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顶山鲁山哪里有姓禹的人的地方?

栏目:资讯发布:2023-10-01浏览:1收藏

平顶山鲁山哪里有姓禹的人的地方?,第1张

  百度来的

  讲到的有叶县和鲁山的禹姓,希望对你有帮助

  寻亲始末追忆

  禹氏研究总会常务副会长禹庚戌

  1997年5月18

  幼年,对族谱知之甚少,1992年与子龙商议把族史研究一下,1992年5月10日与禹庚辛、禹天霖、禹汝森等人在子龙家成立了筹备组。1992年9月13日在水利局召开禹氏代表会议,成立了总会,子龙担任会长。庚辛利用暑假找寻老家谱,取得了很好的成绩。

  1992年10月2日,在我家召开一次族史研究会,出席会议的有总会的禹子龙、禹庚辛、禹天霖、禹汝森、禹曾悦和我,还有郑州分会的禹可俭、禹树森、禹春生以及禹金陵等。会议开得很好,禹可俭拿出现金500元,照相机一部。禹树森献出字画40余副,价值600元。当研究如何赴各地搜集资料时,我不顾年老体弱,自告奋勇,愿亲赴外地,进行采访。

  (一)

  我和禹鸣歧(70岁)于1992年10月18日乘车前往叶县,出差的经费由我拿出300元,鸣歧拿出200元解决,我们乘车到达叶县夏李乡,步行五里到达后董村。见到该村的禹桂林,晚上在禹峰家里召开了座谈会,得知该村有100多户500余人,且发现一副对联“本支涂山发迹远,源由汜水流波长”横批为“余姚故里”。由此断定,他们应是从汜水迁去无异。同时又获得方城县拐河大麦沟、叶县常村乡暖泉、任店乡王营、下里乡马村、盼沟村、常庄村、、旧县大官庄、鲁山张宦营、槐堂村都有禹姓居住。

  第二天,鸣歧留在后董村继续开会,我骑自行车到十一公里外的暖全村。找到禹长路、禹清、禹学等十人,他们都记得是从汜水迁过去的,但家谱在文革中被烧了,下午返回后董村,步行到夏李街找到禹老黑,这人热情能干,叶县禹姓的寻根任务就交给他来办。

  在后董村得知:旧县禹保元的弟弟禹保襄是个积极寻根者,从台湾回来探亲时,曾拿出1000元交给袁天喜为他续谱,曾到鲁山、方城、叶县寻根。我们决定拜访禹保元。10月20日到达常庄,见到了禹保元,他很激动,即可找来了袁天喜。袁天喜介绍说,到鲁山可以先到昭平台水库,路边有个代销店,主任是禹三好(女),她不仅对族史很热心而且了解很多情况,可以省时省力,少走弯路。我们就由旧县返回叶县,再往鲁山,在昭平台水库旁找到禹三好。她介绍说“鲁山有个仁义庄,禹姓集中,因为1958年修水库,禹姓人家分迁到11个乡镇。最好先到江河枣树庙找禹本俊。因1982年禹笃之、禹本云、禹本固、禹靖之等七人曾续过家谱,当时因交通不便,大都不干了。只有本俊、笃之、本固未停工作。本周病重时,还有三页未写,最后写完才断气。”听了她的介绍,觉得这是一个极好的典型。我们乘车直奔本俊家里,但本俊不在,又找到本堂,本堂到蔡庄找到了禹靖之,他家存有老家谱,清楚地记载着鲁山的禹姓是由汜水迁去的。据靖之讲,新家谱的底子在让河乡张八村的禹本云家里,找到本云,可惜没有新家谱。22日又找到禹本固的儿子禹四德,他讲新家谱在四棵树的禹笃之处,情况虽然很复杂,但我们没有丝毫动摇。

  回到鲁山县城,决定鸣歧留在县城,我到梁庄乡涧沟村。乘车前往梁洼,下车后步行15华里,翻过两架山,我已经累到极点,得到一妇女的帮助,坐煤车回到涧沟村。找到禹福申,召开了座谈会,与老家谱记载相同,这是一个比较富裕的村庄,下午返回鲁山县城。

