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氏寻根
文/余光
一次去苏北泗洪旅游,导游**说:“这里是徐姓的发源地。古代东夷族有个分支叫徐夷,后来建徐国。”她还讲了一个“柳下剑”的故事。有一次,吴国的一位太子去鲁国出访,路经徐国,年长的徐王热情地接待了吴太子。吴国是个礼仪之邦,吴太子出访时衣着端正,身系佩剑,十分精神。老徐王对吴太子的佩剑情有独钟,拿在手中反复地看,有点爱不释手的样子。吴太子承诺,出访回来时,一定会把佩剑相送。一个月后,吴太子从鲁国出访回来,路经徐国时,再次拜访徐国,可老徐王已病故多日。他的儿子徐君偃继位,吴太子就把佩剑赠送给徐君偃,徐君偃断然拒收,说:“我父亲生前得不到佩剑,说明与此剑无缘,你还是带回去吧!”吴太子无奈之下,把这把佩剑挂在路旁的一棵柳树上,然后南归吴国。从此这个地方就叫“柳下剑”,现在是泗洪的一个著名景点。实际徐国位于现在的江苏泗洪县和安徽的泗县一带。直至公元512年,楚国大军伐徐,引水灌徐国都城,灭掉了徐国。亡国的徐国子孙,以徐国国名为姓氏,就是徐氏。
又据《史记秦本纪》载:“舜赐姓赢,徐氏出自嬴姓。”所以徐姓与秦始皇有缘。如秦国著名方士徐福,奉命去东海寻长生不老药,带500双童男童女出海后一去不复返,后传说去了日本建国,就是天王的先祖。2008年间,有一日本华裔来华寻根,自称是徐福后人,他来到山东胶南一带,因为这里是徐福出海的地点,出资成立了一个徐氏家谱编纂委员会,准备出一本比较系统的《徐氏家谱》。徐氏编委会人员走遍全国,耗资巨大,大有“编纂不成,誓不罢休”的势头。2009年5月的一天,沙家浜风景区迎来了两位来自山东的不速之客,他俩均系编委会人员,据称受那位日本商人之托,在全国各地寻访徐氏宗脉。他俩先拜访了芦荡村退休老教师徐剑石,了解到他属徐姓东海堂;同时又拜访了徐宅村新四军老战士徐丙,了解到他系徐姓乐山堂。那两位编委会人员透露了关系徐姓的另外一个信息:江苏徐州市、上海徐家汇、本市境内的徐市镇、本镇境内的徐石村等,均系徐国子孙聚居得名。因我亦姓徐,他们颇感兴趣,邀请我参加在徐福出海地点举行的一年一度的纪念仪式,我欣然同意。
徐福是中国兵家泰斗鬼谷子先生的关门弟子。日本学者钣野气峰说徐福和他留在日本的随员繁衍了成千上万的后世子孙,只要是茶褐色眼珠的日本人,就肯定是徐福的后裔。这些日本人中许多人都姓斋藤,汉语中的意思就是齐。至少有30%的日本人有中国血统,是徐福随行人员的后裔。徐福东渡寻仙,据传则成了日本的第一位天皇:神武天皇。
始皇二十八年(前219年),秦始皇第一次东巡,登泰山勒石颂德。然后经黄县、(月垂)县,攀成山,登芝罘(今烟台)山,南下琅琊台,逗留3个月。在此期间,秦始皇看到海州湾内出现海市蜃楼,认为是仙人所显,遂派徐福率童男童女乘楼船入海,寻求长生不死之药。徐福入海数年求药不得。
前210年,秦始皇再次东巡又找来徐福,徐福怕秦始皇怪罪,诈称海中的大鲛鱼十分厉害,船只难以靠近仙山取药,须派善射者同去,射杀鲛鱼,才能上岸求药。泰始皇再次派徐福携带童男童女以及百工巧匠技师、武士、射手500多人,装带五谷种子、粮食、器皿、淡水等,入海去仙山求药。前209年一去杳如黄鹤。秦始皇等了1年不见徐福返回,自身先死!不知徐福已经来到东洋瀛洲。
徐福东渡没有获得“不老药”,却在熊野浦登陆后,发现了“平原广泽”(即日本九洲)。长生不死之药没找到,返回恐遭杀身之祸,便长居于此,不再复返。徐福等人在九洲岛等地向日本土著民族传播农耕知识和捕鱼、锻冶、制盐等技术,还教给日本人民医疗技术等秦朝先进文化,促进了社会发展,深受日本人民敬重。如今日本民间遍立庙堂朝拜,很多日本人甚至公开声称自己就是徐福后代,并留有家传徐氏族谱可供阅览。
徐福,字君房,齐地琅琊郡(今江苏省连云港市赣榆区金山镇徐福村)人,秦代著名方士,相传也是鬼谷子先生的关门弟子。他博学多才,通晓医学、天文、航海,在沿海一带民众中名望甚高。
据《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秦始皇二十八年(公元前219年),徐福受秦始皇之令,率童男童女三千人东渡瀛洲,为皇帝寻找长生不老药。瀛洲就是现在的日本。据《日本国史略》提到:“孝灵天皇七十二年,秦人徐福来。”在一定意义上讲,徐福,不仅是人类驾驭海洋的历史第一人,也是开启中日文化交流历史的第一人。至今,在日本的和歌山县仍有以秦为姓的日本人,有些人家的家门口仍然刻着“秦”字。如今,在赣榆金山镇泊船山风景区内有一座徐福庙、兴会寺,每年都有大量中外游客前去祭拜和参观,包括日本前首相羽田孜等人。
不一定。
徐福东渡,确实给倭国注入了不少秦人血液,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日本天皇的家谱是有问题的。
由所谓的圣德太子编纂的天皇家谱,至少有十位虚构的“天皇”。
而且在天皇之前,日本也经历过群雄逐鹿的乱战。
所以当胜利者终于脱颖而出,取得桂冠的时候,他究竟是徐福的后裔,还是随行而来的童男或者工匠的种,这个不好说。
徐氏寻根
本文2023-10-01 21:29:55发表“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lezaizhuan.com/article/1512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