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有什么意义?
在很多人眼里,哲学是枯燥乏味、甚至有些无聊的学问,探讨的问题也是一些空洞且没有实际意义的话题,比如人为什么有理想,人类为什么有道德、知识是从何而来、人类是如何思考的,当然最重要的哲学三问就是我们所熟知的: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到哪里去?
有人比喻哲学家就像整天在一间黑漆漆的房子里,寻找一只黑猫的人。就是说哲学家,都是一群全凭个人想象的人,而无法证明到底有没有这样一只猫。也有很多人说,哲学家最爱干的事就是把简单的问题复杂化,是一群自圆其说的人。但真的是这样吗?
文章2
但其实哲学作为“知识的知识”,在人类所有学科中的“第一学科”自然有它的道理。如果你去图书馆查看资料,如果必须根据书目编号。你会发现编号为“0”的是总类,也就是是一些百科全书、词典之类的工具书或者导航书。然后编号为“1”的就是哲学类书籍,那为什么哲学能排在所有学科的“第一”呢?因为在西方的学术传统中,早就界定了哲学的作用,认为哲学具有基础性和整合性,既能为一切知识的奠基,又能统合所有的知识。所以,我们常常把哲学称之为“知识的知识”,也就是研究所有知识的知识,哲学是探究根本的学问,也是人类所有科学之上的“明珠”。哲学之下是科学,科学之上是哲学。
文章3
哲学这么重要,那到底什么是哲学,学习哲学到底有什么价值和意义呢?今天我们回答这个问题。哲学在古希腊语中是“爱智慧”的意思,那爱好智慧有什么意义呢?因为它可以帮助我们寻找人生的意义。有人问:人生的意义是什么?哲学家说:人生的意义就是在于你可以不断地询问“人生有什么意义?”。当然哲学的意义不仅仅是让我们提出“为什么?”,很多动物都可以问“为什么?”,虽然它们并不能语言表达,但它们会好奇。但只有人类才会去探寻“为什么”背后的真相和答案。那如何去思考和探索呢?这时候就需要用到哲学作为工具了,它是给了人类思考的框架、给了人类探索的源动力,也许这就是哲学的意义。
但其实,哲学一开始起源于古希腊时,只是一种生活方式,就是有的人有好奇的天性,总是有“十万个为什么”,他们好奇宇宙是由什么构成的?好奇人类的知识是从哪里来的?他们好奇到底有没有上帝或神存在?而这种不断探寻问题本质和真相的学问,后来就被称之为“哲学”。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说,哲学起源于闲暇和惊奇,通俗讲就是,哲学是一群有闲暇时间的,而且还对世界充满好奇的人,研究的东西。
文章4
在西方最著名的哲
哲学能够锻炼理论思维,包含真、善、美几方面内容,求真能培养科学精神,求善能提高道德水平,求美能造就艺术素养。
哲学可以提高人的总体文化素质,改善对待世界人生的总态度,因此不仅涵盖关于世界观的学问,更属于对人生的反思。
哲学用于作为精神产品和时代精华,应该能满足最高层次的精神需要,即在物质需要基本满足之后,产生最大的需要。
扩展资料
哲学的相关明细
哲学涉及的研究范畴相当于其它学科的总和,它给出对世界本质的解释,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接受者的世界观。
作为研究范畴及其相互关系的一门学问,哲学涉及到一门学科的最基本研究对象、概念和内容,并具有一般方法论的功能。
哲学和其他承述问题方法的差异在于有批判性、有条理以及以理性为基础,因此属于广义的科学,不涉及具体,从而确定其研究范围。
光明网-哲学有什么用
哲学对人生的意义:
1、哲学思维,可以使我们保持科学的思维方法,清醒的头脑,理性的认识,对以后的学习和生活发挥更大的作用。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是人类思维和智慧的最高产物和结晶。哲学以其独有的方式引导人们深层次地思考自然、社会和人生。
2、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现代文明的产物,是现时代的时代精神的精华,是人类优秀哲学思想的结晶。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课堂上我们对老师阐述的哲学理念和思想精华有了一定的了解。但是,哲学博大精深,又因为自己的人生阅历有限,可能对它的了解只触及皮毛,对深层次的问题了解不够,在此我仅以自己所学和所知的知识来论述老师给的题目。
