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德陈村旅游景点

栏目:资讯发布:2023-10-01浏览:3收藏

顺德陈村旅游景点,第1张

 陈村镇地处珠三角的中心和广佛都市圈群内,是广州、佛山、顺德、番禺、南海交通交汇处,接下来是我为您整理的顺德陈村旅游景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陈村花卉世界

 陈村花卉世界座落于素有“千年花乡”美誉的佛山市顺德区陈村镇,交通便利,距广州20分钟车程,距顺德市区25分钟,距佛山仅几分钟。总占地面积一万亩,汇集世界各地花卉企业300多家,在这里万花争艳、各放异彩,是名符其实的“花卉世界”,是闻名中外的花卉之乡。

 陈村花卉世界是在陈村镇悠久的花卉种植历史和雄厚的花卉产业基础上,由兴建集花卉生产、销售、科研、信息、旅游、展览六大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大型花卉产销中心。其总体规划10000亩,其中销售3000亩,高新种植区6000亩,综合配套区1000亩。自1998年3月动工兴建以来,已开发了5000亩土地,累计总投资8000多万元,采用“搭台、商家唱戏”的经营模式,吸引300多家花卉企业(含科研院所、花卉进出口公司),投资者分别来自美国、法国、韩国、泰国、菲律宾、新加坡、港、澳、台等10个国家和地区以及境内14个省市自治区。

 2001年成功举办了盛况空前的“第五届中国花卉博览会”,10天吸引了110万游客进园游览。会后,留下独特的花卉文化主题公园。花卉大观园面积达67公倾,集花卉园艺之精华,给人们营造一个鸟语花香的天地,展示出一个生机盎然的花花世界。最引人注目的是花卉大观园中“镇园之宝”新疆硅化木(也称古生物化石、木化石)形成于一亿五千万年前的侏罗纪时代。高167米,根部直径23米,顶端直径1米,重达到一个新的水平53吨,如此大型的“树木化石”世间罕见,极具观赏价值和考古价值。

 陈村花卉世界是广东省高新农业旅游项目,拥有独特的花卉文化主题公园,是旅游观光、休闲度假、增长见识的极好去处!来这里,您将感受到花的气势,了解到花的文化,读懂花的内涵!有园中园之称的花卉大观园景色更是美不胜收,长白之春、莫愁烟雨、沂蒙秋韵、哈密园等等,让您在短短的时间内观赏到各地的风景名胜,了解到各地的风土人情、奇特建筑。除此之外,全国最大的私人藏石馆荟萃天下名石、园林式的根雕展馆独树一帜、博大精深的中国古典家私和书画艺术展示;还有那大型的现代化花卉种植基地,可以让您成天“泡”在花海之中,感受那花的澎湃……

 这里的宾馆花香四溢,这里的餐厅独具特色,这里有设备齐全的商务会议室,还有让您流连忘返的娱乐项目。

 陈村花卉世界将继续围绕花卉的主题,以农业观光、购花赏花、休闲娱乐和科普教育为内容,营造更多更好的景观,为您提供最优质的服务。

  锦岩庙

 锦岩庙在顺德大良镇北区锦岩,现锦岩公园内。店始建于明代、清代康熙、雍正、乾隆、道光等年间,均有重修。

 庙向东北,面阔三间,进深两座,左右各为东西偏殿。右侧还有碑屋、楼房、长廊等建筑,依山修建,典雅庄严。庙的前殿类庑殿式顶,后殿为硬山顶抬梁式木架构,五架梁配以驼峰斗拱。天井间有两小廊,四檩卷蓬顶,檐口滴水瓦,檐板饰花鸟、人物等木刻。前殿悬挂“魔障一空”木匾一块,镌刻于光绪十六年(1890),记录着顺德晚清期间办理团练、护沙局等情况。

 庙正殿为观音堂,天妃、英烈祀于左右。右偏殿为东庙,左为西庙。三庙前均建香亭一座,中亭名“南海水月”,气左右为“显祐台”和“海天鸿庇”,(现已毁)按《锦岩志略》载,庙内有记事碑七块,现仅存明代万历已酉(1609)〉、清代康熙壬申(1692)、雍正乙已(1725)、乾隆戊子(1768)、乾隆甲辰(1784)等五通,乾隆癸卯与道光辛已两碑,现不知失落何处。

 锦岩庙为保存古建文物,1984年间,县人民和镇拨款重修,将锦岩山并入其内,增建了陈邦彦纪念堂,修建了岗顶的望月亭,辟为锦岩公园,占地面积达二万平方米,供人游览。1991年5月,县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

 现为佛山市文物保护单位。

  冰玉堂

 冰玉堂,寓意冰清玉洁之意,它坐落在顺德均安镇沙头社区,占地1000平方米,是新加坡顺德均安沙头同乡会筹建的华侨姐妹安老院,建于1950年,又称鹤岭静安舍。自梳女俗称“姑婆”,即不嫁的女子。据《顺德县志》记载:顺德自梳女的形成始于清末,盛于民初。当时,顺德蚕丝业发达,许多女工收入可观,经济独立,看到一些姐妹出嫁后,在婆家受气,地位低微,这些女工有一定的经济能力后,不甘受此束缚,情愿终生不嫁。于是,选定良辰吉日由亲人或好友梳起发髻表示终生不嫁,俗称“梳起”,正式成为“自梳女”。

 2012年12月25日,顺德均安冰玉堂“自梳女”博物馆挂牌成立,并作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对外开放。一楼是以前自梳女聚会及自梳女神位摆放的地方。二楼是以前自梳女的卧室,如今陈列了当年自梳女的手工作品,饰品、证书等物件,供市民参观。

  碧江金楼

 从宋代建村开始,繁荣的经济和深厚的文化为如今的顺德区北滘镇碧江社区留下了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被列为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的碧江金楼古建筑群,就包括了七处古建场。

 金楼原名赋鹤楼,是碧江苏氏望族职方第中的藏书楼,以精美的木雕装修饮誉海内外。因晚清重臣佛山戴鸿慈之女嫁入苏家,故有“金屋藏娇”的传说。景区由金楼、泥楼、职方第大宅、后花园以及围墙外的亦渔遗塾、慕堂苏公祠、三兴大宅等古建筑组成。这些景点近年拂尘惊世,被专家和远近游客总结出古、博、精、真四大亮点。

 古:苏氏家族历代不停地修建祠堂经营宅第,清代典籍《五山志林》就有“俗以祠堂为重大,宏丽者莫盛于碧江”的记载。在幸存的古建群内,游客可穿越400多年的时空,从明朝到晚清,置身于原汁原味的历史场景中。而一座座饱经沧桑的古建单元,更宜利用作各种专题展馆。

 博:方圆几百米内,一座古建一个时代。这些建筑在功能上包括了街巷、祠堂、宅第、庭园、私塾、书斋;建筑风格则保留着干打垒、蚝壳墙、水磨砖、镬耳山墙等特色;装饰方面,木雕、砖雕、石刻、灰塑、壁画应有尽有,都是每个历史时期的代表作。数百年来佛山人从耕读文化到儒商文化再到积极吸收外来文化的轨迹在这里历历可寻。

 精:金楼里的金木雕刻装修和雕花跋步床,令游客无不叹其珍奇。木雕艺术精巧之极,非亲临其境不能领会。因其为稀世之宝,专家们把整片文物保护单位以“金楼”命名。细心的游客还能发现金碧辉煌的木雕全部采用中国传统文化的题材,栩栩如生的艺术手法却明显借鉴了域外的各种风格,凭此,金楼又是一座体现文化兼容性特点的古建筑。金楼木雕的光芒,亦不能掩盖了慕堂苏公祠砖雕大照壁的华彩,这件杰作与广州陈家祠砖雕同出晚清名家梁进兄弟的刻刀下,其艺术价值不逊于国家倾护的陈家祠砖雕。这里还保留收藏着包括刘墉、王文治等大量清代名家的字画、匾额和明清家具珍品。后花园的长廊下,238米×15米的巨型铸铜壁雕《碧江廿四咏》真实地记载了100多年前碧江的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堪称为碧江的'“清明上河图”。

