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中年)辞世头三天,儿子该怎么做,家里该怎么做。
丧事的操办可以说各地各民族大不相同,先声明一点,只要你在你父亲生前尽了孝道,其它的事情,都无所谓,以后的人,也不会记着那么多的规矩了。
我经常看一些民俗的资料,可以说,每个民族,每个地区,包括世界各国,对亲人的丧事办理大不一样。人就是这样的,在哭声中来到这个世界,又在哭声中离开这个世界。
我们这儿的农村,在亲人咽气的那一刻,一般来说,亲人都要守在旁边,看看将要辞世的人,是不是有什么话要说。在咽气后,亲人或本家去亲戚朋友或生前好友去报丧,报丧是为了让未知道死者辞世的人,前来吊咽或帮忙。以中国为例,中国人讲的,红事要叫,白事要到,也就是说,去吃饭要三番五次的请,而白事,要自觉的前往帮忙。所以,在咽气后,街坊邻居或要主动的去送东西,一般送的是花圈和烧纸。
家人一般女性去世是女儿或儿媳妇换衣服,一般是里外一起换,男性是由儿子,没有儿子的女婿代为换,没有子女的,要本家里的同性别的小辈换。换好后,就要抬到床上,床是普通的单人木板床,把死者放在厅堂里,脚朝北,头朝南的放着,身上盖着一个**的衿,连脸也被蒙住了。死者的头前放着桌子,上面有死者的遗像,桌子上面有供品和香纸,桌子下面是盆子,用于烧一些纸。死者儿子要坐在死者的左右,看着香一柱一柱烧完后,再继烧,不分白天夜里连续烧。晚上,死者的孩子要在死者的遗体前,彻底的守着,这叫守灵。在农村,院里晚上还必须有一个人,看着房屋上不能猫,如果有猫,要早早打跑,以防“起尸”,这是第一天,第二天要请殓,就是死者入棺材,现在通常是租来的。一般时间在中午,要放鞭,要给死者净面,就是亲人用湿巾给死者擦脸,这是亲人最后一次可以接触到死者,因为入棺后,就再也不能打开了,即使再想看,也不能打开棺材了。然后是晚上“认庙”,认庙就是把死者生前的衣服烧掉,送他去西天,通常要准备一些纸品,有纸扎成的马,人抬的轿,现在有些孝子还扎出了电视机,轿车、手机,甚至女人。去“认庙”的过程,要找一个大“十”字路口,把地上用沙子和棍撒出庙的形状,然后亲属和本家抬着轿子(抬轿的要给点糖和小费),亲属朋友拿着纸糊的笼子,马,到撒好的城中去烧,当然还有一些祭品,这时,死者才算是真正的从这个家里,骑马西去了,也就是送魂,送去了西天。
关于认庙,民间有那多说法,有人说,小孩没脱鬼眼,尤其是六七岁以前的,有些小孩会看见,一个人骑着马,在天上向西奔去。认庙时把死者所有的衣服,随身物品,照片(家里可能只留一张),包括死者的枕头,被子,都要烧掉,但不能烧死者的衬衣(因为衬衣俗称“褂子”,谐音是怕死者“挂念”家里)。在火光熊熊中,亲人在旁边站着,总是忍不住大声哭,因为此时,死者才算是灵魂脱离了这个世界。
回家后,亲人要断续守灵,方式跟原来一样,只是棺材放在厅堂里,亲人不停的抹泪,续香,直到第天亮,期间熬不住了,会由其他亲人替换着守。但不能睡。
天亮以后,就该出殡了,出殡因地区不一样,有在早晨八点的,也有地区在中午,某些地区甚至是晚上。但多数的在上午,上午要提前预定好拉灵柩的车,在大门口,两边列满花圈,灵柩车的前方,要安放供桌,照片,供品,蜡烛(白色)的,要放在整齐,桌下多了一个陶制的盆,里面有烧的纸灰,死者有几个儿子,便在盆边放几块石头。没有儿子的不放。这时死者的棺材由亲戚朋友抬往灵柩车,儿子们儿媳妇们和内亲要失声痛哭,拦住棺材不让抬,以示舍不得离开亲人,棺材上车后,女婿要进行客吊,包括女儿女婿,还有堂女婿,凡是跟死者亲近的女婿,不管是不是至亲,都要进行吊唁,吊唁中,死者的儿子要跪立在两旁,吊唁完毕后,有一个人,多数是聋哑人或没有正当职业的,要端起盆子,用力磕向盆边的石头,这时,死者的儿子,要上车,在灵柩的旁手抚棺材去火葬厂,火葬厂到了后,排队等待,简单的告别仪式后,推进火化炉,半小时后拿出的骨灰,就是死者唯一留给亲人的身体一部分,通常由长子,没有儿子的由长女,去纪念堂或公共墓地安葬。在农村,这个骨灰盒将安置在自己家责任田。立碑,上香,跪拜,然后回家。请帮忙的父老乡亲吃饭。从死者辞世的第一天,每七天为一个“七”,一共七“七”,每次烧七,直系亲人都要去,烧纸,烧香,
七七满后,到死者的生日,要烧祭日,每年的清明,阴历十月一,春节,都要给死者坟前烧纸祭奠。如果家里有家谱,要在春节家谱拿下来挂的时候,把死者的名字写在上面,三年后,新坟变旧坟。
顺便说几句,这些都是给活着的人一些安慰,人有旦夕福祸,好好孝顺一下,那些都是形式上的。多尽一些孝道,不要等着人老了,才去想起来孝顺。
每个人活在世上都不容易,尤其在现在社会,为人父母都不容易,你父亲早早辞世,那是去享福了,你可以把更多的孝心,都尽在你母亲身上,以告慰你父亲在天之灵。
不是为了加分,自己打了这么多字,也希望你节哀顺便。
父亲(中年)辞世头三天,儿子该怎么做,家里该怎么做。
本文2023-10-01 13:16:57发表“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lezaizhuan.com/article/1485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