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汉王堆墓是如何发现的

栏目:资讯发布:2023-10-02浏览:1收藏

长沙汉王堆墓是如何发现的,第1张

长沙马王堆西汉古墓的发现过程:

1971年底,当地驻军在马王堆的两个小山坡建造地下医院,施工中经常遇到塌方,用钢钎进行钻探时从钻孔里冒出了呛人的气体,有人用火点燃了一道神秘的蓝色火焰。

被点燃的那神秘的蓝色火焰让人感到恐惧和不解。最早接到消息的湖南省博物馆的侯良马上意识到,遇到的是一座古代墓葬,在湖南土话里把这样的墓叫火坑墓。

扩展资料

马王堆汉墓是西汉初期长沙国丞相利苍及其家属的墓葬,位于中国中部湖南省的长沙市。1972~1974年,考古工作者在这里先后发掘了3座西汉时期墓葬。墓葬的结构宏伟复杂,椁室构筑在墓坑底部,由三椁、三棺及垫木所组成。

木棺四周及其上部填有木炭,木炭外又用白膏泥填塞封固。墓葬内的随葬品十分丰富,共出土丝织品、帛书、帛画、漆器、陶器、竹简、印章、封泥、竹木器、农畜产品、中草药等遗物3000余件。

此外,墓葬中还出土有保存完好的女尸1具以及中国迄今所能见到的,最早的方剂书籍帛书《五十二病方》。

马王堆汉墓的发现,为研究汉代初期埋葬制度、手工业和科技的发展及长沙国的历史、文化和社会生活等方面提供了重要资料。

2013年5月3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文物局将马王堆汉墓列入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中。

-马王堆汉墓

汉王庙的古今

凡今天还生活于平昌江口镇的人,可能没有人不知道“汉王庙”这个词,尤其是近年城市扩容,“汉王庙”一带被开发成住宅小区后,“汉王庙”一词出现的频率达到了空前的高度。

但是要说汉王庙的来历,也许很多人都会茫然无语。为带着这一问题追根求源,笔者从《汉书》、《巴州志》、《巴中志》、《平昌志》等史书中寻踪求证,终于有了一些线索,于是记载于此,供平昌有识之士作探讨定论时参考。

《后汉书》载:公元前306—249年, “一白虎,常从群虎,数游秦、蜀、巴、汉之境。伤害千余人。秦昭襄王乃重金招募能杀虎者,“赏邑万家,金百镒(本志注:古以二十两金为一镒)”。时有巴郡阆中夷人(注:对賨人的贬称,意为善使弓箭和木盾的“板楯夷”,属地含今平昌),能作白竹之弩,乃登楼射白虎。王嘉之,而夷人不欲加封(注:不要封邑,也不要金银),乃刻石盟要(注:定个协定刻碑以记)。“复(注:免除)夷人顷田不租(注:顷田泛指田亩,租,田赋)十妻不算(十妻泛指人口,人口纳丁口税),伤人者论,杀人得以倓钱赎死”(注论,讲清来龙去脉;输,应作劳役,倓钱:用钱赎命)。又盟曰:“秦犯夷,输黄龙一双(注:用金制成的龙);夷犯秦,输清酒一锺(注:六斛四斗为一釜,十釜为一锺),夷人安之。至高祖(刘邦,公元前206年)为汉王,发夷人(注:板楯夷,由阆中人范目率领)伐三秦。

所谓伐“三秦”是指汉高祖元年(公元前206年)2月,项羽、刘邦灭秦战争结束,项羽凭借其军事实力,分封了18个“诸侯王”,自封为“西楚霸王”。为困锁可能与其争夺天下的刘邦,将巴(郡治江州,今四川重庆市北嘉陵江北岸)、蜀(郡治成都,今属四川)、汉中(今陕西秦岭以南及湖北西部)三郡封于刘邦(即汉王),并将关中分割为三:封秦降将章邯、司马欣、董翳(翼)分别为王,图以“三秦”王控制关中,防止刘邦东进。

5月,齐人田荣起兵反楚,兼并三齐(指项羽分封诸侯时,在原齐国故地封立的齐、胶东、济北三个诸侯国,含今山东大部)。项羽率军北上征讨,关中空虚。刘邦采纳韩信建议,驱全部兵马,并招募大批(賨)民(因这里的山民曾勇射白虎,又会一手执木制盾牌一手持长刀,打仗非常勇敢)拟突袭关中。8月,刘邦以韩信为大将,曹参、樊哙(今宣汉樊哙场人)为先锋,由南郑(今陕西汉中市城东)发兵,潜出故道(因临故道水得名,治今陕西凤县北风州之西),突袭“雍王”章邯属地陈仓(今陕西宝鸡市东),章邯仓促应战,被汉军击败,同时分兵数路:周勃军攻漆县(今陕西彬县),击破章平及雍将姚印部,攻占济(今陕西陇县西南)、陇(今甘肃张家川回族自治县)、郿(今陕西眉县东渭河北岸)、频阳(今陕西富平东北)诸地和陇西(郡治狄道,今甘肃临洮)、北地(郡治义渠,今甘肃宁县西)等郡;灌婴军抵栎阳(塞都,今陕西富平东南),迫“塞王”司马欣出降:汉王军再继续向北深入,兵至上郡(郡治肤施,今陕西榆林南鱼河堡),“翟王”董翳亦出降。至此,汉军攻占关中大部,基本实现了还定三秦的战略目的。

