彝族为什么这么重视火?
按照彝族人的观念,人是火造就的,没有火就不会有人,有了火才有了世界,人生下来第一眼看到的是火塘里面的火光,人的一生中都有火的陪伴,人死的时候最后还是交给了火,所以,彝族人生死存亡都被视做是火的作用。
中国的少数民族彝族人崇尚火,对火有着神圣的情感。他们把火视为生命中重要的一部分,认为火是与太阳一样重要的东西。彝族人的一生与火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孩子呱呱坠地,要由长辈抱到火塘上方绕一绕,祈求孩子能得到火神“阿依迭古”的福佑;儿女长大成人或娶亲或出嫁,新人要从火盆上跨过去,意味着祛灾避邪,开始走上新生活;人死后采取火葬方式,在神职人员“毕摩”念诵的《指路经》中走向另一个世界。古代的彝族人用火来取暖、照明、防身、祭祀、庆祝和烹调食物,长年累月守护着火种,视火如生命的希望,光明的所在,明天的美好。因此,彝族人对火充满了敬畏与感激之情。黑有兴是彝族中颇有威望的人,周围的人称他为“阿贝”,也就是“阿爸”的意思。他告诉记者:
“我们彝族人家一年四季都要在堂屋中烧着一堆火。早上起床时,扒开头天晚上堆捂的炭火,用松毛点燃,这火就不能熄了。如果火熄了,就预示着某种不祥之兆,这个家庭就不好了。火塘是很神圣的,任何人不得从火塘上穿越过去或者是吐口痰,这会触犯了忌讳,要遭雷劈的。”
正因为对于火的崇拜,彝族由火而生发出了几千年文明史中许多不曾磨灭的痕迹。至今,楚雄的全体彝族人每到中国农历六月二十四,都会举行为期三天的盛况空前的节庆活动--“火把节”。
“火把节”古时侯又被称为“星回节”。“星回节”是怎么规定出来的呢?中国社会科学院彝族教授、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彝族文化研究所所长刘尧汉先生说:
“彝族使用十月太阳历来安排一年的播种和收获季节。这部如今堪称世界上最古老的太阳历法将一年分为十个月,一个月整整36天,全年365或366天,上半年的过年日就是‘星回节’。在彝族历史上,有一种以北斗星的转向定季节的天象测量仪,当测量仪上北斗星的尾巴指向将一年切为两半时,上半年的过年日'星回节’就到了。从‘星回节’那天开始的三天里,彝族村寨都会杀鸡宰羊,进行祭祀和扫除,并点燃火把围着篝火通宵达旦地进行歌舞欢庆活动,以祛祸避邪,祈求全年都有好日子。‘星回节’就是‘火把节’。”
“火把节”来临之时,彝族村寨的男女老少都穿上艳丽的民族服装,欢欢喜喜地聚集到高处开阔的平地上,进行摔跤、斗牛、打磨秋等活动,举家上下走亲访友,当夜幕来临之时,人们三五成群围着一堆堆篝火跳脚、对歌和撒火把。面对熊熊燃烧的火焰,尽情抒发欢乐之情,(歌声起)还要唱出这样的歌曲:“月亮出来罗,弦子调好罗,罗哩罗,罗哩罗哩罗……月亮圆又圆,月亮露笑脸,我们大家一起跳,歌唱丰收年”。
彝族人民聚居筑有栅栏等防守工事的山庄。
彝族的房屋结构有的地区和周围汉族相同,凉山彝族居民住房多用板顶、土墙;广西和云南东部彝区有形似“干栏”的住宅。
