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族的历史》作文600

栏目:资讯发布:2023-10-02浏览:3收藏

《我家族的历史》作文600,第1张

今天的作业是写《家族故事》。我想,我生活在这样美好的家庭中,我的祖先也一定有十分辉煌的故事吧!我迫不及待地问爸爸:“我们家族的家谱在哪里?哪一位老人最伟大?”爸爸只淡淡地回答:“没有”。爸爸告诉我他只知道他的兄弟姊妹和我的爷爷奶奶,对我的曾祖父略知一二,再往上溯,一切都是空白了。我忙问:“曾祖父是干啥的?伟大吗?”爸爸又只是淡淡地回答:“农民,什么伟大。”

我的曾祖父是农民,朴实,勤劳,默默无闻。他有三个儿子,大爷爷、二爷爷都是面朝河水背朝天的纤夫;我爷爷不甘贫穷,背井离乡、浪迹天涯,学得一手雕刻、修配的手艺,靠小手艺度日,也没干出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

此时此刻,我真为我的家族没有家谱,没有伟人而自卑。此时此刻,我茫茫然然,真不知这篇作文怎么下笔。但是,我突然想到,在我的家族里面,或许真没出过什么伟人,但在那些和我同姓的伟人里面,几百年前他们或许真的和我沾亲带故,只是我不知道而已。如果是这样,我可能就是悬壶济世的孙思邈的后代;我可能就是古今中外被喻为军事圣人的孙武的后裔;我可能就是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的传人;我可能就是……

是呀!孙思邈、孙武、孙中山确确实实是我们家族的一员!我们的家族中岂止是他们!还有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宋太祖、张衡、李时珍、李四光、钱学森、袁隆平……我心潮澎湃,中华上下五千年,有多少英雄豪杰,有多少仁人志士,有多少风流人物,他们不都是我们中华大家族的一员吗?

我又平静地想起了朱自清笔下《背影》中躬着背的父亲;想起了孟郊《游子吟》中的“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的慈母……在中华历史长河中,有多少这样的默默无闻、朴实无华的父亲母亲。这千千万万平淡无奇的父亲、母亲不都是我们中华大家族的一员吗?是的,他们都是我们家族的一员。是他们———这些英雄豪杰、庶民百姓用他们的丰功伟绩、平凡琐事谱写着我们中华大家族的家谱,谱写着我们中华民族的历史。

我的家族

今天的作业是写《家族故事》。我想,我生活在这样美好的家庭中,我的祖先也一定有十分辉煌的故事吧!我迫不及待地问爸爸:“我们家族的家谱在哪里?哪一位老人最伟大?”爸爸只淡淡地回答:“没有”。爸爸告诉我他只知道他的兄弟姊妹和我的爷爷奶奶,对我的曾祖父略知一二,再往上溯,一切都是空白了。我忙问:“曾祖父是干啥的?伟大吗?”爸爸又只是淡淡地回答:“农民,什么伟大。”

我的曾祖父是农民,朴实,勤劳,默默无闻。他有三个儿子,大爷爷、二爷爷都是面朝河水背朝天的纤夫;我爷爷不甘贫穷,背井离乡、浪迹天涯,学得一手雕刻、修配的手艺,靠小手艺度日,也没干出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

此时此刻,我真为我的家族没有家谱,没有伟人而自卑。此时此刻,我茫茫然然,真不知这篇作文怎么下笔。但是,我突然想到,在我的家族里面,或许真没出过什么伟人,但在那些和我同姓的伟人里面,几百年前他们或许真的和我沾亲带故,只是我不知道而已。如果是这样,我可能就是悬壶济世的孙思邈的后代;我可能就是古今中外被喻为军事圣人的孙武的后裔;我可能就是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的传人;我可能就是……

是呀!孙思邈、孙武、孙中山确确实实是我们家族的一员!我们的家族中岂止是他们!还有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宋太祖、张衡、李时珍、李四光、钱学森、袁隆平……我心潮澎湃,中华上下五千年,有多少英雄豪杰,有多少仁人志士,有多少风流人物,他们不都是我们中华大家族的一员吗?

