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魏征一样,历史上正言直谏的臣子还有谁?

栏目:资讯发布:2023-10-02浏览:3收藏

像魏征一样,历史上正言直谏的臣子还有谁?,第1张

常言说“良药苦口,忠言逆耳”,喜欢听好话是人之常情,所以人们大多只愿意听和说好话,即便说假话也乐此不疲,言者和听者各取所需,皆大欢喜。但是古往今来,也有少数敢于坚持真理和原则的人们,刚正不阿,对上司甚至是帝王照样敢实话实说,犯颜直谏。少数侥幸得遇明主的能够匡正时弊,青史留名;多数则没那么幸运,赤胆忠心最终换来的是暴君、昏君们的血腥屠刀,非但不能有所作为,反而死于非命!笔者经认真研究总结,特将我国古代最著名的十大谏臣归纳如下,不当之处,欢迎指正。

1、关龙逢

夏桀时大臣,关姓始祖,因忠谏而被桀所杀。据《韩诗外传》记载,夏桀时,建造的酒池中可以运船;堆起的酒糟足有十里长,池中之酒可供牛饮者三千人。关龙逢向夏桀进谏说:古代的君王,讲究仁义,爱民节财,因此国家久安长治。如今国王您如此挥霍财物,杀人无度,您若不改变,上天会降下灾祸,那时定会有不测的结果。他恳请国王改变这种情况。说毕,立于朝廷不肯离去。夏桀大怒,命人把他囚而杀之。关龙逢因忠谏被杀,在夏王朝内外引起很大不满,很多人都不敢直言进谏,只想远远离去。在关龙逢被杀后,夏桀众叛亲离,夏朝不久就被商汤灭亡了。关龙逢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谏臣。

2、比干

相对于关龙逢来说,因为《封神演义》的关系,商代谏臣比干的名气要大得多,其事迹也更为壮烈。比干(前1092-前1029),子姓,沫邑人(今卫辉市北)。一生忠君爱国倡导“民本清议,士志于道。”为商王太丁之子,名干。比干幼年聪慧,勤奋好学,20岁就以太师高位辅佐帝乙,又受托孤重辅帝辛。干从政 40多年,主张减轻赋税徭役,鼓励发展农牧业生产,提倡冶炼铸造,富国强兵。商末帝辛(纣王)暴虐荒*,横征暴敛,比干叹曰:“主过不谏非忠也,畏死不言非勇也,过则谏不用则死,忠之至也”。遂至摘星楼强谏三日不去。纣问何以自恃,比干曰:“恃善行仁义所以自恃”。纣怒曰:“吾闻圣人心有七窍信有诸乎?” 遂杀比干剖视其心,终年63岁。比干夫人妫氏怀孕三月,恐祸及,逃出朝歌,于长林石室之中而生男,名泉(林姓始祖)。比干为林氏之太始祖,后来周武王为比干封墓,赐林姓;魏孝文帝拓跋宏立庙宇;唐太宗下诏封谥“忠烈公”、“太师”;宋仁宗为《林氏家谱》题诗、元仁宗为比干立碑塑像、清高宗祭文题诗、清宣宗修复比干庙正殿等等。民间都把比干尊为文财神。

3、汲黯

相对于上述两位谏臣来说,西汉的汲黯要幸运的多。汲黯(?——公元前112年)西汉濮阳(今河南濮阳西南)人,字长孺。孝景帝时为太子洗马,武帝即位后为谒者,并先后任荥阳令,东海太守,主爵都尉,位列九卿。

汲黯为人威武不屈,刚直不阿,不畏权贵,秉公事职,敢于犯颜直谏。一次武帝召集群儒说:“我欲振兴政治,效法尧舜,如何?”汲黯说:“陛下内多欲而外施仁义,怎么能效唐虞呢?”武帝听了尖锐的批评,怒而罢朝。当时很多朝臣为他担心,纷纷劝他明哲保身,他慨然说:“天子设公卿大臣,不是为了匤正错误难道是专作阿谀奉承的吗?我既在其位,总不能只顾个人安危,见错不说,使皇帝陷于不义之地。”

汲黯为官清正,廉洁奉公,死后家无余资,在封建官吏浊多清少的环境中他可谓一佼佼者。然而他多次直谏,廷争抗颜,又与权臣张汤不能相容,为此,张汤恨之入骨,常在武帝面前说他的坏话,武帝好大喜功,不分良莠,对汲黯先施之以疏,后继之以贬,终被出为源阳太守,卒于任中。

4、魏征

魏征(580-643),中国历史上最有名的谏臣,字玄成,唐初政治家,巨鹿(今属河北)人。隋末参加瓦岗军,李密败,降唐。归唐后跟随李建成,为太子洗马。太宗即位后,任谏议大夫。后任秘书监,参预朝政,封郑国公。魏征与李世民是封建社会中罕见的一对君臣:魏征敢于直谏,多次拂太宗之意,而太宗竟能容忍魏征“犯上”,所言多被采纳。

玄武门之变以后,李世民由于早就器重他的胆识才能,非但没有怪罪于他,而且还把他任为谏官之职,并经常引入内廷,询问政事得失。魏征喜逢知己之主,竭诚辅佐,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加之性格耿直,往往据理抗争,从不委曲求全。魏征死后,唐太宗非常悲痛惋惜,曾言“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今魏征猝逝,遂失一镜矣!”并亲书墓碑,下诏陪葬昭陵。

5、狄仁杰

狄仁杰(630-700)唐代并州太原(今山西太原)人,字怀英。武则天时期宰相,杰出的封建政治家。应试明经科(唐代科举制度中科目之一),从而步入仕途。从政后,经历了唐高宗与武则天两个时代。初任并州都督府法曹,转大理丞,改任侍御史,历任宁州、豫州刺史、地官侍郎等职。狄仁杰为官,如老子所言"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为了拯救无辜,敢于拂逆君主之意,始终保持体恤百姓、不畏权势的本色,始终是居届堂之上,以民为忧,后人称之为"唐室砥柱"。他任掌管刑法的大理丞,到任一年,便处理了前任遗留下来的17000多件案子,其中没有一人再上诉伸冤,其处事公正可见一斑,后人据此编出了许多精彩的传奇故事,荷兰汉学家高罗佩更是以此为题材,编了一本《大唐狄仁杰断案传奇》,即后世四大公案之《狄公案》。

6、胡铨

胡铨(1102~1180),南宋政治家、文学家。字邦衡,号澹□。庐陵(今江西吉安)人。建炎二年(1128)进士,此科由高宗策士,胡铨答策万余言,授抚州军事判官,转承直郎。绍兴五年(1135),兵部尚书吕祉荐,赐对,升枢密院编修官;八年,上疏反对秦桧主和,乞斩王伦、秦桧、孙近,而且指责高宗。秦桧认为“狂妄凶悖”,于是下诏除名,贬昭州。由于朝臣营救,改监广州盐仓。十二年被劾,又贬新州,十八年又被谪移吉阳军。直至秦桧死,才得徙移衡州。孝宗即位,复奉议郎。历官至权兵部侍郎。由于始终反对和议,与朝廷政见分歧,于是力求去职。归庐陵,从事著述。卒谥忠简。

7、寇准

寇准(961~1023)北宋政治家。字平仲。华州下邽(今陕西渭南东北)人。自幼丧父,家境贫寒,发奋读书,十九岁登进士第,当了一个时期地方官后即被召入朝任职,以其政治才能深得宋太宗赵炅器重。三十一岁时任枢密副使。后因刚直不阿,被排斥出朝廷。宋真宗赵恒即位后,召寇准回朝,先后任权知开封府、三司使等职。景德元年(1004)六月,任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其年冬,辽承天皇太后和辽圣宗耶律隆绪率大军入侵宋境,直趋黄河沿岸的澶州(今河南濮阳附近)。宋廷大臣王钦若等多主张迁都以避敌锋,唯寇准力排众议,极力促成宋真宗亲临澶州前线抗击,宋军士气为之一振,促使辽圣宗决意同宋议和,订立和约后撤兵(见澶渊之盟)。后因受王钦若的挑拨,寇准逐渐失去宋真宗的信任,于景德三年罢相,到陕西等地任地方官。天禧三年(1019),因顺应宋真宗意旨,奏言天书下降,再度被起用为宰相,不久罢为太子太傅,封于莱,故世称寇莱公。后遭副相丁谓诬陷,被一再贬逐,直至雷州(今广东海康)司户。于宋仁宗天圣元年 (1023)闰九月死于贬所。

