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颛顼、帝喾、尧、舜、禹分别是什么关系,他们的世系如何排?

栏目:资讯发布:2023-10-01浏览:3收藏

黄帝、颛顼、帝喾、尧、舜、禹分别是什么关系,他们的世系如何排?,第1张

说华夏族有五千年历史,是从黄帝执政时期开始算的,黄帝、炎帝作为华夏族的人文始祖,也不是凭空冒出来的,他们当然也有父亲和祖先,不过那个时候由于年代久远,再加上没有文字记载,流传下来的大多是神话记载。

中国的第一个朝代是夏朝,夏朝之前则是三皇五帝时期,三皇在前,五帝在后,根据《尚书大传》的说法,三皇是:燧人、伏羲、神农,三皇虽然有很多种说法,但每一种说法中都有燧人氏,而燧人氏就是三皇中的第一皇,也是最早的皇,同时还是有记载的华夏最早的祖先。

几乎所有的华夏人都是燧人氏的后代,燧人氏的妻子是华胥氏,他的儿子是伏羲氏,女儿是女娲氏,然后伏羲氏与女娲氏兄妹结婚,成为华夏的始祖,包括炎帝和黄帝都是伏羲氏与女娲氏的后代,但是伏羲氏与黄帝之间相差了5000多年,中间的世系根本搞不清楚。

五帝是以黄帝为首开始的,根据《大戴礼记》的说法,五帝分别是:黄帝、颛顼、帝喾、尧、舜

1、黄帝

只知道黄帝的父亲是少典,少典还有另一个儿子叫炎帝,黄帝与炎帝是同父异母的兄弟,有的史书上说少典是伏羲氏与女娲氏的儿子,我觉得是不太可能,要知道黄帝所在的时间离伏羲氏与女娲氏相差了几千年,这是不可能的。

黄帝在位101年,从公元前2697年登基,到公元前2597年去世,华夏五千年就是从黄帝登基那一年开始算起,到今天是2697年+2021年=4718年,如果以黄帝登基年为纪年,那么公元2021年就是黄帝纪年4718年,4700多年,也就是五千年华夏历史,这也是上下五千年的由来。

黄帝的正妻叫嫘祖,黄帝一共有25个儿子,其中有两个嫡长,嫡长子叫玄器,又叫青阳,嫡次子叫昌意,黄帝去世后,他的长子玄器即位,也被称为少昊,少昊在位74年,于公元前2525年去世后,颛顼接替他的位置。

黄帝的世系是:燧人→伏羲→(中间不明确)→少典→黄帝。

2、颛顼(zhuān xū)

颛顼是昌意的儿子,也就是少昊的侄子,他出生在若水,也就是今天四川金沙江的支流雅砻江,颛顼的母亲是蜀山氏的女儿,名字叫昌仆。

颛顼很有才能,史记上说颛顼向北到达幽陵,向南到达交趾,向东到达蟠木,向西到过流沙,四处征战没有不服从的,颛顼因为辅佐少昊有功,并且打败了争夺帝位的共工氏,成为华夏部落的首领,之后在穷桑登基为帝,穷桑是在今天江苏省沭阳县。

颛顼是一位有作为的首领,发明了历法,创建了九州,在位78年,颛顼于公元前2437年去世,颛顼去世前,选定了帝喾成为他的接班人。

颛顼的世系是:少典→黄帝→昌意→颛顼。

3、帝喾(kù)

帝喾的名字叫姬俊,他是蟜极的儿子,蟜极是玄器的儿子,也就是说帝喾是颛顼的侄子,这样帝位又回到了少昊玄器一系,帝喾因为出生在高辛(今河南省商丘市),所以又称高辛氏。

传说帝喾一出生就叫出自己的名字,15岁时就被封为辛侯,开始辅佐他的叔父颛顼,帝喾聪明伶俐、德行很高,深受百姓爱戴,所以才能被选为继承人,帝喾在位70年,于公元前2367年去世,去世之后,帝喾的长子帝挚成为继承人。

帝喾的世系是:少典→黄帝→玄器→蟜极→帝喾。

4、唐尧

帝喾去世后,他的长子帝挚成为继承人,帝挚即位9年,由于能力平庸,毫无政绩,于是他将帝位禅让给弟弟放勋,放勋就是尧,尧是帝喾的次子,因为尧从小就被封在唐地(今山西太原),所以尧也叫唐尧。

尧能够成为登上帝位,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德行过人,二是才能很高,这是上古部落联盟选择继承人的两个标准,尧正好符合这两个标准,而帝挚才能不行,所以只能退位让贤,尧在位72年,于公元前2286年去世,尧在位时,他的大部分精力用来治水患,同时到处寻找能治理水患的人才,尧还发明的酒和围棋。

尧有儿子叫丹朱,尧生前有个叫放齐的人推荐丹朱继承尧的位子,但是尧不同意,认为丹朱性格恶劣,不能用,又有人推荐共工,尧又认为共工心术不正,也不能用,接着有人推荐鲧,尧认为鲧违背天命,还是不能用,最终有人推荐了舜,经过严格的考核,尧同意了舜作为接班人,尧在临死前,将帝位禅让给舜,之后尧还活了28年。

尧的世系是:少典→黄帝→玄器→蟜极→帝喾→尧。

5、虞舜

舜是姚姓,名重华,因为舜的封国是虞,所以又叫虞舜,舜出身平民,他的父亲叫瞽叟,是一个盲人,舜从小母亲去世,瞽叟后来娶了一个妻子,舜从小受到后母和后母所受儿子的迫害,但是舜从来不计较,反而是孝顺父母,爱护弟弟,得到当时百姓的称赞。

而舜就是因为自己的德行才被人推荐给了尧,尧为了考察舜,把自己的两个女儿嫁给了舜,同时让舜当百官之首,尧则在暗中考察舜,最终尧认为舜是一个合格的继承人,于是把帝位禅让给了舜,舜就成为尧之后的舜帝。

舜在位33年,之后将帝位禅让给了善于治水的禹,又过十七年才去世,于公元前2225年去世。

舜的父亲虽然是平民,但是他祖上可不简单,舜是颛顼的六世孙,舜的世系是:

黄帝→昌意→颛顼→穷蝉→敬康→句望→桥牛→瞽叟→舜。

6、夏禹

禹的母亲是有辛氏,父亲是鲧,鲧就是曾经帮助帝尧治水的人,但是没有成功,同时尧觉得鲧违背天命,所以也没有任用他,但是鲧的儿子能力非常强,他改变了父亲治水的方法,改为疏导为主,同时禹为治水,走遍了华夏的所有地方,三次经过家门都没有进入,而是一心扑于治水,经过禹13年的治水,祸害华夏数百年的洪水大患终于被治理了,这是禹立下的大功。

也正是因为禹治水的才能,所以被舜选为继承人,因为禹的封国是夏,所以禹也被称为夏禹,禹在位45年,去世后禹的儿子启即位建立了夏朝,禹的世系是:

黄帝→昌意→颛顼→鲧曾→鲧祖→鲧父→鲧→禹。

所以,从世系来看,黄帝之后的五帝都是黄帝的后裔,与黄帝有着或远或近的血缘关系,当时五帝虽然实行的是禅让制,但这是一种特殊的禅让制,是以血缘关系为主的禅让制,是在有血缘关系之内的亲戚中选择德才兼备的人来禅让。比如五帝之一的颛顼是上一任帝少昊的侄子,而帝喾又是上一任帝颛顼的侄子。

虞舜虽然是平民出身,但同样是黄帝之后,夏禹也是如此,所以我们才是炎黄子孙。

肖氏族谱 肖氏家族遍布华夏大地炎黄子孙源远流长历代勤劳朴实,艰苦创业保持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家族成员也曾英才栋梁,拜相称帝,爵位有之,为国家之昌盛,民族之振兴创建了卓越的业绩乃国人之福家族之荣也

水有源,树有根,人固有本也先祖相传:明朝洪武年平间,由肖门马氏祖奶奶带领忠、良、将三子从山西洪桐县老槐树地下迁至河南林县城南四十里连家坡村后来马氏祖奶奶又随三子迁至汤阴县肖家横岭肖忠、肖良定居连家坡后立茔村西北三里河山西洪桐县老槐树地下迁至河南林县城南四十里连家坡村后来马氏祖奶奶又随三子迁至汤阴县肖家横岭肖忠、肖良定居连家坡后立茔村西北三里河~附:由于年代久远,家谱失传,先祖流传下来的说法传来传去各有不一除本谱外还有两个说法附录供后人参考'

一、是由河西村肖有生整理续写的肖氏族谱记载的情况是:明朝洪武年间,由马氏带领的肖忠、肖良、肖正、肖义、肖闻五子从山西洪桐县老槐树底下迁至河南林县(现为林州市)南四十里连家坡村,后来马氏又带领肖正\肖义\肖闻三子继续东迁至汤阴县肖家横岭, 肖忠、肖良定居连家一、是由河西村肖有生整理续写的肖氏族谱记载的情况是:明朝洪武年间,由马氏带领的肖忠、肖良、肖正、肖义、肖闻五子从山西洪桐县老槐树底下迁至河南林县(现为林州市)南四十里连家坡村,后来马氏又带领肖正\肖义\肖闻三子继续东迁至汤阴县肖家横岭, 肖忠、肖良定居连家坡后立茔村西北三里河

二、是汤阴肖氏族谱记载,明朝洪武年间马氏带领从山西洪桐县老槐树底下肖正、肖义、肖闻三子迁至汤阴县肖家横岭。

中国人在三皇五帝以前(距今约五千年),就有了姓。那时是母族社会,只知有母,不知有父。就说明最早的姓,是跟母亲的姓。夏、商、周的时候,人们有姓也有氏。是由君主所封的地、爵位、官职,或者死后按照功绩,追加的称号转变而来。所以贵族有姓、有名、也有氏;平民有姓,有名,没有氏。不同姓氏的男女可以通婚,同姓氏的男女却不可以通婚。因为中国人很早就发现这条遗传规律:近亲通婚对后代 不利,家谱是人类以血缘为核心亲缘关系的投影。参天之树,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炎黄同心,华夏一脉;血浓于水,叶落归根。家谱,是千秋万代炎黄子孙的根系所在;所有炎黄子孙儿女的精神故乡,是我们构建和偕社会的“传家宝”。

谭氏始祖历经分房衍移至今开枝散叶子孙分布在中华大地甚至全球,全球谭氏出自一脉相传,天下谭氏为一家。

谭氏迁徙流布 ;先秦时期,谭姓主要活动于山东和河南地区。唐、宋时期,谭姓第一大省为湖南。其次分布于广东、江西、四川、山东、河北、湖北。明、清以来仍以湖南为中心,形成了湘粤川赣鄂谭姓大聚集区。北方则形成了以山东半岛和辽东半岛为中心的谭姓群。当代,谭姓的分布主要集中于湖南(378%),四川(重庆)(14%),广东(87%),湖北(6%),山东(48%),辽宁(47%)江苏、浙江、广西、贵州、福建、云南、安徽、河北、河南、山西、峡西、甘肃、热河、察哈尔、辽宁。在国外,则由东南转向为美洲、欧洲和大洋州、加拿大、美国、 檀香山、墨西哥、古巴、巴拿马等许多国家。谭氏自春秋立姓开族,在2700年的历史变革中,已遍全国各地,现为当代第65位大姓。 在家谱上可以看到很早以前姓氏的发源,可以找到家族祖先的由来,可以看到很多家族名人的故事,家谱是一本家族故事汇篇,家谱也是和睦家族家庭重要礼教依据。家谱就是为了能让后人知道,这个家族是怎么兴旺和衰退的。

谭姓源自谭国,而古谭国遗址就在今山东省济南章丘市(章丘市地处齐鲁腹地,南依泰山,北临黄河,是济南市辖属的县级市)西部龙山镇(龙山街道办事处)城子崖。城子崖位于武原河畔的高台上,地势隆起,远远望去,宛若城墙,当地称“鹅鸭城”,故名“城子崖”。整个遗址南北长530米,东西宽430米,总面积22,36万平方米。文化堆积一般为4米左右。距今约4000年左右。龙山镇因在境内城子崖首先发现古谭国遗址以首先发现龙山文化而得名。龙山镇(龙山街行政办事处)面积8968平方公里,耕地6506公顷,下辖76个行政村,人口596万人。

近来考证依据;2004年5月7日至11日世界谭氏宗系总会寻根考察团一行在总会主席谭福添先生伉俪率领下,前往山东省"济南章丘县"进行寻根访问。同行的还有世界谭氏宗系总会永远荣誉会长谭锦濠先生,谭逢敬先生伉俪,谭氏宗系总会副会长谭炳立博士,谭鹏发先生以及"广东省开平市"前市委书记谭思哲伉俪人等,考察团分别向当地市政府和镇政府及有关部门赠送了纪念品,并专门精制了一枚刻有"谭氏"字样的纯金纪念章赠送给谭氏发源地龙山一村委会的父老乡亲,以表情谊。

牛氏源流

牛氏寻根问祖

牛姓在我国家喻户晓的《百家姓》一书中,排名在三百一十位。若按姓氏人口多少为序排列,目前排在第一百一十三位。大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014%。牛姓人数较少,但在全国分布较广,尤以河南多此姓,约占全国汉族牛姓人口的41%,山西牛姓也多,两省牛姓人口约占全国汉族牛姓人口的55%。1984年11月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公布的研究成果表明:按姓氏人口多少为序排列,牛姓排在第九十六位。这种现象有其历史渊源,它和牛姓的的发祥地在黄河流域、中原大地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林木葱葱其有本,江水泱泱其有源。

追溯牛姓起源,可以一直追溯到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之一黄帝那里。黄帝生玄嚣,玄嚣生蟜极,蟜极生帝喾,帝喾是黄帝的曾孙,被后世列为有名的“五帝”之一,称高辛氏。高辛氏生四个儿子,即后稷、契、尧、挚四个同父异母兄弟。尧传位于舜,舜传位于禹,禹传位于启,启建立了夏朝。夏历16帝429年,到夏桀时灭亡。