3、哲学思维使我们认识到任何矛盾都是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辨证统一。矛盾的普遍性是说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即事事有矛盾,矛盾无处不在;每一件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自始至终的矛盾,即时时有矛盾,矛盾无时不在。另外,矛盾的特殊性是指每一件事物的矛盾及其矛盾的每一个侧面都有其特点。
4、哲学思维对人生的意义,我认为哲学思维可以指引着人生的前进方向。使我们面对困难时不气馁,勇敢的鼓足勇气挑战挫折;面对荣耀时不得意忘形,做到正确的把握适度,把握人生。以往我不够自信和勇敢,遇到问题总想着逃避,不敢面对,现在,我不再那样了,我学会了用哲学的思维和方法去解决它。
5、哲学思维可以帮助我们明确人生的方向,洗涤人的心灵,让人明白自己在社会中的地位,知道自己与集体社会的关系,让人在贡献与索取中作出最科学,最明智的选择;哲学思维可以修养人的品性,它犹如一味良药,可以使骄狂的人变的冷静,沉着。可以使怯弱的人变得勇敢无畏。哲学思维可以使一个人不再感到迷茫,不再沉陷于自卑,而是不断的充实自己,提高自己,找到丧失的自信和勇气。
第一、是哲学对社会的意义。哲学是关于各种具体科学知识的总结和概括,它同其他各种具体科学知识一起构成人类的知识体系;同时哲学又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它同其他的社会意识形态一起构成一定的社会意识形态体系,具有鲜明的阶级性。
哲学在各种具体的实证科学领域和具体的实践活动领域,都有普遍的指导作用。科学对人类的发展来说是不完备的。科学仅仅是提出各种概念预设和方法论预设,往往解决的是具体问题,物质层面问题居多,它无法告诉我们问题的全部真相。此时,哲学反思就成了一种必然和必须,因为哲学有助于我们维持整体视野,不至于让我们总是局限于某一个单一领域或视角。
第二、是哲学对个人的意义。日常生活中的种种规范和伦理问题,虽然可以把我们引向不同的学科和部门,但最终都会走向哲学,因为哲学具有统领其他一切学科的性质和本领,为我们提供智慧的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哲学可以让我们明白哪些规范具有普遍约束力,哪些规范不具有普遍约束力;哪些条件对每个人都有效,而哪些条件仅仅是对某个人或某些人有效;它帮我们获取有效和普遍的主张。
所以,如果不研究和学习哲学,不建立整体视角或宇宙思维,不进行反思和自我反思,人类的未来或将是一片黯淡。
中国文化历为重视“为人之道”,“处世之方”,中国的哲学认知更是如此,由于这种紧密关系,二者也都包含非常丰富的人生哲理,为建立现代的科学人生观、世界观提供了极其宝贵的可供借鉴和吸取的历史文化遗产。
哲学要解决的是如何看待人生、如何度过人生、如何安排人生的大问题,换言之,也就是要解决人生关切的问题,小至人的生、老、病、死,生存与生活问题,大到生命的意义、生命的价值、生命的归宿等问题。而人只要活着就会有生活,有人生,进而就会有人生哲学。
人生哲学的核心是价值观念问题,人生哲学的最高问题是人生理想问题,是人生的终极关切问题。研究这些问题,不但能够获得关于人生哲理的历史文化知识,而且能够从中得到如何有意义的度过人生、如何安排自己人生的深刻启示和教益。

欲学习与研究人生哲学,必须对人性理论、历史哲学有一定的了解和掌握,中国人的人性和历史哲学如何呢?今天哲学诗画就和大家一起分享下心得。如有异议或建议,请后台留言!
中国传统哲学的四种类型
从中国传统哲学的结构、价值取向、文化内函来看,中国哲学大致分为儒家、道家、法家、墨家、名家、阴阳家等六家(司马谈的《论六家之要旨》),后来班固在《汉书·艺文志·诸子略》中又提出“十家九流”之说。所谓“十家”,就是除了司马谈提出的“六家”之外,又增添了农家、纵横家、杂家、小说家,班固认为“小说家”难以确认,故除了小说家之外,谓之“九流”。其实,从文化史的发展和历史的影响来看,诸子百家中主要是儒、道、墨、法这四大家,因而中国传统人生哲学也主要是儒家、道家、墨家、法家这四种类型。

儒家——讲道德、重进取,是一种现实主义人生观,要求“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从而亲仁”——《论语·学而》。
儒家的核心概念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恭、宽、信、敏、惠等等,都是做人的基本规范、基本信条,也就是儒家为人处世的道德标准,也是儒家培养理想人格的价值尺度。凡在自己的生命活动中能够坚持以上操守,并以之为安身立命者,就是儒家所称誉的“圣贤”、“志士仁人”,他们能够做到“杀身成仁,舍生取义”,为践行儒家规定的道德规范而奉献自己的生命。
