呙姓 呙氏家谱 呙姓起源 呙姓名人 呙姓的来源 呙姓简介

栏目:资讯发布:2023-10-02浏览:1收藏

呙姓 呙氏家谱 呙姓起源 呙姓名人 呙姓的来源 呙姓简介,第1张

呙[呙、娲,读音作gē(ㄎㄨㄞ),古音读作hé(ㄏㄜˊ),亦可读作guō(ㄎㄨㄞ)]

一姓氏字源:

史籍《姓氏考略》中记载:“呙,音‘戈’,又与‘和’同。 有呙氏璧,即卞和之‘和’。或云:女娲氏之后,去女以呙为姓,明代公安多呙氏。”

据典籍《中国姓氏大全》中“呙”姓条目注释:“呙gē,罕见姓(又音guō)。南唐有呙拯,宋代有呙辅,明代有呙文光。”

在史籍《淮南子》中记有:“呙氏璧,注音为‘hé’,即卞和之‘和’。或云:女娲氏之后,去女以呙为姓,明代公安多呙氏。”

在典籍《辞海》、《现代汉语词典》等中,呙,皆注音为guō,简化为“呙”。

在文献《新编千家姓》中,“呙,注音为‘gē’”,本字未简化。

显然,呙(呙)字,主要源自三皇之一的女娲氏,是以先祖称谓字拆文简化形成的姓氏符号,为母系氏族社会的典型标志之一。

二姓氏渊源:

第一个渊源:源于风姓,出自女娲氏之后裔,属于以先祖名字去部首为氏。

娲氏为远古母系氏族社会末期最强大显赫的氏族部落,后来逐渐分化演变为大大小小许多支部落,成为华夏各民族之滥觞,包括父系氏族时代的北方黄帝部落、蚩尤部落以及南方炎帝部落(后世称“中华人文三始祖”)等,是故后世有女娲抟土造人的传说,即各族都尊女娲为华夏创世之祖,与伏羲、神农并称“三皇”,女娲因此有“娲皇”之名。

在氏族发展和分化的过程中,始终有一支氏族部落保留了“娲”氏名号,直到后来夫权横流之时,方去“娲”字之“女“旁为“呙”氏,读音作guō(ㄎㄨㄞ),与现在的姜姓、姬姓、嬴姓以及轩辕氏的形成时间和方式相同。

娲氏、姜姓、姬姓以及嬴姓都带有女字部首,留下了明显的母系氏族社会的痕迹,而“轩辕”是一直以轩辕黄帝的名号为部落名的一支父系氏族,直到发展成为姓氏。

第二个渊源:源于外夷,出自在秦、汉之际西域呙国,属于以国名为氏。

在秦、汉时期,西域地区丝绸古道上有一小国,名为呙国,被时人称为“千金菜”的一种蔬菜,即是汉王朝花费大量金银从呙国买来种子,在中原地区种植开来的。

著名宋朝学者陶觳在其《清异绿》中记载:“呙国使者来汉,隋人求得菜种,酬之甚厚,故因名千金菜。”千金菜即现在的莴苣,俗称莴笋。由于汉王朝当时为了引进这一新的蔬菜品种而不惜千金代价,故得此美名。著名晋朝学者葛洪在《肘后方》中,也称它为莴苣菜,可见在魏、晋之时,人们已经正式将它列入日常菜谱中了。

莴苣是在晋朝以前从呙国传入中原的。虽然呙国的建国、处地,存亡时间等仍待进一步详细考证,但呙国的存在与消亡,为呙氏的起源提供了一个非常重要线索,因其时正为“东方帝国”大汉王朝最为强盛之际,其国被汉化的可能性极大,成为呙氏之源,读音作gē(ㄎㄨㄞ)。

第三个渊源:源于芈姓,出自战国时期楚国玉人卞呙,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

战国时期有一块著名的“和氏璧”,引发了许多传说、故事。

和氏璧在典籍《淮南子》中实作“呙氏璧”,说明“呙”作为姓氏,在战国时期即已形成。后许多姓氏学文献将“呙”注音为hé(ㄏㄜˊ),显然是受了“呙氏璧”的影响。

楚人卞呙采得一块璞(石中之玉),献给新即位的楚蚡王熊蚡冒(公元前757~前741年在位)。楚蚡王命掌玉的官“玉人”拿去鉴定,这个玉人鉴玉水平不高,因此说其是石头,卞呙便因欺君之罪而被砍断了左脚。

