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的宰相制度已经被废除了,可是为什么有宰相张居正的故事,难道在什么时候又重新恢复了吗?
明太祖废除了丞相制度,但是却创立了内阁制度。
明中后期时,内阁首辅的权力已经超过了原先的宰相,所以人们误认为内阁首辅就是宰相了!
明太祖杀掉胡惟庸后,就废除了丞相制度,中国以后就再也没有丞相或宰相这个职务了!
现代拍的那些电视剧都是一些误导!不要随便相信。
我来说下个人看法。
明代中后期的改革家张居正在历史上非常有名,他的改革拉住了日渐衰落的明王朝。不客气地说,如果没有张居正明王朝很可能提前灭亡。
这位猛人的一生,从湖北开始后来以非常优异的科举成绩入选庶吉士(嘉靖二十六年),为后来搅动历史风云奠定了基础。在明代文官想要做出一番事业, 必进内阁,而入阁的基本门槛就是庶吉士出身才行。
不过,科举考试对于张居正来说,实在是没有难度,他老爹考了7次还没中举人,而张居正要不是湖广巡抚顾璘从中作梗,他十三岁就可以搞定。
这并不是说巡抚大人对他有什么偏见,相反对年幼的张居正十分看好,还曾“解犀带以赠”并对他说,“君异日当腰玉,犀不足溷子。”在明代只有一品大员才能使用玉带,顾巡抚对张居正做出一番事业,有很大的信心。
嘉靖十九年,张居正正式成为举人,不过,他走向帝国最高统治层的道路没有那么顺利,第一次赴京考试名落孙山。第二次才榜上提名,并入选庶吉士,进入翰林院。
对于张居正这样的人,各方势力都尽力拉拢。比如当时最大的两个势力:首辅严嵩、次辅徐阶。虽然这两位斗得不亦乐乎,但张居正却和两方势力关系都很好,让人百思不得其解,只能说张先生比较会来事。
不过,这段时间里自始至终他都和次辅徐阶站在一起。张居正虽然在官场各方关系很好,却官职没怎么变,直到嘉靖三十九年,依然是正七品编修的张居正终于升了一级:右春坊右中允,名字不太好记没事,只需要知道这个官职是为太子而设,张居正此时和未来的帝国皇帝联系上了,平常多见见面还能刷脸是不。
后来又成为裕王(后来的隆庆帝)四大讲官之一,官位从五品。
不久,嘉靖驾崩,张居正同首辅徐阶共同起草遗诏,再次升迁,并于同年入阁,成功跻身大明帝国的统治核心。在隆庆帝在位的六年中,内阁诸人上上下下,张大人稳坐泰山,当隆庆驾崩时,张居正联合司礼监秉笔太监冯保扳倒首辅高拱,成功获得文官的最高统治权。
从明神宗继位到张居正去世,首辅张大人掌握帝国大权,开始推动革新,也为明王朝续命近百年。
张江陵指明朝宰相张居正,因其为湖北江陵人,故称之为张江陵。明 王世贞 《觚不觚录》:“今上初重 张江陵 ,于御札不名,以后传旨批奏亦多不名,而羣臣谀附之,至于章疏,亦不敢示名。”
文言文《明史·张居正传》全文翻译如下:
张居正,字叔大,是江陵人,少年时即有过人的聪明机敏,十五岁时就中了秀才。巡抚顾璘对他的文章感到惊奇,说道:“将来是国家的栋梁之材。”嘉靖二十六年,张居正考中进士,又改为翰林院庶吉士。宰相徐阶等人都很器重他。
张居正升任右中允,兼任国子司业。他和国子监祭酒高拱关系很好,他们以宰相为目标,相互鼓励。许阶代替严嵩为内阁首辅,推心置腹地委任张居正。张居正和宦官冯保关系很好。他劝皇帝应该尊崇两宫太后。按照旧制规定,皇后和天子的生母都称为皇太后,但称号有区别。