儒家哲学的另一个突出特点是求进取,讲现实。儒家都是现实主义者、追求现实的道德的永恒价值和现实生活中的理想人格。孔子一生少言性、命,不谈鬼神,总是教导弟子们在现实生活中学习、进取、奋斗。这里有一个很好的例子:
一次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难以回答,便问老师如何回答。孔子说:“其为人也(指他自己),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论语·述而》。由此可以看出孔子对进取心、上进心的重视。
孔子经常教导弟子,为人要做到“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论语·述而》。“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述而》。他教导人们有意义地度过自己的一生,对人生采取积极有为的态度。他曾语重心长地劝导说:“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不有博弈者乎?为之,犹贤乎已。”——《论语·阳货》。他还用流水一去不复返激励人们要爱惜时光,做有意义的事情。“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论语·子罕》。
以上这些,当然还有《论语》里还有更多例子和言论,都表现出孔子对现世的重视。即——“未知生,焉知死?”。

道家——重境界、追求个体自由放达,是一种理想主义的人生观。
道家的哲学与儒家的哲学相比较,在思想表现形式上似乎不如儒家那样现实、那样积极,但是在精神追求上显得极为深沉、老成、博远。
道家哲学概括起来就是:无为而治,莫与人争,少私寡欲,洁身自好,返朴归真,遵循自然。老子或道家的哲学的最显著的两个特点是:
第一,处事谦下,保护自己
老子说:“圣人欲上民(欲为民上),必以言下之(言谈谦下);欲先民(欲为民先),必以身后之(处事先人后己)。故圣人处上而民不重,居前而民不害,是以天下皆乐推不厌也。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老子》第66章
由于待人处事谦下,所以当你居上位时,不被一般人看成负担,也不会被普遍百姓伤害。他还说:“吾有三宝,特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必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老子》第67章。这些所阐明的都是善于保护自己,不为人害的人生哲理。
第二,自由自在,不受外界名利、物质引诱
道家的庄子最讲究人生哲理,他提倡人生要“逍遥游”,实现精神上的自由与和谐。处事要做到“为善者无近于名,为恶者无近于刑”,即为善不要达到成名地步,做坏事不要达到受刑地步。庄子认为,只有这样,才“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养亲,可以尽年”——《庄子·养生主》。
庄子讲述庖丁为文惠君解牛的故事,旨在说明“以无厚入有间”、“缘督以为经”的人生哲理。讲述论辩“伐林”与“杀雁”的故事,旨在叙述一种“外乎材与不材之间”的处世哲理。还有《史记·老庄列传》写楚威王使厚币聘请庄子为相,而遭庄子拒绝而“终身不仕”的故事,这些故事的目的都是宣扬道家的一种洁身自好、不为物役、追求精神自由的人生哲学。

墨家——倡导“兼相爱,交相利”、耐艰苦的公利主义人生观。
墨子在先秦诸子中是唯一出身于下层劳动人民的思想家,墨子自称为“贱人”,长期为手工业匠人,过着比较艰苦、贫困的生活。
《墨子·鲁问篇》说他“短褐之衣,藜芥之羹,朝得之,而夕不得。”由于墨子出身卑贱,所以他的哲学思想能体现劳动人民的感情,他提倡人生都应该为“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而奋斗。他说:“仁人之所以为事者,必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墨子·兼爱》
何谓天下之利呢?墨子说:“老而无妻子者,有所侍养,以终其寿;幼弱孤童之无父母者,有所放依,以长其身。……睹其友饥则食之,寒则衣之,疾病侍养之,死丧葬埋之。”——《墨子·兼爱》。何谓天下之害呢?墨子的原文是:国与国相攻,家与家相篡,人与人相贼,君臣不惠忠,父子不慈孝,兄弟不知调,此天下之害也。
