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成祖朱棣如何上位

栏目:资讯发布:2023-09-22浏览:6收藏

明成祖朱棣如何上位,第1张

朱棣,男,中国明朝汉族人,生于1360年-1424年,享64岁。1402-1424年在位,共22年。朱棣是朱元璋的第四个儿子,在他当为皇帝之前,当时的皇帝是朱棣大哥的儿子朱允炆。

建文四年(1402年)六月十七日,明朝的第二个皇帝朱允炆,他的亲四叔朱棣、以“清君侧”为名起事的燕王朱棣“靖难”成功,正式登基称帝,第二年改元永乐。从此,官方记载中,少了一位温文尔雅的惠帝,多了一位雄才大略的成祖。

那么,历史上的这一段真实的故事,究竟是朱棣篡权还是本来就是皇帝的继承人呢

史载,在登基之前,朱棣的心里充满了期待和忐忑。

四年前,即建文元年七月初五日的凌晨,朱棣正式扯起了“靖难”之旗,宣布废除建文年号,改称本年为“洪武三十二年”。从这一刻起,他才真正地感觉到自己走上了一条无法回头、只能胜利的道路—虽然他喊出的口号是“奉天靖难”,但却矢口否认自己“谋逆”。

形势异常危急。北京城的四周要塞,都已经被朝廷派来的亲信重兵把守,军队加起来达十万之多,而朱棣所能支配的却只有燕王府的八百名亲兵,双方实力悬殊,无法武力对决。对此,朱棣的策略是阴谋加闪电出击。

前一天,即七月初四日下午,朱棣用计将领兵包围王府的张昺、谢贵骗入王府斩杀,府外守兵群龙无首。五日凌晨时分,朱棣果断起事,命手下大将张玉和、朱能迅速出动,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一夜之间占领九门,城内明军纷纷投降,第二天,北京大定。

战火终于烧了起来。从表面上看,朱棣虽旗号打得漂亮,很能蛊惑人心,但力量终究有限。对方是名正言顺的一国天子,拥有理直气壮的正义和集天下于一身的各种资源。而朱棣是叛逆之师,以数百人起事,以北京城一隅而对全国,胜负之势似乎不难判断。然而,他仍然底气十足,从一开始就端着一副异于常态的冷静。

八月十二日,洪武朝唯一一位躲过朱元璋屠杀的开国宿将耿炳文,率领三十万大军北上平叛。出师一月,即兵败定城。十月,建文帝换将李景隆,代替耿炳文领兵五十万,再征再败。到建文二年五月时,水陆重镇德州失守,城内百万石粮食及无数兵器尽为燕军所得,南军一败涂地。在此期间,作为一名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朱棣运筹帷幄、指挥若定,对战争的判断、分析和决策水平,毫不逊于其父朱元璋。

反观南京城内的小皇帝朱允炆,虽然看似满腹经纶,韬略过人,一上台便雷厉风行地大力削藩,实际却是多谋寡断,毫无权谋之术。这在他与朱棣对决的过程中展现得尤为突出。从一开始的掩耳盗铃,放回朱棣的三个儿子,以为能使朱棣降低戒心,“示彼不疑”,实则是给燕王大送定心丸;到关键时刻,识人不明,任命朱棣的心腹张信掌北平都指挥使司,让其监视朱棣,实则是与虎谋皮;再到出征之前告诫将士“毋使朕有杀叔父名”的妇人之仁,绑自己人手脚,授敌人于盾甲……类似情形,不一而足,失败的迹象已经非常明显。

六百年后,回顾整个靖难之役的历史,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出,这场叔侄二人的生死对决,抛去了价值观道德情感上的讨伐,朱棣的胜利完全是理之必然、势之所趋,早在朱元璋“龙驭上宾”时,就已经注定了。

朱元璋独特的集权方式,造成了他死后朱允炆面对的窘迫局面。他大开杀戒,杀光一切可能会危及他或他子孙手中权力的文臣武将。无论是同起草莽、忠心耿耿的元勋,还是计定乾坤、辅国佐君的良臣,或者能征善战、勇冠三军的宿将,一一被他除尽,丝毫不考虑第二梯队人才的培养和接替。与此同时,他还收回一切尽可能的权力,集中在帝王手中。因此,当他死后,等到建文帝继承大统时,除了一柄权力空前巨大的帝国权杖外,身边竟没有一个经得起考验的文武英才。以至于靖难之役发生后,当燕王朱棣听说李景隆被任命为平叛大将军,领兵五十万来征时,忍不住替朱允炆“担心”道:“(此人)智疏而谋寡,色厉而中馁,骄矜而少威,忌刻而自用。未尝习兵,不见大战。以五十万付之,是自坑之也。”这应该不是一个玩笑。

而且对朱元璋来说,这应该还不是最大的打击,最大的应该是他日夜精思、机关算尽,预防了一切外人,却唯独没有防到萧墙之祸。他精心打造的拱卫帝室的防火墙,末了却将武器对准了自己钦定的接班人。

帝权的本质就是家族统治,是唯一的一个家族统治天下所有的家族。但是往往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为了照顾某种平衡和附带的利益分红,家族的范围可能会相当宽泛。可这些到了朱元璋这里就行不通了。朱元璋偏执地认为,只有血管里流着的是他朱家的血,而且是直系的,方可以分享权力。所以,明朝建国后,异姓的徐达们必须死,同姓的李文忠(朱元璋的外甥,曾经也姓朱)们也必须死—不管他们为自己流过多少血,同自己患过多少难。而他自己的子孙后代们无论是否出过力,都可以大大方方地被封王。

