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的历史

栏目:资讯发布:2023-10-02浏览:2收藏

孔子的历史,第1张

[编辑本段]孔子简介

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农历八月廿七)~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农历二月十一),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汉族。生于鲁国陬邑昌平乡(今山东曲阜市东南的鲁源村)。逝世后葬于曲阜城北泗水之上,即今日孔林。孔子是春秋末期的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他还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世界十大思想家之一,中国十大思想家之一,有“万世师表”之称。

[编辑本段]传世名言

不学礼,无以立。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孔子塑像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

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

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

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

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过,则匆惮改。

不迁怒,不二过。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执德不弘,信道不笃,焉能为有,焉能为亡。

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巧言乱德,小不忍则乱大谋。

巧言令色,鲜矣仁。

刚、毅、木、讷近仁。

有德者必育言,有言者不必育德。

听其言而观其行。

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不逮也。

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

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

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

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

事君,敬其事而后其食。

礼之用,和为贵。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三千人弟子,七十二贤人。

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智者乐,仁者寿。

士可忍,孰不可忍?

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

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贤哉,回也!

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

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见利思义,见危授命。

修己以敬以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

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

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君于疾没世而名不称焉。

夫达也者,质直而好义。察言而观色,虑以下人。

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君子易事而难说(悦),说(悦)之不以道,不说(悦)也。

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

子谓于产。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

其使民也义。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

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

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

放于利而行,多怨。

求仁而得仁,又何怨。

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君子谋道不谋食,君子忧道不忧贫。

法语之言,能无从乎?改之为贵。提手与之言,能无说乎?绎之为贵。说而不绎,从而不改,吾末如之何也已矣。

见善无不及,见不善如探汤。

君子尊贤而容众,嘉善而矜不能。

士而怀居,不足为士矣!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

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过,则匆惮改。

不迁怒,不二过。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己,不亦远乎?

执德不弘,信道不笃,焉能为有,焉能为亡。

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巧言乱德。

巧言令色,鲜矣仁。

刚、毅、木、讷近仁。

有德者必育言,有言者不必育德。

听其言而观其行。

君于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不逮也。

君子名之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

事君,敬其事而后其食。

礼之用,和为贵。

放于利而行,多怨。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编辑本段]家世家谱

据《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孔子的祖先本是殷商后裔。周灭商后,周成王封商纣王的庶兄,商朝忠正的名臣微子启于宋。 建都商丘(今河南商丘一带)。微子启死后,其弟微仲即位,微仲即为孔子的先祖。孔子的六代祖叫孔父嘉,是宋国的一位大夫,做过大司马,在宫廷内乱中被杀,自孔父嘉之后,其后代子孙开始以孔为姓。其曾祖父孔防叔为了逃避宋国内乱,从宋国逃到了鲁国。从此孔氏在陬邑定居,变成了鲁国人。

孔子的父亲为叔梁纥(叔梁为字,纥为名,音he),母亲为颜徵在。叔梁纥是当时鲁国有名的武士,人品出众,建立过两次战功,因曾单臂托住悬门让冲进城池的部队撤出而闻名。曾任陬邑大夫。叔梁纥先娶妻施氏,生9女,无子。又娶妾,生一子,取名伯尼,又称孟皮。孟皮脚有毛病,依照当时的礼仪不宜继嗣,于是又于年轻女子颜徵在生孔子。

公元前551年(鲁襄公二十二年),孔子生于鲁国陬邑昌平乡(今山东曲阜城东南)。因父母曾为生子而祷于尼丘山,故名丘,字仲尼。孔子三岁时,叔梁纥卒,孔子母子也不为施氏(叔梁纥的正妻)所容,孔母颜徵在只好携孔子与孟皮移居曲阜阙里,生活艰难。孔子17岁时,孔母颜徵在卒,他服了三年丧。

孔子十九岁时娶宋国人丌官氏之女为妻,一年后丌官氏生子,鲁昭公曾派人送鲤鱼表示祝贺,孔子感到十分荣幸,故给儿子取名为鲤,字伯鱼。鲁哀公十年(公元前485年),孔子夫人丌官氏去世。