契在舜帝时,因辅佐大禹治水有功,被任命为司徒,管理臣民,封于商,赐姓子氏,传到14世孙成汤时,汤率天下诸侯打败荒*无道的夏桀而有天下,建立了商朝,商历31帝671年,到纣王时灭亡。

周武王率天下诸侯,打败了暴虐无道的纣王,建立了周朝,封纣王长兄微子于宋(今河南商丘)。宋是周朝的诸侯国之一,微子是开国君主。微子后代有一部分子孙姓了牛姓,可见牛姓是由商汤帝王子姓一支演变而来。根据民间谱谍和历史文献记载,牛姓的产生之始,既有动人的民间传说,又有翔实的史实依据。

牛氏民间传说

长期以来,不少牛氏族人中,都流传着这样一种传说:牛姓始自微子。不仅在口头上流传,而且载之家谱,代代相传。这种传说寄托着人们对微子的无限崇敬之情。

微子和暴虐、*乱、无道的纣王,水是一母所生,两个亲兄弟,微子为兄,纣王为弟。但微子出生时其父还未继承王位,其母仍处在妾的地位,待其父继位后,其母便封为正妃,不久又生了纣王。纣王从小能说会道,才思敏捷,长大后体格健壮,力大无比,可以把九头牛拉着向后退,深得其父喜爱。待立太子时,其父和太史等便借“立嫡以贵不以长”的宗法,把纣王立为太子。

纣王继承王位后,微子便做了他的卿士,共同维护殷王朝的政权。起初,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四夷拱手,八方臣服。但好景不长,纣王残暴、奢侈、嗜酒、好色,荒*无道,不理朝政,成为历史上继夏桀之后的第二个有名的暴君。微子多次规劝他改恶从善,他却充耳不闻。眼看国家朝不保夕,行将灭亡,微子十分痛苦,一片忠心却报国无门。他“欲死之,及去,未能自决”,于是求教于朝中三公之一的父师(箕子)。父师说:“今诚得治国,国治身死不恨。为死,终不得治,不如去。微子听了父师的劝告,为保存宗嗣,便毅然决定离开王宫。

微子在离开王宫之前,对父师,少师(比干)倾吐了一段肺腑之言,他说道:“父师、少师,看来我们商国是不能治理好天下了。忆往昔,我们的高祖成汤建立了商国,看现在,我们的纣王却沉醉在酒色之中,败坏了高祖的美德。殷商的大小官吏,目前无不劫夺偷盗、犯法作乱,官员们都不遵守法度,有罪的人也不加以治,老百姓们也要纷纷起来了,他们同我们结成仇敌。现在殷商可能要灭亡了,我们将象涉入大水一样,茫然以行,找不到渡口和岸边。唉,殷商现在到了这个样子,就要灭亡了。父师、少师,现在我要走了。”

这段话情深意切、感人至深,充分表达了微子热爱国家又不能改变灭亡局面的无奈之情。对微子的出走,牛氏子孙相传和自己姓氏有关,赋于了动人的传说。

清康熙四十二二年(1704年),河南省济源市南官庄《牛氏家谱》中“族谱旧序”载:“殷纣无道,狎侮五常,毒痛四海。其庶兄微子隐而去之,以存宗嗣。去之时,举目过午,以午字出头,因以为姓。此牛姓之所由来也。”

清道光元年(1821年),河南省鄢陵县牛集《牛氏谱序》载:“殷微子封于宋。去之日曰:为人不可无姓,时日当正午,即以‘午’字出头‘牛’字为姓,此牛氏命姓之本源也。”

清同治十一年(1873年),河南省偃师县杨村《牛氏家谱·序言》载:“惟我牛氏相传乃司徒契之后也。相舜有功,至汤而有天下。六百年间,贤圣之君六七个,及至于纣,庶兄微子避乱而去。当其去时,仰视天文,见日色过午,因衍午字出头乃系牛字,遂因以为姓焉,此牛氏之所由来也。”

在众多的《牛氏家谱》中,类似上述记载的不胜枚举,这些传说表明:不少牛氏子孙认为微子走时“举目过午”,“乃系牛字”,把微子当作了牛姓始祖。

牛氏史实依据

一些民间传说,虽广为流传,但却无从考证。目前所见到的历史资料,均记载牛姓的得姓始祖是:宋微子后代司寇牛父。

微子本名启(一作开),因做王子时封在微(今山东省聊城一带),爵位属子,所以称微子。微子仁慈贤达,深明大义。周公平定纣王儿子武庚叛乱之后,就任命微子代殷后,奉其先祀,封于宋,因此也称宋微子。

《春秋左传·文公二》有这样一段记载:宋微子以后的宋国,传至第十二位国君宋武公(公元前765—公元前748在位)时,北方游牧部落长狄人入侵宋国,宋武公派兄弟司徒皇父率军抵御,(而加须左旁,音而)班为皇父驾驭战车,皇父的儿子谷甥为车右,另一个儿子司寇牛父为车右的助手(称驷乘),四人共坐一战车,指挥战斗,在长丘(今河南省封丘县南)打败了敌人,并俘获了长狄首领缘斯。皇父和两个儿子即公子谷甥与司寇牛父,都不幸战死,(而加须左旁)班受到了奖尝。

从这段记载中可以看出,牛父在抵抗敌人的战斗中牺牲,是一个保家卫国的英雄。牛父的后代子孙怀念先祖,自然引以自豪。《唐书·世系表》载:周武王“封微子为宋公,以奉汤祀。其裔宋司寇牛父之后,以王父字为氏。” “王父”就是祖父,古代称父之父为王父。这里非常明确的说明: 牛父之后,子孙以祖父的字“牛”为氏。其他著名的姓氏书也都如此记载。如:唐代太常博士林宝,奉宰相之命编撰的《元和姓纂》载:“宋微子之后,司寇牛父,子孙以王父字为氏。”(元和,唐宪宗年号)

宋代郡恩编著的《姓解》载:“周封微子于宋,其后司寇牛父败狄长丘,死之,子孙以王父字为氏。”

宋代大史学家郑樵,编著的《通志·氏族略》载:宋微子之后,宋国有个司寇叫 牛父,因为□(Sǒu 搜)瞒侵宋,帅师御之,败敌于长丘,子孙以王父字为氏。”

明代陈士元编著的《姓纂》载:“牛:宋大夫司寇牛父之后。”

清代著名的姓氏研究专家张澍编著的《姓氏寻源》载:“牛出陇西,本自殷,周封微子于宋,其裔司寇牛父帅师败狄长丘死之,子孙以王父字为氏。”

