、昌 自胡庭栋的曾祖父开始至其女儿止,整整七代任教。胡庭栋民国时期教龄最长的教师是东峪村胡礼谦之后代,从20岁左右教私塾,一直到86岁还在外河府村小学任教,当年逝世。

自胡庭栋的曾祖父开始至其女儿止,整整七代任教,连同儿媳、女婿15人。兹重点介绍如下:

第一代

胡礼谦(又名九绪):生于咸丰四年,卒于1939年。光绪年秀才,热爱教书,一生从事教育,初执教于私塾,后在小学。胡礼谦治学严谨,诲人不倦,颇负盛名,乡里称道。并精医道。他告诫子孙,有学问不要当官,不要经商,教书、行医,教育人、搭救人就是最理想的职业。在他的教育影响下,教书、行医世代相传。他在86岁高龄,还在外河府村任教,当年逝世。其生三子,长子、三子均终生从事教育工作。(第二子少亡)。

第二代

胡俊(又名正丙):胡礼谦长子,生于光绪元年,卒于1943年。一生任小学教员。教学吃苦认真。亦通医道,尤擅长针灸。生三子一女,除第二子务农兼行医外,长子、三子以及女儿、女婿(武九昌)都是小学教员。(三子胡维国19岁死于明查湾村教员岗位上)。

胡炬(又名正春):胡礼谦三子,生于光绪十三年,卒于1954年。五台中学毕业。一生从教,品学兼优,乡里争聘。其学生称赞他“德高望重,堪为师表。”胡炬医学亦精,尤善书画,他写的草字,如龙飞凤舞,刚劲潇洒,别具风格。他特别擅长作“魁星夺斗”、“寿星佬骑鹿”、“张果老骑驴”、“孙中山跨马归国”等字画。至今凡是他活动过的地方,不少人家还珍藏他的字画和书法墨迹。其生三女,次女胡英昭是小学教员(早亡)。长女婿、三女婿,均一生从事教育工作。(现已退休)。

第三代

胡维洲:胡俊长子。生于光绪三十一年,卒于1950年。陕西榆林军政大学毕业。毕业后不愿在军政界干事,甘心当小学教员,他教学对学生不体罚,循循善诱,教学有方,群众称他是“娃娃头”。曾经担任五台县老三区教育干部,在1939-1949年间任区教育助理员。其亦懂医学,善写隶书。生四子,长子一生任教,次子初是民办教师,后务农。(三子、四子行医务农)。

胡芳芝:胡俊女,生于光绪二十七年,卒于1992年,寿92岁。小学执教30余年,晚年从医。

第四代

胡庭栋:胡维洲之子,生于民国21年,山西师范毕业。一生任教小学,教学善于启发学生,教学成绩颇佳,多次被评为模范教师。现已退休。

第五代

胡效莲:胡庭栋女,生于1955年,高中毕业,初任民办教师,后转正。1985年被评为地区级模范。五台二中当英语教师。在教学岗位上呕心呖血,患白血病。卒于2003年。

胡效玲:胡庭栋侄女,1962年生,任民办教师,已经13年。

李丽花:胡庭栋儿媳在晋中市(原榆次市)中学任教。

第六代

罗汉鑫:胡效莲之子,忻州师专毕业,在安徽任教。

第七代

略(资料来源五台县老三区教育史料汇编)

1 求一篇家谱的作文,600字,急

家谱

过去我对家谱一点都不了解,就连家谱这个词也没听过。据家谱网上说:“家谱,称族谱、家乘、祖谱、宗谱等。一种以表谱形式记载一个以血缘关系为主体的家族世系繁衍和重要人物事迹的特殊图书体裁。家谱以记载父系家族世系、人物为中心,是以记载古代帝王诸侯世系、事迹而逐渐演变来的……是中国五千年文明史中最具平民特色的文献,记载的是同宗共祖血缘集团世系人物和事迹等方面情况的历史图籍”。

我第一次见到真正的家谱是在上一次回老家的时候,记得是今年的端午节吧。当时我们的家谱是在隔壁的爷爷家,爸爸带着我到了他们家,先是三叩九拜,并且申明为了让后世子孙了解家族的发展史和更好地传承家谱……如有不敬和不周之处请老祖宗担待和原谅之类的话之后,我们小心翼翼地打开了家谱……

我们的家谱是由三块四十厘米左右宽,一百六十多厘米长的布料缝制成的长方形表格状的,由于年代很久,上面的图案、表格和字迹都很模糊,边缘甚至还有两处破碎的地方。我和爸爸、爷爷,特别是还有一个年纪较大、辈份很高的老爷爷的帮助下,费了不少的工夫才把上面记录的内容摘录下来:最上一排共一列,在家谱的最中间,写的是“三代宗祖大人……”;第二排:从右到左第一列是“高祖父讳敏……”,从右到左第二列是“高祖母讳王氏……”;第三排:从右到左第一列是“曾祖父讳志发……”和“曾祖母讳赵氏……”;从右到左第二列是“曾祖父讳志左行一……”;从右到左第三列是“曾祖父讳志有……”和“曾祖母讳潘氏……”;从右到左第四列是“曾祖父讳志修……”。第四排:从右到左第一列是“祖父讳会……”从右到左第二列是“祖母讳马氏……”;第五排:从右到左第一列是“故父讳遇文……”和“故母讳王氏……”;从右到左第二列是“故父讳遇成……”和“故母讳李氏……”;第六排:从右到左第一列是“故父讳润行一……”和“故母讳王氏行一……”;从右到左第二列是“皇清显考讳(某)行一……”和皇清显妣讳(某)氏……”;第三列是“皇清显考讳含行三……”和皇清显妣讳黄氏行一……”;第七排:从右到左第一列是“故父生员讳来周行一……”和“故母讳黄氏行三……”;从右到左第二列是“故父讳荣周行二……”和“故母讳王氏行三……”;从右到左第三列是“故父讳用周……”和“祖母讳杨氏行三……”;从右到左第四列是“故父讳平周行四……”从右到左第五列是“故父讳相周行三……”和“故母讳邱氏行三……”;从右到左第六列是“故父讳兴周行一……”;从右到左第七列是“故母讳邱氏……”和“故母讳尹氏……”;从右到左第八列是“故祖母讳郭氏行一……”;从右到左第九列是“故祖母讳李氏行一……”。第八排:从右到左第一列是“故父讳定忠行一……”和“故母讳冯氏行四……”;从右到左第二列是“故父讳定一行一……”和“故母讳石氏行一……”。