更重要的是,朱元璋对子孙的封王还不是虚封,而是实封,即亲王不仅拥有自己的领地,还有属于自己的军队,是实实在在的小国王。朱元璋不惜一切分封权力,目的是打算靠这些有枪又有炮的藩王来帮助自己“皇图永固”。打一个通俗的比方就是,朱元璋用尽一切方法打造了一个黄金庄园。为了防止别人偷钱或分钱,他干脆不用管家和下人,只允许自己一人打理,并且规定,他死后,庄园的唯一继承人也只能这样做。与此同时,为了防止盗贼,他允许其他儿子们都拿着武器来护庄。这样一来,既保证了自己的财产不外流,也保证了庄园固若金汤,无人可撼。

设计固然巧妙,但他完全忽视了一点,即诸藩王有无个人野心、那些拿着大刀长矛的其他儿子们是不是永不眼红庄园的持有者。

现实永远是残酷的。洪武三十一年之前,有朱元璋这根定海神针在,燕王们只能老老实实地看门,世界风平浪静。可是江山易主之后,新皇帝年仅22岁,并且在朱元璋纯正的儒家教育下,他还是一个文雅、浪漫、充满理想主义的书生。这就不能不使那些在各自王国里积累了丰富政治、军事经验,雄心万丈的叔父藩王们心潮上涌了。

建文三年十二月,朱棣第四次出师南下。这一次出师,他一如既往地发挥着自己高超的战争智慧,并取得了最终胜利。

在此之前,朱棣的“靖难”策略是稳扎稳打,步步为营,即由北至南,一步步征服天下。但是在山东屡屡被南军大将铁铉和盛庸顽固纠缠后,他发现,争城争池的拉锯战远不如轻骑奇袭的效果好。于是,他决定绕道山东,逼近徐、淮,一路绝不打攻坚之战,直扑南京而去。

建文四年五月二十日,扬州城不战而降。南京危矣。二十多天后,六月十三日,守金川门的谷王朱橞和李景隆,开门投降,南京沦陷,朱棣胜得一塌糊涂。

取得胜利后,朱棣的日子相当难熬。《明史》载:“是日,王分命诸将守城及皇城,还驻龙江,下令抚安军民。”朱棣死后,仁宗朱高炽御制的“长陵功德碑”也记道:“皇考虑惊乘舆,驻金川门,遣人奉章,言所不得已来朝之故。奸臣苍黄,知罪不宥,闭皇城门不内,而胁建文君自焚。皇考闻之大惊,发众驰救,至已不及。皇考仰天恸哭曰:‘臣之来也,固将清君侧之恶,用宁邦家,何不寤耶’遂备天子礼殓葬。”

结合两处记载,除去其中的假仁假义,当时的情形极有可能是:

一、南京城破后,皇城已禁闭。此时,朱棣并没有决定立即攻城,而是将燕军退驻金川门,并且递书给建文帝。这样处理,原因有二:

1他始终坚称自己是“靖难”、“清君侧”,攻克南京城,目的已经达到,此时若再继续武力攻取皇城,就无法自圆其说了。

2相对于武力夺权,朱棣还是更加希望朱允炆自己能主动做点什么,或者逊位或者自裁,这样他就可以避免背上杀侄的罪名。

二、朱棣愿望如此,但朱允炆的答复却完全超出了他的想象—消失。当朱棣看见皇城内的火光时,他已明白让朱允炆自动逊位是不可能的了。但是他还心存幻想,急忙派兵救火,以确定朱允炆的生死。然而,从碑文中异常地没有交代朱允炆的尸首来看,朱棣并没有找到朱允炆。

但无论如何,此时,大明王朝的国都南京为朱棣所控制已确定无疑。第二天,投降的朝中文武及诸王纷纷以个人名义上表劝进,请求朱棣即位。朱棣称自己只有周公之意,并无称帝之心。随后,燕军诸将上表劝进,仍被严词拒绝。六月十六日,前两天上表劝进的两拨人联手劝进,恳请朱棣顺应民心。朱棣考虑再三,终于“勉为其难”,答应愿为天下苍生造福。

三次反反复复程式化的推让之后,六月十七日,朱棣的登基大典如期举行。此时,在等待和煎熬中过了四年的他,虽然数夜未眠,却毫无倦容,亢奋不已。在各种彩旗仪仗的引导下,在庄严的钟鼎鼓乐声中,朱棣率众将士在文武百官的夹道拜迎下,浩浩荡荡地直向皇城而去。

但意外发生了。根据《明史》的记载,燕王朱棣进城途中,路旁拥挤的人群中突然跑出一个叫杨荣的人,拦住朱棣的马道:“殿下先谒陵乎先即位乎”—按照帝王即位的程序,登基之前,新君必须先祭告天地祖先,这样,他的皇位才是注过册的。朱棣兴奋过度,竟然将如此重要的事情忘之脑后。

是日,建文四年六月十七日,朱棣正式即位,成为明成祖,也就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永乐大帝。