  23日,按照计划我们由鲁山经张良镇前往拐河镇大麦沟。到张良镇后,没有客车前往,只好乘小三轮到达拐河,又步行翻过两架山,下午七点到达大麦沟,见到禹德政,并在晚上召开座谈会,都说可能是从汜水前来的。

  24日,由禹德政带路,我们翻过一架大山,达到方城县的四女店乡。因为南召汽车停发,只好前往方城县城,再由方城转往南召。25日经打听,找到禹福钧,但他不知道从何处迁来。经查县志,却有禹姓,但分布查不出。只好再往南阳。

  26日,去泌阳,在关庄下车,见到禹天祥。又到赵禹庄见到了禹德钦。27日到达泌阳,又赶到北楼房沟,见到禹定义的父亲,下午,看了坟上的碑文,晚上召开了座谈会,谈的情况和汜水相同,但没有记载。他们说,老家谱在驻马店副专员禹甸记处。29日,到达驻马店,禹甸记不在家。只好返回荥阳。这时第一次大规模外出寻亲的全部经过。

  期间,闻知巩义市粮食局的禹茂林为续家谱的事曾到汜水镇周沟找过禹顺兴。11月8日,我到巩义市,几经周折,终于在沙鱼沟粮所见到了禹茂林,决定由茂林把巩义市的续谱事宜承担下来。

  (二)

  1992年11月12日,子龙、树森、春生和我共四人,踏上北方寻亲的路程。首先到天津的大禹庄,但没有见到禹作敏,只好留下一封信,然后离开。到1993年元月16日,禹作敏给了我们回信。

  13日,他们三人准备返回荥阳,我乘汽车达到北京,14日,到大兴县县志办找禹姓人分布情况,最后找到禹振河,但他对续谱一事极不热情。只介绍说渠头乡有禹姓居住。下午3时,赶到通县,赶到前往渠头乡的汽车,中途住在干店。15日,骑着租来的自行车到达渠头乡枣林村,见到禹克仁,该村有八十多户,400多人,有家谱,但在文革中被烧了。下午又骑自行车到吴寺村找到禹建华,到大兴县后甫村,找到禹有仁。禹有仁说:“听老人说是从河南迁来的。”16日返回北京,乘车南下。到达安阳,我下车到浚县,在剪毛村见到禹恩普,此人热情好客,他介绍说此地有个秦禹庄,是禹姓人家的聚集地。我们赶到秦禹庄,和禹恩光、禹连仲、禹连贯等人座谈,他们说可能是从滑县枣林乡禹村迁过来的。然后我返回浚县县城。

  老家谱有禹姓迁往河北清化镇的记载,17日我乘车前往焦作,然后赶到博爱,了解到金城乡有个禹顺言,曾到汜水找过老家。我们赶到金城乡禹庄村,见到禹顺言、禹金陵,终于和总会联系上,我们感到很高兴。

  19日,我们返回荥阳,这时第二次大规模寻亲活动。

  1993年元月2日,我和子龙到开封寻亲,见到了开封市环卫局局长禹九常、禹殿华、禹建民、禹德昌。3日,到陈留寻亲,可惜他们都是于姓,后返回荥阳。

  1993年2月4日,我和子龙迁往本县西部走访,先到滹沱,召开了座谈会,又到周沟,在禹顺兴家召开座谈会,5日,赶到新沟见到禹法旺,再到潘窑见到禹廷臣,和禹书田、禹文青、禹瑞生进行了座谈,我到巩义市沙鱼沟粮所见了禹茂林,然后和子龙返回荥阳。

  三

  根据总会决定,我和鸣歧于1993年5月18日,又荥阳出发前往宜阳,但宜阳没有南关,后来了解到过去有东、西宜阳之分,西宜阳已改为汝阳,由于交通不便,没有前往。后来,1996年5月,郑州人民印刷厂禹金峰到杜康酒厂联系业务,发现厂长禹长太是汝阳人。后来我和子龙前往汝阳,发现汝阳南关确为过去的宜阳南关。