楚蚡王逝世后,楚武王熊通即位(公元前741~前690年在位),卞呙再把那块璞献上去,玉人还说那是石头,卞呙又因此而右脚被砍断。

楚武王逝世后,楚文王熊赀即位(公元前689~前675年在位),卞呙不敢再去献璞,他在山中抱着那块璞哭泣不止,双眼泪尽,而继之流以血。邻人感之,通过他人告诉了楚文王。

楚文王听说此事后,立即派人去查问缘由。卞呙说:“我并不是为自己断足而悲伤,所悲伤的,是美玉竟然被说成是石头,讲真话的人竟然被说成讲假话的人呀!”

楚文王觉得此事真相不应当如前君那样莽然下断,而是需要实实在在地考查落实,便命玉人仔细雕琢那块璞。琢开璞壳,果然得到了一块美瑕无伦的玉,做成一座玉壁后,楚文王亲命其名为“呙氏璧”,以慰卞呙。

这个历史事件,在后来的典籍《韩非子·和氏篇》中,卞呙被讹记为同音字卞和,呙氏璧被记为和氏璧,此后各类史籍多随之而载。

卞呙的子孙后裔,有以“卞”为姓氏者,称卞氏;有以“呙”为姓氏者,称呙氏,读音为hé(ㄏㄜˊ)。

第四个渊源:源于姬姓,出自晋朝时期尚书师呙,属于避讳改姓为氏,或以先祖名字为氏。

师氏,出自夏商时代管理乐技的官职,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据史籍《姓谱》记载,夏商时代,管理乐技职官名师,如上古师延,商朝师涓等。周朝也有师尹之官,掌管音乐歌咏。这些人的后代子孙遂以职官为姓,乃成师氏。

据典籍《广韵》、史籍《通志·氏族略》记载,春秋时期,有师氏后裔师呙,在晋国担任尚书官事,因晋景公司马师的名字中有“师”字,为了避君主名讳,师呙就将自己的姓省去一横,改为“帅”,这位尚书的后代子孙中有以“帅”为姓氏者,称帅氏,亦有以祖名“呙”为姓氏者,称呙氏,读音作guō(ㄎㄨㄞ)。

(中校注评:这里的介绍不知是谁写的,这第四个渊源实际上是错的:“源于姬姓,出自晋朝时期尚书师呙……”这个避讳改名的渊源完全是错的。根据师姓和帅姓起源,他们的那个祖先实际上叫做“师昺”,根据《广韵》和《名贤氏族言行类稿》上记载,原来师姓出自古代掌乐之官,因为古代掌乐之官曰师,故以官为氏而姓了师氏,传到春秋时代,有一位师昺在晋国担任尚书的官职。到了晋武帝司马炎纂夺魏权后,建立西晋,结束了三国时代,他追伯父司马师为晋景帝,并令天下避“师”字。以尚书师昺为代表的师氏家族为避名讳,只好减去姓氏“师”字中的一笔,改为“帅”姓。后来,过了晋朝,帅氏的子孙有的又恢复为师姓,有的则依旧为帅姓姓。

由于很多电脑系统将“师昺”(bing)误作“师呙”,因此造成一些人误把“师呙”作为呙姓起源,实际上史书中是没有“师呙”这个人名的。

相类似的,还有把南宋末代皇帝赵昺误作“赵呙”,把南宋奸臣万俟卨误作“万俟呙”,这都是很容易让人犯的错误。不可不慎。

上述前三种渊源,比较让人信服。尤其是源于“卞呙”说。因为在和氏璧(呙氏璧)的出产地,湖北西北一带,一个地方同时又卞姓和呙姓,但两姓自古以来不通婚,大抵是秉持同姓不婚的祖训。

本人姓呙,对本家族姓氏一直研究考证。)

二迁徙分布:

目前呙氏聚集最集中的地区在洞庭湖流域,具体分布在湖北的公安、石首、监利以及湖南的华容、安乡、临澧等地。

元朝动乱时期,一个名叫菜颁的呙氏人从外地迁移至洞庭湖地区定居下来。呙菜颁的后人历经几百年的繁衍生息,到明朝时期在公安等地颇为显赫。当时中国文坛性灵派的代表“公安三袁”曾为呙氏家族写过家绳,现仍见于三袁文集。目前约有两三万呙氏人居住在洞庭湖流域。

湖南邵阳有地名呙家园,南京六合县的新集镇有地名路呙、中呙,东莞市常平镇桥有大呙村,湖北石首调关镇有呙家台……这些地方都是或曾经是呙氏族人聚居的地区。

呙氏后裔主要分布在湖北和湖南等地区,在四川、江苏等地区亦有分布。

三郡望:

太原郡:战国时期秦国庄襄王四年(公元前246年)置郡,治所在晋阳(今山西太原),其时辖地在今山西省五台山和管涔山南部一带、霍山北部一带地区。北魏时期辖地在今山西省阳曲县、交城市、平遥市、和顺县之间的晋中一带地区。

琅琊郡:春秋时期的齐国有琅琊邑,在今山东胶县南琅琊台西北,有越王勾践迁都至此之说。秦朝统一六国后,在境内设琅琊郡,并附置琅琊县,治所均在琅琊(今山东夏河),郡境为山东半岛东南部。西汉时期治东武(今山东诸城),并增琅琊国、柜县和祝兹侯国治于境内。东汉朝时期琅琊国改治开阳(今山东临沂)。晋朝改置为琅琊省。北魏时期治即丘(今山东临沂)。隋朝时期又复置琅琊县;唐朝时期又裁废,境地归胶州、诸城,其时辖地在今山东省东南部谙城、临沂、胶南一带。唐朝时期有沂州琅琊郡。从魏、晋朝时期琅琊国起,琅琊台及秦琅琊郡治均不属琅琊郡(国)。另一处琅琊郡在今江苏南京一带,此后废置千余年。

平原郡:始建于西汉高祖时的西汉初年(公元前206年),治所在今山东省平原县西南。辖境相当于今山东省平原、陵县、禹城、齐河、临邑、商河、惠民、阳信等地。东汉以后,或为国,或为郡。北魏时期废黜。

豫章郡:原为春秋时期的洪州之地,战国时期秦国置为九江郡。楚、汉之际置豫章郡,治所在豫章(今江西南昌),其时辖地在今江西省南昌市,南朝陈时包有今江西锦江流域、南昌、清江、九江、历陵、彭泽、柴桑等十八县和两个候国,即今江西省北部地区。唐朝以后又改为豫章郡洪州,后期曾改为钟陵县,再后又改为南昌。

长沙郡:周朝时期即有该地,战国时期楚国始建郡,秦国灭楚国后承之,治所在临湘(今湖南长沙),其时辖地在今湖南省东部、南部一带和广西壮族自治区省全州市、广东省连县、阳山县、英德和江西一部分地区。西汉改郡为长沙国,并筑城。东汉仍改回为郡。隋朝初期废黜,隋大业年间及唐天宝、至德年间曾改潭州为长沙郡,治所在临湘(今湖南长沙)。明、清两朝为长沙府治。直到民国时期,长沙历经了国、郡、州、府、厅治。

四字辈班派:

湖南洞庭湖呙氏字辈:“家人同履泰鼎壮晋升中临豫师谦益复观大有丰”。

五历史名人:

呙 拯:(生卒年待考),五代时期南唐人。

南唐保大年间(公元943~957年),曾任歙州县令。

呙 辅:(生卒年待考),著名宋朝官吏。

据《续资治通鉴》记载,呙辅先为一进士,在宋绍兴四年(金天会十一年,公元1134年)农历12月壬午,武翼大夫、吉州刺史、统制鼎州军马杜湛为湖北路兵马副都监,修武郎、閤门祗候、添差统制军马鼓筠充东南第八将。马鼓筠本与刘超合流,有进士呙辅者,为张用所略;后呙辅入马鼓筠军中,与进士路居正劝马鼓筠立功归朝廷。时刘超据澧州,程昌寓遣兵击之,不胜。呙辅等令马鼓筠以药纸为书,陈破贼计,密遣安乡县监税刘汝舟持诣湖西,乞掩杀刘超,程昌寓亦遣使臣赍蜡书报之。刘超为马鼓筠所袭,败走,马鼓筠以所部诣昌寓降。程昌寓有战士、乡兵合九千馀人,用湛为总帅,至是程昌寓奏湛屡立奇功,马鼓筠临敌宣力,故皆擢之。既而录呙辅之劳,亦以为连州文学。后升任县令。

