彝族罗姓是哪个家族?
罗姓家谱就是罗姓人家的世系族谱,罗氏是中国流传久远的姓氏,家谱的修订是基于“敬宗收族”的观念与目的,以加强家族团结,巩固家族制度。罗氏族谱最早者,可能为修于宋代开宝年间的“豫章罗氏” (俗称“柏林罗氏”)族谱。
彝族人民在长期的社会生活中逐渐形成了一套有趣而具有一定规律的姓名习惯,从一个侧面曲折地反映了彝族的某些习惯传统。
姓氏
彝族的姓氏颇多,不下千种。据一九九一年布拖县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委员会所作的一项统计表明,单是布拖一个县,境内就有彝族姓氏二百九十四种,数量之众由此可见一斑。
彝族姓氏的一个重要特点是:有些不同的姓氏可同属一个支系,同一姓氏又可能分属不同支系。如:沙马、曲比、乃保、阿约、吉木、阿力、赤、哈马等都属“海子”支;阿黑、阿措、拖觉、阿苦、阿子、嘿哈、火布、吉斯等都属“黑波”支。某些姓氏从字面和读音来看完全一样,但因所属的支系不同而具体含义也可能大相庭径。如:同是沙马,就有沙马曲比、沙马什衣;同是阿力,也有阿力赤、阿力威、阿力曲比、阿力曲术。他们之间没有一点儿关系,相互之间可以通婚,因而可看做是不同的姓氏。
追溯彝族姓氏的渊源,大致可以归纳为这么几种:一种以祖先的名字作后辈的姓,如吉克,原是祖先的名字,之后作为姓,再后来子孙不断繁衍,就有了阿约、尼色、吉木、吉补等姓氏。彝族自古实行父子连名制,祖先的名字逐渐演变成后代的姓,后代子孙繁衍多了,形成若干支系,后代的名字又逐渐演变成其子孙的姓。因此,虽然从字面看各是各的姓,按其家谱,却是同一支系。二是以职业或某种特点为姓,如乃古,意为能工巧匠、手艺人等。原来,这些手艺人和工匠,因为有一技在身,到处受人尊敬,而以此自诩,久而久之,所操职业便成了其代名词,后来又逐渐演化为姓氏。又如苏呷,原意为富有、富裕之人,由于这些富裕人家有一定的资财,有些势利之人为了讨好,巴结他们,便故意隐去其真名实姓,直呼其为苏呷,久而久之,也就成了一种姓氏。三是赤黑,原是一种统称,汉族或其它民族的人被人贩子卖到彝乡做奴隶,或彝族统治者出兵直接掠夺来做奴隶的,因为他们不是土生土长的彝族,没有彝族的姓氏,便统统称之为“赤黑”(意为狗肉),以示区别,后来“赤黑”一词也就逐渐成为一种姓氏。
彝族姓氏以两个音节组成的复姓居多,占彝族姓氏总数的百分之九十以上,单音节的比较少,没有三个或三个以上音节的姓氏。除少部分无确切的含义之外,大多数彝族姓氏均具有一定的含义,如: 阿杜——狐狸沙井——糖日——豹子 阿渣——喜鹊阿尔——重则——海椒 威史——红猪阿黑——兔马——竹子
名字
彝族不分男女老幼都有两个名字,即本名和小名,每个名字由两个或两个以上音节组成。一个完整的彝族姓名须包括三个组成部分:姓氏、本名和小名,具体排列顺序为:姓氏+小名+本名,如阿措阿合友色,阿措是姓氏,阿合是小名即爱称,友色才是本名。但是,在日常称呼中,为方便起见,大多只取其一或二,很少三者同时称呼。具体如何称呼,还须视称呼者与被称呼者之间的关系而定:长辈对晚辈直呼本名,以示庄重;晚辈对长辈,必须称呼称谓或称谓加小名,以示尊敬;平辈之间,可直呼本名,也可敬称对方小名,但为礼貌起见,一般多称呼对方小名,对陌生人或平常的同志,有时也称呼其姓氏。
