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一村民拿出一族谱,揭开一失踪300年君王的什么秘密?

栏目:资讯发布:2023-10-01浏览:3收藏

甘肃一村民拿出一族谱,揭开一失踪300年君王的什么秘密?,第1张

当时甘肃村民拿出族谱之后,就成功地让人们知道了李自成当时的下落。通过族谱的记载可以发现李自成当时在兵败的时候并没有死,反而是作为一个普通人成功的活了下来,当时他假装成另一个人的样子逃往了兰州并且再次定居。成者为王,败者为寇。在中国古代历史上,有非常多的人想要谋反而李自成就是离王位最近的那一个人,但是可惜他缺了一份运气所以只能落荒而逃。兰州有一户理性的村民拿出族谱的时候,才让专家发现了李自成当时兵败之后的真正下落。当时这户人说自己其实是李自成的后代,他的家谱上也详细记载了当时李自成兵败之后的逃亡事件。就是这位村民的话语,当时在全国的影响力都非常的大,有专门历史学家跑到这户居民的家里来验证这个族谱。经过专家认定这本族谱上确实记载着李自成兵败之后的具体安排。当时李自成把一个死尸穿上龙袍装作自己的样子,而自己则打扮成另一个人逃到了兰州。在李自成逃亡的路上认识他们样子的人并不多,所以虽然当时张贴了非常多的告示,但是依旧没有人能够发现他们。他们为了不让当时的官兵发现只能选择在山洞里睡觉,逃亡的路上非常艰苦。后来满清政权得到稳固之后,也就渐渐的放过了李自成而李自成因为早年就在兰州置办好了田地,所以继续过上一个平凡人的日子。当时经过专家鉴定,这本族谱上所记载的字体确实是清朝的字体。而在这户人家的指定之下,他们找到了一座坟墓叫龙头堡,在这座坟墓里也确实找到了李世民的玉玺和配件,由此就可以看出这户村民确实是李自成的后代无疑。

一是银氏祖籍原为湖北襄樊麻城,在明末清初的时候通过“湖广填四川”入川,在今富顺县赵化镇一带定居。祖上原本姓翁,道光二十七年进士。咸丰八年擢补为礼部主事。1861年8月咸丰帝驾崩,素顺等八人为辅政大臣,慈禧发动“辛酉政变”。八大臣被处死。因受门生关系牵连,被定死罪。后因有人报信,遂连夜出逃。官府派兵设卡追赶。祖上经直隶、山西、陕西入四川。在山西时,路遇关卡,官兵盘问,恐漏身份,遂以五十两白银相与。故官兵不再追问,并大声道:“我已知尔等姓银不姓翁!”过关。回川后改名换姓“银”。

二说是本祖籍乃福建闽侯。其他过程与前所述基本一致。

汉族银姓今天在自贡、遂宁、资阳一带有分布;另外陕西省也有一部分。

补充:银姓起源较早,汉代时已有所见。唐宋时期湖南一带有银姓人居住。金代,有位曾任大名路总管的完颜银术可的移镇广西并留居当地,他的后代在当地繁衍,形成当地大姓。银姓历史上以西河为郡望。名人有:汉代武官银木,明代故城知州银嵩、鸡泽知县银镜,清朝进士银文昭等。当代银姓除广西较为集中外,另在河北、山东等省及彝、仫佬、满、苗、壮等民族中也有所见。

这是因为,

官的职位是比兵大的,

所以要官字排头,兵字尾随

无论古时代还是现在的社会,

会有哪个兵会排在官的前面的呢,

因此就是官兵不能叫做兵官

而夫妻在古时代起,

都是男人尊,女人卑

所以要夫字排头,妻字尾随

不过现今社会,

男女虽然也没有尊卑之分

何氏家谱

前言

我何氏根深叶茂,源远流长。肇自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皇帝。皇帝姓公孙,名轩辕,因居于姬水,故又姓姬。所以,何姓最初实为姬姓。传至桓叔成师,共30世。周平王二十六年<公元前745年>,桓叔次子万封于韩原<今山西芮城县西>,史称韩万,子爵,仕大夫,故亦称武子万。至万重曾孙厥,厥因救赵氏孤儿脱险,历史对他评价很高,正式以韩为氏,尊万为韩姓始祖。传至亚仲公韩信,共26世。

秦始皇十九年<公元前228年>,秦王政杀韩王安。二十九年<公元218年>,韩相国平之子张良为韩报仇,雇力士于博浪沙刺杀秦始皇未遂,始皇疑六国皇室贵族所为,派人四处侦灭,适韩王安次子允,偕夫人张氏,子隆,孙骘,曾孙信等匿居庐江郡东乡津,以撑船为业。秦探登舟查问姓氏,韩允指“河”姓,讹韩为何得以脱险,遂一家改姓何氏,从庐江郡迁扶风郡北隐居,何姓遂由此而来。汉高祖元年<公元206年>亚仲公信复迁庐江郡治舒县定居,复姓韩不到十年,时逢韩王姓,淮阴侯韩信被汉王刘邦怀疑谋反先后被戮,有仇家借此生由陷害亚种公韩信,信长子堿,次子蔗为避父仇又遁迹庐江郡<今安徽>西部山区,遇吕后侦探诘问姓氏,兄弟又分别指以何姓,讹韩为何脱险。汉高祖十一年<公元前196年>尊允为何氏受姓始祖,正式改名何堿、何蔗、从此不复姓韩,定居庐江郡治舒<今安徽庐江县>。传至何全皋共30世。何全皋,长子何中立,字大体,唐大中三年<849年>生于袁州<今山西>宜春郡新喻县大石桥何家街,后移籍洪州<今江西>豫章郡高安县临江镇南京街铁索桥。任河阳节度使,魏博左司马。因父何全皋被军人所害,料难袭父职,逃奔京都长安<今西安>,改授兵部司马,继迁河南节度使,封简命侯。咸通中,南诏陷播州,乾符二年,夜郎复叛,何中立被封平播将军,谨奉禧宗之命,挂大将军印,领兵伐播。三战皆捷。后因兵少难攻,请命益师。乾符三年,朝廷派杨端合兵助阵。播平,封中立祖为播州总管,赐以爵士,许以子孙世袭,永镇边疆,设总管府于播东九龙镇<今团泽镇九龙场>,距中立祖墓仅数里<贵州省遵义市红花岗洪水村养马塘>。中立祖传至懋公共23世。

我祖懋公及堂伯祖、堂叔祖忠、思、惠<景庆子、清公孙>,恩、勤、殷、德<景富子、灏公孙>叔祖志、恕、慈<景秋子海公孙>,因杨氏谋反而停袭。杨端28世孙杨应龙于明万历19年<1591年>谋反,滥杀属官、百姓,恩公于宋世臣等愤极赴京上书。万历二十七年<公元1599年>,明廷命李化龙总督十五省区官兵24万赴播围剿,万历28年<公元1600年>杨应龙困于海龙囤,决战114天,囤破应龙自焚。其时恩、思、殷三公领兵助剿,但忠公孙汉良被应龙逼而附逆被诛杀。万历二十九年<公元601年>明廷废播州,分设遵义<属四川>平越<属贵州>两军民府,改土归流,废世袭制,将我何氏受封田土收回出售民间。恩,思,殷有功于朝,其后裔分赴各地办差。

因上述诸因,各房天各一方。堂叔伯思、惠雁居青山,恩葬青山将军山,殷葬青山枣园寺捕鼠穴,德移居后坝。叔祖志迁湄潭,恕迁南乡平水里,慈迁遵义。传至我支"必"字辈<2003年>共17世。