8、包拯

包拯(999-1062)自希仁,芦洲合肥人(安徽合肥),北宋政治家。宋景佑四年(1037),任天长(安徽天长)知县,颇有政绩。任满后,调任知端州(广东肇庆)。回京任监察御史里行,又改监察御史,为“言事官”,对处事不当,行事不法的官僚,都可以进行弹劾。为惩治贪官,自庆历四年(1044)廿八月,他向仁宗上疏《乞不用赃吏》,认为清廉是人们的表率,而天赃则是“民贼”。包拯七次上书弹奏江西转运使王逵,揭露他“心同蛇蝎”,残害百姓。并严厉批评宋廷的任官制度。皇佑二年(1050)至三年间,包拯知谏院,曾三次弹劾外戚张尧佐,审清妖人冷青冒充皇子的特大诈骗案,震动朝野。

包拯在历官三司户部判官及三司副使期间,先后出任京东,陜西,河北等路转运使,每至一地,都以减轻民间负担、改革弊政、发展生产为己任,提出了“宽民利国”的经济思想。多次为了国家大事,说了皇帝不爱听的话,论斥权幸大臣,请求罢去皇帝赐给亲信官僚们的恩宠,一切改由主管机构正常渠道进行。他将唐朝魏征给唐太宗的三道奏章写出来,呈给宋仁宗为座右铭,时刻警惕,以国家大事为重。请求仁宗虚心纳谏,分辨是非,不要搞“先入为主”,偏听偏信,而要爱惜人才,除去苛刻,严正刑禁,禁止妖言邪说,不随意大兴土木,如此等等,朝廷多采纳施行。

嘉佑元年(1056)年十二月,朝廷任包拯权知开封府,他于次年三月正式上任,至三年六月离任,前后只有一年有余。但在这短短的时间内,把号称难治的开封府,治理得井井有条。敢于惩治权贵们的不法行为,坚决抑制开封府吏的骄横之势,并能够及时惩办诬赖刁民。

由于包拯在开封府执法严明,铁面无私,敢于碰硬,贵戚宦官也不得不有所收敛,听到包拯的名字就感到害怕。儿童妇孺们都知道包拯之名,亲切称呼他为“包特制”。开封府广泛流传着这样的话“关节不到,有阎罗包老”。用阎罗比喻包拯的铁面无私。

宋嘉佑六年(1061),他官至枢密副使,次年五月病逝,“京师吏民,莫不感伤,叹息之声,大街小巷都可听得到。”朝廷赠官吏部上书,有《奏仪》十五卷传于世。

9、海瑞

海瑞(1514-1587),明代著名政治家。海南琼山(今海口)人,回族,字汝贤,自号刚峰。他自幼攻读诗书经传,博学多才,嘉靖二十八年(1550 年)中举。初任福建南平教渝,后升浙江淳安和江西兴国知县,推行清丈、平赋税,并屡平冤假错案,打击贪官污吏,深得民心。嘉靖四十五年任户部云南司主事,上书批评世宗迷信巫术,生活奢华,不理朝政等弊端,遭迫害入狱。世宗死后获释。隆庆三年(1569年)调升右佥都御史,他一如既往,惩治贪官,打击豪强,疏浚河道,修筑水利工程,并推行一条鞭法,强令贪官污吏退田还民,遂有“海青天”之誉。后被排济,革职闲居16年。万历十三年(1585年),重被起用,先后任南京吏部右侍郎、南京右佥都御史,力主严惩贪官污吏,禁止循私受贿,两年后病死于南京。海端一生居官清廉,刚直不阿,深得民众的尊敬与爱戴。据说听到他去世的噩耗时,当地的百姓如失亲人,悲痛万分。当他的灵柩从南京水路运回故乡时,长江两岸站满了送行的人群。很多百姓甚至制作他的遗像,供在家里。关于他的传说故事,民间更广为流传。海瑞和宋朝的包拯一样,是中国历史上清官的典范、正义的象征。

10、杨继盛

比起海瑞,杨继盛的在民间的知名度稍显逊色,但是在历史学家们的眼里,他的事迹更为壮烈,影响更大,被称为明朝第一谏官。

杨继盛(1516-1555),容城(属今河北)人,字仲芳,号椒山。嘉靖进士,任兵部员外郎,因弹劾大将仇鸾对俺答畏怯妥协,被贬官,后起用为刑部员外郎、兵部武选司,上疏弹劾严嵩十大罪。世宗怒,下诏处死。人们听说杨继盛要处斩 , 四城百姓蜂拥赶到西市 , 为杨继盛送行。沿街人山人海 , 哭声震天 , 晴朗的天空突然天昏地暗。杨继盛昂首挺胸 , 视死如归 , 当众高唱 : 浩气还太虚 , 丹心照千古。生平未报国 , 留作忠魂补。

杨继盛死后七年 , 严嵩父子被礼部尚书、东阁大学士徐阶等人斗倒。明穆宗登基后 , 为前朝冤案大臣平反 , 杨继盛是第一人,并追赠为太常少卿。隆庆二年 , 直隶监察御史郝杰 , 在保定民众的强烈要求下 , 上奏穆宗 :“保定府是杨继盛的故乡 , 本地官吏和百姓请为杨继盛立祠 , 以做永久的纪念 , 请求批准。” 皇帝很快批准 , 并定名为 “ 旌忠 ” 祠。

狄姓,起源于我国北方地区,由于狄姓是我国姓氏当中比较罕见的姓氏,所以相关的史料记载并不多见,说法也是不尽统一,但经史学家认可的汉族狄姓起源主要有两种:

中国家谱资料研究中心主任李吉:第一,来自姬姓,也就是周成王封他的弟弟于狄城,狄城相当于现在山西省的吉县;第二个来源来源于狄国,相当于现在山东的林济。

狄姓的望族居住于天水、太原一带,也就是今天的甘肃省天水、陇西以东地区和今天山西省大部分地区。太原曾经是历史上狄姓人才辈出的地方,唐代名相狄仁杰便是其中之一。

中国家谱资料研究中心主任李吉:太原东山还发现了狄仁杰他祖上的坟墓,其中有一块很有价值的墓志铭,记载了狄仁杰祖上五代的历史,这就证明了狄仁杰是我们山西太原人。

狄仁杰,字怀英,太原狄村人,谥号“梁国公”,是一位家喻户晓的历史人物,素以“神探”著称于世,史料记载,狄仁杰初任大理丞的第一年,便处理了无数积案,涉及人命17000多条,因此成为人们心目中断案如神的判官化身。虽然狄仁杰声名显赫,然而他的身世却一直不太为后人所知晓,狄仁杰究竟是不是汉族狄姓的后裔呢?