野心更多些,也有被逼的成份。因为从朱元璋的时代起,朱棣就大捞政治和军事资本。而朱元璋死他南京祭祖后,他更是偷偷操练军马打造兵器,还通过装疯来麻痹拖延对手。所有人都能看出朱棣的野心。但我觉得他没可能那么早就谋反的。原因在于建文元年的形势于他太不利了。首先道义上他缺乏理由,“清君策”是自我安慰而已。政治上他连北平城都没有控制;后方有重兵的辽、晋、宁等藩王态度不明朗;从平民到士大夫阶层大都不支持他。这些还是其次,最重要一点是军事上太为不利了。他的亲兵应不过十万(明初藩王最多三卫,每卫二到三万人)。后方有藩王虎视、蒙古搔扰。距南京遥远、最近也有两千里,且沿途多坚城,同时操心大本营北平的安危。如果舍近求远则后援更是问题。朱棣不可能没考虑这些问题。且后来这些问题都一一验证了。朱棣济南城下一筹莫展,北平只差一步就被偷袭得手。我估计要不是最后他孤注一掷绕开山东直奔南京赌了一把,他早被灭了。所以我认为,导致他谋反的根源还在于他的野心和实力,但建文元年就起兵似乎条件太不成熟。直接原因是为建文所迫的。

在众多史料里,朱棣被形容为一个常年来处心积虑,企图谋夺皇位的野心家。但是不容否认的是,在当时,他却是诸藩王中令朱元璋最放心的人。

朱棣篡位成功后,为其篡位寻找“合法性”,对史料大加篡改,比如加上了如“皇太孙”陷害燕王,“燕王”屡受“太祖褒奖”之类的虚假情节。但有一条是可信的,朱元璋生前确对朱棣之器重,皇子中仅次于太子朱标,比如朱元璋那句知名的赞誉朱棣的话语“棣儿类我”,实出自洪武朝末期兵部尚书鲁思俊的个人笔记。

具体情节是洪武二十一年(公元1390年)明军北征蒙古,朱棣率燕军深入不毛之地,大破蒙古军,迫降北元大将乃尔不花,招降五万人。捷报传到京城,朱元璋喜不自胜,对兵部尚书鲁思俊赞道:“棣儿类我”。这段典故也就被鲁思俊收录在其个人文集《西子丛话》中。靖难之役时,鲁思俊已然作古。联想到其曾身为太子朱标以及皇太孙朱允文讲师的身份,可见这段记录的可信性是极高的。而朱棣也再接再厉,两年后的三月,朱棣再次受命出师北征,先破元将索林帖木儿的大军,再乘胜追击,打败当时北元“柱石”哈刺兀。在彼时明朝功勋宿将纷纷遭到屠戮的情形下,横空出世的朱棣,实为大明九边最卓越的“将星”。时人“燕王善战”的评语,诚为实情。

而战功冠绝诸兄弟之上的朱棣,在当时的诸藩王里,却是个口碑甚好的人,既无秦王的骄横,更无晋王的奢靡腐化,早在洪武九年(公元1376年)随朱元璋巡视老家凤阳时,就留心民间疾苦,史载“民间细事,无不究知”。

自就藩以来,在其属地爱惜民力,巩固军屯,协助地方官员发展生产,在洪武十八年,二十年两次调拨军队,协助地方府衙兴修白沟河,滦河水利,多次亲临工地“带头示范”,终使当地“灌溉千里”。营建北平城时,动民夫数万,“补恤甚厚”。边境操练演军时,但凡有践踏民田,毁坏百姓财物的行为,一律重金补偿。划定军队屯田范围时,强调“不与民争利”,曾将怀来附近千亩良田让与附近农户,“另择低洼贫瘠之地屯耕”。对待麾下兵将以及地方官员的贪污行为,也毫不手软,多次接受乡民诉状,上书朱元璋揭发当地府衙的不法行为,惩治多名贪官污吏。对其军中兵将的扰民行为也毫不姑息,先后重办数名曾追随其出生入死的亲兵。

特别是洪武二十二年(1391年),掌管北平军械钱粮的司谷(后勤部长)刘通贪墨事发,朱棣令刘通持刀,与麾下遭克扣的三十名士兵相搏,顷刻间刘通就被剁成肉酱。甚至就在多年后朱棣起兵造反,建文帝派大军征缴前,国公徐辉祖就建言:燕王“深得民望,军纪严明,冠于九边,不可轻视也。”

在洪武朝时代,不仅朱棣属地的官民对朱棣称誉有加,甚至连当时朝中以“忠直敢言”著称的几位“直臣”,对他也赞不绝口。敢于纠劾权贵的监察御史韩宜可,一生揭发权贵重臣无数,却惟独对朱棣推崇不已,其弹劾晋王的奏章里写道:“若诸王以燕王(朱棣)为楷模,凡事以安民俭省为首任,实为大明之福”。太子朱标巡视北方,归来后在位晋王,秦王开脱的同时,也称赞朱棣“四弟(朱棣)安民营边,仁勇兼有,为边陲柱石也”。对于素来痛恨贪官污吏,崇尚简朴,重农爱民的朱元璋来说,这一切自然增加了不少“印象分”。

但朱棣的目标显然不是做“柱石”,而心怀大志的他,能让朱元璋彻底放心的,却是他的“不争”。洪武二十一年,二十三年,朱棣两次北征得胜,卓越战功,却只得到朱元璋“宝钞十万贯”的封赏,与他的那位临阵脱逃的三哥晋王无二,然而晋王得赏后却尤嫌不足,时常牢骚满腹,朱棣却毫无怨言,相反屡屡上书,坦言自己“功不及赏”。如此“谦虚谨慎”,自然让朱元璋心中的天平倾斜。