呙文光:(生卒年待考),湖北公安人。著名明朝巴县县令。

一、姓氏源流

种(Chóng)源出:

1、出自仲姓,为周代仲山甫之后,为避仇所改。据《通志·氏族略》载:“种,本仲氏,以避难改载仲为种,望出河南。”种姓本为仲氏,以次为氏。仲为排行第二。周代王室重臣仲山甫(一作仲山父)的后人,为避仇改为种氏。

二、迁徙分布

(缺)据《姓氏考略》云:种姓望居河南郡(今河南省洛阳一带)。

三、历史名人

种 暠:字景伯,河南省洛阳人,仲山甫之后。父为定陶令,有财三千万。父卒,种暠悉以赈恤宗族及邑里之贫者。其有进趣名利,皆不与交通。始为县门下史。 时河南尹田歆外甥王谌,名知人。歆谓之曰:“今当举六孝廉,多得贵戚书命,不宜相违,欲自用一名士以报国家,尔助我求之。”时与杜乔(字叔荣,河内林虑人)两人都被举孝廉,致身通显,并号名臣。未几出暠为益州刺史,乔却迁官大大司农,再迁为大鸿胪。是年八月,顺帝不豫,数日即崩,年终三十,在位与安帝相同,也是一十九年。群臣奉太子炳即位,尊梁后为皇太后。两龄嗣主,如何亲政?当然援照前例,由皇太后梁氏临朝。进太尉赵峻为太傅,大司农李固为太尉,参录尚书事。越月奉顺帝梓宫,出葬宪陵,庙号敬宗。

种 放:字名逸(?-1015),(《郡斋读书志》作明逸。此从宋史本传)自称退士,河南省洛阳人。(《郡斋读书志》作长安人。此亦从宋史)生年不详,卒于宋真宗大中祥符八年。沉默好学,七岁能属文。父令举进士,辞道:业未成,不可妄动)。住来嵩、华间,慨然有山林意。及父卒,奉母隐终南山,以讲习为业,凡三十年。咸平中(1001年左右)征赴阙,累拜给事中,迁工部侍郎。后真宗召为左司谏,辞归山。一日晨起服道衣,聚诸生列饮,取平生所作章疏,悉焚之,酒数行而卒。诏赠工部尚书。放好为诗歌,有集六卷,《文献通考》又有《蒙书》十卷及《嗣禹说表·孟子》上下篇、《太乙祠录》等,并行于世。

种师道:字彝叔(1051-1126),北宋名将。原名建中,又名师极,字彝叔。洛阳(今属河南省)人。善察形势,沉毅有谋。初以荫补官,历熙州推官、原州通判、提举秦凤常平。因被诬入元佑党籍,罢废近十年。后起为忠州刺史、泾原都钤辖、知怀德军。政和六年(1116年),擢龙神卫四厢都指挥使、知渭州。宣和元年(1119年)初,奉徽宗命率军修筑席苇平城(后改为静夏城,今甘肃平凉境),城未就而夏军骤至,乃列阵葫芦河(今宁夏清水河)畔,佯欲决战,暗遣军出夏军后,扬言宋援军至,乘其犹疑之机,前后夹击,大败夏军。六月,再破夏军于藏底城(今陕西志丹北),升侍卫亲军马军副都指挥使。四年,从童贯攻辽,因建议被拒,兵败雄州(今河北雄县)。六年,建议联辽抗金,遭拒被劾致仕。次年十月,金军大举攻宋,起为京畿、河北制置使。靖康元年(1126年)正月,率15万兵救援东京(今河南省开封),进至洛阳,闻金军已临城下,遂虚张声势,沿路张榜,号称百万,张旗击鼓而进。金军不知虚实,移师增垒自卫。至京,授同知枢密院事、京畿两河宣抚使。因反对割地议和,建议乘金军回师时半渡而击,被钦宗罢为中太一宫使。不久复为河北、河东宣抚使,出屯滑州(今滑县东)。八月,金军复大举攻宋,请钦宗暂避长安(今西安),朝廷召其还朝。十月病卒。

