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龚氏家族历史上有哪些名人?

栏目:资讯发布:2023-10-01浏览:3收藏

请问龚氏家族历史上有哪些名人?,第1张

历史名人

龚 遂:是见于史籍记载的第一位龚姓名人。西汉时任渤海太守,敢于谏诤。渤海临郡饥荒时,曾开仓借粮。后世把他和黄霸作为封建“循吏”代表,称为“龚黄”。

龚 舍:武原(今江苏省邳县)人,西汉任谏议大夫。重节义,拒不仕王莽新政,与龚胜一同归乡,二人并称“楚两龚”。

龚 宽:洛阳(今属河南省)人,西汉画家,善画人物,尤工牛马飞鸟。

龚 原:处州遂昌(今属浙江省)人,北宋嘉�进士。曾助王安石变法,颇为尽力。著有《周易新讲义》。

龚 胜:西汉末年时以好学明经与崇高名节而见称。汉哀帝时,曾三举孝廉,后因王莽篡权而归隐乡里。王莽数次遣使找他,要拜他为上卿,而他却在"吾受汉厚恩,岂以一身事二姓哉"的感叹声中,绝食而死。

龚 贤:清代著名画家。工山水,兼工诗文、书法。其画浓郁苍润,行草雄奇奔放。为“金陵八家”之一。

龚 开:淮阴(今属江苏)人,宋末元初著名画家。擅绘人物,尤精钟馗像,工画马兼山水,亦能诗文。

龚 平:淮阴人,宋末元初画家。擅画人物,喜作墨鬼,尤以钟馗像最著名,有“扫荡凶邪”之意。

龚 贤:江苏省昆山人,清代著名画家。工山水,兼工诗文、书法。其画苍润浓郁,行草奔放雄奇,为“金陵八家”之一。

龚鼎臣:郓州须城(今山东省东平)人,北宋景�进士。知渠州,倡文教,兴郡学,曾上书建议裁汰冗员,节俭开度。著有《东原录》等。

龚宗元:宋代都官员外郎,德高望重,受人敬慕,与程道、程之奇并称“三老”。

龚颐正:南宋处州遂昌人,官任秘书丞、实录院检讨官,预修孝宗、光宗实录。著有《芥隐笔记》、《续释常谈》等。

龚明之:南宋苏州昆山(今属江苏)人,以孝行闻名于乡,入朝受宣教郎。著有《中吴纪闻》。

龚鼎孳:安徽省合肥人,明末崇祯进士。为人旷达不拘俗礼,博学能文,与吴伟业、钱谦益并称“江左三大家”。

龚午亭:江苏省东台人,清代评话演员。以演说《清风闸》著名。

龚翔麟:仁和(今浙江省杭州)人,清代著名诗人,工诗词,为“浙西六家”之一。著有《田居诗稿》、《红藕山庄词》。

龚自珍:龚姓历史上最杰出的人物。清代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博览群书,通晓经学、文字学、历史、地理等各方面学识。为今文经学派的重要人物。道光年间举为进士,官至礼部主事。当林则徐赴广东查禁鸦片时,他曾预见英国可能侵犯,建议加强战备。其诗、文有较高成就。著作辑成《龚自珍全集》。

龚琴徵:武进(今属江苏省)人,清代著名女画家,以工画蛱蝶著称。

  1 三孝口:

  相传昔日在合肥城西门附近曾住有一户人家,家中有一老母,已年逾古稀。其膝下有三子,乃是远近闻名的孝子。为了照顾好老母,三子轮流精心守护左右,不轻离片刻。这年,老母不幸患痈疽,脓血不止。为了减轻老母痛苦,三子竟轮番用嘴吮吸脓血。为了使老母疾病得以早日治愈,三子日日四下寻访名医、偏方。然此疾病在当时乃属不治之症,要想治愈,谈何容易。在无可奈何之际,三子只得转而进寺庙烧香求佛。一日,三子在寺庙门前,偶遇一算命先生,三子试以实情相告,希得指点。算命先生闻听三子诉说后,托词告曰:“若想治愈老母疾病,非补以活人肉汤汁不可”。此本是算命先生故意虚造之言,暗示其老母疾病已无法救治。然三子不悟话中之意,未加思索即信以为真,竟在祈拜泥佛之时,从腿上剜下一块肉来,回家后迅即熬成汤汁,喂其老母。办法用尽,终未能挽救老母的生命。老母咽气后,三子又变卖掉家产,买来棺材,为老母料理后事。