以上所引诸书,都是历代研究姓氏名著,史实清楚,无可怀疑。需要说明的是为什么要“以王父字为氏”原来这和周代的法制有关。周制规定,凡诸侯之子称公子,公子之子称公孙,公孙之子不可再称公孙,不得上系诸侯,须别立一新氏。立氏则追溯祖宗,所以以其祖父的字(或名)为氏,这就是“以王父字为氏”的主要原因,这种“祖孙连名制”自然有世代源流远的深刻含义。宋微子之后,以王父“字”为氏的还有孔、乐、边、鱼、皇甫等13姓。以王父“名”为氏的,如微、仇、求、获等15姓。(见郑樵著《通志·氏族略》)

综上所述,可以十分清楚地看出牛姓的来源,即:保家卫国的英雄牛父,是牛姓的得姓祖;司徒皇父是牛父的父亲、宋武公是牛父的伯父,宋戴公是牛父的爷爷,宋戴公(公元前799—766在位)传位给宋武公,父子分别是宋国的第十一位和第十二位国君,因此再往上推,宋微子、商汤、契乃至黄帝,则是牛姓的远祖。如今五湖四海的汉族牛姓子孙,既是卫国精英之裔,又是远古帝王之后,和黄帝血脉相连,是炎黄子孙这个伟大家族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历史上,牛姓部分人曾一度改为辽氏(《元和姓纂》写“辽”,《隋书》写“尞”),事情发生在三国时期。当时司马懿用权术控制了曹魏政权,处处防范别人故技重演。魏有后军将军牛金,为司马懿所忌,便以毒酒害死了牛金。牛金的儿子牛元定立即避难逃亡,因祖先有名叫宜僚的,随改姓辽氏,历时近300年。到了南北朝末期,一位在后魏王朝上官拜侍中的辽允,通过皇帝赐姓,又恢复了牛姓。《隋书·牛弘传》载:“牛弘,本姓?氏,父允仕周,赐姓牛氏。”说的就是这件事。

除上述特殊情况外,牛氏家族源流一直极为单纯,从没有被冒姓或混入的记录。可以说从牛姓诞生二千多年来,都是一脉相传,是不折不扣的商汤后裔。如果从遗传学的角度来研究姓氏,源流单纯的牛氏可作首选对象之一,这是许多姓氏无法相比的。

另外,牛姓不仅是汉族姓氏,一些少数民族中也有牛姓。明清时云南丽江府石鼓、中江等地,土把总中有牛氏,为纳西族。满族中,也有牛姓世居沈阳。此外藏、 回、彝、白、土家,蒙古、东乡、朝鲜等民族中,也有少数人为牛姓。

牛氏迁徙繁衍

木有本而后生千枝万叶,水有源而后分东流西派。

宋微子公元前十一世纪建国,经历厂西周、春秋、战国三个时期,到公元前286年被齐、魏、楚吞并,建国时间长达近800年。其前期和中期,政权比较巩固,经济、军事势力比较强大,积极参与了大国之间的争霸活动,在历史上产生过重大影响。牛姓产生后,随着宋国的强大,其子孙不断发展壮大,并不断向外迁徙。从那时到现在有2700余年,牛姓子孙已从发祥地宋国北渡黄河,南徙长江,纵横万里,散居九州,且辗转播迁,走向世界。

春秋战国至隋唐时期,牛姓在得姓以后,便以宋国故地为中心向四周发展。根据史料记载,至少在春秋时期,牛氏已有人离开宋国,到其它诸侯国做事和做官,如当时的晋国(今山西曲沃西北),有牛谈,为赵简子家臣,有勇力”。战国时,赵有贤士牛畜、将军牛翦;秦有大儒牛缺、豪族牛双;楚有牛臣巢等人。

到了汉代,牛氏发展至甘肃省陇西一带(今甘肃省临洮),名人辈出,有护羌校尉牛邯,主簿牛祟等,牛邯、牛祟的子孙旺盛,在陇西很快形成望族。根据唐《元和姓纂》记载,商汤这一支以牛为氏的家族,过去是以陇西地区为繁衍中心的。

从《唐书·世系表》、《元和姓纂》等有关资料可以看出:牛崇世居陇西,牛邯始居陇西,后徙安定,再徙鹑觚(今甘肃省平凉市灵台县),三国牛金将军之子为避祸也逃至安定,这些牛姓子孙,繁衍到南北朝至隋唐时,大至可分为三支。一支为:牛兴(牛邯孙)、牛遵、牛元亮……至牛肃为岳州刺史,唐开元二十八年到怀州,曾祖、大父皆葬河内(今河南省沁阳市)。二支为牛元定(牛金之子)……辽炽、辽允至牛弘为隋吏部尚书。三支为牛通、牛会、牛意至牛仙客为唐玄宗时宰相。可见到隋唐时,牛姓从陇西、安定的繁衍中心已播迁到首都长安及全国许多地方。

一、 姓氏源流

徐氏的姓氏来源比较纯正,主要出自嬴姓。是先帝玄孙伯益之子若木的后裔。相传陷帝有一个孙女叫女修,因食燕子蛋而怀有大业。大业娶少典氏女子女华为妻,生下了伯益。伯益因辅佐大禹治水有功,帝舜除了正式赐他为嬴姓以外,还把本族的女子姚氏嫁给他,姚女后来生了两个儿子,其中小儿子叫若木因为他的父亲有功,所以封他于徐,建立徐国。徐国历经了夏、商、周三个朝代,都是作为诸侯而存在的。周穆王的时候传到了徐国的32世孙徐君偃,他很聪明,对百姓又很好,所以深的百姓的爱戴,国力不断强大。当时周穆王喜欢云游四方而经常不问国家大事,诸侯埋怨他的很多,徐君偃于是产生了想要取代周穆王的野心。于是他自称为徐偃王,率领各国联军向周国进军,周穆王知道这个消息后马上返回京城,调兵前去镇压。徐偃王只好收兵而逃,他躲进了彭城一带的山中。由于他得得民心,跟着他到了山中得百姓很多。这座山后来就叫做徐山,徐州也因此而得名。周穆王也因此不得不封他的儿子宗于徐,称为“徐子”,继续管理徐国。春秋时期,徐国被楚国打败,国力从此日渐消退,周敬王八年的时候,徐国被吴国所灭,徐国的后裔就称为徐氏,以国为姓,代代相传。

徐姓源流详介:

早在远古时期,在广袤的中华大地上,主要生活着四个大的部落群体。即西部和中原的炎黄集团,也称华夏集团;东部的东夷集团;南部的苗蛮集团;东南沿海的百越集团。徐姓的远古始祖就是东夷集团中的重要首领少昊。

东夷集团是以鸟为图腾的部落群体。这是因为这个地区自古以来就是各种鸟类栖息与候鸟迁徙停留的好地方。居住在这儿的人,自然以捕鸟为食,以鸟羽为衣,处处依赖鸟类作为主要生活来源,最后发展到以鸟为图腾崇拜。对于这一点,从夷字的本义也可看出,东汉许慎《说文解字》的解释是:“夷,从大从弓,东方之人也。”由此可见,夷人善射,由此亦可推出,这个群体是以射猎为主要的生存方式。随着对鸟的图腾崇拜的加强,逐步开始以鸟为氏族、部落的名称和标志,再慢慢发展成姓氏。如东夷集团的四大姓偃 (燕)、嬴、子(燕子、小鸟)、凤 (凤鸟),大约就是由此而来。