我何氏从公孙轩辕皇帝<姬姓世系>传至桓叔公成师,以姬姓共30世近千年。从桓叔子韩万<晋韩世系韩姓始祖>传至亚仲公韩信,以韩为姓共26世近600百年。从亚仲公韩信次子何蔗<庐江世系何姓始祖>传至何全噑共30世近千年。从何全噑子大本公何中立<遵义世系,入播始祖>传至何懋共23世700年。从何懋予<"邦"字>传至今<2003年>我支“必”字辈,共16世四百年。自皇帝至今<2004年>为帝为王为后为蔗人者共125世近四千年。

我遵义何氏出自蔗公。何氏受姓虽晚于兄弟姓氏,但据第三次人口普查,人口却居全国第十七位。自始祖中立公入播以来,何氏在遵义亦属大姓。但由于传之久远,又缺乏统一完整的族谱,族种相互联系甚少。同姓之间视如路人。为缅怀祖先业绩,发扬我族优良传统,族内早萌发了重修族谱的意愿。2003年清明节,何洪举在中桥何氏将军坟扫墓之时,倡导重修族谱,得到各地宗亲的支持,实为幸事。

族谱摘录

1、 何氏宗谱

庐江郡县出韩王安,为秦所废,其子孙避秦乱则转音为“何”;原出自周武王弟叔虞之后,其音为“角”。三何竞爽丕开东海,箕求四友斋芳,大展庐江学问。晋何元静,字思澄,作游山诗见重于沈约,为侍郎御史,少与族弟水部逊散子郎,俱擅文,名谚云:东海三何。子郎独多。宋何长瑜,与谢灵运、荀雍、羊睿,以文章相赏,号日四友,秉性仁厚,土多归之,往城断狱以春秋,民化恩礼之治。汉何武,扬州刺史,秉性仁厚,好讲上类,士多归之,在任无赫赫之声,常步九江,广得郡守戴,不法状圣圣慎自免,后为博士毁武于朝圣,子容为盗板击庐江狱。武平心决之得不死矣。报服去任后,人常见其德恩思之释。

何敞,字文高,官河南太守,郡有冤狱,以春秋至义断之百姓阴德,廷尉天报九九子孙,白衣尚书诏赐双双弟兄。

汉何比干,字少卿,武帝朝廷尉,时张汤持法严而比干以仁恕判之,所全活者千余人,惟汝号曰何公,忽有老妪造门,曰:公先世阴德及公之身又治狱多平反,今天赐策以广公后因出怀中,策九百九十枚,曰:子孙佩印符如此算。

南北朝何点,字子皙。或驾柴车或蹑草履,随意所适,必醉归。人谓之通隐,梁帝赐以鹿皮,中召见引入华林园,诏拜常侍,点以手将帝鬓曰:乃钦臣老耶遂辞之,弟胤字子李,世称点为大山胤,为小山慕会嵇之胜弃家而往,诏起关禄大夫遣司马王果劝驾不应谓果。曰:卿何不表留同我隐。果曰:不闻有此例。胤曰:檀弓巷皆言物始。何必曰:例诏赐白衣尚书禄命山阴库钱月给五万皆固辞。

南北朝何敬容,字国礼官史部尚书,性好清洁,衣冠必丽,武帝朝常有侍臣袍服卷摺。帝恕曰:卿衣带如绳,将何所缚。敬容希旨每以,衣常不整伏床熨之暑月背为之焦。

何昌寓,字俨望,敬容之父。独立不辞所交皆名士为宰相,以清白称有姓闵者乞宫自告子骞笑遥遥华谓矣,赏梅赋诗。扬州东阁之与玩瓯为记零陵溪上之娱。

南北朝何逊为扬州法官,宅有梅花一株,逊常吟咏于其下,后迁洛阳,思花,再请往其任上许之抵扬州,花方盛开,逊于东阁延名士醉赏之。

何彦章谪居零陵,曰:玩瓯溪上,乃作亭自为之记仙游湖侧弟兄炼丹乘鱼云母溪边女子食粉皆轻身。 何氏九仙其世代莫可嵇考兄弟九人,居仙湖侧丹成各乘鱼飞去世于唐。何仙姑,增城人,何泰之女也。生时紫云绕室,住云母溪一夕,梦神教食云母,粉可得轻身誓不嫁,往来山岭其行如飞,唐太后遣使召见中路,不知所之,仙姑永州产幼时遇异人与一桃,食之,遂辟彀能遁,知人吉凶。

明何瑞徵,河南人,崇祯戊辰榜眼,广静寡欲,文渊之却馆鼎新咳唾,成株景明之美才胜逸。

明何文渊,广昌人,守温州广静寡欲,一郡大治后,为刑部侍郎,金者却之有馆历吏部尚书。

明何景明,字仲默,信阳人,与李崆峒等号四杰,美才胜逸咳唾成珠。

明何恩,官宣尉司使中军,有功于朝,请入圣庙。

明何彦清,播州安抚使,安民勤政平播有功,请入圣庙。

晋何琦,字万伦,繁昌人,好古博学,苦家无以养,出为泾县令。母亡,遂杜门谢客,高尚洁志,累召不起,后桓温过其境,曰:此中有人。

唐何番和州人,为大学士十余年学成,行高诸生不敢与齿。宋,同舍将往附蕃正色叱之故六馆无受污者后韩愈为之立传。宋何琬,字子浙江龙泉人柙宗常书其名于屛曰政事何琬文章弃涛涛亦同里之人也。

晋何准,字幼则,充之弟,高尚其志,洁身寡欲,胶州府累辟不就,充为剽骑将军,劝准仕,准曰:第五之名,何减剽骑,准兄弟中第五。故云其穆帝后也,稚好出剑,挺英气于少年,善谈老庄,着才名于幼岁。

明何直,东莞人,少英伟。好出剑,历湖广。布政二十年。无微遣一心夷上夙夜寅畏,尤功臣所难。

三国时何晏,字平叔,东莞人,美姿容面如传粉,以才名著。官吏部尚书,善谈老庄,士大夫多宗之。

唐何叔度,潜江人,少笃行。谊姨与叔度母厚母亡,奉姨若母姨卒塑望必往哭之,哀官太常有声子尚之为吏部归省叔度问曰:汝日倾朝送,可有几人对曰:数百。笑曰:此吏部耳非为何德彦也昔。毁浩作豫章令郊钱者篆及江亭往曰:故旧无后相窥世谓尚之立身简约实奉叔度之遗教云。

晋何克,字次道,潜江人,初辟王敦兄,时卢守贫甚,敦于坐中,称曰:家兄在郡,定往人士皆可许允。曰:所闻异是敦御之庾。

亮尝为曰:气度风概有万夫之望。累迁尚书令辅幼主正色,立朝以社稷为己任谥文穆。

唐何易,为宜昌令,治民有则家给人足,人皆息讼狱中草满度庭,可张罗人有落花讼庭间草生囹圄静之歌。

梁何凤为建安太守,极仁慈伏腊每放归家皆依期而至,位居乌府里赐柏台。

明,何敏中,洪武以才行卓异,任祁门知县,上书言时政得失,朝廷嘉之,行人赐以樽酒,陛徽州府,后转嘉兴府,所至有政声。

2、 庐江谱序

始祖讳中立,字大本,唐河阳节度使,弘敬祖之后矣。于僖宗乾符二年,奉旨平播,殁于播之东乡,至今碑迹尚存,是为何姓之始祖也。后因杨氏叛乱,谱系失传。复由恩、思、勤三祖于明之僖宗五年纂修家谱,以遗至今。