四、郡望堂号

1、郡望

据《姓氏考略》云:种氏望出河南郡。

河南郡:①河南地,秦汉指内蒙古自治区河套黄河以南。②战国时称周雒邑王城为河南,汉置河南县。③汉又有河南郡,即秦三川郡地,治雒阳。隋有豫州河南郡,唐为洛州河南府,辖境都远小于汉河南郡。元为路,明为府。④唐又有河南道,为大行政区,辖河以南、淮以北的广大地区,治汴州(今河南省开封)。开元时从河南道析出京畿道。唐中叶以后又有河南节度使。

2、堂号(缺)

============================================================

种姓宗祠通用对联

〖种姓宗祠七言以上通用联〗

讲习终南,名贤却聘;

制置河北,宿将善谋。

——佚名撰种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北宋洛阳人种放,字名逸,沉默寡言而好学,七岁能写文章。父亲让他考进士,他推辞说:“学业未成,不可轻举妄动。”父亲死后,他奉养着母亲隐居到终南山,以讲习为业,达三十年。咸平年间,被朝廷征召,历官给事中、工部侍郎;真宗时,任左司谏,他辞别朝廷,又回到山中。下联典指北宋末种师道,字彝叔,种放哥哥的曾孙,官至京畿河北制置使,知兵而有谋略,靖康年间,金兵南下,他进宫献计,但朝中因他年龄大(当时人称“老种”)不能尽用他的计谋。京城陷落后,徽宗拍着胸口说:“都是因为没听种师道的话,才到了这个地步啊!”

:原题《关公考释 关羽之家世》

来源:《全像关公 第三章 关公考释 关羽之家世》江西美术出版社2008

作者:马书田 马书侠

关羽的家世究竟是怎样的呢?这个问题长期以来一直众说纷纭。关羽的家世,史书上没有什么记载,关于其家世的一些说法,只见于后世的一些书籍当中,譬如《唐书》、《关圣帝君圣迹图志>》以及《关帝志》等。清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刊印的《解梁关帝志·谱系考辨》说:

关氏之先,出夏大夫关龙逢。一云关令尹喜之后也。

也就是说,对于关氏的先祖有两种说法:其一,夏朝的关龙逢:其二,春秋时期的关令尹喜。

关龙逢是夏朝末年夏桀手下的一位大臣。据《中国人名大辞典》关龙逢条记载:

桀为长夜之饮,龙逢常引黄图以谏。立而不去。桀曰:“子又妖言矣。”于是焚黄图,杀龙逢。

另据汉韩婴撰《韩诗外传》载:

桀为酒池,可以运舟,糟丘足以望十里,而牛饮者三千人,关龙逢进谏,立而不去朝,桀囚而杀之,

关龙逢是一位敢于进言的正直大臣,夏桀的荒*无道,滥杀无辜,使他痛心疾首,他多次坦言直谏,冒犯了暴君,引来杀身之祸。关羽能攀上这样一位高风亮节的远祖,实属荣耀。

“关令尹喜”严格来讲并非只是一个人名,而是人名前加上了官名。关令,是古代把守关隘的负责人之称谓,是个官名。尹喜相传是春秋末道家,被道家尊为“无上真人”、“文始先生”,曾为函谷关关令,是个不大的官。相传当年老子遍游天下,—天,他要到秦国去,得经过函谷关。函谷关地处河南,这里两山对峙,中间只有一条小路,因为路在山谷之中,既深又险,好像在函子里一样,故名函谷关。这天,关令尹喜见天空有一团紫气从东方冉冉而来(紫气东来)。尹喜本是修养与学识高深之人,善观天象,看到这祥瑞之象,断定必有圣人要经过此地。果不其然,不大工夫就见一位道骨仙风之人,骑着一头青牛缓缓向关口而来。尹喜定神一看,原来是大名鼎鼎的老子。他喜出望外,热情地接待这位仰慕已久的大人物。当得知老子要出关周游各地时,便缠着老子,要他无论如何也要写点东西,作为放他出关的条件。老子本不想写,但不写又无法出关只好捊自已的知慧感悟写了出来