少昊,嬴姓,在古代典籍中,也被写作“少皓”、“少嗥”、“少皋”,名挚(也作质),三皇五帝之一,又被称作“朱宣”、“白帝”、“西皇”、“金天氏”、“穷桑氏”。从少昊的名字中,同样可以看出其与鸟的关系。挚,即鸷,是一种猛禽。少昊的诞生,存在多种说法,非常具有传奇色彩。其中一种传说是其母女节,也称皇娥,夜梦流星人怀而有孕,生下少昊。少昊长大后,成为本氏族的首领,后又成为整个东夷部落联盟的首领。开始时以玄鸟,即燕子作为本部族图腾,后在穷桑即大联盟首领位时,有凤鸟飞至,大喜,于是,改以凤鸟为族神,崇拜凤鸟图腾。不久迁都于曲阜,并将所辖部族以鸟命名,分为凤鸟氏、玄鸟氏、伯赵氏、青鸟氏、丹鸟氏五个部族,在这五个部族之外,又分祝鸠、鹃鸠、鸬鸠、爽鸠、鹘鸠五个氏族,以及鹊雉、鹋雉、翟雉、鹈雉、晕雉五个雉氏族,春扈、夏扈、秋扈、冬扈、棘扈、行扈、宵扈、桑扈、老扈九个扈氏族,共二十四个氏族,形成一个庞大的以凤鸟为图腾的完整的氏族部落社会。

少昊在位期间,修太昊之法,以鸟名为官名,设工正和农正,分别管理手工业和农业,以发展生产,同时,还“正度量”,即订立度量标准,并观测天象,制定历法,发明乐器,创作乐曲。在他的带领下,东夷集团得到很大发展。同时,还与炎黄集团建立了非常密切的交流关系,比如他就收留、养育了黄帝的孙子颛顼及其部族,并决定自己去世后由颛顼接任自己东夷部族联盟首领的职务。少昊共在位八十四年,寿过百岁,也有说在位百年,去世后葬于曲阜。陵墓在今曲阜市东4公里处,呈金字塔形,底边长28米,顶边长94米,斜坡高152米,上面有庙。整个陵园占地11万多平方米,有宫门、享堂、配殿、石坊等建筑组成。

少昊去世后,东夷部落联盟由黄帝的孙子,二十岁的颛顼接掌。颛顼,号高阳氏,三皇五帝之一。自幼聪明过人,相传十岁时便成为本部落首领,率族众迁往东夷集团所在地,可到底是因为什么原因而率族众迁到东夷集团所在区域穷桑一带,已不可考,但其深得少昊信任却是毋庸置疑的。八年之后,少昊去世,颛顼继位,成为东夷部落联盟的首领,不久,将统治中心迁回中原,即今河南濮阳一带,许多东夷部落也跟着内迁。迁回中原后,颛顼又继承了祖父黄帝原担任的炎黄部落联盟首领的职务,身兼炎黄与东夷两大部落联盟首领,大大促进了中华民族的大融合。在位七十八年之后,年近百岁的颛顼方才去世。颛顼陵遗址在今河南省内黄县三相庄西15公里处,南北长240米,东西长一百三十余米,有宝城、享殿和廊房,始建于唐代,重修于宋代。唐、宋以来,每年春秋两季或改元,皇帝都要遣使告祭。清宣统年间,一场龙卷风携沙将陵园全部覆盖。近年来随沙丘移动,已有部分建筑露出地面。

作为少昊后代的徐姓与颛顼发生关系是在颛顼之后。在所有的徐氏家谱中,徐姓的血缘始祖都是若木,若木的父亲是伯益,伯益的父亲是皋陶,皋陶的父亲是大业,大业的曾外祖父就是颛顼

据《史记》等书记载,颛顼有个孙女叫女修,一次,女修吞食了一粒燕子(玄鸟)落下来的卵而有身孕,生下一个男孩,取名大业。 大业成年后,娶华夏集团少典氏族女子女华为妻,生子皋陶。皋陶,亦名繇、皋繇、咎繇、咎陶,字庭坚。

皋陶在虞舜时期,曾担任了掌管刑罚的士,明五刑,弼五教,使天下无冤狱,以公正、正直著称。在农业方面,发明了耒、耜等农具,为东夷各氏族部落对黄河中下游地区的农业开发作出了巨大贡献。同时还参与了大禹的治水工程,与大禹密切合作,不争功诿过,极力树立大禹在民众中的威信。虽然他在“知人”与“安民”等治国方面功劳不在大禹之下,但在舜去世时,却积极推荐、扶持大禹登舜位,当上了中原华夏部落联盟的大首领。大禹对他非常感激,也认为他最贤德,遂选定皋陶为自己的继承人,并授予他处理政务的权力,准备在适当的时候禅位于他,可不久皋陶即去世,大禹很伤心,就把英(今湖北英山县)、六(今安徽六安县)一带分封给他的后裔。如今,皋陶墓在六安县城东8公里,六(安)合(肥)公路北侧,为圆形土冢,周长97米,顶高62米,顶部平面直径4米,墓前有碑,为清同治八年(1869年)安徽布政使吴坤修手书,墓上有黄栗树一株,形如伞盖。在墓东14米处,有皋陶祠,为前后两进四合院式。由于皋陶在当时口碑极好,影响很大,后人为纪念他,亦将六安县别称为皋陶城,简称皋城。

传说皋陶有六个儿子(一说三个),其余几子被封在英、六等地,后陆续建立了英、六、群舒等小王国,只有长子大费(音闭),又称伯益,与他长期共同辅佐舜和大禹,居功至伟,被舜赐为赢姓,继承赢姓正统,也就是当上少昊遗留下来的赢姓部落首领。自此之后,他的兄弟,继承了偃姓,向南发展,偃姓及后来所产生的姓氏即奉皋陶为血缘始祖,而赢姓及所产生的姓氏如秦、徐、赵、黄等则奉伯益为血缘始祖,其后裔主要居留在山东南部或淮河中下游流域,或远迁西北。