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太子朱标病逝,朱标之子朱允文被立为皇太孙,朱棣侦得朱元璋对蓝玉日生不满,遂向朱元璋进言:蓝玉是“跋扈将军,日久将尾大不掉,恐祸及太孙(朱允文)”。终令朱元璋杀心顿起,次年大兴“蓝玉案”,株连数万人。而朱棣却凭此举,既向朱元璋表明了“立场”,彻底打消了朱元璋对他的怀疑。又除掉了日后自己起兵夺权的最主要对手(蓝玉是太子朱标的舅舅,也就是未来建文帝朱允文的舅爷)可谓一举多得。

但纵使朱棣巧妙“表现”,朱元璋也对他器重有加,但在朱元璋眼里,朱棣最终只是个“柱石”,却做不得“天子”,原因正在“棣儿类我”的一句话上,朱元璋对接班人的要求,是一个宽容的“仁君”。而不是自己“刚猛治天下”的翻版。“类我”的朱棣自然是不符合要求的。而就实力而言,朱棣尽管权镇一方,在当地“深得民望”,其军队也“骁勇冠九边”。但若对照一下孟森在前文关于朱元璋中央与藩王的关系论述,我们不难看到,朱棣的边上,是两个已被“治服帖”的哥哥秦王和晋王。且不说中央以全国治一隅的优势,单是这两个已对朝廷忠心耿耿的藩镇对他的牵制,就令他难有动作。这个“权力的平衡”,若无意外,朱棣是无法打破的。

但意外偏偏发生了,洪武二十八年(公元1395年)秦王朱静∈牛洪武三十一年晋王朱纲病逝,在令朱棣这个中央的“最大威胁”扶出水面的同时,却也扫清了朱棣起兵的障碍。秦,晋两王的继任者朱尚炳和朱延喜年纪尚轻,防卫蒙古勉强可以胜任,出兵与朱棣争锋却并非对手。两大藩镇对朱棣的牵制不复存在,最终有了“靖难之役”三年的战火连天。清赵翼就曾为此感慨:天佑燕王,祸及苍生。

但对苍生来说,这样的“天意”究竟是“福”还是“祸”,清大儒谷应泰对此却有另类的看法:“靖难三载,虽杀戮甚重,藩镇之患却终消解,倘无此役,任诸侯尾大不掉,唐末割据恐重演也。”此言确有道理,因洪武末年的夺嫡之争而造成的“靖难之役”,其结局虽令建文帝丢失宝座,但篡逆成功的朱棣此后厉行“削藩”,不断解除藩镇的权力,终建成了大明朝的“中央集权”,保持了国家的稳定。否则,若干年之后,明朝很可能演变出唐末五代十国的乱象。靖难之祸的结局,确实是“福所依”。

但这场变乱还有一个意想不到的结果,靖难之役后,登上龙位的朱棣为防诸藩王“有样学样”,下诏将九边“藩王”逐一内迁,导致北方防务大损,长城以南明朝防卫蒙古的各类“缓冲地带”逐渐沦陷,蒙古部落日益南下,肆虐大明边关。“土木堡之败”的伏笔即由此而种下。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朱棣将驻扎在开原的韩王朱松及其属下“三万精兵护卫”,尽数南迁至福建,在当地任命部落首领猛哥帖木儿为大明“建州卫指挥使”,世袭镇守。二百多年后,这个世袭镇守的家族,崛起了一个大明王朝的掘墓人:清太祖努尔哈赤。福兮,实为祸所伏。

主要还是朱允炆是信儒学的,为人还是十分的心慈手软,当时有机会杀掉朱棣的,但是朱允炆不想背上“杀叔”的罪名,所以就把朱棣放走了。而且朱允炆的用人不当,作战的时候几乎就是瞎指挥。

一、为人心慈手软,而且治理过于急躁

削藩其实是历史趋势,藩王不仅不给中央进贡,中央反而还要花费大量的银子养着他们,他们已经成了朝廷的重大包袱。而且有的藩王利用自己在当地的权势招兵买马,已经有了不臣之心,但是朱允炆错就错在了有一点“急功近利”。

他把这一切想的都太简单了,没有给藩王留下后路,同样也是断送了自己的后路。就像之后清朝康熙为了削弱吴三桂在云南的势力就实行了削藩,同样也是急功近利,差一点就失败了。而朱允炆就没有康熙那么好的运气,最后一失败告终。

二、用人不当,军事能力不够

有一次朱棣亲自入朝觐见,这简直就是自己送上门来,只要杀了朱棣,未来就可以高枕无忧,但是朱允炆就像项羽一样没有听大臣们的建议,不想背上“弑叔”的罪名,于是把朱棣放了回去,从此朱棣就开始装疯卖傻,背后不断发展自己的势力。

靖难之役朱允炆派了老将耿炳文为北伐统帅,前期耿炳文把朱棣的军队打得叫苦连天,朱棣想虽然想强攻真定城,但是因为耿炳文严密的防守,连打三天都没有任何的作用,朱棣知道耿炳文是开国老将,就撤兵了。但是消息传到朱允炆那里,就变成了耿炳文能力不强,结果换了个李景隆,