冯保想讨好皇帝的生母李贵妃,暗示张居正让他提出两宫并尊的建议,张居正不敢违抗,议定皇后的尊号为仁圣皇太后,皇贵妃为慈圣皇太后,于是两宫地位就没有区别了。慈圣皇太后迁移到乾清宫,抚养皇帝,宫内事情任用冯保,朝廷的大权全交给张居正。
当时因长时间天下太平,各地的群盗纷纷起事,甚至攻入城市抢劫官库。有关部门常常隐瞒,张居正下令严厉禁止这种行为,如果隐瞒不报,即使是奉公守法的官员,也要贬退。捕获盗贼,当即处死,有关部门都不敢掩饰真实情况。盗窃供应边备和海防用的钱粮,超过一定数额,一律斩首,但往往是长年关押或病死狱中。
只有张居正规定马上斩首,并且追捕犯人的家属,这样盗贼气焰才被打下去以至最后被消灭。当时皇帝逐次修缮六宫,国库的银两很多被调进宫中花销。
张居正乘户部进呈皇帝审阅国库出入账目之机,上书对皇帝陈述自己的意见,他认为每年的收入少于支出,请皇帝把账目放在御座旁边,时时翻看,做到量入为出,节俭无谓的开支。他的奏疏呈上去,皇帝没有批复。
皇帝又令工部铸钱,供给宫中开销,张居正认为这样铸钱之利也不能抵偿宫中的消费,便加以制止。言官建议停止苏州、松江织造贡品,皇帝也不听从。张居正当面请求,才得以减去一大半。
皇帝坐在文华殿,张居正为皇帝讲读经书完毕,把给事中所上各地灾害情况的奏章给皇帝看,因而请求加以救济,并说:“皇上爱民如子,而外派机构的官员损公肥私,违法求利,剥夺百姓欺骗皇上,应按法律痛加惩治。皇上也要格外节俭,对于宫中的一切开支、服饰器用、赏赐布施,应加以裁省禁止。”
皇帝点头答应,有所减免。张居正鉴于江南贵家豪族仗势不交纳赋税以及各种奸民猾吏巧于拖欠,认为应派精悍大员前去严行督责。这样赋税才按时交纳,国库日益充实,但那些豪民猾吏大都怨恨张居正。
没过多久,张居正生病,皇帝频频发敕文询问病情,并拿出大量金钱作为药费。等到他去世以后,皇帝为此不上朝,下令设九坛祭奠,视他为国公兼师傅。
张居正的为政举措
张居正在政治上实行考成法。以“尊主权,课吏职,信赏罚,一号令为主”。中心是解决官僚争权夺势、玩忽职守的腐败 之风。他认为当时朝野泄沓成风,政以贿成,民不聊生,主要原因是“吏治不清”。他以“课吏职”即加强官吏考核为手段,“斥诸不职”,“省冗官”,淘汰并惩治了一批官员。
在执行上,他“信赏罚”,“持法严”,使赏罚有准,不姑息。在他执政期间,“百官惕息”,“一切不敢饰非”,朝廷号令,“虽万里外,朝下而夕奉行”,行政效力大大提高。如:黔国公沐朝弼屡次犯法,应当逮捕,但朝廷舆论认为此事很难办,张居正就改立沐朝弼的儿子袭爵,派飞马前去捆绑沐朝弼,沐朝弼没有反抗,被解到京师,张居正免他一死,将他幽禁在南京。
张居正戚继光
张居正和戚继光都是明朝著名的人士。张居正是有名的改革家和政治家,他辅佐明神宗在万历年间推行的万历新政,使明朝的统治得以维持了60年左右。戚继光是著名的抗倭首领,他在抗击倭寇中,名留史册。
戚继光雕塑
张居正看到明朝长期处在积贫积弱的水火之中,便向皇上商议改革一事,并提出了一些强有力的改革措施,深得明神宗的认同。张居正在得到皇帝和太后的支持之后,便开始了对军事、政治、经济等方面的大改革。张居正在改革期间花费了大量的心血,导致他积久成疾。即使在生病期间,张居正依然坚持推行新政的实施。此时,新政在张居正大力的施行下,已经初见成效了,明朝的经济也出现了一定的复苏。张居正的改革并不是一帆风顺的,他遭到保守权贵派的阻拦,为了顺利推行新政的稳定实施,张居正不怕艰辛排除万难,让改革得以实施十年之久。在军事上,张居正让戚继光守在东南沿海,抗击前来侵犯的倭寇,戚继光勇猛有战略,倭寇们十分害怕,来袭的次数越来越少了,让东南沿海一带的百姓安心的进行生产生活。戚继光走到今天的辉煌,与张居正的大力提拔是密切相关的。张居正对戚继光很重用,在戚继光立下战功之时,张居正对戚继光便给予奖励升职。