土掌房——彝族独特的民居建筑:彝族的“土掌房”与藏式石楼非常相似,一样的平顶,一样的厚实。所不同的,是它的墙体以泥土为料,修建时使用夹板固定,填土夯实逐层加高后形成土墙(即所谓“干打垒”)。平顶的制作也与石楼相似,也具备晒场的功能。土掌房分布在滇中及滇东南一带。这一带土质细腻,干湿适中,为土掌房的建造提供了大量方便易得的材料和条件。
彝族住房多为三间或五间。正中一间为堂屋,是家庭成员聚会之所,亦为接待客人之所。靠墙壁左侧,设一火塘,火塘边立石三块成鼎状,锅支其上,称为“锅庄”。锅庄严禁人踩踏跨越,否则认为不吉。锅庄上方,以蔑索吊一长方形木架,上铺竹条,作烘烤野兽干肉或蒜头、花椒、辣子之用。火塘用以煮饭、烧茶、取暖和照明。彝族一家老幼,常围火塘而坐,叙天伦之乐,火塘成为彝族传递文化的场所。一般彝族人家,则在火塘边铺一草席,身裹披毡而眠。
彝族是我国少数民族人口较多的一个民族。人口6500万,居全国第六位。主要分布在云南、四川和贵州三省。其中以四川凉山州、云南楚雄州人口最为密集。是西南地区人口最多的一个少数民族。其居住特点为小聚居,大分散。彝族是古羌戎的后裔,有着灿烂的文化和悠久的历史,从唐朝起便有了自己的文字及流芳百世的诗歌典籍,其发展源头可追溯到170万年前云南的“元谋猿人”时代,是它拉开了中国历史的序幕。
文化是一个民族历史的积淀。在社会发展的长河里,它不仅是各个时期一种物质和精神的反映,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反映会渗透到文化中的其它领域,对其产生深远的影响。以下是彝族聚居地两种较为古老的风俗文化。
1、家支
“家支”彝语称“此伟”,是“家”和“支”的总称。家由于人口繁衍,按血缘系统,后代分为大支和小支,小支以下是一夫一妻制的个体家庭,它是家支连环中的基本单位。家支的名称一般以共同的男性祖先的名字来命名,并且编成家谱,世代相传。因此,各成员之间关系密切,有着浓厚的认同感。家支的社会功能主要是:对内互助协调,加强内部团结,保持血缘的延续性,对外增加对其它家支侵犯的防御能力和本家支的扩张能力,使自身不断发展壮大。每个家支都有自己独立的领域,森林、牧场和火葬场等是本家支的公共财产,外家支的人不得侵占使用,否则将导致冤家械斗。彝族的家支中没有专门的组织机构,但有严格而详细的习惯法来规范成员的行为。彝语叫“节伟”,它包括土地、买卖、婚姻、家庭等多个内容。家支内各成员包括头人普遍都自觉遵守这些法规,但如发生纠纷或触犯法规,则由本家支中见多知广,德高望重的头人出面调解或按章执法。彝族家支的作用是全面而深远的,在它无所不包的体制中,强烈的集体意识和长期的冤家械斗,对彝家传统村寨的形成和选址以及民居的布局及其形式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和影响。
2、宗教
彝族的宗教一直处于一种古老的原始状态,其核心思想是众神论。在众多的信仰中,祖先崇拜和自然崇拜是最普遍的。在一些混居地区这种崇拜还融入了道教和佛教的某些思想。
祖先崇拜的思想基础是“三魂论”和“祖界”观念,彝族的先辈普遍认为已故祖先具有三个灵魂,它们各有不同的归宿。其一守候坟地,其二回祖界与先祖灵魂相聚,其三留在家中供奉祖先的灵位上,它们三个融为一体影响和左右着后代的祸福兴衰。“祖界”是指祖先灵魂最理想的归宿,在这里,后世各代先祖的灵魂才能与始祖相聚永远。彝族这种既朴实又深遂的思想观念是彝家阳宅(民居)和阴宅(坟墓)典籍的主要依据,也是彝族各种祭祖活动形成的基础。