后来寻流必溯其原始支派演之,有自探末求其本,乃识支分之有间尝考我庐江世系,由季唐逆而溯之,遥而嵇之。秦汉以上,而至于唐虞三代,三皇五帝间诚帝王之后裔也。何则按公孙轩辕皇帝之次子少昊,金天师氏能修太昊庖义之法,别姓为姬,其子孙帝喾高辛氏任其姓,而长子后稷乃周武王十五世之祖也,武王弟叔虞之少子封于韩,至春秋时晋强而灭之,封桓叔之子万于韩原,其姓始异姬而为韩,传至韩王安,而后又为暴秦所灭,其子孙为避秦难始转音为何,或曰何本为韩。韩为杞夏后也,然考夏之后,未有封于韩,未可信矣。此不过嵇之载籍核之,世纪一观其渊源之乐而已,至若世序相继各号居里,又安能得其详细哉。出险迁至于汉与三国及两晋南北朝及至隋与唐之乾符年间,计二千二百而二十年矣,则更姓之后大约有四十余世乎,可知始祖以前由有宗观始祖以后,不少族谱属也。忆自韩原颠沛则燕赵齐鲁诸邦,七国三楚之地,何不可适乎则弘敬祖之镇河阳大本,祖之起豫章,原由于江西,无足疑矣。

3、始祖大本何司马公叙

本大祖者,系江西临江府新喻县大石桥何家街生长人氏,后移籍清江县南京街铁索桥,乃大唐文宗武宗朝,为河阳节度使,弘敬祖之后也,历宣宗、懿宗。而中立荷蒙国恩,为兵部司马,恪恭厥戬翼戴,王家时有播之遗孽,咸中南诏等寇陷播州,朝廷闻报,至僖宗乾符而年,钦命我祖大本公受平蛮,奉旨来播,我祖不畏强,御兵讨奈寇繁兵寡弗克剿除爱请命益师,乾符三年,朝议命太师武略将军杨端督军同伐,我祖同寅协恭会师助阵披坚执将士协心努力,攻讨始剿除夜郎浮竹等处,夷贼复请靖播疆复平成功复命,朝廷恩诏,凡平播功臣照职留守管理,永镇边疆,故我祖与杨氏统罗田、张、谭、袁、吴、卢七姓,目领黄平草堂二处,安抚司真播白泥余庆重安六山长官司传袭自乾符年间起历昭宗宣宗,五代梁、唐、晋、汉、周越宋及元至明之十三主,神宗时因杨端二十七世孙应龙肆虐逆乱我恩祖、思祖、不得已同宋世臣等临阙告变朝命命李化龙驻重庆,督四川、湖广、贵州三省,分兵九路并进,应龙自焚朝议亭,袭设流更播州为遵邑,吾家之恩袭顿止鸣呼,我始祖忠勤王国佑后人其能已于恩哉。

何氏世系表

(黄帝—公元2004年必字辈近4000年)

何氏(69代),出自韩氏(26代),韩氏出自姬姓(30代)。从公元2004年“必”字辈上溯到轩辕黄帝,共125代,近4000年。

姬姓世系(黄帝—桓叔公·成师)

世次 名 字号 朝代 年号 纪元 衔 妻 子 居地 备注

1 轩辕 黄帝 五帝 帝 嫘祖 玄嚣、昌意 姬 水 妻四人 生25子后生姬

2 玄嚣 青阳 五帝 候 江水(河南安阳)

昌意 五帝 昌仆 高阳 若水(四川省内)

3 蛟极 五帝 候 河 南 濮 阳

4 帝喾 高辛 五帝 帝 姜原、常仪、义和、庆都、尚狄 后稷、契、放勋、挚、厌越 同 上上 五妃对应五子

5 挚 五帝 帝

放勋 陶唐 五帝 帝 山 西 平 阳西平阳 帝光

放弃 后稷 五帝 高级农官 不窟 邰

厌越 五帝

6 不窟 夏 高级农官 鞠 甘 肃

7 鞠 鞠陶 夏 公刘 后 阳 不 窟 城

8 公刘 夏 部落长 庆节 后 阳 不 窟 城

9 庆节 商 部落长 皇仆 彬 殷汤王时在位

10 皇仆 商 部落长 差费 彬 帝外丙时在位

11 启辛 韩武子 周 前408 大夫 虔 平 阳 晋三卿之一

12 虔 韩景侯 周 前403 候 取 迁 阳 瞿 晋三卿之一、封侯

13 取 韩烈侯 周 前397 候 彪 阳 瞿 韩国君

14 彪 韩文侯 周 前385 候 阳 瞿 韩国君

15 韩哀侯 周 前375 候 若山 迁 新 郑 韩国君

16 若 韩懿侯 周 候 武 新 郑 韩国君

17 武 韩昭侯 周 候 儒 新 郑 韩国君

18 儒 韩宜惠王 周 前323 候 仓 新 郑 韩国君

19 仓 韩襄王 周 前296 候 婴、咎、虮虱 新 郑 韩国君

20 咎 韩厘王 周 前273 候 突 新 郑 兄逝事位

21 突 韩桓惠王 周 前237 候 安、非 新 郑

22 安 韩安王 周 前234 候 成、亮 新 郑 秦侵韩、追杀安、子逃

23 两 子信 秦 前218 张氏 隆、冉 新 郑 迁庐江

24 隆 子孟 秦 田氏 骘 扶 风

25 骘 雍伯 秦 信 扶 风

26 信 亚仲 秦 前202 太守 伍氏 庶 庐 江 文帝封太守

韩姓世系(韩万—亚仲公·韩信)

世次 名 字号 朝代 年号 纪元 衔 妻 子 居地 备注

1 韩万 公子万 周 前710 候 赇伯 韩原 尊为韩受信始祖

2 赇伯 周 前677 大夫 简 韩原

3 简 定伯 周 大夫 舆 韩原

4 舆 周 大夫 劂 韩原

5 劂 韩献子 周 大夫 无忌、起 韩原 晋六卿之一

6 起 韩宜子 周 前500 大夫 倾 迁平阳 晋六卿之一

7 倾 韩贞子 周 前500 大夫 不信 平阳 晋六卿之一

8 不信 韩简子

伯音 周 大夫 庚 平阳 晋四卿之一

9 庚 韩庄子 周 大夫 虎 平阳 晋四卿之一

10 虎 韩康子 周 前472 大夫 启辛 平阳 晋四卿之一

11 启辛 韩武子 周 前408 大夫 虔 平阳 晋三卿之一

12 虔 韩景候 周 前403 候 取 迁阳霍 晋三卿之一封侯

13 取 韩列候 周 前397 候 彪 阳霍 韩国君

14 彪 韩文侯 周 385 候 阳霍 韩国君

15 韩哀侯 周 前375 候 若山 迁新郑 韩国君

16 若 韩懿侯 周 候 武 新郑 韩国君

17 武 韩昭侯 周 候 儒 新郑 韩国君

18 儒 韩宜惠王 周 前323 候 仓 新郑 韩国君

19 仓 韩襄王 周 前296 候 婴、咎、虮虱 新郑 韩国君

20 咎 韩厘王 周 前273 候 突 新郑 兄逝事位

21 突 韩桓惠王 周 前237 候 安、非 新郑

22 安 韩王安 周 前234 候 成、亮 新郑 秦侵韩、追杀安、子逃

23 亮 子信 秦 前218 张氏 隆、冉 新郑 迁庐江

24 隆 子孟 秦 田氏 骘 扶风

25 骘 雍伯 秦 信 扶风

26 信 亚仲 秦 前202 太守 伍氏 庶 庐江 文帝太守

庐江何姓世系(何庶出—全阜公)