  再说,相传在西门街心路下埋有一块红糙石,下面压着大蜀山的钥匙,若取出这把钥匙,就能打开大蜀山的山门,取得大蜀山的金银财宝。但又传,若此红糙石一动,合肥城内就要遭火灾,故从未有人敢轻举妄动。孰料这一传说被合肥城内一贪财的无赖获悉,其乘夜深人静之时,悄悄将红糙石掀开,将大蜀山钥匙盗走。大蜀山的钥匙被盗走了,火灾也就招来了。一时间,西门一条街浓烟四起,火势越烧越旺,眼看大火已烧到那三子之家。为了护卫棺柩,三子竟以身伏于棺上,誓与棺柩同存亡。似乎是神灵被三子的虔诚举动所感动,大火竟跳过其家。

  这场大火过后,整个城西门一条街房屋都被大火烧为灰烬,唯独那三子之家房子完好无损。由此,这个地方后来就被人们称为“三孝口”了。三孝口地址在今市区长江路西段。关于此传说,《合肥县志》有段记载:“张梅、祝、松兄弟三人亲丧,殡于室,邻火卒起,棺不及移,三人号恸伏棺上,誓与俱焚,三人皆死,棺独完好。初,母病疮甚重,梅吮之得愈。”此段记载,虽然在具体细节上与民间传说不尽一致,但基本内容还是相近的。

  2 四牌楼:

  合肥在上个世纪50年代曾经设立过城市中心点,位置就在现在的宿州路与长江中路交叉口处,也就是当年的‘四牌楼’。”曾于1954年底开始任合肥市城市建设局局长的周维章老人介绍,在1955年底到1956年初,合肥市把“四牌楼”处设为本市的城市中心点。合肥“四牌楼”的正确位置应是现在的宿州路与长江中路交叉口,如今很多市民认为“四牌楼”在美菱大道与长江中路交叉口处,这是对合肥的历史不大了解,实际上该处的历史名称是“范巷口”。

  由于四牌楼西边二三百米的范巷口,从1958年起陆续建成了市新华书店、市百货大楼、市供电大楼、省轻工大楼,长江路、徽州路在此交汇,四楼四角相犄,也因为长江路、宿州路口只有青云楼,而四牌楼已不复存在,于是范巷口又被一些人误称作四牌楼。

  旧时人们在这里建楼,取名奎星楼,古时供奉魁星,即文曲星,向魁星烧香磕头表达了孩童想通过科举考试取得功名的美好愿望,希冀合肥文脉延续、文风昌盛、文运高扬。1928年重建的四牌楼曾名“马、王二公祠”,纪念为保卫合肥免受军阀和白俄骑兵蹂躏的马祥斌、王金韬将军。抗战初期不顾礼仪廉耻的日本侵略军炸毁了刻有“礼仪廉耻”牌匾的四牌楼。四牌楼作为当时合肥最高的建筑虽然在20世纪仅仅存在了十年,但四牌楼一带如今已成为老城区最繁华的交通枢纽和商业中心。

  3 回龙桥:

  旧合肥城西南角有一座德胜门,相传打仗出征例须由此出门,方能得胜。合肥自古多战事。如今德胜门内金寨路九州大厦和盛安广场间通往出版社的路,叫回龙桥路。关于回龙桥地名的来历,至少有两个版本:

  一为“孙权回龙”。三国时,曹操、孙权争夺合肥。曹操率号称八十三万大军下江南,实力不可谓不强。但曹军多为北方人,不谙水性,来合肥的部分曹军便征召民船,日夜操练。合肥地名中的筝笛浦、藏舟浦、斛兵塘,都和曹军训练水师有关。孙权部总体实力虽不如曹操,但有刘备、诸葛亮的支持,且吴国本来就地处南方,土兵多会水也惯于水战。因此,魏吴交战于合肥,可谓麻秸打狼---两怕着,双方都在寻找机会,以智取胜。有一天,孙权亲率战船百艘来袭,行至合肥城中内河某处,忽见曹操直立在一旗舰上挡住去路。而其北面,芦苇深深,水草密密,不可知内藏多少兵船也。孙权乍惊,随后佯笑,拱手向曹:“别来无恙。汝军兵贵神速也!”曹操故作回头望,只见杏花村藏舟浦内旌旗猎猎,又拱手还礼,只是不卑不亢:“老夫当道,贵军恐难前进。失礼了!”孙权见状,只得下令折返。孙权乃吴国之君,也可谓“真龙天子”,这回头处恰有一道桥,后来被称为“回龙桥”。

  二为“康熙回龙”。话说康熙皇帝有一位妃子,原是合肥人,龚鼎孳的干女儿。龚鼎孳被清廷诏任兵部尚书后,献干女儿与康熙,被定为贵妃。有一次,贵妃想回合肥省亲,康熙心血来潮,颁旨拟亲自陪同。这下可忙坏了地方百官。合肥又是建行宫,又是为贵妃娘娘建梳妆楼,还要架天桥越过雨花塘从稻香楼直达德胜门内。这建楼架桥需要银子,盘剥的是民脂民膏,而康熙朝正是大清政局既定,老百姓亟需休养生息之际。在京城的一位合肥籍大臣觉得不该糜费地方,又不好明阻銮驾,便机智地奏上一本:去敝乡路上,千里迢迢,水路须翻梅龙坝,旱路例走斩龙岗,恐犯圣讳。若贸然启行,龙体稍有闪失,臣等罪该万死!康熙帝听罢遂取消了御驾合肥的打算。合肥百姓已遭地方官吏层层加码,纳赋纳税献工献料苦不堪言,闻讯奔走相告,放鞭炮三日相庆。他们把已备好的砖石在城内九曲河上建起一座大桥,取名“回龙桥”。回龙桥后来时建时圮,至解放前德胜门一带已多街肆门面,河道渐淤。上个世纪50年代中期,人民政府自三孝口至德胜门外拓建金寨路,桥已不存。但回龙桥这个地名却保留了下来,也给合肥留下了可供谈资的与名人有关的历史掌故 。

  4 操兵巷:

  提起操兵巷,眼前晃动的是金戈铁马,耳畔响起的是马嘶人鸣,就凭和一代枭雄曹操搭上了界,虽称为巷,但也一定少不了大气磅礴的气势。然而,当你走进操兵巷时,才感到称之为巷真的是恰如其分,而且是再普通不过的一条小巷,让人不由得有些失望,别说铮铮兵戈之气,连一点孔武的影子也感受不到。也是,一千多年的风雨变幻,足以洗刷掉任何历史痕迹,今天的操兵巷,和合肥老城区许许多多小巷一样,窄窄的巷道两边,布满了各式各样的小店,明显比别的地方陈旧的房屋,密密麻麻杂乱无章。

  不过,毕竟地处闹市,来来往往的行人不少,都是行色匆匆。他们都在为自己的生计忙碌着,可能根本没有意识到脚下的土地竟然是古代将士练兵的地方,更不会去想象当年此地幕帐相连,士兵们舞枪弄棒,喊杀声震天的情景。

  关于操兵巷的来历,我听到了两个版本。相传曹操驻军合肥城中,军士到教弩台等演武厅,此小巷为必经之路。而每次上完习武课后,官兵都会在此舞枪弄棒,久而久之,无名小巷就被称为操兵巷。

  还有人说昔日在操兵巷演练的并不是曹操的军队,而是南宋时的淮西帅郭振的部下。乾道五年(公元1169年),郭振屯驻合肥,为防御金兵侵袭合肥,筑斗梁城。当时在今天的操兵巷一带,到处是演兵操练的队伍,老百姓习惯把队伍经过的小巷称为操兵巷。从《庐州府志》的记载看,当年那一带极尽繁华之能事:“自河入城之后,而民间之利甚溥矣。谷粒之出入,竹木之栖泊,舟船经抵县桥或至郡邑署后。百货骈集,千樯鳞次,两岸悉列货肆,商贾喧阗。因其地气疏通,人心愉畅,而官长之超擢者,缙绅之显达者,甲乙榜之多,土风之厚,民俗之醇,甲于他郡。”

