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李世民家训的思想内容】李世民玄武门之变
李世民《帝范》不仅是唐代最有影响、最具有代表性的帝王家训,也是中国帝王家训集大成之作。《帝范》对了解唐代的帝王家训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李世民家训的主要思想 李世民非常重视对皇子与诸王的训诫,针对不同的对象,训诫内容也有所不同。李世民《诫吴王恪书》是对其子吴王恪的教诲,要求他加强自我修养,尽为子、为臣之忠心,即“勉思桥梓之道,善侔间、平之德,以义制事,以礼制心”。既对他严格要求,又流露出为父的一腔深情。李世民《戒皇属》告诫诸弟要约束自己,珍惜民力,处理政务时要慎用刑罚、虚心纳谏。《贞观政要·教戒太子诸王》是唐太宗李世民对太子和诸王的教导,劝戒皇家子弟积善行德。
李世民最看重对太子李治的培养,在他去世前一年,作《帝范》一书,教导李治。全书共四卷、十二篇,另有《前序》与《后序》。《前序》讲明自己撰写《帝范》之目的是“聚其要言,以为近诫”。李世民为李治长期生活在宫中“未辨君臣之礼节,不知稼穑之艰难”而深感忧虑,以至废寝忘食,为此撰写《帝范》,以加强家教。正文从君体、建亲、求贤、审官、纳谏、去谗、诫盈、崇俭、赏罚、务农、阅武、崇文等十二个方面,对帝王如何修身治国的纲领问题,作了全面的训诫,希望李治成为守业之主:《帝范》卷一《君体篇》对君主的个人修养提出明确的规定,文中反复阐明君主要有博大的胸襟,能够兼容并蓄,这些是一国之君的大体;《帝范》卷一《求贤篇》教诲太子认识求贤用贤对创业治平、安邦定国的重要性;《帝范》卷二《纳谏篇》教育李治自古以来,贤明的君主都很重视纳谏,给臣下以进谏的机会,不管进谏者是谁,辩才、文章如何,只要其言论有益即可;《帝范》卷三《崇俭篇》认为历代的明君贤相和有识之士,崇尚节俭,力诫奢侈,以之治国则国治,以之齐家则家齐;《帝范》卷四《务农篇》,唐太宗在篇中除了强调农业是富家、富国的根本外,还强调作为一国之君,必须以身作则,就会“人不言而化矣”;《帝范》卷四《崇文篇》教诲皇子皇孙及臣下们认识到文治的功能与作用,并强调致用的意义等。《后序》再次强调自己撰写《帝范》的目的,总结自己治国得失,要李治引以为戒。
李世民《戒佑手诏》、李治《诫滕王元婴书》、李旦《戒诸王皇亲敕》等都是针对诸王出现的过失进行训诫。李佑因为发动叛乱被贬为庶民,李世民《戒佑手诏》对他严厉训斥,如:“吾常诫汝勿近小人,正为此也,汝素乖诚德,重惑邪言,自延伊祸,以取覆灭。痛哉,何愚之甚也!”李治《诫滕王元婴书》是针对有滕王触犯典章、家人奴仆侮弄官人等事予以告诫。李旦《戒诸王皇亲敕》对诸王的政绩十分不满,因为他们担任官职不尽心尽责,处理事物陷于偏私,荒废时间,放纵自己,睿宗告诫他们应立即改正错误,不要执迷不悟。
综上所述,《帝范》作为第一部系统化、理论化的帝王家训著作,内容丰富而且系统完整,堪称帝王家训集大成之作。
二、李世民对前代帝王家训的继承与发展
在唐以前,中国的帝王家训经历了很长的发展历程,从周公家训到刘邦《手敕太子文》、再到刘备《遗诏敕后主》和南朝诸帝训诫太子宗室的文章。这些帝王家训虽然零散而琐碎,没有形成完整的体系与系统的理论,但是却给唐代帝王家训提供了丰富的可供借鉴的资源。
李世民对周公家训的借鉴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有直接引用其原话,有具体内容的吸收转化,也有整体思想观念上的继承与发展。
在《诫吴王恪书》中,李世民要求吴王恪“勉思桥梓之道”,“桥梓之道”即周公提倡的父子之道,既有父子之爱,又有君臣之义,长幼之别。李世民继承并发展了周公的“桥梓之道”,常常是以父亲与君主的双重身份训诫诸子。如《诫吴王恪书》中李世民所言“外为君臣之忠,内有父子之孝”;《戒佑手诏》中对李佑的训斥:“弃父逃君,人神所共怒。往是吾子,今为国仇”等等,皆是着眼于父子与君臣的双重关系而论。