墨子一生反对*糜作乐,故作《非乐》,以使士君子“能竭股肱之力,使农夫“能早出暮入,耕稼树艺,多聚叔粟”,使妇人“能夙兴夜寐,多治麻丝”。他反对“命运”之说,认为那都是人们捏造或不努力的结果,故作《非命》。
墨子主张以“强力”维持生活,改造社会,说:“为强必贵,不强必贱,强必荣,不强必辱,故不敢怠倦。”
《墨子·公输般》中记载了一则关于墨子“止楚攻宋”的故事,他不惜徒步行走十日十夜,由鲁国到楚国都城,说服公输般和楚,经过一场辩论,终于折服了楚王,制止了一场楚攻宋的战争。这一故事有力地体现了他所提倡的“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的人生哲理。以上这些都是通常所说的“墨家精神”
在平时的学习、工作中,大家都跟论文打过交道吧,论文写作的过程是人们获得直接经验的过程。相信写论文是一个让许多人都头痛的问题,下面是我为大家收集的哲学的作用,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哲学的作用 篇1摘要: 社会上流传着众多关于哲学无用的说法,从表面上来看,似乎哲学没什么用,不像其他学科一样,但是实际上,哲学的作用无可置疑,哲学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在我们的生活和学习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哲学的作用,从内容角度讲体现在经济上、政治上、以及文化、艺术上等等;从对象角度体现在对个人、对集体、对民族、对国家甚至是对整个人类社会的发展上;从作用的程度上,既有个人生活的小事,又有国家乃至人类生存发展的大事。
关键词: 哲学;作用;无用
一、“哲学无用论”的局限之处
首先,从概念上入手,许多人认为哲学的概念模糊不清,上学时课本所教的知识哲学似乎是唯物和唯心两大思想之争,具体的哲学在他们眼里就是一些枯燥无味的概念和拗口的定律,没有什么实际作用。
其实,这种看法实在是太狭隘了,哲学是博大精深、包罗万象的。
至于究竟什么是哲学,不同的哲学家有着自己不同的理解和解释。
哲学一词源出古希腊文sophia,意思是“智慧”、“聪明”,有智慧的人叫“sophos”。
按照苏格拉底的理解,这个词发生了变化,变成“philosophos”,“philo”是“爱”的意思,“sophos”是“智慧”的意思,两者合起来就是“爱智慧的人”的意思,所以“哲学”就是“爱智慧”的意思。
这里的“智慧”不单指科学,而是包含世态万物的知识。
在中国词典里的说法,“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研究自然、社会和思维的最一般的规律,是对自然知识和社会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其次,从内容上来看,哲学的一些理论和内容只是纸上谈兵,不如自然科学来得实在和具体。
我们在怎么想、怎么做之前,不会先想一想哲学的原理,而是根据我们已经掌握的自然科学知识和前辈们的经验来决定我们的行动。
其实这种论调本身就是不可取的,哲学和自然科学之间是一种辩证的关系,它们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自然科学是专门研究自然界各种现象的特殊规律的学科;而哲学则是研究整个世界的普遍规律的学科。
生活本身就是一种哲学,在具体的工作和学习中,虽然我们没有直接去翻哲学资料和理论,但是我们的具体行为却都是哲学思想的实践。
再次,从哲学家的作用上分析,他们认为哲学家是最无法思考的人了,哲学家所谓的“对其他科学的指导”都是最简单的常识性的理论,没有几个科学家或者工程师是靠哲学取得成绩,所有的一切都要靠科学去解决。
哲学家研究的问题,表面上好象并没有生产出关于那些问题和观念的知识,但是哲学家做的是思考如何使各种知识“有机地”搭配在一起形成一种合理的知识体系,更好地指导人们和谐充分地思考各种问题。
二、哲学的作用
哲学的直接性作用,源于人是一种具有自我意识和社会意思的精神物,人天生具有思维、意识、思想等等诸如此类,这是人这一物种所特有的自然规律,是自然界和人类社会长期变化和发展而形成的独特性和特殊性。
同时,人类生存生活和工作学习又是哲学的具体内容的一种具体实践方式和表现形式,可以说等同于人类本身。
人活着的终极目标,就是尽可能地去表现和体验人与物的差别,而非去抹煞和忽视这个差别,这也可以说是人活着的最高意义、价值或境界。
