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氏族谱请帮知道帮我补充完整下
梁姓分布北京 华北是梁姓的重要发源地,许多梁姓家族就是从这里迁移到世界各地的。在北京,晋、冀等地的某些中心城市和乡村,那里也集中了许多完整的梁姓宗族。据近来对1982年全国人口普查资料的统计分析,梁姓人口约占北京人口的0813%,位居第21位。像梁启超家族、梁实秋的后代,都生活在首都北京。梁思成与林徽因的一子一女,一个在新华社工作,一个在出版部门工作。梁思永与李福曼的独生女梁柏有,毕业于北京农业大学,长期在植物科研部门工作。梁思庄与吴鲁强的女儿在北京大学工作,连北京大学的副校长也是梁姓人物。梁思达的女儿梁忆冰,毕业于北京农业大学,在农业部植物检疫实验所担任研究员。儿子梁任堪,毕业于河北农业大学,现任职于内贸部。梁思礼的女儿梁红、梁旋;均在北京工作。梁实秋的女儿则在中国社科院工作。英年早逝的作家梁左和**喜剧演员梁天,也都是大家十分熟悉的公众人物。 山西在山西晋南的梁家滩,那里生活着整村整村的梁姓家族。这些村落位于黄河大转弯处,距离梁姓的发源地夏阳(今陕西韩城)和解梁(今山西临猗西南)都非常近,他们是否是中国最古老的梁姓,由于没有家乘谱牒的记载,我们已无从考证。他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默默无闻,名不见经传,很少有著名历史人物出现。宋元时期,这里只出现了几位义军首领和草莽英雄。明清时期,这里出生的几位梁姓名人,不是知县,就是知府,基本上是清一色的芝麻官。整个山西也就出了几个梁姓名人,影响也十分有限。 据《山西通志》记载,明清时期影响较大的梁姓人物分别是梁纶、梁格、梁纪、梁明翰、梁纶是山西曲沃人,字文音。正德癸酉年的举人,授隆庆知州,勤劳廉明,性格耿介,忠君爱民,只做了七年官,就主动要求回家务农,著《稽古叶声》三卷,享年81岁。 梁格,字君正。嘉靖己未进士,授济阳知县。济阳县就是今天的河南省兰考县,老百姓自古以来喜欢争斗诉讼。梁格下车伊始,别涉慝,察情伪,对无事生非者进行严厉惩处,对忠厚老实之民进行大力表扬,使争斗诉讼事件大幅减少,人民生活日趋安定。梁格又清查户口,查出无名隐田数万亩,使数千农民有了田种。他又罢免无名之税,定宾旅之式,供梓宫戢阉寺之横,白禹城久滞之冤,自奉贬损,纤毫不取,甚有美政,因此升南兵科给事中。途经平阳府,听说母亲病故,忧伤过度,逾年而卒。著作有《窥易集》、《四书古义补》。 梁纪,山西稷山人,以忠孝闻名。《山西通志》说他是梁格的长子,嘉靖己酉举人,和父亲中进士的时间相差15年。梁纪贯通经史,勋以圣贤,曾经为父亲守墓三年。乡里举荐他去做官,梁纪以母亲年老病多,需要他照顾为借口,不肯赴职,躬自给母亲端茶上饭三十余年。他后来在母亲的劝说下,勉强登上公车,忽然梦见母亲病重,中途而返。观风使多次表彰他的高洁品德,并向朝廷作了汇报。朝廷特赐他在都察院做事。凡后生执经问业,向他请教者,后来都在科举场上有不凡成就。所著《樗栎子》等书共计14种,享年八十二。 梁明翰是山西孝义人,嘉靖丁未年进士,授刑部主事,升郎中、陕西庆阳府知府。梁明翰平易近民,关心百姓疾苦,做官没有架子。