太原市政府地方志办公室主编张国宁:原的狄仁杰这一支并不出于姬姓,他是由鲜卑的后裔,也就是说刹翟氏来改为狄姓的。虽然起源不同,但狄仁杰的确是狄姓家族中的佼佼者,因为他不仅在断案方面成绩卓著,而且在历史上更是一位不可多得的政治家,在武则天执政时期,他身为宰相,以敢于诤谏、执法不阿著称,为辅佐武则天、巩固大唐王朝政权立下了汗马功劳。

太原市政协副主席王继祖:(武)则天到了晚年的时候,她很想把她这个皇位留给武氏,但是她征求狄仁杰的意见,狄仁杰就给她讲了,说你作为武氏来讲是一个姑姑,作为李氏来讲你是他的母亲,那么他是会继嗣,永久地继嗣姑姑呢?还是会继嗣母亲呢?他就婉转地告(诉)给武则天,一定要立李氏王朝的儿子们去做太子,不要立武氏。因为武则天听信了狄仁杰的劝告,最后使唐王朝就一直兴盛地传流下来了。狄仁杰不仅确立了自己在唐王朝的地位,而且还发现并提拔了一批杰出的政界人才。

太原市政协副主席王继祖:唐代名相狄仁杰不仅在政治上具有远见卓识,而且为唐代也输送了许多非常优秀的人才,比如像张柬之、姚元崇都成为唐代的名相,从这个意义上讲他不失为一代伯乐。

狄仁杰不但是狄姓家族的荣耀,也成为太原人的骄傲,因为至今在太原还保留着他的故里——狄村。

狄村村委会主任马进财:在唐朝时候的狄村,姓狄的,狄仁杰也在这个村住,姓狄的人家比较多。后来狄仁杰当官以后,就整个姓狄的全家都搬到京城了,现在虽然这个村一个姓狄的也没有,但是为了纪念狄仁杰,现在这个村一直还叫狄村,延续到现在。相传,狄仁杰的故乡狄村自古多槐树,直到今天狄村的唐槐园中还保留着一株据说是自唐代保留至今的古槐。

太原市政府地方志办公室主编张国宁:我身后的这株古槐,传说就是当年狄仁杰母亲亲手栽植的,虽已历经千年,1400多年的沧桑巨变,仍然是枝繁叶茂,我所站的这个地方就是当年狄仁杰的故居所在地。

除了狄村之外,太原这座古老的历史名城还保存着不少有关狄仁杰的历史古迹;位于太原市中心的文庙旁边有一条名为“狄梁公街”的小巷;而这座位于五一劳动广场西侧的石拱桥,传说也是因狄仁杰而得名的,如今看上去还是那么挺拔和富有灵气。太原市政协副主席王继祖:我身后的这个湖泊叫文瀛湖,横跨文瀛湖的这座桥叫状元桥。据当地的民间传说,这是在狄仁杰未做官之前,曾经拿着一支杏花从这个桥上走过,结果他到长安去考试,就考中状元。所以当地人一直就把它叫为状元桥。

由于历史的变迁,现在的狄姓后裔虽已各分东西,但是后人对于狄仁杰的敬仰却丝毫未减,在今天的河北大名县城东还竖立着一块狄仁杰祠堂碑,成为人们纪念狄仁杰的又一处圣地。

提示:

狄姓最早出于姬姓

狄姓历史上的名人有狄仁杰、狄青等

狄姓主要分布在山东、辽宁、吉林和黑龙江

http://wwwtydaocom/suwu/2003/0225-ty2500htm

2500年,谁的太原城

2500年的意义

2003年,太原市建城2500年,这已经为很多太原人乃至山西人知晓和乐道了。对于历史,人们有计算着时间纪念的习惯。距今较近的,纪念1周年、2周年、3周年……远一点,纪念10年、20年、30年……再远,便纪念100年、200年、300年……以至于1000年、2000年、2500年……这种纪念日确定的方式本身就意味深长。譬如我们把今年所有与我们这座城市有关的纪念日全部列出来,我们会发现,由近及远,自古到今,我们在一年内集会、歌舞、研讨、作文以纪念的,有2000年前的一场战争,200年前的一次瘟疫,20年前的一项法令,两年前的城市改造……在看似无关的各种纪念中,我们会逐渐找到今天我们存在的由来。今天的城市,今天的生活,今天的我们自身,都是历史的积淀,我们别无选择地生活在对历史对传统的继承中。两年前留下来的大多是物质,两千年前留下来的更多的是精神,这些对于我们都是同样重要。

2500年,对于一个个体的人来说,也许太遥远、太渺茫了;如果从一个古老家族的家谱上去解读,我们便可以看到一个漫长的血脉相承,生生不息的过程,看到造化和先祖赋予每一个生命的艰难和期望。而我们现在是将这2500年和这座古老的城市,这块滋养了一方文明的山川土地联系在一起,以我们生命的短暂去理解她的久远,以一辈辈传承下来的间接的记忆去揣摩她的履历,于是我们发现了这座城市的生命,发现了她的精神和性情。而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也许会发现属于我们自己的过去和未来,因为,生命之间的包容对小的生命意味着一种宿命。

所以我们纪念太原建城2500周年,我们回顾、解读这座古老城市的文明历程,并不是为古人担忧,或是向世人炫耀,它的意义在于站在城市文明、民族历史的角度对我们今天城市的再认识,对我们白身的再认识,以及对我们民族、社会思考。

帝王太原

据说全国共有三座龙城,广西柳州、河南濮阳和山西太原。与另外两座城市得名于美丽动人的传说不同,太原,这片曾经凝聚着王者之气、成就帝王霸业的龙兴之地则是因为造就了一个又一个真龙天子而被当之无愧地誉为龙城。龙城太原,因帝王而建,与帝王一起咤叱青史,也为帝王所累而屡遭兵燹甚至毁于一旦。

上世纪的最后一个龙年,在太原金胜村出土了一座是迄今为止所见春秋时期等级最高、规模最大、随葬品最丰富、保存最为完好的墓葬。春秋时代,九鼎象征着周天子的王权,七鼎代表的是诸侯王,但这位拥有两组七鼎的墓主人,却并不是晋侯,三重漆棺里沉睡着的无冕之王,是晋国正卿赵简子。

太原金胜赵简子墓发挖现场

在晋国六卿专权的激烈角逐中,深谋远虑的赵简子为了使历经苦难的赵氏家族避免重蹈“下宫之役”的复辙,命令家臣董安于在远离其他五卿势力范围的悬瓮山下、晋水之滨建造城池,因其位于晋水北方,而称之为晋阳。这一年,是公元前497年,距今整整2500周年。

晋阳城刚刚诞生,就接受了战火的洗理,晋国六卿中的范氏、中行氏在晋阳城下走向了覆亡。40多年后,同样是在晋阳城下,秉承先父遗志的赵襄子将另一位晋国正卿智瑶的头颅漆成了酒具,从而确立了三家分晋的政治格局。

赵简子与赵襄子,以他们共同浇铸战国时代近200年光辉灿烂的赵文化基业的“简襄功烈”而使后人问心无愧地将他们列入帝王的行列之中。

虽然是问心无愧,但赵简子与赵襄子毕竟是无冕之王,太原成就第一位真龙天子,却是在200多年之后。当年,八岁的刘恒依偎在母亲薄姬的怀中来到晋阳做代王时,绝不会想到17年后他会从这里入主汉宫,开创了“文景之治”的煌煌盛世。

汉文帝将太原称为“龙潜之地”,而另一位乱世枭雄而视太原为“霸府”,他就是高欢。这个骑着岳父的战马参加镇军的穷小子在南北朝军阀混战的烽烟中脱颖而出,最终凭借晋阳左右北魏朝政,奠定了北齐基业,被他的子孙尊崇为高祖神武皇帝。

虽然北齐定都于邺城而晋阳只是别都,但历代北齐皇帝每年都有很长时间在晋阳宫处理政事,晋阳成为北齐实际的政治和军事中心。从史书上我们可以频繁地看到:北齐皇帝一次次从晋阳出发征讨北周和北方的几个游牧民族,又一次次在战争结束之后率军返回晋阳。

高氏家族也如同后世晋商们不遗余力地建设自家大院一样营建着别都晋阳,高欢建设了晋阳宫;高纬在春秋时代的古晋阳城中建设了大明宫,城中之城的古晋阳城因此被称为大明城;幼主高恒修建了壮丽的“十二院”,其豪华程度超过了邺城的皇宫。晋阳城中的霸府风云早已在那场冲天的大火中无处追寻了,但晋祠的山水、天龙山上的石窟、蒙山的大佛、童子寺的燃灯塔前,我们依然能够凭吊到高家子弟的故园春梦。