我们的家谱有几个特点:一、它是用了三块宽四十厘米左右的布料才缝合成现在的宽度的,不象现在的布料,要多宽有多宽,可见当时的条件特别差,老祖宗们也太不容易了;二是根据家谱中的纪录看,凡是家族中的男子,不论辈份高低,去世后他的名字都有纪录,而女性成员却只纪录了姓氏;三是在每个名字的后面都有“之神位”三个字,在名子和姓氏前面都有一个“讳”字,也许是用这种方式表示对他们的尊敬吧。

我们的家谱还有一幅精美的对联,它很特别,它表述的是“二十四孝”,说它是对联,它却没有一个字,完全是由精美图画组成。这可能是祖宗们留给后人的家训。用大人门的话说,就是老祖宗对我们的不言之教吧!如果老祖宗能把他们的事迹(简历)用文字、图像传下来,或者把他们的照片也留给我们,让我们后世子孙了解他们走过的生活道路的同时还能目睹他们的尊容哪该有多好啊!

2 家谱怎么写

家谱,又称族谱、家乘、宗谱、公谱、祖谱、谱书、家牒、族牒。

它是记录家族组织活动的档案材料。福建的族谱兴于宋代,盛于明清之后。

修谱的动机是“溯渊源,分疏戚,序尊卑。”(安溪《谢氏总谱》卷首《联谱序》)族谱的形式有装订成册的(古为线装,今与一般印刷物相同),也有图表式的。

许多家族把编纂族谱作为后代子孙的一项义务写进族规,重修族谱年限不等。闽北浦城的季氏和李氏家族,均规定族谱30年一修。

房氏则规定“宗谱有贤子孙或十年、三十年一修,则存没葬地,时日不爽。先儒云,一世不修谱为不孝,宜知之。”

(清·光绪《闽浦房氏族谱》)类似的族规,使修谱用家族法的形式永久化了。 族谱所载内容详略不一,通常除记载全族的户口、婚配和血缘关系外,还有全族的坟墓、族田族产、祠庙等的方位、数量及管理使用办法、家族的规约训诫、修谱凡例义则、各类合同契约文书等。

一些较详的族谱,还记载有家族历代的重大事件、与外界的纠纷、可嘉奖的人物传记、科举出仕、名人传记以及义行节烈等。 族谱的核心内容是记载家族的世系源流、血缘系统。

以防血缘关系紊乱而导致家族瓦解。连城《新泉张氏族谱》卷首说得明白:“亲疏派别得谱则溯其源,上下分支得谱则穷其本,即荡析代变,而皆有所考焉。”

为达到显示血统的目的,各地族谱均有认中国先朝名人为远祖的习俗,这种附会的谱风,虽能使其家系倍增光彩,但往往导致家史失真和对后代误导。安溪湖头的李氏宗谱,认先祖为道教创始人李耳,直系则“出陇西,为唐高祖李渊公之苗裔。”

南靖庙兜郭姓,认始祖为周文王之弟“虢叔”(“虢”与“郭”音近),并由虢叔是黄帝的二十七世裔孙,郭子仪是虢叔的第六十世孙、黄帝的八十七世裔孙,而推论自己的宗族嫡出于中唐名将郭子仪。(《南靖文史资料》第二期89页《庙兜郭姓的历史渊源》何柳枝)这些记载,易使族人深信不疑。

其他的如刘姓必溯祖为刘邦,肖姓多探源为萧何,都是这种攀强名流、附会望族的修谱心态之反映。 族谱中,家族迁居(开基)始祖之下的代系排列严格分明,不容混淆。

这往往是族谱中最具史实价值的部分。福建的许多家族,都实行名字排行制(古称“昭穆”),俗称“排辈份”。

即在同一辈份的族人中名或字须用某个统一规定的单字起头,再与其他单字结合成名或字,以示区别。如某一父辈生三子,儿辈名按“永”字排列,分别称“永志”、“永仁”、“永贵”。

如此,在族谱中一看“永”字排行便可知其为兄弟或堂兄弟辈份。已去世者,则在其名上写上谥称并加上“公”字,以示区别,沙县一带习俗,收养子若无族长和六亲认可,不可上谱排字辈,否则会被骂为“出透的人”而遭岐视。

排辈份除少数由祖、父辈临时决定外,大多是按先祖早已选定的排行用字。南靖县双峰村《丘氏族谱》载:从其二十一世始,标定的昭穆用字是:“文章 ,诗礼传家。

创垂显奕,继述藏嘉。光前荣耀,世德作裘。

仁亲义祖,燕翼贻谋。桂芳兰茂,日新月盛。

思皇多佑,福禄来成。庆余善积,谱泽绵延。

宗风丕振,亿万斯年。”(《南靖文史资料》第二期86页《双峰丘氏的历史渊源》林明波)目前已传至“垂”、“显”字辈,即第三十至三十一世。

这种按族谱排辈份的方法,使农村常可见到这样的俗象,由于世系分支发展速度不一,一些年届七旬的老翁,要向三岁稚童称“叔”或“伯”。永定俗谓:“白头哥,坐地叔”(即对平辈的白头老翁仅呼“哥”,而尚在襁褓中的叔辈,即使上年纪老者也要唤其为叔)。

为了区别同辈中的年龄次序,“排辈份”之外还要“排号”。永泰县同安乡张氏族谱规定,族人添丁按先后次序排号,日常称呼常舍其名而直呼其号,如同辈中是第20个出生的,就直呼“二十”以代名字。

这一习俗在当地一些年高者中至今仍颇为流行。 同一姓氏的不同分支家族,还经常利用族谱中的血缘世系排行记载,进行“联谱”活动。

安溪谢氏家族,曾于民国年间合数十宗支进行大联谱。辈份分明后,各宗支子孙公议决定排行班次悉归画一,修纂总谱,旨在扩大家族势力。

谢氏家族裔孙谢维峻在《联谱序》中称:“联之以谱,化弱小为强大,转柔软为坚刚,众志成城。”此外还有,当族谱分支过多时另分几个房派修谱(房谱和族谱通称家谱)。

如一房人外迁,其房谱分出后就成为新的族谱。 由于族谱为同一姓氏家族承继的依据,故一般只记男丁。

少数族谱也将族中所谓“贞妇烈女”记载入乘。族谱有的依不同对象规定用笔着色的。

据《岛居三录》载:“泉郡向修族谱,世系图所牵连之线,有红有黑,体例甚严。红线者,一本至亲,虽远房承宗亦然;黑线者,乞养异姓,即显宦不能免,此亦春秋诛心之法也。”