在彝族的祖先看来,自然界中的火、石、树、水、日月等等都是有生命的,并且是通人性的,因此他们为了使自己的生活风调雨顺,牛羊满圈,他们崇拜所有的神灵,即自然崇拜,但在这些众神中,“火”却是他们最崇拜的对象之一。
彝人对火虽然存在着这种矛盾的心态,但他们坚信灾难是人们对神灵的不忠而造成的,只要人们尊重它、崇拜它,火神就会降福于人。每年“火把节”彝家村寨中欢腾的“火龙”和彝族民居中不灭的火塘就是对火神崇拜的最典型的表现。
彝族的风俗习惯是服饰、饮食、待客之礼。
彝族男子服饰一般为对襟、短衣、长裤,女子服饰既有长衫、中长衫、短装,还有外套坎肩,头饰以银泡、绒线做花,服饰图案以自然纹居多,几何纹次之。彝族的饮食主要以土豆、玉米、荞麦、大米为主,副食有肉食类、豆类、蔬菜类等。彝族的酒有坛坛酒、桶酒、水酒等,凉山彝族喜欢吸兰花烟,其他地区的彝族多喜吸叶子烟。彝族的待客之礼是打羊、打牛,只要有客人到,就会杀牲待客,根据来客的身份、亲疏程度分为牛、羊、猪、鸡等,杀之前还要把活牲牵到客人之前让客人过目再宰杀,以示对客人的敬重。
近代,佛教、道教、天主教在个别彝族地区有传播,但彝族信仰万物有灵,崇拜神灵、祖先、图腾的固有宗教影响仍很深。
神灵崇拜。信仰在神、地神、水神、石神、山神、火神及日月星辰诸神。彝族认为宇宙万物为天神所造,土地为衣食之源,水神主宰田地不受水旱之灾,火神可以驱邪等。彝族民间皆有祭天习俗,小凉山彝族男子蓄小辫使其竖立,象征天神“天菩萨”;巍山县彝族正月初一要祭地母、祭火,称“祭火龙太子”;弥勒县西山彝族农历九月择示地神;寻甸县彝族在祭祖时要祭水神;永仁县彝族正月初二要举行“火神会”,彝族的火把节同时也是祭火节;昆明西山的黑彝在正月二五要杀猪祭星辰,白彝有祭太阳菩萨的习俗。
祖先崇拜。彝族认为人的灵魂不死,通过火葬可灭形骸,使灵魂解脱出来,独立存在或栖附他物,游离的鬼魂被称为鬼。已故父母之灵是善鬼。重葬仪和崇尚祭祖,认为可庇佑子孙后代兴旺昌盛。父(母)死后,一般都要举行停尸、跳丧舞、毕摩念经、亲友吊祭、择日出丧、毕摩给亡灵指路、立灵牌等仪式。祭祖有日常祭祀、节日祭祀、超度祭祀3种。
图腾崇拜。彝族盛行图腾崇拜,主要是竹崇拜、松树崇拜、葫芦崇拜及鸟兽崇拜。富宁县彝族认为本族与竹有血缘上的联系,每村都种一棵兰竹,农历四月二十举行祭竹大典;澄江县彝族视青松和栗树为神林,三月初三全村举行大祭;楚雄、红河地区彝族传说祖先在洪水泛滥时藏于葫芦而传人烟,故以葫芦作为祖先崇拜的实物在家供奉;新平彝族各家以鸟兽的一种作为自己的祖先,每逢节日或祈祷时要献祭。哀牢山彝族崇拜虎,衣饰图案与虎有关,妇女围腰绣有虎头,小孩戴虎帽,老人穿虎头鞋。双柏县彝族正月初八举行“跳虎节”。
彝族认为鬼魂是灾难的象征,附于各种物体上要作崇,凡遇灾荒、疾病都认为系恶鬼所致,因而相信招魂、放魂、摄魂的巫术。过去人生病不用医药,而是请毕摩驱鬼除邪。相信卜卦以择吉凶,婚丧及生产都有许多禁忌。毕摩为彝族宗教的祭司,主持宗教活动并教授彝文,翻译彝经,为人占卜。地位低于毕摩的巫师,称为苏尼或么尼。
火把节去彝族人家里做客需要注意些什么
