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子恺的家谱?

栏目:资讯发布:2023-10-02浏览:3收藏

丰子恺的家谱?,第1张

丰子恺(1898119-1975915)原名丰润,又名丰仁,浙江桐乡石门镇人,名仁,又名婴行。我国现代著名画家、文学家、美术和音乐教育家,是一位多方面卓有成就的文艺大师。解放后曾任中国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美协上海分会主席、上海中国画院院长、上海对外文化协会副会长等职。被国际友人誉为“现代中国最像艺术家的艺术” 。丰子恺风格独特的漫画作品影响很大,深受人们的喜爱。他的作品内涵深刻,耐人寻味。

自幼爱好美术,1914年入省立第一师范学校,从李叔同学习绘画和音乐。1918年秋,李叔同在杭州虎跑寺出家,对他的思想影响甚大。1917年与同学组织桐荫画会。1919年师范学校毕业后,与同学数人在上海创办上海专科师范学校,并任图画教师。1921年东渡日本短期考察,学习绘画、音乐和外语。1922年回国到浙江上虞春辉中学教授图画和音乐,与朱自清、朱光潜等人结为好友。回国后从事美术、音乐教学,曾任上海开明书店编辑、上海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美术教授。同时进行绘画、文学创作和文学、艺术方面的编译工作。1924年,与友人创办立达学园。抗战期间,辗转于西南各地,在一些大专院校执教。文艺刊物《我们的七月》4月号首次发表了他的画作《人散后,一钩新月天如水》。其后,他的画在《文学周报》上陆续发表,并冠以“漫画”的题头。自此中国才开始有“漫画”这一名称。1925年成立立达学会,参加者有茅盾、陈望道、叶圣陶、郑振锋、胡愈之等人。1926年,任教职于上海艺术大学。1929年被开明书店聘为编辑。1931年,他的第一本散文集《缘缘堂随笔》由开明书店出版。七七事变后,率全家逃难。1937年编成《漫画日本侵华史》出版。1939年任浙江大学讲师、副教授。1942年任重庆国立艺专教授兼教务主任。1943年起结束教学生涯,专门从事绘画和写作。陆续译著出版《音乐的常识》、《音乐入门》、《近世十大音乐家》、《孩子们的音乐》等面向中小学生和普通音乐爱好者的通俗读物,为现代音乐知识的普及作了许多有益的工作。1946年返上海。出版画册《子恺漫画选》。1952年后历任上海文史馆馆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上海分会副主席、中国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上海市对外文化协会副会长、上海市文联副主席、全国政协委员等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上海中国画院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上海分会主席,上海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副主席等。工绘画、书法,亦擅散文创作及文学翻译。

丰子恺,是中国现代受人景仰的漫画家,散文家。他的绘画,文章在几十年沧桑风雨中保持一贯的风格:雍容恬静,其漫画更是脍炙人口。丰先生作品流传极广,失散也很多,就是结集出版的五十余种画册也大多绝迹于市场,给读者带来极大遗憾。在丰子恺先生的作品中,漫画恐怕是最为著名的了。往往是寥寥几笔,就勾画出一个意境,比如《人散后,一钩新月天如水》,几个茶杯,一卷帘栊,便是十分心情。丰先生的许多漫画,都是以儿童作为题材的,例如《阿宝赤膊》,《你给我削瓜,我给你打扇》和《会议》。读丰先生的儿童漫画,让我们这些所谓的成人都觉得惭愧。什么时候,我们这个世界,能少一些欺诈,少一些执着,多一些自然,多一些淡泊。

丰子恺的散文,在我国新文学史上也有较大的影响。主要作品有《缘缘堂随笔》《缘缘堂再笔》《随笔二十篇》《甘美的回忆》《艺术趣味》《率真集》等。这些作品除一部分艺术评论以外,大都是叙述他自己亲身经历的生活和日常接触的人事,表现浓厚的生活情趣。

丰子恺作品

著有:《缘缘堂随笔》、《丰子恺书法》等。

著作书目:

《子恺漫画》1926,开明

《子恺画集》1927,开明

《西洋美术史》1928,开明

《缘缘堂随笔》(散文集)1931,开明;增订本,1957,人文

《子恺小品集》1933,上海开华书局

《随笔二十篇》1934,天马

《艺术趣味》(散文集)1934,开明

《绘画与文学》(论文集)1934,开明

《近代艺术纲要》(论文)1934,中华

《车厢社会》(散文集)1935,良友

《艺术丛话》(论文集)1935,良友

《丰子恺创作选》(散文集)1936,上海仿古书店

《艺术漫谈》1936,上海人间书屋

《缘缘堂再笔》(散文集)1937,开明

《漫画阿Q正传》1939,开明

《子恺近作散文集》1941,成都普益图书馆

《艺术修养基础》(论文集)1941,桂林文化供应社

《画中有诗》(诗配画)1943,桂林文光书店

《教师日记》(日记体散文集)1944,重庆崇德书店

《艺术与人生》(论文集)1944.1,桂林民友书店

《古诗新画》(子恺漫画全集之一)1945,开明

《儿童相》(子恺漫画全集之二)l945,开明

《学生相》(子恺漫画全集之三)1945,开明

《民间相》(子恺漫画全集之四)1945,开明

《都市相》(子恺漫画全集之五)1945,开明

《战时相》(于恺漫画全集之六)1945,开明

《率真集》(散文集)1946,上海万叶书店

《小钞票历险记》(童话)1947,上海万叶书店

《子恺漫画选》1955.11,人民美术出版社

《子恺漫画全集》1962.11,香港岭南出版社

《缘缘堂集外遗文》明川编,1979,香港问学社

《丰子恺散文选集》1982,上海文艺

《缘缘堂随笔集》1983,浙江文艺

翻译书目:

《苦闷的象征》(理论集)日本厨川白村著,1925,商务

《艺术概论》日本黑田鹏信著,1928,开明

《初恋》(小说)俄国屠格涅夫著,1931,开明

《自杀俱乐部》(长篇小说)英国史蒂文生著,1932,开明

《猎人笔记》俄国屠格涅夫著,1953,文生

1、处世以谦让为贵,做人以诚信为本。

2、勤学上进,与人为善,忠厚孝顺,好好干事。

3、尊老爱幼,为人谦和,诚实守信,孝道当先。

4、量入为出,勤俭持家,积德行善,和睦相处。

5、尊敬师长,爱护弱小;勤俭节约,杜绝浪费。

6、不说脏话,文明礼让;诚实守信,说到做到。

7、孝敬长辈,忠于朋友;待人无私,懂得分享。

8、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一丝一缕,应念物力维艰。

9、富贵极处守谦守俭。

10、尊敬长辈,孝敬父母。

11、勤俭持家,和睦团结。

12、正直做人,踏实做事。

13、口中有德、目中有人、心中有爱、行中有善。 家规:孝敬为先、克己厚人、学会感恩、健康第一。

14、勤俭持家,不铺张浪费。

15、尊老爱幼,孝敬父母,尊敬师长。

春[春、萅、、旾、,读音作chūn(ㄔㄨㄣ)]

一姓氏渊源:

第一个渊源:源于官位,出自上古时期少昊帝属下春扈氏,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

少昊氏,为中国上古五帝之一,他设置有九农之官,负责掌管农业。农从春起,因此又称“春扈氏农正”,简称“农正”、踳官。

在春扈氏农正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官职称谓为姓氏者,称春扈氏、春氏、踳氏、扈氏、舛氏等。

第二个渊源:源于官位,出自西周时期春官制,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

中国古代,常以春夏秋冬四季名设官。唐朝时期贾公彦在《周礼正义序》中引《左传》记载:“颛顼以来,春官为木正。”在西周时期,以“宗伯”为“春官”,为六官之一,掌管邦礼。

春官,亦称作春卿、春官正。在周王朝,春、夏、秋、冬四官被称作“四辅”。

在春官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官职称谓为姓氏者,称春氏,是非常古老的姓氏之一。

第三个渊源:源于古八卦,出自古代方位之称,属于以方位称谓为氏。

中国古人在天文星图上发现,北斗七星在立春时节,斗柄指向东方日出之处,形如“旾”字。

“旾”字即古“春”字,因此古人以东方为春,后世遂以“春”指代东方,故而有春方(东方)、春路(向东方的道路)、春溟(东海)等称谓。如今天著名的武汉东湖,仍有人称其为春湖。

在春秋时期,即有人以所居方位为姓氏,如居城之东边、邑之东方、国之东部之人就有以向称氏者。到汉朝时期,著名的复姓十三氏中就有东宫、东郭、东门、东野、东田、东陵、东蒙、东莱、东邱、东乡、东里、东关、东闾,其后代中有人省文简化改为单姓东氏,亦称春氏,世代相传至今。

第四个渊源:源于芈姓,出自战国时期楚国春申君黄歇之后裔,属于以先祖爵位名称为氏。

据文献《何氏姓苑》记载:“春姓,春申君黄歇之后。”

春申君,黄歇,公元前?~前238年,战国四公子之一,楚国国相。

黄歇少年时便游学,他博闻、善辩、明智、忠信,他宽厚爱人、礼贤下士、招致宾客,以辅佐治国而闻于世。

在楚顷襄王执政时期,秦昭襄王派大将白起带兵打败韩、魏两国后,联合韩、魏两国共同讨伐楚国。当时形势危急,楚顷襄王派能言善辩的黄歇出使秦国,说服秦昭襄王退兵。

后楚顷襄王病重,黄歇设计使留在秦国作为人质的楚太子熊完逃回楚国即位,即楚考烈王。在楚考烈王元年,楚考烈王以黄歇为相,封为春申君。赐淮北地十二县。在秦军围攻邯郸时,黄歇带兵救援。后又为楚北伐灭鲁。

当时楚考烈王无子,黄歇深以此为忧。后来,黄歇娶赵国女子李园之妹,在李园之妹有身孕后,将她献于楚考烈王,生子被立为太子(楚幽王),而李园之妹则被立为王后。李园因此逐渐掌握大权,他怕这件事情会败露,遂蓄养死士,欲杀黄歇。

在楚考烈王病逝后,李园令刺客埋伏于棘门之内,然后招黄歇来做客。黄歇欣然而来,结果被李园杀死,然后还要戮杀其全家,致使黄歇族人四散逃逸。

在黄歇的后裔子孙中,有以黄歇之爵“春申君”为姓氏者,称春申氏。后有省文简化为单姓春氏、申氏者,亦有仍以复姓承传至今者。

第五个渊源:源于官位,出自南北朝时期北周官制春官府都上士,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

西魏恭帝元廓三年(公元556年),宇文护掌管国家大政,为大司马,后封晋国公。他迫使西魏恭帝禅位于周,不久就在西魏恭帝四年(公元557年)杀了元廓。同年,宇文护扶持宇文觉称周天王,建立北周政权,是为北周孝闵帝。