有功名成就或能光宗耀祖之人,族谱中用红笔记入以示表彰,过去秀才或秀才以上的读书人也用朱笔入谱。现在一些新修族谱仍沿此习。

寿宁《刘氏总谱》中,凡上大学的族人,名下都划上红线,所书的姓名用谱名(即按族谱排行而起的名字),抱养子用黑线注明(连城一带是用蓝线)。修谱和查阅族谱也很有讲究。

旧时对祖谱保管十分重视,须慎重保存,定期曝晒,认真缮修。

3 家谱怎么写

家谱(或称族谱)是一种以表谱形式,记载一个以血缘关系为主体的家族世系繁衍和重要人物事迹的特殊图书体裁。

家谱是中国特有的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的三大文献(国史,地志,族谱)之一,属珍贵的人文资料,对于历史学、民俗学、人口学、社会学和经济学的深入研究,均有其不可替代的独特功能。

·家谱的起源

关于家谱的起源,目前学术界众说纷纭,但是从出土的甲骨文、金文、碑文等中国早期文字,及史类文献对家谱起源的考证,家谱的起源至少可以追溯到先秦时代。周代已有史官修谱制度并撰有《世本·帝系篇》。尽管先秦《世本》早已亡供,今本《世本》乃清人所辑,但从辑有的篇目可见,《世本》汇集了中国自黄帝到春秋各代天子、诸侯、卿大夫的世族谱系,是一部对前代和当代各血缘集团系谱进行综合、总结的全国性的总谱。

·家谱的形式

家谱的形式有多种。在文字家谱出现之前就有口授家谱和结绳家谱。后来,人们有的用图表裱制垂挂于中堂的,也有的装订成册供家人翻阅的。历史上,官宦人家一般都是采用装订成册的家谱。而平民百姓、经商士绅、豪门则多为悬挂供后人供奉的图表式家谱。

·家谱的内容和作用

上古时期的家谱,仅为君王诸侯和贵族所独有,家谱的作用仅为血统的证明,是为袭爵和继承财产服务的,其内容也比较单一,仅为世系的说明。

魏晋以后,选官、婚姻以至社会交往都要看门第,这样一来,家谱在政治生活、经济生活和社会生活中的作用就大大增强,家谱的内容也比以往有所增加。

到了宋代,官方修谱的传统禁例被打破,民间编撰家谱的风气更加兴盛,这时的家谱在政治生活中基本上不再发挥作用,其作用转移到尊祖、敬宗、睦族上。家谱经常被反复修撰,每次修谱,也就成了同姓同族人之间的大事。

到了明清两代,家谱修撰的结构已基本定型,流传到现在的家谱也极为丰富。

家谱的内容主要包括三部分:第一部分是世系图,既某人的世系所承,属于何代、其父何人;第二部分是家谱正文,是按世系图中所列各人的先后次序编定的,分别介绍各人的字号、父讳、行次、时代、职官、封爵、享年、卒日、谥号、姻配等。这些介绍性的文字,长者50余字,短者仅二三字,实际是人物小传;第三部分为附录。

有些家谱,在立谱时,便确定了家族世系命名的辈份序列,而且事先标定字号,辈份清楚,乡间名之为“排辈”,实则是排资论辈的意思。由于历史上形成的重男轻女思想,男子在起“大名”时,必须以预定的某字作为名字的一部分。这个字要放在全名三字的中间或最末,各个辈数层次不一定完全一样,但有着约定俗成的规矩。

希望采纳我的

4 怎样写家谱

一、谱名 一般均称为家谱、宗谱、族谱、家乘、世谱、统谱、支谱、祖谱、合谱、联宗谱、大成谱、房谱等,也有的称为谱传、真谱、渊源录、源流考、清芬录、世典、世牒、世恩录、故谱、族谱图、族系、族讲、石谱、世家、私谱、本书、大同谱、乡贤录、传芳集、家传簿、先德传、系谱、谱志略、家谱汇编、家模汇编等,可谓名目繁多。

二、谱序 稍具规模的家谱,卷首一定会有一篇至几十篇不等的序文,它是每部家谱不可缺少的内容之一。谱序包括新序、旧序、族外人的客序、跋语、目录和刻印人名以及其它关于本族的记述。

三、谱例 又称凡例,主要是阐述家谱的纂修原则和体例。一般而言,一些家谱在每一次续修时都会订出若干条适合社会潮流与需要的规则,以作为修谱时所要遵循的原则。

四、谱论 许多家谱都专门辟有谱论一章,专收先贤的谱说、谱论、谱议的篇章和古代经典中的有关论述,对修谱的作用、功能、意义、历史、原理、方法等加以发明和阐述,是研究谱学的宝贵资料。

五、恩荣录 主要内容为历代皇帝对家族中的官员及其家谱的敕书、诏命、赐字、赐匾、赐诗、赐联、御谥文、御制碑文以及地方官府的赠谕文字等,以显示和炫耀朝廷对该家庭及其成员的奖励和表彰,同时反映高家族的地位和身份。

六、像赞、遗像 祖先及家族中历代英贤、重要人物的图像资料,一般为正面是遗像,背面是像赞。

七、姓氏源流 中国家谱素来有“叙本系,述始封”的传统,明清以来各家谱也大多有记姓氏源流的一章,或称姓氏源流,或称宗族源流。它主要是用来记述本姓来源、本族的历史渊源、始祖、世派、迁徙、各支派间关系甚至改姓的原委等。

八、族规家法 是宗族家族成员共同制定的、用以约束和教化族人的宗族法规,是家谱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名称各异,种类很多,诸如家规、家约、家戒、家法、家礼 、家典、家仪、家条、族规、族约、祠规、祠约、规范、规条、规矩、条规、戒谕等。

5 族谱怎样写好

作为一个完整的家谱,在现当代通常可以分为六大部分。

(一)序

序就类似于现在书的序,可以由族中得望高的人写,也可以由外人写。主要是通过另一个或另几个人的眼光来看待这本族谱。通常情况下,新序在前面,旧的序也要包含在内并排在新序后面。