火把节去彝族人家里做客需要注意
1、孕妇不去他人婚礼;
2、不要乱扔粮食;
3、不要靠近他们家的灵牌;
4、不要走在田地里;
5、白天不能点火把;
6、屋里不能吹口哨;
7、女人不能摸男人的头;
8、不能坐在堆放东西的下方和左面;
9、对婴儿不能说胖,重,漂亮;
10、一定要喝主人敬的酒。
彝族火把节的习俗:
节前:每家每户都准备食品。期间,各村寨以干松木和松明子扎成大火把竖立寨中,各家门前竖起小火把,入夜点燃,村寨一片通明;同时人们手持小型火把成群结队行进在村边地头、山岭田埂间,将火把、松明子插于田间地角。最后青年男女会聚广场,将许多火把堆成火塔,火焰熊熊,人们围成一圈,唱歌跳舞,一片欢腾,彻夜不息。火把节的主要活动在夜晚,人们或点燃火把照天祈年,除秽求吉,或烧起篝火,兴行盛大的歌舞娱乐活动。节日期间,还有赛马、斗牛、射箭、摔跤、拔河、荡秋千等娱乐活动,并开设贸易集市。
火把节一般历时三天三夜,第一天为“都载”,意为迎火。这一天,村村寨寨都会打牛宰羊杀猪,以酒肉迎接火神,祭祖,妇女还要赶制荞馍、糌粑面,在外的人都要回家吃团圆饭,一起围着火塘喝自酿的酒,吃坨坨肉,共同分享欢乐和幸福。夜幕降临时,临近村寨的人们会在老人选定的地点搭建祭台,以传统方式击打燧石点燃圣火,由毕摩诵经祭火。然后,家家户户,由家庭老人从火塘里接点用蒿杆扎成的火把,让儿孙们从老人手里接过火把,先照遍屋里的每个角落,再田边地角、漫山遍野地走过来,用火光来驱除病魔灾难。最后集聚在山坡上,游玩火把,唱歌跳舞,做各种游戏。
火把节第二天为“都格”,意为颂火、赞火,是火把节的 。天刚亮,男女老少都穿上节日的盛装,带上煮熟的坨坨肉、荞馍,聚集在祭台圣火下,参加各式各样的传统节日活动。成千上万的人聚集在一起,组织赛马、摔跤、唱歌、选美、爬杆、射击、斗牛、斗羊、斗鸡等活动。姑娘们身着美丽的衣裳,跳起“朵洛荷”。在这一天,最重要的活动莫过于彝家的选美了。年长的老人们要按照传说中黑体拉巴勤劳勇敢、英俊潇洒的形象选出美男子。选出像妮璋阿芝那样善良聪慧、美丽大方的美女。当傍晚来临的时候,上千上万的火把,形成一条条的火龙,从四面八方涌向同一的地方,最后形成无数的篝火,烧红天空。人们围着篝火尽情地跳啊唱啊,一直闹到深夜,场面盛大,喜气浓烈,因此享有"东方狂欢节"的美誉。当篝火要熄灭的时候,一对对有情男女青年悄然走进山坡,走进树丛,在**的油伞下,拨动月琴,弹响口弦,互诉相思。故也有人将彝族火把节称作是"东方的情人节"。
火把节的第三天,彝语叫“朵哈”或“都沙”,意思是送火。这是整个彝族火把节的尾声。这天夜幕降临时,祭过火神吃毕晚饭,各家各户陆续点燃火把,手持火把,走到约定的地方,聚在一起,搭设祭火台,举行送火仪式,念经祈祷火神,祈求祖先和菩萨,赐给子孙安康和幸福,赐给人间丰收和欢乐。人们舞着火把念唱祝词,"烧死瘟疫,烧死饥饿,烧死病魔,烧出安乐丰收年"以祈求家宅平安、六畜兴旺。这时还要带着第一天宰杀的鸡翅鸡羽等一起焚烧,象征邪恶的精灵和病魔瘟神也随之焚毁了。然后找一块较大的石头,把点燃的火把、鸡毛等一起压在石头下面,喻示压住魔鬼,保全家人丁兴旺,五谷丰登,牛羊肥壮。最后,山上山下各村各寨游龙似的火把聚在一起,燃成一堆大篝火,以示众人团结一心,共同防御自然灾害。