如果说刘恒入主汉宫得益于上天与命运之神的垂青,那么,李渊起兵太原定都长安则完全是其勇敢接受时代的召唤积极进取的结果。当世袭唐公的李渊被隋炀帝任命为太原留守而来到晋阳不久,就意味深长的对次子李世民暗示道:“唐公是我的封号,而太原正是过去唐国的属地,现在让我来这里,真是天意呀。”仅仅一年之后,李渊就与他的将门虎子们率领三万精兵誓师起兵,进取长安,为历史留下了光彩夺目的盛唐气象。

太原起兵30年后,唐太宗在东征高丽的班师途中回到了晋阳城。感慨着“飞鸟过故乡尚且踯躅徘徊”的李世民没有忘记少年时代在晋阳城中游历过的一景一物,晋阳城也不会忘记这位杰出帝王在这里赢得的“太原公子”的雅称,晋祠的贞观宝翰亭内,《晋祠铭》行书碑与“文章千古事,社稷一戎衣”的对联将永远彰显他的文治武功。

“王业所基,国之根本”的太原得到了唐朝历代皇帝的垂爱,做为“天王三京”之一的北都,晋阳城被营建成仅次于长安、洛阳的全国第三大城市,沿汾河两岸形成一个古代罕见的巨大的城市集群,整个城市周长四十二里,仅城门就多达二十四座,东、西二城并列汾河两岸,中城跨汾居中,西城内囊括大明城、新城、仓城三座子城于城中,民间所谓“里三城、外三城”。北都太原,成为唐王朝的政治之都、军事之都、文化之都。

太原军事之都的战略地位集中表现在唐末五代的纷争乱世。凭借击败黄巢、克复长安中的首功,沙陀将领李克用受封晋王来到太原,隋炀帝、唐高宗即位前都曾被封为晋王统领并州的史实激荡着他的壮志雄心,李克用以此为根据地与以汴州为根据地的朱温展开了长达四十年的晋汴争战。

“雄名凛凛振沙陀,为国功深奈老何。多少三垂冈上恨,伶人哪进百年歌。”华发早生的李克用壮志未酬便病逝晋阳,弥留之际以三支箭代表三件未能完成的功业托付给了爱子李存勖。李存勖,这个中国古代皇帝中少有的个性鲜明、生气勃勃、光彩四射、极具个人魅力的传奇人物,不仅实现的父亲的全部遗愿,并且建立了后唐,追谥父亲为武皇帝。

李唐从太原起兵创立了三百年基业,朱温篡夺唐室江山之后,李存勖又是凭借晋阳根据地攻灭后梁,因此在史学界留下了太原为唐朝复仇的说法。

从后唐开始,三任北京留守石敬塘、刘知远、刘崇前赴后继,先后凭借太原建立了后晋、后汉、北汉王朝,从底层士卒走入了真龙天子的行列。一些学者认为,一部纷争五代史,实际可以当作建都于开封或洛阳的中央政权同以太原为根据地的割据势力激烈斗争的历史来看,这种一次又一次的激烈斗争,在相当长的时期内,都是以太原割据势力的胜利而告终的。

北宋王朝的建立使得结束战乱重归一统成为可能,但弱小的北汉小朝廷在赵匡胤、赵光义兄弟“三下河东”灼灼逼人的攻势下却依托晋阳顽强地抗争了19年。然而,孤城难拒百万雄兵,北汉皇帝最终在四面楚歌之中纳表称臣,当志得意满的宋太宗踏入了这座桀骜不驯的城市时,“薛王出降民不降,屋瓦乱飞如箭镞。”此时他才发现,自己可以拥有晋阳,但却永远无法征服顽强不屈的太原百姓,宋太宗开始认真审视这座千古重镇。

“表里山河”、“拊天下之背而扼其吭”的地理优势和过去以北方为重心的政治结构决定了山西在中国古代史中的重要地位。是故,“天下形势,必有取于山西。”,“京师之安危,常视山西之治乱”,而“东带名关,北逼强胡,年谷独熟,人庶多资,斯四战之地,攻守之场也”的太原,自古就是“河东之根本”,因而山西之形势,必有取于太原,山西之安危,常视太原之治乱。是故,春秋晚期、十六国北朝时期和唐末五代三个混乱的分裂时代,军事重镇太原,对于黄河流域的中原地区,以至于全国的政治、军事局势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最令宋太宗不能容忍的,是太原“龙城”的美誉,要知道,谋反与叛逆自古以来就是封建王朝视为十恶不赦的滔天大罪,京城里自视为龙的真龙天子们最害怕的就是别的地方出现他们的同类,屡屡抗拒中央政权、成为封建军阀割据中心、“盛则后服,衰则先叛”的太原,越来越不容于统一的新王朝。龙城太原,在劫难逃。

晋阳失陷不到半个月后,宋太宗下令火烧晋阳。新城、仓城、大明城,西城、东城、连城,里三城外三城的四十里繁华都市燃起了熊熊烈火,火烧之后,宋军又引晋水和汾水冲灌晋阳,最终使这座历经1476年的千古重镇在太原百姓的血泪与后人无奈的感慨之中化为了一片废墟。豪华壮丽的大明宫与晋阳宫,铭刻着唐王功业的起义堂和受瑞坛,血肉铸就的澄空大佛,那么多辉煌的建筑和灿烂的文化,如此轻易地化为灰烬永远地消失在历史的烟尘之中,只剩下一千年后一腔无人共鸣的悲愤。

不仅如此,宋军还削去了系舟山的山头,称为拔龙角,以破坏太原龙脉,后来重建太原城时,也只修丁字街不修十字街,为的就是要“钉”死太原龙脉。

一千多年后的今天,晋阳古城在经历浩劫之后,依然为我们留下了古城营村、南城角村、城北村、罗城村等一些依稀可以追寻到模糊线索的地名。漫步于古城营村,我们仍然可以找寻几百米的晋阳古城墙遗址,那绵延的夯土残垣和它身上茂盛的灌木丛,一如当年太原百姓不愿屈服的铁骨脊梁。

将相太原

公元前497年,战争的烽烟无情地笼罩着晋阳城。这一年,董安于刚刚完成对晋阳城的修建,为了索还用以充实晋阳的500家卫国奴隶,赵简子与邯郸赵稷发生内讧并最终引发晋国六卿之间的第一轮权力兼并。晋国大臣没有人不知道刑鼎上“始祸者死”的律法,董安于也不例外,但为了避免“下宫之役”的悲剧重演,他向赵简子请缨决战。就在范氏、中行氏与赵稷的军队围困晋阳的时侯,共同的政治利益使得其他四卿结成联盟,始祸者范氏、中行氏逃亡朝歌。与此同时,智文子也向赵简子发出了追究董安于责任的要挟。董安于坦然道:如果我的死能够换来晋国的安宁和赵氏的安定,我又何必吝惜自己的生命。董安于修建的晋阳城能够解救赵氏于危难却救不了自己,他自缢之后还被曝尸街市,成为权力斗争的牺牲品。

董安于去世近半个世纪之后,在新一轮的兼并战争中,智、魏、韩三家联军兵临晋阳城下。当时城中的物资储备不足以支持长期战争,张孟谈告诉赵襄子,当年董安于修建晋阳城时,城内建筑全部以铜为柱,以荻蒿主竿做墙骨,而铜柱可以用来铸造兵器了箭头,荻蒿可以用来制作箭杆,深谋远虑的董安于再一次拯救赵氏于倒悬。坚守一年之后,智瑶决开汾水、晋水冲灌晋阳,洪水淹到距城头三版的地方。就在晋阳危在旦夕之时,张孟谈星夜缒城而下,乘一叶扁舟潜入韩、魏两家军营,陈述唇亡齿寒的道理,一夜之间便完成了利益集团的重新组合。智瑶最终在晋阳城下身死族灭,赵、魏、韩从此奠定了三分晋国的基础。

三国两晋南北朝是继春秋战国之后的又一个乱世,西晋王朝昙花一现的短暂统一没有维持多久,匈奴贵族刘渊就横扫山西,昔日的军事重镇晋阳,在匈奴军队与饥荒的双重攻击下,成为一座沦陷异域的空城。

