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唐宋元朝很少留存族谱

栏目:资讯发布:2023-09-22浏览:4收藏

为什么唐宋元朝很少留存族谱,第1张

从本姓氏村落的“始迁祖”开始的。

家谱一般不是从历史上最有名的那位祖先开始的,而是从本姓氏村落的“始迁祖”开始的。人们只会在有名祖先下,简单介绍后头的传承,然后再认认真真,从始迁祖书写子孙的名字及其配偶姓氏。

中国各村一般都有一到三个人数较多的姓,每一个姓氏的人都拥有一个共同的祖先。中国从明朝洪武大移民和明成祖朱棣时期的大移民后,才定格为现在的村落格局。

此前很多地方是空无一人的,因为在宋朝末年一直到元朝末年,局势动荡,灾荒连绵,十室九空,很多村庄连人都没有了。所以朝廷才决定从人多的山西等地,移民到山东、河南等地。很多华北的村落,村子的建立就是明朝初年。

元朝及以前的族谱,往往遗失不见,同时因为没有建立非常完善的族谱系统,多数姓氏的族谱没有留存下来,只好从明朝的“始迁祖”开始算。这里头有一些例外,如孔氏等家族的族谱就很完善。

         中国历史上最大的版图在元朝统一全国后,强盛时期的疆域是:北到蒙古、西伯利亚的北冰洋,南到南海,西南包括今西藏、云南,西北至今新疆东部,东北至外兴安岭、鄂霍次克海。元朝总面积212274万平方公里。全国划分为中书省和11个行中书省,以及总制院(1288年更名为宣政院)所管辖的吐蕃地区。    

       各朝代的积为:

      秦朝的面积为:960万-60861万+330万平方公里=35469万平方公里。

      西汉的面积为:35469万+31168万=66637万平方公里

       东汉的面积为:66637万+3353万-4528万=65462万平方公里

       西晋的面积为:65462万-3912万=6155万平方公里

       唐(唐高宗时期)的面积:47057万+80947万-2885万=125119万平方公里

       唐(唐玄宗时期)的面积:125119万+18413万-54573万=88959万平方公里

       吐蕃:45388万平方公里

       辽:44854万平方公里

       北宋的面积:88959万-60603万=28356万平方公里

       元朝的面积:960万+120782万-4508万=212274万平方公里

       明朝的面积:960万+44919万-17581万=123338万平方公里

       清朝的面积:960万+32465万=128465万平方公里

忽必烈第二次征战日本时,元朝的版图: 