据《孔子家语》和《史记》记载,孔子青年时代曾做过“委吏”(管理仓库的小官)、“乘田”(管理牧场的小官),事无大小,均能做到近乎完美。由于孔子超凡的能力和学识,很快得到不断提拔。到孔子五十一岁的时候,被任命为中都宰(相当于现在的市长),政绩非常显著;一年后升任司空(相当于现在的建设部长),后又升任大司寇(相当于今天的公安局部局部长兼检查部长兼职最高人民法院院长);五十六岁时,又升任代理宰相,兼管外交事务(由于孔子升迁过快,不符合当时官员晋升标准,因此为代理宰相)。孔子执政时,立即将扰乱政事的奸佞大臣少正卯杀掉,以严肃法纪,因而名动一时,由此可看出孔子不是后世某些人认为的迂腐不堪的学究,而是敢作敢为但不暴虎冯河的伟丈夫。孔子执政仅三个月,就使鲁国内政外交等各个方面就均大有起色,国家实力大增,百姓安居乐业,各守礼法,社会秩序非常好(史书上称“路不拾遗,夜不闭户”),奸佞之人和刁民纷纷出逃;同时,孔子还通过外交手段,逼迫齐国将在战争中侵略鲁国的大片领地还给了鲁国。鲁定公12年,孔子为削弱三桓(季孙氏、叔孙氏、 孟孙氏三家世卿,因为是鲁桓公的三个孙子故称三桓,当时的鲁国政权实际掌握在他们手中,而三桓的一些家臣又在不同程度上控制着三桓),采取了堕三都的措施(即拆毁三桓所建城堡)。后来堕三都的行动未能最终成功,但对强公室起到了相当大的作用。孔子杰出的执政能力让齐国倍感威胁,于是为了挤走孔子,送了上120匹良马和80名女乐给鲁国诸侯。鲁国国君沉溺于此,连续三天没有上朝,到了祭祀之日,忘了分祭肉(这在那个时代是非常严重的事情)。孔子对鲁君大失所望,于是离开鲁国,开始周游列国。孔子先后去了卫、宋、曹、齐、陈、蔡、楚等国。孔子虽然在各国都受到了尊重,但由于孔子以仁为核心,以礼为秩序,要求和谐,爱惜民力的政治主张和当时诸侯追求的霸道格格不入,孔子始终未能得到重用从而实施自己的政治理想。孔子68岁回到鲁国,鲁国国君对孔子相当礼遇,但依旧没有重用孔子。

孔子的政治理想在当时无法得到实施,但孔子之伟大在于“知其不可行而行之”,他将自己的政治理想寄托于后世。孔子因而在回到鲁国之后停止了直接的政治活动,一面继续整理文化典籍,修订六经;一面广收弟子,大规模的开展文化教育事业,相传教授弟子3000余人,其中精通六艺的弟子有72人。

晚年,孔子的最得意弟子颜回不幸早逝,得意门生子路死于卫国内乱,儿子孔鲤亦早逝,孔子在“道不行”和这一连串的打击之下,笔者猜测孔子的身体健康受到了极大的损害,孔子于公元前479年农历二月十一日73岁时(72周岁)与世长辞。

孔子家谱

- 卌七世祖 黄帝轩辕氏

- 卌六世祖 少昊金天氏(玄嚣)

- 卌五世祖 蟜极

- 卌四世祖 帝喾高辛氏

- 卌三世祖 契

- 卌二世祖 昭明

- 卌一世祖 相土

- 四十世祖 昌若

- 卅九世祖 曹圉

- 卅八世祖 冥

- 卅七世祖 振(王亥)王恒

- 卅六世祖 上甲微

- 卅五世祖 报乙

- 卅四世祖 报丙

- 卅三世祖 报丁

- 卅二世祖 主壬

- 卅一世祖 主癸

- 三十世祖 商王成汤(太乙)

- 廿九世祖 太丁 商王外丙 商王仲壬

- 廿八世祖 商王太甲(太宗)

- 廿七世祖 商王沃丁 商王太庚

- 廿六世祖 商王小甲 商王雍己 商王太戊(中宗)

- 廿五世祖 商王仲丁 商王外壬 商王河亶甲

- 廿四世祖 商王祖乙

- 廿三世祖 商王祖辛 商王沃甲

- 廿二世祖 商王祖丁 商王南庚

- 廿一世祖 商王阳甲 商王盘庚 商王小辛 商王小乙

- 廿一世祖 商王武丁(高宗)