去彝族人家做客应该注意什么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风俗习惯和禁忌
一行为禁忌:
1、忌骑马遇人不下马。
2、忌孕妇来往于他人婚礼。
3、未满月的婴儿忌见狐臭之人。
4、不准用脚蹬锅庄石,更忌从火塘上方跨过。
5、忌用粮食在手中抛玩。
6、忌打布谷鸟。
7、灵牌是祖灵的化身,禁外人挨近或不洁之物摆放周围。
8、忌订婚、过年所杀的猪羊等畜无胆汗或脾脏暗淡翻卷。
9、忌杀牲时未先烧内祭祖先,而先被狗、猫、鸡碰著。
10、忌火把节时,在田地中间随意走动,如此会招来虫灾。
11、忌白天点着火把到处走动,忌从屋里相继点着两把火把走出。
12、家中有人出门远行,忌随后扫垃圾出门。
13、忌在屋内弹口弦、吹口哨,夜间不关门。
14、禁砍神树或在神树旁高声喧哗打闹。
15、忌锄、斧一起扛或搁放在一起。
16、忌与人有冤仇时当着对方的面折断树枝、吐口水、打鸡、打狗、砍扫把、拍打头帕。
17、不能随意抓摸男子的“天菩萨”。
18、不许妇女抚摸男人的头,更不准从男人帽子上跨过。
19、忌当众放响屁。
20、到彝家作客,不能坐在堆放东西和睡铺的下方和左方。
21、主人酒肉款待,客人要品尝,以示谢意。
二语言禁忌:
1、忌对婴儿用“胖”、“重”、“漂亮”之类赞词。
2、忌在众人面前直言小便、大便、放屁、生育之类的话,更忌口头禅中带有类似两性生殖器内容的语言。
3、忌翁媳和兄媳之间随意开玩笑。
4、忌随便与毕摩、苏尼嘻笑打闹。
5、忌在家人外出时说不吉利的话。
6、忌在人有病时说死伤之类的话。
7、忌无故恶语咒骂他人。
三饮食禁忌:
1、禁食马、骡、狗、猫、猴、蛇、蛙等肉。
2、忌食搅拌时筷子折断的食物。
3、拉羊到堂屋备杀时,羊突然叫者忌食。
4、忌吃粮种。
5、鸡跳过的饭菜忌食。
6、忌用镰刀割肉而食。
7、男子忌食推磨时磨轴折断的面粉。
8、禁孕妇吃獐肉、兔肉,禁小孩吃鸡胃、鸡尾、猪耳、羊耳。禁吃鸡回肠。
9、忌烧荞面粑、包谷粑从火塘右侧(客位方)放入取出。
10、彝族人招待客人以酒为上品,在饭桌上,彝族人都要热情劝酒,和你倾心相谈,有“无酒不成敬意”之说。若主人敬酒不喝,就会被认为看不起他。
彝族人怎么过火把节彝族火把节是彝族最隆重盛大的传统节日,每年农历六月二十四至二十七日,彝族各村寨都要举行隆重的祭祀活动,祭天地、祭火、祭祖先、驱除邪恶,祈求六畜兴旺、五谷丰登,体现了彝族人民尊重自然规律,追求幸福生活的美好愿望。
火把节是云南民族村除泼水节以外的品牌大型节庆活动。每年火把节期间,景区都会推出一些别具特色的节庆活动。在保留“祭火、巡游、斗牛、火把打跳以及 火把狂欢”等原有活动的基础上,今年火把节还特别邀请了彝族哑巴表演队、白族唢呐乐队、斗羊队等,进一步丰富和营造“精彩火把节、经典火把节、欢乐火把节”三个时间段。同时还新推出了“火把节选美、纳西族东巴祭火、火把跳赛”等专案。
除了阵容强大的少数民族拦门敬酒迎宾和彝族花腰歌舞、三道红、大三弦等乐器伴奏外,还有 好看的牛王争霸,斗羊比赛, 热闹的彝族祭火仪式,将民间民俗的味道彻底还原,让游客感受多个少数民族的 四射,体验独具特色的狂欢盛事。
准备