 真:金楼景点力求保留历史原貌。不仅对必须抢救修复的古建严格施以修旧如旧的工程,宅第内所有生活用品、摆设、家具等等,全部是与宅第主人有关的同时代实物。丰富的家谱、史志等古籍和当代专家学者的研究资料,进一步增强了金楼的历史真实性。

 景名古宅生辉,意在让浓郁的历史氛围更贴近现代人的审美观。傍晚,夕阳铺洒在栉比的瓦阵上,与金楼的光辉映照,游客从历史的深巷0来,带着怀古的幽情,迎接他的是如诗如画流光溢彩的晚霞。再到后花园中,就着满地荷花,泡一盅清茶,那回廊待月的意境,遥听鹤鸣的情思,更能让人忘却尘世的喧哗。

  顺峰山公园

 顺峰山公园是顺德区“青、碧、蓝”建设重点工程和城市化建设的主要配套工程,是集休闲、娱乐、旅游于一体的现代化旅游景区。于1999年开始兴建,至2002年3月已完成主入口广场、五行桥、石牌坊、九曲桥、玉带桥、迎春亭、青龙阁、环湖路、环山路及两大湖的挖湖工程等多项工程的建设。2004年着重推进了桂海芳丛、汀芷园、步云迳、南薰别馆、雅正园等五个景区,以及环湖路沿线绿化工程的建设,已于2004年国庆期间对市民开放。

 公园的建设采用山水相依、人工景观与自然生态相结合的建园手法,以不破坏原有山林、水体资源为原则,依据山势地貌自然形成了相互联通青云湖区和桂畔湖区两大湖区。其中,青云湖区,含有岭南及江南风格的园中园的大型中国古典风格园林,主要由前广场、五凤楼、汀芷园、桂海芳丛、步云迳、南薰别馆等12个景区组成。桂畔湖区,由自然生态区(以自然生态环境和野生雀鸟岛为主,形成原始野性的氛围)、中心活动区(以简洁的现代建筑和开放式空间为主,是整个桂畔湖区的活动中心)、水上活动区、森林绿化区、休闲度假区组成。

新化好玩的旅游景点

新化是梅山文化的核心区域,是中国梅山文化艺术之乡、中国蚩尤故里文化之乡、全国武术之乡、中国山歌艺术之乡、中华诗词之乡。下面大家就随我一起去看看相关的旅游景点吧!

大熊山国家森林公园

大熊山国家森林公园,位于新化北部,2002年11月经国家林业局森林公园评审委员会正式审批为国家级森林公园。

公园东西长275km.南北宽125km,总面积7623公顷。公园境内,有湘中最高峰——九龙峰,海拔1622米,山体高大雄伟,轮廓分明;有驰名全国的'中华银杏王;中国最高的马尾松;有直径15米左右、高不到2米的千年株儒树群;有2000公顷原始次生阔叶林,广泛分布着中亚热带和北亚热带物种资源。

梅山龙宫

梅山龙宫,位于油溪乡,与大熊山的九龙峰、九龙池一脉相通,洞道全长22761m。

其中地下河长8545m,上层旱洞长10764m,崩塌大厅长225m,文洞长120m。洞内景观丰富多彩,既有大量发育、广泛分布的流石景观,又有石笋、石钟乳等景观,还有断面形态和蚀余小形态景观。

油溪河漂流

油溪河漂流,地处吉庆镇,漂程12km,其中有8km峡谷,36个潭,48面滩,39回湾,水流量达8_/秒。

紫鹊界梯田

紫鹊界梯田,位于水车镇,遍布于海拔500米至1000余米的几十个山头,层层叠叠,连绵起伏,辗转盘旋,规模大,数量多,形态美。

她周边的梯田达8万亩以上,核心景区有2万多亩,正在申报吉尼斯记录。是国家AAAA旅游景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自然与文化双遗产、国家水利风景名胜区;2013年5月成为中国首批19个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之一,是南方稻作文化与苗瑶山地渔猎文化融化揉合的历史文化遗存,其独特的耕作方式和利用山泉天然的灌溉系统同样在稻作文化中亦很独特。

新化有什么好玩的地方

主要景点有:

1、梅山龙宫,2、大熊山国家森林公园,3、紫鹊界梯田

另外还有油溪河漂流、城关镇的北塔,奉家镇新开发的桃花园。

新化景点

新化县是湖南省娄底市下辖的一个县,位于湖南省中部、雪峰山东南麓、资水中游。新化县内旅游资源丰富,自驾游可以去以下景点参观游览。

紫鹊界梯田景区

紫鹊界位于新化县水车镇。它集云南哈尼梯田的大气、广西龙胜梯田的壮美、菲律宾巴拉韦梯田的险峻和越南沙坝梯田的飘逸于一身,线条流畅,层次分明,气势雄伟壮观,如级级阶梯,似根根纬线,层层叠叠、依山就势盘旋于群山沟壑之间。

梅山龙宫

梅山龙宫是湖南最大山脉雪峰山(古称梅山)的腹地景区,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中国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自然与文化双遗产、湖南省新潇湘八景景区、首届湖南大众最爱旅游目的地。

大熊山国家森林公园

大熊山,位于湖南省中部,隶属娄底市 新化县,相传是蚩尤的出生地,2002年7月8日,北京大学夏正楷教授鉴定了新化县大熊山樊家洞溶洞内的牙齿和腿骨化石,他认定一种是犀牛化石,一种是熊猫化石,其年代距今已有1万年以上。大熊山公园内物种繁多,是湘中唯一的物种基因宝库,有国家保护的银杏、南方红豆杉、钟萼木等珍稀植物43种,以及云豹、草号鸟,红腹锦鸡等珍稀动物27种。

湄江风景区

湄江风景区位于湘中腹地娄底涟源市西北部,地质遗迹景观以岩溶地貌为主,划分为大江口 、仙人府一香炉山、塞海一龙泉峡、观音崖一藏君洞和仙女寨等五个景区。湄江风景区拥有一代帝陵、二湖秀水、三道岩门、四片绿洲、五座寺庙,六大飞瀑、七里峡谷、八面险景、百个奇洞、千块巧石、万树腊梅等景观。

新化有什么好玩的地方?哪些景点必去?

1、紫鹊界梯田景区

2、梅山龙宫

3、大熊山国家森林公园

4、新化古桃花源

5、三联峒冰泉景区

6、石丰梯田

7、娄底新化狮子山公园

8、罗盛教纪念馆

还有195条相关问答,更多新化新奇玩法,

新化旅游景点有哪些

新化县隶属于湖南省娄底市,是中国梅山文化艺术之乡、中国蚩尤故里文化之乡、中华诗词之乡。 新化县属亚热带季风性气候,著名景点有紫鹊界梯田、梅山龙宫、大熊山森林公园等,同时该县也是部属柘溪水库的主要蓄水区,境内资江干流长达92公里,大小支流90余条,境内发现矿物36种。全县有国家4A级旅游景区2个,国家3A级旅游景区6个,其中新增3A级雅天门景区。2018年共接待国内外旅游者1828万人次,同比增长123%;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3366亿元,同比增长139%。接待入境游客者479万人次,增长124%,其中外国人182万人次,港澳台人员297万人次梅山龙宫

梅山龙宫是国家AAAA旅游景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是一个大型溶洞群,有9层洞穴,探明长度2870余米,其中包括长466米世界罕见的神秘地下河。被誉为世界溶洞五大惊世奇观,充满着“挡不住的诱惑”。

 

大熊山国家森林公园

大熊山距离新化县城62公里,总面积8100公顷,森林覆盖率达93%。主峰九龙池海拔1622米,是湘中第一峰;园内有3万亩原始次森林。有云豹、红豆杉等30多种国家级保护动植物。

