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元的故事有什么?

栏目:资讯发布:2023-10-01浏览:4收藏

阮元的故事有什么?,第1张

 阮元,清代汉学家。字伯元,号芸台、怡性老人等。擅长于治经及文字训诂。参与编纂《石渠宝笈》,校勘《石经》。主持撰成《经籍纂诂》一百零六卷、《十三经校勘记》二百四十三卷,以及《积古斋钟鼎彝器款识》、《山东金石志》、《两浙金石志》等。在做浙江巡抚的时候,他曾设立“普济堂”,并亲自为“普济堂”订立了赈济章程:一、于交通要道上,夏供茶水,冬供姜汤。二、在平民遭受痢疾、伤寒、瘟疫时施舍药物等。

向晚的微风中的向晚意思是天色将晚,傍晚,临近晚上的时候。出自《小沧浪笔谈》,《小沧浪笔谈》是一本纪游式的诗歌散文集,属子部笔记类。成书于清乾隆六十年(1795年)。作者为清代文学家阮元。

据金丹撰写的《阮元金石年谱》载: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七月二十三日,奉旨出任山东学政,送别接前任学政翁方纲于石帆亭,在交接时翁方纲嘱其访拓《琅邪台秦篆》。十月,按试曲阜乾隆五十九年(1794年),甲寅恩科乡试,礼部侍郎铁保为山东考官,抵济南,阮元与之相谈甚欢。于学署池上署积古斋,命青州段松苓访碑于各岳镇。始修《山左金石志》,与山东巡抚毕沅共商编纂事。乾隆六十年(1795年)为王士祯书墓道碑。四月,所著《仪礼石经校勘记》刻成。八月,奉旨调任浙江学政。是年,校订《山左金石志》等。嘉庆元年(1796年)正月,撰《小沧浪笔谈》。小沧浪为历下著名园林在大明湖北岸,为历代文人骚客会集之处,阮元所在的山东学署在大明湖南岸,与小沧浪隔湖相望,此当为《小沧浪笔谈》题名由来。

《南北书派论》是清代阮元编著的一部书法类著作。

阮元,字伯元,号芸台,江苏扬州人,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中进士,先后任浙、豫、赣三省巡抚,历乾隆、嘉庆、道光三朝,晚年官拜体仁阁大学士,后至太傅,谥号文达。

阮元善书法,尤精篆、隶。他的隶书效法《汉故司隶校尉犍为杨君颂》《汉鲁相乙瑛置百石卒史碑》,郁勃飞动,醇雅清古。

他撰写的《南北书派论》和《北碑南帖论》,论点简明扼要,将书法分为南、北两派,并指出南派以帖专胜、北派以碑擅长,这是书法史上首次对北派书法的发展脉络进行系统性的梳理。

阮元的人物成就

阮元并非汲汲于功名之人,在他看来,治学是要比为官更为重要的。他曾经这样说过:“做官升沉有命,唯著述之在己者不可忽。”而在治学上,阮元的兴趣十分广泛,其兼采百家,广涉经义,在经学、书画、金石、天文历法等诸多方面都有一定的造诣。

阮元治学继承并发展了乾嘉学派,注重考据和训诂,是扬州学派的重要代表。其一生著述、编纂了数十种书目,例如《十三经注疏》、《三家诗补遗》、《皇清经解》、《经籍纂诂》、《畴人传》、《考工记车制图解》、《两浙金石志》等等,都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阮元还组织编写了一些地方志书,例如《嘉庆嘉兴府志》、《广东通志》等等。

除此之外,阮元还十分注重兴学办教,他在杭州孤山建立诂经精舍,在广东创立学海堂书院,并在书院中创造性地实行学长制,为很多书院所效法。

在书院教学过程中,阮元还提出了著名的四步读书法,即句读、评校、抄录、著述。这套读书训练法明显区别于已经固化的八股式读书法,即使在今天,依然有很多可取之处。

《南北书派论》是清代阮元编著的一部书法类著作。

阮元,字伯元,号芸台,江苏扬州人,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中进士,先后任浙、豫、赣三省巡抚,历乾隆、嘉庆、道光三朝,晚年官拜体仁阁大学士,后至太傅,谥号文达。

《清史稿·阮元传》称其“身历乾嘉文物鼎盛之时,主持风会数十年,海内学者奉为山斗焉”“极三朝之宠遇,为一代之完人”。

阮元主要成就

作为徽派朴学发展后期的重镇巨掣,其治学师承戴震,守以古训发明义理之旨。

乾隆五十一年(1786)举乡试入都,时年二十三,得与邵晋涵、王念孙、任大椿相交(见《揅经室二集》卷七《南江始氏遗书.序》)。其时戴氏亡故已十年,而王念孙、任大椿皆戴震之门人弟子,邵则为戴氏论学的“同志密友”。

他们对于阮元的影响极大,之训诂学,得之王念孙较多,从此奠定他为学的基础,终于成为徽派朴学极有潜力的后劲之旅,其后徽派朴学盛行江浙、名噪扬州、蜚声鲁豫、远播西南,得之力尤多。

阮元的故事有什么?

 阮元,清代汉学家。字伯元,号芸台、怡性老人等。擅长于治经及文字训诂。参与编纂《石渠宝笈》,校勘《石经》。主持撰成《经籍纂诂》一百...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