  19日,我们乘车前往卢氏,下午三时赶到卢氏,这条线路是400里峡谷,不见人烟,行驶在路上,一边是高山,一边是万丈深渊,确实让人胆战心惊。通过查阅县志,又到公安局、民政局、教育局查访,终于了解到有个禹振理家住朱阳关涧北村,我们大喜过望。

  20日,我们前往涧北村,但那里的人都上山刨金矿了,晚上才见到禹振理,他介绍了下列重要情况:每年清明节组织集体上坟,负责人是禹小记,家住西峡县石介河乡冬青树村二河拐,卢氏县运输公司车队修理工禹青峰,对研究族史很积极;桑平乡磨沟村有20多户禹姓,禹三旺是支部书记。21日,我们由禹振理带路,乘车前往西峡县找禹小记,他不在家,其父亲热情接待了我们,下午,我们又乘三轮车到桑平乡磨沟村,找到了书记禹三旺,召开了座谈会,发言很热烈,但找不到证据是从何时何地迁去的。22日,我们在桑平分手,当晚八点,赶到内乡。

  23日,在内乡查找县志,下午到邓县县志办查找,都没有收获,我们感到南阳,见到了禹建设。

  24日,赶到镇平,但只了解到南阳潦河镇禹家庄,有100多户姓禹的。25日,赶到潦河镇,但那里的人都姓于,当地村名也叫于庄,只好又回到镇平。

  26日,由镇平赶到北午渡,经了解,北午渡确实有一个十一世禹姓人家,但迁到许昌县榆林乡于庄村,那里有200多户禹姓人家,但都改姓于。

  27日,鸣歧先回到荥阳,我又到平顶山见到了市委宣传部副部长禹本愚,下午乘车到禹州。

  28日,到禹州市志办查找禹姓,由于档案员不在,没有收获,又乘车到新郑县志办查找,均无收获,至此,返回荥阳。收麦后,又到巩义、新密市进行了走访,这时第三次大规模玩出寻亲。

  四,

  由于多次发往浙江省余姚县志办的信没有回音,总会决定派人前往,1994年5月,我和禹树森、禹春生、魏金花受总会派遣,前往余姚。5日下午到上海,6日到余姚,先找到县志办的金理祥同志,又找到魏主任,他们为未能及时回信深感歉意。经查阅档案,禹姓人家分布如下:江北区新华大队谢村21户、政卷10户、长丰乡70户、横蚕乡1户、渠弄镇3户、让贤乡3户、湖东乡92人。当天下午,在街上见到龙山宾馆,进去后发现有特技理发师禹云垒。禹云垒又领我们见到他的哥哥禹云龙,在那里召开了15人参加的座谈会。可他们说“我们是从河南迁来的”,当问到江桥村时,他们说可能是人民路大埠头。有一个80多岁的老太太说,这里姓禹的是个大户,后来一个晚上被杀十七口,其余的逃散到全国各地了。

  8日,树森和金花到人民路落实江桥村。我和春生先后到渠东镇和长丰乡。在渠东镇见到了禹金桥,在长丰乡凤厅村见到了禹焦桥和禹振洪,还在凤厅村召开了6人座谈会。

  9日,参观了大禹陵,10日,返回上海,11日,返回荥阳。中途,我在徐州下车,到市志办公室查阅档案,但没有收获。

  这次寻亲在余姚确实见到了禹姓人家,又确定了人民路大埠头即是过去的余姚村。

  这时第四次大规模外出寻亲。

  我能在古稀之年,走过祖国的山山水水,寻宗于四方,进展之迅速,范围之广,区域之辽阔,是前所未有的。我可以自豪的说。我无愧于祖先及后人,可以自慰于九泉。

夏氏会稽堂的来历。据考因大禹葬会稽郡(今浙江绍兴)禹陵,少康中兴后,派庶子无余到禹陵,奉守禹祀。后人为纪念先祖,遂以“会稽”为堂号,这是夏姓人使用最广泛的堂号。 “平水堂”:夏禹治水13年于外,三过家门而不入,水患终于被治平,舜把帝位让给了他。 “秘书堂”:秘书堂夏氏始祖,派名光庭,讳远,号三斗,唐肃宗上元间(公元760-761年)举进士第授秘书郎。后人为纪念先祖,遂以始祖官职为堂名,称“秘书堂”。