秦地既定,原在巴、蜀等地招募的兵士乃欲还巴中(注:巴的中部),汉王复其渠帅(领头者)罗、朴、督、鄂、度(杜)、夕(席)、龚七姓不输(注:交纳)租赋(税),余户乃岁(注:一年)入賨钱口(注:每人)四十(注:文,时本域为賨人聚居区之一部分)。又《风俗通义》(巴州志载:汉,应劭撰,文已佚)云:“阆中人范目,说高祖募取賨人(今州南渠县境,有古賨城县遗址在焉。原志注:故城在渠县东北土溪乡南岸的城坝:盖汉昌[今巴中、平昌全境]、宣汉皆板盾之地)定三秦,封慈凫乡侯。目所募賨人——卢、朴、督、鄂、度、夕、龚七姓不租赋”。巴的百姓深感其恩,在汉王消灭项羽建立汉朝后,巴蜀各地相继为刘邦立庙塑像,这就是我们这里汉王庙的来历。

《巴州志》、《平昌县志》载:“西晋太康元年(公元前280年,与刘邦招募板盾蛮伐三秦已距70多年)始建“平洲县”,属巴西郡(郡所在今阆中),治所汉王庙(龙潭溪,现“巴河公司”办公楼后约100米)”。又《巴中志》民国13年版908页载:“汉初,郡国皆立汉王庙”。这说明,当时在阆中所辖的地方供奉汉王庙是有根据的。但平昌解放后还坐落在龙潭溪这座汉王庙,不可能说它是经过晋以后的各朝代的风雨雷电、刀兵火焚之痛而遗留下来的汉朝遗物。它只不过是经历朝历代的信男善女们许愿、还愿“再修庙宇,重塑金身”,一种思想寄托的行为而延续,或者是多少朝代以来就很少人敢与神们发脾气耍威风而保留下来的。因为它的存在,上两种解释笔者以为还是通情达理的!

龙潭溪坎上那个汉王庙不很大,庙堂约占20个平方米,庙中只塑有一位五绺长须的菩萨,两边立一文官,一武将。也许是年岁太久了,香火很一般,庙前茨草丛生,只一条小泥路通达去龙潭溪的黄泥大路。70年代初,笔者因去兰草的车票紧张,只有过汉王庙、龙潭溪上“七爬坎”走小路。当时不成形的小庙还在,也不知拆于何时,这汉王庙已由实物变成了一个词语,挂在人们的口头上和江口镇西城派出所的档案里!

汉王庙的传说

记录整理:牟邦静

“小时候,我祖母曾给我讲述过汉王庙的来历。她说这故事她是从她婆婆那里听来的。我们祖祖辈辈就是汉王庙附近唐家碥的农村人”。

刘邦在落魄的时候,曾流落到了古巴江岸边一座大山上(即今佛头寨)。他人地生疏,举目无亲,于是就亲自搭起一个茅草棚(A字型,四川人叫它屙屎棚棚),一面韬光养晦,一面筹划招兵买马,伺机从这里起兵,准备越过米仓山在汉中扫灭 “三秦”(秦朝的三个降将,他们是雍王章邯,塞王司马欣,翟王董翳)。

异域他乡,孑然一身,晚看日西坠,朝看水东流,事情竟毫无进展。刘邦十分郁闷,夜不能寐,他合衣而卧,辗转反侧。林涛飒飒,夜雨潇潇,他在迷迷糊糊中,只见一位面目慈祥的老人走近他的身边,对他说:男儿汉大丈夫,不要气馁,我送你一升豆子,你不要小看他,将来是一支能帮你打天下的军队。你赶快把它拿到龙潭溪口那个小山包上的土地庙埋下去,然后在那里守侯七七四十九天,奇迹就会出现。不到时间千万不要动它。接着老人划了一道符放在刘邦手中。嘱咐他埋下升子后放在升子上。临走,还叮嘱他:“千万要记住我的话,要有耐心” 谨记谨记!。

远处荒村传来一阵阵鸡鸣惊醒了刘邦。于是便神不知鬼不觉地走下山来,潜入土地庙中,虔诚地在土地菩萨面前作了三个揖,并在菩萨座子后面掘了一个小坑,小心翼翼地将装满豆子的升子放了下去,并将那道符放在升子口,掩上一层黄泥,再复上一层浮土,看上去并没有什么新的痕迹才放下心来。

于是附近的乡亲,早晚不时看见一个商人模样的人,出没在土地庙中。也是这带民风淳朴,大家并不感到诧异,见面互相招呼,到也相安无事!