戚继光和张居正是一对密友,据传,戚继光在东南沿海驻扎时,经常登岛查看倭寇的情况,同时会给张居正弄一些大补的海产品,带回去给张居正食用。
张居正冯保张居正是明朝历史上,著名的宰相之一。他在万历年间推行的新政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明朝中后期积贫积弱的困境。张居正为官正直,尽心尽力的帮助明神宗处理国家政事,是一位不可多得的朝廷官员。冯保是明代太监。冯保一生陪伴过三位皇帝,后人对他的评价是处事圆滑,有功有过。
《万历首辅张居正》冯保剧照
冯保在政治上,受到李太后和张居正的赏识,让他辅佐皇帝。而在文学方面,冯保也有一定的造诣成就。
张居正和冯保在政治上是很好的盟友。冯保在朝中有很高的威望,但是很他憎恨当时的宰相高拱。冯保集合了多方力量,将高拱扳倒,促使张居正当了宰相。张居正得知冯保的势力,便拉拢冯保作为他的盟友,在后来,张居正在实行新政时,冯保也给予了支持。张居正、李太后和冯保是万历年间的铁三角,为辅佐明神宗费了不少心思。
除此之外,张居正和冯保都很喜欢书法和文学诗词,恰好俩人的文学底蕴都很高。即使在私下,俩人也经常在一起切磋书法,谈天论地。俩人在政治和文学上都有共同的见解,所以关系就异常亲密。万历六年,张居正绘湖北荆州探亲,他乘坐了三十二人抬的大轿子,当时冯保是锦衣卫的首领,担任张居正途中的安全保障。张居正的轿子引起了很大的轰动,但是冯保却对明神宗有所隐瞒,是张居正的湖北之行顺利完成。
张居正死后几年,冯保也死于狱中。
严嵩张居正张居正和严嵩都是明朝的宰相,纵观他们俩人的一生,也有相同点。虽然严嵩被后人称为奸相,遗臭万年,但是严嵩和张居正在一定程度上来说,都有相似的经历。
严嵩画像
张居正和严嵩都是天才级别的人物,他们俩在青年时期就已经展现出很高的才情,年纪轻轻都已进入官场;第二点就是张居正和严嵩在书法和文学造诣方面都有很不错的成就,张居正的行书写的很好,诗词都还不错,而严嵩的书法造诣很高,并且擅长写青词。第三点就是,张居正和严嵩都有一位良师益友,张居正的良师益友是徐阶,严嵩的是夏言。夏言和严嵩是老乡,夏言很提拔重用严嵩,但是严嵩却出卖迫害了夏言,最后夏言去世之前,又对徐阶进行了拉拢和培养,最后徐阶推翻了严嵩。张居正做宰相一方面是自己的斗争结果,另一方面是冯保和高拱在斗争中,张居正获得了利益。除此之外,俩人的下场都很凄惨。张居正生前死后都很光荣,但是在不久之后,便遭到反对党派的迫害,明神宗下令对张居正的家进行抄查,还对他的家属进行流放,最后家中所剩人员寥寥无几;严嵩晚年更是饿死街头,还遭遇了千古骂名。
但是他俩对政治上的不同追求,又致使他们在历史上的评价不同。严嵩做了宰相之后,利用职位之便大量的敛财贪污,成为一位奸臣;而张居正推行万历新政,使明朝的统治得以延续60多年,而这一切都与张居正所做的贡献是分不开的。
张居正居正不居正张居正是明朝万历年间著名的宰相,也是明朝历史上著名的宰相之一。他和明神宗推行的万历新政,对挽救明朝摇摇欲坠的统治起到一定的作用。明神宗十岁就登基掌握政权,他的母亲李太后自然要找一位德高望重的大臣来辅佐明神宗,此人恰是张居正。
