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土司衙署的历史沿革

栏目:资讯发布:2023-10-01浏览:1收藏

莫土司衙署的历史沿革,第1张

这座古典宫廷式建筑富有浓郁的壮族艺术特色,是研究土司制度、研究壮族民俗、宗教、文化及建筑艺术等难得的实物资料。1992年正式对游客开放,年接待游客约5万人次。壮族土司制度经历了一千多年的历史,在广西和云南的壮族地区留下了许多遗迹,规模较大且保存相对完整的遗迹为“忻城莫土司衙署”和“侬氏土司衙署” 。

12日-16日忻城举办首届土司文化旅游节。期间,莫土司衙署将向广大游客免费开放,全面展现渊远流长的土司文化。座古典宫廷式建筑富有浓郁的壮族艺术特色。

由第七任土司莫镇威始建于明朝万历十年(公元1582年),历经500余年,整个莫氏土司衙署,它的总占地面积是4万平方米,保护面积是389万平方米,它的基本结构是由三界庙,土司祠堂,土司衙门,代理土司官邸,练兵场,大夫第,官糖组成现开放的是衙门和祠堂,有一万平方米,期于的还在回收和修复

衙门大门外的各种装饰,都充分的表现了当时莫氏家族的权利和地位,就拿门口的一对石鼓来说吧,<<隋书>>说诸僚铸峒为大鼓有鼓者号为头人还有大门外面的那对楹联守斯土,利斯民,十六堡群黎谁非赤子:辟其疆,利其赋,三百里区域尽隶王封更加透露出

大门后面是仪门,只有在州官府级以上头面人物来督察工作时才打开,平时都走两边

仪门后面是大院,左边为兵房,右边为牢房,兵房只要是看守犯人和保卫衙署士兵住的地方牢房有轻重之分男女之别

正堂是土司公审犯人的场所,左边设有升堂鼓一面,击鼓三声土司升堂,它的建筑结构是仿明代建筑营建而成的,有十八根大柱子构成,穿斗构架,三面墙起着装饰和避风避雨的作用,即使墙倒塌,它的整个框架也不会倒,而这些柱子都是南方比较珍贵的格木,经历了500余年,依然屹立不倒

长廊也称花廊,土司为了方便行走,在正堂和二堂之间建立,廊檐上还装饰着雪花的图案,很美`

二堂主要是土司和师爷办公的场所,还有师爷的卧室

西花厅为土司预审犯人和用刑的场所,当时的酷刑有穿红鞋,踩红链等

三堂为莫氏家族的生活区,是土司老爷和夫人卧室,三堂前的西厢房是土司公子住的地方

后院是土司千金**卧室,当时**们只能在里面活动和休息,还有每天的活动就是织壮锦,当时她们所织的壮锦,会供给朝廷做贡品

土司祠堂建于乾隆九年(公元1744年),它是所有建筑中保存最完整的,但是土司们都相信,他们的事业和祖宗保佑是分不开的,所以就建了这个祠堂,它也是出于最神圣的地方

东花厅是接待贵宾,在喜庆节日时设宴的场所

是莫姓土司明清两代的衙署和府第,是中国西南地区现存规模最大、最完整的土司衙署,对土司制度的研究有重要价值,1996年被列为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莫土司衙署始建于明万历十年(1582年),时任土司为莫氏第八代土司莫镇威,到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土司制度被废,共经历了三百多年历史。土司衙署地处翠屏山北麓,坐南朝北,占地四万余平方米,中轴线上有大门、大堂、二堂、三堂、后苑、祠堂、祭堂、代理土司官邸等,周围有大夫第、参军第、官族府第、汉堂邸、镇威亭、陵园、龙吟洞、练武场等建筑。主体建筑均为砖木结构

衙署,土司

忻城莫土司衙署位于忻城县城关镇翠屏山北麓,始建于明万历10年(1582年),由忻城第八任土司莫镇威完成衙署主体建筑,后经历任土司先后拓建附属建筑,形成了规模宏大的土司衙署建筑群,主要由土司衙门、莫氏祠堂、土司官邸、大夫第、三界庙等主要建筑组成,总面积389万平方米,其中建筑占地面积4万平方米,是全国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土司建筑群。衙署建筑皆砖木结构,具有中原古典宫廷建筑特点,气势宏大,格调典雅,民族特色浓郁,是研究土司文化、早期一国两制不可多得的实物资料,被誉为“壮乡故宫”。

莫土司衙署

莫土司衙署的东侧不远处,为始建于明万历年间的“三清观”(后称“三界庙”),内供“三界公”,为传说中的壮族药医,现基本保存完整。对土司文化的挖掘、研究,是保护中华民族文化及壮民族文化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土司是指元、明、清各朝在少数民族地区授予少数民族首领世袭官职,以统治该族人民的制度。也指被授予该官职的人。

莫土司衙署门厅

忻城莫氏土司,始祖莫保系永定(今宜州市)壮族人。元朝至正年间(1341—1368年),被授予宜山(今宜州市)八仙屯千户职。明洪武(1368一1398年)初年,莫保被罢官,遂率子孙及亲丁,徙居忻城境。永乐二年(1404年)忻城陈公宣领导忻城壮瑶农民起义,攻县治,烧官署,县宰苏宽弃城而逃,莫保玄孙莫敬城参加镇压,被推举为土官。于是县有二令,土流合治,但权不相统,流官握空印,每年春冬到县视事两次而已,余时僦居府城。弘治九年(1496年),忻城县降为土县。从此,莫氏土官获世袭,一统忻城天下。莫氏土司历明、清两朝,至第十九任土官莫绳武因“纵匪殃民,世济其恶”,于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四月被撤,其子孙永不准再行请袭。莫氏土司将全县大部分土地据为已有;政治上,实行独裁统治;军事上,养兵曾达1000人,镇压农民起义。  莫氏土司统治期间,建思练官房作劝农停车所;积极发展壮锦生产;修山隘、开乡道、架桥梁,鼓励农民发展私有经济;创办义学,注意发展经济和文化。