油溪河漂流

油溪河漂流位于新化县吉庆镇油溪桥村,全程12公里,两岸绿树成荫,危崖耸立,怪石嶙峋。被专家学者誉为“中华生态峡谷第一漂”。

奉家桃花源

专家考证,《桃花源记》所描写的与新化县奉家镇的下团村的自然特征、人文历史和家谱相符。相传他们是秦献公之子——季昌的后裔。下团村的奉氏宗祠里供奉着这两位始祖的圣像。依然有“夜不闭户,路不拾遗”的风尚。

粗石雾溪

粗石村是新化西河镇的一个小山村,坐落在海拔1600多米的深山密林中。山势陡峭险峻,植被葱郁,水源丰富。雾溪落差平均都在10-20米左右,瀑布众多,非常壮观。

上梅古镇

神秘的上梅镇老街,始建于北宋年间,青石板、马头墙、小青瓦、白粉墙,砖木结构的铺面,精巧玲珑的楼阁,镂刻精美的花纹图案,加上小门、大堂、天井,布局俨然。屋与屋之间的深窄小巷,错落有致,热闹繁华,建筑风格古朴典雅,别有情趣。

 

古台山森林公园

古台山历史悠久,乃得天独厚之圣地。大小山峰山峦308座,最高峰海拔1512米,最低的也有210米,主峰地势险要。民间传说姜子牙丢了战鼓在鼓台山,发现战鼓变成高大的山,是天意。”后人以此称鼓台山。

三联洞

三联洞冰泉景区位于新化维山四都神象山内,距县城25公里、约30分钟车程。海拔780—1560余米,与新邵、隆回毗邻。原始生态覆盖率达61%,次森林生态占36%。

建军大峡谷

建军大峡谷位于新化县温塘镇和田坪镇,有省级文物龙潭风雨桥。堪称古民间桥建筑与艺术完美的结合,凭着栏杆看着廊桥外被廊窗分割风景。

黄帝:他居住在姬水流域(约在今陕西北部),以姬为姓。

郭姓是皇帝直系子孙,和周姓、吴姓、武姓等姓主要源姬姓周亶公。

所以武则天、后周开国皇帝郭威、吴三贵建国时的他们国号都是:“周”。周文王姬昌、周武王姬发的国号是“周”,就更不用说了。

黄帝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也是吴姓历史上记述的远古初祖,他居住在姬水流域(约在今陕西北部),以姬为姓。相传黄帝娶了四位贤淑的妻子,生了25个儿子,其中得姓者14子,其后分14支部族。黄帝正妻嫘祖所生的两个儿子玄嚣、昌意继承了黄帝的本姓姬,吴姓就是从玄嚣这一支传递下来的。玄嚣的孙高辛氏帝喾做了当时部落联盟的首领,他娶有邰氏之女姜螈为正妻,姜螈是周族的母系祖先。古《诗经》记述了关于姜螈生周族首领弃时的传说。相传姜螈一天出去游玩,看到一个巨人的脚印,出于好奇,用脚踩了一下,回家后竟有了身孕,后来生下一个男孩,姜螈对此又惊又怕,把这孩子视为怪物丢到荒郊野外。然而更奇怪的现象发生了,先后有牛羊来喂养他,樵夫来解救他,大鸟用翅膀温暖他,致使这孩子三弃而不死。姜(女原)认为一定有神灵保佑他,于是就决定抱回去抚养他,并因此为之取名弃。弃小时非常聪明,喜欢模仿大人的样子种植麻、豆之类的庄稼,成年后非常善于农耕之事,他一眼看上去就知道一块地适合种什么庄稼,因此,附近的老百姓纷纷效仿他,尊他为农师。

弃被后世周部落奉为先祖,世称之为转周弃。周弃大约生活在舜、禹时期,他曾协《助大禹治水,为大禹的农官,故世称后稷。周弃死后,被后世奉为农神后稷。终夏之世周弃子孙世为夏代农官。传至不窋(ku)之时,正值夏代末年,《史记·周本纪》记述说:“夏后氏政衰,去稷不务,不窋以失其官而奔戎狄之间。”夏代末年政局混乱,周族首领不宙不再做夏农官,他率部族迁徙到了戎、狄等少数民族居住的西北地区。周族生活在戎、狄之间,经常受其骚扰,从不窋到古公(颤-页)父十余代,周部落一直在不断地奔窜、迁徙之中,但他们仍能父子相承,世系保持不乱。公刘时期,周部落为躲避戎、狄的侵扰,又举族迁居到豳地(今陕西彬县一带)。豳地土地肥沃,周人在这里恢复了祖先的农耕传统,农业得到发展,百姓生活富足。周族在首领公刘领导下开始了复兴,《史记·周本纪》描绘了当时周人富足的社会情景:“行者有资,居者有蓄积,民赖其庆。百姓怀之,多徙而归焉。”因公刘在周族发展史上贡献很大,周人作诗《公刘》来歌颂他、纪念他。

公刘下传数代到古公室父时,中原已进入殷商时期,这时周人又受到戎、狄的侵扰,在古公(颤-页)父率领下被迫离开豳地继续迁徙。周人一路南迁,他们爬过梁山,渡过漆水、沮水,到达岐山下的周原(今陕西岐山县一带)。周原可谓周人居住的祖地,这里土地肥沃,适合多种庄稼生长,古公亶父一改周人沾染上的戎狄游牧民族生活习惯,建立城市和村庄,让族众过定居的生活,并在周人氏族制度的基础上设置了官职,建立了近似国家职能的行政管理制度。周人、周族的称呼就是因为古公宣父及其部落定居周原而来。

古公亶父是周人的一位重要首领,他发扬光大了周人数代奋斗的事业,为周人取代商建立周王国打下了初步的基础,后世周文王称其为太王,《诗经·宓宫》中有歌颂他的诗句:“后稷之孙,实维太王,居岐之阳,实始翦商。”战国时期的思想家孟子则把其作为一位仁君加以颂扬。在吴姓的一些家谱中,尊古公室父为上古最近先祖。周人自古公室父始进入了稳定发展时期。

古公亶父有三个儿子,长子太伯、次子仲雍、三子季历,全都非常贤能。其三子季历娶殷商挚仲氏之女太任为妻,太任和文王之妻太姒在我国古代被公认为贤妇人,为周族的兴盛起过重大作用。太任为周族生下昌,昌即是为周灭商打下雄厚基础的周文王。相传太任生昌时曾出现吉祥的征兆,昌自小天资过人、品德高尚,深受祖父的喜爱。古公亶父甚至把振兴周族的理想寄托在孙子昌身上,有时当着众人的面情不自禁地说:“我世当有兴者,其在昌乎”

按照周人的社会传统,古公宣父去世后,应有长子太伯继承王位,如太伯早死,接位者应是仲雍,季历排行第三,不可能有机会继承王位,昌作为季历之子更没有机会继承王位了。

古公亶父生病了,太伯和仲雍借口外出为父亲采药,离开了周原。史书记述,兄弟俩从陕西岐山一带出发,来到荆蛮吴越地区(今天的江浙一带),吴越地区居住着原始落后的少数民族,他们和中原风俗迥异。兄弟俩入乡随俗,纹身断发,在周人看来这哥俩已成为蛮人、残人,再无资格继承王位。

太伯、仲雍奔吴后,季历得以顺利继位,后传位给文王昌。周文王昌不负祖父古公亶父的厚望,为灭商振兴周族苦心经营,他生前虽未能灭商,但三分天下,周据其二。其子武王发继位后,向商王朝大举进攻,四年后,一举灭商,建立起周王朝,最终完成了复兴周族的大任。周初,太伯、仲雍受到周王朝表彰,其后裔受封于吴,建立起强大的吴国,后世吴姓子孙则多把太伯、仲雍尊为得姓始祖。