洋洋洒洒竟有5000字之多。文章分上下两篇,上篇《道经》,下篇《德经》,于是一部传世之作就这样问世了。尹喜手捧文章,一气读完,看到精之处不禁连声叫绝,老子的学识令他佩服得五体投地。他感慨道:“先生,我不想当这个官了,我要追随您,跟您一起云游四方。”老子莞尔一笑,欣然同意。

如此看来,所谓“关令尹喜”并非姓关之人,而是姓尹名喜的守关人。把关令之“关”解读为姓氏之“关”,可谓张冠李戴,颇显滑稽。关羽和这位“无上真人”根本就攀不上亲。那么,关羽应是关龙逢的后代了,也不尽然,清朝文学家梁章钜曾说过“关羽本不姓关”,他在《归田琐记》中转引了《关西故事》中的一段话:.

1/4

蒲州解梁县关公,本不姓关,少时力最猛,不可检束,父母怒而闭之后园空室,一夕月甚明,启窗越出,闲步园中,闻墙东有女子啼哭甚悲,兼有老人相向哭声,怪而排墙询之。老者诉云:“我女已受聘,而本县舅爷闻女有色,欲娶为妄。我诉之尹,反受叱骂,以此相泣。”公闻大怒,仗剑径往县署,杀尹并其舅而逃。至潼关,闻关图形捕之甚急,伏于水旁,掬水洗面,自照其形,颜色变苍赤,不复认识。挺身至关,关主诘问,随手指关为姓,后遂不易。

在解州民间也流传着类似的说法。当年关羽在家乡因抱打不平杀了作恶的乡绅,为了躲避官署的追捕,只身外逃。途中路过关隘时遭到盘问,情急之下,便信口指“关”为姓,从此便以关姓名世。此说虽属传说,但关羽杀人后亡命天涯却是事实,为逃脱追捕而更名改姓也在情理之中,“关羽本不姓关”,似乎有些道理。如果真是这样,:关羽究竟姓什么呢?在《中国古代小说考》一书中说,关羽本不姓关,而姓冯,名贤。此说并无确凿证据。关羽老家今山西省运城市常平乡,在汉朝被称为解县宝池里下冯村,“冯贤”一名大概由此附会而来。在解州的民间传说中也存在不同的版本,竟有张、冯,佗、夏四种说法。如此看来,问题愈显复杂。倘若真是这样,先祖关龙逢之说岂不又成了空话?

尽管争论存在,说法不同,但无论是学术界还是民间,大多还是认为“关羽本不姓关,指关为姓”的说法是明显的杜撰,而关龙逄确是关羽的先祖,并且有人还考证出了关羽的祖父、父亲。不然的话,关氏世谱如何能续至今日,并且已续到了第72代。那么,关羽的祖父和父亲又是谁呢?

关羽的祖父、父亲在史书上并无任何记载。因此,这个问题霸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是个未解之谜。直到康熙十七年(1678年),解州州守王朱旦在其亲自撰写的《汉前将军壮缪侯关圣帝君祖墓碑铭》中,才首次披露了关羽祖父、父一,亲的名讳及身世:

帝祖石盘公,讳审,字问之。以汉和帝永元二年(90年,庚寅生,居解梁常平村宝池里五甲。公冲穆好道……以《春秋》、《易》训子,数十年绝尘世轨迹,至桓帝永寿三年丁酉(157年终正寝,寿六十八。子讳毅,字道远,笃孝有至性……庐墓号踊。终丧,归村居。已为桓帝延熹二岁(159年)。明年庚子160年,六月二十四日生圣帝。……稍长,娶胡氏。灵帝光和元年戊午(178年)五月十三日生子平……,