我又平静地想起了朱自清笔下《背影》中躬着背的父亲;想起了孟郊《游子吟》中的“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的慈母……在中华历史长河中,有多少这样的默默无闻、朴实无华的父亲母亲。这千千万万平淡无奇的父亲、母亲不都是我们中华大家族的一员吗?是的,他们都是我们家族的一员。是他们———这些英雄豪杰、庶民百姓用他们的丰功伟绩、平凡琐事谱写着我们中华大家族的家谱,谱写着我们中华民族的历史。

《百家姓》是一部关于汉字姓氏的作品。按文献记载,成文于北宋初。原收集姓氏411个,后增补到504个,其中单姓444个,复姓60个。以下是我帮大家整理的舒姓的起源与家谱,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舒氏分布地区

陜西西安市,河北平乡县

历史来源

「舒」源出

1、源于姬姓,出自西周初年周武王所封的群舒国之后裔,属于以国名为氏。

2、源于己姓,出自春秋战国时期的莒国寿舒,属于以居邑名称为氏。

3、源于蒙古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4、源于满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5、源于其他少数民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迁徙分布

据史料记载,公元前六五七年徐国灭舒,公元前五五二年,复国后的舒国再次被楚国灭亡。此后之舒姓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均以安徽庐江为其繁衍的'中心,后逐渐昌盛为舒姓历史上的第一大郡望——庐江。并有舒姓子孙逐渐播迁于当时楚国的腹地——今湖南、湖北一带。始皇统一六国,不久又为高祖刘邦所灭,秦汉均为统一的国家,时长安(今陕西西安)为全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故有舒姓子孙迁居该地,并逐渐兴旺昌盛起来,因该地长期属京兆郡,故后世舒姓子孙有以京兆为其郡望堂号的。以后北方各地的舒姓大多源自京兆郡,后来舒姓成了北方的著姓之一。东汉时,舒姓才有人散见于史册,其中的东汉义士舒邵兄弟为陈留(今河南开封)人。三国时,陈留人舒燮播迁江南。两晋南北朝时,由于社会问题,避居江南之舒姓渐多,并与原居于南方的舒姓相融合,使舒姓又开始成为南方大姓之一。此际,北方舒姓的巨鹿郡望也已形成。隋唐之际,见诸史册之舒姓渐多。唐代的安史之乱和黄巢起义更促进了北方舒姓的南迁,两宋之际见诸史册之舒姓日盛,从这些历史名人的籍贯来分析,可以知晓舒姓已播迁繁衍于今浙江之东阳、慈溪、余姚、奉化、宁海,安徽之旌德、沈丘,江西之吉安、靖安等地。元时,今福建、云南、贵州、广东、广西、四川等南方各地都有了舒姓人活动的身影。明初,山西舒姓作为明朝洪洞大槐树迁民姓氏之一,被分迁于湖北、江苏、安徽、河南、山东等地。之后到清中叶,舒姓分布之地更广,并有渡海赴台,远播海外者。如今,舒姓在全国分布较广,尤以四川、湖南、江西、湖北为多,上述四省之舒姓约占全国汉族舒姓人口的百分之八十三。舒姓是当今中国姓氏排行第一百四十七位的姓氏,人口较多,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百分之零点零七六。

家族名人

1、舒庆春:老舍(1899~1966),现、当代作家。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另有笔名絮青,鸿来、非我等。满族,北京人。老舍一生写了约计800 万字的作品。主要著作有:长篇小说《老张的哲学》、《赵子曰》,《二马》、《猫城记》、《离婚》、《牛天赐传》、《文博士》、《骆驼祥子》、《火葬》、《四世同堂》,《鼓书艺人》、《正红旗下》(未完),中篇小说《月牙儿》,《我这一辈子》,短篇小说集《赶集》、《樱海集》,《蛤藻集》、《火车集》、《贫血集》,剧本《龙须沟》、《茶馆》,另有《老舍剧作全集》,《老舍散文集》、《老舍诗选》、《老舍文艺评论集》和《老舍文集》等。