修葺情况  由于兵燹等原因,部份建筑被毁后按原样重建。也曾分别于1605年、1653年、1830年进行过3次较大的维修。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十分重视对莫土司衙署的保护。1965年,广西壮族自治区文化局拨专款对主体建筑进行大面积维修;中共十一届国家文物局、自治区文物处拨专款累计达5550万元,对其进行了维修并按原样重建了东花厅、三堂、厢房和后苑闺房,使莫土司衙署基本恢复了原貌。  收藏情况  馆藏文物主要有金器、玉器、骨器、青铜器、石器、蚌贝器、经书、石刻拓片、土司服饰等500多件,对研究我国土司制度、古建筑艺术及民族史等具有珍贵的科学价值。也为民族风俗的研究以及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影视事业、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实物资料。

土司衙署全面恢复原貌

位于广西忻城县的莫土司衙署,素有壮乡故宫的美称。记者29日从忻城县政府获悉,正在全面恢复重建莫土司衙署,不久,一座总面积38.9万平方米,建筑面积4万平方米的庞大古城将重现光彩。  位于忻城县城内翠屏山麓的土司衙署,如今三个大门已经修葺一新,古城内民用建筑外墙统一恢复明清建筑装饰风格,土司建筑群正在全面恢复建设,路面进行了修整,土司练兵场已经恢复重建完毕;莫土司衙署内还专门设立了一个土司制度500年展厅,全面介绍土司制度的产生和演进过程。  土司是官名,元朝始置,用于封授给西北、西南地区的少数民族部族首领,土司的职位,可以世袭,土司衙署则是土司办公之地。  专家介绍,莫氏土司统治忻城400余年,历经元、明、清三个朝代,共传了20任土司。莫土司衙署是全国规模最大、保存较完整的土司建筑,堪称亚洲第一土司衙署,这座古典宫廷式建筑富有浓郁的壮族艺术特色。  忻城县县长韦凤云告诉记者,忻城土司衙署1992年正式对游客开放以来,每年接待游客约5万人次。为了以土司文化旅游带动全县旅游业发展,忻城县规划按照花园式特色山庄,土司文化旅游城的目标,整合旅游资源,沿城区双胜河两岸建设风情水街,并在红水河沿岸建设百里生态旅游长廊,开发蚕丝被、壮锦、绣球、土司陶以及壮族图腾等旅游产品 。

“当年我爷爷的生活,哪能跟我现在的生活相比!”“壮乡故宫”莫氏土司衙署后人莫祖庚感叹 。

尽管由于生在莫氏土司家族,出身不好,没有机会读高中,但莫祖庚仍然坚持自学。只有初中文化水平的他,如今是当地写对联的好手,他那手毛笔字深得当地民众喜爱。

“出生不由己,道路可选择。” 莫祖庚并不为自己生在莫家而后悔。他早已将自己的命运融入莫氏土司衙署这座伟大的建筑中。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莫氏土司衙署进行大维修时,莫祖庚担当了主力。

儿时的遭遇并没有让莫祖庚消沉,他通过自己勤劳的双手,如今已走向致富路。他建起了占地二百平方米的两层小洋楼。他说;“我当年在土司衙署生活的时候,每三天才能吃一餐肉,现在我天天都能吃肉。”

莫氏土司衙署历经风雨,这座建筑早已被打上历史的烙印。它是亚洲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土司建筑群之一,属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莫氏土司衙署位于广西忻城县翠屏山北麓,由土司衙门、祠堂、三界庙等建筑群组成。衙署内设有兵房、牢房、公堂练兵场等,占地总面积约四十万平方米,其中建筑占地面积四万余平方米。

闻着院内飘香的桂花,穿辕门,进大门,看罢兵房、牢房,缓步进入公堂。一路看来,内心激起阵阵惊涛骇浪:在那将近五个世纪的漫长岁月中,这个具有中原古典宫廷建筑风格的封建衙署里,究竟隐藏着多少争持残杀的阴谋与风险?爆发过多少镇压土民的血雨腥风?

腥风也好,血雨也罢,它被完好而幸运地保存了下来。解放前,它成了国民党忻城党部所在地。解放后,它又成了中共忻城县委和县人民政府所在地。一九六0年,国家投入五万元人民币进行了维修。

“然而好景不长,这座伟大的建筑很快就遭遇劫难。在文革中,莫氏土司衙署内具有壮族特色的图案等珍贵文物全部被破坏。”说起这些,莫氏土司衙署文物馆第三任馆长樊圣林相当沉痛。

“我一九八0年进忻城文化馆工作,办公室就设在土司衙署内。我目睹了它被洗劫后的惨状,也见证了它被修复的过程。更让我高兴的是,二000年后,每年都有三至四万名游客来游览莫氏土司衙署。馆内的工作开支,基本上能实现自给。”樊圣林说道。

“看到土司衙署被开发,作为它曾经的主人,感到异常欣慰。”莫祖庚说。他依依记得当年在土司衙署捉迷藏的情景。每次回到土司衙署内亲切之情油然而生。

走过沧桑的莫土司衙署,如今已成为新兴旅游热点,游客主要来自澳大利亚、日本、泰国及港澳台地区。

樊圣林介绍说,土司是指元、明、清各朝在少数民族地区授予少数民族首领世袭官职以统治该族人民的制度。也指被授予该官职的人。莫氏土司历明、清两朝,至第十九任土司莫绳武因“纵匪殃民,世济其恶”,于光绪三十二年(一九0六年)四月被撤,其子孙永不准再行请袭

简介

"土司制度"是封建王朝统治阶级用来解决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民族政策,其义在于羁縻勿绝,仍效仿唐代的"羁縻制度"。政治上巩固其统治,经济上让原来的生产方式维持下去,满足于征收纳贡。因此它是从政治和经济两方面压迫少数民族的制度。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土司制度,开始于唐代的"羁縻制度",形成于宋代,繁荣于明代,崩溃于清代,结束于20世纪初,长达一千多年。

详情

土司制度是元明清中央与地方各民族统治阶级互相联合、斗争的一种妥协形式。在土司统治下,土地和人民都归土司世袭所有,土司各自形成一个个势力范围,造成分裂割据状态,从而使民族之间和民族内部产生仇恨和战争。