但刘邦的心里并不那么平静,从早到晚每时每刻都不敢懈怠,密切地注视着那个神秘的角落,甚至整夜整晚不睡圄囵觉,总想盼望那个见证奇迹的时刻早一点到来。但是人越急而时间却过得越慢,好容易熬过了一个半月,也就是第四十五天拂晓时分,他隐隐约约地听到那神座后面似有点儿动静(也许是错觉),就不由自主地翻身起来,走近那儿。一种强烈的好奇心驱使他用手去扒开浮土,随后他想揭开那道符,谁知那还未完全揭开,只听他不自主地“啊呀”一声,已一屁股坐到地下:只见升子口闪出一匹黑马,开初不过寸来长,临风一晃迅速膨胀,就地打了个滚,已变成了一匹高头大马,飒爽英姿,纵身跃过龙潭溪,直冲对岸高山,竟七步就蹿上了山顶(后来这个山梁就叫做七爬坎),但毕竟这马在土内涵养的时间不足,力气尚欠,又因用力过猛,立足未稳,竟然长嘶一声轰然倒下,化作了一座大山(即今黑马山,金宝乡东南),那一升豆子竟似蚁涌蜂攒,蠢蠢欲动,终因养晦时日不到,不成气候,一阵风过,化为乌有。刘邦后悔莫及,扼腕叹息。几经挫折,刘邦想到在佛头山上老人的嘱咐,虽兵马得到但不能气馁。心想,神兵我得不到,就另辟蹊径吧,有一天,几个老乡在土地庙里,发现一些豆子皮问他是什么?他也不认识这圆而又瘪的豆子。他心想,托梦老人说“升子里的豆子可以帮他打仗”,这不就是兵吗?就叫兵豆吧,他告诉了老乡,于是这兵豆的名字一直叫到现在!也因此,刘邦由豆子想到失败,由失败想到招兵。于是在当地的一些巴人中交朋友,募兵丁,很快竞聚集了几千人马,就在古汉中路去张公那一带山梁上以白布为篷,搭起营寨练兵,(远处看去白蒙蒙一片,因此被人叫作白顶。昼夜操练,终于训练成一支骁勇善战、一往无前的铁军,这支部队,一手执矛,一手执盾,赤膊赤脚,头戴面具,敲锣打鼓,猱进鸷击,常借风烟迷雾攻其不备,战而胜之,帮助刘邦击败了“三秦”(三个西楚霸王封的王),他的榻前终无他人憨睡,刘邦一鼓作气,打败了西楚霸王,并很快夺得了天下建立了大汉王朝。

汉高祖刘邦登基之后,念及当年在米仓山南麓的艰难,想到龙潭溪口土地庙的那一幕,每每喟叹:想到那滞留过,希冀过、又从而发迹的土地庙,随即降旨,敕令地方官在他窖过豆子的地方修一座庙以示纪念。这就是我们庙子邻近的老百姓都知道的汉王庙的来历。后来我们还知道,当初汉高祖在落魄时得到过“佛”的指点并面授机宜,就把他得到豆子的山头叫佛头山。

尽管后来我们四川东北部到处都修有汉王庙,但重建也好,修补也罢,留在今天的汉王庙实在也不多了,唯独龙潭溪这座汉王庙不同,因为它是刘邦敕令修的,对于刘邦来说也有其特殊的纪念和追思意义。对一般群众而言,长期以来,它也是他们的精神寄托,虽解放后就开始荒凉,但也维持到80年代中期,那一带修公路才毁了的。