2、舒行

舒行(1913-2001),中国人民解放军舒姓开国将军,江西省吉安县人。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1年转入中国***。

3、舒绣文

现代戏剧、**女表演艺术家。参加中国第一部蜡盘录音有声**《歌女红牡丹》的配音工作。抗战后参加拍摄了优秀影片《一江春水向东流》。

她演出的影片还有《民族生存》、《热血忠魂》、《新旧上海》、《野火春风》、《李时珍》等20多部。演出的话剧有《原野》、《雷雨》、《复活》、《虎符》、《红旗瓢瓢》等。

我们知道《红楼梦》中的贾府,有两条世系,一条为宁国公贾演,即宁国府,简称宁府;一条为荣国公贾源,即荣国府,简称荣府。两府合称为“贾府”。作者为何要作这样的一府生两府名呢?这不是胡编乱造,而是有深刻含义的。什么含义呢?所谓“贾府”,说穿了即指南北两京,或者说是明、清两朝的一个符号。这是因为:南京因古称江宁而得名,故南京别称作“宁”。宁,还有守父母之丧的意思。自然,“宁”是表示大明朝的一个符号。故书中写林黛玉的母亲贾敏(家明)死后来投靠贾府的故事。而满清之“满”字为草字头,古人称事物达到极致为“满”,“满”则“亏”,所以有“月满则亏”之说。从“满”到“荣”,花草荣极则凋谢,“凋谢”就是属于另一种“亏”,书中之“荣”蕴含“盛极必衰”之理,故“荣”字自然是象征着满清的一个符号。所谓甄(真)、贾(假)二府之设亦如是。古代称女子出嫁后回娘家叫“归宁”,故《红楼梦》有贾元妃省亲之事。大家都知道大明王朝的开国都城先是在南京,明成祖朱棣当上了皇帝十余年后才迁至北京。可是,迁都北京后的南京,仍然保留了都城地位,并保留了一套中央机构。南京和京师一样设有六部、都察院、通政司、五军都督府、翰林院、国子监等机构,官员的级别也和京师相同。北京所在府为顺天府,南京所在府称为应天府,合称二京府。其实,南京六部是不能和北京六部相提并论的.虽然两京六部名称相同,都称吏户礼兵刑工,但是,南京的尚书官品和职权都不和帝都京师的尚书在同一个档次上,北京六部尚书可以直接进入内阁,担当首辅.而南京的六部官员,在一般情况下是不能直接进入内阁的。况且,南京六部基本上属于一个发配名宦降官的地方,多属于闲职。所以,被称为养老院。就南京全套的政府机构而言,也基本上都是闲职,其中南京兵部尚书一般挂“参赞机务”衔,会同镇守太监和南京守备勋臣共同管理南京的全部事务,一般这三个人中以南京兵部尚书为主,算得上比较重要,其余南京户部和都察院也有一些职能。因此,北京六部才是封建帝国的统治中心。一个封建王朝设置两套中央领导班子的事,也即一真一假,这种现象,在中国历史上,惟一的就只有大明王朝。此“一真一假”也。

又,崇祯十七年春,李自成进入北京,崇祯帝自缢,继而,后金得到大明叛将吴三桂的襄助,占领了北京城。此时,福王朱由崧得江北三镇总兵和凤阳总督、南明重臣马贵阳等拥戴即位,以南京为都。可是,在崇祯末顺治初年的江南文人眼中,北京不过是满清统治下的伪都,南京才是大明朝的正宗首都,也即真府(甄府);北京为伪朝满清的首都,也即假府(贾府),此第二个“一真一假”也。

