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史》卷十六 本纪第十六(3)

栏目:资讯发布:2023-10-02浏览:1收藏

《宋史》卷十六 本纪第十六(3),第1张

  冬十月癸酉朔,秉常遣使上表,请复修职贡,乞还旧疆。戊子,封孟轲为邹国公。癸巳,会稽郡王世清薨。庚子,尚书省成。辛丑,封马援为忠显王。

 十二月癸卯,加上仁宗谥曰体天法道极功全德神文圣武睿哲明孝皇帝,英宗曰体乾应历隆功盛德宪文肃武睿神宣孝皇帝。甲辰,朝献景灵宫。乙巳,朝享太庙。丙午,祀昊天上帝于圜丘,赦天下。甲寅,文彦博以太师致仕。乙卯,以观文殿大学士韩绛为建雄军节度使。庚申,幸尚书省,官执政五服内未仕者一人,进尚书以下官一等。

 七年春正月丙午,封洺州防御使世准为安定郡王。癸丑,夏人寇兰州,李宪等击走之。甲寅,以贤妃朱氏为德妃。

 二月甲戌,太师文彦博入觐,置酒垂拱殿。癸未,进封濮阳郡王宗晖为嗣濮王,封宗晟为高密郡王,宗绰为建安郡王,宗隐为安康郡王,宗瑗为汉东郡王,宗愈为华原郡王。

 三月辛丑,赐文彦博宴于琼林苑,帝制诗以赐之。庚申,御崇政殿大阅。壬戌,诏赐鬼章写经纸,还其所献马。癸亥,白虹贯日。

 夏四月辛未,大食国来贡。乙亥,辽遣萧浃等来贺同天节。丁丑,赐饶州童子朱天锡五经出身。丙戌,景灵宫天元殿门生芝草六本。壬辰,朝献景灵宫。癸巳,夏人寇延州安塞堡,将官吕真败之。

 五月壬子,虑囚,降死罪一等,杖以下释之。辛酉,白虹贯日。壬戌,以孟轲配食文宣王,封荀况、杨雄、韩愈为伯,并从祀。诏诸路帅臣、监司等举大使臣为将领。

 六月丙子,夏人寇德顺军,巡检王友死之。辛卯,江夏郡王宗惠薨。

 秋七月甲辰,伊、洛溢,河决元城。丙午,遣使振恤,赐溺死者家钱。壬子,朝献景灵宫。甲寅,王安礼罢。

 八月庚午,诏王光祖遣人招谕乞弟,许出降免罪补官。是岁,乞弟死。辛巳,遣陈睦等贺辽主生辰、正旦。

 九月壬寅,西南龙蕃来贡。乙巳,三佛齐来贡。乙丑,夏人围定西城,熙河将秦贵败之。

 冬十月乙亥,夏人寇熙河。庚辰,饶州童子朱天申对于睿思殿,赐五经出身。辛巳,朝献景灵宫。戊子,诏分画交阯界,以六县二峒赐之。乙未,夏人寇静边砦,泾原将彭孙败之。

 十一月丁酉朔,寇清边砦,队将白玉、李贵死之。甲辰,夏国主秉常遣使来贡。乙卯,太白昼见。十二月戊辰,端明殿学士司马光上《资治通鉴》,以光为资政殿学士,降诏奖谕。庚寅,诏门下、中书外省官同举言事御史。辛卯,辽遣耶律襄等来贺正旦。是岁,河东饥。河北水,坏洺州庐舍,蠲其税。

 八年春正月戊戌,帝不豫。甲辰,赦天下。乙巳,使辅臣代祷景灵宫。乙卯,分遣群臣祷于天地、宗庙、社稷。

 二月辛巳,开宝寺贡院火。丁亥,命礼部锁试别所。癸巳,上疾甚,迁御福宁殿,三省、枢密院入见,请立皇太子及请皇太后权同听政,许之。

 三月甲午朔,立延安郡王佣为皇太子,赐名煦,皇太后权同处分军国事。乙未,赦天下,遣官告于天地、宗庙、社稷、诸陵。丁酉,皇太后命吏部尚书曾孝宽为册立皇太子礼仪使。戊戌,上崩于福宁殿,年三十有八。皇太子即皇帝位,尊皇太后为太皇太后,皇后为皇太后,德妃朱氏为皇太妃。太皇太后权同处分军国事。

 九月己亥,上大行皇帝谥曰英文烈武圣孝皇帝,庙号神宗。

 十月乙酉,葬于永裕陵。

 赞曰:帝天性孝友,其入事两宫,必侍立终日,虽寒暑不变。尝与岐、嘉二王读书东宫,侍讲王陶讲谕经史,辄相率拜之,由是中外翕然称贤。其即位也,小心谦抑,敬畏辅相,求直言,察民隐,恤孤独,养耆老,振匮乏。不治宫室,不事游幸,历精图治,将大有为。未几,王安石入相。安石为人,悻悻自信,知祖宗志吞幽蓟、灵武,而数败兵,帝奋然将雪数世之耻,未有所当,遂以偏见曲学起而乘之。青苗、保甲、均输、市易、水利之法既立,而天下汹汹骚动,恸哭流涕者接踵而至。帝终不觉悟,方断然废逐元老,摈斥谏士,行之不疑。卒致祖宗之良法美意,变坏几尽。自是邪佞日进,人心日离,祸乱日起。惜哉!

 《宋史》 元·脱脱等

诚斋体因杨万里而得名。杨万里号诚斋,故称为诚斋体。他的诗歌学习江西诗派,最后摆脱前人的束缚而自成一家,取得了更高的成就。诚斋体的风格特征是活泼自然,饶有谐趣,形成诚斋体的要素之一是诗人把自己的主观情感最大程度地投射在客观事物上。要素之二是杨万里做诗想像奇特,但是不用奇奥生僻的字句,却用浅近明白的语言和流畅直至的章法,近于口语。