福建,广东李氏源流\x0d\\x0d\根据各种文献的记载,李氏始祖少典公,原姓公孙,其子轩辕公(皇帝)生于姬水又曰姬姓,传至皋陶,为尧大理官,以官职为姓曰理。到利贞时,改理为李姓,时为公元前一一二二年,三千一百一十二年来,李姓已成汉族中最大姓,占汉族人口的百份之七点九。\x0d\李姓发源于中国黄河流域,经历三千余年,子孙蕃衍,已由陇西、赵郡发展到中国南方,又从中国南方发展到世界各地去。\x0d\李姓的族谱,自唐朝时就有详细的记载。这大概是因为唐朝皇帝姓李的关系。\x0d\唐高祖李渊公在西历六一八年戊午年建立了唐朝,传了十四个皇帝,历时二百八十九年,到西历九○七年唐哀帝李祝公止。黄巢之乱时,朱温篡唐后,李奎公第五子孟公,因避世乱改名奇公,由陇西先後迁至汴梁、浙江南海,後在南京宜兴县南门经商。\x0d\\x0d\在福建、广东和东南亚一带的姓李人士,祖先多数来自福建宁化、长汀和上杭三个县份。姓李的人,远祖多数来自河西走廊的陇西郡和赵郡。李姓远祖和许多客家先民一样,经过两千多年的辗转迁徙,由中国中原向东南走,先到江西,然后进入福建,再到广东。有些后裔又从广东向世界各地开枝散叶。而在宋朝就移居到福建的李姓祖先——李火德,被许多李姓人士尊为“入闽始祖”。\x0d\\x0d\一、福建汀州李氏源流\x0d\\x0d\1).李世民后裔-汀州宝珠公派系\x0d\(1世)少典,姓公孙\x0d\\x0d\(2世)黄帝,少典之子,名轩辕。在位100年,活动年代大约在公元前24世纪,距今4400年。以德才擒杀蚩尤,取代神农氏炎帝。黄帝时已开始多妻制,传说他有妻14人,娶西陵氏的女儿嫘祖(发明养蚕)为元妃,次妃为方垒、彤留、嫫母等。黄帝有25个儿子,得到了姓的,即为诸侯的只有14个。\x0d\\x0d\(3世)嫘祖是黄帝的正妃,生二子,一玄嚣,即青阳,生子乔极,青阳为诸侯,住在长江;另一昌意,分封为诸侯,住在若水,娶蜀山氏女儿昌仆为妻,生高阳。\x0d\\x0d\(4世)颛顼帝,在位78年,是黄帝次子昌意的儿子,名高阳;乔极,玄嚣子。\x0d\\x0d\(5世)颛顼有八个好儿子,世人受了他们的好处,称他们“八恺”;有个不成材的儿子,不接受教育,不知道什么是好话,天下人称他“涛杌”;鲧,颛顼子,生禹;大业,颛顼子,生女华;穷蝉,颛顼子;高辛,即帝喾,在位70年,乔极子,黄帝长子之孙,颛顼侄子。\x0d\\x0d\(6世)女华,大业子,生皋陶;帝喾娶陈锋氏的女儿,生放勋,娶取訾氏的女儿,生挚。帝喾有八个好儿子,时人称之为“八元”;帝喾去世,挚继承帝位,无政绩,他死后弟放勋继立,即帝尧,尧为帝喾之子,在位98年。夏禹,名文命,黄帝之玄孙而帝颛顼之孙也,生活在公元前21世纪,其父鲧,其子启。\x0d\\x0d\(7世)皋陶,李氏血缘始祖。在尧为炎黄夷联盟首领时,任理官,即掌管司法的长官。他主持制定了五种刑罚墨、劓、非、宫、大辟,以善理刑狱著称于世,至舜(是黄帝次子昌意的第八代孙)继位后,仍用皋陶为大理,天下罪恶得以平正,人民安居乐业;他提出的“治天下须慎修其身”、“知人”、“安民”等主张,深得舜帝赏识。舜帝将他作为继位侯选人,但还未及禅让,皋陶就病逝了。皋陶之后,历禹、夏、商,26世为理官。\x0d\\x0d\(8世)伯益,皋陶长子,因善训鸟兽被舜帝赐了赢姓,成了赢姓部落的首领;次子仲甄,又叫仲偃。丹珠,尧子,不贤,因之尧禅位给舜。\x0d\\x0d\\x0d\\x0d\(33世)理征,按照古人以官为氏的习惯,故称皋陶及其子孙为理氏,以官为氏的理氏,传至理征时,他因屡谏纣王前1075-前1046且执法不阿,遭亡身之祸。\x0d\\x0d\(34世)李利贞,得姓始祖。理征的妻子契和氏带着逃至伊侯之墟,饥采树果得以活命,后理贞畏于纣王追捕不敢姓理,于是以“木子”救命之恩改称李氏。此即“指树为姓”之说,这表明李姓之始当在商末周初。