(二)简介

即使是对于自己的家族,能全面了解的人也不多,所以需要首先简介一下自己家族,可提及的内容有:刻谱凡例、本族谱本次创修(修订)参与人员、时间、为什么要修订;此次编码的依据是什么;家族的整体情况、历史、迁移史、当前分布、人数;本族宗派、字辈,即记录每一代人起名规则;祖坟所在地、祖坟中各代分布图;对祖先事考查、考证。

总之,这里不具体到某一个人,只是对整个家族进行整体描述。

(三)人物志

其实一本家谱本身就是人物记录,但通常情况下,家谱中会记录某一个或多个优秀的典型人物或团体。而记录这些优秀人物时,常常格式多样,有该人的传记、他写的文章书稿、获得过的功名、官名、、画像、碑记等。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千万不能把同姓历史名人强编入本族谱,即使是小小提示也不可。因为后人续谱时,常常会因为这一次信以为真,而以讹传讹。

(四)世系表

世系是家谱中最为重要的一项,最简单的家谱,有时只有一个世系表。

世系表是记录家族中每个人的关系,用计算机中的术语,这种一对多的结构是“树”状结构,但实际中的往往会比较复杂。当一个家族很大、人数很多时。会出现嗣出嗣入(通过过继、领养、送人)、迁入迁出的现象。

(五)世略表

通常情况下,仅有世系表的家谱其实是没有实际意义的,面对一些不是名人的名字,除了这几个字,你还能知道什么呢?一个好的办法就是增加世略表,世略表是记录世系表中每一个族人简历的表。这一部分可以和世系表合二为一,也可以单列。我认为单列更好,因为合二为一,常常导致世系表过肥过大,查找一个成员的时候非常麻烦。

很多家谱中,世略只写到父名、娶妻、生子数及名字数,这样写虽然整体看上去挺规范,实际上也没多大意义,因为世系表本身就可以表示这种信息。我认为世略不一定能做到每个人都有完整的简历,但至少应该有:本人生卒年月、主要职务、职称、主要生活工作地、本人工作简历、主要成绩、妻子姓名、妻子嫁出地、妻子父亲的名、妻子简历、子女名、女儿出嫁地、所嫁人姓名。这样不仅妻方家谱可以通过家谱查到本家族,本家族也可以通过自己家族查到女儿家族。

(六)后记

后记写一些感想即可。

6 家谱怎么写

1序言名称:重修家谱或支谱,一般用支谱。

2说明原因:为什么重修家谱或者续修家谱,现在大多解释十年动乱族谱毁之贻尽为缘由。3叙述现状:现在本族是什么情况,在以后家族的发展情况,如今社会有志青年各奔东西等。

为了让本族以后永远保持联系,勿忘祖宗等。4修普贡献:为本次修普信息作出贡献,提供经费,撰写等5结尾:说点立谱的重要性,写个日期(干支纪年和公元纪年都要写)6落款:a撰修(从有谱以来你是第多少代)世孙(名字不要写姓氏);b缮写世孙等。

7 家谱如何写

家谱的七大主要内容。

一 姓氏源流 姓氏源流就是同一族得姓的来源与变迁,中国人的姓氏渊源大多很为古老,假若没有古书或旧谱 的记载,后人就很难考究得清楚。从一姓到一国一家,不能不知晓自己根源来自何处,认清自己 的姓氏来源,每套《家谱》都详细介绍了自己姓氏源流,这样才能世世代代承继,也能将族系根缘流传千百年。

中国姓氏在经过历史不断演变,如:战乱,迁移,改朝换代,以及避讳改姓、避难改姓、复姓改为单姓等,姓氏变得更为复杂,其真正的出处、源头就更需要详细考证了,《家谱》中有详细记载。 封建时代,许多姓氏为了抬高自己的门第和郡望,习惯于与名人扯上关系,或硬追溯到某皇帝作自己的祖先。

却不知道,这影响了血缘的纯正和确实性,后人不可不慎。 《家谱》中有“叙本系、述始封”的传统,它的目的也在于“明世次、别亲疏”以及考订姓氏源流。

《家谱》均有记载姓氏的一章,以叙述家族得姓的来源,或是家族因某种原因改姓的历史。所以《家谱》中的姓氏源流就变得很重要,它是明辨您家族血统的证明文献。

二 堂号 堂号是一个姓氏的特殊标识,它能显示姓氏发源的地缘关系。在家谱中,堂号具有联系姓氏与宗族关系 的意义,也是后代寻根问祖的重要线索之一。

堂号名称一般取自于郡号名或为纪念家族史祖或名人而自创。 一般来说,堂号多取自于郡号名,郡是秦、汉时期对行政区域的建置, 郡号名又取自于郡名,或诸侯国名, 地方府、州、县名。

随着姓氏家族的发展壮大,就出现了以各姓氏名门望族发祥地的郡名作为郡号的由来。 大家族日久人众,或是遇至天灾连年之时,族人就会因迁徙流离,而散布各地。

于是就有了在“总堂号”之下, 再加入“分堂号”名称的方法。 “总堂号”代表家族(姓氏)的发祥地,寓后人以不忘本源,“分堂号”则是族人迁徙至新地,成为当地有名望家族后,以该地的郡号作为堂号,“总堂号”和“分堂号”统称为“郡望”。

因为各族姓基本上都是以郡名作为自己家族的郡号,所以就有了若干姓氏同为一个堂号的现象。例如:王,胡 这两个姓的郡望都是“清河堂”。

堂号名称的另一出处:自创堂号,乃家族中人自立的堂号,该堂号名称一为有别于各姓氏的分支别派,二为铭记祖先或名人的公德事迹或教诲。例如:杨氏的“四知堂”寓意“天知、地知、我知、子知”的为人风范。

三 世系表 如果发现一本关于您身世的家谱,您最想看的是什么哪?是不是想知道自家的祖先是谁?家族中曾有过哪 些名人、功绩?家族中人现在哪里?等等,所有的答案就在家谱的世系表中。 作为家谱中最重要的内容,“世系表”,简而言之,就是说明一个家族成员, 如:父子、兄弟间的相互关 系,写清楚祖先后代每一个家族成员名字的图表。

它有四种基本的记述格式:欧式、苏式、宝塔式和牒记式。 欧式:又称横行体,是北宋文学家欧阳修创立的。

欧式的特点是:世代分格,由右向左横行,五世一表, 用起来很方便。欧式中,每个世代人名左侧都有一段生平记述,介绍该人的字、号、功名、官爵、生辰年月日、配偶、藏地、功绩等。