按照古史的记述,太伯、仲雍所到达的荆蛮地区,就是今天的江苏南部太湖流域的无锡、苏州一带。太伯、仲雍一支就是古书记载的痰阳诸姬 (古代居住在汉水北岸的周人的分支)的一支,他们与楚国为邻,楚国是为五帝之一的颛糠帝后裔所建。楚国强大起来以后,汉阳诸姬受到来自楚人的威胁,被迫迁徙,其中太伯、仲雍一支,东迁到江苏吴地,征服了当地土著居民,建立了吴国。《史记·吴太伯世家》说:“自太伯作吴,五世而武王克殷,封其后二。其一,虞,在中国;其二,吴,在蛮夷。”武王克商后,分封太伯、仲雍后裔,其中的一支又分封到太伯、仲雍始迁之地虞,即山西虞地,另一支留封于当时尚未开发的东南之地吴。不管后世对其迁徙过程有多少种解释,但姬姓周人太伯、仲雍一支最后到达了江苏古吴地是没有争议的。

太伯建吴

太伯、仲雍到达江苏吴地后,带来了中原地区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受到当地土著吴人的普遍欢迎,他们纷纷前去投奔。太伯、仲雍兄弟周围很快聚集了一千多家吴地百姓。他们被太伯、仲雍兄弟的高风亮节、仁义之德所感化,自愿拥立太伯为君长,因太伯所居处属吴地,故太伯在这里建立的姬姓国家称“句吴”(句为发声词头,无实际意义),简称吴。

太伯建吴之时,已到了殷商末年,中原诸侯混战不已。太伯恐怕战乱涉及吴地,影响吴地人民的生活,就在今江苏无锡市东南梅里营造了一座城市,相传此城的内城周长三百步,外城周长达三百余里,人们在里面像生活在世外桃源里一样,耕作种庄稼,自给自足,生生息息,不受外界干扰。太伯无子,他去世后,仲雍继立为吴君,他把哥哥太伯葬在无锡梅里,后人在其坟墓附近修建至德庙来纪念这位让贤的吴姓先人。

江苏省苏州、无锡一带有关太伯遗迹很多,至今无锡市东的鸿山(又名梅里山)仍存有太伯墓,是江苏省重点文化保护单位之一,墓用青色大理石砌成,周围常年绿草如茵,墓碑呈正方形,刻有“泰伯墓”三个古朴典雅的篆书大字。

相传太伯去世后,吴人无不悲痛欲绝。太伯入葬那一天,吴人纷纷前去送行,因太伯生前喜欢种麻,人们就各采一束麻子在腰间,以表达对太伯的怀念和哀悼之情。此后这一风俗在民间流传了数千年,一直到今天,为去世的长辈披麻戴孝仍为中华民族某些地区的丧葬礼俗。

太伯没有子孙,后世吴姓人称其为开氏始祖,称其弟仲雍为吴姓传代血缘始祖。仲雍接任吴国国君后,继续开拓哥哥所奠定的基业,在吴姓发展史上,仲雍其地位仅次于太伯,可谓至德第二人。仲雍去世后,吴人把其葬在吴国虞山。仲雍墓在今天江苏省常熟市西北虞山山腰间, 仲雍墓门在山麓下,面临北门大街,门前牌坊是清乾隆年间所建,上书“敕建先贤仲雍墓门”,进墓门,沿山坡往上先走数十步,可见有第二道牌坊,正面刻有江南督学使曹秀先题写的“南国恭友”四字。墓穴前立有第三道牌坊,正面有“先贤虞仲墓”五字横额,两侧石柱上刻有一幅对联:“一时逊国难为第,千载名山还属虞。”墓上立有四块墓碑,正中一块为清康熙年间所立,石碑保存完整,上刻有明江南巡按御史路振飞的题字,“商逸民虞仲周公墓”。仲雍至今仍为常熟一带人民所景仰,仲雍葬地虞山已成为海内外吴姓子孙寻根问祖之地。

仲雍下传四代至周章,周章在姬吴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他念念不忘自己是周人的后裔,故名为周章。周章继位做吴君时,武王已灭商,建立了周王朝。周初实行分封制,封周王亲族、灭商功臣、历代先圣后裔到各地做诸侯。周王朝寻找太伯、仲雍后裔封诸侯,因周章已做吴君,就因地正式封周章为句吴国君,周章之弟仲被封在周原附近的虞(今山西平陆县境内),列为诸侯,建立了虞国,其后人以虞为姓。仲因此称为虞仲,如其先祖仲雍同号。

吴、虞兄弟之国,历经整个西周,传国十余代,一直到东周春秋时期。

春秋时期中国社会出现了大变革,周天子丧失了号令天下诸侯的权威,人们不再遵从传统礼法,各诸侯为扩张自己的地盘掀起了兼并战争,可谓礼崩乐败,天下大乱。虞国当时是一个小国,版图面积不过今天的山西平陆一县,它北邻强大的晋国。晋是周成王之弟叔虞的封地,它和吴、虞、虢同属姬姓封国,起初不过是方圆百里的小国,但经过晋国君主数代经营,版图日益扩大,到春秋初期已成为诸侯强国。春秋时期的晋 国国君晋献公是个野心勃勃的君主,他一心想扩大晋国国土,称霸诸侯。

虞国和虢国 (在今河南省陕县)位于晋国南方,控制着晋国南下中原称霸的通道,因此成为晋国首先兼并的对象。虢国和晋国之间隔着虞国,为避免虞、虢两国联合抗晋,晋国采取了各个击破的策略,先灭虢然后再破虞。公元前658年春天,晋国大臣荀息和晋献公密谋,设计了一个“假虞伐虢”的阴谋。晋臣荀息出使虞国,以晋国出产的名马、垂棘出产的玉璧向虞公行贿,请求虞国借道给晋讨伐虢国,虞公果然上当,不仅答应借道给晋国,而且还答应出兵助晋攻虢。宫之奇是虞国著名的贤臣,深为晋国所忌讳,史书记载:“虞有宫之奇,晋献公为之终夜不寐。”他听说此事后,急忙面见虞公,力陈借道于晋讨伐虢国对虞国的种种不利后果,但是虞公听不进去。此前,虞国边城墩邑曾遭西邻冀国侵犯,晋国看到事态的发展对自己不利,就出兵讨伐冀国,解除了虞国的危机。在虞公看来,这次晋国讨伐虢国,虞国理应助晋伐虢。晋臣荀息终于说服了虞公,晋虞联军进攻虢国,虽未灭虢,但极大削弱了虢国的力量。三年后,晋国看到灭掉虞、虢两国的时机已经成熟,又重施故伎,再次向虞国借道伐虢,大臣宫之奇听到后惊恐万分,他断定这次晋国借道伐虢,回师途中必定灭虞,急谏虞公,力阻借道于晋。

虞公不听劝谏,同意借道给晋。宫之奇无可奈何,他预知虞国行将灭之,就率族人离开了虞国,临行前叹息着说:“虞国恐怕连腊月祭祖的日子也等不到了。”三个月后,晋军灭虢,回师途中又灭掉了虞国。自周章之弟仲封虞,虞国共历 12君。虞国灭亡后,后裔为纪念故国以虞为姓,虞姓一直延续至今,这是姬吴的早期分支,与吴同属太伯、仲雍之后。