后转按察司副使,处理回民起义,他耐心抚降,巧妙化解了这场民族纠纷。梁明翰“天性孝友,虽与诸弟分门立户,凡有储蓄,绝不吝惜”。他赈灾恤孤,助人为乐,是历史上少有的清官。官至四川按察使,享年八十三。 河北 河北地区的梁姓主要分布在石家庄,正定,保定,蔚县和与山西大同接壤的地区。石家庄。正定的梁姓,多为明朝兵部尚书梁梦龙家族之后,基本分布在京石沿线的城市和乡镇里。 梁梦龙,字乾吉,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的进士。他出生在河北真定,即今天的石家庄市下属的正定县。考中进士后,被授予兵科给事中,历任刑部都给事中、顺天府丞。因京察拾遗,出任河南副使,三迁河南右布政使,隆庆四年(1570年)升任右佥都御史,巡抚山东,第二年升为右副都御史。当时,正值张居正在朝廷当宰相,梁梦龙讨好张居正,深受他的喜爱,特意把梁梦龙提拔为户部右侍郎,不久又改为兵部右侍郎、兵部左侍郎、右都御史,总督蓟、辽、保定的军事防御,先后在永莫堡、丁字泊、马兰峪、养善木、红土城、宽奠、广宁、右屯、锦养、大宁堡取得不俗战绩,因此受到万历皇帝的嘉奖,擢升兵部尚书。为了加强北京地区的防御,他又主持黄华镇、古北口一带长城边墙的修建,因此加太子少保。张居正死后,张四维当上了宰相,梁梦龙怕张四维排挤自己,就通过冯保向权贵
广东省廉江市石城镇官埇村。官埇梁氏系出圣门郡望安定。远朔东平,出自固公之孙焘公之后。梁固乃梁灏之子,是被遗忘的北宋东平父子状元。梁焘是宋朝尚书左丞相。后贬雷州定化州。其孙仲谟公封缙云候居福州。后居南京武进城。仲真公褔卅节度使居福州莆田,后避乱南宋,谋迁东粤,走马吴遂,凡数迁徙而驻足于石邑乾埇村。分三房,开六府。代开廿八,其真公之七世孙逵公乃明朝嘉靖海瑞老师,时仼琼州教谕。十五世文光公,任雷州守备,十六世邦繁公,仼徐闻正堂。文武举人各三人监贡生十九人。神砻对联[绍重魁而业创南邦丶丶丶丶,接东平而脉开岭表丶丶丶丶]。安定。
只有-梁姓家谱文献 全国梁氏世谱三十二篇,(民国)梁焕奎编纂,民国四年(公元1915年)梁氏五橘堂木刻活字印本二册。注:散居河南汝阳、江苏江宁、广西临桂、湖南湘潭等地。 六甲粱氏四修族谱,著者待考,清光绪三十二年(公元1906年)木刻活字印本一册,今仅存第六卷、第十七卷。 河北正定梁氏族谱,(明)梁桥编,清康熙十九年(公元1680年)木刻活字印本四册。 江苏赣榆梁氏族谱不分卷,著者待考,务本堂木刻活字印本三册。 江苏江都维扬江都梁氏第八次统修族谱十八卷,(清)耿荣安、梁体和编修,清光绪三十年(公元1904年)三箴堂木刻活字印本十八册。注:封面、书口题《梁氏宗谱》 江苏江都梁氏支谱一卷,(民国)梁瀚修,民国二十一年(公元1932年)铅字排印本一册。 江都邗江梁氏支谱不分卷,(民国)梁瀚修,民国二十一年(公元1932年)铅字排印本一册。 浙江鄞县甬上梁氏谱稿十卷,(民国)梁秉年、梁锡钻纂修,民国九年(公元1920年)稿本一册。 浙江鄞县梁氏家乘十卷,(民国)梁秉年初修,民国十一年(公元1922年)铅字排印本。 浙江鄞县清源梁氏宗谱四卷,(民国)梁怀廉、梁睿祺等纂修,民国三十六年(公元1947)追远堂木刻活字印本二册。 