基本介绍 中文名 :诚斋体 相关人物 :杨万里 简介,诚斋体与杨万里,代表作品, 简介 诚斋体因杨万里而得名。杨万里号诚斋,故称为诚斋体。他的诗歌学习江西诗派,最后摆脱前人的束缚而自成一家,取得了更高的成就。诚斋体的风格特征是活泼自然,饶有谐趣,形成诚斋体的要素之一是诗人把自己的主观情感最大程度地投射在客观事物上。要素之二是杨万里做诗想像奇特,但是不用奇奥生僻的字句,却用浅近明白的语言和流畅直至的章法,近于口语。 诚斋体与杨万里 杨万里,也称" 诚斋先生 ",因宋光宗曾为其书"诚斋"二字,故有此称呼。 南宋建炎元年(1127),杨万里出生在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乡)一个乡村塾师能家里。父亲杨芾虽谨记着杨家几代人的理想与心愿,认真读书,踏实为事,可惜杨门的风光却并没有在他这一代身上变为现实。杨芾不得不像那个时代千千万万个未走通"学而优则仕"之路途的失意者一样,成为散落在中国广袤的穷乡僻壤中的、数不清的乡村塾师中的一员。这是一个贫寒的家庭,一个乡村塾师的生活来源是十分有限的,餬口都有些勉强,杨芾甚至无力在自己的故里给家人营建一方立足之处,以致杨万里后来在回忆自己少年时期的生活时,对当时的居无定所、流离无著始终记忆犹新,而且忍饥挨饿也是常有的事情。 这又是一个富足的家庭,这里有自杨希开到杨元中,再到杨芾三代人的学术积累,有丰富的藏书,还有满腔的热望。在杨万里的身上,寄托著的其实是三代人的期望。在祖辈的殷切期待里,在父亲的耳提面命下,杨万里把振兴门风的责任承继了下来。背负著这份沉甸甸的责任,杨万里开始了他的人生之路。他少年立志,而且矢志不移,穷且弥坚,无论世事多么艰难,从未改变自已的初衷。忍受着寂寞,克服了贫寒,经历了该经历的酷暑严寒、孤寂辛苦之后,终于迎来了收获的季节。在绍兴二十四年(1154),杨万里终于进士及第,并由此开始了他的仕宦生涯。绍兴二十六年(1156),杨万里被任为赣州司户;绍兴二十九年(1159),被调任永州零陵县(今湖南零陵县)县丞;隆兴元年(1163),被调任杭州。隆兴二年(1164),因为父亲病重,杨万里立刻从杭州返回家乡,而且从这一年一直到乾道五年(1169),杨万里基本上没有出外为官,在故乡度过了长达五年的家居时光,尔后复出官场,于乾道六年(1170),出任隆兴府奉新县知县。同年,由于右相虞允文的推荐,杨万里又被任命为国子博士。淳熙二年(1175),朝廷改任杨万里知常州,他在这一任上只待了一年半,却在当地百姓中留下了极好的名声。淳熙六年(1179),杨万里被任为提举广东常平茶盐。这是徽宗时始设的一个职位,监管茶、盐的生产、运输和销售等情况。淳熙八年(1181),杨万里改任提点刑狱一职,掌管一路司法与刑狱,为了工作的需要,常巡行各地,有机会接触各地的风俗人情,杨万里对这个差使很是认可。 淳熙十一年(1184),杨万里被召为礼部员外郎,此时,他有机会接触一些上流人士,其才识能力也较容易被一些有分量的人物所发现,所以杨万里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仕途上是比较风光的。由于受到丞相王淮的识拔和欣赏,杨万里得以参与朝廷一些重要的官员考核以及人事安排事务,在这个过程中,他对人才、人才使用、为政要害等方面的一系列思想不断地被当道所了解,杨万里开始逐渐受到朝廷的器重。这期间,杨万里曾上过一份《荐士录》,向皇帝推荐了六十多位人才,朱熹就是其中的一位。他还利用自己能够面见皇帝的机会,多次对一些时政问题提出直言不讳的批评和自己的建议,一时深得当道的赏识。于是,在东宫需要筛选一位为太子讲书的侍读官的时候,杨万里有幸当选。 对太子的教读,杨万里尽心尽责,他精心地为皇太子讲述前期的历史沿革,精辟的为其剖析其中的治乱得失,也就眼前的时事政治分析其中的演变与发展。在为皇太子进行辅读的过程中,杨万里与太子之间也建立起相互信任的密切关系,两个人互相尊重,相互切磋。当时,人们无不认为由杨万里担任这个侍读官是朝廷用人最为得当的范例之一。 淳熙十三年(1186),杨万里迁职枢密院,任掌管监察枢密院事务的检详官,后升任尚书省左司郎中,这期间,东宫侍读官一职也仍由其兼任。淳熙十四年(1187),杨万里被任为秘书少监。这段时期,是杨万里仕途顺达、人生较为得意的时期。一方面,自己被当道承认、识拔、重用。另一方面,士为知己者死,杨万里也对国事、对朝政,倾注了全部的热情。他明察细鉴,善于思考,不仅对当前的问题能提出解决的思路,甚至还能预知未来,以超前的意识,给当道提出一些建设性的意见。他还抱着对朝廷的一腔赤情,敏锐地洞察封建统治在各个方面出现的各种问题,一旦发现,便知无不言,而且往往言说的彻心透肤,十分尖锐。总之,在这个时期,杨万里的政治 挥发的是比较尽兴的。 物极必反,此话不假。在 燃烧过之后,尤其是由于当时孝宗已经年迈到只想守成,不图再有所作为的情况下,杨万里的 往往得不到应有的回应,这对杨万里来说无疑是一件很受伤害的事情。于是,他的 逐渐在回落、消弭。正在这时,由于在祭祀礼仪的安排上,孝宗与杨万里又出现了意见分歧,而且杨万里当仁不让地对孝宗还提出了直言不讳的抗议,故对孝宗不能不说有所得罪。淳熙十五年(1188),杨万里被遣外任,这可以说是杨万里从仕途的顶峰开始下落的一个转折点。 不久,宋光宗继位,杨万里被任命为接伴金朝贺正旦使,来到了宋金交战的淮河前线。当时宋金两国的关系甚是微妙,杨万里这个接伴金朝贺正旦使的任务就是迎送和陪伴金国前来宋朝的使者。这些使者身份复杂,目的多重,加上在战场上金兵曾经一度处在上风。所以这些南来的金人大多盛气凌人,并不好伺候。杨万里一向主张坚决与金兵决一胜负,是自始至终的主战派,对金人充满了敌意和不屑,他的工作居然是让他向这些并非善意的金人和颜悦色,甚至委曲求全。这让杨万里心情难以平静。再加上一路上目睹北方民众被战争涂炭的满目凄凉的惨状,杨万里更是感慨万千。这一时期,他留下了大量的诗作,其中浸满了上述情绪。 之后,杨万里的仕途一黯再黯。绍熙三年(1192),在自己的处境已经十分不利的情况下,杨万里仍然不顾个人的安危,直言劝阻朝廷欲在江南诸郡强令推行铁钱会子的决定,不幸直接冲撞了当时的宰相,被放任知赣州。此时,杨万里在官场里周旋的也实在是腻了。于是拒绝赴任,从此赋闲在家,直到终老。 文人杨万里 为官从政,仅仅是杨万里生命里的一部分,他一生中更为闪光的形象是作为一个文学家。杨万里生活的南宋时期,正是中国历史上又一段纷争离和的特殊时段,那是一个战火纷飞的时代,是生灵涂炭的时代,是一个悲苦凄惨的时代,同时却也是一个产生诗作和文人的时代。杨万里以自己悲悯的情怀敏感地感受着这个时代,可以说他的仕途辗转历程,亦是其体验生活的历程,他的丰富漫长的一生,也是用自己的心智和情感触摸时代、感知时代、书写时代的一生。作为一名诗人,杨万里与同时代的陆游、范成大、尤袤并称为中兴四大诗人。他的创作与他的人生相随相伴,无论人在何处,身处何方,都从未间断。无论是处在安逸的家居生活的日子里,还是在颠沛流离的奔苦劳碌中;无论是为政一方在僻壤穷乡,还是 入京,身处要津,都不影响他对生活的关注和摹写。杨万里一生的诗歌作品多达两万余首。传世的诗文,数量可观,有案可稽的有:《成斋易传》、《淳熙荐士录》、《俊婢传(辑)》、《天问天对解》、《诚斋集》、《杨文节公诗集》、《诚斋策问》、《诚斋江湖集钞》、《荆溪集钞》、《西归集钞》、《南海集钞》、《朝天集钞》、《江西道院集钞》、《朝天续集钞》、《江东集钞》、《退休集钞》、《诚斋集补钞》、《诚斋诗选》、《诚斋诗话》。在诗歌创作的风格上,初始时,杨万里师承的是江西学派,后转而又以王安石及陈师道为宗,还曾模仿过晚唐诗作。在经过了一段亦步亦趋的对别人的学习与模仿之后,杨万里一度将自己的诗作付之一炬,决心与传统决裂,自创一派。这样,在中国诗歌创作的历史上,继西昆体之后,就有了以杨万里的名字命名的诚斋体。 在辗转各地的过程中,杨万里走到哪里,都不忘结交当地的文人雅士,与他们谈诗论文,琴瑟唱和。做赣州司户时,曾与同在赣州任职的邹和仲往来密切。将他们联系在一起的,是两个人对文学的共同爱好。任零陵丞期间,曾与那里的两位诗人张材和唐德明交往颇深,以文会友,双方结下了深厚的感情,以至于在杨万里调离零陵任时,大家无不黯然神伤,留下了多首抒发离情别绪的诗作。他曾前往长沙,为的是拜访在那里的名士张械,而拜访的目的,就是为了与其切磋有关文学创作的问题。杭州,被称为人间天堂,应该说那里更是文人骚客的天堂和创作源泉。它那水天一色,静谧疏朗的美景,不知让多少富有诗情才意的文人流连忘返,文思泉涌。在杭州为官的三年,杨万里也被这里的美景所陶醉,不仅创作了许多优美的诗作,还凭借这里文人时常出没的得天独厚的条件,为中国文坛留下了许多佳话。 淳熙十三年(1186),名重一时的大文学家陆游曾到杭州一游,喜好结交文友的杨万里当然不会放过这个与之交流对话的机会,虽然他在某些学术思想上并不赞同陆游的观点,但这并不妨碍其对陆游文学上的推崇。在如诗如梦的西子湖畔,两位堪称那个时代大师级的文学家一起切磋学问,吟诗赋词。后来据说又有尤袤也恰好来到这里,这可算是南宋文坛上一次最高级的峰会了。杨万里与陆游的交往密切而恒久,直到其晚年,仍与陆游笔墨往来,互通信息。杨万里晚年有许多诗作,都流露着他们之间的情意。 杨万里对文学的钟爱可以说达到了痴迷的程度,只要在文学上有成就者,杨万里都将他们视为知音,想方设法与他们交流、对话。而即使是那些已经作古的文学前辈,杨万里也会在心灵的深处给他们留存著一方祭坛。在南下广州任职的途中,杨万里曾经路过潮州。潮州,是唐代著名散文家韩愈被贬之地。踏上这方土地,便牵动起杨万里情感深处的对这位才气出众、命运坎坷的文学前辈的追思和感伤,在匆匆的旅途中,杨万里写下了大量的文字,以宣泄自己内心深处对这位文坛巨匠的敬仰和对其不幸人生的感慨。 正是因为杨万里对文学有一颗须臾不可放弃的痴心,一腔不会轻易泯灭的情怀,所以才有今天杨万里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和成就。 杨万里并不仅仅是一位只会吟诗赋词、风花雪月的诗人,他是一位学者,他不仅在诗歌创作上创造了自成风格的"诚斋体",而且还有较为深厚的思想修养。在社会政治思想、理学思想、易学思想等方面,都形成了较为系统的体系。 开禧二年(1206),杨万里在家乡病逝。第二年,被朝廷追赠光禄大夫,諡文节。 代表作品 春游