尽可能地去表现和体验人与物的这个区别,做人类所特有事情,就是尽可能地去获取和满足人类生存生活和工作学习所必需的精神需求。
这也就是大家常说的人活着需要有思想,有见解。
哲学的直接性作用也可以称为精神作用,作为人生存生活的目的、核心,直接为人的生存生活服务,与世界观、解释世界相联系。
哲学的间接性作用又可以称为物质作用,作为人生存生活的手段、工具,间接为人的生存生活服务,与方法论、改造世界相联系。
人虽然是精神物,但归根结底是物的一种,只不过是物的一个特殊,一个具体而已。
人要充分地发挥主观能动性,否则人类的生存生活和工作学习就无法得到及时有效地保障。
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是需要各种哲学思想和哲学理论来具体指导的,也就是说要充分发挥哲学的作用。
实践决定认识,认识来源于实践,但同时,认识又反过来作用于实践,我们所谓的哲学,就是我们在具体的实践中总结出来的一些关于实践的规律性的认识,是对我们以后的实践有重要的指导作用的,这是哲学的间接性作用的重要内容。
三、哲学作用的表现形式
哲学的作用在我们的生活和学习工作中无处不在,它可以是一个有用的公式,在你遇到问题时把哲学公式、哲学体系或哲学常识代入到具体的事件之中,就可以得到一个有效的解决方法和相对正确的结论。
哲学是一种用来解答问题的思考方法,具有先验性,即当我们面对陌生事物的时候,哲教你如何认识、了解和判断,进而解决。
而当我们面对熟悉事物的时候,哲学有帮我们认识到事物的变化和发展,学会用发展的眼光、动态的态度发现老问题的不同和新特点。
哲学的作用在现实生活中对我们来说是抽象的,它虽然不能表现在食物表面而被我们的肉眼所直视,但是它可以再我们想问题、办事情的过程中体现出来,有自己的具体表现形式,可以帮我们来更加具体地了解哲学的作用、体会到哲学的作用,具体表现在:一是战略性,战略性是指人们做事情、解决问题的大体办法或基本原则。
二是预见性,预见性即前瞻性,即提前知道尚未发生的事情,或者是事情发展的趋势和方向。
三是洞察力,洞察力是指人们对个人认知、情感、行为的动机与相互关系的透彻分析。
四是敏锐力,敏锐力,指的是一种综合能力,体现了一个人对事物的领悟能力,学习能力,判断能力,以及直觉感知能力。
哲学的作用 篇2摘要: 理性在生存论的本质上是“有我之思”,就是主体之人自觉我“在生存”,并且“去生存”。
理性的认识论域限在于:一是感性与悟性的限制;二是主体性的限制;三是对象性的限制。
理性的价值论承诺包括:一是对确定性的承诺;二是对生存意义的承诺;三是对理想未来的承诺。
关键词: 理性;生存论;认识论;价值论
一、理性的生存论根据
理性是人的理性,而且是“在生存”、“去生存”之人的理性,即理性只能是处于“生活”之中的人的理性。
故寻找理性的存在根据,必到人之生存中去寻找。
无人之生存,即无人之理性,即人之生存乃人之理性存在的前提,也就是说,理性并非人先天所有,而是后天培育之能力。
由人类发展史可知,人类的发展经历了由无知到有知,由“知他者”再到“自知”的渐进过程,故中国人讲“人贵有自知之明”,这便是对人之理性的赞美。
由现代社会的“狼孩”、“猪孩”等特异事件也可以看出,理性需经社会后天培育才能发展成熟,从小与世隔绝之人无法发展出完整的理性与健康的心智。
人之生存如何会发展出理性在于人之生存面临各种自觉选择,人必须自觉选择自己生存的样法,这种选择过程就是运用理性之过程,亦是理性发展之过程。
人就是在不断的人生自觉选择之中发展出自己的理性的,人的这种自觉选择必然包含着自我的一种价值判断,即“我应当如此”:而“我”亦能给出“我应当如此的原因”,或许这种原因为“我”无法明确说出,但“我”之一切行为必然可以追溯出某种潜藏于我心中的内在原因,此原因即为主体之人的价值选择,即为主体以其自觉存在而给出的价值承诺。
动物与其他生物可能有知觉,有反映,甚至有选择,但它不会自觉到“自己”在选择,也就是说它只是本能地在选择,因为它没有“我”之意识,故这种选择只是某种“天命”,是“他者”让其如此选择,而非它自由选择。
也就没有价值判断在里边。
所以动物的行为可以很伟大,却不是为了崇高。
人不是自然存在物,一切行为皆自觉而为,一切选择皆为自觉选择,故崇高之人是自己选择了崇高,卑微之人是自己选择了卑微,这就是康德说人“要有勇气运用你自己的理智”的原因。
人有自觉选择,这是人的理性标志,但理性的自觉选择并不否定人类思维的其他方式的存在。
因为人的理性自觉选择过程必然处于思维过程之中,理性选择的过程也就是理性思维的运用过程,而人类的思维方式并非只有理性一种。
就人类思维发展的历史进路与对之进行的哲学反思而言,可以归纳为三种:一是停留在耳目感官的直接感受性上的感性思维,任凭外物引导感官的欲望。