世次 名 字号 朝代 年号 纪元 衔接 妻 子 居地 备注

1 何庶 自修 西汉 前196 王氏 赞、成、宠、业、是 庐江 因“何”逃生、更何

2 何成 伯爱 西汉 前165 候 左、张氏 果 庐江

3 何果 长孟 西汉 元岂 前134 候 肖、张氏 金干、银干、比干、启先 庐江 平阳候

4 何比干 少卿 西汉 征机 前90 太守 张、黄氏 共10子 扶风

5 何寿 西汉 河平 前27 都尉 显、并 阜县 比干第八子

6 何显 西汉 光延 光禄夫 鄢 阜县 何寿长子

7 何鄢 西汉 元始 都尉 宠 平陵

8 何宠 东汉 元和 公元40 太守 敞 扶风平陵

9 何敞 文高 东汉 永之 公元100 太守 豹 扶风平陵

10 何豹 东汉 永宁 公元125 少府 休

11 邵公 东汉 光和 公元178 谏议大夫 昌 山东曲阜 董仲舒四传弟子

12 何昌 三国 公元208 桢 迁庐江

13 何桢 三国 公元240 候 龛、助、恽 庐江 娄候

14 何恽 三国 太康 公元283 太守 睿 庐江

15 何睿 西晋 太康 公元283 太守 闳、楷、充、准 建康

16 何淮 幼道 西晋 建武 公元307 太守 放、澄 庐江

17 何 西晋 隍安 公元360 太守 元度等七子 庐江

18 何元度 西晋 元兴 公元420 太守 僧达 庐江

19 何僧达 南朝 建元 公元480 太守 法胜 庐江

20 何法胜 南朝 大同 公元530 太守 之元 庐江

21 何之元 世伯 南朝 太平 公元560 太守 伯典 庐江

22 何伯典 宪章 隋朝 仁寿 公元600 焕、炯 晋陵 儒家学

23 何炯 唐朝 贞观 公元630 源精 晋陵

24 何源精 唐朝 上元 公元670 孝物 晋陵 大学子

25 何孝物 唐朝 贞观 公元700 军校 俊 晋陵

26 何俊 唐朝 景云 公元710 军校 默 晋陵

27 何默 唐朝 天宝 公元750 太常卿 进淘 灵武

28 何进淘 端公 唐朝 大何 公元833 太傅 弘敬 灵武

29 何弘敬 重顺 唐朝 开成 公元836 兵马使 全 江陵

30 何全 唐朝 咸通 公元860 中 书 令、节 度 使 中立、神剑 江陵 30

遵义何姓世系(何中立—懋公)

世次 名 字号 朝代 年号 纪元 衔 妻 子 居地 备注

1 何中立 大本 唐朝 乾符 公元870 司马 和柴杨任氏 正乾、正坤 临江 命入播平夷

2 何正乾 唐朝 天佑 公元900 总管 九子,长继业 九龙 播州

3 何继业 汉祥 北宋 乾德 公元963 总管 承宦 九龙

4 何承宦 世嘉 北宋 潡化 公元1030 总管 万 九龙

5 何万 渊 北宋 元符 公元1098 总管 文宗 九龙

6 何文宗 瑜 北宋 宜和 公元1119 总管 轸 九龙

7 何轸 南宋 绍兴 公元1134 总督 昌盛

8 何昌盛 南宋 隆兴 公元1163 总管 新民

9 何新民 南宋 嘉定 公元1210 总督 果

10 何果 光实 元朝 公元1250 宜慰使 彦清 四川 镇国将军

11 何彦清 元朝 元至 公元1278 安抚使 钦 播州 播州安抚使

12 何钦 元朝 至元 公元1281 总管 荣祖 播州

13 何荣祖 元朝 至正 公元1340 总管 婴、童 播州

14 何婴 元朝 字正 公元1366 总管 友喜 播州 改总管为长官

15 何友喜 明朝 洪武 公元1368 长官 、宜、瑛 播州

16 何琛 明朝 洪武 公元1395 长官 祥、实、申、敬、克 播州

17 何祥 明朝 永乐 公元1411 长官 敬、德 播州

18 何敬德 明朝 正统 公元1437 长官 晖 播州

19 何晖 明朝 景泰 公元1452 长官 敏林、敏叔 播州

20 何敏林 明朝 天顺 公元1463 长官 田氏 清、灏、海 播州

21 何海 明朝 成化 公元1478 将军 景秋 播州

22 何景秋 明朝 弘治 公元1490 将军 懋、志、恕、慈 播州

23 何懋 明朝 嘉庆 公元1550 邦禄、邦爵、邦朝 上桥

字派、流芳录、祖墓原族谱摘录

懋公世系字派

懋公子邦爵、邦禄、邦朝。因当时时局混乱,各居一方。子孙遍布遵义、松林、忠庄、新卜、花山、茅坡、官田坝、尚嵇等地。现各房字派混乱,相见不相识,犹如路人。邦禄公第十三代孙商讨修谱拜祖等事宜。一致认为原字派从“邦”始至“先”共三十个字。现已取至第十六辈“必”字,所剩仅十四个字,故决定原十三字不变,新增十个字,共四十个字。

一、 原有字派

邦永登文德,金汝国光宗。

为仁洪应学,必正万仕元。

二、 新字派

邦永登文德,金汝国光宗。

为仁洪应学,必正万仕元。

廷明在世远,立志辉祖先。

何氏家谱参考资料

荣华承继业,富贵传佳声。

后记

为了修好这部族谱,使族人更加团结亲密,且激励后人奋发,夜静更深核实材料,编排族谱。

因时间仓促,加之资料不全,编写水平低,错误在所难免,殷切期望给与谅解。

编辑:何应泉

欢迎加入何氏家谱QQ群:119013197

  老舍先生出生在清代末年京师(也就是北京)一户贫苦的旗人家庭。

  所谓旗人,在有清一代,是对被编入满洲八旗、蒙古八旗、汉军八旗这类兵民一体化组织中的人们的总称。清朝的奠基人努尔哈赤、皇太极父子两代,在当初筹划进取中原的时候,将满洲民族的全体青壮年男性,都收进了军队之中,把他们分别划入以 8种旗帜为标识的 8个方面军。这 8个方面军,即被称为镶黄旗、正黄旗、镶白旗、正白旗、镶红旗、正红旗、镶蓝旗、正蓝旗(先有四面“整”旗,后来分别将“黄”、“白”、“蓝”旗镶上了红边,将“红”旗镶上了白边)。后来,又仿照满洲八旗的编制,建起了蒙古八旗和汉军八旗。 3个八旗的军事组织,自建立起的二三百年间,曾在创立清朝、巩固政权、维护祖国统一、保卫人民安定生活等方面,发挥了决定性的作用。

  八旗的设置,随后成了清代始终贯彻的制度。它把世代的旗人,严格圈定在当兵吃粮饷的惟一人生轨道里,禁止他们从事除当兵之外的一切职业,不许他们做工、务农、经商以及从事其他职业,这虽然有助于政治基石的牢靠,也防止了旗人与民争利,但是,也造成了创建这种制度的人预料不到的社会难题。从乾隆年间起,“八旗生计”问题愈演愈烈,叫所有的清代统治者伤透了脑筋:旗人“人口大量增加,而兵有定额,饷有定数,既不能无限制地增饷,又不能放松正身旗人参加生产劳动的限制”,于是,补不上兵缺的旗籍子弟越来越多,只好眼睁睁地失业赋闲,成为“闲散旗人(满语叫作‘苏拉’)”,这不仅导致许多下层旗人日益明显地走向贫困化,还使入关之初异常精锐剽悍的八旗劲旅,失去农商技能,滋生了惰于劳作、荒于嬉戏的积习。到了清末,由京师八旗贵族、军官、士兵、苏拉、家眷等等所组成的人们共同体,总人数已多达60万左右,社会上习惯以“旗族”来称呼他们。在京城“旗族”人丁日趋繁盛的情况下,“八旗生计”的问题对于走投无路的穷旗人们来说,已经严重到不可收拾的地步。老舍的祖上,不知从那一辈开始,也跌进了这个可怕的圈子。