不知春向雨中回,只到春光未苦来。

老子今晨偶然出,李花全落杏花开。 小池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晚风

晚风不许鉴清漪,却许重帘到地垂。

平野无山遮落日,西窗红到月来时。 春晴怀故园海棠

故园今日海棠开,梦入江西锦绣堆。

万物皆春人独老,一年过社燕方回。

似青似白天浓淡,欲堕还飞絮往来。

无那风光餐不得,遣诗招入翠琼杯。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过杨村

石桥两畔好人烟,匹似诸村别一川。

杨柳荫中新酒店,葡萄架下小渔船。

红红白白花临水,碧碧黄黄麦际天。

政尔清和还在道,为谁辛苦不归田?

  六月甲辰,诏诸路漕臣令所部官吏条茶、盐、矾及坑冶利害以闻。

 秋七月辛未,诏许二府不限奏事常制,得敷陈留对。丙子,王举正罢。壬午,罢陕西管内营田。甲申,命任中师宣抚河东,范仲淹宣抚陕西。乙酉,获王伦。

 八月乙未朔,命官详定编敕。戊戌,诏谏官日赴内朝。丁未,以范仲淹参知政事,富弼为枢密副使。壬子,白气贯北斗魁。癸丑,韩琦代范仲淹宣抚陕西。甲寅,太白昼见。戊午,罢武学。

 九月丁卯,诏辅臣对天章阁。戊辰,吕夷简以太尉致仕。乙亥,任中师罢。丁丑,诏执政大臣非假休不许私第受谒。是月,桂阳洞蛮寇边,湖南提刑募兵讨平之。

 冬十月丙午,诏中书、枢密同选诸路转运使。丁未,诏县令佐能根括编户隐伪以增赋入者,量其数赏之。戊申,诏二府同选诸路提刑。甲寅,复诸路转运判官。乙卯,诏修兵书。壬戌,诏二府颁新定磨勘式。甲子,筑水洛城。是月,光化军乱,讨平之。

 十一月丙寅,上清宫火。癸未,诏馆职有阙,以两府、两省保举,然后召试补用。丁亥,更荫补法。壬辰,限职田。是月,五星皆在东方。十二月乙巳,桂阳监徭贼复寇边。丁巳,大雨雪,木冰。河北雨赤雪。交阯献驯象五。安化州蛮来贡。

 四年春正月庚午,京城雪寒,诏三司减价出薪米以济之。壬申,西蕃磨毡角入贡。乙亥,荆王元俨薨。辛卯,太常礼仪院上新修《礼书》及《庆历祀仪》。

 二月丙申,出奉宸库银三万两振陕西饥民。己酉,白虹贯日。甲寅,罢陕西四路马步军都总管、经略安抚招讨使,复置随路都总管、经略安抚招讨使。

 三月癸亥朔,以旱遣内侍祈雨。辛未,省广济河岁漕军储二十万石。乙亥,诏天下州县立学,更定科举法,语在《选举志》。己卯,出御书治道三十五事赐讲读官。庚辰,录唐郭子仪后。甲申,免衡、道州、桂阳监民经徭贼劫略者赋役一年。

 夏四月丙申,诏湖南民误为征徭军所杀者,赐帛存抚其家。丁酉,宜州蛮区希范叛,诏广西转运钤辖司发兵讨捕。壬子,以锡庆院为太学。

 五月庚午,录系囚。壬申,幸国子监谒孔子,有司言旧仪止肃揖,帝特再拜。赐直讲孙复五品服。遂幸武成王庙,又幸玉津园观种稻。乙亥,抚州献生金山。丙子,诏西川知州军监,罢任未出界而卒者,录其子孙一人。戊寅,诏募人纳粟振淮南饥。乙酉,忻州言地震,有声如雷。丙戌,曩霄遣人来,复称臣。

 六月壬子,降天下系囚流、徒罪一等,杖、笞释之。范仲淹宣抚陕西、河东。癸丑,诏诸军因战伤废停不能自存及死事之家孤老,月给米,人三斗。

 秋七月戊寅,封宗室德文等十人为郡王、国公。壬午,月犯荧惑。癸未,契丹遣使来告伐夏国。甲申,夷人寇三江砦,淯井监官兵击走之。丙戌,诏诸路转运、提刑察举守令有治状者。

 八月辛卯,命贾昌朝领天下农田,范仲淹领刑法事。甲午,富弼宣抚河北。戊戌,命右正言余靖报使契丹。保州云翼军杀官吏、据城叛。庚子,命右正言田况度视保州,仍听便宜行事。丙午,进宗室官有差。戊午,诏辅臣所荐官毋以为谏官、御史。

 九月辛酉,保州平。壬戌,诏保州官吏死乱兵而无亲属者,官为殡敛,兵官被害及战没,并优赐其家。民田遭蹂践者,蠲其租。癸亥,以真宗贤妃沈氏为德妃,婉仪杜氏为贤妃。戊辰,吕夷简薨。庚午,晏殊罢。乙亥,遣使安抚湖南。甲申,以杜衍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枢密使、集贤殿大学士,贾昌朝为枢密使,陈执中参知政事。丁亥,宴宗室太清楼,射于苑中。

 冬十月庚寅,赐曩霄誓诏,岁赐银、绢、茶、彩凡二十五万五千。陈尧佐薨。丙申,命范仲淹提举三馆秘阁缮校书籍。癸丑,桂阳蛮降,授蛮酋三人奉职。

 十一月壬戌,以西界内附香布为团练使。己巳,诏戒朋党相讦,及按察恣为苛刻、文人肆言行怪者。己卯,改上庄穆皇后谥曰章穆,庄献明肃皇太后曰章献明肃,庄懿皇太后曰章懿,庄怀皇后曰章怀,庄惠皇太后曰章惠。庚辰,朝飨景灵宫。辛巳,飨太庙、奉慈庙。壬午,冬至,祀天地于圜丘,大赦。十二月壬辰,加恩百官。乙未,封曩霄为夏国主。丁酉,诏州县以先帝所赐七条相诲敕。辛亥,置保安、镇戎军榷场。是岁,黎州邛部川山前、山后百蛮都鬼主牟黑来贡。

 五年春正月甲戌,罢河东、陕西诸路招讨使。乙亥,复置言事御史。丙子,契丹遣使来告伐夏国还。庚辰,命知制诰余靖报使契丹。癸未,诏京朝官因被弹奏,虽不曾责罚,但有改移差遣,并四周年磨勘。乙酉,范仲淹、富弼罢。丙戌,杜衍罢,以贾昌朝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枢密使、集贤殿大学士,王贻永为枢密使,宋庠参知政事,吴育、庞籍并为枢密副使。

 二月辛卯,诏罢京朝官用保任叙迁法,又罢荫补限年法。壬辰,曩霄初遣人来贺正旦。癸卯,以久旱,诏州县毋得淹系刑狱。辛亥,祈雨于相国天清寺、会灵祥源观。癸丑,桂阳监言唐和等复内寇。乙卯,谢雨。

 三月己未,诏大宗正励诸宗子授经务学。辛酉,韩琦罢。癸亥,诏礼部贡举。甲子,宜州蛮贼区希范平。庚午,东方有黄气如虹贯月。甲戌,诏监司按察属吏,毋得差官体量。甲申,诏陕西以曩霄称臣,降系囚罪一等,笞释之,边兵第赐缗钱。民去年逋负皆勿责,蠲其租税之半,麟、府州尝为羌所掠,除逋负租税如之。丙戌,罢入粟补官。