吴国与吴姓

北吴虞国被灭亡了,南方吴国却兴盛起来,成为春秋时期的大国,曾一度称霸中原。自周章接受周天子封号下传到寿梦已历十五代,寿梦做吴君时,历史已进入春秋时期。以太湖流域为中心的吴国经济有了较大发展,吴国国力增强,已敢于与中原强国抗衡。寿梦在位期间,中原以楚晋争霸为主,两国之间发生了城濮之战,这次战争,楚国虽然失败,但实力未损,楚庄王时又卷土重来,楚与吴越结盟重新对抗中原大国晋国,此后楚军又北上与晋爆发了(必阝)之战,这是楚晋争霸以来的第二次大战。(必阝)之战楚国战胜了晋国,使楚国的霸业达到了顶峰,陈、蔡、郑、宋以及淮泗流域的其他小国都降服于楚。失败后的晋国时刻寻找机会想战胜楚国,因此,晋楚间小规模的战争接连不断。为调解晋、楚之间的争端,避免各国受到牵连,公元前579年,以宋国大夫华云为主发起了解除楚晋争端的“弭兵之盟”,但不久即告破裂,楚晋两国仍处于明争暗斗之中。后来,楚国国内发生权力之争,楚国大臣申公巫臣因与楚国令尹(相当于宰相)子反争夺权利,失利后逃到了楚的敌国晋国。他蓄意报仇,向晋国献计献策削弱楚国。晋国采纳了申公巫臣联络新兴的吴国以牵制强楚的建议,并派申公巫臣代表晋国出使吴国。申公巫臣在吴国教习吴人兵法战阵,训练吴人采用中原兵车作战,怂恿吴国讨伐楚国。吴国一年内数次出兵,在吴楚边境声东击西,楚国疲于奔命,国力减弱,吴国从此开始强大起来。

吴王寿梦生有四子,长子诸樊、次子余祭、三子余昧、四子季扎。其中季扎精通中原文化,智慧而又仁义,有远祖太伯、仲雍遗风,寿梦想把王位传给他,季扎认为这样做破坏了嫡长子继承制度会引起内乱,坚辞不就。寿梦只好立长子诸樊为太子。寿梦临终时留下遗命,将来一定要传王位给季扎,吴人也要求立季扎为君。季扎为了躲避就君位,离家逃到了荒野之中。诸樊不得已只好做了吴王,并立下规矩,他百年后,君位继承采取兄终弟及制,一定要把君位传给季扎。吴王诸樊一心要传位给弟弟季扎,就不太爱惜自己,打仗时身先士卒,冲锋陷阵。公元前508年,诸樊亲自率军伐楚,直逼楚国边境城市巢邑(今安徽巢湖市)。楚国巢邑守将牛臣对部下说:“吴王做事勇敢而轻率,如果打开城门,他必定第一个冲入城来,我埋伏在城门,乘机射死他。他一死,楚国边境就安定了。”楚卒按吩咐打开城门,诸樊果然抢先冲入城门,被躲在暗处的牛臣一箭射死。诸樊在位13年,按约定传位于余祭。余祭即位后,封四弟季扎于延陵,故季扎又号延陵季子。余祭在位期间,因季扎通晓周礼,曾代表吴国出使中原诸国。余祭在位4年,死后传位于三弟余昧,余昧在位17年。此时吴国霸业初成。余昧死时,遗命传位季扎,了却了父兄的心愿。吴国百姓也要求季扎继承王位,季扎仍旧谦辞,后见难以推脱,再次出逃。

季扎出走后,吴人立余昧的儿子僚为国君,这引起诸樊之子公子光的不满。公子光认为自己是诸樊之子,叔父季扎推位后,按继承顺序,理应由他继位。于是公子光“阴纳贤士,欲以袭僚”,夺取王位。这时,楚国楚平王听信谗言,诛杀了楚国大将伍奢,伍奢之子伍子胥逃亡到吴国,后来被公子光收留。伍子胥为人勇敢而有谋略,他得知公子光的意图后,就把逃之途中结识的勇士专诸推荐给公子光,专诸受到公子光的极高礼遇,他愿意为公子光效命刺杀吴王僚。

公元前515年,吴王僚乘楚平王死去楚国举行国丧之际,派弟弟盖余、烛庸率军伐楚,同时又派季扎出使晋国,观察中原诸国的动向。楚国早已做好准备,派大军截断了吴军的退路。吴军进退两难,吴王僚的两个弟弟盖余、烛庸不能回归吴国,吴王僚坐立不安。公子光见时机成熟,假意宴请僚,让专诸伺机刺杀僚。据《史记》记载,吴王僚为防万一,自王宫至公子光家,沿路设护卫军士,连公子光家堂前、阶上、席旁都有卫兵带刀护卫。公子光推说足疾故意离开现场,而在窟室中布上带刃甲士。专诸把匕首藏在炙鱼腹中,借献鱼之机,得以靠近了吴王僚。专诸突然拔出鱼腹中的匕首,刺死了僚。此匕首就是名传后世的鱼肠剑。混乱中,刺客专诸被吴王僚的卫士砍死,公子光率窟室甲兵杀散僚的卫兵。公子光自立为王,是为吴王阖闾。为感谢勇士专诸,阖闾封专诸之子为卿,重用伍子胥执掌国政。远在楚国作战的吴王僚的弟弟盖余、烛庸听到公子光弑君自立的消息后,感到大势已去,弃军逃走。后来兄弟俩又投奔了楚国,楚把养邑 (今河南沈丘一带)分封给他们。从此,吴王余昧的后裔就在河南沈丘一带繁衍生息其后代分别以两公子的名字盖余、烛庸为氏,成为姬吴的两大分支。

季扎回国后,不愿看到吴国再闹内乱,就承认了阖闾为君的合法性。《史记》记载季扎说:“苟先君无废祀,民人无废主,社稷有奉,乃吾君也。吾敢谁怨乎哀死事生,以待天命。非我生乱,立者从之,先人之道也。”

吴王阖闾即位后,实施富国强兵之术,他立城廓,设军备,实仓廪,治兵府。相传现在的苏州(古称姑苏)就是伍子胥协助阖闾修建的都城,姑苏城仿效中原城廓的建设,又兼及南方水乡的特点,它周长47里,有 8个陆门,8个水门,是一座设计精巧、攻守兼备的都城,它的建成提高了吴国的军事实力。在伍子胥推荐下,著名军事家孙武从齐国投奔吴,把自己著名的13篇兵法进献给阖闾。阖闾为测验孙武兵法,在宫中选了180名美女充当士兵,以两名爱妃做首领,让孙武试演。演习过程中,两位爱妃对孙武排兵布阵视如儿戏,在孙武三令五申下仍嬉笑不止。孙武按照军事法令斩杀了阖闾的这两位爱妃。据史籍记载,阖闾痛失两位爱妃后,食无味,寝不安。然而阖闾看到孙武确有用兵的本领,就没有责怪孙武。他任用伍子胥为谋主,孙武为将军操练军队,为进击强邻楚国做准备。公元前506年,吴王阖闾与伍子胥、孙武率兵大举攻楚,在唐、蔡两国军队的引领下,吴军五战五胜,长驱直入楚国都城郢,楚昭王逃跑。伍子胥找不到楚王,就掘开平王之墓,鞭尸三百,报了杀父之仇。楚国忠臣申包胥指责伍子胥鞭打王尸无道之极。伍子胥解释说:“吾日墓途远,故倒行而逆施之。”后来,申包胥不畏路途险远,远奔秦国求救兵。申包胥感怀祖国君民蒙受苦难,在秦宫庭外,痛哭了7天7夜,终于感动了秦王。秦答应发兵救楚。秦楚联军击败了吴军。战乱中,阖闾之弟夫概乘机回国自立为王,阖闾闻讯,立即领兵回国击败了夫概,夫概率残余逃到了楚国,楚昭王封夫概于棠溪(今河南遂平县一带),其后裔以棠溪为氏,这是姬吴的又一分支。

阖闾回吴后重整军备,一年后再度伐楚,占领了楚地。公元前504年,吴水军打败楚水军,俘获楚国两位水军将领和七位大夫,随后楚陆军又在繁阳(今河南新蔡县北)失利于吴军。楚元气大伤,国内人心惶惶,楚昭王被迫迁都,吴王阖闾的事业可谓达到了顶峰。