此时“我”虽在思维,但此思维并不为我所用,而是我为思维所用。
我随顺感官欲望追逐外物,欲望支配着我,我则沦为欲望的奴隶,这就是感性思维,本质上是一种“非我之思”。
二是在我自知为我的警觉(前提)下,由自我认知而知晓我应当如何。
“应当如何”也就是一种价值选择,也就要承担自我选择的责任。
从而对进入我感官之内的一切进行价值评判与取舍,并当然地承担起这种评判取舍的后果,这就是理性思维,本质上是一种“有我之思”。
此外还有一种更高层次的非常态思维。
就是思维完全进入对象之中,与对象达成一体,从而彻悟对象,这就是悟性思维,本质上是一种“无我之思”或“忘我之思”。
而这种划分不是截然有别的,三种思维形式是彼此渗透,动态流行的。
但毫无疑问,理性思维是人类根本性的常态思维,向下指导着感性思维,向上可以提升入悟性思维,所以说人只是在归根结底的意义上是理性的存在。
而并非绝对的理性存在。
人的理性思维往往是不纯粹的,也不是万能的,而是受限的。
“人类的心智,正如其肉体一样,是被拘禁于肌肤之内的。”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就是对人类理性进行划界,理性只能在现象界进行思维。
而不能对本体界进行思维,否则就会出现“二律背反”。
理性虽然受限,却是人类根本的思维方式,是人类必须使用的思维方式,也可以说,理性是人类最基本的生存方式。
无论人是有意还是无意,愿意还是不愿意,都必须运用自己的理性。
康德说“人要有勇气运用自己的理智”,这并不是说人类没有运用自己的理性,而是人类没有正确地运用自己的理性。
也就是说,理性只是人类生存的有效工具,人类应当恰当地运用它。
这就暗含着一种可能,而且是一种历史的事实,那就是人类也会错用自己的理性。
当人的自然本能被削弱,就必须发展出本能之外的理性能力以指导自己的行为,保证自己的生存。
或者说,人类为了更好地生存,必须超越自己的本能,从而运用自己的理性来指导自己的行为。
无论哪种原因,都有一个客观的结果,就是人已没有纯粹自然的生存本能,现实的人只能运用理性来生存,这是人的天命。
所以我们必须接受说:人是理性的存在者。
理性对于人之生存,存在相对之两面。
一方面。
理性虽为生存之工具,却非临时性工具,而是“须臾不可离也”的生命存在要素。
理性既生,就决定人之视听言动,纵使人在睡梦之中,仍有理性的参与。
凡有意识,即有理性的参与,理性即为意识的根基。
人可能运用自己的感性或悟性去思维,但这种运用都是以理性为基础才得以进行,是理性在操纵感性与悟性,最终的意义获得,仍是一种理性的获得。
尤其当人把自己的感受与领悟表达为语言,这种表达只能以理性的方式,运用严谨的逻辑才可能说出,才可能让自己与他人理解。
而所谓“丧失理性的行为”,恰是以理性为基础才可以发生,无理性何来“丧失理性”事实上,所谓“丧失理性”只是理性被错用。
并不是理性不存在了。
另一方面,理性之为工具,并不存在所谓的正确与错误,归根到底它需要依赖主体之人的把握与运用。
故理性可能错用,可能产生与主体本来愿望相反之结果,甚至走向“非理性”。
理性虽为主体生存所必须,却非生存本身,亦非主体的生命存在本身。
所谓“理性主义”,实质是把理性等同于主体的本真生命存在,使理性代主体之生命而发言、而行动,本质上是使主体丧失了主体性,即丧失了生命自身的存在本质,而把丰富的生命主体自身交付给了工具性的理性思维,使主体的生命成为受理性支配的奴隶。
故理性不等于主体性,更不能取代主体性。
理性主义遗忘了生命本真的存在,使人之生命丧失了主体性,其实质是只见客体,不见主体,只知生存,不知生命。
法伊尔阿本德说:“从西方理性主义一产生,知识分子便把自己看成老师,把世界看成学校,把‘人民’看成顺从的学生。
”理性取代了主体的地位,世界成为理性支配的对象,民众成为丧失了主体性的“理性动物”。
但主体也不可能真正地“反理性”。
现代与后现代西方哲学对“理性主义”进行了深刻反思,甚至走向“非理性主义”,但这种对“理性主义”的反思与反动,恰是一种理性思维的结果,而不是“非理性”思维的结果,实质是一种理性的自我反思与反省,其解决之道只能在理性的域界内寻求,而不可能通过非理性的渠道对治所谓的“理性主义”问题。
尼采的哲学“疯狂”地反对理性,但其思想与语言表达仍然是理性的,否则我们如何能理解他的“疯狂”呢故真诚的思者不可能否定理性,对理性的否定仍然是以理性在否定理性。
如何判定理性的得失呢只有用人的生命去体悟与验证。
理性是生存的工具,但生存并不是人的本质,生命才是人的本质,生存是生命的表现,生命才是主体的本质存在。
所以人在运用自己的理性之时,要保有自己的主体性,保有主体的生命本质,用生命的本真去评判理性的对错,而不仅仅以生存去评判理性。
