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炀帝杨广简介

栏目:资讯发布:2023-10-01浏览:2收藏

隋炀帝杨广简介,第1张

   隋炀帝 杨广 (569年-618年4月11日),华阴人(今陕西华阴),生于隋京师长安,是隋朝第二代皇帝,唐朝谥炀皇帝,夏王窦建德谥闵皇帝,其孙杨侗谥为世祖明皇帝。一名英,小字阿麽。隋文帝杨坚、独孤皇后的次子,开皇元年(581年)立为晋王,开皇二十年(600年)十一月立为太子,仁寿四年(604年)七月继位。他在位期间修建大运河(开通永济渠、通济渠,加修邗沟、江南运河),营建东都迁都洛阳城,开创科举制度,亲征吐谷浑,三征高句丽,因为滥用民力,造成天下大乱直接导致了隋朝的灭亡,618年在江都被部下缢杀。《全隋诗》录存其诗40多首。

青年杨广

杨广,一名杨英,小字阿��,华阴(今陕西华阴)人,隋文帝杨坚次子,母为文献皇后独孤伽罗,北周天和四年(569年)生于长安(今陕西西安),史书称:“美姿仪,少聪慧”。在北周时因父杨坚的功勋,被封为雁门郡公。

开皇元年(581年)封晋王,拜柱国、并州总管,时年十三岁。[1]后又授武卫大将军,进位上柱国、河北道行台尚书令等。开皇八年(588年)冬天,隋朝兴兵平南朝的陈,刚二十岁的杨广是领衔的统帅,真正在前线作战的是贺若弼和韩擒虎等名将。平陈后,进驻建康,杀掉了陈叔宝的奸佞之臣及宠妃张丽华,封存府库,将陈叔宝及其皇后等人带返隋京。班师后,杨广进封太尉。

去世

大业十四年(618年)三月,炀帝见天下大乱,已心灰意冷,无心回北方,命修治丹阳宫(今南京),准备迁居那里。从驾的都是关中卫士,他们怀念家乡,纷纷逃归。这时,虎贲郎将元礼等,与直阁裴虔通共谋,利用卫士们思念家乡的怨恨情绪,推宇文述的儿子宇文化及为首,发动兵变,宇文化及逼缢隋炀帝。

这个雄心勃勃的帝王,死后连个像样的棺材也没有用上,由萧后和宫人拆床板做了一个小棺材,偷偷地葬在江都宫的流珠堂下。

后陈棱集众缟素,为炀帝发丧,备仪卫,改葬于吴公台下,衰杖送丧,恸感行路。唐朝平定江南后,于贞观五年(631年),以帝礼改葬于雷塘(今江苏扬州市北15公里雷塘南平冈上,南距吴公台10里)。

家庭成员 ,  , 父母 ,  ,  父亲:隋文帝杨坚

母亲:文献皇后独孤伽罗

兄弟

哥哥:房陵王杨勇

弟弟:秦王杨俊、蜀王杨秀、汉王杨谅

姐妹

乐平公主杨丽华,嫁北周宣帝宇文�

襄国公主,下嫁李长雅

广平公主,下嫁宇文静礼

兰陵公主杨阿五,下嫁柳述

后妃 ,  , 皇后

萧皇后,西梁明帝萧岿之女

妃嫔

萧嫔,赵王杲母

陈�B,陈后主第六女

陈氏,陈后主第四女广德公主

王氏,李渊外甥女,唐同安长公主女

宣华夫人陈氏(存疑),陈宣帝第十四女宁远公主,陈后主妹

容华夫人蔡氏(存疑)

崔氏,隋东郡公崔君绰女

子女 ,  , 儿子

元德太子杨昭,母萧皇后,子:隋恭帝(代王)杨侑、皇泰主(越王)杨侗、燕王杨��

齐王杨��,母萧皇后,遗腹子杨政道

赵王杨杲,母萧嫔

第三子早夭(殇子铭 )

女儿

南阳公主,母萧皇后,开皇十九年下嫁宇文士及,子宇文禅师

杨妃,唐太宗妃,子吴王李恪、蜀王李��炀帝杨广

杨坚。

隋炀帝,名杨广(公元569-618年),隋文帝次子,他杀死文帝及兄长杨勇后继位。在位14年,被农民大起义的浪潮困于江都(今江苏扬州市),为部下宇文化及等发动兵变缢杀,终年50岁,葬于今江苏省扬州市西北15里的雷塘侧。