 夏四月丁亥朔,司天言日当食,阴晦不见。录系囚,遣官录三京囚。辛卯,曩霄初遣人来贺乾元节。戊申,章得象罢,以贾昌朝为昭文馆大学士,陈执中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集贤殿大学士兼枢密使。庚戌,以吴育参知政事,丁度为枢密副使。

 五月己巳,罢诸路转运判官。

 闰月丙午,曩霄遣人来谢册命。

 六月丁卯,减益、梓州上供绢岁三之一,红锦、鹿胎半之。

 秋七月戊申,以广州地震。

 八月庚午,荆南府、岳州地震。

 九月庚寅,诏文武官己致仕而举官犯罪当连坐者,除之。辛卯,以重阳,曲宴近臣、宗室于太清楼,遂射苑中。

 冬十月乙卯,契丹遣使来献九龙车及所获夏国羊马。辛酉,祔章献明肃皇后、章懿皇后神主于太庙,大赦。罢转运使兼按察。庚午,幸琼林苑,遂畋杨村,遣使以所获驰荐太庙,召父老,赐以饮食、茶帛。辛未,颁历于夏国。庚辰,罢宰臣兼枢密使。

 十一月丁亥,冬至,宴宗室于崇政殿。己酉,诏河北长吏举殿直、供奉官有武才者。是岁,施州溪洞蛮、西南夷龙以特来贡。

 六年春正月戊申,徙广南戍兵善地,以避瘴毒。

 二月戊寅,青州地震。诏陕西经略安抚及转运司议裁节诸费及所置官员无用者以闻。

 三月辛巳朔,日有食之。录系囚。庚寅,登州地震,岠嵎山摧,自是屡震,辄海底有声如雷。甲午,月犯岁星。是月,赐礼部奏名进士、诸科及第出身八百五十三人。

 夏四月甲寅,遣使赐湖南戍兵方药。

 五月甲申,京师雨雹,地震。丙戌,录系囚。戊子,减邛州盐井岁课缗钱一百万。丙申,诏陕西市蕃部马。丁酉,京东人刘卺、刘沔、胡信谋反,伏诛。

 六月庚戌朔,诏夏竦与河北监司察帅臣、长吏之不职者。丁巳,有流星出营室南,其光烛地,隐然有声。丙寅,以久旱,民多暍死,命京城增凿井三百九十。丁丑,诏制科随礼部贡举。

 秋七月丁亥,月犯南斗。庚寅,河东经略司言雨坏忻、代等州城壁。

 八月癸亥,策试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并试武举人。癸酉,以吴育为枢密副使,丁度参知政事。

 九月甲辰,登州言有巨木三千余浮海而出。

 冬十月辛未,诏发兵讨湖南徭贼。

 十一月己卯,遣官议夏国公封界。癸未,湖南徭贼寇英、韶州界。辛丑,畋东韩村,乘舆所过及围内田,蠲其租一年。是岁,邈川首领唃厮啰、西蕃瞎毡、磨毡角、安化州蛮蒙光速等来贡。交阯献驯象十。道州部泷酋李石壁等降。

 七年春正月丙子朔,御大庆殿受朝。丁亥,诏河北所括马死者,限二年偿之。己亥,颁《庆历编敕》。壬寅,诏减连州民被徭害者来年夏租。

 二月己酉,诏取益州交子三十万,于秦州募人入中粮。丙辰,令内侍二人提举月给军粮。

 三月壬午,录系囚。癸未,诏天下有能言宽恤民力之事者,有司驿置以闻,以其副上之转运司,详其可行者辄行之。毁后苑龙船。丁亥,以旱,罢大宴。癸巳,诏避正殿,减常膳。许中外臣僚实封条上三事。乙未,贾昌朝罢,以陈执中为昭文馆大学士,夏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集贤殿大学士,吴育为给事中归班,文彦博为枢密副使。罢出猎。丁酉,以夏竦为枢密使,文彦博参知政事,高若讷为枢密副使。辛丑,祈雨于西太一宫,及还,遂雨。壬寅,陈执中、宋庠、丁度以旱,降官一等。

 夏四月丁未,谢雨。己酉,诏:"前京东转运使薛绅专任文吏伺察郡县细过,江东转运使杨弦、判官王绰、提点刑狱王鼎苛刻相尚,并削职知州,自今毋复用为部使者。"壬子,御正殿,复常膳。乙卯,复执中、庠、度官。己巳,诏谏官非公事毋得私谒。

 五月戊寅,诏武臣非历知州、军无过者,毋授同提点刑狱。己丑,补降徭唐和等为峒主。己亥,命翰林学士杨察蠲放天下逋负。辛丑,诏西北二边有大事,二府与两制以上杂议之。

 六月乙巳,诏禁畜猛兽害人者。辛酉,诏天下知县非鞫狱毋得差遣。壬戌,诏臣僚朝见者,留京毋过十日。

 秋七月癸未,奉安太祖、太宗、真宗御容于南京鸿庆宫。甲申,德音:降南京畿内囚罪一等,徒以下释之。赐民夏税之半。除灾伤倚阁税及欠折官物非侵盗者。辛丑,禁贡余物馈近臣。

 八月乙丑,析河北为四路,各置都总管。

列传·卷一百四十九

脱脱、阿鲁图等

李衡 王自中 家愿 张纲 张大经 蔡洸 莫濛 周淙 刘章 沈作宾

李衡,字彦平,江都人。高祖昭素仕至侍御史。衡幼善博诵,为文操笔立就。登进士第,授吴江主簿。有部使者怙势作威,侵刻下民,衡不忍以敲扑迎合,投劾于府,拂衣而归。后知溧阳县,专以诚意化民,民莫不敬。夏秋二税,以期日榜县门,乡无府吏迹,而输送先他邑办。因任历四年,狱户未尝系一重囚。

隆兴二年,金犯淮堧,人相惊曰:"寇深矣!"官沿江者多送其孥,衡独自浙右移家入县,民心大安。盗猬起旁境,而溧阳靖晏自如。帅汪澈、转运使韩元吉等列上治状,诏进一秩,寻召入为监察御史。历司封郎中、枢密院检详,出知温、婺、台三州,惟婺尝莅其治。加直秘阁,而衡引年乞身,恳恳不休,上累却其奏,除秘阁修撰致仕。上思其仆忠,镟召落致仕,除侍御史,以老固辞,不获命。差同知贡举。会外戚张说以节度使掌兵柄,衡力疏其事,谓"不当以母后肺腑为人择官",廷争移时。改除起居郎,衡曰:"与其进而负于君,孰若退而合于道。"章五上,请老愈力,上知不可夺,仍以秘撰致仕。时给事中莫济不书敕,翰林周必大不草制,右正言王希吕亦与衡相继论奏,同时去国,士为《四贤诗》以纪之。衡后定居昆山,结茅别墅,杖屦徜徉,左右惟二苍头,聚书逾万卷,号曰"乐庵",卒,年七十九。

衡自宣和间入辟雍,同舍有赵孝孙者,洛人也,其父实师程颐,家学有源,劝衡读《论语》曰:"学非记诵辞章之谓,所以学圣贤也,不可有丝毫伪实处,方可以言学。"衡心佩其训,虽博通群书而以《论语》为根本。临没,沐浴冠栉,翛然而逝。周必大闻之曰:"世谓潜心释氏,乃能达死生,衡非逃儒入释者,而临终超然如此,殆几孔门所谓闻道者欤。"

王自中,字道甫,温州平阳人。少负奇气,自立崖岸,繇是忤世。乾道四年,议遣归正人,自中伏丽正门争论,且言:"今内空无贤,外空无兵,当搜罗豪俊,广募忠力,以图中原。"坐斥徽州,放还。淳熙中,登进士第,主舒州怀宁簿。严州分水令。

枢密使王蔺荐,召对,帝壮其言,将改秩为籍田令,又俾举所知,且响用矣,以谏疏罢。自中本韩彦古客,王蔺既荐之,上大喜。韩彦直、彦质辈恐其为彦古报仇,力请交结于自中;而密达意近习,谓"自中受彦古赂,伏阙上书荐彦古为相。"上遣人物色其事,中书舍人王信恒惧自中入台将不利于王淮,知彦直辈谮已行,亟请对,探上意;退即走白右正言蒋继周。继周方敢劾奏,读至"受赂伏阙"处,上曰:"卿可谓中其膏肓。"继周奏:"臣非不知孤踪忤王蔺,但不敢旷职。"盖欲并中蔺以媚淮,上但喜继周善论事,不知曲折如此。