彝族的名字,大都具有一定的寓意。取名的方式不一而定,总的说来,大致有如下几种:一是按孩子生年命向(命向:指孩子降生时据彝族历法推算的孩子的命宫方向)所在的方位取名,如子到、日木、立色、友色,这些都是方位名称,分别指东方、北方、东北方、西南方;二是以孩子出生的祭祀的牲畜为名,如有日、衣尔、赤子、威杂,分别是绵羊、鸡、山羊、猪之意;三是取贱名,表示这个孩子肮脏、下贱,以示鬼神不要将其带走,以求免灾,防止小孩夭折,易于养活,如哈比、赤次、帕所、赤莫等,分别指烂裤子、狗屎、口袋、母狗;四是以猛兽为男名,以花草为女名,这也是一种较为普遍的现象。前者如日则、尔子、俄里、木土等,分别指花豹、龙、黑熊、白马;后者如史外、俄外、里外等,分别是金花、菜花、春花之意。随着社会的发展,与外界的交往和其它民族文化的渗透,一些政治术语、科学名词及汉名也逐渐进入了彝族的取名范围,如:解放、红军、合作、胜利、车子、武装、工人、老耿、老张等等。
彝族名字男女有别,通常仅从字面就可推知其性别。男名常以日、子、木、尔、拉、色为词尾,如子日、约日、尔也、尔呷、赤尔、日木、色子、拉子、日色、友拉等,这些名字专为
彝族倮伍家族是一种父系家族,在彝族社会中,父系血缘是彝族传统社会组织的主要纽带。倮伍家族是以父系血缘为联系的家族制度,通常是冕宁、越西一带的名门贵族,这种家族制度在彝族社会中具有重要作用。在彝族社会中,家族的大小和分布是由传统习惯所决定的,倮伍家族作为其中一种形式,通常是由若干个父系大家庭组成。这些大家庭下面又包含着若干个父系小家庭,整个家族的成员都居住在同一个村落中,并有着共同的祖庙、土地、庄稼和牛羊等财富。倮伍家族的成员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例如在生产劳动、祭祀祖先、节日庆典等方面都会进行相互合作和帮助。
总之,彝族倮伍家族是一种以父系血缘为联系的家族制度,是彝族传统社会组织的主要形式之一,对于彝族社会的发展和文化传承具有重要的作用。
彝族在历史上没有姓氏,实行父子连名制,由父名和子名顺推相连,父亲名字的最后一个字,作为儿子名字的第一个字,十代为一轮。
从明清以来,彝、汉杂居,相互交往逐渐增多,彝族上层首先使用汉姓汉名,并将自家的“搂衣”相对说成是彝姓。
因方言土语的差异,“搂衣”、“笃”音译选字不同。“搂衣”亦写作纳一、呢义、嫩液、能益、娄溢等;“笃”亦写作侯笃、吼督等。“搂衣”或汉译为“谱牒”、或“姓氏”,至今在彝族东部方言中还无统一公认的说法,在汉语中找不到合适对应的词语,姑且从“彝姓”说。
“搂衣”,从含义上理解,其实是表血统概念的氏族名称。彝族民间多将“搂衣”说为家支,也无不可。“笃”则说为姓氏。
云南昭通地区的彝族,今天知道自家“搂衣”、“笃”全称的人已经很少了,而且发音也不准确,更不用说解释其含意了。如彝良县龙街乡恒底村汉姓罗的彝族,共有四支即礼底、卯歹、楼吉、侯而。其中还能记住全称的卯歹支是“马搂衣,语哼卯歹”(汉音);楼吉支是“密所搂衣,麻迷楼吉”(汉音);还有奎眅乡寸田村杨姓彝族中的一支是“蛇斋搂衣,阿月撮落”(汉音)。巧家县汉姓安的彝族计有八支,其中两支分别是“而补搂衣,夷氏斗鲁”(汉音),“掐吐搂衣,德布阿姆”(汉音)。其他鲁甸、昭通、大关、镇雄和威信的少部分彝族之家,还能记住本家支的搂衣或笃。
彝姓,通常为两句,每句四字,如上所举的例子。第一句为氏族标志(图腾),有山、河、湖、石及植物,后一句为分宗祖名及姓氏或地名及姓氏。其基本模式:标志(图腾)、源头(搂衣),分宗祖名或地名、氏族名称(彝姓)。如“马搂衣,语哼卯歹”,可以理解为“以马(杜鹃花)为标志,在语哼(祖名)分宗后的卯歹氏族(家支)”;“密所搂衣,麻迷楼吉”,可以理解为“以密所(植物名称)为标志,在麻迷(地名)分宗后的楼吉氏族(家支)”。但由於地名的演变、社会的变革、古代彝语的失传等诸多因素,今天对“搂衣”的会意难求甚解,只宜粗不宜细,知其大意即可。在史籍《清实录》、《乌蒙纪年》中,视为人名的阿底、黑胯等,都是氏族名称或者说彝姓,不是人名,故“黑胯”死后还有黑胯。