伯益,也被写作伯翳、伯繁、柏翳、化益,或只称益,这是因为伯本来就有老大的意思。因佐舜有功,被封于费。因此又叫大费、贯侯:由于原来少昊的赢姓氏族是以凤鸟为图腾,伯益被赐姓赢后,自然也就以凤鸟为图腾,成为赢姓正统:对于这一点,我们还可以从他的名字看出,益也写作繁,而繁据《离骚注》解释,为“凤皇别名也”。伯益是中华民族历史上一个具有传奇色彩和作出过卓越贡献的英雄人物。传说伯益通鸟语,能够调驯鸟兽,“佐舜调驯鸟兽,鸟兽多驯服。”这在当时生产力极为低下的时期,是非常令人惊讶和信服的。伯益还发明了以卦占卜岁时吉凶的办法。很年轻时,就随父亲皋陶辅佐舜,“舜使益掌火,益烈山泽而焚之,禽兽逃匿。”火烧林木,驱赶禽兽,这就能很快地开辟出大片平地,同时,草木焚烧后的灰烬又是肥料,这样,极大地便利了氏族部落的发展和农田的开垦,大大加快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在《吕氏春秋》等书中,还提到诸如“伯益作井”、“化益作井”等故事。这说明,中国古代的凿井技术是伯益发明的。凿井技术的发明,大大扩展了古代先民们的生存空间。在凿井技术未发明之前,先民们只有近河、湖而居,年年雨季还要受其威胁。凿井技术发明后,先民们可以进入相对远离河湖的广大平原地区生存、发展。所以说,对于凿井技术的发明,无论今天我们用什么样的词汇去赞美都不为过。伯益在大禹治水过程中,也发挥了相当重要的作用。以致于大禹治水成功后,向舜汇报时竟说到:“非予能成,亦大费为辅。”舜大为赞赏,将本氏族姚姓女子嫁给他为妻,后为他生下两个儿子:大廉和若木,同时,还对伯益说到:“咨尔费,赞禹功,其赐而皂游,尔后嗣将大出。”舜的话果然没错,伯益的赢姓后裔后来分衍出徐、黄、赵、秦、江等十多个姓氏,俱尊他为血缘始祖。

大禹在位时,曾打算将首领位禅让给皋陶,皋陶去世后,大禹又准备传位给伯益,并在晚年授政于伯益,让他协助自己管理所有部落、氏族事务。临终时遗命传位伯益。可伯益与他的父亲皋陶一样,淡于权位,在为大禹守丧三年之后,主动避让首领位置给禹的儿子启,自己隐居于箕山之北。启于是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夏。由于启的这个行为彻底抛弃了氏族社会长期以来的“公天下”传统,而代之以文明社会的“家天下”。为了政权的稳固和长久,有必要对坚持过去传统的有影响和有实力的氏族势力与著名人物进行清洗和整肃,声望卓著的伯益自然不能幸免。据《战国策》和《韩非子》记载,夏启即位后,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整,待政权基本稳固后,开始进攻伯益,夏启六年,伯益被害,据说已年过二百。为了笼络人心,夏启一面以隆重之礼安葬伯益,一面将伯益的二儿子若木封于徐,即今天以安徽泗县为中心的安徽东北部、山东西南部、江苏西北部一带。自此之后,徐姓的脉络开始清晰。徐姓宗族的主支由此繁衍、发展、壮大。若木,也就成了后世徐姓基本公认的血缘始祖。

若木因其父之功,夏禹时被封于徐,建立徐国,其故地在今江苏西北部及安徽东北部。徐国历夏、商、周三代为诸侯,周穆王时,传至三十二世孙徐君偃。当时徐国已很强大,徐君偃便想乘穆王巡游在外时代周称天子。他自称徐偃王,率各国联军向周进攻。穆王得此消息,乘造父驾的车,日夜兼程赶到京都,调军镇压,偃王弃国出走,躲进彭城(今江苏徐州)一带的山中。由于他甚得民心,随他进山的百姓数以万计。这座山后来就叫徐山,徐州也因此得名。后周穆王封偃王儿子宗于徐(今江苏泗洪一带),仍称“徐子’。春秋时徐国被楚国打败,国力逐渐衰弱。至宗十一世孙章禹,于周敬王八年(公元前50年)最终为吴国所并,其后子孙便以国为氏,称徐氏。

周朝初年,徐姓氏族已经比较强大,形成一个方国,史书上称作徐方。由于与商人同属东夷集团,因而,在周灭商后的商人反叛中,赢姓之徐即使没参加共同行动,也必然对此表示了极大的理解与支持,这也是周初平叛后没有分拆商人氏族的原因之所在。但随着周朝势力在东方的加强与巩固,不可避免地会威胁到徐方的利益与生存。于是,徐方与周朝爆发了不止一次的战争,结果是互有胜负。这在先秦及后世相关文献中都有记载。《礼记·檀弓》篇中就记录了徐国大夫容居的回忆:“昔我先君驹王,西讨,济于河。”西讨的对象必是周王朝,徐驹王可能是周初时徐国的国君,大军已到了黄河边,足见军力之强。并且,徐国国君也称王,与周王室平起平坐,这种行为自然是不能容忍的。伯禽在鲁时,曾不断地去征讨。《史记·鲁世家》载:“伯禽率师伐之,作《费誓》,遂平徐戎,定鲁。”《诗经·阕宫》篇有:“鲁侯之功,……遂荒徐宅。”荒者,占有之意,在伯禽大军压境之下,徐国只得南迁,迁到淮河流域。因此,徐国也被称作淮夷、徐夷。由于屡次兴兵,又被称作徐戎。

徐国南迁后,仍然保持较强的国力,一方面,稳定周边形势,讨伐与其不一致的国家,包括同姓的舒国或其他徐姓部落,另一方面,积极备战。

古书中记载周昭王“南征不复”死于汉水,大致与征伐徐、楚有很大关系。到了周穆王时,正值徐偃王当政,国势大盛。据《竹书记年》记载,穆王十三年,徐戎侵洛。另据《后汉书·东夷传》介绍:“后徐夷僭号,乃率九夷以伐宗周,西至河上。穆王畏其方炽,乃分东方诸候,命徐偃王主之。偃王处潢池东,地方五百里。行仁义,陆地而朝者三十有六国。”整个东方,均由徐偃王管理,徐偃王俨然可以与周王室分庭抗礼,成为东方之王。

徐偃王在徐姓历史上,是仅次于若木的最重要祖先,这是因为在相关的历史文献和各徐姓家谱中,徐偃几乎成了仁义的代名词,导致几乎所有的徐姓家谱,如果有“姓氏溯源”这一部分内容的话,基本上都上溯到徐偃王,倘若上溯到若木,也必然将徐偃王作为最重要的一部分来大书特书。在各类徐姓家谱中,徐偃王被认为是若木的三十一世孙,也就是说,从伯益计,到徐偃王共三十三世。

有关徐偃王的记载,最早出于战国后期的《尸子》与《荀子》二书。

《尸子》久佚,引自他书,有徐偃王记载二条,分别为:“徐偃王有筋(古筋字)而无骨”,“徐偃王好怪,没深水而得怪鱼,人深山而得怪兽者,多列于庭”。《荀子·非相》篇将他与仲尼、周公、皋陶、闳夭、傅说、伊尹、禹、汤、尧、舜同列,但没说明理由,只说到:“徐偃王之状,目可瞻马(或作焉字)。”

《韩非子·五蠹》篇中记载:

徐偃王处汉东,地方五百里,行仁义。割地而朝者三十有六国。荆文王恐其害己也,举兵伐徐,遂灭之。故文王行仁义而王天下,偃王行仁义而丧其国,是仁义用于古而不用于今也。

西汉初年,《淮南子·人间训》秉持《韩非子》记载为:

昔徐偃王好行仁义,陆地之朝者三十二国。王孙厉谓楚庄王曰:“王不伐徐,必反朝徐。”王曰:“偃王有道之君也,好行仁义。不可伐。”王孙曰:“臣闻之:大之与小,”强之与弱也,犹石之投卵,虎之啖豚,又何疑焉且夫为文而不能达其德,为武而不能任其力,乱莫大焉。” 楚王曰:“善。”乃举兵而伐徐,遂灭之。