\x0d\\x0d\(35世)李昌祖利贞娶契和氏女,生昌祖,昌祖为陈大夫,家于苦县。\x0d\89世)李渊,_之长子,7岁袭爵唐国公,历任刺史、郡守、卫尉、少卿等职。隋末,为太原留守,又是隋文帝独孤(鲜卑姓)皇后的姨侄。乃尧大圣大光皇帝。李_有四子,长曰高祖渊,次曰梁王澄、三曰蜀王湛,四曰汉王洪。蜀王房后为渤海王房。\x0d\\x0d\(90世)李世民,即唐太宗。高祖渊有22子,楚王智云、荆王元景、徐王元礼、韩王元嘉、彭王元则、郑王元懿、霍王元轨、虢王凤、道王元庆、邓王元裕、舒王元名、鲁王元夔、江王元祥、密王元晓、滕王元婴、秦王(唐太宗)世民等。\x0d\\x0d\(91世)李治,太宗第九子,即唐高宗。\x0d\\x0d\\x0d\\x0d\(112世)李奎(燔)(1129-1179),李贵之长子李燔,又称奎公,又名文宿,别名杰,号兴隆,六岁时随父迁居归德州。燔在宋朝官至枢密副使,但受奸臣陷害,逃回归德州隐身,改名李奎,又为避金人之祸,携五子孟佑迁居江西赣州石城渡,开荒种地,葬于石城。\x0d\\x0d\(113世)李孟(奇),李燔之五子李孟,又称奇公,又名孟佑,1152年生,九岁(1160年)随父迁石城,1181年,因不堪重税带其二子珍、珠,到宁化石壁开基,并改名为奇兴。\x0d\\x0d\(114世)李珠,李孟生有四子:珍、珠、珂、球。二子李珠,原名德,号宝珠,又名大郎,1176年生在江西石城,六岁随父迁宁化县石壁村。李珠在宋朝,历任副榜、县令尹等职。1251年,76岁的李珠被其子接往福建上杭赡养。卒于1255年。\x0d\\x0d\(115世-)李火德,李珠生有五子:金德、木德、水德、火德、土德。1231年,29岁的水德携妻带子和母潘祖太,从宁化县石壁村迁居广东镇平县,其后裔再次外迁,据说有迁至山东的;1226年,木德、火德离开宁化县石壁村,先居福建上杭,其后裔又有迁往广东梅县的,继而遍布海内外。李火德,字丙凤,号闽海,1206年11月8日子时出生在宁化县石壁村。属陇西李氏27世裔孙。19岁任汀州府宁化县儒学教谕;21岁与其兄木德迁至上杭。火德原配伍氏一直无育,火德63岁时(1268年),伍氏亲自聘媒,纳娶上杭丰郎陈梅山之19岁女儿为妾,婚后六年得三子二女,三子分别是三一郎(朝文)、三二郎(朝宗)、三三郎(朝美)。此三子后裔繁衍极盛,并且名人辈出。火德第8代裔孙李崇诚,明进士,被诏入翰林院任文渊阁大学士,曾奉命参修《永乐大典》;火德第17代裔孙李光地,在清朝官至吏部尚书协办、文华殿大学士;火德第11代裔孙李福瑛、第16代裔孙李明吾、第17代裔孙李陟瞻、第22代裔孙李端毅、第23代裔孙李威光分别在明清时期任将军职。第28代裔孙李宏达在民国时期任国民革命军陆军上将。火德第15代裔孙李鲁,护明忠臣,明末任兵部尚书,清兵入侵时,奉命守卫上杭。清主帅以高官厚禄诱降,被严词拒绝,后城陷,吞金而死。火德门下不乏鲁类之忠臣。火德第25代裔孙李国平,广东丰顺莲花村人,国务委员、八大代表、河北大学教授,曾留学日本。他全家有20位大学生,4位研究生,他的8个孩子中有两位博士,他本人及孙子也是博士。\x0d\\x0d\宝珠公,名珠,原名德,又名大郎,号宝殊,是唐太宗李世民的第二十八代裔孙;是一生忠诚为国,被世代誉为“忠贯金石之良将”的李纲(宋朝观文殿大学士,官至丞相)之五世孙。于公元1176年(宋朝淳熙三年丙甲岁三月十九日辰时)生于江西赣州石城渡。六岁随父奎公(原名燔,宋朝枢密副使)迁福建宁化石壁。\x0d\而台湾《李氏大族谱》也载:唐江王李元祥之后李纲,南宋高宗时封相,为天下重望,他的孙子李珠迁住福建宁化。又载,景仙李氏自称“宋邵武李纲之后,再三世而避泉州之安溪”。\x0d\在宋朝曾任县令尹等职。时值宋未元初,天下大乱,南迁人流不断。宝殊公促其子外迁,还写了“继先续后,根枝一处,绵延世泽,举祖流芳”十六字交付各子以作留念。