通判郢州,道除知光化军,改信州,丁内艰,服阕,还朝。光宗即位,迎谓曰:"朕得卿名于寿皇,留为郎可乎?"言者不置。主管冲佑观,起知邵州、兴化军,命下而自中已病,庆元五年八月,卒,年六十。

家愿,字处厚,眉山人。父勤国,庆历、嘉祐间与从兄安国、定国同从刘巨游,与苏轼兄弟为同门友。王安石久废《春秋》学,勤国愤之,著《春秋新义》。熙宁、元丰诸人纷更,而元祐诸贤矫枉过正,勤国忧之,为筑室,作《室喻》,二苏读之敬叹。

愿弱冠游京师,以广文馆进士登第,时绍圣元年也。廷策进士,中书侍郎李清臣拟进策问,力诋元祐之政,愿答策惟以守九年之所已行者为言。时门下侍郎苏辙尝上疏辨策问,举汉武帝事,触上怒待罪,愿未及知也,因见辙,诵所对,惊喜曰:"故人子道同志合,犹若是也。"杨畏覆考,专主熙宁、元丰,取毕渐为第一,愿遂居下第。辙寻出守汝,而国论大变矣。

元符三年,以日食求言,愿时为普州乐至令,应诏上言,极论时政凡万言,其大要有十:一曰谨始以正本,二曰敬德以格天,三曰谨好恶以防小人,四曰审信任以辨君子,五曰开言路以来直谏,六曰详听言以观事实,七曰破党议以存至公,八曰登硕德以服天下,九曰从宽厚以尽人才,十曰崇名节以厚士风。疏上不报。崇宁元年,诏籍元祐、元符上书人姓名,愿以选人籍入邪下等,谪监华州西岳庙。时当改京秩,迄不改,禁锢不调凡十年。大观四年,孛星出,降赦,党禁解,始改秩,调知双流县。通判文州。郡守郑行纯凭内侍势自恣,罢蕃夷互市,启边隙。愿争之,不从,径下令复其旧。守怒,交章互奏,俱报罢。而愿以曾入党籍,谪英州酒税,量移黄州,数年始予祠。兴元帅臣王庶荐自代,通判果州。靖康初,左丞冯澥荐备谏列,除开封府工曹,京城失守,不克赴。高宗南渡,擢知阆州。会张浚谋大举,愿谓浚厉兵足谷以俟机会,浚不悦,以便旨移彭州。有论边防书,名曰《罪言》。守彭之明年,乞骸骨以归,卒。

方苏辙之读愿策,谓愿少年能不为进取计,异时当以直道闻,恨不及见,辙之言至是而验。淳祐间,愿曾孙大酉侍讲经筵,因从容及之,上改容嘉叹,宣取所上书,又亲书"西社同门友,元符上书人"十大字以赐。

愿同郡杨恂,丹棱人也,字信仲。元丰五年,登进士第。元符初,知广都县,与愿同时上书,语甚切直。越三年,亦同入党籍邪下第五等。其书以火不存。

张纲,字彦正,润州丹阳人。入太学,以上舍及第。释褐,徽宗知纲三中首选,特除太学正,迁博士,除校书郎。入对,论:"君子小人簉肴,询言试事则邪正自别。小人得志邀功生事,祸有不可胜言者。今用事者大言罔上,风俗侈靡,背本趋末,日甚一日。宜以祖考躬行之教为法,天下有不难化矣。"上称善。论事与蔡京不相合,挤之去,主管玉局观。久之还故官,兼修《国朝会要》、校正御前文字。迁著作佐郎、屯田司勋郎。

初,朝议遣童贯、蔡攸使朔方,纲力论不可出师状,不报。及金渝盟犯京阙,命纲分守四壁,镟解严,诏登陴足月者迁。纲曰:"主忧臣辱,义当尔,顾因此受赏邪?"卒不自言。出为两浙提刑,移江东。池将王进剽悍恣睢,曹官以小过违忤,遂钉手于门。事闻,诏纲乘传穷竟。时国势未安,诸将往往易朝廷,进拥甲骑数百突至纲前,纲叱进阶下,即按问,罪立具,自是无越法者。以左司召,权监察御史。请令郡邑月具系囚存亡数,申提刑司,岁终校多寡行殿最。进起居舍人,改中书舍人。建言乞依祖宗法命大臣兼领史事,诏宰臣吕颐浩监修国史,著为令。

试给事中。大将有以军中田不均乞不收租,朝廷将从之,纲执不可。会推恩元祐党籍家,有司无限制,自陈者纷至。纲建议以崇宁所刻九十八人为正。自军兴后,小人多乘时召乱,历五年而怨家告讦者众。纲谓非所以广好生之德,乞自蔽囚,后有告勿受。宗室令懬特转太中大夫,纲言:"庶官超转侍从非法,且自崇宁以来官职不循资任,致纲纪大坏,今方丕变其俗,奈何以令懬故复违旧章。"诏以次官命词,舍人王居正复执不行,命遂寝。宣抚使张俊驻师九江,遣营卒以书至瑞昌,县令郭彦章揣知卒与狱囚通,乃械系之。俊酝于朝,彦章坐免。纲言:"近时州县吏多献谀当路,彦章不随流俗,是能奉法守职,今不奖而黜,何以示劝?"

除给事中。侍御史魏矼劾纲,提举太平观。进徽猷阁待制,引年致仕。秦桧用事久,纲卧家二十年绝不与通问。桧死,召为吏部侍郎兼侍读。初讲《诗关雎》,因后妃淑女事,历陈文王用人,寓意规戒。上曰:"久不闻博雅之言,今日所讲析理精详,深启朕心。"纲言:"比年监司资浅望轻,请择七品以上清望官,或曾任郡守有治状者为之,庶位望既重,材能已试,可举其职。"从之。权吏部尚书。时以彗出东方,诏求言。纲奏:"求言易,听察难。宜命有司详审章奏,必究极其情,无事苟简。"除参知政事。高宗频谕辅臣宽恤民力,盖惩秦桧苛政,期安黎庶。纲乃摘其切于利民八十事,标以大指,乞镂版宣布中外,于是人皆昭知上德意。告老,以资政殿学士知婺州,寻致仕。高宗幸建康,纲朝行宫。孝宗登极,召纲陪祀南郊,以老辞不至,诏嘉之,命所在州郡恒存问,仍赐羊酒,卒,年八十四。

纲尝书坐右曰:"以直行己,以正立朝,以静退高天下。"其笃守如此。初諡文定,吏部尚书汪应辰论驳之,孙釜再请,特赐曰章简。釜,庆元间为谏官,力排道学诸贤,累官至签书枢密院事。

张大经,字彦文,建昌南城人。绍兴十五年,中进士第,宰吉之龙泉,有善政。诸司列荐,赐对便殿,出知仪真。时两淮监司、帅守多兴事邀功,大经独以平易近民,民咸德之。提举湖南常平,提点湖北刑狱,寻移江东。他路有巨豪犯法,狱久不竟,命移属大经。豪挟权势求脱,大经卒正其罪。孝宗重风宪之选,命条上部使者十人,上独可大经,召见,上曰:"朕十人中得卿一人,以卿风力峻整。"遂除监察御史,命下,中外耸叹。

大经首陈士风掊克、偷惰、诞慢、浮虚四弊。时理官间多居外,大经奏非便,乃作舍守庭。迁大理少卿,守殿中侍御史。言:"今日不治,由大臣不任责。"又言:"诸路荒政不实,飞蝗颇多。愿益加恐惧,申饬大臣,俾内而百官有司输忠谠、修厥职,外而监司守臣察贪理冤、去苛敛、宽民力。"上皆嘉纳。因论近习韩俣荐士,上曰:"此亦无害。昔杨得意为狗监,亦尝荐司马相如。"大经奏:"彼何人斯,使得荐士,将恐无廉耻者望风希旨,伤毁士俗。"后数日,上谓大经曰:"卿前所论韩俣,朕思之诚是也。"又论宦者董琏暴横,将命淮甸,所至诛求,且自号"董阎罗"。上曰:"然,人皆言之。"即依奏镌罢,窜南康军。除侍御史。上宣谕曰:"卿论事得体,且详练。"大经遂言:"士风未厚,吏治未肃,民力未苏,和气未应,皆由人心未正。愿察公正,明义利,以彰好恶,抑浮薄,去贪刻,则莫不靡然洗濯,一归于正。"上称善再三。又言:"监司治民之本,不可限以资格。"上纳其言,即选四寺丞同时临遣。试右谏议大夫兼侍讲。请通漕臣之计,以补州郡之有无;拘户绝之租,以广常平之储侍;严脏罪改正法,以惩贪黩;收外路辟阙归吏部,以杜私谒而通孤寒。