隋炀帝杨广(569年-618年4月11日),又名英,小字阿摐。隋文帝杨坚和文献皇后独孤伽罗的次子,是隋朝第二位皇帝。隋恭帝杨侑谥杨广为炀帝;夏王窦建德谥杨广为闵帝;皇泰主杨侗谥杨广为明帝,庙号世祖。炀帝十三岁被封为晋王,兼任并州主管。

隋炀帝于604年8月21日由杨素协助登基,在位期间加强了中央集权,扩大了统治的社会基础。但他好大喜功及经常南征北伐,据研究仅从公元604年至608年短短4年间就动用了近540万民力修建大运河(开凿通济渠、永济渠),长城和洛阳城。

又西巡张掖、亲征吐谷浑、以厚利诱使西域商贾至洛阳,大业七年(公元611年)引发民众乃至贵族大规模的起义——隋末民变,更于大业八年(612年)征集三十万军队攻打高句丽(不包括后勤100多万民力),几乎动用了举国之力,618年杨广在江都被部下缢杀。

隋炀帝在位期间,将科举制度(科举制萌芽于魏晋南北朝)正式归为国家政策,对后世有重大影响,此后历代均以科举而选拔人才,隋唐大运河是世界史上最长的运河。

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隋朝大运河部分河段失去通航功能,被元世祖忽必烈所修的京杭大运河代取代。

其他功绩如讨伐吐谷浑(隋炀帝609年攻灭吐谷浑,但到了615年吐谷浑可汗伏允在西海、河源、鄯善、且末四郡复国)。

讨占城(隋炀帝605年攻占城,随着军队班师后,占城王商菩跋摩遂在比景、海阴、林邑三郡故地复国。此战隋军死者什四、五,指挥官刘方也病死于班师途中),讨高句丽(三战均以失败告终)则对后世影响较小。

隋炀帝即位后几乎每年征发重役。仁寿四年十一月,他为了开掘长堑拱卫洛阳,调发今山西、河南几十万农民;次年营建东都洛阳,每月役使丁男多达两百万人;

自大业元年至六年,开发了各段运河,先后调发河南、淮北、淮南、河北、江南诸郡的农民和士兵三百多万人;

大业三年和四年在榆林(今内蒙古托克托西南)以东修长城,两次调发男丁一百二十万,役死者过半。

总计十余年间被征发扰动的农民不下一千万人次,平均每户就役者一人以上,造成“天下死于役”的惨象。隋炀帝年年远出巡游,曾三游江都,两巡塞北,一游河右,三至涿郡,还在长安、洛阳间频繁往还。

隋炀帝愍皇后萧氏:

南兰陵(今常州武进市)人。隋朝时期女性历史人物,梁武帝萧衍后代,西梁孝明帝萧岿之女,母为张皇后。

婉顺聪慧,知书达礼。隋朝建立后,成为晋王杨广正妃。精通医术,颇知占侯,深得隋文帝夫妇欢心和丈夫杨广宠爱,诞育三子一女,为夫夺嫡立下汗马功劳。

隋炀帝即位后,年近四十,风韵犹存,深得宠爱和敬重,面对隋炀帝执政失德,多次婉谏无果。宇文化及发动江都之变,隋炀帝遇弑身亡。

萧后带领幼孙和皇室诸女,辗转于宇文化及、窦建德之处,跟随义成公主前往东突厥,拥立隋炀帝之孙杨政道为主,定居于定襄。贞观四年,李靖攻灭东突厥后,迎接萧后回归长安,居于兴道里。

贞观二十一年,去世,享年八十一岁。以皇后之礼同隋炀帝合葬扬州,谥号为愍。

扩展资料:

主要成就

1、政治

隋炀帝在位的十四年间,起初为提升经济发展和民生便利的层次,曾推动各种建筑包括南北隋唐大运河等艰钜工程。

一方面这些巨大的工程促进了经济,另一方面也给民生带来沉重的负担。但大运河的修建使百万计的中国劳工伤亡,甚至出现了“丁男不供,始役妇人”的情况,为隋朝带来不稳定因素。