时势造英雄,板荡识忠臣,一个太原历史永远铭记的英雄——刘琨就在这个时候横空出世。接任并州刺史的刘琨结束了金谷园里呤风弄月的诗人生活,擦去眼角的英雄泪,告别京城,率领一支千余人的孤军一路辗转,进军晋阳,去实现闻鸡起舞时立下的铮铮誓言。

刘琨完成对晋阳城的扩建之后,击退了匈奴军队的一次次进攻,并以此为根据地开始组织反击,这样的努力,直到西晋灭亡、北方八个州全部沦陷之后也始终不曾懈怠。但是,无法选择时代的刘琨注定就是一个悲剧人物,西晋皇族的暗弱无能,东晋皇帝的偏安一隅,晋末北方群雄并起的混乱,都决定了任何人身陷四面胡歌之中很难有更大的作为。从刘琨朝辞广莫门的那一刻起,就已经决定了他的悲剧命运,他所有的努力都只不过是使自己的结局更为悲壮。

虽然晋阳城在坚守十年之后最终沦陷,始终不愿离开的北方的刘琨洒尽了一腔热血,但无论是当初的临危受命,义无反顾的进军,还是后来的孤城喋血,一次次克复中原功败垂成的不懈努力,诗人刘琨,树立起了一座英雄的丰碑。

同样是困守孤城,同样是无法选择时代的李光弼显然就幸运得多。当太子李亨灵武自立之后,为了打通进军朔方的道路以彻底击毁流亡的唐朝廷,安史叛军三路人马共十万人会攻太原,而此时,河东节度使李光弼麾下精兵都已经赶赴朔方护驾,太原只剩下团练不足万人。

但安史叛军昔日势如破竹的虎狼之师却不得不停下了他们的脚步,这得益于晋阳的宏伟城池与李光弼的治军严谨和指挥有方。不久,安禄山被他的儿子安庆绪杀死,叛军军心动摇,李光弼率领唐军全线反攻,历时一个多月的太原保卫战以唐军大获全胜而告终。李光弼后来又担任过太原尹、北京留守等职,这位大唐名将与太原还是颇有渊缘的。

在协助李光弼坚守太原的幕僚中,当时担任太原少尹的并州祁县人王缙后来两度出任宰相,他的兄长就是著名的大诗人王维。

五代乱世是太原历史上最为辉煌的时代,如果非要用一个词来概括这一时期的太原,那一定是“龙腾虎跃”。乱世出英雄,与层出不群的真龙天子交相辉映的,是五代与北宋初年弛骋沙场、叱咤风云的太原虎将。晋阳城高大的城墙下,当初和晋阳城中的百姓一样平凡的他们或富贵,或贫贱,有的甚至只是游荡于古城街巷之间的市井无赖,他们相互之间或许早已熟悉,也许擦肩而过却无缘相识,但这个令人热血沸腾的时代为他们创造出如此之多的机会,使他们一朝崛起于衢陌之间而功成名就,以至于五代频繁的战争中,攻守双方常常都是各为其主的太原籍将领,正是他们个人的传奇故事为这个乱世增添了光彩,他们戎马倥偬的攻战征伐书写了五代史中的极为耀眼的一部分。

李嗣源、石重贵、郭威、慕容彦超、慕容延钊、李筠、李重进、吴庭祚……这些都是五代史中咤叱风云的人物,但他们却集中在短短几十年的时间里或涌现于太原或成名于太原,不能不说是一个令人赞叹的特殊现象。

公元 919年,孟昶出生在藏龙卧虎的晋阳城,这一年,12岁的太原人王全斌从岢岚回到晋阳,他们的父亲,都是李存勖的麾下大将。四十多年后,孟昶已经是后蜀皇帝,而王全斌则率领三万精兵挥师入川,与他正面交锋的,很多都是当年随同孟昶父亲孟知祥入川的太原籍将领。王全斌自开封出师到后蜀投降,前后仅用六十六天,进军之神速,为历代所少见,只是不知王全斌与孟昶的他乡相遇是否会回忆起当年晋阳城的依稀往事。

虽然这些太原虎将的战功煊赫于青史,但他们在民间的影响,却不及另外两个太原籍将门世家,那就是家喻户晓的杨家将和呼家将。有趣的是,当年宋太宗三下河东时,杨家将与呼家将却分别是攻守双方,杨业是北汉小朝廷最后卸甲的将领,而呼延赞则四次从攻城云梯上摔下,血染征衣。在攻城的宋将中,不乏太原籍将领,这其中还有后来跟随杨业战死在陈家谷的王贵,宋真宗章穆皇后的父亲郭守文等。

毁灭晋阳三年之后,出于国防的需要,宋太宗命潘美在晋阳故城东北三十里汾河对岸的唐明镇新建城池,这也正是今天太原市所在的位置。宋代这座没有包砖的太原城周长不过十一里,只有四座城门,当年周长四十二里共开二十四道城门的晋阳城此时已成为后人梦中再也难以触摸的海市蜃楼。但赵宋王朝统治者不曾想到的是,他们处心积虑防备的太原却在此后的战争中坚强地护卫着宋室江山。

当六万金朝西路军一路畅通无阻地直抵太原城下时,驻节太原的宣抚使童贯望风而逃,行伍出身的王禀率领三千弱旅与太原知府张孝纯义无反顾地肩负起阻击金军的重担,但他们艰苦卓绝的抵抗得到的却是赵宋王朝的无情嘲弄,面对金朝东路军兵临城下的威胁,宋钦宗下诏割让太原、中山、河间三镇。太原军民拒绝接受这道屈辱的诏书,金军开始了对太原的长期围困,在此期间,宋朝禁军和地方部队多次组织救援太原,但一次次占尽优势的救援都在宋军可笑而不可思议的荒唐指挥下大败而归。人相食,意味着一座孤城的坚守已经支撑到了极限,八个多月后,太原最终陷落,张孝纯被俘,三十余名太原官吏殉国,王禀背负着宋太宗御容突围出城,被刺数十枪后投汾河殉城。

有句俗语说:山东出相,山西出将,这是因为山西包括太原重要的战略地位为将帅们提供了比文官们更广阔的表演空间,以至于大唐名相郑从谠与他治理晋阳的“小朝廷”都相形见拙,但这并不妨碍太原出现一位又一位震动朝野的名宦。

古城太原衢陌纵横的几百条街道中,只有一条是以人名命名的,它就是狄梁公街,当年的狄公祠,就座落在这条长不过二百米的小街上。大唐名相狄仁杰的故事为人们所熟知,清代的《狄公案》和荷兰作家高罗佩的《狄仁杰断案传奇》更使他成为家喻户晓的人物。狄仁杰留给今天太原人的印迹还有很多,在太原狄村,有一株相传是狄仁杰母种植的古槐,在距狄村三公里的王家峰村,则出土了狄仁杰四世祖狄湛的坟墓。

太原的另一位名臣是王琼,明武宗这个浪子皇帝当政的一片混乱中,正是他慧眼识得王阳明,从而迅速平息了宁王叛乱。王琼在年过花甲之时因为政治斗争而遭受排挤,因此产生回故乡颐养天年的想法,王琼之子于是在晋水之源修建了“晋溪园”,其原址,就是今天晋祠的晋溪书院,晋溪书院后,建有王琼祠,祠前两株高大的银杏树,相传为王琼亲手所植。

说到太原的历史,阎锡山是一个绝对无法回避的人物,他既是国民政府在山西的封疆大吏,同时又是行割据之实的乱世诸侯,从1911年太原起义到到1949年仓皇辞庙,对山西38的统治时间超过历史上的任何一个军阀。阎锡山的割据统治,客观上也为山西提供了一个相对安定的发展环境,为山西赢得“模范省”的称号的同时也给太原留下了“小北京”的美誉,太原的工业基础也正是在那个时期奠定的。