按照王朱旦所说,关羽的祖父姓关名审,为东汉人士,居住在解梁常平村。关审崇尚老庄,信奉道教,勤奋好学,是一位学识渊博的读书人。关审对《易经》、《春秋》颇有研究,并以孔孟之说《春秋》和象数之学《易经》教化后代。另外,王朱旦对关羽的生辰年月及其妻、子的情况都述说得十分清楚。这个千年之谜,他又是如何破解的呢?王朱旦在铭文中也作了交待:

康熙十七年戊午(1678年),常平士于昌肄业塔庙,即道远公之旧居也。昌醇笃。昼梦帝呼授“易碑”二大字,督视殿西物,急白郡。寤而就焉。有浚井者,得巨砖,字颇断裂。昌急合读,即帝考奉祀厥考之主。中纪生死甲子,并两世字讳大略。因循山求墓道。合券奔告郡守。郡守王朱旦怒然曰:旦于丁酉(顺治十四年亦即公元1657年)旅宿涿,梦帝迎畀巨觥曰:“烦椽笔叙升平。”又顾周将军仓曰:“已极醉,须疾扶勿致伤。”次日遇客邀饮,醉,坠马触巨石无恙。因为《关帝论》一篇,今忽守此,合诸于所陈,则关公前谕,殆欲表其先茔欤……谨搜轶迹,书勒丰碑。

原来王朱旦的材料来源于常平书生于昌的一个梦。于昌梦见‘关帝授给他“易碑”两个大字,并按梦中示意在一口井中得到残砖,将残砖拼凑后,竟然发现上面记载着关公祖、父两代的生辰及名讳。于是,于昌赶忙将这个发现报告给了当时担任解州州守的王朱旦,王朱旦得以看到这块残砖。这使得王朱旦联想起多年前旅居河北涿郡时,曾梦见关帝给自己酒喝,还烦劳自己为关帝叙述生平的往事。当时,他还因此写了一篇《关帝论》。王朱旦将两个梦联系起来,认为这是关公托梦显灵,自己为关帝述写生平责无旁贷,于是便写下了这篇《汉

2/4

前将军壮缪侯关圣帝君祖墓碑铭》,刻石立碑,填补了长达千年的关帝家世的空白。

但细想起来,这《碑铭》得以谋篇成文来得却有些荒诞不经。因为《碑铭》的依据来源于关公故里一个书生所做的“白日梦”。他按照梦中指点,在关帝祖茔的石盘沟发现了一块残砖,上面刻有30个字的碑文。残碑情况如下:

左偏字五日:生于永元二;右偏字三日:永寿三;中十七字曰:先考石盘易麟隐士关公讳审字问之灵位;傍有字三曰:男毅供;砖背字二日:道远。①

而这含义不明的寥寥30字,竞成了王朱旦确定关羽家世的依据,显然是过于武断。但在中国民间,托梦之说在相当长的一段历史时期内有着广泛的市场,对于神仙显灵托梦于人,往往是坚信不疑。因此,王朱旦的杰作《碑铭》看起来有些荒诞,但还是得到许多人认可,而且在其后又先后出现了许多类似的文章,都是以《碑铭》为依据。譬如清嘉庆年间出版的《图志,卷八·全图》所绘的表现关羽的祖父和父亲的两幅图画的释文就是参考了《碑铭》所提供的资料,而且内容有了更为详细的说法。其中的《隐居训子》图是表现祖父关审的。其释文如下

圣帝祖讳审,字问之,号石盘,生于汉和帝永元二年庚寅,居解梁常平村宝池里五甲。公冲穆好道,研究《易》、《传》、《春秋》;见汉政蛊,戚畹长秋,互窃枋柄。聩戎索,火德灰寒,外枯中竭,绝意进取。去所居之五里许,得芬场一片净土,诛茅弦诵,以《春秋》、《易》训子,数十年绝尘世轨迹。至桓帝永寿三年丁酉卒,寿六十八,葬于条山之麓。