苏式:又称垂珠体,是北宋文学家苏洵创立的。苏式世系表的特点是:世代直行下垂,世代间无横线连接,全 部用竖线串连,图表格式也是由右向左排列的,主要是强调宗法关系。

宝塔式:顾名思义,就是将世代人名象宝塔一样,由上向下排列。宝塔式采用横竖线连接法,竖线永远处在横线 的中间,这对人多的大家族来说,因人名不可能排在同一页纸上,兄弟之间长幼关系不清,会为写谱、看谱带来 很多不便。

牒记式:不用横竖线连接世代人名间的关系,而是纯用文字来表述这种关系。每个人名下都有一个相关的简介, 如:字、号、功名、官爵、生辰年月日、藏地、功绩等。

牒记式的世系形式固定,次序分明,比较节约纸张。 以上四种世系表形式都各有特色,这是一般族谱中比较常见的世系表,但也有其它的变化,我们在记述家族世系 表时,可根据掌握材料的多少、家族成员的多少等灵活采用,总之,世系表要易看易懂、内容真实、层序分明,这才是最为重要的。

四 家训 家训也是家谱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传统宗族教育起了很大的作用。 远古时代,人类社会经历了氏族、家族、家庭的变迁,然而,这些都是形成一个国家的基石。

在国家不安定和国法不明确之际,家训即可发挥稳定社会秩序的力量。因为,家族为了维持 必要的法制制度,就拟定一定的行为规范来约束家族中人,这便是家法家训的最早起源。

自汉初起,家训著作随着朝代演变渐丰富多采。家谱中记录了许多治家教子的名言警句,成为 人们倾心企慕的治家良策,成为“修身”、“齐家”的典范。

例如“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 的节俭持家思想,今天看来仍有积极意义。在家谱中有不少详记家训、家规等以资子孙遵行的。

当中,最为人称道的名训,如颜氏家训、朱子治家格言等,至今脍炙人口。 家训之所以为世人所重,因其主旨乃推崇忠孝节义、教导礼仪廉耻。

此外,提倡什么和禁止什么, 也是族规家法中的重要内容,如:“节俭当崇”、“邪巫当禁”等。 简言之,每个家。

现代家谱主流格式主要分为欧式、苏氏、欧苏(结合)式,其他大多是它们的演化格式。这里提供几种,供参考!

主流格式:

1欧式谱例:是指北宋欧阳修编《欧氏家谱》时所创立的修谱体例。其体直序,世序横推,以图的形式列出祖先世系。每五世一图,第二图自五世起至九世,第三图自九世至十三世,以下类推。欧主张“谱图之法,断自可见之世,即为高祖下到五世玄孙”,“远者疏者略之,近者亲者详之。” “惟书生男不书生女,书善不书恶”。其所谓“可见之世”,即由已身而上,父、祖、曾祖、高祖,下及子、孙、曾孙(重孙)、玄孙共九代,亦称九族。所记内容包括传主名讳、字号、仕宦、匹配、享年等。其特点是一目了然,便于查找。

2苏氏谱例:是指北宋苏洵在修《苏氏族谱》时所创立的修谱体例。影响极大,时至今日,仍是许多姓氏和宗族修谱的范例。其体平列,世系直陈,用表格的形式记述先祖世系。其谱例以五世为表(图),以宗法为则,详近略远,尊近贬远。先画出五代世系表(图),接着写表(图)中人物的世系录。在世系录中各人名下注明其功名、仕宦、行迹、配偶、生殁、埋葬地,并依次书写子孙后代,各代标明辈分。主张睦族、恤族、化俗。他所创谱式的特点是篇幅大,记载的内容多。

3欧苏(结合)式:

结合“欧式”和“苏氏”谱例的优点,使得世系成员的宗法关系和详细资料一目了然,因其合理的编排格式,越来越多的宗谱改用了这种格式,目前江浙闽一带使用较多。

其他演化格式:图文对照式、横排图表式、竖排图文式、表记式、图记式

  于(Yú)姓源出有四:

  1、出自姬姓,为周武王姬发的后代,以国名为氏。据《新唐书·宰相世系表》所载,周武王克商后,大举分封诸侯,其第二个儿子邘叔被封在邘国。据《广韵》所载,西周初年,周武王封第二子(有说第三子)于邘(故城在今河南省沁阳西北于邘邰镇),称于邘叔。后来,于邘叔的子孙就以国名为氏,有的姓了邘;有的则去邑旁姓于,是为河南于氏,史称于姓正宗。

  2、出自古复姓淳于氏,为唐代时避讳宪宗李纯所改单姓于氏。据《古今姓氏书辩证》等所载,淳于公子孙,以国名为姓,称为淳于氏。唐贞观年间所定皇族七姓,有淳于氏。至唐宪宗李纯时,为避讳(“纯”“淳”同音),复姓淳于氏改为单姓于氏。到了宋代,又有部分于姓恢复淳于姓,也有一部沿袭未改的,形成此支于氏。

  3、出自北魏时的万忸于氏,为孝文帝汉化改革时,恢复本姓于。据《路史》所载,鲜卑族的万忸于氏原为山东于姓人,后随鲜卑改之,孝文帝汉化改革,又复于姓。这一支于氏虽然是从鲜卑族的万忸于氏所改,一向也被当作外来的姓氏看待,但在实际上,他们仍然是汉族于姓的后代,只是在汉代之时,有一位名为于公的后代,随着拓跋氏离开了中原,并且为了适存于鲜卑族而改姓为万忸于氏,等到后来鲜卑族的拓跋珪在我国北方建立了北魏,才又“重回娘家”,复姓为于而已。居住在北方的于姓之人,多为这一分支。

  4、出自赐姓或少数民族改于姓而来:

  ① 明朝时赐元人巴延达哩姓于名忠,清朝时,南方的部分尼玛哈氏改于姓。

  ② 又有达斡尔、鄂伦春、土、回、高丽等小数民族有改于姓者。

  得姓始祖

  于邘叔。为周武王姬发之次子(一说第三子),武王灭商后,大举分封诸侯,他把于邘国分封给于叔,起初于叔为于邘叔,其名得于封地。后来于邘国的子孙就以国为氏,有的姓了于邘,后来干脆去掉邑旁姓于,称为于姓,史称于姓正宗,是为河南于氏,后世于姓尊于叔为于姓的得姓始祖。