佳节之前,各家都要准备食品;在节日里纵情欢聚,放歌畅饮。火把节期间,各村寨以干松木和松明子扎成大火把竖立寨中,各家门前竖起小火把,入夜点燃,村寨一片通明;同时人们手持小型火把成群结队行进在村边地头、山岭田埂间,将火把、松明子插于田间地角。远处望去,火龙映天,蜿蜒起伏,十分动人。最后青年男女会聚广场,将许多火把堆成火塔,唱歌跳舞,彻夜不息。
选人
彝族火把节的重要节目之一是选俊男靓女。彝族有着自己独特的审美观,评委由民间的德高望重的老人组成,评选结果绝对公正。俊美的条件不仅要看外形还要看言行品德。如美女的条件是:头发浓黑、眉毛浓、眼睛大、鼻梁高、脖子长、面板细腻红润,身材匀称(不能太瘦)、言谈举止得体、人品好、勤劳等多种条件。俊男的条件又不同:勇猛善战,仪表堂堂,体魄雄健。言行要有风度,头梳英雄结,佩带英雄带和宝剑,身披黑色羊毛斗篷,手牵骏马。如今,这是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每年火把节都要进行的比赛。
狂欢
火把节一般历时三天三夜,第一天为"都载",意为迎火。这一天,村村寨寨都会打牛宰羊杀猪,以酒肉迎接火神,祭祖,妇女还要赶制荞馍、糌粑面,在外的人都要回家吃团圆饭,一起围
表现彝族的国画作品-作者狄少英
着火塘喝自酿的酒,吃坨坨肉,共同分享欢乐和幸福。夜幕降临时,临近村寨的人们会在老人选定的地点搭建祭台,以传统方式击打燧石点燃圣火,由毕摩(祭司)诵经祭火。然后,家家户户,由家庭老人从火塘里接点用蒿杆扎成的火把,让儿孙们从老人手里接过火把,先照遍屋里的每个角落,再田边地角、漫山遍野地走过来,用火光来驱除病魔灾难。最后集聚在山坡上,游玩火把,唱歌跳舞,做各种游戏。
火把节第二天为"都格",意为颂火、赞火,是火把节的 。天刚亮,男女老少都穿上节日的盛装,带上煮熟的坨坨肉、荞馍,聚集在祭台圣火下,参加各式各样的传统节日活动。成千上万的人聚集在一起,组织赛马、摔跤、唱歌、选美、爬杆、射击、斗牛、斗羊、斗鸡等活动。姑娘们身着美丽的衣裳,跳起"朵洛荷"。在这一天,最重要的活动莫过于彝家的选美了。年长的老人们要按照传说中黑体拉巴勤劳勇敢、英俊潇洒的形象选出美男子。选出像妮璋阿芝那样善良聪慧、美丽大方的美女。当傍晚来临的时候,上千上万的火把,形成一条条的火龙,从四面八方涌向同一的地方,最后形成无数的篝火,烧红天空。人们围着篝火尽情地跳啊唱啊,一直闹到深夜,场面盛大,喜气浓烈,因此享有"东方狂欢节"的美誉。当篝火要熄灭的时候,一对对有情男女青年悄然走进山坡,走进树丛,在**的油伞下,拨动月琴,弹响口弦,互诉相思。故也有人将彝族火把节称作是"东方的情人节"。
火把节的第三天,彝语叫"朵哈"或"都沙",意思是送火。这是整个彝族火把节的尾声。这天夜幕降临时,祭过火神吃毕晚饭,各家各户陆续点燃火把,手持火把,走到约定的地方,聚在一起,搭设祭火台,举行送火仪式,念经祈祷火神,祈求祖先和菩萨,赐给子孙安康和幸福,赐给人间丰收和欢乐。人们舞着火把念唱祝词,"烧死瘟疫,烧死饥饿,烧死病魔,烧出安乐丰收年"以祈求家宅平安、六畜兴旺。这时还要带着第一天宰杀的鸡翅鸡羽等一起焚烧,象征邪恶的精灵和病魔瘟神也随之焚毁了。然后找一块较大的石头,把点燃的火把、鸡毛等一起压在石头下面,喻示压住魔鬼,保全家人丁兴旺,五谷丰登,牛羊肥壮。最后,山上山下各村各寨游龙似的火把聚在一起,燃成一堆大篝火,以示众人团结一心,共同防御自然灾害。