两年后的北周明帝宇文毓武成元年(公元559年),宇文护废黜了宇文觉,然后毒死了他,又立西魏王朝的实际建立者宇文泰第四子宇文邕为帝,是为北周武帝。

北周武帝仿周礼,设置了春官府,通令为大宗伯卿,称都上士,官秩正三命,司职一如西周时期的春官,负责掌管邦礼。该官职后成为历朝历代的礼部员外郎。

在北周春官府都上士的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官职称谓为姓氏者,称春官氏,后汉化省文简化为单姓春氏、都氏。

第六个渊源:源于官位,出自元朝时期官制春官正兼夏官正,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

元朝时期,在太史院设有“春官正兼夏官正”之官职,由通晓天文历算的学者担当,其中历有西域人、 、波斯人等,定员一人,掌管观测天象,计算历法,官秩正五品,辖下有南北日官等属员。

在“春官正兼夏官正”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官职称谓为姓氏者,称春氏。

第七个渊源:源于职业,出自唐朝时期酿酒官衙春司,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

在唐朝,人们皆呼酒为“春”,如春杯(酒杯)、春台(饭桌)、春酎(春酒)等。因此,酿酒官衙即作“春司”,掌管酿酒之官吏、工匠俗称春官、春师,甚至许多酿酒家族多称为“春长世家”、“春涌酎世”、“永春人家”等。

在春官、春师等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的官职或职业称谓为姓氏者,称春氏,或酒氏。

第八个渊源:源于蒙古族,出自元朝时期蒙古实哷部,属于以部落名称汉化为氏。

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蒙古八旗姓》记载:蒙古族实哷氏,亦称什勒氏,世居乌叶尔拜柴(今内蒙古郭尔罗斯)。后有满族引为姓氏者,满语为Sire Hala。

蒙古族、满族实哷氏,在清朝晚期多冠汉姓为春氏、石氏、郭氏等。

第九个渊源:源于赫哲族,出自明朝时期赫哲族禄叶哷部,属于以部落名称汉化为氏。

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满洲八旗姓》记载,赫哲族禄叶哷氏,亦称努叶勒氏、陆如火氏,属于依兰三姓之一,以部为姓,世居黑龙江沿岸、三姓(今黑龙江依兰)、虎尔哈(今黑龙江宁安)、松花江、奇纳林赫哲部(今黑龙江同江秦得利)等地。后有满族引为姓氏者,满语为Ruyere Hala。

赫哲族、满族禄叶哷氏,在清朝中叶以后多冠汉姓为陆氏、芦氏、春氏。

第十个渊源:源于满族,属于以部落名称汉化为氏。

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满洲八旗姓》记载:

①满族富察氏,满语为Fuca Hala,属于满族、锡伯族、蒙古族共有姓氏。今日满族中的富氏、傅氏、春氏等,为同一原始满族姓氏中富察氏的后裔。富、傅二者之间,只是在冠用汉字时所出现的同音异字。满族富察氏是清朝道光末年仿效汉族文化习俗,取其满族多音节姓氏中的第一个音节“富”、“傅”而冠用的汉姓。早在明朝中叶以前,富(傅、春)氏的先人在迁徙中,曾经居住在今日吉林省伊通县境内的阿什河、斡泯河流域。富察氏是以地命名的姓氏。按《八旗满洲氏族通谱》的记载:“富察,本系地名,因以为氏。其氏族甚繁,散处于沙济、叶赫……长白山及各地方……富察氏先世旺吉努,满洲镶黄旗人,世居沙济地方,后金初年率族众投归,清太祖努尔哈赤将族众编为半个佐领,由其统领。”富察氏族众在女真各部的统一战争中,多有业绩,史料中立传之人达十数人之多。查寻富察氏宗族在明代以前的迁徙足迹,他们氏族的原始居住地在黑龙江中下游地区。氏族在随着历史上女真人的数次大规模迁徙而逐步南迁。在漫长的历史岁月里,迁徙途中遗留下多处氏族居住过的遗址,在宗族谱书中所记注的蜚悠城即是其中的一处。远在金、元时期,富察氏的氏族姓氏为蒲察氏,并为金代的女真大姓,亦是金代的望族。《金史·列传》中记载了十数位蒲察氏族中成员的传记。据史籍《金史,国语》的注释,蒲察氏在金国时期汉译为李氏。今日满族富(傅)的姓氏演变,从金国时期起即产生音移变化,而没有产生译意上的变化,故此形成了由蒲察氏→富察氏→富(傅)氏的全部演变过程。到清朝末期光绪二十六年(庚子,公元1900年),有傅吉凯为镶红旗副都统,率军在北京应用抵抗八国联军的入侵,壮烈牺牲。其妻为免遭侵略军侮辱,令女儿、女婿自缢,然后举烛焚家。其子傅春祥、傅春寿后因家谱焚毁,令后裔皆以“春”为姓氏,世代相延至今。

②满族洪鄂春氏,满语为Hongecun Hala,世居伊汉阿拉屯、雅兰(今俄罗斯雅兰河流域)、绥分(今黑龙江绥分河上游地区)、辉发(今吉林柳河、辉发河以及沙河下游,桦甸、辉南一带)等地,后多冠汉姓为洪氏、关氏、春氏。

③满族讷哷氏,亦称那尔氏,满语为Nere Hala,世居黑龙江,所冠汉姓为春氏、康氏。

④满族诺罗氏,亦称诺落氏,满语为Nolo Hala,世居舍楞阿河(今地待考),所冠汉姓为春氏。

二得姓始祖:

春申君

三当代名人:

春良会:(公元?~1357年待考),亦称东良会;巩昌人(今陕西陇西)。著名元朝末期将领。

春良会个性耿直,事亲孝顺,教子爱国。

春良会很重视文教,并且培养儿子继承他的事业。经过长年的努力,后来东良会和他两个儿子治理的地方,人们都知书识礼,尊重文化。

元朝末期,春良会出任商州(今陕西商洛商州区)总兵,适遇红巾军大起义,他让长子携眷属前往华州(今陕西华县)居住,次子携眷属前往朝色居住,临行前他对两个儿子说:“朝廷把一方土地交由我管理,义当死守。”

元至正十六年(公元1357年),当红巾军在李武、崔德再的率领下,经襄樊大举进攻商州城时,春良会指挥全城将士奋勇死守,直至战死。部属将士们在他的忠勇行为感召下,个个奋不顾身,虽死伤众多,但城未失守,保住了全城,为摇摇欲坠的元朝陕西的各州、郡地方官员树立了忠臣之榜样,陕西的各州、郡因此拼死抵抗红巾军,并向元朝廷告急。

元朝 派遣悍将察罕帖木儿、李思齐等领兵入关围剿。元至正十六年夏天,红巾军首领刘福通又派李喜喜、白不信、大刀敖等将领率军进陕增援。红巾军援军入陕后,攻占了兴元路(今陕西汉中)、秦州(今甘肃天水)、巩昌(今甘肃陇西)等地,又合兵围攻凤翔,但最终皆遭到了察罕帖木儿的凶猛打击,损失重大。

春 柳:(公元1937~今),本名柳春青;内蒙古人。著名教育家、书画家。

文化部特聘书画家,世界杰出华人艺术家,世界杰出华人艺术家金紫荆荣誉勋章获得者,文化部中国诗歌文化中心研究员,世界汉诗优秀艺术家,中国优秀作家,世界优秀专家,世界教科文卫组织专家成员。《中国评论》特邀评论员, 中央党校《市县领导月刊》管理委员会委员,《中国书画研究》特邀撰稿人,《华人艺术》特邀编委,中国亚太经济发展研究中心行业高级研究员,中国国际经济文化发展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中国国学研究会研究员。书法作品在美国纽约华埠孔子大厦、中国艺术中心大厦、美国休斯顿大学、日本东京美术馆、日本东京银座、日本大阪美术馆、韩国汉城、首尔、泰国曼谷、巴西圣保罗、比利时布鲁塞尔、加拿大温哥华、澳大利亚悉尼、澳洲新西兰、法国巴黎、古莱姆国家博物馆、奥地利维纳,、俄罗斯中央美术家之家、香港大会堂和台湾等国家和地区展出。

作品经文化部艺术品质部审定,经中 宝艺术品中心认定,收入《中 宝——书画艺术大典》销售于中国嘉德、荣宝、翰海、中商盛佳等各大拍卖公司,亚洲酒店易站,欧美和马来西亚网站,销售于《世界艺术网·中国杰出艺术家作品拍卖库》获中国当代书画艺术杰出成就奖,当代中国书画最具收藏价值的书画艺术家,书法作品印制“当代中华文化名家专题邮票,由人民日报、中国书画报和中国艺术报,各以四分一版面刊登宣传,与国际接轨,使书画艺术走向国际市场。

书法作品和论文《从美国高考作文看问题》由中国国家博物馆艺术品开发中心发出邀请,以国家顶级艺术珍品由国家博物馆收藏,并收于《中国艺术名家精品典藏》。

论著颇丰,号称其至今对人类有五大贡献:

①关于从根本理论上指导中小学生作文的理论,将人类从作文的误区里解放出来;

②关于书法之妙和传统与创新理论;

③美于全力培养人类社会竞争佼佼者的理论;

④关于撰写原始创新理论的理论;

⑤关于现代社会及其艺术表现的理论。

其《素质论》出席泰国曼谷国际教育论坛大会作专题学术报告。其《当今书法的弊病及其医治》由《中国书画研究》刊发后,由人民大会堂管理局赠发给全国十届人大和政协三次会议“两会”的文化艺术代表们阅读,受到广泛关注和高度评价。其《“外师造化”不能丢》和《书法创新论——略论传统入与传统出》双获国际金奖。《书法创新论——略论传统入与传统出》评为国家自主创新,中华爱国十大文化领袖人才特别提名奖。其《再论全力培养人类社会竞争的佼佼者》收入《中国专家、学者十年贡献人物业绩与文论》,其《问题不能混淆》刊发于《国际学术交流》和《中国新时期学术论文经典》;其《现代论》由《国际学术交流》刊发,被评为优秀论文一等奖,被誉为“学科带头人”,为中华民族的精神文明建设做出优异贡献。

以上由国家八大部委相关组织组建的中国记录年鉴汇编委员会和中国纪录证书鉴证委员会评为“华夏精英”金奖,为推动人类社会文明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做出了突出贡献,由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改革与发展研究所学术委员会从二十余万优秀人物中评为“改革先锋”金奖,为我国社会发展和改革开放事业做出突出贡献。

由中国人才战略与经济发展研究院、前进中国杂志社和新世纪兴国人才信息汇编编委员,从近十万余名具有高、中级职称的专家学者、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和社会各界有一定影响力的知名人士代表中评为“新世纪兴国人才”金奖,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为祖国的繁荣富强做出了突出贡献。

四迁徙分布:

根据公安部全国公民身份证号码查询服务中心统计,我国大陆春氏人口数为28323人以上,主要分布在云南、内蒙古、安徽、河南、四川五个省份,其他省份春氏户籍人口数均不足一千。北京市内春氏人数为228人以上。

注:

中国大陆夏氏人口数为4254549人以上,秋氏人口数为22707人以上,冬氏人口数为15661人以上。

五郡望堂号:

1郡望:

平原郡:始建于西汉高祖时期的西汉初年(公元前206年),治所在今山东省平原县西南。辖境相当于今山东省平原、陵县、禹城、齐河、临邑、商河、惠民、阳信等地。东汉以后,或为国,或为郡。北魏时期废黜。隋、唐两朝时期曾以德州为平原郡,治安德,即今山东省陵县。

光 州:即今河南省信阳市潢川县,古称弋阳郡、定城、光州、南郢州、淮南郡。潢川在古时称光国,西周初期为黄国,是中华黄氏的发源地,战国四公子之一春申君黄歇的故里。以流经境内的潢河而名,其水因流经黄国故土,春秋时期名为黄水,后来在“黄”旁加水,为“潢”。西汉初期,汉高祖刘邦在黄地置弋阳县,为潢川建县之始。东汉初期以弋阳为弋阳候国。三国时期,魏文帝黄初元年(公元220年)置弋阳郡,辖弋阳、期思、轪和西阳四县,隶豫州,始系郡、县同治。南北朝时期更名为定城。宋、齐、北魏、北齐、北周,曾改为南郢州、淮南郡,仍隶豫州。隋文帝开皇元年(公元581年)废淮南郡,复弋阳郡,统定城、光山、殷城、固始、期恩、乐安六县,隶杨州。唐高祖武德三年(公元620年)改弋阳郡为光州(治光山),以定城名为弘州(隶光州),唐睿宗太极元年(公元712年)徙光州治定城(潢川名光州之始),辖定城、光山、固始、仙居、殷城五县,隶淮南道。宋徽宗宣和元年(公元1119年)升光州为光山军,领属依故;高宗改光州为蒋州,未几即复;宁宗建州为两城,南城为县治、北城为州治。明朝时期,将南北城统称光州。清雍正年间升光州为直隶州,隶河南布政使司,辖光山、固始、息县、商城四县。民国二年(公元1913年)改光州直隶州为潢川县;民国十七年(公元1928年)为第三行政区治所,辖潢川、光山、固始、息县、商城、信阳、罗山、正阳八县;民国二十一年(公元1932年),为河南第九行政督察专员公署,辖潢川、光山、固始、息县、商城、信阳、罗山、经扶(今新县)八县。1949年1月中国人民 解放潢川,中央人民 设潢川专署,1952年并入信阳至今。潢川文化源远流长,汉末陈酆、晋代陈冲、元化大文豪马祖常、明朝刘绘、刘黄裳等文坛巨匠,都曾留下不朽的宏著名篇。境内文化古迹众多,黄国故城遗址为省级重点文化保护单位,出土的青铜器中有多件被珍藏于中国历史博物馆。

2堂号:

玉林堂:明朝春升(东升),博学能文,教子有方,生有四子,其中三人中了进士,人们称他“玉林凤群,科第世家”。

  早上有和大家分享我的家族族谱序言第一本,今晚分享第二个序。这两个序是我在一个多月前整理和翻译的。之所以选择在这个时候分享出来,因为正值清明时节,家家凭吊已故亲人。慎终追远,我以这样的方式缅怀先辈,牢记祖训不忘本。过节期间将陆续整理后面内容,只愿更多家族亲人能展卷阅读,知晓先祖故事。

第二本序

原文稿件

赠李氏族谱引

明·张国经 

族谱之作,所以明本支、正源委,俾伪不得以间,真疏不得以逾戚。而后之子孙、体统相继,尊卑有序,不至于混乱无别者,谱之功也。不然则真伪混淆,尊卑倒置,甚至冒他人之祖而不知,遗弃本根,岂不重可惜哉!

予知兴安县,因刘生业儒仁杰代亲家李活出所著谱图示予,予辞弗获。以是展谱而观,乃知其先祖陇西人也。因宦游汀州清流,家于上寮四堡里。自李藩迁广之循州紫金山居焉,次迁潮州之揭阳霖田都,再迁惠州之长乐陂下村居焉。其祖藩于绍兴十五年乙丑科登进士,授云南迪功郎。以至致祥七十三郎、子高九十五郎及至得生法开数公,积德深厚,家塾有方,由是子孙盛大,代有文人。通公应成化二年贡任闽之长泰县令;世亨公应正德八年贡任广西思恩府照磨,转升浔州通判;及曰巽以嘉靖戊午科经魁,任广西苍梧县知县,升江西广信府同知,转升藩王府左长史。其上代庠生姑不暇计,现如活、如濩、应运、龙桔、日章、日新、宾元、森元、国奇,或廪或增,英俊沸出。而家学渊源,缝帷都材,桃李成蹊,亦足为粤东之蒿矢矣!由此观之,天将大兴李氏欤!何其子孙之多贤耶?

今活虑子孙之繁庶,或不知所自,因修谱图以叙其世系、别其昭穆、记其事迹、计其行略。井井有条,实有得乎欧阳公作谱之遗意也!斯编也,非惟使李氏有以兴其尊祖敬宗之心,亦且有以知乎木本水源之由。谱之功岂曰小补之哉!

天启丁卯科赐进士任广西广信府知兴安县令 金潭张国经顿首拜撰

崇祯六年岁在癸酉仲春月上浣日敬旦复修

白话文解读:

做族谱这个事,是用来明确本支,正实源委,这样做的目的啊,是让假的东西不得已参杂,真的东西不会被践踏(埋没);让后世子孙,能够得以传承体统,尊卑有次序,不致于混乱不分,是做族谱的功劳!不然则真假混淆,尊卑倒置,甚至假冒他人的祖先而不知,遗弃自己的本根,岂能不心痛啊!