  迁徙分布

  繁衍播迁河南泌阳县北部一带,是古于邘国所在地,当然也是于姓的发祥地。在于邘国灭亡后较长的一段时间里,于姓基本上都生活在今河南省境,播迁基本是以河南境内为主,如方城、午汤、许昌、伏牛山等地。秦汉时期,于姓人开始以河南为中心缓慢向周边播迁,北迁山西、河北、东迁安徽、山东,西迁陕西、甘肃,此期于姓主要是以我国北方的中原地区为繁衍播迁的中心,并形成三大郡望,即河南、东海、河内,由此,东迁入山东的于姓也开始兴旺起来。魏晋南北朝时期,长期的军阀纷争割据,造成“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的惨状,于姓人跟随着逃难大军,大举南迁于东南广大地区,五胡乱华,促进了民族间的交流与融合,而战争又使中原地区成为兵家必争之地,为躲避战乱,处于河南南部的于姓则就近南下湖北,后辗转于四川、湖南。隋唐时期,由于国家统一,战乱减少,也由于国人根深蒂固的恋家思想,于姓迁徙有等于无,却繁衍昌盛起来,于姓相继在北方形成了几处大的望族。北宋末年,金兵攻陷东京汴梁(今河南省开封),并掳走徽、钦二宗,有于姓人随往黑龙江。南宋后期,于姓开始由浙入闽,由闽入粤。元末农民起义军四起,社会动荡不安,江南人口锐减,由于山西表里山河的特殊优越位置,所受影响不大,朱明王朝建立,迁山西人于人口萧条处,则山西于姓也为明朝洪洞大槐树迁民姓氏之一,其分别迁山东、河南、河北、陕西、江苏等地。此前有河南于姓迁顺天府(今北京市)(据《于氏宗谱》所载)。清代,河南、河北,尤以山东的于姓人为多,闯关东谋生并定居。至此于姓人已遍布天下。如今,于姓分布以山东省为多,约占全国汉族于姓人口的百分之二十五,其次黑龙江、辽宁、吉林、湖南、陕西等省亦多此姓,上述六省于姓约占全国汉族于姓人口的百分之六十七。于姓是当今中国姓氏排行第二十八位的大姓,人口较多,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百分之零点六。

  历史名人

  于 公:汉代东海郯(今山东省炎城北)人,曾官廷尉,为县狱吏。执法公允,凡犯法者,于公所决皆不恨。他所洗雪的“东海孝妇”一案,以善于决狱而成名,更是千古美谈。并且为我国民间代代相传的因果报应的道德规范,留下了为善为恶“万应不爽”的典型。

  于 吉:一作干吉,琅琊(今山东省胶南县)人,东汉时方士,据称在曲阳泉水上得神书《太平清领书》(实为自著),多巫觋杂语。后至南方以符水为人疗病,人多事之,遂为吴·孙策所杀,著有《太平清领书》传世。

  于 禁:字文则,泰山钜平(今山东省泰安南)人,三国时魏国名将,因征战有功,封益寿亭侯,后被水淹七军,为关羽所掳,释放后,羞愧而死。

  于栗磾:南北朝时期的北魏黑槊将军,世间少有的猛将。请看魏书《魏书于栗磾传》

  于 烈:北魏忠臣的楷模。深受拓跋宏等四代北魏皇帝的器重。

  于 昕:北朝怀朔、武川镇将。在北魏击破柔然的过程中,立有大功。

  于 濆:唐代晚期诗人,虽不为时人所重,但却具有显著现实主义创作特色,艺术上虽不够锤炼,但质朴无华,明快直切。《全唐诗》收其诗四十五首。

  于 谦:字廷益(1398-1457),浙江省钱塘(今杭州)人,明朝大臣,成祖年间进士,曾历任监察御史、巡抚、兵部右侍郎。巡抚河南、山西期间,平反冤案,赈济灾荒,颇得民心。英宗时,宦官王振专权,朝廷腐败。蒙古瓦剌贵族也先率军来犯,明军出兵阻击,全军覆没,英宗被俘,举国上下为之震动。一些朝臣主张南逃避敌,于谦力排众义,誓死保卫京师,并拥成王为帝(景帝)。后瓦剌军破紫荆关直逼京师,他亲自督战,击毙也先,大败瓦剌军。后官加少保,总督军务。英宗被释放后,于景泰八年发动“夺门之变”,夺回帝位。于谦被捕下狱,以“意欲谋逆”罪被叛处死刑,史称“行路嗟叹,天下冤之”。宪宗成化时,于谦被复官并赐祭,葬于西湖三台山麓。有《于忠肃集》。

  于 准:清代山西省永宁(今属交口)人,清官于成龙的孙子,官至江苏、贵州巡抚。辑有《于清端公政书》等,于成龙的许多事迹都是他给整理的。

  于 振:清代江苏金坛人。字鹤泉,号秋田。生卒年不详。清雍正元年(1723年)状元。此科为庆祝雍正帝登极大典特设恩科。雍正帝以于振为其登极首科状元,恩赐有加。除依例授职翰林院修撰外,还让他以修撰衔入值南书房。雍正二年,出任河南乡试主考官。雍正三年,赐居澄怀园。雍正五年,出任湖广学政。后因事遭贬,降为行人司司副。

  于定国:字曼倩,系于公之子,西汉东海郯县人,汉初丞相,少学法于父,后为狱吏,宣帝时,任廷尉,决疑平法,后为丞相,被封为西平侯。

  于志宁:唐代官吏。字仲谧(558-665),京兆高陵(今属陕西省)人,贞观中为太子右庶子,高宗时拜太子太师,同中书门下三品,并封燕国公,以华州刺史致仕。

  于休烈:唐代洛阳人,开元初举进士,累官至积贤殿学士。性恭俭仁爱,礼贤下士。本性真诚朴实,机警聪明。肃宗即位当了皇帝,于休烈从中都赶到京城被任命为给事中,后来又改任为太常少卿兼知礼仪使。中原遭到战乱破坏,文物书籍损失严重,于休烈将自己收藏的《五代论》献给国家,肃宗皇帝很满意,任命他为工部侍郎。于休烈在朝中任职三十多年,担任过许多重要显赫的官职,但家中却没有什么积蓄。一直保持正直俭朴,温文尔雅,从来也不将喜怒显示在脸上,他礼贤下士,鼓励提拔年轻人。虽然他官位高责任大,但工作勤奋,不知疲倦。他非常爱好读书,手中整天都拿着书本。