但是李景隆简直就是一个“废物”,与朱棣作战几次失败几次,每次战败都等于在给朱棣送兵,最后竟然还主动打开城门,归降燕王。

首先是建文帝这个人只能是一个文弱书生,他缺乏谋略,当一个守成之君,应该没问题。但是面对这些骄兵悍将的叔叔们,他的能力是驾驭不了。

建文元年七月初五(1399年8月6日),明太祖第四子燕王朱棣起兵反叛侄儿建文帝朱允炆,战争持续三年。由于建文帝任用主帅不当,致使主力不断被歼。朱棣以燕京(今北京)为基地,适时出击,灵活运用策略,经几次大战消灭官军主力,最后乘胜进军,于建文四年六月十三(1402年7月13日)攻下帝都应天(今江苏南京)。建文帝失踪,朱棣登上帝位,是为明成祖。

一个戍守边塞,手握重兵的叔叔,突然有一天听说自己还在撒尿和泥的侄儿要把自己整死,你说他会怎么办?

朱允炆的性格非常温柔儒雅,自幼学习儒家经典。保受战乱,需要安定的新朝确实需要这样一位宽仁的帝王,民众才得以休养生息。他最大的政治成就,大概就是洪武二十九年,参考《礼经》,将《大明律》里的严刑峻法进行了一定删改,洪武三十一年,实施宽政。客观的说,对于老百姓来说,这是一个深得人心的好皇帝。

然而对老百姓宽仁,对自己的皇室宗亲,他却一点也不手软,而且非常理想化,认为自己是天子,削藩有理,于是就大张旗鼓的开始废除藩王。

对于周王、湘王、齐王、代王、岷王这些反应慢半拍,实力又不如中央政府的,收权还算顺利,但是对于燕王这样虎踞龙盘于北国边塞的大将,他也采用老办法。以为派几个封疆大吏过去宣宣旨就可以让一大票人束手就擒,未免过于天真不切实际。

建文元年一直到建文四年,朱允炆的中央军和朱棣的燕军最初的实力是不分高下的,而且还有像耿炳文、徐辉祖、铁铉这样忠勇可靠的将领在前线死守。四年中,两军其实一直是你进我退,互相钳制,有胜有负。然而正是因为差距不大,稍微有一步棋走错,便是万劫不复。

在指挥军队上,朱允炆就不是朱棣的对手了,他至少犯了两个错误,因为战事失利,就用李景隆换下善于防守的老将耿炳文,是为临阵换将,兵家之大忌。

建文四年,何福、平安率领的中央军在小河大胜燕军;而徐辉祖也在齐眉山获得大捷。燕军恐惧后计划北归。朱允炆误以为燕军已经北撤,召徐辉祖班师,致使何福孤军奋战。于是在灵璧之战中,燕军大胜。是为分兵减灶,兵家之大忌。

相比朱棣,朱允炆有一个很大的麻烦,为他效力的臣子,更多是为朝廷效力,吃的是官饭,除了个别君子,大多数都是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降,大不了换个主子,挪个地方继续混饭吃,然而朱棣的军队,如果打不赢就只有死路一条,所以全部都得齐心协力,一心卖命。事实上,盛庸、李景隆、陈瑄这些曾经抗击燕军的朝廷要员,最后关头都是投敌变节。

相比起燕王装疯卖傻,秘密准备,先发制人的策略,朱允炆做什么都是光明正大的,可能在他认为堂堂朝廷,举国之力,治一个叛军是理所当然的,然而兵不厌诈,对于动辄就上万人的生死之战,他还是太缺乏了解。

朱允炆身边是方孝孺这样的迂腐文人,而朱棣身边是姚广孝这样的世外高人。几番交手,就知道定力和对策的高下了。

在当时的环境下,建文帝比朱棣唯一占优势的一点就是道义和法统,他毕竟是举国皆知的名正言顺的皇位继承人。然而,就是这仅有的法统的防线也被朱棣的诡诈轻易破除,叛军打着“清君侧”的旗号,至少表面上并没有反对法统。最主要是建文帝没有雄才大略。

昨天晚上看了一会儿电视剧《大决战》,正好是淮海战役期间,陈布雷与蒋介石的一段对话。这段对话历史上是否存在,我不清楚,但是从对话内容来看,是极有可能发生的。

对话的大意,就是陈布雷劝蒋介石不要再继续战争了,哪怕三分天下,中分江山,都无所谓了,赶紧停止战争。陈布雷说这话有一个基本前提,就是“民心已失”,没有了群众基础,这场战争国民党无论如何也打不赢了。

蒋介石内心深处不见得不认可陈布雷说的那段话,但是以他当时的处境,就算认可也不会说出来,所以他只能让陈布雷闭嘴,滚蛋。

作为书生的陈布雷,要比作为军阀的蒋介石更为清醒。他明白民心向背才是最终夺取全面胜利的底层基础。其实,自古以来凡是成就帝业的那些开国者,都很深刻的认识到了这一点。

朱棣起兵“靖难”,一直到他最后攻入南京,在军事上并没有取得整体的有利地位。甚至可以说,只是他在战术上出了奇谋,取得了最后的胜利,但是在军事上,处于被动的时候多,主动的时候少。