  在满洲八旗中,老舍先人隶属于正红旗。因为没有资料说明这个家族在清朝入关后有过调动迁徙,所以只能假定他们是从17世纪中期开始,始终归属在京城里的正红旗麾下。

  1644年清政权入关,把燕京确定为首都,在京城实行了旗、民分城居住的措施:大致相当于现在东城、西城的内城,只许八旗的将士及家眷居住,原来住在内城的汉、回等其他民族的百姓(也就是当时所谓的“民人”),被迁移到京师外城——大致相当于今天崇文、宣武两区。在内城,中心是皇城,围绕皇城,八旗严格地被分置于相关地段。两黄旗居北:镶黄旗驻安定门内,正黄旗驻德胜门内;两白旗居东:镶白旗驻朝阳门内,正白旗驻东直门内;两红旗居西:镶红旗驻阜成门内,正红旗驻西直门内;两蓝旗居南:镶蓝旗驻宣武门内,正蓝旗驻崇文门内。于是,内城的确像历史学家后来常说起的那样——“就像一个大兵营”。这种严整的格局,到清中期开始稍稍地模糊起来,因为旗人们没法不吃不喝、不去跟商人们打交道,旗人贵族更不能戒除看戏娱乐等需求,他们得随时跟外民族交往,渐渐地,原来住在外城的“民人”,也有少量搬进了内城,内城的王公贵族也有破例到外城去辟地设府的了;再后来,受“八旗生计”的逼迫,一部分城里的贫苦旗人,典出了自己的居舍,离开最初的本旗指定居住地,向着附近的——尤其是各城门之外的关厢地区搬迁。虽说有了这样的变化,八旗在内城的基本居住区划,却直到清朝灭亡以前,没有大的变更。在京城八旗区划内设立着八旗都统衙门, 8个衙门既掌管京城旗人的一切事务,还把分散在全国各地的驻防旗人也统辖起来。从道理上讲,遍布各地的八旗驻防旗兵,都是从京城这个“老家”派出去的,如果战死在外地,尸骨都应当送回京师“奉安”。这种方式,是与清初统治者把本民族中心由东北地区移到北京的部署一致的。就像雍正皇帝说过的:“驻防不过出差之所,京师乃其乡土。”

  清代末年,老舍父亲永寿家,就住在京师内城西北部的小羊圈胡同。这个胡同,就是从西四北大街往北走,过了护国寺街口,再往前的东边头一条胡同。这里距离西直门只有三五里地。看来,进关之后老舍的历代先人就没有离开他们的这片“热土”太远。那些世居京师二百多年的旗人们,对东北白山黑水的“发祥地”,记忆已变得模糊了,只有在老人们为了满足忆旧情感需要时,才提提祖籍“长白”的说法。一代一代的旗族人们,把北京作为乡土来亲近,“京师即故乡”观念根深蒂固。他们已经成了北京城地道的“土著”。

  可是,如果查一查清代京城的八旗区划地图,我们又会多少有点儿意外:小羊圈胡同偏偏已经游离于正红旗的居住区域之外,它属于正黄旗的范围。可见,老舍的父亲永寿,或者是他的前辈,也有过短距离搬迁的经历。好在他家并没走远,小羊圈胡同南面的护国寺街以南,以及出了这条胡同西口的西四北大街以西,都是正红旗的地盘。也就是说,从他家向南、向西,都只差着几十米,便能进入正红旗原先的驻地。我们在了解到这一点之后,想到的另一点,就是:正黄旗,正是永寿的妻子、老舍的母亲——舒马氏娘家所隶属的那个旗。

  我想,对这个坐标点的捕捉,也许能给我们两点启示:第一点,是象征性的:日后的老舍,从父亲那里继承来的,主要是姓氏与血脉,还有他那为国尽忠的高尚精神,这很重要。而老舍从母亲那里继承的,却不仅有血脉,更包括一生受用的性情和品质,以及绝不轻易改变的做人方式,这想必更重要;第二点,则应当说是在老舍人生道路中分明得到印证的,他的呼吸、他的经历、他的气质、他的感情……都是从这里开始生成与升华的,这里深扎下了他的人生之根、人文之本。舒乙先生曾经发现:“从分布上看,老舍作品中的北京地名大多集中于北京的西北角。西北角对老城来说是指阜成门——西四——西安门大街——景山——后门——鼓楼——北城根——德胜门——西直门——阜成门这么个范围。约占老北京的六分之一。城外则应包括阜成门以北,德胜门以西的西北郊外。老舍的故事大部分发生在这里。”(舒乙:《谈老舍著作与北京城》,载《散记老舍》第87页,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86年版)由这个发现所支持着的,我想,应当是这样的判断:这片作家一生写也写不够的老城西北角,刚好相当于是清末(也就是老舍儿时)的正红旗驻地和正黄旗驻地,在这片浸润着父精母血的旗族“热土”中,萌发出来的文化心理意识,对老舍的一生,产生了多么深刻的影响!清代初年八旗制度曾明文规定,“京旗”将士未经许可,断不可私自离开本旗范围太远,违者以逃旗治罪,并将家眷、财物充公。也许,就是这样的跟老舍本人并不相干的早年间的旗族制度,一直对清朝解体后若干年才问世的老舍作品,产生了某种潜在的精神拉动?

  老舍生在京城“旗族”之家。——这是一个有着重要底蕴的事实。老舍是满族人,是北京人,再加上他出身于下层穷苦市民阶层,这 3个基本属性,正是营造起他那辉煌艺术殿堂的 3个最初的社会人文支撑点。

  老舍父亲永寿在八旗军队中的身份,用满语讲叫作“巴亚喇”,用汉语说就是“护军”。清代的护军,任务是负责捍卫整个京师的安宁。许多年来,社会上曾经人云亦云地传布着八旗子弟全都是些堕落人物的说法,其实并不确切。有清一代,满民族为我们祖国作出的贡献是巨大的,付出的牺牲也是巨大的。虽然到了清代中晚期,官场上的腐败风气日盛,但它并不能简单地归咎于某个民族。直至清代末年,在八旗下层官兵的心里,早年形成的为爱国护民不惜奉献一切的精神,“不得捐躯国事死于窗下为耻”的观念,还是相当牢固的。直到19世纪中期的鸦片战争以及后来几十年间,八旗将士前仆后继、浴血抗敌的事迹,仍然在各类史书上记载很多。远在西方的无产阶级革命导师恩格斯也曾亲笔写文章,高度赞扬八旗官兵保卫国家的壮烈之举。在当时的京师八旗营房中,贫穷尚武的八旗士兵们,既便家徒四壁,还是要按照八旗制度的规定,省吃俭用,自费购置兵器战马,不忘国家重托,他们嘴上常常挂着的口头语儿,还是那么一句响当当的硬话:“旗兵的全部家当,就是打仗用的家伙和浑身的疙瘩肉!”他们忠勇可敬,饥寒困苦并没有磨损了他们世代相传的爱国报国之心。1900年也就是庚子年,为反抗八国联军的疯狂入侵,八旗军人们为护卫祖国的首都而喋血苦战,出现了许多可歌可泣的悲壮场景。而老舍的父亲永寿,也就是在这一场战斗中尽忠殉国的。