秋旱,诏求言。大经极言:"人心不和有以致之。民力竭而愁叹多,军士贫而怨嗟众,二者当今大弊。州县之间,绢帛多折其估,米粟过收其赢,关市苛征,榷酤峻禁。中外兵帅多出贵幸之门,营利自丰,素召众怨,教阅灭裂,军容不整。且近习甲第名园,越法逾制,别墅列肆,在在有之,非赂遗何以济欲?愿陛下疏斥憸腐,抑绝幸门,垂意人主之职,责成宰辅,一提其纲,则天下事必有能办之者。"俄而池司郝政降充统制官,殿帅补外,盖用其言也。

除礼部尚书兼侍读。大经屡请祠,上曰:"卿公廉必能为朕牧民。"以徽猷阁学士知建宁府。未几,移镇绍兴,辞不拜,予祠。进龙图阁学士,告老,以通奉大夫致仕。方主眷未衰,抗疏引去,人方之孔戣。寿逾八袠,绍熙五年,宁宗即位,进正议大夫,降诏抚问,赐银奁药茗。庆元四年七月,疾革,语诸子曰:"吾目可暝,吾爱君忧国之心不可泯。"无一语及私。卒,年八十九。讣闻,上甚悼之,赠银青光禄大夫,谥简肃。

蔡洸,字子平,其先兴化仙游人,端明殿学士襄之后,徙霅川。父伸,左中大夫。洸以荫补将仕郎,中法科,除大理评事,迁寺丞,出知吉州。召为刑部郎,徙度支,以户部郎总领淮东军马钱粮、知镇江府。会西溪卒移屯建康,舳舻相衔。时久旱,郡民筑陂(缺)水灌溉,漕司檄郡决之,父老泣诉。洸曰:"吾不忍获罪百姓也。"却之。已而大雨,漕运通,岁亦大熟。民歌之曰:"我(缺)我水,以灌以溉。俾我不夺,蔡公是赖。"就除司农少卿,言:"镇江三邑税户客户输丁各异,请为一体,不得自为同异。所输丁绢,依和买之直,计尺折纳,人给一钞,官自买绢起发,公私皆便。"上嘉纳。以户部侍郎召,试吏部尚书,移户部。上谓侍臣曰:"朕以版曹得人为喜。"洸常言:"财无渗漏则不可胜用。"未几求去,除徽猷阁学士、知宁国府。陛辞赐坐,上慰劳曰:"卿面有火色,风证也,朕有二方赐卿。"洸谢,即奉祠以归。卒,年五十七。

洸事亲孝,曾祖襄未易名,力请于朝,赐谥忠惠。所得奉,每以振亲戚之贫者,去朝之日,囊无余资,至售所赐银鞍鞯治行,人服其清洁云。

莫濛字子蒙,湖州归安人。以祖荫补将仕郎,两魁法科,累官至大理评事、提举广南市舶。张子华以脏败,朝廷命濛往鞫之,濛正其罪。又言秦熺、郑时中受子华赂,计直数千缗。还朝,除大理寺正。吏部火,连坐者数百人,久不决,命濛治之。濛察其最可疑者留于狱,出余人为耳目以踪迹之,约三日复来,遂得其实,系者乃得释。黄州卒奏亲擒盗五十余人,上命濛穷竟,既至,咸以冤告。濛命囚去桎梏,引卒至庭,询窃发之由,斗敌之所,远近时日悉皆牴牾,折之,语塞。濛具正犯数人奏上,余释之。上谕辅臣曰:"莫濛非独晓刑狱,可俾理金谷。"除户部员外郎。

朝廷遣濛措置浙西、江淮沙田芦场,上语之曰:"得此可助经费,归日以版曹处卿。"濛多方括责,得二百五十三万七千余亩。言者论其丈量失实,征收及贫民,责监饶州景德镇。起知光化军。谍知金渝盟,郡乏舟,众以为虑,濛力为办集,及敌犯境,民赖以济。时饷馈急,除淮南转运判官,濛迁延不之任,右司谏梁仲敏劾其慢命,罢官勒停。宣谕使汪澈为言于上,复旧职,召见,上谕曰:"朕常记向措置沙田甚不易。"

濛谢曰:"职尔,不敢避怨。"上曰:"使任责者人人如卿,天下何事不成。"

除湖北转运判官。未几,知鄂州,召除户部左曹郎中,出知扬州。陛辞,上以城圮,命濛增筑。濛至州,规度城闉,分授诸将各刻姓名甃堞间,县重赏激劝,阅数月告成。除直宝文阁学士、大理少卿兼详定司敕令官,兼权知临安府。未几,假工部尚书使金贺正旦。金庭锡宴,濛以本朝忌日不敢簪花听乐,金遣人趣赴,濛坚执不从,竟不能夺。使还,除刑部侍郎,改工部侍郎兼临安府少尹,以言者罢。起知鄂州。卒于官,年六十一,赠正奉大夫。

周淙,字彦广,湖州长兴人。父需,以进士起家,官至左中奉大夫。淙幼警敏,力学,宣和间以父任为郎,历官至通判建康府。绍兴三十年,金渝盟,边事方兴,帅守难其选,士夫亦惮行。首命淙守滁阳,未赴,移楚州,又徙濠梁。淮、楚旧有并山水置砦自卫者,淙为立约束,结保伍。金主亮倾国犯边,民赖以全活者不可胜计。除直秘阁,再任。孝宗受禅,王师进取虹县,中原之民翕然来归,扶老携幼相属于道。淙计口给食,行者犒以牛酒,至者处以室庐,人人感悦。张浚视师,驻于都梁,见淙谋,辄称叹,且曰:"有急,公当与我俱死。"淙亦感激,至谓"头可断,身不可去"。浚入朝,悉陈其状,上嘉叹不已,进直徽猷阁,帅维扬。

会钱端礼以尚书宣谕淮东,复以淙荐,进直显谟阁。时两淮经践蹂,民多流亡,淙极力招辑,按堵如故。劝民植桑柘,开屯田,上亦专以属淙,屡赐亲札。淙奉行益力,进直龙图阁,除两浙转运副使。未几,知临安府,上言:"自古风化必自近始。陛下躬履节俭,以示四方,而贵近奢靡,殊不知革。"乃条上禁止十五事,上嘉纳之,降诏奖谕,赐金带。临安驻跸岁久,居民日增,河流湫隘,舟楫病之,淙请疏浚。工毕,除秘阁修撰,进右文殿修撰,提举江州太平兴国宫以归。上念淙不忘,除敷文阁待制,起知宁国府,趣入奏,上慰抚愈渥。魏王出镇,移守婺州。明年春,复奉祠,亟告老。十月卒,年六十,积阶至右中奉大夫,封长兴县男。

刘章,字文孺,衢州龙游人。少警异,日诵数千言,通《小戴礼》,四冠乡举。绍兴十五年廷对,考官定其级在三,迨进御,上擢为第一,授镇江军签判。是冬,入省为正字。明年,迁秘书郎兼普安、恩平两王府教授,迁著作佐郎。事王邸四岁,尽忠诚,专以经谊文学启迪掖导,受知孝宗自此始。秦桧当国,嗛不附已,风言者媒蘖其罪,出倅筠州。桧死,召为司封员外郎、检详枢密院文字兼玉牒检讨官。擢秘书少监、起居郎。使金还,除权工部侍郎,俄兼吏部、兼侍讲。郊祀毕,侍从,上《庆成诗》。

初,章在秘省,尝议郊庙礼文,当置局讨论,诏行其说。正迁吏部,御史论章使胥长买绢,高宗愕然曰:"刘章必无是事。"御史执不已,罢提举崇道观,举朝嗟郁。起居郎王佐讼其冤,亦坐绌。起知信州,未久,复请祠。孝宗受禅,念旧学,命知漳州,为谏议大夫王大宝所格。寻除秘阁修撰、敷文阁待制,召提举佑神观兼侍读,遂拜礼部侍郎。奏禁遏*祀,仍于《三朝史》中删去《道释》、《符瑞志》,大略以为非《春秋》法。