二、理性的认识论域限
(一)感性与悟性的限制
理性是人类最根本的思维方式,却不是万能的,更不是唯一的思维方式,所以理性是受限的。
作为思维方式的一种,理性思维必然受到感性思维与悟性思维的限制。
人类的思维是统一的,感性、理性、悟性只是逻辑划分,不是实然划分,故人类思维的统一性决定了理性思维不会单一地发挥作用,时刻都有感性与悟性的影响与参与存在其中。
在现实的思维过程中,除非有意的思维控制,这三种思维方式总是在综合发挥作用。
理性是最根本的认识方式,但理性总是在感性的基础上作出分析、判断,而在逻辑思维的困境中也自然利用悟性思维激发想像与灵感。
作为现实的人,无人会有意地控制或运用某种思维方式,总是思随境转,在不同的境遇中,在不同的状态下,某种思维方式可能会居于主导地位,但也不会完全排斥其他思维方式的运作。
当然作为人的思维,又总是以理性为根本,人的感性不同于动物的感性,是奠基于理性之上的感性,故人有比动物更丰富的感性。
同样,人之所以有悟性。
恰是以理性为前提,正是以深刻的理性思维为基础,才会有人类悟性的发生,悟性是理性的升华。
故人类思维是一整体,本无所谓感性、理性、悟性之分,只是在哲学反思中,当人类思维运用理性逻辑对思维自身进行反思与分析时,才把三者区分出来。
理性的逻辑通常以一条暗线贯穿于人类思维过程中,尤其贯穿于人类的话语逻辑之中。
即使是感性与悟性,当其诉诸语言表达时,都不得不陷入理性话语逻辑的规范之中。
理性在客观上受到思维自身的“感性”与“悟性”的限制,但理性往往不会自觉到这种限制,而是把感性与悟性的参与过程都当作理性自身的运作过程,把感性与悟性都化解在理性自身当中,从而把思维的一切成果都当作理性的成果。
所以通常对思维的理解都是指理性思维,尽管这种“理性思维”是不纯粹的。
而当主体有意识地排除感性与悟性,以单一的理性思维考量世界,就会使理性走向绝对化,使人类思维“硬化”,丧失思维自身与生命自身的丰富性,使人成为“单向度的人”。
这种“单向度的人”就是只具有单一思维取向的人,就是只会在理性的对象化世界中思维的人,这种绝对的对象化思维造成见物不见人,只见客体世界的存在,而遗忘了主体自身。
理性的思维特征就在于主客二分,即理性把自身作为主体,从而取代人的主体性而把认知对象作为外在于理性之思的客体,即使是反思主体自身,也是把主体之“我”当作客体来考量之,从而产生理性凌驾于主体之上的理性主义。
理性主义是理性对主体的僭越。
呈现出理性出于主体而又反对主体的特征,内含着下面将要论述的理性必然面对的主体性与对象性问题。
(二)主体性的限制
理}生不等同于主体性。
理性是主体性的表现,却不是主体性本身,这是本文要强调的重点。
在西方哲学史的发展进路中,理性在事实上被等同于人的主体性,实质是把理性的主动认知能力错认为人的主体性,从而以理性取代了真正的人的主体性。
人的主体性的丧失,也就是人作为主体本身的丧失,主体之人拥有了代言主体性的理性,却失去了理性所代言的主体性本身,从而也就失去了真正的自我。
主体之为主体,在其具有主体性。
主体性主要体现在认知外在客体的能力,而这种认知能力主要体现在理性的对象性认知之中,故理性容易被错认为主体性本身。
而人之主体性,不只表现于理性,还有上文已述之感性与悟性。
如果主体无视或蔑视感性与悟性,就会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把理性误当为主体性的全部,从而丧失了人类思维的丰富性。
也就是说,如果以理性取代主体性。
就是以局部代整体,使真正的、整全的主体性丧失。
而主体丧失真正的整全主体性,理性也就失去了整全主体性的监督,就可能犯错。
因为理性有自身内在的逻辑,没有真正的、整全的主体性控制,理性就可能走向主体生命的反面,而理性的错误,是以主体的名义犯下的,故理性与主体性共同遭到诅咒。
因此,当现代与后现代的哲学家开始反思理性主义的病痛,提出“哲学的终结”。
以“非理性主义”批判和反对理性主义之时,“主体性”也同样遭遇被“终结”的命运。
由于理性取代了主体性。
故自文艺复兴以来的主体性自觉就表现为理性的一枝独大。
主体反对封建神权的胜利变成了理性反对宗教信仰的胜利,不是人的主体性取代了上帝,而是以人的理性取代了上帝,理性登上神坛,理性主义成为一种信仰,并最终产生所谓的现代性问题。
所以理性主义的出现并不是主体性的真正觉醒。
而是对真正的整全主体性的遗忘,甚至是对整全主体性的扼杀,所以理性主义并没有带来现代人类主体性的自我实现,相反现代人感受到的是心灵无所栖居的“空虚”与“烦恼”。
西方哲学在对理性主义作出反思的同时。
也对主体性作出反思,但却是在没有对理性与主体性进行区分的前提下进行的反思,所以尼采不但喊出“上帝死了”,而且对理性主义与主体性进行同样的批判和否定,在反理性的同时也预言了“主体性的黄昏”。