另外,在执行政策的同时,隋炀帝也搜罗江南、五岭以北的珍材异石来犒赏自己。

又为求完美,令各地献上特产、奇禽异兽至京,动用了大量的劳役。隋炀帝还遣大军远征高句丽。连年的征战,使百万隋军丧命异国他乡并间接引发隋末民变。

2、经济

大业元年(605年),杨广继位之初,征发河南、淮北一百多万人开通济渠(唐时称广济渠,宋称汴河),由洛阳通到淮水。

同年,又遣淮南十几万人开邗沟,从山阳(今江苏淮安)到扬子(今江苏扬州南)入江,又称“山阳渎”。自大兴至江都(今扬州),全长四千多里。

运河的两旁开辟了大道,为美化环境和鼓励人民亲近利用,皆种有榆树和柳树[20],可谓当代良策。大业四年(608年),征河北一百多万人开永济渠,引沁水南达黄河,北通涿郡(今北京)。

大业六年(610年),开江南河,从京口通到余杭(今浙江杭州)。自大业元年(605年)起,以六年时间开凿邗沟、通济渠、永济渠和江南运河。

3、军事

大业七年(611年),大运河建成后,隋炀帝随后于大业八年(612年),募集30万人的作战军队攻打高句丽。

高句丽全国亦撼动,隋军都认为易如反掌,结果在辽东城和平壤城伤亡惨重,大败而归。次年再度发兵围攻辽东城,但国内杨玄感叛变,隋炀帝不得不中返平乱。

大业十年(614年),第三次发兵进攻高句丽,高句丽王高元不敌,只有投降,隋炀帝便班师回朝,耗尽国力,民间烽火遍地,不久灭亡。

4、文化

隋炀帝除了在位施政及功过饱受争议之外,他还是隋唐两代代表性的诗人之一。

他的诗风广阔,既有千军万马出征时的雄伟,又能描写夕阳下长江宁静的江景;在他帝王生涯的最后,彷佛意识到自己帝王运尽,诗风转变为寂寥多感,主以抒情诗为主。

-杨广

-隋炀帝皇后萧氏

隋炀帝杨广是一个非常出名的人物,对于隋朝来说,它也很重要,但是这个出名,我认为不是因为他有什么丰功伟业,而是人们的痛恨,把它记起

隋文帝杨广是隋朝的第二个皇帝,也是最后一个。

喜欢帝杨广有一个十分显赫的家族,北周天河四年生于大兴,他的母亲是匈奴人的后裔,因此,杨广也是一个汉匈的混血儿,当时,36岁的周武帝去世,隋炀帝的父亲隋文帝杨坚上位,而13岁的杨广以皇子的身份说入了社会顶峰的皇家生活。

隋文帝特意选了两位文武兼备的人才,去教育杨广,而从小好学的他,现在变得更好学,当隋文帝到杨广那里走访的时候看到了乐器的思璇,太多都已经决断,也就是好久没用过一样,于是,杨坚便认为,杨广不好声妓,并且表示了赞赏。 那么,这时候的阳光是一个怎么样的人呢?很多人说这时候他不是好学,而是在装,在父亲的面前,这样是为了以后能让自己继承王位,可是十几岁的一个孩子,会在自己的父亲,更何况是皇帝,的眼皮子底下这样吗?

所以我认为他现在可能是真的好学,是事实,也是正面的。

在隋炀帝的父亲隋文帝杨坚,登上了王位之后,他灭掉了北芪,又灭掉了陈,而这时,隋朝就统一了天下,可是现在对隋朝而言,想要做好统一其实并不简单,隋朝和秦朝很相似,因为这都是在天下纷争,不稳定的局面很长久之后才做到的统一,然而,这么长久的分裂对于,老百姓来说,想要融合到一起,其实也不容易,因为南北方,会有政治上,会有不同的差异,所以,最开始把北方一些很严峻的峻法推到了南方之后,南北方不同的,治国方法,形成了很大的对比,于是南方的人也开始不满意,因为他们认为现在的法律太严格了,于是很多人就开始反抗。

那么,原本在做镇江南的扬州总管是杨广的弟弟杨俊,可是她收拾不了那些人,于是隋文帝又让杨广去做扬州总管。

那么,这时候的阳光又应该如何面对江南的反驳呢?我认为他现在有两种选择,第一就是用武力政府,也就是把他们打服了,甚至设置更严苛的,规则和制度。第二种做法,将完全相反,也就是向老百姓们表示友好,对对方表示友好,互相理解,学习江南的文化,这样一来,老百姓也有可能会接受他们,在我看来,我认为武力上的评判是需要的,但是我认为更重要的是缓和南北长期分裂的隔阂,而为了缓和这样的隔阂,最重要的是要尊重别人,而杨广从小就好学,因此他现在开始学习无语,曲江南的妻子,亲近江南学子,并且重用学者整理典籍,就这样,阳光经历了十年的心,市民们渐渐渐归心凝聚在一起的大隋意识,也慢慢有了。

可是现在又遇到一个问题,那就是隋文帝杨坚现在已经60岁了,也许过不了几年,他就会离去,而现在他们,最重要的问题就是让谁继位?杨广是隋文帝杨坚的二儿子,而按照常理来说,蓟位一般都是,让大儿子继位,而这次也不例外,隋文帝杨坚选择了杨广的兄长太子杨勇,成为新的天子,那么,杨广进后的路又该怎么走呢?