  于慎行:明山东东阿人,字可远,更字无垢。隆庆进士。万历初历翰林院修撰,充日讲官。因劾张居正夺情,引疾归。后起官,历侍讲学士、礼部左右侍郎,累迁至礼部尚书。万历三十三年(1605年),起掌詹事府,后二年兼东阁大学士,入阁,寻病卒。在史馆以读书为事,明习典制,贯通百家,与冯琦并为文学名臣。其诗文弘丽,一时推为大手笔。著有《读史漫录》、《谷城山馆诗文集》等。

  于成龙:字北溟(1617-1684),号于山,山西省永宁(今属交口)人,清代廉吏,其为官清廉,爱民如子,重视教育,兴修学校,康熙赞其“天下廉吏第一”,官至两江总督。

  于敏中:字叔子(1714-1779),号耐圃,清江苏金坛人,于汉翔孙,清雍正癸卯年(1723年)状元于振之弟。少时资性过人,读书勤奋,雍正七年(1729年)考取举人。乾隆丁已年(1737年)中状元,授翰林院修撰,执掌山西试。不久担任山东、浙江学政,掌管所属各府、厅考试童生及生员。敏中担任浙江学政期间,考吏拔秀,罢庸补能,按期组织匀举,担任会试总裁,所拔多知名士。因其满腹经纶,文章冠绝一时,书法清秀洒脱,又通熟掌故,为乾隆皇帝所倚重。乾隆十八年(1753年)选任兵部侍郎,后改户部侍郎,加太子太保存,期间奉旨编纂《户部则例》126卷。乾隆二十五任户部侍郎兼军机大臣,历时近20年;还就任文华殿大学士兼户部尚书、文渊阁领阁事先培植职,朝廷谕书多出其手。清廷 开设四库馆,他受命为正总裁,与大学士刘统勋力主搜辑《永乐大典》中古书。还担任国史馆、三通(《清通典》、《清通志》、《清文献通考》)馆总裁。平定四川金川时,敏中负责军书旁午,以书旨功赏戴双眼花翎,画像挂列紫光阁。乾隆四十二年敏中奏准,以纪事本末体撰写《钦定临清纪略》16卷。翌年,又奉旨编辑《西清`砚谱》24卷。还著有《素余堂集》、《日下旧闻考》159卷。卒后赠文襄,赐祭葬。

  于式枚:清末官员,民初遗老。字晦若(1853-1916)。贺县(今贺州)人。光绪六年(1880年)进士,授兵部主事。充李鸿章幕僚多年,奏牍多出其手。1896年参加康有为倡设的保国会。1906年任广东提学使,广西京官联名上奏荐其兼任广西铁路公司总理,规划建筑广西境内铁路。1907年充出使考察宪政大臣,上奏反对立宪和召开国会,维护专制皇权,立宪派请罢。因得皇族和顽固派支持,擢升邮传部侍郎、礼部侍郎、学部侍郎、修订法律大臣、国史馆副总裁。辛亥革命后悲愤憔悴,稳居青岛,谢绝袁世凯聘为参议。1916年移居上海病死。

  于右任:原名伯循,字诱人,后以“诱人”谐音“右任”为名,号骚心、髯翁,晚号太平老人,陕西省三原人。光绪举人。早年投身民主革命,加入光复会和同盟会,追随孙中山从事民主革命活动。国民党南京政府成立后,历任审计院院长、政府委员、监察院院长、最高国防委员会委员等职。又是著名书法家、诗人,善草书,1964年病逝于台湾,有《右任文存》、《右任诗存》行世。

  于学忠:国民党爱国将领。字孝侯(1890-1964),山东省蓬莱市于家庄村人,早年为吴佩孚之干将,后离吴投张,转入奉系,抗日战争时期,参加过台儿庄战役和武汉保卫战,是张学良被软禁后奉系的重要将领。

写家谱,可以按时间顺序,以及家谱的特点描述来写。 范例:它是用了三块宽四十厘米左右的布料才缝合成现在的宽度的,不象现在的布料,要多宽有多宽,可见当时的条件特别差,老祖宗们也太不容易了;二是根据家谱中的纪录看,凡是家族中的男子,不论辈份高低,去世后他的名字都有纪录,而女性成员却只纪录了姓氏;三是在每个名字的后面都有“之神位”三个字,在名子和姓氏前面都有一个“讳”字,也许是用这种方式表示对他们的尊敬吧。

我们的家谱还有一幅精美的对联,它很特别,它表述的是“二十四孝”,说它是对联,它却没有一个字,完全是由精美图画组成。这可能是祖宗们留给后人的家训。用大人门的话说,就是老祖宗对我们的不言之教吧!如果老祖宗能把他们的事迹(简历)用文字、图像传下来,或者把他们的照片也留给我们,让我们后世子孙了解他们走过的生活道路的同时还能目睹他们的尊容哪该有多好啊!

宗族文化是华夏文化的一大特征,家谱(又称族谱)则是宗族文化的重要体现。一部优秀的家谱,记录著一个家族的发源、发展及流布的历史。马氏家谱,正是一部部马姓家族的发展史,是一部部维系马姓家族的圣物。

修谱

中华民族有着追源寻根的优良传统,表现在国家中,便是重修史书,表现在家族中,便是重修族谱,视修史、修谱为不朽之伟业。家谱的渊源,一般推于《周官》,然而事实上,《世本》便是我国谱牒的最早著作,司马迁的《史记》就取法于此。历史上的马姓,与中国广大族姓一样,非常重视本族历史的编修。

最早的马氏家谱修于何时已不可考,但是,作为汉代的名门望族,马姓在东汉时已有家乘谱牒。唐宋之际,谱牒之学大兴,加之马姓名人辈出,马氏修谱也蔚为大观。明清之际,随着时代潮流的发展,马氏修谱更至 ,甚至一些少数民族马姓也开始兴修家谱。例如道光年间辽宁满族马佳氏(后改为马姓)修有《马佳氏族谱》,同治年间云南玉溪 马氏修有《玉溪龙门马氏宗谱》。解放后,大陆马氏曾一度停止修谱,而港台地区仍然流行。最近几年,大陆马氏又开始续修、整理家谱。