他与夫人舍不得离开石壁,坚持留下守其艰苦开创的基业。直到公元1251年76岁时,才被其子木德、火德二公接往福建上杭瞻养,卒于公元1255年(宋朝宝佑三年乙卯岁),享年80岁。妣潘氏,生六子一女,即金德、木德、水德、火德、土德、田德,女云姑七娘。\x0d\宝珠公裔孙已繁衍到三十多代,枝繁叶茂,遍及闽、粤、赣、浙、桂、蜀、黔诸省,港、澳、台地区,东南亚、欧美诸国,嗣裔甚众,英才辈出,如:\x0d\宝珠公四子李火德(宋朝大守、节度使、关内侯)、宝珠公第九代裔孙李庭芝(明朝右丞相)、李崇诚(明朝文渊阁大学士、官至丞相)、第十六代裔孙李鲁明(明末兵部尚书)、第十八代裔孙李光地(清朝文华殿大学士,被尊为“一代名相”)等人,业绩辉煌,名垂古史。当今海内外系宝珠公裔孙,为李姓俊杰的政坛要人、将军、科学家、企业家,不胜杖举。\x0d\李火德子孙众多,名人辈出。香港的李家诚,台湾的李登辉和新加坡的李光耀,都是李火德的后裔。\x0d\在广东,单在揭西县就有几十个村庄居住着李火德的子孙。在砂拉越,不论是灰寨李还是古竹溪李,都是李火德的子孙。奇公之子宝珠公,因避世乱移居到福建省澄州府宁化县石壁村,生五子,其中第四子火德公生于西历九六六年,後因兵乱迁到上杭县胜运里丰朗岗头居住(胜运里今为稔田乡)。火德公卒于一○五三年,享寿八十七岁,葬于梅花岭丰朗岗头螃蟹游湖地。南方李姓族人,多为火德公後裔,故称火德公为入闽始祖。\x0d\宝珠公生平将简略\x0d\珠公原名德,号大郎、又名宝珠,生于公元1176年3月19日辰时,出生在江西石城,公元1201年任宋朝副榜职、因宋元兵乱、遂迁居福建宁化石壁,生下火德公五兄弟后,因地峡人多、火德公与妻伍氏迁上杭胜运里丰朗村开基时,珠公给予十六字“继先续后、根枝一处,绵延世泽、举祖流芳”,永作留念。珠公年老时,火德公把珠公接到丰朗同居。珠公卒于公元1255年享年80岁,葬在丰朗榕树坝,庚山甲向,坟形“螃蟹游江”。\x0d\火德公裔孙迁移丰朗后,广东松口贤德公裔孙(据查考贤德公系火德公次子三二郎公改名),把珠公骨骸迁移葬广东松口西面佛子高、手捧金钟形,诗曰:\x0d\不到龙牙不到东,\x0d\名莹绕结在松哇;\x0d\手捧金钟头带帽,\x0d\脚踏佛祖坐莲花。\x0d\其坟系松口五大名坟之一,乾山巽向、墓地气势磅礴,既是风景区、又是游览胜地、游人瞻仰络绎不绝。公元1936年松口诒燕楼21代裔孙维元(出任安徽代省长)回乡探亲与松口李氏乡贤合力重修珠公坟地\x0d\火德公流派\x0d\火德公第三子坤培公的后裔,移居广东揭西县。火德公第十一代孙福生公移居到柑坑,即是柑坑开基始祖。柑坑李氏世系,第一世祖便是由福生公算起。\x0d\坤培公生于西历一○三二年,传第二十八代,至天接公生时一八六四年,历时八百卅二年。天接公在二十一岁时移居砂劳越,至今已传了四代。以上是越州柑坑李氏顺合派迁移史。\x0d\火德公由宁化石壁经过长汀,最后迁移到上杭县胜运里(今捻田乡)丰朗岗。火德公的坟墓和纪念他的李氏大宗祠,仍然完好地被保存着。\x0d\公元1985年诒燕楼24代裔孙辉盛从香港回家探亲,捐资1000元,并发动在港裔孙建林捐资1000元由加良、汝海等协助,把坟墓进行维修、现在墓地两旁绿树成荫、祖德绵长、万世流芳。\x0d\\x0d\2)、据考,唐宗室的另一支系(据说为唐高祖第二十子)始祖元祥,他于唐贞观十一年(637)皇封“闽越江王”,分派入闽时年仅10岁。在他35岁时(662),到福建省永安县大湖乡开基,作为唐朝宗室的二支后裔,元祥与珠公先后入闽(唐、宋),其后人广不福建,广东,台湾和东南亚。\x0d\\x0d\3)、据《燕楼派家谱》载:其先世唐时居燕京东角楼,宋元间,有李善浦到福建泉州做官,便把家安在同安(今属福建泉州)。这就是李氏燕楼派,因做官而迁居福建,成为第三支入闽的李氏宗族。