夏氏历史悠久、繁演生息至今,支脉散居各地,各地的字辈、派语不同。比如,武冈市夏氏会稽郡宗昌公后裔夏氏字辈如下:……宗再文凤,

恳祖应承,

宏基能立本,

世代永吉祥,

明德家深远,

首先裕后贤……

传说黄帝以后,先后出了三个很出名的部落联盟首领,名叫尧(音yáo)、舜(音shùn)和禹(音yǔ)。他们原来都是一个部落的首领,后来被推选为部落联盟的首领。

那时候,做部落联盟首领的,有什么大事,都要找各部落首领一起商量。

尧年纪老了,想找一个继承他职位的人。有一次,他召集四方部落首领来商议。

尧说出他的打算后,有个名叫放齐的说:“你的儿子丹朱是个开明的人,继承你的位子很合适。”

尧严肃地说:“不行,这小子品德不好,专爱跟人争吵。”另一个叫讙兜(音huāu dōu)的说:“管水利的共工,工作倒做得挺不错。”

尧摇摇头说:“共工能说会道,表面恭谨,心里另是一套。

用这号人,我不放心。”

这次讨论没有结果,尧继续物色他的继承人。有一次,他又把四方部落首领找来商量,要大家推荐。到会的一致推荐舜。

尧点点头说:“哦!我也听到这个人挺好。你们能不能把他的事迹详细说说?”

大家便把舜的情况说开了:舜的父亲是个糊涂透顶的人,人们叫他瞽叟(音gǔsǒu,就是瞎老头儿的意思)。舜的生母早死了,后母很坏。后母生的弟弟名叫象,傲慢得没法说,瞽叟却很宠他。舜生活在这样一个家庭里,待他的父母、弟弟挺好。所以,大家认为舜是个德行好的人。

尧听了挺高兴,决定先把舜考察一下。他把自己两个女儿娥皇、女英嫁给舜,还替舜筑了粮仓,分给他很多牛羊。那后母和弟弟见了,又是羡慕,又是妒忌,和瞽叟一起用计,几次三番想暗害舜。

有一回,瞽叟叫舜修补粮仓的顶。当舜用梯子爬上仓顶的时候,瞽叟就在下面放起火来,想把舜烧死。舜在仓顶上一见起火,想找梯子,梯子已经不知去向。幸好舜随身带着两顶遮太阳用的笠帽。他双手拿着笠帽,像鸟张翅膀一样跳下来。笠帽随风飘荡,舜轻轻地落在地上,一点也没受伤。

瞽叟和象并不甘心,他们又叫舜去淘井。舜跳下井去后,瞽叟和象就在地面上把一块块土石丢下去,把井填没,想把舜活活埋在里面,没想到舜下井后,在井边掘了一个孔道,钻了出来,又安全地回家了。

象不知道舜早已脱险,得意洋洋地回到家里,跟瞽叟说:“这一回哥哥准死了,这个妙计是我想出来的。现在我们可以把哥哥的财产分一分了。”说完,他向舜住的屋子走去,哪知道,他一进屋子,舜正坐在床边弹琴呢。象心里暗暗吃惊,很不好意思地说:“哎,我多么想念您呀!”