  幼年的老舍,缺吃少喝,发育很晚,可是论懂事,却比小康人家的孩子要早。幼年有些事情,对他来说留有终身不能磨灭的记忆:比如,每年都要有几趟,跟随母亲去城外的舒氏茔地,为死去的父亲上坟。母亲告诉他:咱们是旗人,庚子年间,你父亲阵亡了,他原本是正红旗下的一名“巴亚剌”!再比如,他见到过家里保存的一块小木牌,那上面有父亲的名字,还有证明父亲长相特点的“面黄无须”四个字,那是阵亡了的父亲当京师“巴亚喇”时候的一只腰牌,是他上下岗使用的通行证。还比如,母亲多次讲过他怎样失去了父亲。“母亲口中的洋兵是比童话中巨口獠牙的恶魔更为凶暴的。况且,童话只是童话,母亲讲的是千真万确的事实”(《吐了一口气》),是直接与他们一家命运攸关的事实。随着父亲的故事在心中扎下根,幼年的老舍渐渐体会到了父辈八旗将士们的爱国情感,明白了:作为战死于抗击外寇战场上的旗兵永寿的儿子,“爱咱们的国”,是人生的头一宗大事情。今天,重新提起老舍先生的这段童年往事,不难想到的是,日后成为大作家的老舍,对于父辈以及世代八旗将士以血汗和性命来开拓、捍卫的祖国,会持有什么样的情感!老舍一生极具爱国情操,从青年时代起就异常地忧国忧民,早期作品篇篇都是这种情感的自然表达。1937年中华民族全民抗战爆发以后,他毅然抛弃舒适宽裕的大学教授生活,舍下妻子儿女,以一位著名作家的身份投身艰难困苦的抗敌文化工作,为社会各界做出了令人感叹的表率。他在给友人的信里,提到自己与妻子的分手,说:“国难期间,男女间的关系,是含泪相誓,各自珍重,为国效劳。男儿是兵,女儿也是兵,都须把最崇高的情绪生活献给这血雨刀山的大时代。夫不属于妻,妻不属于夫,他与她都属于国家。”为了国家,文化人老舍是用兵一般的标准来要求自己,也用同样的标准要求妻子。在他和同样是旗人出身的妻子胡絜青心目中,显然都有八旗先人们慷慨赴战卫国殉国的榜样。

  在老舍母亲的身上,也有着许多为当时旗人们所推崇的品德和所标榜的习性。老舍是母亲带大的,母亲待人处事的方方面面,在他看来,都是应当做为生活规范的:

  母亲像许多八旗妇女一样,干练、勤快、手巧,而且还继承了满人急公好义的传统品行,她特别乐于助人,能伸手帮别人一把的时候,从不推脱,总是有求必应,实心实意地去做;

  母亲最肯吃亏,不仅从不跟旁人为点儿小事斗气,甚至心甘情愿地伺候了守寡的大姑子好多年,到这位一向脾气不济的大姑子寿终正寝,还把她的所有遗物,爽快地交给了突然冒出来的大姑子的“侄儿”(在满人的传统习俗中,一向有女性终生在娘家享有较高位置的习俗,据说,这种习俗的形成,既和早期满族妇女未受过“三从四德”观念灌输有关,同时,也因为旗人女儿在出阁前均保留有被选为“秀女”的机会,所以从小都受到另眼看待。老舍母亲长年以礼奉养大姑子,在这样的民俗中,是十分典型的例子);

  母亲坚忍、要强,把尊严看得很重,在一切大悲大难底下,她都“不慌不哭,要从无办法中想出办法来”(《我的母亲》),平时她一想起见官就紧张,可到了非找衙门里办交涉不可的地步,她又能毫不示弱地挺身而往,这和满族妇女的自我角色认定有关系,她们时时记挂着:我可是旗人的妻子,是兵的妻子;

  母亲爱清洁与整齐,老是把小院扫得清清爽爽、干干净净,叫旧桌面上不存一星儿尘土,连破柜门上的铜活儿也叫它永远闪着光,既是旗人,什么时候也得活得硬硬朗朗的——这也是一种必有的生活信条;

  母亲爱树木花草,家里人都快断了吃食的时候,她也不让亡夫留下的石榴树和夹竹桃短了水。夏天,枝头开出好多的花,那是她最快活的时刻。这类亲近自然景物的习性,追其本源,是和满族先民长期生活在白山黑水自然怀抱、信奉崇尚自然的萨满教相关的,进入中原城市后,他们世代没有放弃这点儿情趣;

  母亲好客,顾面子,“有客人来,无论手里怎么窘,母亲也要设法弄一点东西去款待。舅父与表哥们往往是自己掏钱买酒肉食,这使她脸上羞得飞红……遇上亲友家有喜丧事,母亲必把大褂洗得干干净净,亲自去贺吊——份礼也许只是两吊小钱。”(《我的母亲》)老派的满人们特别“讲礼儿”,时刻把“体面”放在压倒一切的地位上,这种“穷讲究”在他们的观念里,也是人生在世的一样原则、一种享受,老舍的母亲也不例外;

  母亲在贫困之中一向乐观,家里夏天佐餐的菜往往是盐拌小葱,冬天是腌白菜帮子放点辣椒油,过年了,包顿饺子也搁不起肉,她总是自信地告诉儿女们:咱们的饺子肉少菜多,但是最好吃!苦中寻乐,是下层旗人们非常普遍的特点,他们不这样做,就很难饱聚生气地渡过一道道生活难关。

  老舍后来在谈到母亲时,这样说:“生命是母亲给我的。我之能长大成人,是母亲的血汗灌养的。我之能成为一个不十分坏的人,是母亲感化的。我的性格,习惯,是母亲传给的。”“从私塾到小学,到中学,我经历过起码有百位教师吧……但是我的真正的教师,把性格传给我的,是我的母亲。母亲不识字,她给我的是生命的教育。”

  母亲的娘家是在北平德胜门外,土城儿外边,通大钟寺的大路上的一个小村里。村里一共有四五家人家,都姓马。大家都种点不十分肥美的土地,但是与我同辈的兄弟们,也有当兵的,作木匠的,作泥水匠的,和当巡察的。他们虽然是农家,却养不起牛马,人手不够的时候,妇女便也须下地作活。

  对于姥姥家,我只知道上述的一点。外公外婆是什么样子,我就不知道了,因为他们早已去世。至于更远的族系与家史,就更不晓得了;穷人只能顾眼前的衣食,没有功夫谈论什么过去的光荣;“家谱”这字眼,我在幼年就根本没有听说过。

  母亲生在农家,所以勤俭诚实,身体也好。这一点事实却极重要,因为假若我没有这样的一位母亲,我之为我恐怕也就要大大的打个折扣了。

  母亲出嫁大概是很早,因为我的大姐现在已是六十多岁的老太婆,而我的大甥女还长我一岁啊。我有三个哥哥,四个姐姐,但能长大成人的,只有大姐,二姐,三哥与我。我是“老”儿子。生我的时候,母亲已四十一岁,大姐二姐已都出了阁。

  由大姐与二姐所嫁入的家庭来推断,在我生下之前,我的家里,大概还马马虎虎的过得去。那时候定婚讲究门当户对,而大姐丈是作小官的,二姐丈也开过一间酒馆,他们都是相当体面的人。

  可是,我,我给家庭带来了不幸:我生下来,母亲晕过去半夜,才睁眼看见她的老儿子——感谢大姐,把我揣在怀里,致未冻死。

  一岁半,我把父亲“克”死了。兄不到十岁,三姐十二三岁,我才一岁半,全仗母亲独力抚养了。父亲的寡姐跟我们一块儿住,她吸鸦片,她喜摸纸牌,她的脾气极坏。为我们的衣食,母亲要给人家洗衣服,缝补或裁缝衣裳。在我的记忆中,她的手终年是鲜红微肿的。白天,她洗衣服,洗一两大绿瓦盆。她作事永远丝毫也不敷衍,就是屠户们送来的黑如铁的布袜,她也给洗得雪白。晚间,她与三姐抱着一盏油灯,还要缝补衣服,一直到半夜。她终年没有休息,可是在忙碌中她还把院子屋中收拾得清清爽爽。桌椅都是旧的,柜门的铜活久已残缺不全,可是她的手老使破桌面上没有尘土,残破的铜活发着光。院中,父亲遗留下的几盆石榴与夹竹桃,永远会得到应有的浇灌与爱护,年年夏天开许多花。哥哥似乎没有同我玩耍过。有时候,他去读书;有时候,他去学徒;有时候,他也去卖花生或樱桃之类的小东西。母亲含着泪把他送走,不到两天,又含着泪接他回来。我不明白这都是什么事,而只觉得与他很生疏。与母亲相依如命的是我与三姐。因此,她们作事,我老在后面跟着。她们浇花,我也张罗着取水;她们扫地,我就撮土……从这里,我学得了爱花,爱清洁,守秩序。这些习惯至今还被我保存着。有客人来,无论手中怎么窘,母亲也要设法弄一点东西去款待。舅父与表哥们往往是自己掏钱买酒肉食,这使她脸上羞得飞红,可是,殷勤的给他们温酒作面,又给她一些喜悦。遇上亲友家中有喜丧事,母亲必把大褂洗得干干净净,亲自去贺吊——份礼也许只是两吊小钱。到如今为我的好客的习性,还未全改,尽管生活是这么清苦,因为自幼儿看惯了的事情是不易改掉的。