现在杨广在南方已经呆了很久,而人民明显都更倾向于杨广,那么这样的话,他的兄长又该怎么处理它呢?又会怎么办呢?

杨广也渴望建立枫叶,可是按照这样的状况发展下去,如果他的兄长杨勇继位,那么,这样肯定是不能建立枫叶的,于是,阳光决定要努力拼,抢夺王位!

公元6 04年七月,隋文帝杨坚死,而杨广甲醇隋文帝的遗嘱逼他的大哥杨勇自尽,从此,32岁的阳光成功地成为了新的天子。

在阳光的,努力过后,他成功地登上了王位,然而,这时他又会遇到什么问题呢?

首先,我认为比较明显的问题就是因为杨广它不是正常的地位,而是抢夺来的,所以这个王位坐不坐得住?首先是一个很大的问题,所以登上王位的阳光,现在并不能高枕无忧,他是次子,不是正常上位,所以会有内部的争议,比如在杨勇死了之后,一定有人还是支持杨勇的

所以现在杨广面临了两个问题,一个就是内在的, 内在的争议,也就是元老大臣们是否拥护他,是不是支持杨勇?而第二个问题就是外在的,北芪还有橙的归心统一。

于是,杨广对这些问题作出了一个决定,那就是他要迁都,可是要把都城迁到哪儿好呢?现在有两个可选的地方,一个是关中,那里四面环山,可是,作为首都确实不太方便,比如要出去的时候要翻山,而这对于阳光来说确实不便利,那么另外一个可选的地方就是洛阳,洛阳相比起观众来说,要方便一些,因为他那里没有四面环山,而且还处于一个中心的位置,四通八达很方便。而如果把手都选择去平原,那么也没有屏障,所以洛阳这个地方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于是在杨广刚刚继位四个月之后,便下诏令,要监督于洛阳,于是杨广每月征集,民夫200万人一直到大业二年正月初六,也就是十个月之后,东京就已经建成,不得不说,他们的效率是真的高,要建的东西规模宏大,周长50余里,而这对于我们现在来说,要这样也需要好长时间,更何况在那个只有民力的时代, 既然十个月就已经建成

然而,有了东都洛阳,这是否就能解决问题呢?

而接下来,隋炀帝就做了一件事,这也就是开创大运河,我觉得也可能是因为开创大运河这件事,让我们现在很多人都记住了这个人。可我不得不提问,为什么他要建大运河呢?

首先,见大运河的目的一定是为了运输,而当时的运输方法,要么是船,要么就是人力马力,可是这么大的一件事,难道不需要好好考虑一下吗?如果有码的话,为什么不用码而用船呢?首先码本身也是一种生物,而马也需要吃东西,并且他本身也承载不了多少,所以对于马来说,运东西也只能运一部分,并且在图中还会消耗,所以码基本只能用来载人,如果是运输东西的话,那还得用船,因为如果只有人走,其实海陆都行,但如果要带物资的时候,只有马氏运不了那么多的,可是如果想要用船运,那么必须要有水,要有河,可对于当时来说,只有长江和黄河,而且,在地理上,我们也知道中国的地形是,西高东低,所以,长江和黄河都是从西向东流,而这样来讲,就没有南北向的河

于是,在开始迎建洛阳成的四天之后,杨广又要百万人来给他挖运河,虽然这些举动,对后世的影响很大,可是对于当时而言,作为一个雄才大略的王,隋炀帝杨广只在意分裂造成的离心倾向,可是他却没有在意这些背后是名利的滥用,这就是典型的国富民穷,虽然粮仓里据说可供十年的,调配知用,可是百姓都,困苦民不堪命,而这一系列的举措,到底是大叶的起点?还是转折点呢?

这时的大隋,除了内部的分裂,其实还有塞外游牧民族的危险,比如突厥高句丽,实力都算强,那么,隋炀帝杨广又会怎么解决这件事呢?