吴国的南方邻国是越国。历史记载,越国乃夏禹之后,是夏后帝少康的庶子南迁建立的国家。越国和吴国一样,统治阶级是中原贵胄之裔,人民大众则为当地土著居民,习惯文身断发。到越王允常时,夏禹之裔已传20余代,吴越曾发生战争。吴响应晋牵制楚,楚则利用越来牵制吴。公元前 537年及公元前518年,越曾两次助楚攻吴,吴越属敌国关系。打击楚国后,吴王阖闾一直伺机攻打越国。公元前496年,越王允常死去,勾践继位。吴国乘越国举行国丧期间出兵伐越,越国勾践率军抵抗,两军战于携李(今浙江绍兴县)。由于吴国发动的是侵略战争,越国上下齐心一举打败吴军。战争中吴王阖闾伤了脚趾,吴被迫退兵,途中阖闾的伤趾继发感染,生命危在旦夕。阖闾临终前嘱咐太子夫差:“你不要忘记是勾践杀害了你的父亲!”夫差满含泪水答应说:“一定不忘报父仇!”阖闾死于归国途中。

阖闾死后,夫差即位,是为吴王夫差。他不忘父仇,时刻准备伐越。他让属下立于他经常出入的宫门之处,每当夫差经过,下人就大呼:“夫差,你忘了越国杀死你的父亲吗”夫差就回答:“不敢忘,三年一定报仇。”夫差以此勉励自己,他继续重用伍子胥,又封楚国亡臣伯(喜否)为太宰。经过三年准备,吴王夫差厉兵秣马,准备大举伐越以报父仇。公元前494年,吴越两军相战于夫椒(今太湖椒山),吴军士卒以复仇为动力,个个勇猛善战,一举击败越军,攻入越境。越王勾践只剩下5000甲士,退守会稽(今绍兴市郊一带)。越王为避免亡国,接受了大夫文种的建议,“卑辞厚礼”向吴求和,条件是勾践入吴为吴王臣仆,夫人为奴婢,进献宝器,越可免于亡国。

夫差洋洋自得,准备接受越国的请求。伍子胥劝谏夫差说,吴越同处三江之地,其势不能并存,勾践是位有能力的君主,加上范蠡、文种等良臣的辅弼,如不及时歼灭,其后患定会无穷。正当吴国君臣争议不决之时,越国送上美女、宝物贿赂太宰伯(喜否),请伯(喜否)劝说吴王夫差接受越国纳贡称臣。伯(喜否)本来就妒忌伍子胥,他接受了越王的贿赂后,一再劝说夫差接受越国求和。夫差听信了伯(喜否)的劝说,接见了越国求和的大夫文种,在吴国朝廷,伯(喜否)和越国大夫文种一唱一和,文种委婉地暗示夫差,一旦越国得不到吴王的宽恕,勾践将会杀妻灭子,毁坏宝器,凭借剩下的5000甲兵与吴拼个死活,吴国到头来将一无所获。夫差最终接受了越的和议条件。伍子胥闻讯无可奈何地叹息说:“20年后,吴国就会变成废墟了。”

吴越讲和后,越成为吴的附庸国,勾践夫妇及其大夫范蠡等300余人到吴国为吴王服役。相传,勾践为夫差养马,做了马夫,勾践夫人为吴王打扫宫室,夫妇俩表现出毫无反抗之意。为进一步麻痹、消磨夫差意志,越国又送上美女西施,对越王勾践完全放松了警惕。7年后,夫差准许勾践回国。勾践回国后不忘国耻,每晚睡在柴草上,并在门边挂一串苦胆,进出之时都要尝一下苦胆,扪心自问:“你忘记战败后的耻辱了吗”他像农夫一样下田耕作,夫人也如农妇般亲自织衣、做饭,生活俭朴。勾践重用文种、范蠡等贤能之士,励精图治,国力逐渐恢复并强大起来。

夫差好大喜功,一心向往中原称霸,他先后讨伐了蔡国、鲁国,动用大量人力物力掘成邗沟,以沟通江淮,为北上做准备。公元前485年,他又不自量力,联合一些小国,从海上进攻强大的齐国,结果被齐国打败。公元前484年,夫差再度进军中原讨伐齐国。他联合鲁国在艾陵(山东莱芜县东刁匕)打败齐国,俘虏齐将多人,缴获一批战:利品。夫差被一时的胜利冲昏了头脑,没有看到数次的征战耗空了吴国国力。越国也;派人来吴朝贺吴伐齐的胜利。此间吴举朝上下皆大欢喜,惟独伍子胥心情沉重,他再次向夫差陈述说:“越是吴的心腹之患,得到齐,只不过得到一片石田,石田是不能种庄稼的。”他断言:“越不为沼,吴其泯矣胥。”此时的夫差根本听不进伍子胥的苦口良言。伍子胥逐渐对夫差失去了信心。

一次乘出使齐国之机,把儿子托咐给了齐国的鲍氏,并改姓王孙氏。吴王夫差对伍子胥没完没了的谏言愈来愈反感,伯(喜否)趁机向夫差讲了伍子胥寄子齐国之事,夫差听后大怒,以私通敌国,怀有二心之罪,赐死伍子胥。伍子胥死前对夫差说:“我死之后,请挖出我的双眼,挂在姑苏城东,总有一天,我会亲眼看到越国大军攻入吴国。”夫差为发泄对伍子胥的仇恨,竟恨及枯骨,令人把位子胥的尸首包在皮革之中,抛入江中,其名曰:“鸱夷浮江。”

公元前482年,吴国大旱,农业欠收。夫差仍决定出师北上与齐晋争霸中原。越国趁吴国国空,倾全力出动精兵分三路攻入吴国。越军攻入吴都姑苏,焚烧了吴国都城,俘获了太子友。夫差闻讯,挥师南归,后来竟向越国求和,越国自度不能一举灭吴,就答应了吴国的求和。此后越国又两次攻入吴国,在越的打击下,吴的军事力量几乎消耗殆尽。公元前473年,越军攻入吴都。夫差率随从逃到姑苏台上,被越军重重包围。夫差派人向勾践请罪,希望像越王勾践当年那样做个附庸国,得以保全吴国社稷,此举遭到越国拒绝。越答应封夫差到甬东(今舟山群岛)做个百夫长,夫差以年老为名表示难以接受,最后被迫自杀。死前,夫差用布把自己的脸蒙住,悔恨地说:“我没有脸面在九泉之下见到子胥啊!”吴国灭亡后,吴国子孙逃往四方,他们感念故国,便以吴为姓。

附:郭姓起源:

相传,早在上古夏后氏部落领袖禹的时代(约公元前21世纪),郭姓就已得姓开基。郭姓人的得姓,有相当古老的渊源。

出自夏代的郭支和郭哀之后

古书记载“禹乘二龙,郭支之御”。“上古有郭侯,夏朝的禹即有驭手郭哀。”郭支与郭哀是中国有史籍记载的最早的郭姓人。因此,我国历史上建都阳城(今河南登封东)等地的夏代人郭支与郭哀,都被后人认为是郭姓人的始祖。

出自商代郭崇之后

据《三一经》记载:商有郭崇。可知商代继夏代之后也有郭姓。因此,商代郭崇,也被认为是郭姓人的另一位始祖。

出自姬姓

周代虢国的子孙后代是当今郭姓最大、最主要的一支,他们以郭为姓,渊源自姬姓,又多半与河南、山西有关。

西周初年,周武王姬发封文王姬昌的弟弟虢叔於东虢,东虢地址在今天河南省荥阳市东北。到了西周末年,周王室衰微,申侯勾结犬戎作乱,周幽王被杀於骊山,周王室被迫东迁。当时,郑武公与晋文侯辅佐周平王东迁洛阳,立下汗马功劳,深得平王依重,同时把郑国从陕西迁到河南虢(即东虢)、郐之间。为兴建郑国,郑武公於周平王二年(公元前769年)灭郐国,平王四年(公元前767年)又吞并东虢。从此,郑国日渐强盛,引起各诸侯国的不满。楚国趁机起兵向周平王问罪,率陆浑(地在河南省嵩县东北)之师,逼近洛阳。周平王大惧,於是把虢叔裔孙虢序封於阳曲(地在今山西太原市北),号曰“虢公”。因虢、郭音同,“虢公”又称“郭公”,於是,其后代遂成郭姓。