李世民还善于提炼周公家训的具体内容。如周公《诫伯禽》云:“德行广大而守以恭者,荣;土地博裕而守以险者,安;禄位尊盛而守以卑者,贵;人众兵强而守以畏者,胜;聪明睿智而守以愚者,益;博文多记而守以浅者,广。”这些内容在李世民《帝范》卷三《崇俭篇》则提炼为:“富贵广大,守之以约;睿智聪明,守之以愚。不以身尊而骄人,不以德厚而矜物。”
李世民的帝王家训在整体思想观念上也深受周公家训影响,如勤政无逸、戒骄戒奢、礼贤下士、择官授职等观念在《帝范》中都得到更为详细地阐释,并且在深度与广度上都有所拓展;比如《君体篇》在重视君主个人品德修养的同时,又强调了君主的威严;《求贤篇》与周公家训中礼贤下士的思想观念一脉相承。
虽然李世民没有明确指出自己对两汉、魏晋南北朝等诸多帝王家训的借鉴,其实《帝范》中许多篇章如《建亲篇》、《纳谏篇》、《去谗篇》、《诫盈篇》、《崇俭篇》、《赏罚篇》等都是对这些帝王家训内容的归纳、总结。
三、李世民家训的重要特征
如上面所述,李世民的家训文章为唐代现存帝王家训文章的主体,通过具体内容的分析我们可以了解唐代帝王家训的一些重要特征。
1训诫内容全面具体,《帝范》完整而系统
李世民非常重视对皇子、诸王的训诫,尤其重视对太子李治的教导,所以他撰写了一系列家训文章。内容全面具体,尤其是《帝范》一书对李治进行全面地教导,具有前所未有的完整性、系统性,如务农、阅武、崇文等内容在前代帝王家训中很少有人专门论述。
《帝范》能够成为帝王家训集大成之作,是历史渊源、独特宫廷背景与个人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首先,历史渊源。在唐以前中国的帝王家训经历了很长的发展历程,为李世民撰写《帝范》提供了非常丰富的文本资料。唐以前历代帝王治理国家成败得失尤其是隋亡的教训为李世民撰写《帝范》提供了许多可供借鉴的直接经验,正如李世民在《帝范·前序》中所说:“自轩昊已降,迄于周隋,以经天纬地之君,篡业承基之主,兴亡治乱,其道焕焉。所以披镜前踪,博览史籍,聚其要言,以为近诫云耳。”
其次,独特宫廷背景。残酷的宫廷斗争也促使李世民特别重视皇子尤其是太子的培养问题。他一生经历了数次非常残酷的宫廷斗争。李世民在“玄武门政变”中杀死其兄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迫使其父李渊让位。李世民在位期间,诸子之间为争权夺利,屡造事端,尤其是争夺皇位的斗争愈演愈烈,对当时的朝政造成恶劣影响。李世民亲身经历的宫廷事变与诸子的矛盾斗争都促使他撰写《帝范》,对太子李治详细传授治国经验,事无巨细皆谆谆告诫,以确保他成为守业之君,使李唐王朝长治久安。
我老家是湖南湘潭,听祖上说我们是李世民四十几代孙,属西平堂,我记得的辈分是俊秀少先中,时兴显达能。我们是中字辈,族谱能字辈止了,往前不记得了,对你有帮助吗?多的我也不太清楚了,总宗祠在不在陇西不清楚哦
宋朝宰相李纲是唐朝睿宗皇帝李旦的长子宁王李宪的后裔。南宋淳熙十六年(1189年)我们家族修家谱时,根据以往一代一代传下来的老家谱,修了新家谱;具体家谱名称是:《陇西皋门李氏宗谱》,你可以在网上用《陇西皋门李氏宗谱》+李震涛这个名字百度一下,浙江省金华市兰溪县的李震涛是李纲长子李仪之的后代;另外我却并不是李震涛本人,我是河南省的李纲后裔。
另外根据岳飞的子女数量以及他们的命运多舛,并且考虑到元宋易代、明清易代对于他们与我们家族的人口数量影响,现在岳飞的后代已经超过了一百万人考虑,我们李纲后裔家族人口数量只会比这个更多,个人猜测应该有一百多万人了罢。
【论李世民家训的思想内容】李世民玄武门之变
本文2023-10-01 12:43:10发表“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lezaizhuan.com/article/1483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