但真正的主体性能够被消解吗理性主义的泛滥并不是主体性膨胀的结果,恰是主体性沦丧的结果,所以尼采批判的是理性主义,而不是真正的主体性,或者说在本质上,尼采的哲学预言恰是对真正主体性的呼唤。
他呼唤真正的“超人”。
而“超人”的本质不过是人的真正的、整全的主体性的觉醒与喷发。
只是在西方哲学的思维进路与话语逻辑之中,尼采还无法把人的理性与真正的主体性区分开来。
从价值论角度思之,理性主义的泛滥又是主体性自我价值选择的结果,是主体有意而为。
也就是说并不是理性“有意”要取代主体性,而是主体把自我主体性的发展片面托付给了理性,是主体遗忘了人的感性与悟性,忽视了生命的丰富性,所以这在本质上是主体作出了错误的价值选择的必然结果。
因为在归根结底的意义上,理性只是一种思维工具,工具之运用取决于运用此工具之主体,工具本身何罪之有所以理性主义问题的根源一定要问责到主体自身,而不能停留于理性批判。
既然都是主体犯下的错,那么主体何以犯错不外乎三种原因:一是主体有意犯错;二是主体误判犯错;三是主体被迫犯错。
但主体之为主体,在其有自我选择,懂得趋利避害,故有意犯错的可能性较小,而相对的,因误判或被迫的可能性较大。
主体之一切行为,都暗含着一个先天性价值判断,即此行为对主体有利,否则主体不为。
由此可以判定,理性主义泛滥,内在暗含着主体的价值判断,即主体认为理性主义对主体有利,能带来主体所需的一切。
所以主体才给予理性太多的权力,使理性在事实上取代了主体性,造成所谓的理性主义。
所以理性主义的发展恰是来自主体的授权,主体给理性发展以动力,可见,主体的价值误判可能是造成理性主义的一个根本原因。
但时代已经发展到所谓的后现代,人类理性已经自觉到理性主义的危险,人类主体对理性主义潜藏的危机也有所觉醒,而理性主义的现代性问题为什么却仍然无法解决呢这就要追问主体犯错的另一个可能原因,即“被迫犯错”。
被谁所迫只能是被不合理的社会现实所迫,资本主义制度的社会构成,资本的谋利本性都在强迫着主体之人放弃自己的主体性,片面发展自己的工具理性,助长理性主义,造成“单向度的人”,造成人的物化与异化,使整个社会成为受资本支配的生产机器。
由此可以理解马克思的社会批判学说内含着对现代理性主义的根本解决之道,只有改变资本主义不合理的社会现实,改变以资本谋利为核心的社会生产才能最终解决理性主义的现代性问题。
(三)对象性的限制
理性思维是对象性思维,理性只能认知客观对象而不能认知主体自身,即使理性反思主体之时,也是把主体作为客观对象而认识之,而成为客观对象的主体就失去了标志其主体地位的主体性,从而已不是真正的主体,所以主体永远是理性认知的视域盲点。
而在真正的客体认知中,客体对象外在于理性,与理性相对而立,呈现在理性面前的只是客体自身的一个面向。
理性如何把握客体对象的全体,如何把握客体表象背后的本质就成为理性认知的难题。
而支配整个客体对象无穷分类与变化的内在本体更是哲思永恒的追问。
整部西方哲学史在本质上都是对哲学本体论追问的历史,当理性思维走到穷途末路,找不到最终的本体时,现代哲学就取消了形而上学,拒斥本体论,但这种“取消”与“拒斥”只能是自欺欺人的鸵鸟战术,问题不会因为回避而消失。
“20世纪的哲学大都拒斥了传统的形而上学,但这并不意味着它就比以前各个时代的哲学更具批判性;形而上学的,或者说‘本体一神学的’各种主张的无根基状态或者说其合法性的不正当性绝不是一眼望去一清二楚的。”没有形而上学,没有本体论的哲学更是先天无根的思想梦游,无法实现安顿思者身心性命的哲学使命,所以西方哲学从未放弃过“重建形而上学”的渴望。
对象性思维的有限性直接来自于作为思维主体的人具有与外在客体同样的时空限定性的规制。
客体因为具有时空有限性才可以成为主体观察思考的对象,无限的存在(如果有无限存在的话)无法进入主体之人的思维视域,因为主体之人也同样是有限的存在,而有限无法认识无限,部分无法认知整体,有限包含于无限之中。
部分包含于整体之中,无限与整体无法成为有限与部分的对象,也就无法为有限与部分所认知。
所以主体之人只能认知有限的时空客体,而有限的时空客体也并非能为主体所全部认知,因为主体与客体在存在论上是本质同一的时空存在。
都是局限于时空之中的有限存在,主体并不比客体更具优先性。
哲学有什么意义?
本文2023-10-01 16:18:08发表“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lezaizhuan.com/article/1495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