百姓太原

太原建城的历史有2500周年,太原百姓也就有2500年的故事流传。在中国历史上,太原百姓是一个非常特殊、极具个性的群体,北地近胡的地理环境和频繁的战争使得他们精于骑射、任侠尚武,并最终铸就了勇武、劲悍、顽强不屈的精神品格,很少有一个城市的居民能象他们这样拥有如此鲜明的群体特征,即使晋阳城被毁灭了,太原百姓在残酷的战争中几次被屠戳一空,但这种精神依旧传承了下来,与这座英雄城市共存天地间。

关于太原百姓的这种精神品格,为历代朝野所公认,史书上也屡有记载,它甚至出现在朝堂国政的激烈辩论之中。唐武宗会昌三年,一支途经晋阳调防的军队因为封赏不足爆发兵变,在皇帝与高官们的决策讨论中,马元良称:“太原人剽悍尚武,人人可以从军上阵。”他的这番话也得了殿上官员的一致认同。在南北朝与五代乱世,封建军阀的谋臣与部将们多次向主帅提及太原百姓的勇武,“和平时期耕种劳作,战乱一起便加入行伍”的太原百姓成为他们割据称霸的有力保障之一。

在漫长的封建年代里,太原子弟戍边者极多,他们豪情迸放,驰骋沙场,千里觅封侯,这也正是太原名将辈出的原因。随手翻开诗集,我们就能得到印证。唐代常建《塞上曲》中有云:“翩翩云中使,来问太原卒。百战苦不归,万头怨秋月……”太原诗人王昌龄《塞下曲》中有云:“从来幽并客,皆向沙场老。莫学游侠儿,矜夸紫骝好。”梁虞羲《咏霍将军北伐》中有云:“凉秋八九月,铁骑入幽并。”唐代刘济《出塞曲》中有云:“倚是并州儿,少年心胆雄。一朝随百募,百战争王公……”

在唐代,以太原籍士卒为主力的河东军就是一支勇猛善战的劲旅。会昌三年的那次兵变中,朝廷准备调集客军平叛,驻屯在榆社的太原籍士卒担心客军扰乱家乡,留在晋阳城中的妻儿老小受到牵连,于是自发出兵回师晋阳平叛,并将生擒的叛军55人押送京城,把京城显宦们搞得焦头烂额的心腹之患就这样被轻而易举地解决。

这些河东军士卒身上,同时又充满着桀骜不驯的叛逆精神,在唐末频繁的兵乱中,他们频繁地回师晋阳爆发兵变,连续杀死两任河东军节度使。为此,宰相郑从谠出任河东节度使,率领因为聚集名士之多而被时人称之为“小朝廷”的领导集团亲自坐镇晋阳,这才彻底平定太原兵乱。

而普通的太原百姓的勇武劲悍较之身经百战的太原士卒来也是绝不逊色。豫让石桥刺赵的故事,汉代大侠鲁公孺的青史留名,西晋民歌《并州歌》的史实,都为此做出了生动的注解。唐朝末年,开赴云州征讨李克用的昭义镇兵在晋阳城爆发兵变,大肆劫掠,晋阳居民自发组织起来,杀死昭义镇兵千余人。普通百姓能够杀死如此之多成建制的训练有素的职业军人,这样的史实恐怕也只会发生在太原。

太原2500年的历史也可以看做是一部战争史,而这部波澜壮阔的战争史诗里的每一个城市保卫战,我们都可以寻觅到太原百姓的奋勇不屈的坚强身影。漫长的历史也证明,越是在战乱年代,越是在战争进行到残酷绝望的阶段,越是太原百姓人性光辉极度迸放的灿烂时刻。

史书中关于太原两次“人相食”的记载,就都发生在困守孤城的战争中。

早在春秋时代的水灌晋阳之战中,城外是滔天洪水,城内是一片泽国,百姓的灶膛内蛙虫滋生,他们就悬釜而炊,长达一年多的围困使得粮食断绝,他们就易子而食,太原百姓宁愿噙着眼泪痛失亲生骨肉也绝不弯曲自己的铁骨脊梁。史书中对太原百姓的第一次正面描写,就是如此的可敬可叹!

靖康之耻中,宋京汴梁被金兵轻易攻陷,而太原城却与六万虎狼之师做了九个月的殊死抗争。同仇敌忾困守孤城的三千弱旅和疲敝百姓拒绝了金军的劝降也抗拒宋钦宗割地求和的屈辱圣旨,矢志不渝地决心以死报国。当存粮用尽之后,士卒烹煮弓弩皮甲以充饥,百姓则用糠秕和干草来果腹,直至人相食也要抗争到底,最终全城殉国。

太原百姓顽强不屈的精神品格更是集中体现在宋太宗三下河东的战争中。仅有三万士卒的北汉政权,在三万五千二百二十户百姓的支持下,“以一座孤城抗拒百万雄师”,并顽强地支撑了五个多月。北汉的皇帝投降了,北汉的将帅卸甲了,顽强不屈的太原百姓却仍在负隅顽抗,“薛王出降民不降,屋瓦乱飞如箭镞。”太原百姓因此被赵宋王朝斥骂为“顽民”。

事实上,残暴腐败的北汉政权并不得人心,那么,太原百姓拼死抵抗的原因是什么呢?有人说,这是因为宋军水灌晋阳、火烧平遥、动辄裹胁数万百姓远离故土的暴行所致,这未尝不是原因之一,但更为重要的却是太原百姓勇武劲悍顽强不屈的民风使然。正因为如此,在太原两千余年的频繁战争中,很少有军队能够从正面交锋中攻破这座英雄城市,自古以来每一场以夺取太原为目的战争都进行得极为惨烈。“并人守意益坚”、“并人犹欲坚守”、“城中人犹欲固守”……合上史书,不由得感慨叹息,这些可敬可爱的先辈们!

一家报社曾组织过一个关于太原人文化素质的讨论,一位学者开口便说:太原人是金人的后代……。而持这种观点的并非他一个,还有人认为太原人的血管着流淌着少数民族的血液。

虽然太原百姓在靖康之难的屠城后“万中存一”,尽管金朝统治太原长达九十余年,但金代太原居民仍是以从太原附近迁入的汉族人为主,女真人及其它迁入的少数民族微不足道。而且,在金末的三次战乱与饥荒中,太原又是屡遭涂炭,城中人口锐减,况且,这些为数不多的女真人更是蒙古军队入城后屠杀的主要目标。就如同太原后来也曾被蒙古族与满族占领,但我们不能就因此说如今的太原人是蒙古族或满族人的后代一样。后来驻守太原的蒙古族和满族人也不多,全都聚居于鞑靼巷和满洲城,到辛亥革命时期,全太原的满族居民只有五千余人。而且,太原在元末又多次遭受战乱,城中居民非死即迁,据郝树侯先生《太原史话》载:太原居民都是明朝以后从外地迁移来的,明朝以前的太原土著居民,只有小剪子巷的陈氏一家。因此,说太原人是金人的后代是对历史的错误理解。

对不起!文还未完,回答字数可能超出10000字了请看网页:

http://wwwtydaocom/suwu/2003/0225-ty2500htm

一、姓氏源流

寇(Kòu)姓源出有三:

1、出自己姓,以官名为氏。上古周朝时,昆吾人的后人苏忿生为周武王司寇,其子孙以官名为姓,相传姓寇。

2、出自姬姓,亦是以官名为氏。古代春秋时,卫康叔为周司寇,支孙以官为姓,亦相传姓寇。又春秋时卫灵公的儿子公子郢的子孙为卫国司寇,其后人以寇为氏。

3、出自古代少数民族的姓氏有寇姓:

① 南北朝时,北魏鲜卑族演化过来的,鲜卑族中有古口引氏,入中原后后汉化时取发音近似的“寇”字为姓。

② 又辽东乌桓族有寇姓。

得姓始祖:苏忿生。关于寇姓,《世本》上说,卫灵公之子郢的子孙,因担任卫司寇一职,便以官为氏,姓寇。(司寇的官职,设于夏殷,专门负责掌管刑狱方面的事务,相当于现在的司法官。到了春秋时代就没有了这一官职)。《姓氏考略》和《姓谱》也指出,卫康叔任职周司寇,他的子孙以官为姓。而《元和姓纂》上则认为,周有苏忿生担任司寇一职,子孙以官为氏。另外《魏书·官氏志》说,寇氏是由后魏古口引氏改成的。寇氏,根据历来的姓氏学者的考证,正是由司寇这种官职而“以官为氏”得姓而来的。寇氏组织尽管复杂,但是长久以来,却一直称盛于上谷昌平,也就是现在的河北省昌平县一带。望族居冯翊郡(今陕西省大荔县)。寇氏后人尊苏忿生为寇姓的始祖。

二、迁徙分布

(缺)寇姓在大陆和台湾都没有列入百家姓前一百位。寇姓出自先秦时,各朝都设置了司寇这一官职,掌管治安、刑法、判案等。司寇氏多为担任过司寇的人的后代。司寇氏后来简称为寇氏。寇姓的起源与司寇氏的起源是相同的,大部分寇氏是司寇简化而来的,而司寇氏源于周朝的官名。主要的寇氏起源者是周朝司寇苏念生及司寇康叔。另有寇氏是从鲜卑族演化过来的,鲜卑族中有口引氏,后汉化时取发音近似的“寇”字为姓。

三、历史名人

寇 询:字子翼。东汉上谷郡昌平县人。出身豪强大族家庭。王莽末年任上谷郡功曹,辅佐太守治理郡事,以才智出众、刚强果决深受太守耿况的器重。光武帝(刘秀)时拜河内太守,随光武出征再到颖川,当地士绅向光武说:“愿从陛下复借寇君一年”。后因以“借寇”为地方挽留官吏之典故。

寇 泚:唐代中宗朝为长安尉。张仁愿在朔方,奏用分判军事。开元十三年,帝自择刺史,寇泚由兵部侍郎出守宋州,赋诗祖饯诗一首。

寇 准:字平仲,北宋政治家,华州下邽人。为人刚直,太平兴国四年(979年)进士,官至参知政事。景德元年(1004年),辽军南侵,准任同平章事,力排众议,他力主抗,反对南迁,并促使宋真宗前往澶州(今河南省濮阳)督战,与辽订立“澶渊之盟”。后为王钦若等所谗罢相。天瘩初年复相,封莱国公。又被丁谓等排挤降官。后贬死雷州。终年62岁。仁宗时追赠中书令,溢忠憨。

寇英杰:字粥臣。山东利津人,少年入伍第二次直奉战争后,任湖北 陆军第二混成旅旅长、湖北陆军第一师师长,授陆军中将、将军府植威将军、授涵威将军。民国14年10月,任吴佩孚部第二路军司令。民国15年3月,吴佩革任命为豫军总司令,督办河南军务收束事宜。民国16年(1927年)1月去职,寓居天津。抗日战争爆发后,任汪伪 参谋本部上将参议。

四、郡望堂号

1、郡望

冯翊郡:汉武帝太初元年设置同名行政区。三国魏在此置郡,治所在临晋,现在陕西省大荔县。

河南郡:汉高帝置郡。在今天的河南省洛阳市一带。

上谷郡:公元前222年秦灭赵后置上谷郡。相当于今天河北省西北部,治所沮阳,在今天河北省怀来县。

上党郡:秦代置郡,所在地为今天的山西省沁水以东的地区。

2、堂号(缺)

============================================================

寇姓宗祠通用对联

〖寇姓宗祠四言通用联〗

姓启司寇;

望出上谷。

——佚名撰国姓宗祠通用联

全联典指国姓的源流和郡望。(见上题头《一、姓氏源流》和《四、郡望堂号》介绍)

颍川异政;

莱国孤忠。

——佚名撰国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东汉初上谷昌平人寇恂,字子翼,世代为地方豪强。刘秀占据河内,任他为河内太守,负责转输军需物资。又历官颍川太守、汝南太守。后随刘秀出征经过颍川时,百姓拦着路恳求:“愿从陛下那里再借寇君一年。”于是,被留下抚慰百姓。后来,图形绘于云台阁。下联典指北宋政治家寇,字平仲,华州下部人。太平兴国年间进士,景德初年任宰相,当时辽兵南侵,他力排众议,坚决主张抗敌,促使真宗亲自到澶渊督战,与辽订立澶渊之盟。后封莱国公。著有《寇莱公集》。

颍川留抚;

莱国孤忠。

——佚名撰国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东汉寇恂从光武征颍川盗,贼平,百姓遮道曰:“愿从陛下复借寇君一年。乃留镇抚之。”下联典指宋寇准封莱国公(见上联)。

植竹遗爱;

还结清操。

——佚名撰国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北宋·寇准事典。下联典指北周·寇儁事典。

-----------------------------------------------------------------

〖寇姓宗祠五言通用联〗

流月挥金戈;

惊风折寒木。

——佚名撰国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唐代兵部侍郎、诗人寇泚《度涂山》诗句联。

-----------------------------------------------------------------

〖寇姓宗祠七言通用联〗

三千世界谈笑里;

百万貔貅杯酒中。

——佚名撰国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湖北省巴东县寇公(准)祠联。寇准任县令时的官府建筑以及宋人为纪念寇准而修建的寇公祠遗址基本保存完好。这些遗址规模大,布局严谨。寇公祠遗址上发现了许多极具宗教色彩的圆雕兽首。旧县坪遗址还发现了建于六朝时期的城墙和官府,比宋代更加壮观。另有一段长约24米的用花纹砖砌成的墙壁,数排排列整齐直径在1米左右的圆坑以及用方砖垒成的正方形祭台,使古巴东城再添神秘。

好向上天辞宝贵;

却来平地作神仙。

——宋·魏野撰国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宋代文学家魏野赠寇忠愍(准)联。

-----------------------------------------------------------------

〖寇姓宗祠七言以上通用联〗

蒨桃献诗,惜缣有意;

白门工曲,落溷谁怜。

——佚名撰国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北宋·寇准尝赐诸妓每人一缣,其妾蒨桃献诗讽之。诗云:“一曲清歌一束绫,美人犹自意缣轻,不知织女寒窗下,多少功夫织得成。”下联风典指明末名妓寇白门工于度曲,为朱国弼所娶,国破后流落乐籍中。

揭众名于县门,欢输逋赋;

植双柏于官署,爱比甘棠。

——佚名撰国姓宗祠通用联

全联典指北宋大臣寇准,字平仲,下邽人(见上题头《三、历史名人》介绍)。

识量非凡,布兴学劝农善政;

文武俱备,长牧民御众高材。

——佚名撰寇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北周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寇俊的事典。寇俊,字祖俊,昌平人。累官梁州刺史,入关拜秘书监。兴学劝农,有惠政。下联典指东汉雍奴侯寇恂的事典。寇恂,字子翼,昌平人。初为郡功曹,后拜偏将军,先后历河内、颖川、汝南太守。经明修行,人称长者。卒谥威,图形云台。

北门资锁钥,宁止赈灾恤患;

中士借循吏,世传卧辙攀辕。

——佚名撰寇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北宋·寇准,景德元年拜相,力排众议,促使宋真宗御驾亲征契丹于澶州,订“澶渊之盟”,大振宋室声威。下联典指东汉·寇恂事典。

寇氏现代名人

寇世勋

英文名:jonny

出生年月:1954年10月

籍贯:河南洛阳

出生地:台 中市

生肖:马

星座:天秤座

学历:台北世界新闻专科学校广播电视专业

兴趣:打篮球、棒球,骑马,跑车

影视:

电视剧

《纯纯的爱》《长白山上》《深秋枫又红》《几番风雨几番情》《铁汉娇娃》《西风的话》《一袭青纱万缕情》《战国风云》《还君明珠》《花好春常在》《梅花特攻队》《大地儿女》《桃花运》《一加一不等于二》(《我爱珊珊》)《昨夜星辰》《一剪梅》《秋水伊人》《心声泪痕》《牵情》《上错天堂投错胎》《如果有来生》《家和万事兴》《大野英豪》《长江一号》《最想念的季节》《珍珠传奇》 《昨夜梦魂中》《情义无价》《再回到从前》《真正的温柔》《貂蝉》《锄头博士》《我爱芳邻》《情系半生缘》《老板的四个男人》《长官好》《我的爸爸是主播》《黄土地外的天空》《秦俑》《地久天长》《人间天堂》《那一年我们都很酷》《爱在他乡》《夏日午后》《再牵你的手》《红尘》《偶像一级棒之老式情歌》《烈火情》(台)(《挚爱奇缘》)《桃花情》《女人花》《乡野奇谈之蓝狐情缘》(台)《曾经》《白手风云》《像雾像雨又像风》《橘子红了》《护国良相狄仁杰之京都疑云》《护国良相狄仁杰之风摧边关》《护国良相狄仁杰之古墓惊雷》《玫瑰花开》(《生死二十天》)《永乐英雄儿女》《上海风云》《别在梦醒之前离开我》(《梦醒漓江》)《天国之吻》(《天使的歌声》)《刀锋1937》《行走的鸡毛掸子》(《大豪门》)《第一茶庄》(《断掌茶娘》(台))《金岸》《暴雨梨花》《梦幻天堂》《铁观音传奇》《大秦直道》《秋去秋来》等等

**作品:

《成功岭上》《石榴裙下只有我》《大湖英烈》《生命的花朵》《血战大二担》《琴操》等等

      近来有族人告知,由于文化水平所限,看不懂朱氏族谱序,于是我决定作一些注释,供族人参考,如有谬误,请批评指正。括号内为注释。

      朱氏族谱序曰:族而谱之,溯源流、敦同姓也。故彭泽(白居易)踟蹰于世疏,少陵(杜甫)防猜(防备猜嫌)于盘餐(宋 葛立方 《韵语阳秋》卷二十:“ 杜子美 数访从孙 济 ,而不免於防猜。故其诗云:‘所来为宗族,亦不为盘飱。勿受外嫌猜,同姓古所敦。’”杜甫起初在长安的几年,由于得不到任用,后来加之父亲去世,失去了固定的经济来源,导致生活陷于困顿,他有个族孙杜济住在长安城南郊,为了叨扰一顿饭吃,他每每前去走动,但这位族孙生活也不宽绰,见长辈来了,心里老大的不乐,嘴上不好说什么,却在行动上表现出来:打井水淘米,使劲摆动水桶,把水搅得挺浑;到园中砍菜,放手乱砍一气。杜甫对此感慨万分,作《示从孙济》“平明跨驴出,未知适谁门。权门多噂杳,且复寻诸孙。诸孙贫无事,宅舍如荒村。堂前自生竹,堂后自生萱。萱草秋已死,竹枝霜不蕃。淘米少汲水,汲多井水浑。刈葵莫放手,放手伤葵根。阿翁懒惰久,觉儿行步奔。所来为宗族,亦不为盘飧。小人利口实,薄俗难可论。勿受外嫌猜,同姓古所敦。便是遭遇“宗族”冷落后凄凉心境的表露),意念深矣。而世之为谱者,类援遥遥之华胄,附悠悠之世祚。若见谓狄大将军之偶时,实可续梁公( 梁国公 狄仁杰 )之后耳,此其谬,作俑于玄亭之反骚,而效邮于虢州之倬(zhuo显著,大的意思)系(指王勃,古诗《倬彼我系》倬彼我系,出自有周。分疆锡社,派别支流。居卫仕宋,臣嬴相刘。乃武乃文,或公或侯。晋历崩坼,衣冠扰弊。粤自太原,播徂江澨。礼丧贤隐,时屯道闭。王室如毁,生人多殪。伊我有器,思逢其主。自东施西,择木开宇。田彼河曲,家乎汾浦。天未厌乱,吾将谁辅。伊我祖德,思济九埏。不常厥所,于兹五迁。欲及时也,夫岂愿焉。其位虽屈,其言则传。爰述帝制,大搜王道。曰天曰人,是祖是考。礼乐咸苦,诗书具草。贻厥孙谋,永为家宝。伊余小子,信惭明哲。彼网有条,彼车有辙。思屏人事,克终前烈。于嗟代网,卒余来绁。来绁伊何,谓余曰仕。我瞻先达,三十方起。夫岂不怀,高山仰止。愿言毓德,啜菽饮水。有鸟反哺,其声嗷嗷。言念旧德,忧心忉忉。今我不养,岁月其滔。黾俯从役,岂敢告劳。从役伊何,薄求卑位。告劳伊何,来参卿事。名存实爽,负信愆义。静言遐思,中心是愧。

作品赏析

 此诗为四言古体诗,是诗人对自己早年未冠出仕进行反省。在这首诗里,王勃追述了祖先的踪迹。出自于周,居于卫而仕于宋。后居于太原,又迁于河曲汾浦。这首诗颇具自传或家谱似的性质。王勃的哥哥王励在这首诗的序中说:“《倬彼我系》,舍弟虢州参军勃所作也。伤迫乎家贫,道未成而受禄,不得如古之君子四十强而仕也。故本其情性,原其事业,因陈先人迹,以议出处,致天爵之艰难也。”说明王勃写此诗的原因。表达对自身处境的惶恐和无奈,尤其是对自己不能履行孝道充满自责和愧疚。晋历崩坼,衣冠扰弊。粤自太原,播徂江澨:随着西晋的灭亡,士大夫分崩离析。作者的家族从太原迁往水边。)。即如明允(苏洵,字明允,号老泉。)永叔(欧阳修)辈,犹且引高阳神禹(大禹)以附会之。噫,诬也,极矣。愚不肖,上之不敢虚证古哲,以漫夸诩;下之亦不欲近遗北枝,以自菲薄。虽同源分流、人异世疏,而终不以行路视之也,则此谱能无叙乎?稽之吾族,自我太祖高皇帝定鼎之后,吾莱僻在山区,兵火乱离,杳无人烟,极目尽蒿莱矣。故今土著者,十九为冀之枣强人,而吾族亦为枣强人,盖国初所徙而隶藉者也。始,吾始祖之入莱也,年方十六,未有室,偕其母与弟而至,弟以殇绝,故名不传闻。先是途遇异人示之曰:“行去,行去,见有丈二黄白草住焉。”及至城子县之西、羊里之东,有大枣一本,其下草长如异人语,乃始芟莱占田,絓薪为庐,依于大枣而居之,一再传而成聚,名曰朱家庄。母卒,遂葬枣树北数十武,后始祖亦附焉。迄今时逾二百余年,茔田之前,大枣尚在,虽近为雷火击破,而其枝犹郁郁然、葱葱然,果实且累累然、离离然,庇荫之下,至绵远也。万历丁未,大水游灾,为风伯所拔及。士忠生谨,谨生礼,是为吾高祖,尚未知文墨,但专精农务。至于强,尤好阴行善,家仅糊口,而时周人之急,亦且稍稍驱子弟就家学矣。迨吾祖寿官公,益成先德,更重儒业,故世泽所延,若乃吾大人为令,愚不肖,叨崇喈及他,为学博士与夫博士弟子员者,四世而十余人,然皆上承吾祖崇尚经学之意也。于戏懿哉,谱之所载,生平行状虽多湮没不记,而及今志述犹可存其大概,失今不叙,恐后世日以远、支日以繁,而行路视之者众也,岂吾人木本水源之思哉。凡托吾祖宗之业而生着,所宜念矣,故更举其世近而行有可述者,各为列传于后,以识不忘。/p>

时/p>

皇明天启四年(公元1624年)岁次甲子春王正月/p>

七世孙童蒙谨序/p>

�< �uP&Y

像魏征一样,历史上正言直谏的臣子还有谁?

常言说“良药苦口,忠言逆耳”,喜欢听好话是人之常情,所以人们大多只愿意听和说好话,即便说假话也乐此不疲,言者和听者各取所需,皆大欢...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