  兴安县县令刘仁杰,拿出一本族谱给我看,以委婉言辞让我为他的亲家李活写这个族谱的序,我不好推辞。(刘生业儒仁杰,“业儒”指的是以学习儒家文化为业,代指书香门第, 这句话的意思应该是,县令刘仁杰(一种尊称,说刘县令饱读诗书),具体是否此意要专家考证);于是打开谱一看,才知道李活的先祖是陇西人。因当官时游历到福建汀州清流县,家安在上寮四堡里。到了宋朝时迁到广东浔州紫金山居住,之后又迁往潮州揭洋霖田都,再迁到惠州长乐县陂下村居住。

  他的祖先李藩于宋朝绍兴十五年(1145年)考取进士,被授予云南迪功郎。到致祥公,子高公时,得生子之法,生了好几个儿子,积累的德行深厚,教导子女有方,于是子孙盛大,代有文人。

  通公(先祖李通),于明成化二年(1466年)被朝廷任命为福建长泰县令,世亨公于正德八年(1513年)被朝廷任命广西思恩府照磨,转升浔州府通判,在嘉靖壬午年取得五经考试第一名,担任广西苍梧县知县,升江西广信府同知,而后又转升藩王府左长史。

  祖上出秀才的很多,数不过来。现今,像李活,李濩,李应运,李龙桔,李日章,李日新,李宾元,李森元,李国奇,记录在册的,后来增加的(人才),英俊辈出。而且家学深厚,缝帷都村(这里不理解),教出来的学生很多,实在是广东东部的一枝独秀啊!由此可以看出,天将大兴李氏人家,不然为什么他的子孙这么多贤能的人呢?

  而今,李活先生考虑到子孙繁盛,担心子孙不知道自己的祖宗情况,因此想要修族谱图,用于记录世次,别其昭穆,记其事迹,评其行为规范。井井有条,实在是有得于欧阳先生做谱的遗意啊!

  所以编写族谱,不仅仅让李氏的后人有兴其尊祖敬宗的心,也可以让后世子孙知道他的本源。则族谱的功劳,怎么会小呢?

  天启丁卯年(1627年)赐进士任江西广信府知兴安县事 金漳张国经拜首顿叩。

注:张国经,明朝福建省漳州漳浦县人,1627年在江西广信府兴安县任知县期间,为十二世活公(李活)所著的族谱做序。拜首顿叩:表示诚意的谦辞,相当于现代文序言中的“某某作序”)。

1 分析比较式问题情境的创设

提出问题,通过分析比较,认清事物之间的区别和联系,从而达到加深理解和巩固知识的效果例如,在教完伴性遗传后,教师同时投影两张典型的遗传病家谱图,分别属于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和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让学生观察思考受思维定势的影响,许多学生会按后一种遗传方式进行分析,此时,教师应抓住学生的错误处,引导学生比较两种遗传方式的区别和联系,从子代女性患者这一角度分析突破,进而掌握两种方式的本质特点再如,出示有丝分裂后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细胞图象,让学生识别由于两者都涉及到着丝点分裂和姐妹染色单体分开这一要素,学生难以区分这时教师应引导学生回忆染色体在有丝分裂过程中的变化特点和在减数分裂中的变化特点,尤其是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中同源染色体的变化特点,使学生认识到是否有成对的同源染色体存在,是识别这两张细胞图的关键

2.渐进式问题情境的创设

问题过难,启而不发,问题过浅,窒息思维人的认识是渐进式的,创设渐进式问题情境,能激发绝大多数同学积极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来例如,在免疫教学中提出这样一组问题:⑴简述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过程;⑵艾滋病毒与噬菌体在宿主细胞中的复制繁殖有何不同⑶艾滋病毒进入人体后,免疫系统如何应答⑷为什么艾滋病毒会导致患者丧失一切免疫功能⑸何大一发明的“鸡尾洒”疗法是目前治疗艾滋病的有效方法,其可能的作用机理是什么本题紧扣免疫基础知识,围绕艾滋病进行渐进式讨论,在讨论中不断地加深对免疫基础知识的理解,尽管对这一复杂问题,师生都难以作出准确的回答,但这样的讨论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有可能借助网络等对此作更深入的探讨

3.与生活生产实际相结合的问题情境的创设

知识是能力的基础和载体,与实践紧密结合的知识是牢固的基于基础知识和生活生产实际创设的问题情境,使学生感到亲切又有兴趣例如,在新陈代谢教学中,提出这样的问题:为什么采用晒干、冷冻、腌制等方法能长期保存食物这是个生活常识问题,但解释这个问题需要用新陈代谢的基础知识从多个角度来分析,其核心是环境对生物(尤其是微生物)代谢的影响再如温室无土栽培植物,该如何控制培养条件提高产量这个问题要求学生综合运用植物代谢知识进行讨论,既要考虑光照、温度、空气,又要考虑培养液的成分等通过这些问题的讨论,可使学生对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矿质代谢等知识有比较系统的理解,提高了学生运用知识解释实际问题的能力