除了今新疆地区的较大变动外,元朝的疆域是稳定的:在北方,西起今 

额尔齐斯河,东至鄂霍次克海。在东部,拥有朝鲜半岛东北部。在西南,包 

括今克什米尔地区以及喜马拉雅山南麓的不丹、锡金等地,今缅甸东北部和 

泰国北部。 

从忽必烈开始,整个青藏高原成了中原王朝的一部分,与中国的其他部分 

结成了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根据吐蕃地区普遍信奉喇嘛教的实际,元朝将 

它划归掌管全国佛教事务的机构——宣政院(至元初设置时称总制院,至元 

二十五年改名)管辖,并根据当地需要设分院驻理。在境内设立吐蕃等处(脱 

思麻),吐蕃等路(朵甘思),乌思藏、纳里、速古鲁孙等三路三个宣慰司, 

脱思麻司辖有今青海黄南州至四川阿坝州一带,朵甘思司辖有今青海果洛 

州、玉树州至四川甘孜州、西藏昌都地区,乌思藏司辖有今西藏大部分和克 

什米尔之地。宣慰司下分辖元帅府、总管府、万户府、千户府、宣抚司、安 

抚司、招讨司、万户、千户等机构。这些机构有的管理军事,有的办理民事, 

有的兼管军民。因此尽管元朝为了更有效地统治吐蕃,充分利用了宗教因素, 

对吐蕃地区实行不同于汉族地区的政策,但同样建立了一整套行政和军事机 

构,行使着完全的主权。 

除了今新疆地区的较大变动外,元朝的疆域是稳定的:在北方,西起今 

额尔齐斯河,东至鄂霍次克海。在东部,拥有朝鲜半岛东北部。在西南,包 

括今克什米尔地区以及喜马拉雅山南麓的不丹、锡金等地,今缅甸东北部和 

泰国北部。 

与汉、唐极盛时期的疆域相比,元朝不仅在面积上大大超过了它们,而 

且在控制程度上也有过之而无不及。除了吐蕃地区和今新疆东部三个直属于 

朝廷的单位(别失八里、哈剌火州、哈密力)以外,元朝在全国都设置了行 

中书省(简称行省),其中包括汉唐时从未设置过正式行政区的蒙古高原以 

北和辽河下游以北地区。 

对周围的邻国,元朝都曾进行过军事征服,有的还设置过行政机构。但 

元朝的统治能维持的时间都不长,而且这些国家仍然是独立的,所以还不属 

于元朝的疆域。如元朝对安南(今越南)用兵三次,一度占领了安南,并派 

了达鲁花赤(地方行政长官)去监督行政,但在安南的激烈反抗下,最后不 

得不撤出。元朝在缅甸设置过缅中行省,存在的时间也很短。至元二十二年 

(公元1285 年)在高丽设征东行省,但该省的长官(丞相)就是高丽国王, 

而且对高丽国内仍称国王,所以高丽实际上只是元朝的属国。 

元朝的疆域面积是中国历史上疆域最大的时代之一,和清朝鼎盛时期的疆域不想上下。不过元朝的疆域到底多大呢?目前的争议非常大,郭沫若主编的《中国史稿地图》和谭其骧主编的《简明中国历史地图集》都把元朝的北部的疆域画到了北冰洋,然而没有任何史料证明元朝曾经统治过西伯利亚。而目前对于元朝疆域的争议,也主要在于西伯利亚这块。版本

谭其骧版本的元朝全图(最北到了北冰洋)

首先明确一个概念,元朝也就是忽必烈在公元1271年建立的朝代,建立之初,蒙古四大汗国已经分裂,而南宋还没有灭亡。1276年,元朝灭南宋,疆域到达了鼎盛。之所以要说这个是因为许多人把四大汗国疆域算进元朝,实际上四大汗国和元朝相互独立,互不相干。

分裂之前的蒙古帝国

分裂后的蒙古各国

那么如何来计算元朝的面积呢?我们可以根据元朝版图上之前存在的国家来计算。元朝版图上曾存在的国家大概就是蒙古国(本部)、西夏国、吐蕃、大理、金国、南宋。他们的面积分别是蒙古国350多万平方公里,西夏国77万平方公里,金国360万平方公里,南宋200万平方公里,大理72万平方公里,吐蕃240万平方公里左右,如果在加上了西域东部地区大约3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那么元朝的面积大约为1329万平方公里。当然元朝曾经设置了征东行省和缅中行省,这两个行省处于半独立状态,他们的面积算上的话,元朝的面积就大约在1400万平方公里了。

蒙古兴起之前的各国

元朝的版图和清朝的版图相比,各有千秋。他们的主要差别主要在于蒙古高原和西域,清朝能够完整控制西域200万平方公里土地,而元朝只能控制30万平方公里;在蒙古高原,清朝时期的布里亚特蒙古地区已经被俄罗斯占领,因而贝加尔湖附近地区没有能够统治,而元朝则能够完整统治蒙古高原。在其他地区,大致差不多,另外,元朝在东南控制了澎湖群岛,但是没有进入台湾岛;清朝在台湾设立了台湾府。