贵州的改土归流始于明代,高潮却是在清朝前期的雍正年间。督抚大员鄂尔泰等人的改土归流建议为雍正皇帝采纳,是有其深刻历史原因的。这集中表现在:在经济上,土司制度下的领主经济阻碍了封建地主制经济的发展;在政治上,土司享有各种特权,拥有军队,私设监狱,相互争杀,严重妨碍中央集权;而土司、头人为非作歹,奴役土民而造成的民族内部矛盾也日渐突出,不利于统治的稳定;在交通上,土司区域尤其是“化外之地”梗阻着“开江路以通黔粤”、连陆路以通川楚达云南,不利于中央王朝对边疆的控制、治理等。

雍正时期的改土归流,前奏是对乌乃、乌撒等土司的改土设流,重点则是对湘黔边,以雷公山为中心的地区及广顺、定番(今惠水)、罗甸交界处的开辟。

土司

官名。元朝始置。用于封授给西北、西南地区的少数民族部族首领,土司的职位可以世袭,但是袭官需要获得朝廷的批准。元朝的土司有宣慰使、宣抚使、安抚使三种武官职务。明朝与清朝沿置土司,自明朝起,增加了土知府、土知州、土知县三种文官职务。土司对朝廷承担一定的赋役、并按照朝廷的征发令提供军队;对内维持其作为部族首领的统治权利。

清朝雍正年间,开始了改土归流的改革进程,将世袭的土司改为由朝廷任免的流官,所谓流官,是指任职者来来去去、不断流动的意思。为了推行改土归流的政策,清朝发动了对少数民族的多次战争,但是土司制度直到清朝结束也没有完全消失,中华民国时期宁夏、青海一带的马步芳武装接受民国政府的任命,但对于其辖地仍然自行管辖,实际上和前朝的土司制度没有不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经过剿匪、土地改革、民族区域自治等阶段,土司制度彻底被废除。

元、明、清各朝在少数民族地区授予少数民族地区首领世袭官职,以统治该族人民的制度。也指被授予这种官职的人。

"在桂西少数民族地区,宋王朝平侬智高起义后,派狄青部下和加封土酋为土官,成立许多土州,县,洞。这些土州县洞,社会经济,政治组织,文化制度以及民情风俗等都与流官的州县不同,故称为土司。司者主管其事,或官署之称。"

"土司制度"是封建王朝统治阶级用来解决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民族政策,其义在于羁縻勿绝,仍效仿唐代的"羁縻制度"。政治上巩固其统治,经济上让原来的生产方式维持下去,满足于征收纳贡。因此它是从政治和经济两方面压迫少数民族的制度。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土司制度,开始于唐代的"羁縻制度",形成于宋代,繁荣于明代,崩溃于清代,结束于20世纪初,长达一千多年。(参考黄现璠著《壮族通史》 )

土司制度是元明清中央与地方各民族统治阶级互相联合、斗争的一种妥协形式。在土司统治下,土地和人民都归土司世袭所有,土司各自形成一个个势力范围,造成分裂割据状态,从而使民族之间和民族内部产生仇恨和战争。

贵州的改土归流始于明代,高潮却是在清朝前期的雍正年间。督抚大员鄂尔泰等人的改土归流建议为雍正皇帝采纳,是有其深刻历史原因的。这集中表现在:在经济上,土司制度下的领主经济阻碍了封建地主制经济的发展;在政治上,土司享有各种特权,拥有军队,私设监狱,相互争杀,严重妨碍中央集权;而土司、头人为非作歹,奴役土民而造成的民族内部矛盾也日渐突出,不利于统治的稳定;在交通上,土司区域尤其是“化外之地”梗阻着“开江路以通黔粤”、连陆路以通川楚达云南,不利于中央王朝对边疆的控制、治理等。

雍正时期的改土归流,前奏是对乌乃、乌撒等土司的改土设流,重点则是对湘黔边,以雷公山为中心的地区及广顺、定番(今惠水)、罗甸交界处的开辟。

"广西地区的“改土归流”,自明代中叶以后便逐步开始。它是在土官与封建王朝的矛盾日益尖锐的情况下产生的。这个矛盾,唐、宋以来就长期存在。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土官制度越来越不适应社会的需要。广大人民不断的反抗斗争又动摇了土官制度的统治。与此同时,土官又日益与封建王朝闹对立,反对封建王朝对它的管辖。这种有损于封建王朝国家统一的行为,明王朝自然是不能容忍的。于是“改土归流”是势在必行的了。

开始改流时,一般采取两种办法:一是从上而下,先改土府,后改土州。二是抓住一切有利时机进行,如有的土官绝嗣,后继无人,或宗族争袭,就派流官接任;土官之间互相仇杀,被平定后,即派流官接任;有的土官犯罪,或反王朝被镇压后,"以罪革职“,改由流官充任;有的在土民向封建王朝申请“改土归流”时,王朝以所谓从民之意,革除土官世袭,改为流官。总之,封建王朝遇有机会,立刻抓紧改流。"(摘自黄现璠著《壮族通史》 )

清朝 雍正年间在西南一些少数民族地区废除土司制,实行流官制的政治改革。元朝开始实行的土司制度,弊病很多,土司对内残暴统治属民,对中央叛服不常,骚扰与之接壤的汉民,土司之间也不断发生战争。为了解决日久相沿的土司割据的积弊,明清两朝的统治者大多主张实行改土归流政策。即在条件成熟的地方,取消土司世袭制度,设立府、厅、州、县,派遣有一定任期的流官进行管理。康雍乾时期,清朝国力强盛,雍正帝又是锐意进取的君主,因此大规模推行改土归流的条件已趋成熟。