朝廷议经略中原,调诸郡兵,民颇扰。少卿赵彦端指言非是。或谮彦端曰:"陛下究心大举,凡所图回,但资赵彦端一笑尔。"颜端惧不测。上因夜对问章曰:"闻卿监中有笑朕者。"章不知状,从容对曰:"圣主所为,人焉敢笑,若议论不同或有之。"上意颇解。彦端获免,人称章长者。诏询唐太宗所问魏徵德仁功利优劣,章上疏谆复,且言:"太宗问征在贞观十六年,陛下宅天命十载于兹,原益加意,将越商、周绍唐、虞矣,太宗非难到也。"进权礼部尚书兼给事中。对选德殿,问章:"今年几而容貌未衰,颇尝学道否?"章拱对曰:"臣书生无他长,惟菲俭自度。晏婴一狐裘三十年不易,人以为难,臣以为易。"上嘉叹久之。亲洒宸翰以赐,俾安职。章力告归,以显谟阁学士食祠禄。

淳熙元年,子之衡由御史、检法出守广德军,当陛辞,对便殿,问:"卿父学士安否?"抚劳再三,临退复谓曰:"卿归侍,为朕致此意。"镟遣阁门祗候苏曦至家宣问,拜端明殿学士,赐银绢四百匹。四年,上表告老,以资政殿学士致仕,卒,年八十,赠光禄大夫,谥曰靖文。章容状魁硕,以周密自守,出入两朝,被顾遇,未尝泄禁中一语。

沈作宾,字宾王,世为吴兴归安人。以父任入仕,监饶州永平监,冶铸坚致,又承诏造雁翎刀,称上意,连进两资。中刑法科,历江西提刑司检法官,入为大理评事。改秩,通判绍兴府。帅守丘崇遇僚吏刚严,作宾从容裨赞,每济以宽。秩满,知台州,首访民疾苦,弛盐禁,宽租期,均徭役,更酒政,决滞狱,五十日间尽除前政之不便民者,邦人胥悦;而前守嫉其胜己,巧媒蘖之,罢去。民请于朝,借留不遂,为立"留贤碑"。除大理正,亲嫌,改太府丞,迁刑部郎。

庆元初,历官至淮南转运判官,以治办闻。直华文阁,因其任。擢太府少卿,总领淮东军马钱粮,继升为卿。寻除直龙图阁,帅浙东,知绍兴府。入对,奏:"徽州、南康军月桩不如期,朝廷科降额,比年曰'权免一次',来年督促如初,适足启吏奸、重民害,乞明诏示。又楚州武锋一军已招三千五百余人,朝廷初欲减戍,数年未就纪律:一,主将望轻;二,郡守节制不为礼;三,训练不尽其能。愿令本州少假借,责之练习,期以岁月,考绩用成否,上于朝而黜陟之。"上嘉纳。韩侂胄方用事,族有居越者,私酿公行,作宾逮捕置于狱,而窜其奴。又论绍兴府和买事,语在《食货志》。

除两浙转运副使。入对,奏:"欑宫一司,岁拔经、总制钱为缗率四万有奇,丹雘未弊,加之涂饰,墙壁具存,从而创易,妄费固不足计,亡谓惊黩,非所以妥神灵、彰圣孝。今后有合营缮,闻于朝,下守臣稽核,画旨而后兴役。"上首肯再三,而修奉者不乐也。

除权工部侍郎,继兼户部侍郎。奏请修绍兴三十一年以前故事,复敕令所删修官五员以待选人有才者,又乞申严保伍法。以言者罢归,起知镇江府,除集英殿修撰,改知宁国府,除宝谟阁待制,知潭州,除户部侍郎兼详定敕令官。奏湖北当储粟,湖南当增兵。未几,除龙图阁待制,知平江府,请得节制许浦水军,诏可。郡有使臣,故海盗也,作宾使招诱其党,既至,慰勉之,锡衣物,又得强勇者几千人,置将以统之,号曰"义士";复募郡城内外恶少亦几千人,号曰"壮士"。衣粮器械皆视官军,而轻捷善斗过之,于是海道不警,市井无哗。寻命参赞督府,兼权镇江府。请留戍兵千人,又欲以江、闽新军二千人易旧军千人,备不虞。朝廷难之,遂请祠。言者继及之,复召为户部侍郎。军兴之余,国力殚耗,见存金谷,仅支旬日。作宾考逋负,柅吏奸,阅三月即有半年之储。充馆伴使,兼权工部尚书。

会临安阙知府事,时相欲奏用作宾,力辞。除权户部尚书,以母忧解,服阕,授显谟阁直学士、知建宁府。入觐,乞申严诡户之禁。除宝谟阁学士、江西安抚兼知隆兴府。奏部内南安、南康、龙泉三县,迫近溪峒,三县令尉及近峒之砦曰秀洲,曰北乡,曰莲塘,并永新县之胜乡砦,宜就委帅、宪两司择才辟置,量加赏格。又乞诏诸道监司分诣州郡,选禁军,精练阅,改刺其懦弱者为厢军。在郡撙钱二十余万缗,僚属请献诸朝,作宾谓平生未尝献羡,以半归帅司犒师,半隶本府。除焕章阁学士、提举隆兴府玉隆万寿宫,进显谟阁学士致仕,卒于家,赠金紫光禄大夫。

上一章回目录下一章

历史上杨氏的名人

杨姓名人

杨坚(公元541-604年),姓杨,名坚,鲜卑姓普六茹,名那罗延。

杨广(569年―618年4月10日)是隋朝的第二个皇帝,杨坚的次子,是个很有才华、头脑精明,是位积极、有进取心的人。修筑“京杭大运河”。

杨震:名声最大的古代杨姓名宦。勤奋好学,博览群经,东汉时有“关西孔子”的称誉。

杨杏佛:又名杨铨,最早透露红色中国真相的勇士。

杨虎城: 最著名的爱国将领。1908年拉起打富济贫的队伍。1911年辛亥革命时率队加入陕西民军。任营长、游击支队司令。

杨振宁:最早获得诺贝尔奖金的华人之一。美籍华人,著名物理学家,美国纽约州立大学教授。

杨简:杨姓历史名人中寿命最长的人。南宋哲学家。生于1141年,卒于1225年,享年84岁。

杨炯:杨姓成名最年轻的人。唐代著名诗人。幼年聪敏好学,10岁就被选为神童,待制弘文馆。27岁应制举,补校书郎,官至崇文馆学士。与王勃、骆宾王、卢照邻齐名,称“初唐四杰”。

杨国忠:名声最坏的杨姓奸臣。本名杨钊。天宝年间因为他的堂妹杨贵妃深受唐玄宗的宠爱,他由监察御史升为侍御史,赐名杨国忠,身兼15职,权力逐渐大起来。两次出兵征伐南诏,丧师20万。752年,李林甫死,他便代替为右相,兼有40多个职位。他结党营私,贿赂公行,糇莶环ǎ在私第选定官吏。后来与安禄山的矛盾日渐加剧,755年安禄山以讨伐杨国忠为名,举兵叛乱;杨国忠随唐玄宗逃到马嵬驿(今陕西兴平),被士兵杀死。

杨玉环: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胖美人。又名杨太真,是唐玄宗的贵妃,又称杨贵妃。她体态丰腴,肌肤细嫩,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四大美人之一。起初嫁给唐玄宗的儿子李瑁为妃,后因为美貌被唐玄宗召进宫中,封为贵妃,深受宠爱。杨氏一家因此而显贵,堂兄杨国忠操纵朝政,败坏政事。756年,唐玄宗逃到马嵬驿,兵士哗变,杨贵妃被迫自缢而死。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名人