有缅甸和朝鲜版的元朝版图

至于郭沫若主编的《中国史稿地图》和谭其骧主编的《简明中国历史地图集》都把元朝的北部的疆域画到了北冰洋,可以说没有什么有力的证据,猜想的成分偏多。根据宋朝的史料记载,辽国曾经向西伯利亚派遣一支探险队,这支队伍最终到达了因纽特人生活的地方,最终因为天气和物资原因没有深入。在古代,游牧民族几乎不能到达西伯利亚地区,贝加尔湖已经是蒙古高原各族认为的“酷寒之地”了,更别说去西伯利亚建立统治。

台湾版的元朝地图

郭沫若和谭其骧之所以将元朝的疆域画到北冰洋,主要是受郭守敬在全国建立观测站的影响。元朝时期,郭守敬在全国建立了27个观测站,其中最北的在北海,两人均推测北海就是北冰洋。然而,根据《元史·天文志》记载,“北海,北极出地六十五度,夏至晷影长六尺七寸八分,昼八十二刻,夜一十八刻”,根据推测,北海大约在北纬63度左右,也就是贝加尔湖一带,中国古代文献一般都把贝加尔湖叫做“北海”,因此,元朝疆域最北在贝加尔湖一带是合理的。

我们通过明朝版图也可以推测元朝的版图。明朝继承了元朝的大部分版图,只有蒙古依然被蒙古人控制。从明朝版图来看,蒙古地区的鞑靼、瓦剌等部族的北部边疆也在贝加尔湖一带,距离北冰洋的太远。

明朝永乐大帝时期版图

中国历史上的元朝是指忽必烈在公元1271年建立的大元政权,与前期的蒙古统治者建立的大蒙古国及四大汗国没有关系,元朝与四大汗国既不是从属关系,也不是宗主关系,而是相对独立,甚至有些敌意的对立关系。忽必烈于1271年建立大元,定都大都,也就是今天的北京,再加上元朝的疆域大部分在中国境内,元朝采用中国传统方式记载元朝的历史,并且忽必烈的元朝有一定程度的汉化,全盘接收了南宋的行政机构和官员,因此元朝算是中国历史上的朝代。

1271年,元朝刚建立时,尚未统一整个中国,当时的南宋政权还存在,元军还在攻打襄樊,整个中国南方还处在南宋的控制下,直到1279年,元朝才灭亡南宋,真正统一整个中国。1279年,元朝的疆域包括了今天的中国大部分疆域,南至南海及越南北部,东到大海,西到新疆及西藏自治区的帕米尔高原,北到今天蒙古国的蒙古高原及贝加尔湖一带,东北到达今天的朝鲜国及韩国,总面积约1220万平方公里,这只是1279年的疆域。

之后,元朝还进行了一系列的扩张,比如说1281年元朝东征日本,可惜失败;1282年到1285的南征越南北部,也以失败告终;1283年到1285年元军从云南南征缅甸,迫使缅甸称臣进贡;1292年,元年远征印尼,也以失败告终。忽必烈去世后,他的孙子铁穆耳即位皇帝,这就是元成宗,成宗在位期间,暂停了对外扩张,疆域基本上维持在忽必烈去世的状态。

元武宗时期,由于窝阔台汗国发生了内乱,元朝与察合台汗国瓜分了窝阔台汗国的领土,窝阔台汗国灭亡,元朝分得了位于新疆地区的领土,进一步扩大了疆域。到元朝中期,形成了行省制度管辖各地,将全国分为中书省管辖的京畿地区和宣政院管辖的吐番地区,和汉地的十个行中书省,京畿包括漠南地区、河北省、山东省及山西省,汉地的十个行中书省包括:辽阳行省、岭北行省、甘肃行省、陕西行省、河南江北行省、湖广行省、四川行省、云南行省、江浙行省、江西行省,形成了元朝稳定的疆域,大概面积有2100万平方公里。

元朝的主要疆域还是在中国之地及东北亚,包括周边的朝鲜、蒙古国、俄罗斯远东地区、库页岛,并向北直抵俄罗斯北冰洋,向南到达海南岛及越南北部,向西到新疆及帕米尔高原,向东到达大海。元朝的疆域并没有到达欧洲及非洲,横跨亚非欧的是四大汗国,算是四个独立国家,并不是元朝的疆域。