雍正四年(1726),云贵总督鄂尔泰数次上疏,全面阐述改土归流的必要,奏请立即推行。他建议对不法土司用计擒为上,以兵剿为次;使其自动投献为上,勒令纳土为次;既要用兵,又不专恃用兵。以武力相震慑,力争以政治手段解决。他要求调整云、贵、川等省边境的不合理的行政区划,以便统一事权,使地方官相机行事。雍正帝对此甚为赞赏,令其悉心办理。同年五月,首先平定贵州长寨土司的叛乱,设立长寨厅(今贵州长顺)。不久,清廷将原隶属四川的乌蒙、镇雄、东川三土府划归云南。鄂尔泰派游击哈元生领兵摧毁了叛乱的乌蒙土知府禄万锺、镇雄土知府陇庆侯的势力,改设乌蒙府(后改称昭通府,今云南昭通)、镇雄州。云贵改土归流的巨大声势,很快冲击到广西地区。五年,清廷以威慑力量革去泗城土知府岑映宸的职务,在其属南盘江以北地区设置永丰州(今贵州贞丰布依族苗族自治县),划归贵州统辖。雍正帝为使云贵广西的改土归流事务得以统一筹划,特于六年底任命鄂尔泰为云、贵、广西三省总督。同年,命贵州按察使张广泗在黔东南推行改土归流政策。张广泗带兵深入黎平府古州(今贵州榕江)、都匀府丹江(今贵州雷山)苗、侗等族村寨,设厅,置同知,理民事。与云贵广西接界的湖南、湖北、四川等省的土司,本来就靠近内地,势力有限,在形势压力下,纷纷请求交出世袭领地及土司印信,归政中央。于是在各该省长吏经营下改设村县。在废除土司世袭制度时,对土司本人,根据他们的态度给以不同的处理。对自动交印者,参加赏赐,或予世职,或给现任武职。对抗拒者加以惩处,没收财产,并将其迁徙到上述六省以外的内地省份,另给田房安排生活。在设立府县的同时,添设军事机构,如云南增设乌蒙镇、昭通雄威镇、普洱元威镇,贵州增加古州镇、台拱镇,广西另设右江镇,湖广添永顺协、永绥协等。清政府在改土归流地区,清查户口,丈量土地,征收赋税,建城池、设学校,原来土司只交纳很少的贡赋,而将残酷掠夺属民所得的大量银两尽收于己。改土归流后,变革赋役方法,废除原来土司的征收制度,与内地一样,按地亩征税,数额一般少于内地。土民所受的剥削稍有减轻。改土归流的地区,包括滇、黔、桂、川、湘、鄂六省,其中贵州省改土归流的地区之广,大约相当于原设府县的面积。改土归流所涉及的民族很多,有苗族、彝族、布依族、侗族、瑶族、水族等。云南、贵州改土归流的目标,到九年已基本实现。

改土归流后,部分上层土司不甘心失败,时刻图谋复辟。而有些清军在新地区肆行抢掠,有的流官不善于经理,骤然增加赋税,兴派徭役,自身又贪赃勒索。加之新设营汛部伍大多从邻近地区抽调而来,致使原来地区力量空虚。这不仅使原土司有了叛乱的口实,也给了他们以可乘之机。十三年春,贵州古州、台拱地区苗民上层鼓动百姓发动叛乱。叛乱者深入丹江、黄平、凯里等厅州县,雍正帝派兵镇压未果。乾隆帝继位后,任命张广泗为七省经略,于乾隆元年(1736)平定叛乱,清廷下令取消新区赋税,按当地习惯审理民事纠纷,以巩固对改土归流地区的统治。雍正朝的改土归流还只是在西南少数民族的部分地区实行,未改流的地方还不少。(据,《清史稿》中华书局1986版,第十三卷,志九十五,食货一之户口田制,三四八二页有,乾隆二十二年“甘肃番子土民,责成土司查察”,可引为佐证。)即使改流处,也还保留原土司的残馀势力,他们仍能不同程度地控制原来的属民,但改土归流废除了土司制度,减少了叛乱因素,加强了中央政府对边疆的统治,有利于少数民族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对中国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和经济文化的发展有着积极意义。

按照血统划分,土家人属于藏缅系民族,苗族属于苗瑶系民族,土家族和白族,纳西族,羌族(正儿八经蚩尤后裔),大和民族,彝族,藏族为兄弟民族。

探讨民族之间的区别,离不开,历史,文化,起源。

土家族和苗族的区别: 土家族属于藏缅民族,是直系巴人后裔,祖先为廪君。其民族文化特点为藏缅文化的特色,与苗族(东苗)分科不同,他们并不属于兄弟民族。

土家族和苗族(东苗)最大的区别就是历史与文化,土家族是巴人直系后裔,祖先为廪君,有浓厚的巴楚文化特色。

土家族具有浓厚的当地土司文化特征。土家族历史上是当地的,土丁,土民,土兵,土官。宋之后逐渐成为当地世袭的大土司,形成了强宗大姓,有自己的族谱,有氏族史,有部族史,有土司史,有完整的历史传承,是五陵山脉土司王的后裔以及后裔部群组成。

由于土家族历史上和汉人高度融合,导致汉人也是土家族的祖先神之一,比如彭士愁,比如秦良玉,比如马千乘等。当初土家族土司王彭士愁从江西吉安带来的一批百花白匠也是土民的祖先神。

五代十国以前,土家人就有自己的土王,史书上记载的三冲,惹巴冲,春巴冲,吴著冲,正史可以追溯到一千年以前。覃鼎(西南王),覃垕,曾,田老汉,向伯林,田秀,田瞬年,等都是土家族的祖先神

五代十国时期土家族首领彭士愁和南楚国王马希范之间爆发了“溪州之战”,最后双方约定合解签到“溪州盟约”,将盟约内容记载于溪州铜柱之上,自此土家人重新融于天下一统,南楚王仁义,彭公爱好和平,因此缔造了土司制度,开启了土家族人土司治理的先河。

土家人自五代十国以后,在土家族聚集的地区先后形成了十多个土司王,分别为“永顺土司”,“唐崖土司”,“容美土司”,“石柱土司”,“茅岗土司”,“保靖土司”,“思南土司”,“桑值土司”,和“慈利土司”,茅冈土司等。土家族土司之间互相联姻,也互相争夺地盘,互相送牌坊,张家界就先后是恩施唐崖土司的治理地,永顺彭氏的治理地,还有一个本地的茅岗土司。

土家族明朝时期抗击倭蔻,获得“东南战功第一”,被嘉靖皇帝赐“翼南牌坊”,土家族平定叛乱又获得明帝朱由校封“镇国大将军”赐功德牌坊,上书“荆南雄镇,楚属屏翰”八个大字,明朝后期白杆土家军跟随土家先祖之一秦良玉四次上京勤王,大破清军,镇守山海关,载入二十四史,最后封侯。“爱国”是土家人的性格底色。