活动
火把节期间举行传统的摔跤、斗牛、赛马等活动。这些活动,来源于英雄黑体拉巴战胜魔王(或天神)的传说,这位英雄与魔王摔跤、角力,还教人点燃火把烧杀恶灵所化的蝗虫,保护了村寨和庄稼。为纪念这一事件,每年火把节,就要象征性地复演传说中的故事,渐渐成为节日活动的主要内容。
火把节时彝族人放假吗火把节相当于彝族人的新年(汉人的春节),我曾在四川的彝族自治州过一次火把节,全城统一放假三天,包括交警和各企事业单位。如过春节般,三天放鞭炮,吃丰富的食物庆祝。
彝族人2012年火把节什么时候农历6月24日,一查农历就知道了
火把节是彝族人民什么象征?, 火把节表达了彝族人民的什么
火是彝族追求光明的象征。
彝族的图腾崇拜是火,象征似火一般的热情和生生不息,彝族举行火把节是图腾崇拜的一种仪式。
火把节由来传说不一。一说天神与地神斗争,人们用火把助地神灭虫战胜天神。一说出自《南诏野史》及师范《滇系》。这两书载:南诏首领皮罗阁企图并吞另五诏,将会五诏首领集会于松明楼而焚杀,邓赕诏妻慈善谏夫勿往,夫不从而被杀,慈善以精明的智慧和对丈夫执著的爱恋,找到丈夫的尸体并顺利安葬,滇人以是日燃炬吊之。石林彝族撒尼人视火把节为纪念民众与恶魔斗争胜利的节日;武定彝族认为过火把节是要长出的谷穗像火把一样粗壮。后人以此祭火驱家中田中鬼邪,以保人畜平安。
彝族火把节是彝族最隆重盛大的传统节日,每年农历六月二十四至二十七日,彝族各村寨都要举行隆重的祭祀活动,祭天地、祭火、祭祖先、驱除邪恶,祈求六畜兴旺、五谷丰登,体现了彝族人民尊重自然规律,追求幸福生活的美好愿望。
火把节一般历时三天三夜,第一天为"都载",意为迎火。这一天,村村寨寨都会打牛宰羊杀猪,以酒肉迎接火神,祭祖,妇女还要赶制荞馍、糌粑面,在外的人都要回家吃团圆饭,一起围着火塘喝自酿的酒,吃坨坨肉,共同分享欢乐和幸福。夜幕降临时,临近村寨的人们会在老人选定的地点搭建祭台,以传统方式击打燧石点燃圣火,由毕摩(祭司)诵经祭火。然后,家家户户,由家庭老人从火塘里接点用蒿杆扎成的火把,让儿孙们从老人手里接过火把,先照遍屋里的每个角落,再田边地角、漫山遍野地走过来,用火光来驱除病魔灾难。最后集聚在山坡上,游玩火把,唱歌跳舞,做各种游戏。
火把节第二天为"都格",意为颂火、赞火,是火把节的 。天刚亮,男女老少都穿上节日的盛装,带上煮熟的坨坨肉、荞馍,聚集在祭台圣火下,参加各式各样的传统节日活动。成千上万的人聚集在一起,组织赛马、摔跤、唱歌、选美、爬杆、射击、斗牛、斗羊、斗鸡等活动。姑娘们身着美丽的衣裳,跳起"朵洛荷"。在这一天,最重要的活动莫过于彝家的选美了。年长的老人们要按照传说中黑体拉巴勤劳勇敢、英俊潇洒的形象选出美男子。选出像妮璋阿芝那样善良聪慧、美丽大方的美女。当傍晚来临的时候,上千上万的火把,形成一条条的火龙,从四面八方涌向同一的地方,最后形成无数的篝火,烧红天空。人们围着篝火尽情地跳啊唱啊,一直闹到深夜,场面盛大,喜气浓烈,因此享有"东方狂欢节"的美誉。当篝火要熄灭的时候,一对对有情男女青年悄然走进山坡,走进树丛,在**的油伞下,拨动月琴,弹响口弦,互诉相思。故也有人将彝族火把节称作是"东方的情人节"。