- 二十世祖 商王祖庚 商王祖甲

- 十九世祖 商王廪辛

- 十八世祖 商王康丁

- 十七世祖 商王武乙

- 十六世祖 商王文丁

- 十五世祖 商王帝乙

- 十四世祖 商王帝辛(纣)微子 微仲衍

- 十三世祖 宋公稽

- 十二世祖 宋丁公申

- 十一世祖 宋闵公共

- 十世祖 弗父何

- 九世祖 宋父周

- 八世祖 世子胜

- 七世祖 正考父

- 六世祖 孔父嘉

- 五世祖 木金父

- 高祖 祁父

- 曾祖 防叔

- 祖父 伯夏

- 父 叔梁纥

- 孔子

- 子 孔鲤 孔子雕塑

- 孙 孔伋

- 曾孙 孔白

- 玄孙 孔求

- 六代孙 孔箕

- 七代孙 孔穿

- 八代孙 孔谦

- 九代孙 孔鲋、孔树、孔腾,汉高祖刘邦封孔腾为“奉祀君”

- 十代孙 孔忠

- 十一代孙 孔武

- 十二代孙 孔延年

- 十三代孙 孔霸,汉元帝封为“褒成侯”,赐食邑八百户。

- 十四代孙 孔福,被汉成帝绥和元年封为“殷绍嘉侯”

- 十五代孙 孔房,褒成侯

- 十六代孙 孔均,褒成侯

- 十七代孙 孔志,褒成侯

- 十八代孙 孔损,褒亭侯

- 十九代孙 孔曜,奉圣亭侯

- 二十代孙 孔完、孔赞,褒成侯,孔融,北海太守、汉太中大夫

- 二十一代孙 孔羡,宗圣侯

- 二十二代孙 孔震,奉圣亭侯

- 二十三代孙 孔嶷,奉圣亭侯

- 二十四代孙 孔抚,奉圣亭侯

- 二十五代孙 孔懿,奉圣亭侯

- 二十六代孙 孔鲜,奉圣亭侯

- 二十七代孙 孔乘,崇圣大夫

- 二十八代孙 孔灵珍,崇圣侯

- 二十九代孙 孔文泰,崇圣侯

- 三十代孙 孔渠,崇圣侯

- 三十一代孙 孔长孙,恭圣侯

- 三十二代孙 孔嗣悊,绍圣侯

- 三十三代孙 孔德伦,褒圣侯

- 三十四代孙 孔崇基,褒圣侯

- 三十五代孙 孔璲之,褒圣侯、文宣王兼兖州长史

- 三十六代孙 孔萱,文宣公

- 三十七代孙 孔齐卿,文宣公

- 三十八代孙 孔惟晊,文宣公

- 三十九代孙 孔策,文宣公

- 四十代孙 孔振,文宣公

- 四十一代孙 孔昭俭,文宣公

- 四十二代孙 孔光嗣,泗水主簿

- 四十三代孙 孔仁玉,文宣公兼曲阜县令

- 四十四代孙 孔宜,文宣公兼曲阜主簿、赞善大夫

- 四十五代孙 孔延世,文宣公兼曲阜县令 历代衍圣公:

- 第46代衍圣公 孔圣佑,文宣公兼知县事、孔宗愿,

- 第47代衍圣公 孔若虚、孔若愚、孔若蒙

- 第48代衍圣公 孔端立、孔端操、孔端友(南宗)

- 第49代衍圣公 孔琥、孔璠、孔玠(南宗)

- 第50代衍圣公 孔拂、孔摠、孔晋、孔拯

- 第51代衍圣公 孔元用、孔元孝、孔文远(南宗)、孔元措、孔元紘

- 第52代衍圣公 孔之厚、孔之全、孔万春、孔之周

- 第53代衍圣公 孔浣、孔治、孔贞、孔洙(南宗)

- 第54代衍圣公 孔思晦、孔思诚、孔思许(南宗)

- 第55代衍圣公 孔克坚、孔克忠(南宗)

- 第56代衍圣公 孔希学、孔希路(南宗)

- 第57代衍圣公 孔讷、孔议(南宗)

- 第58代衍圣公 孔公鉴、孔公诚(南宗)

- 第59代衍圣公 孔彦缙、孔彦绳(南宗)