而苗族是迁徙的国际民族,土家族是聚集在四省交界之地,而苗族却是全国分布,和东南亚,美国分布,属于国际民族。

苗族自称“獴,果雄”等等,但由于苗族先民历史上不服王化,经常性的叛乱,从宋朝开始,历朝历代都对苗族进行征伐,但基本上苗族由于文化落后,组织能力不足,武器不行,基本上都是战败被驱赶。“永镇边夷”“平苗功柱”“苗疆长城”都是留下来的历史遗迹。

苗疆长城就是为了阻止苗族进入荆楚屏障之地。

贵州东苗首领“干把猪”抢劫粮食,攻入贵州都匀卫,杀人抢粮食,自以帝号。湖广,四川,云南,广西,等地官兵平定叛乱,现在贵州还有,“永镇边夷”的字样,高坡,猪场,这些地名至今依然存在。

历史上对苗族的记载多为“”“猫蛮”“干把猪”等歧视字样,苗族迁徙去了老挝之后,当地自称中华正统的王朝也同样称呼苗族为“毛”,“猫民”“猫族”“蛮”“曼人”等歧视性字样,当地老族非常歧视迁徙过来的苗族。

王宝失败后,大量的苗族去了美国,形成了苗族国际民族的特点。

民国以后苗族认蚩尤为祖先,苗族崇拜蚩尤。“银饰文化”是中华民族里面最出名的,还有苗族特色的乐器,特殊的苗绣都非常出名。还有特色的民族节日,大量具有民族风情的传统习俗。

要论土家族和苗族的关系,必须了解与他们各自相关的历史和文化。看待民族,必须了解,这个民族的起源,从哪里来,历史渊源等。

“干把猪”(苗族)的起源和,干把猪民族的形成,与苗族相关的“苗疆长城”,“平苗苗功柱””永镇边夷”的历史,这些历史互联网上没有,但史书上大量记载。

土家族历史相关的的“溪州之战””溪州铜柱”和“溪州之约”,唐崖土司遗址,老司城遗址,容美土司遗址,张家界清朝土司城,石柱土家秦良玉封侯事迹和白杆土家兵,唐崖的功德牌坊,永顺的“翼南牌坊”,永顺土司,保靖土司,唐崖土司,思南土司,大庸土司所组成的土家联军,抗击倭寇的事迹。

总得来说土家族和苗族历史不同,祖先不同,民族文化不同,性格自然也就不同,如果有什么遗漏之处欢迎补充。

中华民国元年(1912年),废宣化县,直属广西军 。民国2年6月撤南宁府存南宁县,同时在武鸣设邕南道,直属于省军 ,下辖南宁、武鸣、隆安、那马、隆山、上林、宾阳、永淳、横县等10个县及3个土州和8个土司;10月,广西省 从桂林迁至南宁。民国15年,广西省撤道设行政区,南宁区辖邕宁、宾阳、横县、永淳、扶南、绥绿、隆安、同正、上思等9县。民国16年7月设南宁市 ,与邕宁县 合署办公;11月,撤消市级建制。民国23年(1934年),广西省改按数码称区名,南宁为第九区。民国25年(1936年)广西省会由南宁迁桂林。民国31年4月,原第八区、第九区合并为第四行政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设在南宁。领邕宁、永淳、横县、宾阳、上林、武鸣、隆山、那马、平治、果德、隆安、都安、同正、扶南、绥渌、上思16个县。抗日战争期间,南宁两次遭日军侵占。 1949年12月4日,南宁解放。将南宁城及附近的16个自然村从邕宁县划出,成立直辖广西省的南宁市。周边为广西省南宁专区。1950年1月23日南宁市人民 正式对外办公;2月初,南宁市郊扩大至21个自然村并设立郊区工委(辖一、二、三共3个区)。1950年2月8日,广西省人民 成立,省会设在南宁。1951年1月25日,撤销武鸣专区,所属武鸣、上林、隆山、隆安、那马、5个县并入南宁专区。1952年8月11日,隆山、那马两县合并置马山县;同时南宁专区更名宾阳专区。1952年10月将南宁城区划为四、五、六区(53年3月改二、三、四区)。1952年12月南宁为桂西僮族自治区(1956年改为桂西僮族自治州)驻地。桂西僮族自治区辖宾阳、崇左、百色、宜山四个专区。1953年3月郊区3个区合并为第一区。1953年4月23日,撤销永淳县,其行政区域分别并入邕宁、横县、宾阳3个县;同时宾阳、崇左两专区合并置邕宁专区。1954年,撤销邕宁专区,所属各县由桂西僮族自治区管辖。1955年7月,南宁市人民 改称南宁市人民委员会;12月25日撤销城区建制,成立13个街道办事处(后于57年增至16个)。1956年3月2日,桂西僮族自治区更名为桂西僮族自治州。1957年12月20日

撤销桂西僮族自治州,复设邕宁专区。1958年3月5日,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南宁市成为自治区首府。1958年7月,南宁市设立江宁、兴宁、永宁3个市辖区,撤消大部分街道办事处,保留少数边远街道办事处作为其所在区的派出机构。1958年9月,南宁市划归邕宁专署统一领导;11月14日,邕宁专区更名为南宁专区。1959年1月,邕宁县西部的心圩、那洪等20个乡划入南宁市郊区。1960年7月,那龙、坛洛、吴圩、苏圩4个大公社和老口公社(后更名江西公社)的大部分地区划回邕宁县。1961年5月,南宁市与南宁专署分开,直属于广西壮族自治区。1962年1月撤消城区建制,在市人民委员会设立街道工作委员会。1968年4月13日,成立南宁市革命委员会,取代南宁市委和南宁市人民委员会。1971年,南宁专区改称南宁地区。1978年,南宁地区革命委员会改称南宁地区行政公署。1979年3月南宁市设立新城、永新、江南、朝阳、衡阳5个市辖区。1980年4月朝阳区改称兴宁区,衡阳区改称城北区。6月28日南宁市七届人大决定撤消南宁市革命委员会,恢复南宁市人民 。1982年8月2日,国务院批准将南宁地区邕宁县的那龙、江西、坛洛三个公社(即现在的双定、江西、坛洛、金陵4个镇)划归南宁市管辖。1983年10月8日,国务院批准将南宁地区邕宁、武鸣二县划归南宁市管辖。1984年1月移交,南宁市人民 4月正式接管。1984年8月,市郊区建制恢复;12月,郊区人民 成立。1992年6月15日,国务院决定南宁市为对外开放城市。2001年11月15日,国务院批准撤销南宁市郊区。2002年12月23日,国务院批准撤销南宁地区,将原南宁地区的横县、宾阳、上林、马山、隆安5县划归南宁市管辖。2003年6月27日南宁市人民 正式接管。2004年9月15日,国务院批准调整南宁市市辖区行政区划,撤销城北区,永新区、邕宁县,设立西乡塘区、良庆区、邕宁区,将新城区更名为青秀区。2005年4月30日,新设立的各城区 正式成立。至此,南宁市共管辖兴宁、青秀、江南、西乡塘、良庆、邕宁6城区和武鸣、隆安、马山、上林、宾阳、横县6个县。