  到了明末清初,合肥城里出了个龚大司马龚鼎孳,他字孝升,号芝麓,后人称作“龚合肥”。龚家是合肥城里的望族,龚鼎孳在朝廷为官,合肥的家族自然鸡犬升天。那时,从逍遥津公园到操兵巷这一地段都是龚家的财产,操兵巷也就一度改叫“龚大房巷”了。据老辈人介绍,当年龚家房屋青砖碧瓦,高大气派,而周围穷人的房子都是些土坯屋,非常简陋。

  操兵巷无兵可操

  当然,民间流传最广的还是曹操的兵马在此练兵的传说。省民俗学会秘书长王贤友说,合肥关于操兵巷的传说很多,小时候听大人讲,曹操当年屯兵合肥时,军队的数量较少,远远比不上东吴的军队。为了迷惑敌人,曹操命令士兵在操兵巷两头挖地道,士兵来来回回从这边进,从那边出,给敌方造成好像兵马很多的假象。

  但有关专家学者却对此提出了质疑,因为三国时的合肥城并不等同于今天的合肥城,现在的合肥老城区其实在三国时是合肥之城外。史书记载当时的魏军屯军于今杏花公园和明教寺(教弩台)一带。

  民俗专家牛耘指出,说操兵巷是曹魏军队在此操兵演练是望文生义,三国时代的操兵巷周围还是一片水塘,而且地处郊外,人迹罕见,哪里有什么街巷。倒是南宋时的淮西帅郭振的确在此演练过兵马。彼时,郭振为加强合肥城的防卫力量,抵抗金兵的南犯,把合肥城向北扩展,将今天的逍遥津至阜南路一线统统扩进了城内,后来,逐渐有了街市,有了小巷。根据200多年前的合肥县志记载,此巷原名叫醋瓶巷,因为巷子里有一家酿醋作坊,酿造的陈醋香气四溢,老远就能够闻到醋香。

  到了清朝,位于阜阳路上的合肥市体育场原来是一处演武厅,那里经常有兵马演练,来来往往都要经过醋瓶巷。可堂堂的大清官兵天天和醋字打交道,总感到酸溜溜的,有人向官府提议把醋瓶巷改个名字,大约在清朝末年,醋瓶巷改名叫操兵巷。

  现在已有287部龚姓族谱,一般只有对应的族人可见。

  龚氏起源:

  相传上古时期,炎帝的后裔、黄帝大臣共工,专门管理水土,因治水有功,被封为“水神”。后与 兜、三苗、鲧结为“四凶”,被流放到幽州。开始以单字“共”作为家人的姓氏,子句龙继承父职,若干年后,共姓为了避仇,有的在“共”字上加一个“龙”字,成了龚姓,也就是说,龚姓是以祖先的官职和名字中的一字改造而来的。龚姓以共工治水有功而引以为荣,尊其为得姓始祖。龚姓发源地较多,有河北、辽宁间和山西、河南、福建等,龚姓早期主要繁衍于北方地区。汉时,华东龚姓崭露头角,江苏徐州人龚胜与江苏邳州人龚舍均以名节闻名,有“楚两龚”之称号。

作者:徐釚

诗名:沁园春 其一 校镌七十二芙蓉词成,上合肥龚先生,用陈其年韵

朝代:清

全文:

我爱先生,兰畹花间,亦复为之。

想琼楼玉宇,闲抛锦字,晓风残月,偶逗相思。

夺却骚坛,撇残狂客,黄绢重题**辞。

还须谱,倩银筝翠管,玉轸金徽。

天街露冷烟霏。

划不断、柔情世上稀。

更兔园春老,宫怀磊落,龙门路杳,人想雄奇。

绿野阴浓,碧纱烟笼,拈断霜毫色已飞。

堪更羡,笑枝头红杏,压倒前题。

请问龚氏家族历史上有哪些名人?

历史名人 龚 遂:是见于史籍记载的第一位龚姓名人。西汉时任渤海太守,敢于谏诤。渤海临郡饥荒时,曾开仓借粮。后世把他和黄霸作为封建“...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