彝姓全称中都有“搂衣”一词,凡问“搂衣”即问彝姓,问彝姓即说“搂衣”。“搂衣”一词到底是什么含意呢?仅解释为“源头”或“源流”很难让人理解,要从彝姓的产生说起。
彝人家族繁衍,历九代、十一代、十三代时,要举行分宗仪式,变宗亲关系为姻亲关系,扩大开亲范围。其分宗仪式即“做斋”祭祀大典,规模浩大,仪式隆重,凡同祖先的人家不管你迁徙有多远,都要赶来参加,不容忘记自己的根源。
做斋首先是祭天地,次祭祖先。念完祭天地祖先的经书之后即占卜取分支水(源头)的方向,由分宗家族成员准备一只公绵羊驮上取水用的壶,喂点盐水之后赶朝占卜所得的方向去找水。白摩看羊在什麼地方吃水,就在什麼地方取两壶净水回祭场,并记下取水地方的地理特征及草木石等名称,作为新分家支的标志(图腾)和分支源头,并给新家支取名后用彝文记入史册。新的“搂衣”从此成立使用。
彝族的“搂衣”有其重要的社会职能,因此“搂衣”一经确立,其家族成员必须人人牢记,严格保密,不容外传。概括起来,“搂衣”有如下职能:
一是用来判别是否是同一家族。因为同一家族的人四处游牧或迁徙,子孙长期不相往来,避免同一家族的人通婚。
二是用来判断身份的高低贵贱,防止与非贵族或根骨不正的人家通婚。
“笃”只用于盘问家门和根骨,不与娃子身份的人家通婚。
“搂衣”、“笃”都是彝族等级社会的意识产物,民国时期还有残余表现,今均已逐渐消失。
彝族使用汉姓开始於明朝洪武年间,朱元璋赐水西宣慰使霭翠“安”姓,宁州土司“禄”姓。其他土司及土司以下阶层的人相继攀附安、禄等姓氏。如乌撒土司安姓,乌蒙、东川土司禄姓。故彝族中安、禄等姓人家较多。芒部土司“陇”姓来历待考。
除封建皇帝赐姓外,彝族使用的汉姓还有以下几种来源:
一是地方汉族官员认为彝人“家无姓名”,不便管理户籍和征收赋税等事务,以“百家姓首八字”分别给予姓氏。
二是由氏族图腾转化而来,如“阿鲁”汉译义为“獐”,取谐音转化为汉姓“张”。
三是彝、汉杂居相处,为便於交往假托邻里汉姓。所以彝族的汉姓总是与当地汉族姓氏大多数相同。
四是彝族妇女与汉族或其他民族通婚所生子女,多数是族别从母姓氏从父,如瞿、乔、樊等姓。
总而言之,彝族汉姓来源十分复杂,如“马”姓彝族的祖先,是未被清军杀戮分配给从征回人马登先作家奴的后裔。马为了应付形势,暂作“家奴”,事后“释放”,“使之附本姓”。但都是向汉族社会开放,有其民族团结和社会进步的意义。
彝族开始使用汉姓起,姓氏是“双轨制”(明用汉姓,暗用彝姓)。但一个汉姓之后往往有几个彝姓。所以,汉姓相同,“搂衣”、“笃”不同,可以通婚无忌。如威宁八大土目中安姓有六支,巧家安姓有八支、禄(陆)姓十三支,彝良罗姓有六支。1988年云南省昭通市民族事务委员会调查彝族姓氏:彝姓一百四十三个,汉姓七十四个,虽不是十分准确,却说明彝姓多于使用的汉姓,基本符合昭通地区的实际情况。
彝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据史料记载,他们的先民“昆明人”在西汉时期已居住在今滇池和洱海之间。魏、晋之际,朱提郡(今昭通)和建宁郡(今曲靖)已存在。隋、唐称之为“东爨乌蛮”。红河州北部在“东爨乌蛮”境,南部在唐初建置的“蜀爨蛮十七州”内。经过长期与周围部族的交往融合,形成了当今红河地区的彝族。
彝族罗姓是哪个家族?
本文2023-10-02 03:36:14发表“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lezaizhuan.com/article/1534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