参考: nan-ning/nn-main/nn-history

以下的回答纯属个人地缘政治推论,如有谬误,请君见谅! 「地缘因素」 桂林地处湖南之南,外有丘陵之隔,与各大城市并不相似,能扩展之地有限。 南宁所在较多平原,适合成为大城市,亦能扩展至近郊的地方。 「陆路交通」 桂林北通湖南,南接南宁; 南宁东北接桂林,东南往北海直出海洋、南通越南、西北能直往两川之地(四川)交通四通八达,是整个广西的交通枢纽,这个比桂林优胜。 「军旅要地」 桂林为古代军旅要塞,西南诸事能抵中原必经桂林,而桂林为丘陵之地,易于埋伏,扼守着西南的小数民族对中原的威胁; 现今为巩固西南国防,必须团放重兵,而且能集中军力以收阻吓之用。 「旅游名胜」 桂林为旅游名胜,若持续发展为省会,会破坏当地旅游生态,亦所以不再迁回省会; 南宁除可成为省会,水上运输旅游亦甚方便。 2007-03-28 18:14:35 补充: 简直鼓励人抄贴!投票唔认真系知识+的事实。

所谓土司制就是土司制度 。秦朝统一岭南后,在交通方便的平原地区推行郡县流官制,鞭长莫及的边远山区实行土官(土司)世袭制。这种政治制度主要特征是封建王朝中央统治阶级在政治上利用少数民族中旧的贵族进行统治,经济上“让原来的生产方式维持下去,满足于征收纳贡”,这是“土司制度”的阶级实质,土司制度,开始于唐代的"羁縻制度",形成于宋代,繁荣于明代,崩溃于清代,结束于20世纪初,长达一千多年。"

从明朝中期到清朝中期,狼兵曾奉命镇压广西、广东、江西等地瑶族、壮族和汉族的起义或反叛,还参加了东南沿海的抗倭战争,并在当时的桂东、粤西驻防屯垦,对维护明清两代在当地统治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到了清朝后期,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狼兵逐渐变成了“狼民”,并被当地的壮、瑶、汉等民族所同化。在后来的抗日战争中,广西出兵100万人,按人口比例排到全国第一,为抗日战争的胜利付出了巨大努力。桂军在抗日战场上奋勇杀敌,所向披靡,一度让日本人闻风丧胆。因此人们也将其称之为“广西狼兵”。

我们本文就来探究一下,这“广西狼兵”究竟是一支怎样的军队,为何能让日本侵略者闻风丧胆?

狼兵的最早记载

“狼兵”之名,最早见于《明英宗实录》正统二年十月。正统二年,山云上言:

“浔州与大藤峡诸山相错,瑶寇出没,占耕旁近田。左右两江土官,所属人多田少,其狼兵素勇,为贼所畏。若量拨田州土兵于近山屯种,分界耕守,断贼出入,不过数年,贼必坐困。”

所以由此我们可以得知,“狼兵”作为一种地方性军队,在15世纪前已经形成。而关于“狼兵”的称谓,在学术界有几种不同的说法,有人认为是“族称”,有人则认为是“族落群体”,还有人认为这只是“官称”,甚至有人认为是音译。其实,关于狼兵的记载,实际上在原始文献上已经讲得很清楚了,即“狼兵”与“狼人”有关。

而“狼人”是壮族的一支,主要分布在广西左右江地区。当地“诸土司以狼人为兵,称为‘狼兵’”。在一些史料上又称为“土兵”或“目兵”。

在有明一代至清朝初期的时候,狼兵在广西土兵数量比重中占据很大,据记载有十余万之多。但严格来说,这一数量确实有点言过其实,不过它是明清时期西南地区重要的土兵之一则是不争的事实。

“狼兵”抗击倭寇

在明代中期的时候,广西等地社会矛盾尖锐,地方割据势力层出不穷,中央朝廷所在甚远,难以发兵镇压,这个时候便为狼兵的崛起提供很好的机会。也正是从这个时候起,狼兵便受到了明王朝的重视。

根据《明史》记载,明朝从英宗正统年间开始调用狼兵。自此一直到清朝中期的时候,狼兵奉命参加了一系列的征战活动。其中抗击倭寇便是典型的例子之一。

明朝嘉靖三十三年五月,倭寇大举入侵,东南沿海百姓遭到倭寇大规模的袭扰掠夺,形势危急。朝廷随即便派遣张经总督江南、江北、浙江、山东、福建、湖广诸军。而张经认为:“宼强民弱,非藉狼兵不可,疏请于朝”。

同年七月,以原贵州总兵白泫及广西都司都指挥邹继芳俱充游击将军,与南京车驾司主事阮文中往调狼兵。次年三月,命狼兵抵达抗倭前线,才得以平息。

嘉靖三十四年四月,工部侍郎赵文华前往松江拜祭海神。当时地方上又出现倭寇作乱,百姓恐慌,但不久听到狼兵将至的消息之后,人心才稍安。在当时,狼兵似乎就是倭寇的“终结者”,让倭寇闻风丧胆。

抗日战争中的“广西狼兵”

在抗日战争中,桂军相继参加了淞沪会战、徐州会战、武汉会战、随枣会战和枣宜会战,桂南会战、桂柳会战和桂柳反攻作战。 几乎可以说,在抗日战争中的诸多重要战役中皆有桂军的身影。值得一提的是,根据国民政府在民国三十四年的统计,在八年抗战期间,广西征募的士兵及劳工就高达450万之多,当时广西全省的人数不过也就1200万人,足足占到了总人口的40%,堪称全国之最。值得一提的是,当时广西抗日出兵就高达一百余万,人数排第二,按人口比例来看的话排到第一。

在与日本侵略者的一次次较量中,桂军表现出了英勇无畏之精神,严厉打击了日军的嚣张气焰,粉碎敌人一次又一次的阴谋。因此人们又将其称之为是“广西狼兵”。与几百年前的抗倭战争一样,“狼兵”皆英勇无敌,所向披靡,让日本侵略者闻风丧胆!