舜也装作若无其事,说:“你来得正好,我的事情多,正需要你帮助我来料理呢。”

以后,舜还是像过去一样和和气气对待他的父母和弟弟,瞽叟和象也不敢再暗害舜了。

尧听了大家介绍的舜的事迹,又经过考察,认为舜确是个品德好又挺能干的人,就把首领的位子让给了舜。这种让位,历史上称做“禅让”(禅音shàn)。其实,在氏族公社时期,部落首领老了,用选举的办法推选新的首领,并不是什么稀罕事儿。

舜接位后,也是又勤劳,又俭朴,跟老百姓一样劳动,受到大家的信任。过了几年,尧死了,舜还想把部落联盟首领的位子让给尧的儿子丹朱,可是大家都不赞成。舜才正式当上了首领

大禹治水

尧在位的时候,黄河流域发生了很大的水灾,庄稼被淹了,房子被毁了,老百姓只好往高处搬。不少地方还有毒蛇猛兽,伤害人和牲口,叫人们过不了日子。

尧召开部落联盟会议,商量治水的问题。他征求四方部落首领的意见:派谁去治理洪水呢?首领们都推荐鲧(音gǔn)。

尧对鲧不大信任。首领们说:“现在没有比鲧更强的人才啦,你试一下吧!”尧才勉强同意。

鲧花了九年时间治水,没有把洪水制服。因为他只懂得水来土掩,造堤筑坝,结果洪水冲塌了堤坝,水灾反而闹得更凶了。

舜接替尧当部落联盟首领以后,亲自到治水的地方去考察。他发现鲧办事不力,就把鲧杀了,又让鲧的儿子禹去治水。

禹改变了他父亲的做法,用开渠排水、疏通河道的办法,把洪水引到大海中去。他和老百姓一起劳动,戴着箬帽,拿着锹子,带头挖土、挑土,累得磨光了小腿上的毛。

经过十三年的努力,终于把洪水引到大海里去,地面上又可以供人种庄稼了。

禹新婚不久,为了治水,到处奔波,多次经过自己的家门,都没有进去。有一次,他妻子涂山氏生下了儿子启,婴儿正在哇哇地哭,禹在门外经过,听见哭声,也狠下心没进去探望。

当时,黄河中游有一座大山,叫龙门山(在今山西河津县西北)。它堵塞了河水的去路,把河水挤得十分狭窄。奔腾东下的河水受到龙门山的阻挡,常常溢出河道,闹起水灾来。禹到了那里,观察好地形,带领人们开凿龙门,把这座大山凿开了一个大口子。这样,河水就畅通无阻了。

后代的人都称颂禹治水的功绩,尊称他是大禹。

舜年老以后,也像尧一样,物色继承人。因为禹治水有功,大家都推选禹。到舜一死,禹就继任了部落联盟首领。

这时候,已到了氏族公社后期。生产力发展了,一个人生产的东西,除了维持自己的生活,还有了剩余。氏族、部落的首领们利用自己的地位,把剩余产品作为自己的私人财产,变成氏族的贵族。有了剩余的产品,部落和部落之间发生战争,捉住了俘虏,不再把他们杀掉,而把他们变成奴隶,为贵族劳动。这样,就渐渐形成奴隶和奴隶主两个阶级,氏族公社开始瓦解。

由于禹在治水中的功绩,提高了部落联盟首领的威信和权力。传说禹年老的时候,曾经到东方视察,并且在会稽山(在今浙江绍兴一带)召集许多部落的首领。去朝见禹的人手里都拿着玉帛,仪式十分隆重。有一个叫做防风氏的部落首领,到会最晚。禹认为怠慢了他的命令,把防风氏斩了。这说明,那时候的禹已经从部落联盟首领变成名符其实的国王了。禹原来有个助手叫做皋陶(音gāoyáo),曾经帮助禹治理政事。皋陶死后,皋陶的儿子伯益也做过禹的助手。按照禅让的制度,本来是应该让伯益做禹的继承人的。但是,禹死以后,禹所在的夏部落的贵族却拥戴禹的儿子启继承了禹的位子。

这样一来,氏族公社时期的部落联盟的选举制度正式被废除,变为王位世袭的制度。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夏朝出现了。

平顶山鲁山哪里有姓禹的人的地方?

  百度来的  讲到的有叶县和鲁山的禹姓,希望对你有帮助  寻亲始末追忆  禹氏研究总会常务副会长禹庚戌  1997年5月18  幼年,...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