到了《史记》共有两处,《秦纪》中是这样记载的:

“…造父以善御幸于周缪(与穆同)王,……西巡狩,乐而忘归。徐偃王作乱。造父为缪王御,长驱归周,一日千里以救乱。”

《赵世家》则更详细:

“造父幸于周缪王,……缪王使造父御,西巡狩,见西王母,乐之忘归,而徐偃王反。缪王日驰千里马,攻徐偃王,大破之。”

《后汉书·东夷传》:“行仁义,陆地而朝者三十有六国”之后,是这样记述的:

穆王后得骥艰之乘,乃使造父御以告楚,令伐徐,一日而至。于是楚文王大举兵而灭之。偃王仁而无权,不忍斗其人,故致于败。乃北走彭城武原县东山下,百姓随之者以万数,因名其山为徐山。

在后世文献如《博物志》及各类徐氏家谱中有关徐偃王的记载:

偃王名诞,周昭王三十六年,徐母感瑞而有孕,足月后生下一卵,家人谓之不祥,遂弃于河边,有位姓独孤的老太太家养了条叫鹄苍的狗,将其叼回,放在床下,三天后因其污秽而被家人扔到水边,又被狗叼回。家人再想扔时,忽听中间有小儿的啼哭声,剖开一看,是个婴儿,形容端正,声气和绥。只是左手紧紧握住,直到七岁时方才伸开,手心中有特别的纹理,仿佛为“偃王”二字,因此,以之为号。这条狗后来将死时,化为黄龙,埋葬之所被徐国人称之为“狗垄”。由生卵我们可以联想到大业与契之母均是吞燕卵而有孕,徐偃王属东夷集团必定无疑,这又为徐氏出自赢姓添一佐证。

徐偃王17岁时,才艺过人,诗礼俱足,20岁时,文武兼备。继位后,广行仁义,去除刑争,“弛甲戈之被,坠城池之险,修行仁义,被服慈惠,视物如伤,以怀诸侯,诸侯贽生死之物于我者,三十有六国,是共戴君为王。”一次,徐偃王组织的开挖连接陈、蔡间的河渠时,挖出一副赤弓朱箭,众人以为祥瑞,献给徐偃王。当时因周天子穆王喜爱巡游四方,以致国政无人管理,诸侯多有怨言。

一次,周穆王向西巡狩至昆仑山下,见到西王母,乐而忘返。徐偃王在东部诸侯的拥戴下,率36国联军向周进军。周穆王得讯之后,乘造父驾车,一日千里奔回京城,调兵镇压,徐偃王没想到周穆王能回来得这么快,不忍生灵涂炭,民众遭殃,于是收兵弃国,躲进彭城 (今徐州)一带的深山中。由于他很得民心,跟随他进山的百姓数以万计,这座山后来因之就被叫作徐山,徐州也因此而得名。周穆王打败徐偃王之后,因见他在当地很得民心,便不得不继续封其子宗于徐,但降为子爵,让他继续管理徐国。后来一说徐偃王死于山中,另一说到了今浙江衢州一带,老死于此。至今徐姓为衢州第一大姓,与此不无关系。后人还在衢州建有徐偃王庙,唐代著名文学家韩愈专门为此写了《衢州徐偃王庙碑》:

徐与秦俱出柏翳,为赢姓国。于夏、殷、周女,咸有大功。秦处西便,专用武胜,遭世衰,无明天子,遂虎吞诸国为雄,诸国既皆入秦为臣,秦无所取利,上下相贼害,卒偾其国而沉其宗。徐处得地中,文德为治,及偃王诞当国,益除去刑争末事。凡所以君国子民,待四方一出于仁义。当此之时,周天子穆王无道,意不在天下,好道士说,得八龙,骑之西 游,同王母宴于瑶池之上,歌讴忘归,四方诸侯之争辨者,无所质正,咸宾祭于徐,贽玉 帛、死生之物于徐之庭者三十六国,得朱弓、赤矢之瑞。穆王闻之,恐遂称受命,命造父御,长驱而归。与楚连谋伐徐,徐不忍斗其民,北走彭城武原山下,百姓随而从之,万有余家。偃王死,民号其山为徐山,凿石为室,以祠偃王。偃王虽走死失国,民戴其嗣为君如初,驹王、章禹祖孙相望,自秦至今,名公巨人,继迹史书。徐氏十望其九,皆本于偃王,而秦后,迄兹无闻家,夭于柏翳之绪,非偏有厚,施仁与暴之报,自然异也。衢州故会稽大末也,民多姓徐氏,支县龙丘有偃王遗庙。或曰偃王之逃战,不之彭城,之越城之隅,弃玉几研于会稽之水。或曰徐子章禹既执于吴,徐之公旌子弟,散之徐、扬二州间,即其居立先王庙,云开元初,徐姓二人相属为刺史,帅其邯之同姓,改作庙屋,载事于碑。后九十年,当元和九年,而徐氏放复为刺史,放字达夫,前碑所谓今户部侍郎,其大父也。春行视农,至于龙丘,有事于庙,思惟本原,曰:故制朴,下窄不足以揭虔,妥灵而又梁桶赤白(阝多)剥,不治图像之威(黑乙),昧就灭藩拔级夷,庭木秃缺,祈吐日慢,祥庆弗下,州之群支,不获荫庥,余惟遗绍而户其土,不即不图,以有资聚,罚其可辞,乃命因故为新,众工齐事,惟月若日工告讫。功大祠于庙,宗卿咸序应,是岁,州无怪风、剧雨,民不夭厉,谷果完实,民皆曰耿耿祉哉,其不可诬,乃相与请辞京师,而谗之于石。辞曰:

秦杰以颠,徐由逊绵,秦鬼以饥,徐有庙存,婉婉偃王,惟道之耽,以国易仁,为笑于顽,自初擅命,其实几姓,历短詈长,有不偿王,课其利害,孰与王当,姑篾之墟,太永之里,谁思王恩,立庙以祀,王之闻孙,世世多有,惟临兹邦,庙土实守,坚峤之后,达夫廊之,王殁万年,如始拊时,王孙多孝,世奉王庙,达夫之来,先慎诏教,尽惠庙民,不主于神,惟是达夫,知孝之元,太末之里,姑篾之城,庙事时修,仁孝振声,宜宠其人,以及后生,嗟嗟维王,虽古谁亢,王死于仁,彼以暴丧,文追作诔,刻示茫茫。

《竹书记年》记载,周厉王三年时淮夷又曾侵洛。这种态势直到周宣王年间,终于又爆发一场大战。《诗经·大雅·常武》篇就记载了这件事。周朝出征的将领有南仲、皇父、程伯休父等,“王命卿士,南仲太祖,大师皇父,整我六师,以修我戎,既敬既戒,惠此南国。” “王谓伊氏,命程伯休父,左右陈行,戒我师族,率彼淮浦,省此徐土”,致使“徐方绎骚”、“震‘晾徐方”、“濯征徐方”,结果导致“徐方既来”、“徐方既同”、“徐方来庭”。战争的结果,是徐国彻底臣服于周王朝。