  姑母时常闹脾气。她单在鸡蛋里找骨头。她是我家中的阎王。直到我入中学,她才死去,我可是没有看见母亲反抗过。“没受过婆婆的气,还不受大姑子的吗命当如此!”母亲在非解释一下不足以平服别人的时候,才这样说。是的,命当如此。母亲活到老,穷到老,辛苦到老,全是命当如此。她最会吃亏。给亲友邻居帮忙,她总跑在前面:她会给婴儿洗三——穷朋友们可以因此少花一笔“请姥姥”钱——她会刮痧,她会给孩子们剃头,她会给**们绞脸……凡是她能做的,都有求必应。但是,吵嘴打架,永远没有她。她宁吃亏,不逗气。当姑母死去的时候,母亲似乎把一世的委屈都哭了出来,一直哭到坟地。不知道哪里来的一位侄子,声称有承继权,母亲便一声不响,教他搬走那些破桌烂板凳,而且把姑母养的一只肥肉鸡也送给他。

  可是,母亲并不软弱。父亲死在庚子闹“拳”的那一年。联军入城,挨家搜索财物鸡鸭,我们被搜两次。母亲拉着哥哥与三姐坐在墙根,等着“鬼子”进门,街门是开着的。“鬼子”进门,一刺刀先把老黄狗刺死,而后入室搜索,他们走后,母亲把破衣箱搬起,才发现了我。假若箱子不空,我早就被压死了。皇上跑了,丈夫死了,鬼子来了,满城是血光火焰,可是母亲不怕,她要在刺刀下,饥荒中,保护着儿女。北平有多少变乱啊,有时候兵变了,街市整条的烧起,火团落在我们院中;有时候内战了,城门紧闭,铺店关门,昼夜响着枪炮。这惊恐,这紧张,再加上一家饮食的筹划,儿女安全的顾虑,岂是一个软弱的老寡妇所能受得起的可是,在这种时候,母亲的心横起来,她不慌不哭,要从无办法中想出办法来。她的泪会往心中落!这点软而硬的性格,也传给了我。我对一切人与事,都取和平的态度,把吃亏当作当然的。但是,在作人上,我有一定的宗旨与基本的法则,什么事都可将就,而不能超过自己画好的界限。我怕见生人,怕办杂事,怕出头露面;但是到了非我去不可的时候,我便不敢不去,正像我的母亲。从私塾到小学,到中学,我经历过起码有二十位教师吧,其中有给我很大影响的,也有毫无影响的,但是我的真正的教师,把性格传给我的,是我的母亲。母亲并不识字,她给我的是生命的教育。

  当我在小学毕了业的时候,亲友一致的愿意我去学手艺,好帮助母亲。我晓得我应当去找饭吃,以减轻母亲的勤劳困苦。可是,我也愿意升学。我偷偷的考入了师范学校——制服,饭食,书籍,宿处,都由学校供给。只有这样,我才敢对母亲说升学的话。入学,要交十元的保证金,这是一笔巨款!母亲作了半个月的难,把这巨款筹到,而后含泪把我送出门去。她不辞劳苦,只要儿子有出息。当我由师范毕业,而被派为小学校校长,母亲与我都一夜不曾合眼。我只说了句:“以后,您可以歇一歇了!”她的回答只有一串串的眼泪。我入学之后,三姐结了婚。母亲对儿女都是一样疼爱的,但是假若她也有点偏爱的话,她应当偏爱三姐,因为自父亲死后,家中一切的事情都是母亲和三姐共同撑持的。三姐是母亲的右手,但是母亲知道这右手必须割去,她不能为自己的便利而耽误了女儿的青春。当花轿来到我们的破门外的时候,母亲的手就和冰一样的凉,脸上没有血色——那是阴历四月,天气很暖,大家都怕她晕过去。可是,她挣扎着,咬着嘴唇,手扶着门框,看花轿徐徐的走去。不久,姑母死了。三姐已出嫁,哥哥不在家,我又住学校,家中只剩母亲自己。她还须自早至晚的操作,可是终日没人和她说一句话。新年到了,正赶上政府倡用阳历,不许过旧年。除夕,我请了两小时的假,由拥挤不堪的街市回到清炉冷灶的家中。母亲笑了。及至听说我还须回校,她楞住了。半天,她才叹出一口气来。到我该走的时候,她递给我一些花生,“去吧,小子!”街上是那么热闹,我却什么也没看见,泪遮迷了我的眼。今天,泪又遮住了我的眼,又想起当日孤独的过那凄惨的除夕的慈母。可是,慈母不会再候盼着我了,她已入了土!

  儿女的生命是不依顺着父母所投下的轨道一直前进的,所以老人总免不了伤心。我廿三岁,母亲要我结婚,我不要。我请来三姐给我说情,老母含泪点了头。我爱母亲,但是我给了她最大的打击。时代使我成为逆子。廿七岁,我上了英国。为了自己,我给六十多岁的老母以第二次打击。在她七十大寿的那一天,我还远在异域。那天,据姐姐们后来告诉我,老太太只喝了两口酒,很早的便睡下。她想念她的幼子,而不便说出来。

  七七抗战后,我由济南逃出来。北平又像庚子那年似的被鬼子占据了,可是母亲日夜惦念的幼子却跑到西南来。母亲怎样想念我,我可以想像得到,可是我不能回去。每逢接到家信,我总不敢马上拆看,我怕,怕,怕,怕有那不详的消息。人,即使活到八九十岁,有母亲便可以多少还有点孩子气。失了慈母便像花插在瓶子里,虽然还有色有香,却失去了根。有母亲的人,心里是安定的。我怕,怕,怕家信中带来不好的消息,告诉我已是失去了根的花草。

  去年一年,我在家信中找不到关于老母的起居情况。我疑虑,害怕。我想像得到,没有不幸,家中念我流亡孤苦,或不忍相告。母亲的生日是在九月,我在八月半写去祝寿的信,算计着会在寿日之前到达。信中嘱咐千万把寿日的详情写来,使我不再疑虑。十二月二十六日,由文化劳军大会上回来,我接到家信。我不敢拆读。就寝前,我拆开信,母亲已去世一年了!