火把节的第三天,彝语叫"朵哈"或"都沙",意思是送火。这是整个彝族火把节的尾声。这天夜幕降临时,祭过火神吃毕晚饭,各家各户陆续点燃火把,手持火把,走到约定的地方,聚在一起,搭设祭火台,举行送火仪式,念经祈祷火神,祈求祖先和菩萨,赐给子孙安康和幸福,赐给人间丰收和欢乐。人们舞着火把念唱祝词,"烧死瘟疫,烧死饥饿,烧死病魔,烧出安乐丰收年"以祈求家宅平安、六畜兴旺。这时还要带着第一天宰杀的鸡翅鸡羽等一起焚烧,象征邪恶的精灵和病魔瘟神也随之焚毁了。然后找一块较大的石头,把点燃的火把、鸡毛等一起压在石头下面,喻示压住魔鬼,保全家人丁兴旺,五谷丰登,牛羊肥壮。最后,山上山下各村各寨游龙似的火把聚在一起,燃成一堆大篝火,以示众人团结一心,共同防御自然灾害。
彝族人民为什么要过“火把节”火把节是彝族人民传统的盛大节日,就像我们过春节一样。每年农历六月二十四这天清晨,彝族的男女老少都穿起节日盛装,也就是最最漂亮的衣服,聚集在一起,白天喝酒庆祝,进行斗牛、摔跤、赛马、射箭等活动。到了晚上,要举行篝火晚会,就是把一堆木头点着,大家围着这堆火唱歌、跳舞,还要高举火把游行。数也数不清的火把在田地里、山林间穿越游动,景色非常美丽。小伙子们吹起笛子,弹起动人的月琴和大三弦,和姑娘们跳起优美欢快的“阿细跳月”的舞蹈。火把节是怎么来的,彝族人民为什么要过火把节呢?传说是为了纪念一位聪明、坚贞、抗暴而死的古代女英雄。它反映了彝族人民驱除邪恶,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
每年农历六月二十四,我国西南地区的彝族人民都要举行传统的“火把节”。过节这天,小伙子们用青布或蓝布缠头,扎成“英雄结”,姑娘们穿上百褶裙,聚集到寨中的广场上去。广场上用干柴、松枝垒起塔形的柴堆,一根三四丈高的翠木竖在堆中央,木头顶上挂著一串串红花。男女老少在晚饭后都手执火把到广场点燃柴堆,在锣鼓声中围着熊熊烈火唱歌、跳舞。
为什么彝族人民要过火把节呢?传说很久以前,彝族有个叫朵阿惹恣的青年,他力大无比,经常用自己的力气为寨民们做好事,彝家百姓十分喜爱他。天上的大力神知道了,硬要与朵阿惹恣比武,于是两人在一片广阔的山坡上展开了一场较量。寨民们在山坡上摆上了香案,祈祷朵阿惹恣能够获胜。小伙子们弹著三弦、姑娘们唱着歌为自己的英雄助威。彝家朵阿惹恣与大力神在山坡上斗了整整三天三夜,终于战胜了大力神,把他摔倒在山坡上。大力溼润内失败后,恼羞成怒,从香案里抓起了一把香灰,香灰变成了无数会飞的蝗虫,飞到地里祸害庄稼。英雄朵阿惹恣让人们找来松枝,扎成火把,点燃后将那些吞食庄稼的蝗虫统统烧死了。
朵阿惹恣与大力神摔跤的日子是农历六月二十四。因此,每年这天,彝家人都要点燃火把举行摔跤、跳舞等娱乐活动,以此纪念英雄朵阿惹恣和庆祝丰收。
彝族为什么这么重视火?
本文2023-10-01 13:00:51发表“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lezaizhuan.com/article/1484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