4图表式问题情境的创设

利用图、表来表达信息,这是自然科学中经常采用的一种方式培养学生从图、表中获取信息、加工信息并运用信息解释问题的能力,是生物教师的一个重要任务通过收集一些媒体、资料上的图、表,结合教材知识创设问题情境,也可以利用书上的现成图表来创设问题情境例如,利用书上现成的氮循环示意图提出问题:(1)、为什么氮是植物必需的大量矿质元素(2)、大豆和水稻主要通过什么方式获得氮元素(3)、生物固氮的机理是怎样的氮循环主要涉及到哪几类微生物它们的代谢类型是什么(4)、为什么疏松土壤能促进氮素的吸收,而板结的土壤会造成氮素的丢失(5)、植物体内有机氮是如何转变为动物体内有机氮的(6)、过多施用氮肥可能对环境造成什么影响本题涉及到固氮作用、硝化作用、分解作用、矿质代谢、蛋白质代谢等知识,综合程度较高,要求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来分析问题通过本题的讨论,使学生对氮循环过程有比较全面的了解,从而形成系统化的知识结构

5以实验信息为背景的问题情境的创设

高中生物课程的目标之一是要求学生初步学会生物学实验方法,能够提出问题,作出假设,设计实验,分析或解释实验中产生的现象或数据,得出合理的结论例如,测定小球藻的光合作用强度,取大小相等的小瓶10只,其中5只为透明的白瓶,5只为不透光的黑瓶,分别放入等量的小球藻和水,在晴天中午,以1对黑白瓶为1组分别置于同一水体不同水深处,1小时后同时取出,将测得的各瓶中的O2、CO2含量绘制成图表启发学生思考:(1)、本实验的目的和原理是什么(2)、本实验的设计思想是什么哪些地方还不严密(3)、分析并解释实验结果本题一定程度地体现了生物学实验思想,能很好的启迪学生的思维在讨论中领会实验设计思想,进一步理解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实质,认识到实际测得的瓶中O2、CO2含量变化是光合量与呼吸量之差尽管实验设计了对照,但还是有不完善处,比如未预先测定初始状态时小瓶中的O2、CO2含量等总的说来,通过本题的研究,不仅使学生对教材知识有了更直观、更深刻的认识,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

6以当代生物科学前沿或成果为背景的问题情境的创设

当代生物科学的飞速发展为人类的未来展现了美好的前景选取一些生物科学的前沿成果创设问题情境,能使学生更好的认识到生命科学的价值,树立为生命科学奋斗的远大理想例如,收集并提供有关人类基因组计划的一些信息,提出下列问题:⑴人的单倍体基因组由哪24条双链DNA组成为什么是这24条,而不是46条或23条⑵这24条DNA上约有30亿对碱基,估计有4万个基因左右,基因的碱基对数目估计不超过全部碱基对的1-5%,试问平均每个基因最多含多少个碱基对(以4万个基因和占全部碱基对的5%为标准计算)⑶真核生物基因的基本结构包括哪两部分编码区的特点是什么非编码区有什么作用⑷克隆人的理论基础是什么为什么细胞具有全能性你赞成克隆人吗⑸人类基因组计划有何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在学生初步具备同源染色体、中心法则、克隆等基础知识的前提下,提供这一组热点、焦点问题供学生讨论,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热情在讨论中不断加深对基础知识的理解,认识到科学工作的复杂性和艰苦性,并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

7以生物学史为背景的问题情境的创设

生物学史中的一些重大事件尤其是诺贝尔奖获得者的成果,是创设问题情境的良好素材例如,在确定人类二倍体染色体数(2N=46)的过程中,科学家综合利用了多种技术,据此,设计问题如下:(1)为什么选用人胚胎细胞进行培养,而不是其他体细胞(2)什么叫原代培养为什么在原代培养后要用胰酶处理(3)用秋水仙素处理细胞的目的是什么(4)用低渗溶液和染色液处理细胞的目的是什么(5)如何进行染色体组型的分析对这些问题进行深入讨论,一方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另一方面还可以巩固对有丝分裂、细胞培养等知识的掌握

8.以学生反馈信息为基础的问题情境的创设

学生在学习中会碰到各种困难,提出各种问题,教师应该注意积累、加工这些信息,便于在教学中适时地创设问题情境例如,针对学生细菌、酵母菌不分这个问题,教师可同时出示细菌、酵母菌模式图,让学生观察比较,最后得出有无明显的细胞核是其最本质的区别蓝藻是原核生物,无叶绿体,它是否能进行光合作用这也是学生感到困惑的问题,教师可结合蓝藻细胞图解指出,排列成同心圆的类囊体膜上含有色素,能够进行光合作用,释放的O2,为早期需氧型生物的出现奠定了基础再如:学生会将C3途径和C4途径看作是各自独立的两个光合作用过程,没有认识到这种途径只是指固定CO2的途径如果教师将光合作用过程图(高中生物第一册)和C4植物光合作用特点示意图(高中生物选修本)同时投影出来,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既要区别C3、C4途径在空间上的相对隔离,了解两种酶与CO2亲和力的差异,又要注意两者的联系,这样学生就容易理解C4途径起着“CO2泵”的作用,从而认识到兼有C3、C4途径的C4植物,其光合强度比只有C3途径的C3植物高得多的原因

在启发式教学中创设好的问题,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兴趣,有利于培养学生比较、判断、推理、分析、综合等思维能力,初步形成思维的独特性、新颖性等创造性思维品质和创新思维习惯,应该注意的是,问题情境的创设,必须与教材内容紧密结合,不宜过于加深拓宽,否则会加重学生的负担,不利于教学