浙江奉化梁家墩梁氏宗谱四卷,(民国)朱绍莱纂修,民国五年(公元1916年)追远堂木刻活字印本一册。 浙江黄岩霓岙山东梁氏宗谱,(民国)陶梦松纂,民国二年(公元1913年)木刻活字印本,今仅存卷首、第一~二卷。 浙江平阳平邑仪山八岱梁氏宗谱,(民国)林公素纂修,民国二十八年(公元1939年)木刻活字印本一册。 浙江鄞县甬上梁氏家乘十卷,(民国)梁秉年修,民国十二年(公元1923年)铅字排印本二册。 浙江嘉兴户南阳梁氏房谱不分卷,(清)梁文让修,清乾隆四十九年(公元1784年)木刻活字印本一册。增补至清道光年间。 安徽桐城梁氏宗谱二十五卷,末三卷,(民国)梁星五、梁耀祖等编,民国十三年(公元1924年)大景堂木刻活字印本,今仅存第一卷。 江西信丰梁氏五修族谱不分卷,(民国)梁星垣修,民国十四年(公元1925年)木刻活字印本二册,残本。 江西萍乡南源梁氏族谱不分卷,(清)梁柄魁修,清光绪六年(公元1880年)瑞露堂木刻活字印本三册,残本。 福建泉州诗山风坡梁氏宗谱十三卷,(清)梁成风等修,清光绪十年(公元1884年)木刻活字印本一册。 福建浦城梁氏合修族谱十卷,(清)梁以松、梁以柏修,清光绪三十二年(公元1906年)豫章集贤堂木刻活字印本。注:梁胜铭等创修于清同治七年。 福建浦城梁氏合修族谱十二卷,(民国)梁让德、梁清祥三修,民国二十六年(公元1937)浦城陈锦春印刷局木刻活字印本。 河南登封梁氏家谱不分卷,(清)梁学庠、梁以化等续修,清光绪二十九年(公元1903年)梁氏木刻活字印本。 河南鄢陵粱氏家乘四卷,(清)梁瀚修,民国三年(公元1914年)木刻活字印本。 湖北新洲梁氏宗谱八卷,(民国)梁耀云修,民国三十四年(公元1945年)木刻活字印本。 湖南梁李七修族谱四卷,首一卷,(民国)梁树荣、梁炜纂修,民国十二年(公元1923年)五经堂木刻活字印本七册。注:该族散居耒阳、常宁等地。该谱创修于明万历年间。 湖南长沙梁氏支谱不分卷,著者待考,清同治年间木刻活字印本五册。注:记事增至清光绪年间。 湖南长沙梁氏支谱不分卷,著者待考,清朝年间安定堂木刻活字印本四册。 湖南长沙梁氏族谱九卷,首一卷,(清)梁昌复等修,清光绪十五年(公元1889年)梁氏安定堂木刻活字印本六册。 湖南长沙梁氏三修族谱十二卷,(清)梁运熙、梁运丁纂,清宣统三年(公元1911年)安定堂木刻活字印本十二册。 湖南浏阳梁氏族谱不分卷,著者待考,清朝年间学府堂木刻活字印本一册。残本,记事至清咸丰年间。 湖南浏阳浏东梁氏族谱,著者待考,清宣统二年(公元1910年)学府堂木刻活字印本三册。今仅存第三卷、第九~十一卷。 湖南湘潭中湘梁氏五修族谱十四卷,(民国)梁佑庶、梁启(崔凹)纂修,民国二十一年(公元1932年)本仁堂木刻活字印本十四册。注:封签作《乌石梁氏五修族谱》,谱首修于明万历十八年。 湖南湘潭中湘梁氏五修族谱十四卷,(民国)梁佑陧等修,民国二十一年(公元1932年)本仁堂木刻活字印本十二册。今仅存第一~二卷、第四卷、第六~十四卷。书签题为乌石梁氏五修族谱。 湖南湘潭中湘后所梁氏三修族谱,著者待考,清同治六年(公元1867年)本仁堂木刻活字印本三册。今仅存第六卷、第九~十卷。 