但是朱棣对于人心向背的理解,要比朱允炆深刻,最起码表面上做到了这一点。有一天在野外宿营,天寒地冻,条件有限,于是亲兵给笼了一团火让朱棣取暖。这时候有远处的士兵看到了,也过来想烤烤火,朱棣的亲兵不允许,想驱赶开。朱棣看到这个情况,制止了亲兵的不当举止,让大家一起来烤火。他说,都是爹娘的亲骨肉,大家不要分彼此,不要有地位差别,在同一条战线上共同奋斗。

这样的处理,明显在争取民心上,得了高分。正是有这样的思想基础,并且把这样的思想完全地体现在了行动上,在危难的时候才能够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才会转危为安。

淮海战役的胜利,绝对是人心向背的典型。陈老总说,淮海战役的胜利,是老乡用小推车推出来的。这句话,充分说明了人民群众才是决定能否取得最终胜利的基础。

在这一点上,朱棣与他老爹朱元璋,都做的非常不错。朱元璋在打天下的时候,就非常注意团结普通老百姓,后来当了皇帝,也特别关心民间疾苦,能够把老百姓的冷暖放在心上。比如皇宫里面有一块空地,有大臣建议盖个什么楼堂馆所,朱元璋不同意,让太监们开垦出来种菜种粮。他说,这么一块地方,如果盖了娱乐场所,不但搞建筑要花钱,以后使用的过程更要花钱,而那些钱都是对老百姓的压榨。现在种菜种地,可以得到很多产出,够宫里许多人的生活费了,这多好啊。

朱棣做的也非常不错。出征在外,因为粮食供应不上,他就很长时间不吃肉。总是等普通士兵都吃上饭才肯吃饭,真正做到了与士兵同甘共苦。战场上两军对垒,朱棣经常性地一马当先冲入敌阵。要知道这可不是作秀,因为敌对的一方可不会给你作秀的机会,那都是真刀真枪,碰上就死,粘上就亡。这样的身先士卒,又怎么能够不会让手下的将士们感动?拼命向前呢?

朱元璋父子,虽然在杀人这件事上,似乎做的有些过,可是在为普通百姓着想这件事上,也确实做的很到位。他们杀掉的,都是当官的,都是残害老百姓的贪官污吏。他们父子两个能够成就明朝开创时期的伟业,与关注百姓疾苦,为大多数普通人谋取利益,是分不开的。

自古以藩王身份造反成功的案例少之又少,最出名的就是朱棣的靖难之役。理论上说,朱棣的靖难是名不正言不顺,哪怕他找出太多的理由,也大多是欲盖弥彰,全天下都知道朱棣的狼子野心,却没有人敢于揭发。

短短4年时间,朱棣就成功夺取皇位,朱允炆是正经的皇帝陛下,全天下都承认,而朱棣是个反叛者,为何建文帝就是打不过朱棣?朱棣为何能快速成功?

建文帝手下幕僚水平太差

俗话有云,一个好汉三个帮,朱棣是很牛,他出生在战火中,追随着名将的脚步,一步步成为最优秀的军事统帅,上马统军下马治国,这本事无人可比。但仍要有人扶持,才能成就大业,姚广孝就是朱棣手下头号智囊。

在朱棣起兵之前,还是有所犹豫的,毕竟他是一国亲王,吃尽穿绝,要什么有什么,哪怕不造反这一生可以照样逍遥快活。这很容易理解,朱元璋在皇觉寺讨饭吃都不想造反,何况是朱棣。这一切来源于姚广孝的撺掇和怂恿,朱棣野心是有的,也曾徘徊过。

朱棣担心民心所向,姚广孝却说:“臣知天道,何论民心。”我只知道天道,何必去管什么民心。建文元年,朱棣誓师起兵的时候,突然刮起大风,连带着屋檐瓦片掉落一地,朱棣一脸惊色,认为可能是不详的预兆。

姚广孝解释道:

“祥也。飞龙在天,从以风雨。瓦堕,将易黄也。”

这是好的征兆,飞龙上天必伴随风雨,瓦片碎裂,说明王爷将要换黄袍了。一次次,姚广孝坚定了朱棣的信心,可以说他是朱棣靖难路上的灯塔。

在围攻济南的战役中,朱棣颇受打击,几个月都攻不下来,损兵折将无数。姚广孝建议绕开济南,直接攻向京城,正是这短短几句话,令朱棣豁然开朗,最终才能拿下京城。

反观朱允炆的幕僚,黄子澄、齐泰皆是书生之辈,根本不通兵法谋略。况且朱允炆本身也不通军事,选兵派将大多按照下属的意思办,对比朱棣统兵水平,相差甚远。

在朱棣起兵之前,朱棣被要求去京城祭祖,当时情况危急,朱棣自不敢前去,便令三个儿子代替自己去京城。这三位分别是朱高炽、朱高煦、朱高燧,朱高炽曾代替父亲守卫北平城,挡住李景隆数十万大军,立下大功。朱高煦是军中猛将,在靖难之役中立下赫赫战功,是朱棣的左膀右臂。

可以说朱棣的儿子都并非等闲之辈,齐泰要求抓住这三人,用来要挟朱棣。黄子澄则说:

“不若遣归,示彼不疑,乃可袭而取也。”