明末清初时期,顾景星有两个故乡两个家,一个是他撰写《红楼梦》一书之时,截至其儿辈已经十二代人的家,也是他的出生之地、武陵蕲阳顾氏一个永久的家乡蕲州;一个是武陵蕲阳顾氏这一支的祖籍,也即他和家人曾经避难之地的故乡——昆山,不妨也可以看作另一个“一真一假”,即一个“真”家,一个“假”家。

因此,作者对于《红楼梦》中的这个“贾府”及其所居都城,在描写上显得颇为奇特,既像是在南京,又像是在北京,似是而非,非而似是,扑朔迷离,让人摸不着头脑,分不出南北,如此亦真亦幻。为什么?源于作者将这个“贾府”游历于南北两京之外的一种虚构或假想。但是,这种虚构或假想不是胡编乱造,而又是有原型可循的。

为什么说这个贾府(假府)源于作者的虚构或假想是有原型可循的呢?谁都知道,任何一位作家在创作小说时,都是根据自己所熟悉的人事和地理环境,当然,《红楼梦》作者也不例外。世人都知道清顺、康时期,清廷对于汉族士子实行一系列的高压政策,文网开始蔓延,不少汉族士子皆因文字狱得祸而被杀戮,乃至株连九族。因而,作者在写作这部煌煌巨著时不可能事事过于写实,他若真的要是将贾府和都城完全以当时的北京来写的话,则很容易识破他的用意,哪怕他写的完全是明朝事。尽管他写得如此含蓄,但是,依然被满族人看出书中有“碍语”。那么,他要反映明亡和隐喻清必将亡这样有违清廷碍语的内容的一部小说,只好设想出一个能代表明、清两朝含义的一大豪族来作载体。然而,这样的豪族总得有个豪门府邸作为原形才是,以便写作时运用自如。这样一来,作者自然便想到他所熟悉的一个“贾府”(假府),以及这个“贾府”所在地的都城。然而,书中这个假想的贾府及其所在的都城,其具体地点究竟在哪里呢?这是红学家之间多少年来争论已久的一大悬案。为何红学家对此地点极为关注?因为,它像大观园的地点一样,对于在揭秘这部奇书的作者是谁的问题上,能起到至为重要的关键作用。实际上,作者所描写的贾府及其都城的具体地点,它既不是南京,也不是北京,而是将他的故乡荆王府及其诸王爷的府邸,作为书中“贾府”的原型。当然,也有顾家兴盛时期的影子。

作者在构思《红楼梦》这部宏大作品之时,由于此前他历经过蕲城被屠,煌煌两百载的荆王府被张献忠付之一炬,亲历过蕲州城人被贼寇斩尽杀绝惨痛的顾景星,庆幸他的一家,因其恩姑刘贞节以头触石感贼,阖家侥幸免于难。故作者在写这部反映国家兴亡的巨著时,他要在这部书中隐喻明亡清兴,他要说的核心内容是明亡即清亡的影子。为什么说作者是以蕲州荆藩诸王府邸作为贾府原型来描写的呢?证据何在?这是因为:

第一,从宁、荣二府的牌坊及其房屋布局来看,与当时蕲州荆王府及诸王爷府邸相合。如第三回,林黛玉来到贾府,所见到的景象:

忽见街北蹲着两个大石狮子,三间兽头大门,门前列坐着十来个华冠丽服之人。正门却不开,只有东西两角门有人出入。正门之上有一匾,匾上大书“敕造宁国府”五个大字。黛玉想道:“这必是外祖之长房了。”想着,又往西行,不多远,照样也是三间大门,方是荣国府了。却不进正门,只进了西边角门。