1304年,元成宗时期,四大汗国向元朝名义上称臣,奉元朝为宗主国,四大汗国成为元朝的藩属国,但这一情况并没有维持多久,到了元朝晚期,名存实亡,元朝除了有四大汗国四个藩属国外,还有高丽、缅甸、安南、占城四个藩属国,藩属国不计入元朝的疆域,算是独立的国家。

1汉朝继承秦制  三公九卿(西汉初承秦制辅佐皇帝治国者主要是丞栩和御史大夫。另有最高军事长官太尉,但不常置。从武帝时起,因受经学影响,丞相、御史大夫和太尉也被称为三公。西汉时九卿是列卿或众卿之意。先秦文献中有三公九卿之说,但秦并没有这种制度,西汉初也不见九卿名称。仅武帝以后由于儒家复古思想的影响,人们就以秩为中二千石一类的高官附会成古代九卿。)

2唐朝 三省六部目的在于分割和限制丞相权力的机构或体制。其中三省包括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六部包括吏部、礼部、兵部、度支(后改为户部)、都官(后改为刑部)和工部; 每部各辖四司,共为二十四司。三省六部制的特点在于分散了丞相及中央机构的权力,把相权“一分为三”,互相牵制;同时,又将尚书省权分六部,即限制了地方割据势力的产生和发展又推动部门牵制与机构运转,加强了皇权。

3宋朝政治体制的主要特点是加强中央集权,在职官制度上,中央集权、百官权力分散、重文轻武。设中书、枢密、三司分掌政、军、财三大务,宰相之权为枢密使、三司使所分取。

4元朝

5明朝

6清朝(多继承明朝官制,这里简单划分)

中枢部

内阁 | 军机处 | 六部

佐理部

都察院 | 大理寺 | 理藩院 | 翰林院 | 通政司 | 国子监 | 钦天监

帝室部

宗人府 | 内务府 | 詹事府 | 太常寺 | 光禄寺 | 太仆寺 | 鸿胪寺 | 太医院

希望你能满意!

其实元朝疆域不只这绿色的一块,西边的四个汗国名义上也是服从元朝管辖的,他们的首领都是元朝贵族在开疆拓土的过程中由于战功而被赐予治理一片区域的权力,各个贵族首领就是汗国的汗王,可以理解为周朝时周国和其他诸侯国的关系。

元朝疆域空前广阔,东起日本海、西抵天山、北包贝加尔湖、南至暹罗,是中国疆域最辽阔的王朝。元朝实行一省制,在中央设中书省,左右丞相和平章政事处理政务。

地方实行行省制度,开中国行省制度之先河。商品经济和海外贸易较繁荣,其整体生产力不如宋朝,期间出现了元曲和散曲等文化形式。

在元朝以前,尽管也有边疆少数民族进入中原并建立自己的政权,却从来没有能够统治整个中国。但蒙古人崛起以后,经过了70多年的军事征伐,终于把中国的绝大部分统一起来,形成了疆域空前的辽阔的元帝国。

元朝尽管疆域极广,但是这种广阔仅仅是建立在武力征服或松散的军事同盟的基础上,始终没有形成各地共同的经济基础,所以这种疆域是不稳定的,它的解体与崩溃并不困难。

扩展资料

元朝是我国历史上疆域最大的朝代,元朝不可能把地方上所有事务都交给中书省打理,中书省就在地方上设置外派机构,代表中书省进行管理,这就是元朝行省制。

行省制在早期并不是固定的地方行政机构,更像是临时派遣,以军事为主。等到形势稳定之后,行中书省的职能逐渐向民政转移,同时也包括管理军政。

为什么唐宋元朝很少留存族谱

从本姓氏村落的“始迁祖”开始的。 家谱一般不是从历史上最有名的那位祖先开始的,而是从本姓氏村落的“始迁祖”开始的。人们只会在有名祖...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