莫姓简介 莫姓是当今中国姓氏排行第九十七位的姓氏,人口较多,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百分之零点零九四。 (06年) 姓氏源流 莫(Mò)姓源出有八: 1、出自高阳氏,是颛顼之后。据《三郡记》和《姓氏考略》所载,上古帝颛顼造“[莫阝]阳城”,其支庶子孙有定居[莫阝]阳城者,后人去邑为莫,以地名为姓([莫阝]阳城故地在今河北省任丘县、平乡县,古钜鹿郡地)。 2、出自芈姓,以官名为姓。据《广韵》所载,春秋时,楚国有莫敖(官名)之职,其后世子孙以官职命氏,称莫姓。古诗人屈原的家族便世居此官职,故莫氏也有一部分是屈氏的分支改姓。而芈姓为祝融八姓之一,亦出自颛顼。 3、据《通志·氏族略》文,莫即幕省文,望出钜鹿、江陵,乃上古圣君虞舜之祖——幕的后代。也就是说,莫和幕同源,莫只是幕的省略书写文字。此说法可能是1和2说法的综合。 4、广西壮族的创世史诗《布洛陀》第十一章《分姓》记叙:远古之时,壮族人无名无姓,彼此相称十分不便。布洛陀请卜黄为众人分姓,卜黄为此而累病。部族里的人关心卜黄,纷纷送礼物给他,卜黄由此便生出安姓的办法来。凡送李子的,就安他姓李”;牵牛来探病的,就安他姓“莫”(壮语黄牛叫莫);送篮子的,就安他姓“蓝”……。从此,壮族人也就有“莫”等姓氏。广西忻城县有莫土司衙署,占地总面积38.9万平方米,其中建筑占地面积4万平方米,被誉为“壮乡故宫”。莫姓土司官职世袭,统治该地区近五百年,**《刘三姐》中的“莫老爷”就是这种世袭之土司。 5、唐五代后建立西夏王朝的党顼人,也有姓莫氏者。 6、北魏时柔然有莫姓。 7、西南少数民族布依族、侗族、瑶族也有以莫为姓者。如贵州独山人莫与俦、莫友芝、莫庭芝三父子,皆为布依族人,此莫氏建立的“影山文化学派”对西南地区影响深远(莫友芝一族之族源有争议,莫友芝等自称为江南汉人,然现代专家考证,莫友芝居地为传统莫姓布依族的居地,莫可能为了参加科举考试才自称为汉人。本人较支持莫友芝为汉人,因清代为少数民族政权,随汉姓并无多大优势,且西南少数民族不得参加科举只是清初雍正年间之事,而莫却是清末同治年间人,并无虚报必要。另,莫友芝为“西南巨儒”,精研经学,旁及金石文字书画,虚报有损其道德操守,今暂从专家之说)。专家认为西南少数民族是上古三苗族的后裔,也就是上古蚩尤部族的后裔,如此则西南少数民族原居中原,与中原各大姓氏实是同根。 8、出自他族改姓。据《魏书·官氏志》所载: ① 南北朝时期,北魏少数民族邢莫氏、莫那娄氏改姓莫。 ② 北方满族人那莫氏,其汉姓也有改单姓莫为姓的。 得姓始祖 颛顼。昌意子,黄帝孙,炎黄联盟重要首领之一。号高阳氏,下分八个民族。活动据点在帝丘(今河南省濮阳西南),曾在夺权斗争中击败共工氏。他重视人事治理,努力发展农业,曾命南正重、火正黎“绝天地通”,实行人神分职,标志着原始宗教向神权的过渡。后世莫姓主源均出自颛顼,于是莫姓子孙便奉颛顼为莫姓的得姓始祖。 迁徙分布 莫姓主源两支,一支发源于今河北省任丘,一支发源于古时的楚国。两汉以前莫姓仅有两名入载史册,他们是春秋时的吴国人莫邪和汉代学者莫元珍。但多数莫姓在此际继续繁衍于其发祥地,并缓慢地向周边播迁。魏晋南北朝时,五胡乱华,几支来华定居的外族也改为莫姓,使北方莫姓家族日益庞大起来,原本在河间郡、巨鹿郡就已很是兴旺的莫姓家族得此新鲜血液的注入,自然兴盛为莫姓河间郡望、巨鹿郡望。另外,南方的江陵郡古为楚国腹地,一直以来为莫姓世居之地,在此际愈加昌盛。隋唐时期,莫姓分布之地渐广,有资料表明,在今河南、河北、山西、甘肃、山东、湖北、湖南、江苏、浙江等地均有莫姓人定居,并且已有莫姓徙居广东。黄巢起义后,有北方之莫姓避居四川。五代十国至两宋,莫姓在江南各地愈加壮大起来,而北方的莫姓却由于夷族的入侵而沉寂下去。此际始有莫姓入迁福建,而莫俦因罪被流放今广东潮州。宋末元初,蒙古铁骑南下,兴盛于今浙江、江苏等地的莫姓为避兵火,大批涌入今广东、广西。明初,山西莫姓作为洪洞大槐树迁民姓氏之一,被分迁于今河北、河南、湖北等地。明末张献忠屠川,造成川地人口锐减。清初,清政府移两湖之百姓入川,史称湖广填四川,两湖之莫姓亦由此入居今四川、重庆。清中叶之后,沿海之莫姓有渡海赴台,扬帆南洋者。如今,莫姓在全国分布较广,尤以广西、四川、广东等省多此姓,上述三省莫姓约占全国汉族莫姓人口的百分之六十五。 历史名人 莫邪:春秋时期吴国人。吴王命令干将铸剑,铁汁不下,于是妻子莫邪问:“铁汁不下,怎么办?”干将回答说:“古时候的铸剑大师欧冶铸剑,铁汁不下,于是让女人担任炉神,很快就成功了。”莫邪听到这,立即窜入火中,铁汁流出,于是铸成两把利剑。雄的叫干将,雌的叫莫邪。后人经常用干将、莫邪来比喻锋利精美的剑。 莫含:东汉左将军,穆帝很赏识他的才能,经常让他参与讨论军事机密、国家大事。后来被封为关中侯。 莫云:莫含孙,北魏大臣。