- 第60代衍圣公 孔承庆、孔承美(南宗)

- 第61代衍圣公 孔宏绪、孔宏泰(字永实)、孔弘章(南宗)

- 第62代衍圣公 孔闻韶、孔闻音(南宗)

- 第63代衍圣公 孔贞干、孔贞宁、孔贞运(南宗)

- 第64代衍圣公 孔尚贤、孔尚乾(南宗)

- 第65代衍圣公 孔衍植、孔衍桢(南宗)

- 第66代衍圣公 孔兴燮、孔兴燫(南宗)

- 第67代衍圣公 孔毓圻、孔毓垣(南宗)

- 第68代衍圣公 孔传铎、孔传锦(南宗)

- 第69代衍圣公 孔继濩、孔继涛(南宗)

- 第70代衍圣公 孔广棨、孔广杓(南宗)

- 第71代衍圣公 孔昭烜、孔昭焕(南宗)

- 第72代衍圣公 孔宪培、孔宪坤(南宗)

- 第73代衍圣公 孔庆鎔、孔庆仪(南宗)

- 第74代衍圣公 孔繁灏、孔繁豪(南宗)

- 第75代衍圣公 孔祥珂、孔祥楷(南宗)

- 第76代衍圣公 孔令贻(字谷孙),1877年(光绪三年)5岁时承袭衍圣公

- 第77代衍圣公 孔德成(1920年生)

- 第78代大成至圣先师奉祀官 孔维益

- 第79代大成至圣先师奉祀官 孔垂长

- 第80代大成至圣先师奉祀官 孔佑仁

- 第80代之后的辈分字:钦、绍、念、显、扬、建、道、敦、安、定、懋、修、肈、彝、常、裕、文、焕、景、瑞、永、锡、世、绪、昌。

论语·为政子曰:“吾与回言终日,不违,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回也不愚。”

大意孔子说:“我对着颜回讲了一整天的话,他从不反问,好像是个听不懂的愚人。散学以后,我看他自修时与同学谈论,对我所言,甚能发挥,回啊!他其实不愚。

本章记孔子赞扬颜回的大智若愚。

颜回是孔子最为深爱、最为得意的弟子,小孔子三十岁。其读书的天资极高,又勤奋好学,可能用功过头,脑力透支,加之他终身只读书不做官,家境贫寒,所以,二十九岁时,发须尽白,四十岁便夭亡。孔子一直视颜回为唯一得其真传的弟子,而颜回却死在他的前头,意味着孔门绝后,孔子为此痛不欲生。

颜回,字子渊。古人的名和字是相因的,《说文解字》释“回”,渊水也。释“渊”,回水也,两者互释。颜回是鲁国人。崔述曰:“颜氏之名著于鲁者多矣。《春秋传》有颜高、颜羽、颜息,《吕览》亦有颜阖,则颜子为鲁人信也。”鲁国姓颜的名人很多,而颜渊是鲁国人的偶像。唐代大书法家颜真卿的家谱中认颜回为祖先。《仲尼弟子列传》中颜氏居其八:颜路、颜回、颜幸、颜高、颜祖、颜之仆、颜哙、颜何,都是鲁人。颜真卿的五世祖,南北朝著名文字家、教育家,著有《颜氏家训》的颜之推说,这些姓颜的鲁人都是仲尼母族。孔子的母亲姓颜,孔门颜姓弟子多为其母系族人。

孔子的弟子颜路,是颜回的父亲,据说是孔子的表弟。颜回是孔子的表侄,与伯鲤为表兄弟。孔子与颜回除师徒关系外,还有一层近于父子的亲缘关系。《论语·先进》篇中记载:“颜渊死,颜路请子之车以为椁。子曰:‘才不才,亦各言其子也。鲤也死,有棺而无椁。吾不徒行以为之椁。以吾从大夫之后,不可徒行也。”(11·7)颜路请孔子把车卖了给颜回做一副棺椁。孔子说:不管有才还是无才,颜渊、孔鲤总归都是我们的儿子。孔鲤死的时候,也是有棺无椁。我没有卖了车自己步行给他买椁。因为我还要跟随在大夫之后,是不可以步行的。结果孔门弟子出资厚葬了颜回,见《论语·先进》:“颜渊死,门人欲厚葬之。子曰:‘不可!’门人厚葬之。子曰:‘回也视予犹父也,予不得视犹子也。非我也,夫二三子也。’”(11·10)孔子无法拦阻弟子们厚葬颜回,只好感叹道:“颜回视我如父,我却不能待之如子。”因为孔鲤为兄,死在前头,无椁。兄无椁,弟却有椁,这是让颜回背上了违礼的罪名。孔子不愿厚葬颜回,正是从家族长幼有序的礼节来考虑的。而孔门弟子要厚葬颜回,因为颜回的德行、学问在孔门排名第一,为大家所景仰,不厚葬无以显示他在众人心目中的地位,厚葬也是为光大孔门的德风。所以,孔子只能抛舍与颜回的父子之礼,而从大家的心愿。

