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姓的家谱文献

栏目:资讯发布:2023-10-01浏览:1收藏

印姓的家谱文献,第1张

江苏镇江印氏族谱四卷,(民国)印有隆主修,刘嵩泉纂辑,民国二十三年(公元1934年)木刻活字印本四册。现被收藏在吉林大学图书馆。

印氏族谱十二卷,(民国)印先进纂,民国三十二年(公元1943年)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湖南省临澧县档案馆。

江苏扬州维扬泰邑印氏族谱十卷,著者待考,民国八年(公元1919年)木刻活字印本,1951年续修时将十卷压缩为四卷。

湖北仙桃印氏族谱五卷,著者待考,清朝年间木刻活字印本。

东北印氏家谱,(清)印上侯始修于清雍正十二年(公元1725年),清乾隆二十八年(公元1764年)印朝琏补修,清道光八年(公元1829年)续补,清道光十五年(公元1836年)印守准补谱,清咸丰元年(公元1851年)印守溓五修。现被收藏在辽宁省鞍山市东北印氏族谱定稿委员会印廷山处。

一般家谱的主要内容有:

1、谱序。稍具规模的家谱,卷首一定会有一篇至几十篇不等的序文,它是每部家谱不可缺少的内容之一。谱序包括新序、旧序、族外人的客序、跋语、目录和刻印人名以及其它关于本族的记述。

2、凡例。主要是阐述家谱的纂修原则和体例。一般而言,一些家谱在每一次续修时都会订出若干条适合社会潮流与需要的规则,以作为修谱时所要遵循的原则。

3、姓氏源流。意思就是同一族姓的来源、迁移等。中国上下五千年,渊源古老,如果没有家谱,后人就很难搞清楚。每套《家谱》都认清自己姓氏源流,这样才能世世代代承继,也能将族系根缘流传千百年。

中国家谱素来有"叙本系,述始封"的传统,明清以来各家谱也大多有记姓氏源流的一章,或称姓氏源流,或称宗族源流。它主要是用来记述本姓来源、本族的历史渊源、始祖、世派、迁徙、各支派间关系甚至改姓的原委等。

4、写清堂号。堂号名称一般取自于郡号名,或者是史祖自创。一般来说,堂号多取自于郡号名,郡是秦、汉时期对行政区域的建置,郡号名又取自于郡名,或诸侯国名,地方府、州、县名。如任氏的“五知堂”(知恩、知道、知命、知足、知幸)。

5、家训、族规。很多家谱中,都记录了许多治家教子的名言警句,流传到后世了,比如我们熟悉的颜氏家训、朱子治家格言等。家规是宗族家族成员共同制定的、用以约束和教化族人的宗族法规,是家谱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名称各异,种类很多,诸如家规、家戒、家法、家礼、族规、族约、祠规、戒谕等。

扩展资料

不用横竖线连接世代人名间的关系,而是纯用文字来表述这种关系,形式固定,次序分明,比较简约。每一种世系图表形式都各有特色,侧重不同。其中宝塔式随着流传发展,衍生出了多种形式,以树形图谱和线形图谱最为常见。

树形图谱很象是一张组织结构图,看起来清晰美观,使用更普遍一些。编修家族世系图要做到易看易懂、世序分明、内容真实、语言简练。

随着时代发展,现在很多家族在修撰家谱时,开始运用一些好的计算机软件来方便快捷地绘制编辑图谱,还可以融入一些现代审美的样式。

印刷族谱的最佳宣纸选择是熟宣。因为族谱通常包含大量的文字,而熟宣纸的特性比较适合印刷文字内容。此外,如果族谱中包含一些画或毛笔字,熟宣纸也比较适合印刷这些内容。然而,如果族谱中只有少量的画或毛笔字,也可以考虑使用半生半熟宣纸。但需要注意的是,无论选择哪种宣纸,都需要妥善保管,避免受水影响导致字迹模糊。

您好!

1你先了解亲戚复印家谱的动机,如果动机不纯,你说:“老人脑子糊涂了,不让带出家门”。

2如果亲戚是合理的用途,你可以带着家谱和他一起去复印店,复印以后,你马上收回,回家把它藏好。

印姓的家谱文献

江苏镇江印氏族谱四卷,(民国)印有隆主修,刘嵩泉纂辑,民国二十三年(公元1934年)木刻活字印本四册。现被收藏在吉林大学图书馆。印氏族谱十...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