以封地为姓

史载,郭姓始祖有以封地“虢”为姓的,又因虢、郭同声之转,故虢、郭二姓互通。

以居处命氏

中国古代有些居住在城、郭、园、池的人,分别以“城”、“郭”、“园”、“池”为姓。其中居住在郭(即外城,古代“郭”字的字义为外城)的人,以居住地为姓氏,形成郭姓。

一、姓氏源流

虎(Hǔ,Māo)姓源出有二:

1、出自上古舜臣“八元”之一伯虎的后人,以虎为氏。据古史传说,伯虎,又名,是帝喾高辛氏的大臣。相传帝喾有八大才子:伯奋、仲堪、叔献、季仲、伯虎、仲熊、叔豹、季狸(实际上是八个部族的首领)辅助他,史称“八元”。帝喾死后,尧继帝位,八元退隐。舜接替尧为帝时,重新起用大批元老旧臣,伯虎部族的首领才又复出为大臣。伯虎一族从此再度发达,他的后代遂以虎为姓,称为虎氏,成为今日虎姓家族的重要来源。

2、出自 中有虎姓:

① 中的虎姓,取自祖上 名首音。如明代西域人忝克里别儿的,入中国居南京任职锦衣卫副千户。其子虎歹别儿,以虎为姓,有孙虎先、虎马镇、虎梦解、虎如声、虎承瑞等。另,元明时将 名首音译为“虎”字的还有撒马儿罕人虎歹达、康里人虎秀思等。 虎姓也有谐音字演变而来的。据《元史·氏族表》载:赡思丁三子为忽辛、纳速刺丁四子为忽先,其后裔有以忽为姓者,也有改为虎姓者。又据云南昭通地区《虎姓家谱》载:“吾祖奉请来朝。唐王亲封虎威将军……故由此子孙永远姓虎。”这是一支以祖上官职封号首字为氏的虎姓。

② 据《 姓氏考》载,虎(Māo 音猫)姓 “唯成都虎姓,音不读虎而读猫(Māo)音。”其实,云南地区的虎姓也读猫(Māo)音。虎姓 主要分布在西北、南京、成都和洛阳等地。

二、迁徙分布

(缺)虎姓在现代较为鲜见,古代亦不多。据《风俗通》载:有“合浦太守虎旗”。虎旗为汉代人氏,传为八元伯虎之后人。在历史上还有虎子威、虎大威、虎臣等人,亦为虎姓一族。在东汉《风俗演义》收的姓氏中就有此姓。汉代著名产珍珠的产地合浦,有太守名虎旗。元代有虎秉,为河内知县。明代有大将虎大威,榆林人,曾为山西总兵。清代有虎坤元,四川人,为咸丰年间提督。《中国人名大辞典》收录虎氏姓名五例。此为冷姓,姓的人较少,为一般人所忽略。此外,带“虎”字的复姓有“术虎”、“虎夷”等。云南省昭通地区的虎姓则是取祖上“虎威将军”封号的“虎”字为姓。生活在甘肃环县虎洞乡的虎姓人居多,自称自己的先祖是姬姓后裔。虎姓望居晋阳郡(秦置晋阳县,赵国都城置晋阳郡。不久又改名太原郡,属太原郡辖,现在山西太原市)。

三、历史名人

虎 臣:明代麟游人,成化末年入太学。一次,孝宗准备在万岁山上搭建棕棚,用来远眺观灯,他具疏谏阻。祭酒担心自己遭祸,下令把虎臣绑了起来。不久,孝宗下诏慰问虎臣,又令拆除棕棚。虎臣从此闻名京城。

虎坤元:字子厚,清代四川成都人。父嵩林,咸丰初,以湖南游击调广西剿匪,从向荣战紫荆山,攻永安,解桂林、长沙围,并有功。从至江南,累擢湖北宜昌镇总兵。偕巡抚吉尔杭阿克上海,遂从攻镇江,屡破贼於宝盖山、仓头、下蜀街、高资。在江南军中称宿将。

四、郡望堂号

1、郡望

晋阳郡:春秋末,赵筒子家臣董安于筑晋阳城,在今山西省太原西南晋源镇。秦以为晋阳县。以后迭为太原郡、并州治所。西晋扩建。北齐于汾水东岸增筑新城,旋在旧城增设龙山县。隋以龙山为晋阳,晋阳为太原。五代为北汉都城。宋灭北汉,毁晋阳,移并州至阳曲,即今太原市。

2、堂号(缺)

============================================================

虎姓宗祠通用对联

〖虎姓宗祠四言通用联〗

摧阵夺纛;

具疏谏灯。

——佚名撰虎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清代四川人虎坤元,字子厚,咸丰年间从军,官至提督。每作战都往前冲,喜欢夺敌军大旗,后战死于秣陵关。下联典指明代麟游人虎臣,成化末年入太学。一次,孝宗准备在万岁山上搭建棕棚,用来远眺观灯,他具疏谏阻。祭酒担心自己遭祸,下令把虎臣绑了起来。不久,孝宗下诏慰问虎臣,又令拆除棕棚。虎臣从此闻名京城。

--------------------------------------------------------------------------------

中国虎文化

〖虎文化的渊源〗

艺术是最具人性意味的人类社会活动,因为它直接处理人的情感、感觉、梦幻乃至理智。在悠悠的历史长河中,虎的艺术品的汇聚生成了虎的文化,渊源流长、生生不息。从旧石器、新石器的岩画,商周的再铜器,秦汉石雕,魏晋南北朝壁画,唐宋诗画至以明清文人画、小说中,虎的形象被历代艺术家刻划得栩栩如生、淋漓尽致,这些作品的分布范围在中国的东南、西南、华南(黄河、长江流域),这正是华南虎的栖息地,艺术家表现对象只能是华南虎。

华南虎,世界上8个亚种虎之一,中国特有(英译 Panthere Tigris Amoyensis),帮国际上定义为“中国虎”。我们动物学家根据中国虎的主要颁布范围和栖息地在中国的华南地区,故冠名为“华南虎”。

-------------------------------------------------------

〖兽中之王〗

虎是中国文化传统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长期以来,它一直被当作是权力和力量的象征,也一直为人们所敬畏。虎在中国生肖中排位第三,并被认为是世上所有兽类的统治者,出生于虎年的人被认为是英勇的、乐观的,也是宽容的、慷慨的,他们能够长寿而且善于领导而非服从。

虎前额上的花纹构成中国的“王”字,事实上,中国的“王”字就是因了老虎而来的。虎是森林之王,因此中国人巧妙地以它前额上的花纹作为一个汉字,意思是统治者。如今,这个字已成为了百家姓中的一个了。虎是一种极具阳刚之气的动物,它具备勇敢与威严,虎也被人们认为是山大王,传说它能够驱除一切邪恶。在战争年代,虎头被绘制在战士的盾牌上用以吓阻敌人。

在中国的传说中,人们相信虎是极其有力的动物,它们能驱除家庭的三大灾难:火灾、失窃和邪恶。虎画经常被挂在墙上并正对着大门以使恶魔因害怕而不敢进入。乃至在当代中国,也有儿童戴着虎头帽、穿着虎头鞋用以驱邪,还有的人睡虎头枕以使自己更加强壮。在虎年,孩子们的头上都写上了红色的“王”字看似能增强他们的精力与活力。在早期的中国,老虎是主要的动物神灵,人们认为它能驱除旱灾,还有人相信一头虎在500年后将变得雪白,然后还能再活1000年,当它们死后,它的灵魂将渗透入地下变为琥珀,这便是“琥珀”一词的由来,意思是“虎之魂”。虎是高尚威望的象征,在早期的中国法庭上能见到“回避”、“肃静”的字样。虎符:虎形的木块是表示由帝王直接下达的军令的标志;古代的强盗首领也将虎皮铺在自己的座位上以显示自己的至高地位。带虎字的中国成语:龙腾虎跃、虎虎生威、如虎添翼……