此处实际上描写的是当年荆王府及其牌楼等建筑。首先是“街北”的相合,因为,昔日荆王府座落在蕲州城内的麒麟山南麓的半山上,王府坐北朝南,门前即是一条街,今为官井街,而这条街正与书中人物林黛玉初次来神京时,所见到的“街北”的“贾府”与同为街北的荆王府相合。其次,昔日荆王府大门口门楣上镌刻着“敕造荆王府”。王府大门左右两侧前面,则各自竖立着一座御赐汉白玉牌坊,左(东)为“忠孝坊”,右(西)为“贤良坊”,乃大明正德皇帝为嘉奖皇兄荆端王朱厚烇辞禄而特赐建造的。据《荆藩朱氏家谱·荆坊表考》载:“忠孝坊、贤良坊在荆藩府左右,因端王辞禄,钦赐石坊二座以褒之。”况且,当时荆王府正门设有三个大门,门边有石狮,一如宁国府“两个大石狮子,三间兽头大门”,该石狮至今还保存在蕲州李时珍纪念馆里。书中写到匾上大书“敕造宁国府”,这与当年荆王府主牌楼上镌刻着“敕造荆王府”五个大字,无论是从建筑格局,还是从镌字形式等来看基本上是相同的。而且,荆王府这两座主要牌坊,上镌刻有“流云百蝠”图案,这与书中的贾府牌楼,以及怡红院内雕空玲珑木板上所雕刻的“流云百蝠”也几乎完全吻合。据“荆藩第宅考”载:

荆藩旧邸在州城内麒麟山麓,前抵六脚牌楼,后齐山,左右齐官街。樊山邸在文明门内,前齐官街,后齐宗正府,左抵岳家街,右齐周家街。永新邸在东门内观音塘前。前齐富顺府,后齐李宅,左齐东城,右齐关街。富顺邸在南城内,前齐分司,后齐永新府,左抵泮池,右齐城脚。德安邸在南城内凤凰山麓,前齐官街,后齐山,左齐南府,右齐樊山府。都昌邸在城隍庙右,前齐街,后齐山,右齐儒学。宗正邸前抵州卫,后抵周家街。”“荆四府左抵樊山老府,右抵华人屋。白云深处在荆府内麒麟山之阳,林木四匝,群峰合抱。常有白云凌虚之壮。荆端王与此构亭养静,都名公咸题咏焉。(摘自蕲春《荆藩朱氏家乘》)

从书中贾府的总体布局来看,有街有巷,有山有水,有亭有坊。书中第二回冷子兴对贾雨村说:“街东是宁国府,街西是荣国府,二宅相连,竟将大半条街占了。”而荆王府王爷和诸郡王邸,其整体布局与书中东宁西荣二府又是何其相似?不也是“竟将大半条街占了”么?

第二,书中多次写到贾府暖阁的事,这与荆王府暖阁亦同。我国关于暖阁的史料记载较少,已知的除北京紫禁城记载有暖阁外,很少见到寻常贵族人家有此建筑的史料记载,书中的贾府有,而蕲州的荆王府也有。如第三十二回,袭人道:“这会子又害臊了。你(指史湘云)还记得十年前,咱们在西边暖阁住着,晚上你同我说的话儿?那会子不害臊,这会子怎么又害臊了?”可见,书中袭人与史湘云曾经在西边的暖阁居住过。据“荆王宫殿考”载有这样的一些建筑:

中华正阳门、东华门、西华门、朝殿、孝思殿、东宫、西宫、长庆宫、谨身宫、玉华宫、迎春宫、避暑冰山雪洞、射圃、暖阁……(摘自蕲春《荆藩朱氏家乘》)

可见,荆王府有暖阁的建筑。寻常贵族人家未必有暖阁这样的奢侈建筑。

不仅如此,根据嘉靖《蕲州志》的记载,当年在蕲州城北门外一里许,甚至还有用五色土建造的“社稷坛”,历代荆王于春秋主祭。旧时皇宫,依照周礼《考工记》“左祖右社”的规定,置于皇宫之右(西)。祖与社都是封建皇权的象征。社稷是“太社”和“太稷”的合称,社是土地神,稷是五谷神,两者是农业社会最重要的根基。昔日,我国的北京、南京均建造有象征国家的社稷祭坛,而蕲州这座小小城市也有祭祀社稷的“社稷坛”。即便后来荆藩国除,仍属有司予以祭祀。我们从“中华正阳门”、“朝殿”等来看,一个小小的荆藩都城,俨然是明清时期南京或北京的皇都。可见,作者在《红楼梦》书中所写暖阁之事,是有其生活根据的。