\x0d\\x0d\4)、据《漳州府志》载:唐高宗时,泉、潮间蛮獠啸乱,朝廷任命光州固始人陈政,掌管岭南军事,时有偏稗将领132员,随之人闽,而这些将领之中的李氏族人封地定居该地,乃最早的入闽李氏。\x0d\所以,一共有四支李氏宗族入闽,他们枝繁叶茂,遍及闽、粤、赣、浙、桂、蜀、黔诸省,港、澳、台地区,东南亚、欧美诸国,嗣裔甚众,人才陪出。\x0d\5)、入粤始祖联公后裔\x0d\宋朝末年,蒙古族入侵,李氏祖先大部份向南迁徙,形成岭南李姓家族体系。当宋徽宗崇宁初(公元1102年),元崖内扰,柱国公以王命镇抚粤边。李联以御史监其军,自闽入广,别率舟师鼍阳东下。而岭南瘴泾海风不时至,将士多病死,师遂大溃,联与第三子桓江,泛楼船,乘风南驶,师次海陵山。时飓大作,舟人恐惧,乃自海陵进驻溽阳,卒以年老,又兵间积苦,间关万里,病益剧,遂卒于1103年(时年67岁)在溽阳城。桓江伐木作棺,蒿葬联公于溽阳娥曹峰下荷木迳,故李联公是为李氏入粤五邑始祖,其后裔主要广布广东五邑周边一些地区。\x0d\始迁祖联公,生于宋仁宗景_三年丙子(公元1036年),卒于宋徽宗崇宁二年癸未(公元1103年)。\x0d\联公墓\x0d\位于广东台山市广海镇甫草迳西约2公里处。李松年(1036~1103),又名李銮(或联),北宋人,讳荣昌,任岭南监军御史,1102年带兵乘船由福州赴雷州半岛,半途遇台风而改入广海驻守,次年染病而卒,其子亚桓将其葬于现址。墓始建于北宋崇宁二年(1103),清光绪十八年(1892)重修,占地约100平方米,由花岗石块砌成,墓碑高130厘米,围刻浮云拱月图案,顶横刻“钟灵毓秀”4字,中分两行纵刻“宋任岭南监军御史讳联翁号松年李公墓”及“坐申向寅兼庚甲光绪岁次壬辰仲冬吉日重修”共36个字,墓口有石狮及石鼓各一对。\x0d\祖妣柴氏,宋氏。生三子:长曰凌江(禧)、次曰梧江(源)、三曰桓江。\x0d\联公既卒,三子桓江旋奔越南。长子凌江次子梧江,仍居江西吉安。凌江有子四人,曰楹础,为兵部尚书,曰柱硕,宋赐进士,谏议大夫,曰师道,曰友闻。其后以次自赣入粤,是为尚书、瓦岗、荷塘、鹿洞各派之祖。\x0d\梧江有二子,长曰栋,次曰棕。栋公号任堂,宋任天台县尹,世居吉水,以勤劳王室,身在行间未遑兼顾。而赣南盗氛孔亟,所过为墟,遂命子侃、徇、_奉始妣_氏太夫人迁居南雄,旋下广州以避乱。因侨寓省城高弟街素波巷,继迁番禺溪里。后栋公以年老解兵柄,亦南下至广,卜居新会城礼仪坊中步巷。\x0d\其后子孙分别徙居新会、中山、鹤山、顺德、台山等地。棕公子孙,亦分居广、肇、钦、廉各地。\x0d\台山李氏始迁祖(一世)任堂公,名栋,始祖父梧江,宋任桂连路司史,生卒未详。祖妣姚氏。任堂公,生卒未详,估计生长在公元1100元至1170年间。祖妣_氏,生三子:长曰侃,次曰徇,三曰_。当年台山(新宁)属新会郡(公元420年间)新会县(公元590年间),宋、明、清时期,新会县县境几经变迁,先后划出部分县地置中山、顺德、恩平、台山、开平、鹤山等县。明弘治十一年(1499),从新会县析出得行、文章、泷水、潮居、矬峒、海宴6都之地立新宁县,1914年改称台山县,1992年撤县设市。台山李氏就从立县前后,由始祖栋公、_氏及其子孙后代,分别从南雄珠玑巷、广州和新会等地陆续迁入台山定居,繁衍后代。栋公一世之山葬在新会石狗岭朝天凤形。妣_氏孺人,又称米氏,因出子孙众多故云,山葬台山筋坑蝴蝶山唱名双飞蝴蝶。\x0d\侃公,栋公长子,二世,宋_赠国监助教,妣何氏,生有一子子然(三世),其后人主要分布在台山海宴、横冈、吉浦、山咀、广海、都斛、西坑、香头坟、廛禾田等地。侃祖子孙之班派;\x0d\修道立德,家贤希圣,学宗孔孟,儒绍周程,扬名上阁,见觉太平,和风济美,世代铮荣。按:长房侃祖自始祖以下十六代未有班派,迨至十七世始立上联作为班派。\x0d\徇公,栋公次子,字奕修,号孔行,二世,宋丰城县知县,太常寺少卿。淑配曹氏,敕封孺人,晋赠恭人。