-------------------------------------------------------

〖药王孙思邈虎口拔骨〗

在古时候,一些中国医生到处采集并实验各种药物的功效,他们通常会手拿一个铃铛,铃铛看起来就像是一个铜环,人们称之为虎撑或虎衔。这是他们的护身符。

传说药王孙司邈在去山中采药的路上突然被一只老虎拦住了。老虎就在前面,想要逃走已是不可能的了,药王随身带着一条用来挑草药的长扁担,但要用这条笨拙的扁担对付老虎这又谈何容易。他一无所措,只是恐惧地盯着老虎。奇怪的是这只老虎并没有向他扑来,正相反,它张大着嘴蹲在地上,它以一种忧伤的眼神注视着药王似乎是在乞求什么,并不停地轻轻摆动着脑袋。药王被眼前如此的情景震惊了,他缓缓地接近眼前这头庞然大物,他看见一块硕大的动物骨头深深地扎入了这头老虎的咽喉。善良的药王想要帮它,替它去除这块骨头,但他担心的是,眼前这头动物要是因为疼痛而突然闭嘴的话,他的胳膊一定会被咬断,正在这时他想起他扁担上的一个铜环,他取下铜环并将它放入老虎的口中将那大口撑开,这样他就不必再为自己的安全担心了。他将手从铜环中央穿过伸入那血盆大口中迅速地拔出骨头并麻利地在伤口抹上药膏。当药王取走了虎口中的铜环后,老虎不住地点头,似乎是在答谢这位仁慈的医生。从那以后,铜环被改造成一个手摇铃,成为采药的标志,所有的医生出门采药时都会带上它,用于显示他们都是药王的弟子,只有药王能够为老虎看病并且不会受到它们的攻击。

-------------------------------------------------------

〖虎头鞋的故事〗

今天,在中国的乡村里仍然能够看到小孩子们穿着虎头鞋。虎头鞋整个都是用布料制成的而鞋尖做成了虎头的形状。在中国,虎头鞋有着源远流长的历史,而在这历史的背后,蕴藏着这样一个传说。

很久很久以前,在扬州这座著名的古城内,住着一个船夫,他的名字叫大羊,他很慷慨也很大方而且很乐意帮助别人。不久,村里来了一位年迈的旅行者,她对大羊善良的品格大加赞赏。临走时,她将一幅古画送给了大羊,画中是一个漂亮的姑娘正在用针线缝一双虎头鞋,船夫非常喜欢这幅画,他一回到家,立即就将画挂在了他床头的墙上。

一天晚上,画中的姑娘突然从画中走了出来,与大羊共同度过了一段美好的时光。打那后,他们每晚都见面。一年以后,他们生了一个男孩,他为俩口子带来了更多的欢乐。然而不幸的事发生了,村长耳闻了大羊家中有奇画的事后,蛮横地将这充满神奇的图画抢走了。大羊对恶毒的村长恨之入骨,然而却无能为力。贪婪的村长像大羊那样将画挂在了床头的墙上,每天都期待着画中女子能够下来,令他失望的是,什么事也没有发生。

大羊的孩子长大了,他总是不停地呼唤着自己的母亲,大羊只得不停地哄骗他说他的母亲已经去了遥远的西方不能回来了。大羊的话语丝毫无济于事,那孩子坚持要寻找他的母亲,最后,他踏上寻找母亲的旅程。他夜以继日地不停向西方航行,最终在森林中他找到他的母亲正同许多仙女在一个水坑中洗澡。噢,我的孩子,你怎么到那么远来找妈妈了?母亲正说着,两滴晶莹的眼泪流下滴在孩子面颊上。“妈妈,要知道,我失去你太多了。”“直到你穿着我为你缝的虎头鞋走进村长的卧室时,我们才能够真正的团聚。孩子,闭上你的眼睛,让我先把你送回家吧。”

一阵旋风之后,他惊讶地发现自己已经到家了,他告诉村长说他可以将画中的妇子召唤下来。贪婪的村长,急不可耐地将这孩子带入了自己的卧室。孩子看到自己的母亲,就大声地对着画召唤道:“妈妈,我们走。”话音刚落,画中女子应声下地,搂起孩子就往外走。然而贪婪的村长已经挡住了去路。他蛮横地要那女子做他的妻子。遭到拒绝之后,村长愤怒地像母子俩扑过来。那孩子勇敢地冲上去与他搏斗。正当这时,那双虎头鞋从男孩的脚上松脱下来,立刻变为一只斑斓猛虎,只见它迅速地扑向那邪恶的村长。村长的呼救声与猛虎的吼声响彻整个村庄……虎头鞋拯救了母子俩和他们的家庭。从那以后,人们开始为他们的孩子制作虎头鞋,期望它能够保佑孩子与家庭的安全。

-------------------------------------------------------

〖华南虎与中国虎文化〗

虎为大型猫科食肉动物,自100万年前从中国南部起源(一说从中国东北起源),逐渐分化出华南虎、里海虎、孟加拉虎、印度支那虎、西伯利亚虎(又名东北虎)、爪哇虎、苏门达腊虎、巴厘虎等八个亚种。近几十年来,大规模的偷猎和乱砍滥伐,导致虎的分布范围及数量急剧衰减。巴厘虎、里海虎、爪哇虎分别于上世纪相继灭绝。

剩下的几个亚种中,华南虎只产于我国,所以又名中国虎。典型特征是头部有鲜艳的王字斑纹,素有“山林之王”美誉。它常栖息活动在连片的芭茅、灌丛林中,少在林中活动,主要捕食野猪、水鹿、苏门羚、鹿等大中型食草动物,偶尔捕食鸟类。

中华虎文化渊远流长。这其中的“虎”就是指华南虎。它很早就成为中国的图腾之一。1987年河南省濮阳西水坡一带发掘出土了一对蚌塑龙虎,距今大约6000年,它伴于一位祖先遗骨的东西两侧,依照方位,恰与后世盛行的东青龙、西白虎、南朱雀、北玄武相吻合,堪称“中华第一虎”。著名的司母戊大鼎的鼎耳的外廓饰着一对虎纹,虎口相向,口中含着人头。《周易·乾卦文》也说:云从龙,风从虎。因为龙飞于天,虎行于地,所以龙虎相合成为雄伟强盛的象征,是人崇拜并畏惧的对象。汉朝时,人们就开始在除夕之夜在门上画虎以驱鬼魅,以后最正宗的门神画上,除有神荼、郁垒二神外,都还绘有老虎。

虎的形象威风凛凛,因此自古以来就被用于象征军人的勇敢和坚强,多用虎将、虎臣、虎士、虎贲、虎师、虎威、虎步、鹰扬虎视、燕颔虎须等词语,读上去就有一种不凡的气势。古代调兵遣将的兵符上面就用黄金刻上一只老虎,称为虎符。在古代战争中,虎的作用并非仅限于此,它还有作为战争工具直接参战的记录。影响极广的十二生肖中就有虎的一席之地。

虎还流传于人们的口语中。在文字、语言、诗歌、文学、雕塑、绘画、小说、戏曲、民俗,以及更为广泛的民间传说、神话、故事、儿歌等传统文化的各个领域中,虎的形象无所不在,成为中华文明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

〖虎符的来历〗

我国古代对虎的形象十分崇拜,特别是在军事上,比如在调兵遣将的兵符上面就用黄金刻上一只老虎,称为虎符。

虎符最早出现于春秋战国时期,当时采用

顺德陈村旅游景点

 陈村镇地处珠三角的中心和广佛都市圈群内,是广州、佛山、顺德、番禺、南海交通交汇处,接下来是我为您整理的顺德陈村旅游景点,希望对您...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