兄莫云好学善射,道武帝时,赐爵关内侯。太武帝时以功进爵安定公,迁镇西大将军。 莫题:莫含孙,莫云弟,道武帝时以功赐爵东宛侯。因侍宴不敬获罪,黜为济阳太守。后令其监造平城。因久而懈怠,赐死。 莫琮:宋代的官吏,字叔方。仁和人。历经明、福两州官。他的品行相当高尚,并且教子有方。他有五个儿子元忠、若晦、似之、若拙、若冲俱登科。当时人们把他们比作是“燕山五宝”。 莫蒙:湖州人,宋代官吏、学者。在太学读书时,以文鸣京师。就特科出仕,由县丞累官至通化军知府。工诗,词尤婉丽。有《卧驼集》。 莫胜:松江府华亭(今属上海)人,明代书画家。曾任虎贲左卫经历。工书画,善绘鱼。 莫藏:浙江海盐人,字用行,号素轩,明代学者、书画家。其博涉经史,能诗,工书画。有《素轩稿》、《五音字书辨讹》等。 莫骏:广西省平乐人,明代官吏。举人出身,官至南京户部员外郎。做官二十余年,人称廉洁。 莫矜:广西省融水永乐人。1938年加入中国***,后来任中共融县支部书记,融县特支副书记,抗日挺进队政治指导员,中共桂黔边区工委书记,桂黔边区人民保卫团政委兼司令员,中国人民解放军柳北总队政委兼司令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历任柳州专署副专员、自治区统战部副部长、自治区冶金局副局长等职务。 莫修符:唐朝文人。光化二年任融州刺使。他所写的《桂林风土记》,很有文化价值,文才也很好。世传的佳作。 莫宣卿:字仲节,号片玉。广东省封开人。广东的第一个状元。幼年时他的生父病逝,遂与母亲随继父生活。由于继父的家境较富裕,他得以入学堂读书。相传莫七岁时已学会吟诗写对联,12岁时即参加科举考试并中秀才,被乡人称誉为“神童”。唐大中五年(851年),17岁的莫宣卿赴京城参加廷试获中制科状元,从而成为广东历史上科举考试的第一个状元,并是始隋唐以科举取士以来年龄最小的状元。莫宣卿考取状元后,被任为翰林书院修撰。其后他还乡省亲,因母亲不愿随其北上定居,莫遂上书朝廷请求改委他在南方任职以奉养母亲。唐文宗允准,改委他浙江台州别驾(刺史的副职)。他即奉母携眷往台州上任,但未到台州却病逝于途中。莫宣卿的生平业迹不显,存世的诗作也仅三首半,但由于是广东历史上的第一个状元,他的传奇式事迹及影响仍在岭南文化史上占有不容忽略的地位,为后人所尊崇。 莫君陈:湖州归安(今浙江省湖州)人,北宋官吏。仁宗时进士。神宗熙宁年间新置科,中首选,为王安石所倚重。有《月河所闻集》。 莫伯镕:湖州归安(今浙江省湖州)人,少有超乎世俗之志,年五十即归休,请名师教诲其子。子三人皆登科,时号“三莫”。长子莫济后又中博学鸿词科,居官给事中时,因反对外戚张说被罢职,后仕至司农少卿。次子莫汲曾为国子监正,因得罪秦桧被贬化州知府。三子莫冲亦曾中博学鸿词科,官任明州长史,以循良称。 莫如忠:松江府华亭人,明代官吏、学者。嘉靖年间进士,累官浙江布政使。善草书、诗文有体要。有《崇兰馆集》。 莫如足:广州府新会人,明代大臣。嘉靖年间进士。由庶吉士擢御史,曾经弹劾仇鸾,有直声。官至大理左丞,数伸冤狱。 莫友芝:清朝时期道光举人,独山人。少年时期就很喜欢读书精通苍雅故训六艺名物制度,旁及金石目录家言。工于诗,他的书法也很好,在当时与遵义的郑珍齐名,当时号称“郑莫”。著作有:《声韵考略》、《遵义府制》、《过庭碎》、《唐本说文木部芊异》。 莫是龙:明代画家,字云卿,华亭人。后来更字廷韩,号秋水,又号后明。十岁就能写诗作对。擅长于书画,著有《石秀斋集》、《画说》等。 莫我愚:湖南省善化(今长沙)人,清代书画家。工诗,不喜为时文。于真、行、草书、指头书、筋头书,皆不学而能。工法山水,尤善写照,所绘莫不神态毕肖。 莫与俦:贵州省独山人,清代官吏、学者。嘉庆四年进士,曾任盐源知县,后改遵义府学教授。有《贞定先生遗集》。 莫仕睽:清朝广西平南人。参加太平军,清咸丰六年为刑部尚书。咸丰十一年升迁为开朝王宗殿前忠诚伍天将,任藩镇统官。曾处理外交事务,后来封为补王。同治三年发觉李秀成的妻舅宋永祺在天京阴谋叛乱,与浙江的巡抚曾国荃暗中勾结,于是他当面指责李秀成,并带领军队将宋永祺从忠王府中抓获逮捕。天京陷落以后,他回家乡平南。逝世的时候有70岁。 莫荣新:字日初,广西省桂平人,莫宣卿之孙莫平米后裔,行武出身。早年跟从陆荣廷坐镇梧州,担任广西第一师第二旅旅长。民国四年(1915年)担任桂平镇守使。民国五年参加护国战争,升为第三军军长。后来转任广东省广惠镇守使。民国六年任广东督军。后参加护法战争,曾经担任护法军政府代理总裁兼陆军部长。民国九年被陈炯亮所逐,败回广西。

莫土司衙署的历史沿革

这座古典宫廷式建筑富有浓郁的壮族艺术特色,是研究土司制度、研究壮族民俗、宗教、文化及建筑艺术等难得的实物资料。1992年正式对游客开放...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