湖南湘潭中湘后所梁氏四修族谱,著者待考,清光绪二十六年(公元1900年)本仁堂木刻活字印本四册。今仅存第七~十卷。 湖南湘潭梁氏三修族谱,著者待考,清朝年间木刻活字印本一册,今仅存第十二卷。记事至清光绪年间。 湖南会同粱氏七修合谱二十四卷,(民国)梁锡源编修,民国十九年(公元1920年)安定堂木刻活字印本,今仅存第一卷。 湖南常德梁氏七修族谱三十六卷,首三卷,(现代)梁赵奎修,1950年铅字印本三十五册,今仅存第一~十卷、第十二~三十五卷、卷首。 南常德梁氏四修族谱,(清)梁方柱等修,清同治二年(公元1863年)青云堂木刻活字印本十八册,今仅存第一~二卷、第四卷、第七~九卷、第十二~十六卷、第十八卷、第二十~二十三卷、卷首。 湖南常德县梁氏五修族谱,(民国)梁基雍修,民国三十二年(公元1943年)文明堂木刻活字印本七册,今仅存第二卷、第六卷、第八卷、第十~十一卷、第十三卷、卷首。版心刻夏阳堂书,中参用四修谱旧序。 广东粤东梁氏源流,著者待考,木刻活字印本一册。 广东梁氏族谱不分卷,著者待考,民国九年(公元1920年)广州正文堂木刻活字印本一册。注:版心、扉页作《千乘侯祠全书》。 广东番禺黄埔梁氏家谱十卷,(清)梁寿曾撰,清光绪二十四年(公元1898年)木刻活字印本十册。 广东南雄梁氏族谱一卷,著者待考,木刻活字印本。 广东佛山梁氏家谱一卷,(清)梁礼昭订,清光绪十一年(公元1885年)木刻活字印本。 广东中山大榄梁氏族谱三卷,(民国)梁卓勋编,民国十四年(公元1925年)中山聚文印务局铅印本三册。 广东南海梁氏支谱六卷,首一卷,清梁九图纂,清咸丰五年(公元1855年)木刻活字印本四册。 广东南海梁氏家谱四卷,(清)梁颍稣总纂,清光绪二年(公元1876年)木刻活字印本七册。 广东南海梁氏家谱六卷,外集三卷,(民国)梁乐章总纂,民国十三年(公元1924年)广州东华印务局铅印本。 广东南海梁氏家谱四卷,(清)张彬文、张秀之等修,清光绪二十六年(公元1900年)木刻活字印本四册。 广东南海芦排梁氏家谱四卷,(清)梁纶修清,清宣统三年(公元1911年)广州金璧斋木刻活字印本四册。 广东南海石扶村头乡梁姓族谱不分卷,(民国)梁智镛编,民国十四年(公元1925年)木刻活字印本一册。 广东南海泮塘梁衣德堂族谱不分卷,(民国)梁当年辑,民国十八年(公元1929年)广州近安印务局铅印本一册。注:又名《梁肇基公族谱》、《梁氏族谱》。 广东南海梁氏族谱不分卷,(民国)梁德焕纂修,民国二十三年(公元1934年)孝友堂铅印本一册。 广东南海西樵梁氏家谱六卷,外集三卷,(民国)梁乐章纂,民国十三年(公元1924年)广州铅印本九册。 广东颐德梁耀枢谱系,著者待考,清同治十年(公元1871年)木刻活字印本。 广东顺德歇马乡梁氏族谱十卷,(清)梁锡蓉修,清光绪二十二年(公元1896年)广州宝珍楼木刻活字印本八册。 广东顺德梁氏家谱不分卷,(清)梁焕章、梁启元纂修,清道光二十二年(公元1842年)木刻活字印本一册。 广东颗德上澈乡粱氏族谱,(清)梁瑞廷等编,清光绪十三年(公元1887年)永馨堂木刻活字印本一册,今仅存第一卷。 广东台山梁氏族谱不分卷,(民国)梁榆材等修,民国十四年(公元1925年)木刻活字印本。 