历来马氏都非常重视修谱,并且将家谱视为维系整个马姓家族的圣物,这在马氏家谱的序文中一般都有体现。例如,每次修谱都先注明受领人的姓名,开列谱牒部数。同时,又非常重视族谱的收藏保管,要求子孙不得胡乱涂改,不能让虫鼠咬蚀,更不能出典等,否则严惩不贷。

修谱的意义和作用

对于修谱的意义和作用,一般的马氏家谱都有详细说明。《锡山马氏修谱序》写道:“圣人别礼莫重于宗族,宗族之辨,莫详于谱书,谱书之传,莫大乎宗法门”“祖宗之传,叙人道之本也。古者系出支录、小史之官,所以定世次、辨昭穆,俾后之子孙知其宗族之所由来,亲疏之所由别,敦本以序繁,莫善于谱矣。”同时,又讲了不修谱的危害:“后世谱牒不修,而宗法不讲,数传以下,遂相视如途人,焉能厚宗族而追崇其祖也哉。”

由此可见,马氏修族谱是在宗法制度败坏后所采取的一种挽救宗法礼法、维系血统纯正的措施。有了族谱,就可以区别、分明自己属于马氏的哪一宗、哪一支,从而就不会乱认祖先。正如扶风《马氏修谱序》称:“今日之举,亦惟宗其宗而无冒他人宗,祖其祖而无舍自出之祖,斯免不仁不之讥矣。”修谱时必须“考古而征先,信今传后”。因为“非其裔也强授之不智,得其而故弃之不仁”。《马氏宗谱原序》更概括“马氏谱牒”的作用为“系所生以尚嫡也,明穆以尚祖也,序长幼以尚齿也”。

家谱体例

宋代大文学家欧阳修和苏洵都倡修族家乘,他们不仅亲自编写了本姓的族谱,且提出了编写族谱的体例和方法,并逐成为后世修谱的规范。马氏家谱于欧、苏体皆有所采,或者干脆将两种融合。如暨阳扶风马氏宗谱》采用苏洵“谱法”,“凡子而后得为谱,为谱者皆存其高祖,而迁高祖之父”,用“小宗之法”,即只记五。《锡山马氏统谱》则采用欧阳修“谱法”,而自可见之世,印为高祖,下至五世玄孙别自为世”。原则上是以远近、亲疏为别,乙远者、疏者略之,近者、亲者详之”。

马氏家谱采用欧、苏两种谱法,但不是单的模仿、套用,而是结合马姓的家规、族等具体情况而有所变通,这就形成了独特马姓家谱编写凡例。如《暨阳扶风马氏宗凡例》有20条,其一说:“系图为谱之纲,传为谱之目。凡有官爵者,制诰敕论等文当备载于谱首,无官爵者,生配、死葬、序赞、传文亦宜附载于后,俾后之子孙得有所观法而兴起焉。”其四说:“总图五世一提者,仿苏老泉遗式;盖取五世,外亲尽之义也。”其五说:“各派复为镟图,以引其传者,盖取曾南丰式,为分别小宗之义,明亲疏也。”

对于哪些族人不能入谱,马氏家谱一般都有明确规定,这通常与其家规、家法密切相关。如《暨阳扶风马氏宗谱凡例》规定:“子孙为僧道者,不列行第,不登图叙,以其外宗族,而趋异端也。”“子孙有过恶、训诫不悛者,会众声罪,谱削其名,以其玷宗祖也;如能改进,则复之。”“同族结婚,即同族同谱者,风化攸关,应禁入谱。”“某子配合某氏,已经结婚者,倘某子亡故,某氏转配族人,则不论尊卑、适合与否,一概不得入谱。”不得入家谱,也就相当于赶出族门,这对于重根崇源的中国人来记,走臭大的耻辱与惩罚。马家家法之严,由此亦可见一斑。

家谱体例分类

各家马氏家谱体例分类不一,内容详略也各有不同,但基本上大同小异。一般的马氏族谱都有以下内容:谱名、谱序、目录、凡例、恩荣录(敕诰)、遗像及像赞、五服图、家规家法、宗支世系、谱系本纪、仕宦为官记、家传、祠宇、坟茔、艺文、族产、派语、后跋、领谱字号等,有的还包括马氏聚集地图,如《会稽马氏家谱》附有马氏集中的吴融村的村图。谱名即家谱的名称,一般写在家谱的封面,内容也各不相同。马氏族谱一般称作“马氏(家)族谱”、“马氏家谱”,或者“马氏家乘”、“马氏宗谱”,也有的称“马氏统谱”、“马氏通谱”、“马氏统宗谱”或“马氏支谱”。有的还详细注明地域、分支或堂号,如《京江马氏宗谱》、《崇伦堂马氏宗谱》。

谱序是族谱中极富文史价值的部分。一部族谱往往有多篇序文,往往由本族名人或与本族有渊源的学者、名流,或者政界要人撰写。其内容或论族谱之重要意义,或述本族修谱的历史及本次修谱的缘起经过,或记本族姓的源流、分布。因此,谱序往往是族谱之“目”,是本家族历史的凝缩,同时,又常常是一篇篇散文佳作。

凡例是族谱的编纂体例,从中可以看出修撰者的谱学思想、修谱方法,甚至家规家法等。如前所述,马氏家谱大多采用欧阳修、苏洵“谱法”,并结合本家族的具体情况而有所变通,于是形成了马姓独特的宗谱编写体例。

像赞,往往附于本族名人画像后,多由著名学者、社会名流或本族亲友题写,内容多概括评价此人功绩及一生。例如《马氏统》中马援的像赞由马家外甥郑禹题写,全文如下:“经籍深富,辞理遐亘;浩如江海,郁若昆郑。”马融的像赞亦由郑禹题写,内容如下:“妙极生知,睿哲惟宰,精理为文,秀气成来。”此外,“后周平南将军山阳侯”像赞由朱熹题写,“宋祭酒止蕃公”像赞由文天祥题写,“唐中书令宾王公”像赞由韩愈题写,“宋丞相正惠公”像赞由文天祥题写,“宋左丞相碧梧公”像赞由谢枋得题写。

世系,是族谱中最主要的内容,它同

家谱的修谱实例

程子曰:家法坏,谱谍尚有遗风,谱谍坏,人家不知来处,故谱不可不修。致堂胡氏曰:谱谍身之根本也,根本不明颠倒无据或妄委其姓氏,古人...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