杨尚昆:任过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

杨勇(浏阳籍),开国上将。

杨至成,开国上将。

杨成武(长汀籍),开国上将。任过 代总参谋长。全国政协副主席。

杨得志(醴陵籍),开国上将。任过 总参谋长。

杨慎:明代三大才子之一,号称明代博览第一。因得罪嘉靖皇帝被罚到云南充军,其最有名的代表作为脍炙人口的词――滚滚长江东流水,浪花掏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一户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杨万里(1127-1206年),汉族,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今吉水县)人。南宋杰出的诗人。绍兴二十四年(1154年)中进士。授赣州司户,后调任永州零陵县丞,得见谪居在永州的张浚,多受勉励教诲。孝宗即位后,张浚入相,即荐万里为临安府教授。未及赴任,即遭父丧,服满后改知奉新县。乾道六年(1170年)任国子博士,开始作京官,不久迁太常丞,转将作少监。淳熙元年(1174年)出知漳州,旋改知常州。六年,提举广东常平茶盐,曾镇压沈师起义军,升为广东提点刑狱。不久,遭母丧去任,召还为吏部员外郎,升郎中。十二年(1185年)五月,以地震应诏上书,极论时政十事,劝谏孝宗姑置不急之务,精专备敌之策,坚决反对一些人提出的放弃两淮、退保长江的误国建议,主张选用人才,积极备战。次年,任枢密院检详官兼太子侍读。十四年(1187年),迁秘书少监。高宗崩,万里因力争张浚当配享庙祀事,指斥洪迈“指鹿为马”,惹恼了孝宗,出知筠州(今江西高安)。光宗即位,召为秘书监。绍熙元年(1190年),为接伴金国贺正旦使兼实录院检讨官。终因孝宗对他不满,出为江东转运副使。朝廷欲在江南诸郡行铁钱,万里以为不便民,拒不奉诏,忤宰相意,改知余下全文>>

杨姓名人大全

杨朱:战国时期哲学家,主张人人不损一毫。

杨章:秦朝华阴侯。

杨敞:西汉丞相。

杨震:东汉太尉,为官清廉,四世三公。

杨修:汉代著名文学家、政治家。

杨骏:车骑将军,临晋侯。

杨播:北魏上柱国。

杨纂:北周名将。

杨坚:隋朝开国皇帝,即隋文帝。北周外戚,于西元581年建立隋朝。励精图治,改革兵制,于西元589年灭陈,结束了自汉末三国以来400余年的分裂局面。

杨广:隋文帝次子,即隋炀帝。战功显赫,开凿大运河,创立科举制,影响后世千年。驾驭辽东,通西域,畅通丝绸之路。

杨炯:初唐四杰排名第二,与王勃、卢照邻、骆宾王齐名,并称“初唐四杰”。

杨贵妃

杨玉环(杨贵妃):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

杨行密:字化源。五代吴国开国君主。庐州合肥人。少为群盗,占据庐州,唐昭宗拜为淮南节度使,封吴王,悉有淮南江东地,在位十五年。后其子溥称帝,追尊为太祖武皇帝。

杨业:初事北汉,骁勇善战,赐姓刘,名继业。北汉亡,归宋,刺代州,积功迁云州观察使,后潘美以忠武军节度使北征,业副之,连拔应、寰、朔各州。会契丹国母萧氏率众南下,复陷寰州,业等在朔州,蔚州刺史王甑缺埔蹈暗校既战而败,援兵不至,力竭被擒,不食三日死。后代杨延昭,杨文广一直为北宋王朝捍卫疆土,杨家将的忠勇事为后人传诵。

杨延昭:民间俗称“杨六郎”,杨业之子,久经沙场,智勇兼备,防守边关20余年,因操劳过度,57岁时病逝于军前,皇帝甚哀。

杨士奇:(136623~1444)明代大臣、学者。名寓,字士奇,以字行,号东里,谥文贞,汉族,泰和(今江西泰和县澄江镇)人。官至礼部侍郎兼华盖殿大学士,兼兵部尚书,历五朝,在内阁为辅臣四十余年,首辅二十一年。与杨荣、杨溥同辅政,并称“三杨”,因其居地所处,时人称之为“西杨”。“三杨”中,杨士奇以“学行”见长,先后担任《明太宗实录》、《明仁宗实录》、《明宣宗实录》总裁。

杨荣:(1371―1440年7月30日),初名子荣,字勉仁,建安(今福建建瓯)人。永乐十六年五月至二十二年八月(1418年-1424年)任当朝首辅。

杨溥:(1372―1446年8月6日),字弘济,湖广石首(今属湖北)人。(也做一杨傅)正统九年三月至十一 年七月(1444年-1446年)任当朝首辅。时人称为“南杨”。他与杨荣同为建文二年进士,同授编修,但是两人的仕途经历却大不相同。杨荣因其后被检入内阁,又不断跟随成祖北征而成为永乐朝的近臣。杨溥却因为被选侍太子朱高炽为洗马,成为太子身边的官僚,也因此而遭到汉王朱高煦夺嫡的威胁,并且一度为这场夺嫡斗争而入狱。

杨延和:(1459――1529),汉族。字介夫号石斋,四川新都人。年十二,举于乡,宪宗成化十四年(1478),年十九,进士及第。

杨慎:(1488~1559),字用修,号升庵,杨廷和之子,公认为明朝三大才子之一, 明代文学家,汉族,四川新都(今成都市新都区)人,祖籍江西庐陵。

杨一清:(1454年-1530年),字应宁,号邃庵,谥文襄,汉族,明朝镇江丹徒(今属江苏省)人。明朝政治家、文学家。

杨继盛:(1516年-1555年)字仲芳,号椒山,追谥忠愍。直隶容城(今河北容城县北河照村)人,明代著名谏臣。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丁未科进士,官至兵部员外郎。因弹劾严嵩而死,被奉为北京城的城隍。著有《杨忠愍文集》。

杨秀清:原名嗣龙,清朝广西桂平人。因与洪秀全约为兄弟,故改名秀清。与秀全同起事,屡败清兵,封东王,太平军号令几全出自秀清,权势颇盛,故世并称洪杨。

杨深秀:(1849-1898):清末维新变法人士。

杨昌浚:字石泉,号镜涵,别号余下全文>>

历史上有那些姓杨的历史名人

杨子:即杨朱,战国时期著名思想家。

杨雄:西汉著名文学家。

杨敞:西汉丞相。

杨震:东汉著名文学家。

杨彪:(142~225)字文先,弘农华阴人,东汉光禄大夫,临晋侯。

杨修:(175~219)字德祖,弘农华阴人,东汉丞相主簿,是杨彪之子。

杨仪:(?~235)字威公,荆州襄阳人,官至蜀汉中军师。

杨洪:(?~228)字季休,益州犍为武阳人,官至蜀郡太守、越骑校尉、关内侯。

杨大眼:北魏名将。

杨纂:北周名将。

杨坚(5耽1-604年):隋朝开国皇帝(隋文帝),开创了历史上著名的“开皇之治”。

杨广(569~618年):隋朝皇帝(隋明帝),战功显赫,开凿大运河,创立科举制。

杨素:隋朝名臣,诗人,杰出的军事统帅。

杨炯:唐代著名诗人,“初唐四杰”之一。

杨巨源:唐代诗人。

杨国忠(?-756年),:唐朝天宝年间著名权臣。

杨玉环:唐玄宗的贵妃,古代四大美人之一体态丰盈,容貌美艳。

杨行密:五代吴国开国君主。

杨业(?-986年):北宋抗辽名将,“杨家将”之首。

杨延昭(958―1014年):北宋抗辽名将,“杨家将”第二代。

杨文广(?-1074):北宋抗夏名将,“杨家将”第三代。

杨再兴:南宋抗金名将。

杨幺:南宋农民起义领袖。

杨辉:南宋杰出数学家。

杨万里:南宋著名诗人,文学家。

杨时:南宋思想家,洛学大家。

杨文:南宋抗蒙名将。

杨Z:明开国将领,封营阳侯,后追封芮国公,谥武信。

杨宪:明初名臣。

(明代“三杨”)杨士奇,杨荣,杨溥; 明朝前期三大杨姓政治家,文学家;“仁宣之治”时期的治世名臣;“台阁体”诗文代表人物合称“三杨”。

杨洪:明朝前期戍边名将。

杨m(bǐng):明朝永乐壬辰进士,历任广西、福建、山东道御史及浙西分按。

杨一清:明朝中期军事家,戍边名将。

杨廷和:明代名臣,明朝中期内阁首辅,文学家。

杨慎:“明代三大才子”之一,明朝中期著名诗人,文学家。

杨继盛:明代嘉靖

《宋史》卷十六 本纪第十六(3)

  冬十月癸酉朔,秉常遣使上表,请复修职贡,乞还旧疆。戊子,封孟轲为邹国公。癸巳,会稽郡王世清薨。庚子,尚书省成。辛丑,封马援为忠...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