广东新会梁氏家乘一卷,(民国)梁承熙等纂,民国二十七年(公元1938年)木刻活字印本。 广东新会梁氏宗谱不分卷,著者待考,木刻活字印本一册。注:记事至民国十四年。 广东阳江鼍城梁氏家谱二卷,(民国)梁鸾翔等纂修,民国十三年(公元1924年)广州留香斋印务局铅印本,今仅存第一卷。 广东东莞粱氏崇桂堂族谱十八卷,(清)梁玉主修,清嘉庆二十年(公元1815年)木刻活字印本十八册。注:梁友文首修于明洪武三年。 广东东莞弼教乡梁氏族谱二卷,(清)梁朝锡修,清同治三年(公元1864年)木刻活字印本一册。 广东东莞梁氏崇桂堂族谱十卷,(清)梁活阶、梁朝泰修,清光绪三十三年(公元1907年)东莞蟹溪勤贻堂木刻活字印本十册。 广东云浮泷东云浮梁氏族谱不分卷,(民国)梁树勋等纂修,民国九年(公元1920年)蕃昌堂铅印本,今仅存第二卷。 广东四会姚沙梁氏宗谱十卷,著者待考,木刻活字印本。 海南琼州梁氏家谱,(民国)梁开樘修,民国二年(公元1913年)善善堂木刻活字印本一册,今仅存第一~二卷、卷首。 海南琼南梁氏家乘三卷,(民国)梁国栋纂,民国二年(公元1913年)木刻活字印本一册。 广西容县灵山乡仁勇村梁氏家乘不分卷,(民国)梁兆符撰,民国二十年(公元1931年)木刻活字印本。 广西容县松山乡松山村水里梁德宏公族谱不分卷,(民国)梁延新编辑,民国三十八年(公元1949年)铅印本。 四川江津梁氏族谱四卷,附录二卷,(民国)梁映辉、梁进之等纂,民国十七年(公元1928年)江津县梁氏宗祠木刻活字印本五册。 陕西三原梁氏恫谱一卷,(清)梁崔、梁承政等修,清嘉庆九年(公元1804年)木刻活字印本。 梁氏宗谱不分卷,著者待考,清朝年间萃凤堂木刻活字印本二册,残本。记事至清光绪年间。 粱氏宗谱,著者待考,民国年间敦厚堂木刻活字印本一册,残本。 粱氏宗谱,著者待考,清光绪二十八年(公元1902年)木刻活字印本一册,残本。 粱氏族谱一卷,(明)梁纪纲纂修,明万历年间木刻活字印本一册。 圣堂梁氏族谱四卷,(明)梁瑶光撰,明万历十二年(公元1584年)木刻活字印本。 梁氏族谱一卷,续四卷,(清)梁允植纂,清康熙十九年(公元1680年)梁氏木刻活字印本四册。 粱氏族谱四卷,清光绪十八年(公元1892年)梁氏青云堂木刻活字印本三册。 粱氏家谱,著者待考,清宣统年间木刻活字印本一册。
我知道在四川剑阁县的开封镇有至少两个地方的梁氏辈分为“玉,启,学,本,天,成,忠,岳”这八个,我是成字辈的。但是据老年人说我们应该有24个辈分,我只知道这八个,也没有见过族谱,只是听一位老秀才说族谱在离开封镇的大约4公里的“梁家台”你用卫星地图“可以搜索到这个地方,在剑阁县碗泉乡大山村一组叫做”下梁家山“在这个村的五组叫做”上梁家山“;还听说在梓潼县演武镇也有一个梁家聚居区,地点应该在老川陕公路(108国道)演武镇的附近,听说那里也有族谱
梁氏族谱请帮知道帮我补充完整下
本文2023-10-01 16:12:01发表“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lezaizhuan.com/article/1495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