第三,昔日荆王府所在地的蕲州城内官井处,还立有一块巨大的“文武官员到此下马”的御赐石碑。此碑直到解放后还存在,毁于七十年代文革非常时期,后被蕲州附近的生产队农民抬去砌了粪窖(即粪池),据说至今还能看到此残碑。明朝时,走水路经过蕲州的官员,多弃舟登岸拜谒荆王,即便是走陆路的官员,亦无不于此勒缰下马,这与书中的贾雨村等官员递帖拜谒贾府的事情也是相合。

第四,贾府的房屋建筑格局与南方江北地区建筑格局的吻合。我们从书中对于牌坊、照壁、堂屋、穿堂、仪门、厢房、披厦、角门等的描写,可以看出,这是南方的建筑才有的格局,绝非是北京的四合院。那么,南方建筑格局是怎样的呢?用今天建筑学的规范说法,应该称作徽派建筑。旧时楚蕲地区的房屋结构正是属于此类型的建筑。这在当时的湖北、湖南、江西、安徽等地均常见,如昔日江北蕲州地区富贵人家的建筑为多重,前重为第一进,一般称作堂屋,其中堂屋上方为尊,客人来访,多坐在上方的太师椅上。其中上方的墙壁上多设有祖宗牌位或“天地君亲师位”。堂屋过后有天井,天井后侧有穿堂,穿堂边多为主人卧室;第二进又有一天井,如此类推。一般来说,多为三进、五进,也有七进、九进者,均呈单数,但是,七、九进者极为少见,三、五进较多见。所谓一进,即一重。屋后有厢房、披厦等,披厦多为奴仆居所及作为厨房之用,另有仪门、角门(边门)等,一般均采用青砖、布瓦和白墙的形式,屋脊两端则是抬头昂望的兽头,前后左右两侧则是高高耸立的马头墙。可见,《红楼梦》一书所描写的宁、荣二府的建筑格局与蕲州建筑极相吻合,只是天井和马头墙省略未写而已。此外,诸如书中茅篱竹舍(茅堂或卯堂)、黄泥筑墙等建筑,最为旧时蕲州地区多见。例如,我的嫡亲叔祖父远松公一家,由于解放前夕我们王家家道式微,原居住在蕲州城北门外的河街,他们一家便是蜗居于一座用黄泥糊就的茅篱竹舍,冬天来临,北风怒吼,房屋摇摇欲坠,寒气逼人,直到70年代末他们一家下放到农村去后才被拆除,至今老邻居都能娓娓道来。这样的竹篱茅舍,在解放后的蕲州城有二三家。至于黄泥筑墙的房屋在蕲州则更多,以中产阶层为主。此等房屋外墙多为黄泥筑就,甚至也有掺和青砖,室内则是木梁柱、木板构筑,至今蕲州老街,还能找出很多黄泥筑墙的房屋,不可悉数。也就是说,书中的这些房屋,丝毫没有北京的四合院的建筑格局。可以说,非南方人写不出此建筑风格。

按照书中又有甄府(真)和贾府(假府)之别,实在是同一假府,因为书中甄府的人来到贾府一天能来回,足见他们是居住在同一个城市,可知甄府非在江南的南京。作者之所以这样写,是与别的故事一样,都是为了惑人耳目而已。从前面所言甄府家的女孩取名字都是男性化的,源于顾家的女孩可知矣。如此不难知道,也不排除这个贾府有顾家的影子。

由此可知,书中的贾府是以蕲州荆王府诸王爷府邸为原型的。

《我家族的历史》作文600

今天的作业是写《家族故事》。我想,我生活在这样美好的家庭中,我的祖先也一定有十分辉煌的故事吧!我迫不及待地问爸爸:“我们家族的家谱...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