颜回是一个外表木讷,内心聪慧的人。正如孔子所谓“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4·24)从小就具有君子之风。“吾与回言终日,不违,如愚。”说的正是颜回初入孔门时的情景。钱穆将此句断为“吾与回言,终日不违,如愚。”两种断法,意思相近,都是说颜回在课堂上听课时,很少举手发言,也不提反对意见,好像没听懂似的。而其他几位高徒却表现得很活跃,时常会与老师切磋。比如《论语·八佾》篇中,子夏由孔子所谓“绘事后素”,想到礼是后来才有的。孔子称赞道“启予者商也。”(3·8)又比如《论语·学而》中,子贡问:“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孔子说:“不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子贡由此悟出“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的学习方法(1·15)。也有敢与老师争辩的,比如宰我说:“三年之丧,期已久矣!”(17·21)唯颜回坐在一旁,一言不吭,只知道点头。孔子教学一向是“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没等到学生想搞明白又搞不明白,想表达又表达不清楚时不去启发他。而颜回一声不响,谁知道他到底是听懂没听懂,叫孔子无从下手。且孔子是喜欢弟子提问的,他总能在与弟子的讨论中受到启发,而颜回“终日不违”,令他颇为失望。他说:“回也非助我者也,于吾所言无所不说。”(11·3)颜回不是对我有帮助的人,对我所说的话没有不心悦诚服的。

颜回“终日不违”,是对老师“唯命是从”的不违吗?是“唯上,唯书”的愚信盲从吗?并不是。颜回天资高,听言即悟,不仅听课时毫无疑难障碍,且能了悟言外之意。且其生性深厚不浅露,不爱在人前卖弄。而子贡之流听言而识,囿于文字之中,需与老师就言词上切磋,经老师点拔后,才能开化。

“退而省其私”的“私”:一说是颜子离师后的言行,即指其日常一切动静语默之间,能将所学运用于实践。二说弟子自修。《礼记·学记》:“大学之教也,退息必有居学。”居学是指学校中学生自修的地方。私是指自修时,与同学们的讨论。孔子省其私,是想看看他到底有没听懂讲课的内容,故课后的讨论更为恰当,第二解为好。

“亦足以发”之“发”,是孟子所谓“时雨化之”,万物生发之发;是朱熹所谓“月映万川”,闻一理便能阐发出万物之理之发。子夏、子贡的悟性仅停留在“举一隅而以三隅反”(7·8),“告诸往而知来者”(1·15)。子贡说:“回也闻一以知十,赐也闻一以知二。”(5·8)颜回闻一,便能推知全体,而子贡闻一,只能由此及彼。颜回能由物之理,而知天之道,而子贡仍陷在一物一理之中,难能贯通,所以“回也不愚”。

颜回之若愚,正是其聪明绝顶之处。我们读书时,也不妨学点颜回“不违”的傻气。朱子说:“凡读书须虚心,且以未识字底将本文熟读平看。”读书的时候必须得放空了心思,不抱任何陈见、偏见,要像不识字的人刚学识字那样逐字逐句地将文章反复熟读。此句中的“未识字底”与颜回的“终日不违”实是一个意思。只有完全放空自己,才能从头到尾听完别人所说的话,再从头来梳理对方的思路 ,判断对方的观点。多数人都是凭自己已有的观念来读书闻道,符合的,就对,不符合的,就错,或将书里的话往自己的意图中套。如此读书,对你的智识未能有增加,反而愈读愈偏狭。“不违”是一个很不容易达到的境界。这个“不违”不是表面上的不违背,而是真心诚意地认同,像海绵一样无有排斥地吸收。不违,才能多闻;多闻,才能广博心智。颜回闻一知十的诀窍,恰在“不违”。