在这里,除了说明关审的生卒年及居住地外,对他的人品还大加渲染指出i关审虽勤奋好学,知识渊博,但生不逢时,身处东汉王朝的衰败时期,君主昏庸,外戚乱政,宦官专权,内讧不已。饱经世故的关审看到朝政腐败,信守“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的经训,逢乱世而退避,不求仕进,放弃功名,隐居于五里之外的一片净土。劳作之余,他熟读四书五经,隐居训子。数十年“绝尘市轨迹”,芝;不交结富豪,不攀附权贵,清静无为,洁身自好,堪称一位正人君子。

另一幅《庐墓终桑》图是描述父亲关毅的。其释文如下:

圣帝父讳毅,字道远,克缵父石盘之学,笃孝有至性。及父卒,即具窀穸于所著读书处,仍先志也,躃踊号泣,庐墓终丧,至桓帝延熹二年巳亥,始归故居焉。

如上所说,关审死后,其子关毅克缵祖学,恪守封建礼教,继承了家学的优良传统。父亲死后,为父守墓三载,极尽孝道。这样的家庭环境,无疑对关羽的成长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不然的话,关羽也不会以善读《春秋》而著称于世,也不会那样深明大理,为国以忠,待人以义,处世以信,修身以智,作战以勇,以致后来成为历代帝王推崇的道德楷模。

清朝之前,人们对关羽的祖辈和父辈的名讳及身世可以说是一无所知。其家谱更是无从谈起。关羽成为圣人后,《关帝家谱》也应运而生,是以关羽为轴心上下辐射衍生而成。关龙逄乃夏朝末年夏桀的大臣,因敢于多次直谏夏桀荒*无道、滥杀无辜,而被暴君“炮烙‘①残害。据说关龙逢墓距关羽的故里仅30里之遥,后人便穿凿附会地将关龙逢请进关帝家庙,并当作关家始祖世代供奉。

至此,缺失达1500年的关公家世,才有了貌似清晰的枝蔓,而这一切都来源于那篇由梦幻而编织成的《碑铭》。对于这些说法,

连当时极为推崇关圣的清朝政府也不敢苟同。在清朝雍正年间,礼部还专门讨论过这件事:

……礼部议亦以《图志》《关圣帝君圣迹图志》名字不可信。照文庙四配孟子父称先贤孟孙氏例,止书爵号,不著名字。

因此,到咸丰年间加封三代爵位时,只有封爵号:曾祖父“光昭王”、祖父“裕昌王”、父亲“戍忠王”,并没有他们的名讳。也就是说,清政府经过认真地讨论,认为王朱旦所说

3/4

的关羽祖父、父亲的名讳不可信,所以不予引用。但《碑铭》中提到的关公的生辰为六月二十四,却被皇家采纳,并沿袭至今达300余年。

总之,关羽家世的种种说法,主要出现在清朝年间,这时关公崇拜已经发展到了顶峰阶段。在中国封建社会,门第观念长期以来统治着人们的思想,试想这样一位备受全社会崇奉的历史人物,竟不知他的出身、家世,实在是一个太大的缺憾,这在人们的内心会引起极大的失落感。而王朱旦却利用常平书生于昌的“一砖一梦”,杜撰出关羽的家世,虽然牵强附会,但人们在心理上还是乐于接受的。根本上说这是出于一种民间的心理需求,为关公续家谱,是在满足人们追求关羽人生更加圆满的一种需要。(宁学习之摘彔)

4/4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关老爷的祖庙在这个小山村,最大的关帝塑像也在这里

关姓、关羽和洛阳关帝后裔考(徐金星)

关羽篇二:关羽的爷爷和爸爸是谁?刘备为何看上关羽?

赴山西

世界最高关公像,高达80米,就建在关羽老家山西运城

关公夜读春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首页万象文化人生生活健康

教育职场理财娱乐艺术上网

留言交流回顶部

联系我们

触屏版| 电脑版| 下载APP

京ICP证090625号 京ICP备05038915号

京网文[2019]6000-69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0377

呙姓 呙氏家谱 呙姓起源 呙姓名人 呙姓的来源 呙姓简介

呙[呙、娲,读音作gē(ㄎㄨㄞ),古音读作hé(ㄏㄜˊ),亦可读作guō(ㄎㄨㄞ)] 一姓氏字源: 史籍《姓氏考略》中记载:“呙,音‘...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