搜览古籍,追本溯源,于姓起源有三: \x0d\\x0d\一者源出姬姓。为周武王姬发之后,以国为氏。 据《新唐书·宰相世系表》载:武王克商,大举分封诸侯, 其第二子邘叔册封邘国(即今河南省泌阳县北部西万镇邘邰村) 后邘叔子孙以国为氏,有邘姓。又有去邑旁者则为于姓。由此, 后世汉族之邘姓和于姓,按血统论当无异矣,皆为武王二子邘叔之后。 史称于姓正宗,是为河南于氏。\x0d\\x0d\二者据《路史》记载:东海(大致相当今山东东南及江苏东北以东地带)有于公裔孙,本为汉人,随拓跋跬迁徙至代北(大致相当今山西代县、繁峙、五台、原平一带)为万忸于氏(鲜卑族复姓),至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后,进行汉化改革时恢复为于氏。 \x0d\\x0d\三为唐代淳于氏避讳改姓。据《古今姓氏书辨证》所载: 淳于公子孙,以国名为氏。唐贞观年间所定皇族七姓,有淳于氏。 至唐宪李纯时,为避皇帝之嫌名(因“淳”与“纯”同音)复姓淳于姓改 为单姓于氏。至宋代,始有部分于姓恢复淳于姓。然《史记》文王伐邘 尚书大传》正作于,于盖诸侯之国,非始于邘封也。 \x0d\   \x0d\于姓郡望堂号亦有三:\x0d\ \x0d\河南郡。汉高帝二年(公元前205年)改秦三川郡置郡。治所在雒阳(今洛阳市东北)。相当于今河南省黄河以南洛水、伊水下游。双洎河、贾鲁河上游地区及黄河以北原阳县。此支于氏,盖于氏始祖邘叔之直系后裔。\x0d\ \x0d\东海郡。秦始置郡,治所在郯(今山东郯城北)。西汉时相当今山东费县、临沂、江苏赣榆以南、山东枣庄、江苏邳县以东和江苏宿迁、灌南以北地区。此支于氏应为春秋战国时于泰之后及北魏鲜卑族复姓万忸于氏改汉字单姓于氏之后裔。 \x0d\\x0d\河内郡。楚汉之际置郡,治所在怀县(今河南武陟西南)。相当于今河南黄河以北、京汉铁路(含汲县)以西地区。此支于氏,亦为邘叔之直系后裔。 在我国历史上,于姓之崭露头角,始于汉初之于公。于公时乃东海郯人,以善决狱名。其雪洗之“东海孝妇”一案,为千古美谈。汉初有丞相于定国(东海郯县人)初为狱吏,宣帝时任廷尉,决疑平法,后为丞相,封为西平侯。三国时魏有名将于禁(泰山巨平 〈今山东泰安〉人),南北朝北周有太傅于谨,后周有工部尚书于德臣。隋代有车骑将军于宣道,又有江南道行军总管、行军元帅于仲文。唐代有宰相于顒、于志宁、工部尚书于颀、巴道刺史于邵。代宗时有工部尚书 、东海郡公于休烈,诗人于瀵。元朝有兵部侍郎于钦(今山东寿光人)。 明代有大臣于谦(浙江钱塘人),成祖年间进士,曾历任监察御史、巡抚、兵部右侍郎,巡抚河南、山西时,平反冤案,赈济灾荒,颇得民心。后被英宗判死,史称“行路嗟叹,天下冤之”。宪宗时复官并赐祭,葬西湖三台山麓。又有监察御史于敬、鹰扬卫指挥使于光、山东按察使于大节(任丘人)。文学家于慎行(东阿人),曾官至东阁大学士。 能诗文,有《读史漫录》等。清代有军机大臣于敏中、大臣于成龙、江苏巡抚于准。近代史上有于右任(陕西泾阳人),同盟会员,创办《民呼报》、《民主报》等,宣传革命。历任国民党联军驻陕总司令、国民政府审议院院长、监督院院长、最高国防委员会委员等职。善草书、喜作诗,有《右任文存》、《右任诗存》行世。现代有于学忠(山东蓬莱人),历任国民党第三集团军总司令、苏鲁战区总司令、山东省政府主席等职。参加过淮河战役、台儿庄战役和武汉保卫战。又有“五·四”天津学生运动领 导人于方舟,历任中共顺直省委组织部长等职。于树德,参加过辛亥革命,后从事学术研究,是我国最早讲授合作社理论者之一……\x0d\\x0d\拜览高楼分支谱系,自士诚公始,亦多有济世贤才,或著书立说,或挥戈疆场,或妙手回春,或桃李天下,或心系民众疾苦……皆恩泽一方,村人口碑,惠风长存。后世子孙续承箕裘,当承抟祖志,恪守祖训,标秉族风。自尊自爱,自强自立;忠诚敬业,开拓善思;修德为本,仁善为怀;孝道当先,尊爱孺幼;勤俭创业,诚信立言;摒弃劣风陋习,广纳科学新知;不以富贵*、不以贫贱移、不以威武屈;不苟且偷生,不唯利是图;国事为重,大局为先。为华夏民族之昌盛 ,为炎黄子孙之团结,为于氏家族之振兴,各司其职,各显其力,各尽其能。“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广济天下”。愿我于氏宗族人丁兴旺 ,族风长存,英才辈出,贤者云集。一屋既扫,再匡天下。 \x0d\\x0d\附:\x0d\于氏族谱\x0d\首要重望德\x0d\租武天光明\x0d\正大贯敏慎\x0d\惠恩庆昌荣\x0d\圣德启景远\x0d\庭训呈孝行\x0d\宗泽培此久\x0d\文武成泰洪

丰子恺的家谱?

丰子恺(1898119-1975915)原名丰润,又名丰仁,浙江桐乡石门镇人,名仁,又名婴行。我国现代著名画家、文学家、美术和音乐教育家,是一位...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