  老舍出生于一个贫民家庭。父亲是一名满族的护军,阵亡在八国联军攻打北京城的炮火中。母亲也是旗人.靠替人洗衣裳做活计维持一家人的生活。

大槐树移民:世界移民之最

  在人类迁徙史上,洪洞大槐树下的迁徙无疑是范围最广、规模最大也最为惨烈的一次。这次移民是有其历史背景和历史原因的。

  元朝在中国的统治只有89年,虽然盛极一时,但“只识弯弓射大雕”,到了元代末年,由于蒙古贵族及封建地主对农民残酷剥削压迫,阶级矛盾与民族矛盾日益激化,引起连年不断的战乱。元顺帝时,元丞相伯颜因农民起义首领朱光卿、棒胡是汉人,竟奏请朝廷,杀尽天下张、王、刘、李、赵五姓(当时汉人中以这五姓最多)人。这一血腥恐怖政策终于激起了元末大规棋的农民起义。

  战乱之外,水灾、瘟疫也接连不断。黄河、大清河、小清河等多次决口,使中原之地漂没田庐无算,死亡百姓无数,村庄城邑多成荒墟。“道路皆棒塞,人烟断绝”,是当时中原地区的真实写照。

 除水灾之外危害较大的是蝗灾。从至正元年到25年:大蝗灾计有18次,中原地区从元统三年到至正末的13年中,就有15次大饥荒。至正19年,山东出现了“民食蝗、人相食(人吃人)”的惨状。

  此外,明朝洪武年间发生的“靖难之役”,对山东的影响也非常大,四年的战争加剧了齐鲁大地的荒凉局面,出现“千里无鸡鸣”、“人烟绝迹”的悲惨境况。

  山东省临清市寨村光绪四十年写的《李氏族谱》记载关于“靖难之役”说,为争夺皇位,燕王朱棣向南京政权发动战争,持续四年,杀掠无数。想当时,或杀,或剐,或逃,以至“道路蓁塞.田畴草莽,干村辟荔,魂哭鬼狂”,“东西六七百里,南北近千里,几为丘墟焉”。

  当元末明初中原地区荒疫兵乱之时,山西却是另外一种景象,中原地区的兵乱及各种灾疫很少波及山西,东有太行为屏藩,西有吕梁做遮挡,山西大部地区也没有发生大的水旱虫灾,风调雨顺连年丰收,同邻省相比社会安定,经济繁荣,人丁兴盛。

  为了维护明王朝的封建统治,决定了移民屯田的战路决策,明太祖朱元璋和他的儿子永乐帝朱棣,相继实行了大移民政策。当中华大地人口的天平严重失衡时,素有雄才大略的朱元璋和继承者朱棣,必然把目光瞄定山西,投向晋南,大移民不可避免地要在这里发生了。从山西未遭战乱、人丁昌盛、经济富庶的地区,强行迁徙出大批百姓,迁往人烟稀少的河南、河北、山东等18个省份。“四口之家留一,六口之家留二,八口之家留三”,从洪武元年(1368年),到朱棣永乐十四年(1416年),近50年间,这样大规模的移民,前后竟有18次!涉及800余姓氏,上万个家族,包括汉、蒙、回三大民族。

  于是,这广济寺旁、汾河岸畔的那棵并不超群出众的汉槐,便以无与伦比的身姿,走进了历史的风雨,走进了岁月的沧桑,走进了一个民族的记忆。

  古老传说铭记移民之痛

  关于当年明官府组织大规模移民,在民间流传着许多传说。尽管都无从考证,但却铭记了人们对大移民的难以言说之痛。

  “洪洞大槐树迁民并非只迁洪洞人。洪洞大槐树是山西迁民的聚集地,迁出的居民是以太原、平阳(今临汾)二府,泽、潞、辽、沁、汾五州为主。据粗略估计,至少有数百万。”刘中平对记者说,“当时,曾有移民的记录,具体记载着所有移民来自哪里、迁徙到哪里,可惜在文革时期被毁了。”

  “关于明初洪洞大移民的原由,在河南和山东民间,传播面最广的是胡大海复仇的传说。”刘中平说。

 据说,元末时期,河南一带流浪着一个乞丐,其人五大三粗,相貌丑陋,带片披襟,蓬头垢面,体壮如牛却游手好闲,为乡亲们所不齿,人们避之如恶煞厉鬼,即使有残羹剩饭也不施舍。他一出现,家家便关门闭户。一日,他猝然闯而进一土财主家,伸出毛茸茸的黑手讨要,老妪为羞辱他,将一张大油饼为孙儿揩腚后,扔狗吞食,并喝狗将其咬出门外。这乞丐就是胡大海。胡大海深感中原人心太坏,遂暗暗立誓,有朝一日发迹后,定来此雪恨复仇。后来,胡大海弃讨投伍至朱元璋麾下。胡膂力过人,嗜杀成性。疆场上,呵佛骂祖,虎口拔牙,因战功卓著,一介乞丐白日升天,成了朱明王朝的开国元勋。

  朱洪武于南京君临天下,大赏功臣。胡大海拒金银财宝田宅奴仆而不受,当朝奏明复仇事。朱洪武知胡乃杀人魔王,踌躇再三,只恩准胡“杀一箭之地”。胡率兵至河南境内,恰有一雁当空飞来,胡心中暗喜,弯弓发箭,箭着雁尾,雁带箭南飞,飞过河南,又掉头飞向山东,胡统兵随雁杀去,直杀得豫鲁两省“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所以,只好移民。

 另一个说法是,朱元璋曾因为屡屡打不下山西,便迁怒于山西人,发誓将来得了天下,非把山西人迁到异地他乡不可。

  “其实,这些传说都无从考证,但却被民间百姓津津乐道。”刘中平如是说。

  洪洞县志办主任张青认为,“明代大移民是一段写满血泪的悲壮历史,背井离乡,诀别故土,先祖们怎能不寸心如割,于是大槐树就成了古槐后裔任祖归宗的根。但也不能否认移民政策带来的积极作用。大量移民垦田,使中原地区的农业生产逐渐恢复,手工业、商业得到了繁荣,人口增长迅速,对于当时中华民族的生存和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比较合理地布局了人口生存的空间。”

“山东人祖先多数可追溯到山西大槐树”

  向山东移民的明朝官方记载只有两次。据《明太祖实录》记载,第一次向山东移民是明洪武二十一年(公元1388年),“迁往临清”;第二次是明洪武二十二年,“迁往东昌(今聊城)”。那么,为什么后来移民后裔遍布山东呢?

  根据《明史)、《明实录》、《日知录之余》等正史及笔记史料的记载,洪洞大槐树移民分布在30个省市,2217个县市。当时,向山东移民最多的是东昌府(今聊城)、济南府、兖州府、莱州府、青州府,分布在如今的一百余个县市。

  但是,向山东移民的官方记载只有两次。据《明太祖实录》记载,第一次向山东移民是明洪武二十一年(公元1388年),“迁往临清”;第二次是明洪武二十二年,“迁往东昌(今聊城)”。那么,为什么后来移民后裔遍布山东呢?

  “山东人祖先多数可追溯到山西大槐树!这是因为,当年除了直接迁民外,还有很多次间接移民。”刘中平说,“此外,因最初迁往山东的移民主要分布在鲁西、鲁西北和鲁西南一带,而这些地方多为黄河泛滥区,土贫地瘠,饱受水患之苦,成为移民自发的再次迁徙的一个固有原因。山东当地的原住民对外来人口的排斥,也成为移民再次迁徙的一个因素。而明朝初期朝廷在迁民时曾规定‘同姓同宗者不能同迁一地’,致使许多同姓同宗的家族分居异地,为日后寻亲归祖埋下了伏笔。同时,明朝官府还曾根据现实情况,组织了多次省内的迁徙。如明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将登州、莱州二府无地居民5635户迁至东昌府;洪武二十八年,又将青州、兖州、登州、莱州、济南五府家有五丁以上以及无田的农民1051户、4666口迁至地广人稀的地区等。”

山东省嘉祥县地名办公室在地名普查中发现,全

甘肃一村民拿出一族谱,揭开一失踪300年君王的什么秘密?

当时甘肃村民拿出族谱之后,就成功地让人们知道了李自成当时的下落。通过族谱的记载可以发现李自成当时在兵败的时候并没有死,反而是作为一...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