一般遇到这样的事情,会有两种的解决方案,首先就是主动出击,出兵去攻打塞外,第二就是防守,比如让士兵守在边界处,或者去修长城,但是这次隋炀帝选择了出去,出去干什么呢?,他带着50万人马,去突厥,而这样就类似于我们现在的大阅兵,别人一看这大隋的气势这么强,都极为恭顺,大叶六年,隋炀帝杨广又在专门表演,这样一表演就长达半个月,很多塞外的人都来到了都市进行交易,而且隋炀帝还说吃饭不要钱,为了展示我们大随的风度,可就算这样,这么大的规模,高句丽的人却迟迟不来,这是为什么呢?又该怎么办?

隋炀帝杨广发现一个很严重的问题,那就是高句丽在辽东,而他一旦勾结了突厥大学,也很危险,于是隋炀帝很警觉,他决定这次要主动出击,去征讨高句丽

那么,如何去征讨呢?所以他现在有,很多种选择

任用名将vs亲征

大军压境VS精锐

我认为在这样的情景下,应该用名将和精锐,因为首先国内需要有人来管,而且,让明强去的话,他也不会,受伤或出意外,而大军压境和精锐相比,我认为精锐可能会更好一些,因为大军压境,只是用强大的气势去碾压别人,但是,对于高句丽来说,这样的情景下还是用精锐快点了结比较好

但杨广显的组合是清蒸和大军压境,这对于他来说很正常,他很希望自己能丰功立业,如果任用名将凯旋胜利的话。那么,这次的功劳全会归功于名将,而不是自己,于是他选择了自己去指挥,然而,精锐和大军压境,显然,对于他这样的性格来说,大军压境的这种气势,他也更喜欢,但是这代价很大,杨广召集了几百万人,而首先还要造船,还准备各种东西,所以光这次的准备,杨广就已经花了一年多的时间,然而,第一次开战,大夜八年,杨广出发了,然后高句丽的人一看人这么多,就立马举白旗投降,可没想到,这竟然是套路,在隋正高兴的时候高句丽又突然开始打,他们趁着间隙准备好了东西,养精蓄锐,于是隋大败而归。

然而此时,又开始发水和干旱,而这时因为杨广征高句丽又消耗了许多东西,所以黄河下游盗贼已经风起,但是杨广竟然任用了更严酷的刑罚进行镇压,因为他认为要先了结了高句丽,而这一次再去征讨高句丽的时候,马上就要赢了,结果杨璇又反叛开始打洛阳城,而杨广又被迫撤军,第三次正考高句丽高句丽投降,然而,当杨广巡视北部边塞的时候,他又被困在雁门,虽然他后来被救了,可是天下如此的动荡,杨广该怎么办呢?

既然现在已经这样,黄河下游也有更多的人反叛,而杨广从此也一落千丈,他堕落了,他不管了,北方他想要回到以前的生活,他回到了江南去享受,而这样,他也放弃了天子的承担,没有了以前的劲头,于是大夜走进了尾声

大业14年三月,有人作乱,而杨广解下了围巾,被杀

从此,14年的大业梦碎,杨广为人们留下的只是乱世,在这之后,李渊称他为隋炀帝

父子关系

杨坚原为北周重臣,581年以外戚身份夺取皇位建立隋朝并灭“南陈”统一全国,结束了中国自三国、两晋、南北朝的分裂局面。

扬坚既是隋文帝,在位期间勤于政事、崇尚节俭。采用分科考试的办法来选拔官吏,建立了“三省六部”,史称“开皇之治”。

杨广即位时,隋朝已经十分强大、繁荣了。但杨广并没有很好的传承其父的治国方略,反而好大喜功、奢侈享乐终至身死国灭。

扬广即位第二年下诏开凿大运河,并多次巡游江都,耗废大量民力物力。这是杨广暴政的表现之一。但大运河“至今千里赖通波”。

杨广在位时,正式建立了科举制度,为中国后世历朝所延用。从隋至清延续了一千三百年,推动了中国社会的发展进步。

618年,杨广于江都为叛乱的部下杀死,隋朝灭亡,杨广谥号炀帝。杨坚历史评价多有功业,而杨广应为大功大过。

隋炀帝杨广简介

   隋炀帝 杨广 (569年-618年4月11日),华阴人(今陕西华阴),生于隋京师长安,是隋朝第二代皇帝,唐朝谥炀皇帝,夏王窦建德谥...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