如果不放走这三人,那么可能让朱棣怀疑,就无法突袭取胜。

是时,建文帝削藩天下共知,朱棣造反则只在弦上,黄子澄偏偏放走了朱棣的三个儿子,错过了最佳时机,如果换成姚广孝,必定不会犯下如此愚蠢的错误。

最令人无语的是,在耿炳文兵败之后,黄子澄竟然推荐了李景隆作为军事统帅。想来当时的明军中必定有清醒之人,李景隆有几斤几两应该很多人都清楚,为何就没有人阻拦。耿炳文虽然无法战胜朱棣,却仍能保留实力,李景隆上任后连续在正坝村、白沟河战败,明军实力大损。

奈何李景隆第一次失败后,黄子澄仍要其继续统兵,如果朱元璋还活着必定会气得跳脚骂娘。军队的领导层屡次犯错,就是士兵再拼命也无济于事,一方是最优秀的幕僚集团,另一方是最差劲的,结果则不言而喻。

朱元璋剪草却没有留根

朱元璋为了子孙后代皇位的稳固,杀掉了大量的功臣名将,这种杀功臣的事件历朝历代都很常见,毕竟跟初代帝王征战的人都比较猛,好比刘邦杀戮功臣,赵匡胤杯酒释兵权。

令人意外的是朱元璋杀人太多,好比江夏侯周德兴、凉国公蓝玉、宋国公冯胜、定远侯王弼、延安侯唐胜宗、德庆侯廖永忠等等。能征惯战的猛将几乎被杀绝,只留下年迈的郭英和耿炳文,也无法改变整个战局。

从侧面看,这也是李景隆被重要的原因之一,李景隆是李文忠的儿子,曹国公的名号是那么响亮,在无人可用的情况下,李景隆被提了上来。朱棣虽然强悍,却仍比不了那些开国名将,而他的军事才能也大多是跟李文忠、徐达、常遇春等人学来的。

假若朱元璋刻意留下几个能打的将领,朱棣的靖难之路必定会无比艰难。

朱棣运气太好

战场上实力是最重要的因素,其次就是运气了,由于战场瞬息万变,各种情况都可能出现,有时候运势能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建文二年,李景隆所部50万明军和朱棣的20万北军相遇,在白沟河展开大规模会战,这也是建文帝组织的最大规模战役,此战意义重大,也正是因为朱棣赢得了此战,才占据了南北对抗的优势。

李景隆虽不会统兵,但其手下还有几个能打的将领,比如平安、瞿能父子,首先和北军交战的就是平安,平安勇不可挡,北军一度伤亡惨重,耗费好大代价才击退南军。第二天,平安再次主动出击,李景隆主力则绕道北军背后偷袭,战局对朱棣十分不利。

朱棣换了三匹战马,手中的刀剑都卷了刃,北军马上就可能被击溃,关键时刻,一阵狂风刮起,直接刮断了李景隆的帅旗,于是南军打乱,朱棣趁此机会大举反击,反败为胜。

白沟河之战令朱棣命悬一线,却因为自然原因赢得胜利,这无法解释,也许天道真的站在朱棣这一边,无论到了何时何地,都能化险为夷。

史料记载:

“会旋风起,折景隆旗,王乘风纵火奋击,斩首数万溺死者十余万人。”

之后朱棣进攻济南的时候,守将铁铉佯装投降,引朱棣进城,也许是被胜利冲昏了头脑,朱棣就这么去了。等朱棣到了城门的时候,城上的铁板突然落下,直接砸到马头上,朱棣被吓得大惊失色,马上逃离了城门。

铁铉的计谋就差那么一点就成功了,如果朱棣被直接砸死,那就没有之后明成祖了。从此也看出朱棣的运气是真的太好了。可见创业不是人人都能干的,如果没有一个福将坐镇,那结果很难预料。

其实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朱元璋开创的大明朝,为什么要撤掉宰相?说到底,就是压制文官,增强皇权,完全铺好了路,只要朱允炆按照他这套思路继续走,当然不会出问题。可是朱允炆犯了一个错误,就是急切抬高文臣地位,贬低武将地位,这也导致这场内乱,朝中武将持观望态度。

之所以后来的方孝孺不肯投降,也是基于这样的形势,文臣地位好不容易上来了,换了朱棣,岂不是空欢喜一场?

朱棣以少量兵力在和平时期造反成功,种种不利局面被其一一化解,可以说是一个奇迹。

自古以来,藩王造反最终取得胜利,朱棣发动的靖难之役是唯一一次,由此可见其中的艰难。朱棣起兵靖难,之所以取得了胜利,除了他自己战略得当之外,与朱允炆的自毁长城和运气同样密不可分,我们分别来说。

朱允炆自毁长城,削藩、平叛失当

朱允炆选择削藩其实并无问题,藩王实权过大的危害的确存在,而朱棣即位之后同样进行了削藩。朱允炆之所以会败,主要还是在削藩策略和应对靖难的策略上出现了问题。

1、太过心急,朝廷人心不稳

。洪武三十一年闰五月初十(1398年6月24日)朱元璋病逝,皇太孙朱允炆继位为帝,然而就在朱元璋去世还不足一月的情况下,他便开始了削藩大业,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七月,建文帝以谋反罪名削周王朱橚,将周王全家押回南京,废为庶人,迁往云南蒙化。仅仅八个多月后,又连削齐、湘、代三位亲王,全部废为庶人,更是导致湘王举家自焚。又两月,再削岷王朱楩。在朱元璋去世还不到一年的时间内,建文帝就先后将五位秦王削为庶人,更是导致其中一位举家自焚,这让天下人怎么想?这也是朱棣能够迅速俘获人心的原因之一。