生三子(三世),长子子懋,宋任高州教谕;二子子达,宋进士行人,三子子杰宋任雷州教谕。\x0d\子懋(茂)公,徇公长子,三世。生有三子(四世)。其后人分布台山玄(园)田、喜村、台城内青云路金紫里,后裔子孙之班派:\x0d\本毓裔联英,金枝向日荣。奕世逢春茂,参天曜日明。是房由十九世起始有班派。\x0d\子达公,徇公次子,三世,生有三子,其后人分布台山密冲、铁炉坑、独树、南村、汤湖、牛尾山、三合、玉槐、广海、坦塘、东洋冲蒌、海宴、沙栏、牛山头等地。后裔子孙之班派:\x0d\修文宏道,宗圣希贤,乃祖南来,长发其祥,济美多士,奕世永昌。本房自始祖以下十二代未有班次派别,至十三世时,由康熙庚子进士星如公请当时广东学政翰林院检讨陈筠先生题上联赠为世派。\x0d\子杰公,徇公三子,三世。有一子三孙,其后人分布台山东坑、筋坑、东边龙、龙舟地、南村等地。后裔子孙之班派:\x0d\华维继孟须世良,广业文明圣道昌,德焕天章日启耀,学宗唐周粤东长。\x0d\_公,二世,栋公三子,宋任天台县尹。生有三子九孙(三世、四世)。其后人分布台山海宴、沙栏、横塘、塔脚、温边、横江、冲蒌、车望冈、独冈、扫杆朗等地。_祖子孙之班派为:\x0d\高第开基,广衍云_,伟烈始兴(或丰),树绩文章(或允章),家国宏猷。或作:骏有声扬,光大业成,伟略(或烈)珠玑联谱,祥庆永海游图。\x0d\跟随始祖栋公迁居台山的还有联公长子凌江公之长子乔木公,字楹础,号振堂。生于宋徽宗建中元年辛已,卒于高宗绍兴十七年丁卯(公元1101~1147年)。高宗建炎四年庚戌进士,官至礼部尚书及兵部尚书。诰封三代,著有神碑集。祖妣伍氏,伍相国之女,独生子名玖,字纸轩,宋孝宗乾道七年辛卯领省解。祖墓在阳江冠山,墓前有文武官员至此下马之石碑。\x0d\其后人除分布阳江、阳春、广州、顺德、江门、新会、开平、茂名、新兴以至广西柳州,河北、天津等地外,在台山主要分布东头旧里、上冲、_口、水接、新田、海宴、小担、硕仁、迎禄村、东冈村、头洞、万安、横水三多里、清湖、冲蒌、都斛、墩寨、南闸、广田、古逻、牛尾山、那扶、陡门、大王坑、沙头冲、马坪咀、沙头潮坑村、西墩、上宅、向步、长塘、台城、广海、上川、下川等地,后裔子孙字派为:\x0d\庆承天_,奕世永昌。济美多士,冠冕兆芳。优游列国,仁泽孔长。\x0d\或曰:庆(或本)承天_,奕世永昌。显扬伟业,休有烈光。家传忠厚,仁泽孔长。\x0d\从始祖栋公迁居台山至今已经过二十多世,凡四五百年以上,现在生的后代分别属二十五世至三十二世之间。人数众多,成为台山市一大姓氏之一。\x0d\目前,李氏后代子孙繁衍分布台山市各镇,估计在台山李氏人口超过10万人,同样台山李氏后代出国,往港澳台谋生者甚众,遍布五大洲各国及地区,有“丽路李“之称,即李氏后代分布各处都有。李氏族大,人才辈出。\x0d\\x0d\6)、入粤李姓始祖安政公后裔\x0d\北宋元丰三年(即公元1080年)元慎之玄孙李晟勤王平朱之乱,封西平郡王,其十五世孙李安政封广州路刺史,偕夫人温氏来到广州)广惠两府纷乱,李安政身登黄甲,钦派为广东布政使、后任广州路刺史。李安政偕夫人温氏落户广州,开枝散叶,广布各地,遂成为广东这支李氏的始祖,人才辈出\x0d\入粤李姓始祖李安政的墓位于从化吕田海螺山麓、李安政和温氏百年归老后,分别葬于从化吕田和广州白云山。后来其孙子蒙皇帝恩赐重修白云山温氏夫人墓,并称那里为“御书阁”。\x0d\参阅资料:1、(李氏起源)2、《燕楼派家谱》3、《漳州府志》\x0d\4、《福建汀州李氏家庙简介》5、《陇西堂论坛》

长沙汉王堆墓是如何发现的

长沙马王堆西汉古墓的发现过程:1971年底,当地驻军在马王堆的两个小山坡建造地下医院,施工中经常遇到塌方,用钢钎进行钻探时从钻孔里冒出...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