儒家学派一直有“颜、曾、孔、孟”四大家族之说,指的是孔子、曾子、孟子、颜回这四位对儒家学说做出特殊贡献的先哲,历代帝王均对这四位进行分封,并由其后人世袭领爵。

其中孔子的孙子子思,与颜回、曾子、孟子并称“四配”,同时被封为述圣,但孔氏后人以衍圣公世袭,因此不计在内。生平儒家“四大圣人”指的是衍圣公孔子、复圣颜回、宗圣曾参、亚圣孟轲。

扩展资料

孔子建构了完整的“德道”思想体系:在个体层面主张“仁、礼”之德性与德行。孔子的仁说,体现了人道精神,孔子的礼说,则体现了礼制精神,即现代意义上的秩序和制度。

人道主义这是人类永恒的主题,对于任何社会,任何时代,任何一个政府都是适用的,而秩序和制度社会则是建立人类文明社会的基本要求。孔子的这种人道主义和秩序精神是中国古代社会政治思想的精华。

孔子的政治思想核心内容是“礼”与“仁”,在治国的方略上,他主张“为政以德”,用道德和礼教来治理国家是最高尚的治国之道。

这种治国方略也叫“德治”或“礼治”。这种方略把德、礼施之于民,严格了等级制,把贵族和庶民截然划分治者与被治者。打破了贵族和庶民间原有的一条重要界限。

孔子开创了私人讲学之风,倡导仁义礼智信。有弟子三千,其中贤人七十二。他曾带领部分弟子周游列国十三年,晚年修订《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经。

孔子去世后,其弟子及再传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语录和思想记录下来,整理编成《论语》。该书被奉为儒家经典。

——孔子

——孟子

——曾子

——颜回

民间有孔、孟、颜、曾4姓一个通天谱的说法。所谓“通天谱”,就是普天之下只有一个家谱。在中国的宗谱文化中,一般都是一姓一谱,孔、孟、颜、曾这4姓为什么会是一个通天谱呢? 孔、孟、曾、颜4姓的祖先可分别追溯到孔丘、孟轲、颜回及曾参,他们4人分别被历代推崇为尊圣孔子、亚圣孟子、复圣颜子、宗圣曾子,为儒家学说的4大圣贤。这4姓的家谱,一般由皇帝同时赐予,所以,排的字辈是完全一样的。 据原商丘县地方志办公室副主任孟宪柱讲,其实,孔、孟、颜、曾、卜、闵、冉7个姓全部是一个通天谱。封建时期,一般由皇帝赐封字辈到山东曲阜孔府,然后,其他6个姓氏的族人就到曲阜领家谱,所以,7个姓全部是用一个家谱。 根据《孔府内宅轶事》及孔府有关典籍记载,孔子后裔排行是根据乾隆年间乾隆皇帝的圣旨定下来的。乾隆皇帝下旨赐给孔府30个字作为行辈。这30个字的排列是:

希言公彦承,弘闻祯尚衍

兴敏传继广,昭宪庆繁祥

令德维垂佑,钦绍念显扬

1920年,孔子第七十六代孙孔令贻又续了20字:

建道敦安定,懋修譬益长

裕文涣景瑞,永锡世绪昌

后续的20个字加上乾隆赐的30个字,共50个字,孔令贻把后续20字报呈当时的北洋政府内务部批准,咨行各省市。 希 言 公 彦 承 宏 闻 贞 尚 衍

56代 57代 58代 59代 60代 61代 62代 63代 64代 65代

兴 毓 传 继 广 昭 宪 庆 繁 祥

66代 67代 68代 69代 70代 71代 72代 73代 74代 75代

令 德 维 垂 佑 钦 绍 念 显 扬

76代 77代 78代 79代 80代 81代 82代 83代 84代 85代

建 道 敦  安 定 懋 修 肇 彝 常

86代 87代 88代 89代 90代 91代 92代 93代 94代 95代

裕 文 焕 景 瑞 永 锡 世 绪 昌

96代 97代 98代 99代 100代 101代 102代 103代 104代 105代

孔子的历史

[编辑本段]孔子简介 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农历八月廿七)~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农历二月十一),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