2、先弱后强,反使朱棣失去牵制

。朱允炆在削藩顺序上,选择先弱后强,不仅使得朱棣有了充分的准备时间。同时,早年藩王虽然林立,但大家却始终处于相互牵制之中,例如燕王朱棣东北有辽王,北方则有宁王,西方是谷王、代王、晋王,而其南下途中则有齐王、鲁王、周王,其中只有鲁王朱檀和晋王朱棡已经去世,而其他王爷无疑能对朱棣形成极大牵制。结果,朱允炆反将周王、齐王、湘王、代王,又将谷王囚禁,再加上将辽王、宁王召还京师,反而彻底使得燕王朱棣失去了牵制。

3、用人不当,接连损兵折将

。在平叛过程中,朱允炆先后启用四任统率,第一任统帅耿炳文乃是一员老将,虽说能力普通,但却仍可堪一用,结果在初战小败之后便被撤换。第二任统帅则是李景隆,李景隆虽是名将李文忠之子,但却毫无战阵经验,而且贪生怕死,结果朱允炆在其大败之后仍然重用,结果先后两度大败导致朝廷损兵折将。第三任统帅盛庸本为指挥使,虽然颇有能力但对全局掌控有限,虽多次击败朱棣,却无法取得决定性胜利。第四任统率梅殷不过是个驸马,却被朱允炆托付大量军队,结果驻守淮安对朱棣的南下视而不见,结果使得燕军顺利南下攻打南京。其实当时的朝廷虽无大将,但仍有表现出色的平安、徐辉祖、瞿能等人,然而却始终没有得到重用,不得不说是朱允炆在用人方面的失误。

以上三点重大失误,使得朱允炆虽然坐拥整个天下,却在接连损兵折将之后竟然出现了兵力不足的情况,不得不从京营抽调兵力,结果导致南京空虚,给了朱棣可趁之机。

朱棣战略得当,运气同样重要

相较于坐拥天下的朱允炆,只有一隅之地的朱棣自起兵起,便始终处于劣势。但在朱允炆战略出现错误的同时,朱棣的战略却无比正确,这也是他最终能够取胜的关键。

1、起兵之后,迅速巩固北平周边

。朱允炆虽然在削藩时采取了先弱后强的顺序,但他对朱棣并非没有防范,不仅调走了北平原属燕王管辖的军队,而且对北平周边的军队布防进行了调整。朱棣依靠八百亲兵起兵之后,并未急于南下,而是迅速率兵扫平了北平周边,在不断壮大兵力的同时,消除了周边的威胁,为应对朝廷平叛赢得了最大的活动空间。同时,拥有了相对稳定的后方,对于军队士气、军队补给的影响同样是巨大的,避免了如流寇一般四处乱窜的局面。

2、避敌主力,以壮大自身为前提

。朱棣起兵之后最缺的是什么?自然是足以与朝廷对抗的实力,因此在面对耿炳文北伐时,朱棣基本采取的都是偷袭、奇袭等战术,从而击败了朝廷大军。而在面对李景隆率领的大军时,朱棣又玩了一招声东击西,奇袭大宁,收编了宁王麾下包括朵颜三卫在内的八万军队,至此才有了与朝廷正面作战的实力,并在之后两次大败李景隆,导致朝廷遭受重创,此后朱棣开始由被动防御,转为了主动进攻。

3、擒贼擒王,迅速南下夺取南京

。为了阻止朱棣南下,朱允炆在兵力空虚的情况下,不得不抽调京营交给梅殷,令其驻守淮安。朱棣得知南京周边兵力空虚之后,不再与盛庸、平安等纠缠,直接选择了率兵南下进攻京师。要知道,这是需要极大魄力的,虽说京城空虚,可朱棣一旦南下受阻,那么必将陷入腹背受敌的不利境地。

4、运气极佳,关键时刻化险为夷

。不得不说,虽然朱棣靖难成功一方面源于其自身,但运气同样是极为重要的因素。一方面,运气使朱棣数次化险为夷,朱棣曾数次陷入危机之中,却总能在关键时刻化险为夷,例如又如白沟河之战,朱棣本已陷入重围之中,危急关头竟然一阵大风将李景隆的帅旗吹断,最终导致南军陷入混乱之中遭至惨败。另一方面,运气使朱棣取得最终胜利,朱棣南下其实有两点极为关键,一是渡过长江天险,结果由于朝廷水师将领的临阵倒戈,使得朱棣毫无阻碍的渡过了长江,二是攻破南京,虽然南京周边兵力空虚,但想要攻破仍有十余万兵力驻守的南京城谈何容易,结果因为驻守金川门的李景隆和谷王打开城门,使得朱棣不费一兵一卒便拿下了京城。

综上所述,朱棣之所以能够在靖难之役中最终取胜,一方面源于朱允炆自身战略决策的错误,另一方面则源于朱棣战略选择的正确,以及犹如上天庇佑一般的运气。

明成祖朱棣如何上位

朱棣,男,中国明朝汉族人,生于1360年-1424年,享64岁。1402-1424年在位,共22年。朱棣是朱元璋的第四个儿子,在他当为皇帝之前,当时的皇...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