张居正画像
万历年间,李太后、张居正、冯保三人为铁三角,他们在辅佐明神宗处理政事方面,是不余遗力。因为张居正和李太后的关系过于信赖和亲密,坊间便有了“黑心宰相卧龙床”的传言,这个故事的主角就是张居正和李太后。
张居正相貌堂堂,仪表不凡,在明神宗登基之后,张居正为明神宗的生母李太后正名,并且尊称李太后为“慈圣皇太后”,张居正的这一做法深得李太后和明神宗的欢心。渐渐地,李太后对张居正信赖有加,将明神宗全权交与张居正负责,张居正也把明神宗当做自己的孩子一样,尽心尽力的培养。传闻有一次,张居正在考上进士那一年,有一名叫艾自修的同学,这位同学落榜了,张居正作了一个对联,“艾自修,自修没自修,白面书生背虎榜”。艾自修听后很生气,认为是张居正故意奚落他,心中便生恨意。一次,艾自修路过张居正门前,想找他聊天,听家人说张居正在后花园赏花,艾自修便前往找张居正。刚进后花园看见张居正的背影晃了一下就不见了,艾自修急忙跑去用宝剑斩断将张居正衣服一角。后来,艾自修查到了张居正的后花园有一个地道,通向了李太后的卧室。于是艾自修便拿出证据指责张居正,并做出下联来嘲笑张居正:“张居正,居正不居正,黑心宰相卧龙床”。
这便是“张居正居正不居正”的由来。
张居正贪污对于张居正的一生,后人肯定他在政治上的伟大贡献,同时对张居正在个人生活方面有不同的评价。
张居正故居
张居正死后不到一年的时间里,他的家属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个中原因就是因为张居正被反对派举报了。
张居正在推行万历新政期间,用了很多铁腕政策,对明朝的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有了重新的规划和构建,恰恰因为张居正的改革措施损害了贵族阶层的根本利益,这便招来他们的反对,但是张居正依然不为所动,继续施行改革方案,这让贵族阶层很是怨恨。加上,张居正和冯保合力,陷害宰相高拱,这让朝中很多大臣都不满意张居正的做法。后来,张居正的父亲去世之后,张居正没有以身作则的回乡为父亲守制27个月,这件事情,更是引起了朝中的不满。因为这件事情,明神宗还处罚了很多官员。这些官员因为张居正地位显赫而敢怒不敢言。
在张居正去世之后,遭到贬谪的官员陆续恢复职位了,张居正的反对政党们便向明神宗谏言,说张居正改革的种种弊端。而且,他们还找来人证证明张居正在为官期间,利用自己职位优势,在外面大势敛财,以及状告张居正在回乡过程中,乘坐三十二人抬的轿子。这些说词很快便让明神宗起了疑心,他下令抄张居正的家,收出他的钱财,据说,后来收到了财产十万两,和大贪官严嵩相比,根本是九牛一毛。但是正是这十万两,让张居正背上了贪官的名声。有人说,如果按张居正的俸禄来算根本没有这么多,试问这些钱是从哪里来的?还有一个说法是,张居正本人不知情,是父亲和弟弟在外弄的钱财,要不然又何来张居正儿子书写欠条一事?
明朝的宰相制度已经被废除了,可是为什么有宰相张居正的故事,难道在什么时候又重新恢复了吗?
本文2023-10-01 15:08:21发表“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lezaizhuan.com/article/1491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