进入春秋之后,随着周王朝的日渐衰微和政治控制力的下降,中原地区各诸侯国纷纷并起,称雄争霸,征战不已,无暇南顾,而南方的楚国势力也刚刚开始兴起,尚未北上。处于这种政治真空之中的徐国,也趁时而起,兼并了周边的一些小国家,包括同姓的舒国等,开始了自己的复兴道路,并不断与北面的齐、鲁等国,南面的楚国,以至后来的吴国发生战争。随着齐、楚两国的逐渐强大和互相争霸,徐国变成了两国争夺的对象。开始时,过度靠近齐国,引起楚国不满,公元前646年春,楚人伐徐,虽有北方齐、曹等国军队来救,但还是失败了。随着桓公去世后,齐国地位和国力的下降,徐国的政治态度逐步向楚国靠拢。这又引起了北方大国晋国的不满,但由于晋、楚两国势力大致相当,一时难分胜负,在这种情况下,晋国接受了由楚国逃来的申公巫臣的建议,帮助新兴的吴国训练军队,以牵制楚国。据《左传》成公七年 (前584年)条记载,逐渐强大起来的吴国当年便“伐楚、伐巢、伐徐”。吴、楚在南方的争斗拉开帷幕,徐国力求保持中立,并与吴国保持良好的关系。如吴国人北上,必须经过徐国,每当此时,徐国都热情款待。一次,吴季札经过徐时,徐国君殷勤招待,见到季札携带的佩剑,十分喜欢,形之于色。等到季札回国时,徐国君已死,季札到徐国君墓前祭扫后,将佩剑挂在墓前树上。人们不解,季札解释说:“我知道徐君喜欢我的剑,可因为我那时是出使上国,没能给他,但我已心许之,现在回来,人虽已故去,就挂在他墓前吧。”

徐国的这种中立态度,引起楚国的严重不满。公元前538年,以楚国为首,会盟诸侯于申,会上,楚国将徐子(即徐国国君)抓了起来。那次参加会盟的有蔡、陈、许等国,还有顿、胡、沈(皆在河南安徽交界处)以及淮夷等。楚国又乘机攻克朱方。两年之后,徐仪楚朝聘楚国(传世有邻王义楚(金+瑞-王),向楚国输诚。

公元前530年,楚又伐徐,徐国的力量愈加衰弱,不得不反过来依附于楚国,以求苟延残喘。这样一来,又得罪了楚的宿敌齐国,公元前524年,齐便伐徐,使得徐不得不再转过来依附齐国。第二年,徐国又与宋、邾、那等结为盟国,以抵抗吴国北侵。在楚国的强大压力下,徐国最终投向楚国,这又大大激怒了楚的敌人吴国。公元前512年,吴派大军伐徐,筑防壅引水以灌徐国都城。城破,徐子章禹(亦作章羽),也就是徐偃王的十一世孙,“断其发,携其夫人”逃到楚国,楚国将其安顿在夷(今安徽亳县东南40里的城父集)。徐国正式灭国。

徐国灭亡后,徐氏族人仍秉承以国为氏,以氏为荣。虽遭灭国之祸,然此心不改,直到数百年后的秦汉时期,又以氏为姓。

灭国后的徐姓族人,一部分继续留在原地。一部入分吴,其中著名的如徐承还当上了吴国大夫,公元前485年曾率舟师从每上袭齐。一部分西迁和北迁,入今山东、河南、山西一带。其余相当部分南迁。开始时迁至余长,古名涂水,《读史方舆纪要》言“涂水即滁河”,也就是今安徽滁县的滁河。之后,又有一部分入渡过长江,进入苏南、浙江、江西、湖北境内。这从当地的一些地名及出土的与徐姓有关的青铜器铭文即可看出。浙江地区的杭州附近有余杭山,秦置余杭县,余与徐相通,前文已说过。湖州北有余不溪,溪上有余不亭,附近长兴有余干山,绍兴市南有会稽山,古称(涂土)山。湖北咸宁县有涂水,入江之处叫涂口,均可以为证。此外,在江浙一带还出土过若干青铜器,其中有几件可以明确考定为(余+都-者)器,即徐器。1979年4月,江西靖安县也曾出土过三件青铜器,可以认定为(余+都-者)器。

二、 迁徙分布

远古时期若木被封徐国的地方在今天的安徽凤阳县北部,这是徐姓的最早的发源地。在此地聚居的徐氏,在徐国灭亡的时候,已经是一个大姓了。后来他们纷纷向北方迁徙。大致经过汉魏晋南北朝直至隋唐,在我国北方的山东、河南等地形成了多处郡望。及古代的东海、高平、东宛等地。具体的迁播时间是:秦朝以前已迁入了山东。历史商有一个日本始祖徐福,也叫徐市,关于他渡海求不老神药的事,在历史上有多处记载,《史记》中的《秦始皇本纪》是这样记载的: “徐市,齐人,上书言海中有三神山,名曰蓬莱、方丈、嬴州,请地齐戒与童男女求之,于是遣市发童男女数千人,入海求之。”徐市访不老神药的故事,虽然在不同的史书记载中有一些出入,但却为两千多年以前的徐氏迁播于山东提供了有力的证明。东汉以前已有徐氏再迁播到今天的甘肃省境内。也就是说,在汉朝的时候,徐姓已经迁播于北方的广大地区。徐姓的南迁也比其他的姓氏要早一些。据《东海堂徐氏族谱》的记载,在汉桓帝时,有一世祖徐稚迁居江西南昌; 2、世祖迁居至浙江龙游;3世祖分居于浙江、江西、江苏等省的好多地方。二徐姓的大举南迁是从魏晋开始的,隋唐时期在我国的南方又有了进一步的繁衍发展。宋末,徐姓人再由江西石城迁至福建的上杭、连城等地。元朝的时候,徐姓主要繁衍于广东的丰顺、梅县、海丰等 地。总之,徐姓在秦氢汉的时候 主要分布在我国黄河下游地区,尤为山东繁衍得最为旺盛。从魏晋至唐代,徐姓主要繁衍于淮河及长江下游大部分地区,宋朝以后,已经分布于广大江南地区了。至于我国西南地区的徐氏的大量繁衍就是宋代以后的事了。

徐姓分布详介:

从夏朝至秦初,徐姓一直活跃于安徽、江苏、河南、山东的江淮地区。两汉魏晋南北朝时,徐姓已经发展到河北、山西、陕西、甘肃、江西、浙江、广西、四川、湖北等地。唐朝时,徐姓始人福建和广东

黄帝、颛顼、帝喾、尧、舜、禹分别是什么关系,他们的世系如何排?

说华夏族有五千年历史,是从黄帝执政时期开始算的,黄帝、炎帝作为华夏族的人文始祖,也不是凭空冒出来的,他们当然也有父亲和祖先,不过那...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