轩輗的人物生平
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中进士,位列56名,被授予漕淮上行人司副。
宣德六年(1431年),因被李贤举荐升为浙江道监察御史,按察福建,剔蠹锄奸,风采甚峻。 正统元年(1436年),奉命到浙江清军,弹劾不称职官员四十余人。
正统五年(1440年),轩輗上书称:“祖宗设立御史官,职责极重。现在内外各部门有什么事,都专遣御史去处理,这不合制度,请禁止。”,正统皇帝批准。四月,越级升任浙江按察使。因为前任按察使林实奢侈腐败,轩輗为纠正风气,只领取俸禄,不论寒暑他都只穿一件布满补丁的青布袍,居家基本只吃素食,中午则只吃一个烧饼,妻儿亲自打水碾米。他还与下属相约:每隔三日出俸钱买肉,每次不得超过一斤,即便是故友来访,也只拿豆食招待,顶多杀一只鸡,做点黍米,同僚都不堪忍受,人们也对此感到惊讶。但正因如此,时浙江的镇守宦官阮随、布政使孙原贞、杭州知府陈复、仁和知县许璞为官都很廉洁,使得浙江大治。 (一说为每三日用米和同僚换肉一斤 )
正统六年(1441年),被弹劾同吏部尚书郭琎等人考选不公,结党营私,明英宗令记罪。
正统九年(1444年),浙江参政俞士悦等人请求重开银场(温州、处州有银场,令百姓不堪忍受,明英宗登基时将其废除),明英宗交三司讨论,轩輗坚决反对,于是作罢,不久后给事中陈傅请求重开被批准,结果导致了叶宗留等人的叛乱。
正统十二年(1446年)六月,宋朝宗室后裔,会稽人赵伯泰上书给明英宗,称宋孝宗、宋理宗和福王的陵墓都被当地的刁民所侵夺,御史王琳上奏说福王投降元朝,山阴不可能有他的坟墓,赵伯泰不服,又上书,明英宗于是命令轩輗和巡按御史欧阳澄复查,轩輗经查后,上报明英宗赵伯泰所言属实,但福王坟墓只是衣冠冢,明英宗知晓后下令将刁民戍边,停支王琳等人的俸禄。
轩輗突然听说亲人去世后,于第二天独自离去,连下属都不知情。后又被召回任职,自负清廉,又喜喝酒,有时和同僚饮酒作乐时,一定会喝到大醉,破口骂人,士大夫们因此看不起、贬低他。 正统十三年(1448年),他上书提出四项事情,都切中时弊,正统皇帝都一一听从。 (具体参见 )
正统十四年(1449年)十月,明代宗继位,升任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奉命镇守浙江。
景泰元年(1450年),奉命兼理两浙盐税,福建寇贼吴金八等人流劫青田等县,轩輗与孙原贞讨平了他们。后来贼首罗丕、廖宁八又从福建进犯浙江,轩輗又因为防御有功,升任监察御史。 十一月,母亲去世,请求平定贼寇后才去奔丧。
景泰二年(1451年)四月,奉命总督南京粮储,同年明代宗采用轩輗的意见,让石瑁依旧担任处州府知府。
景泰三年(1452年)九月,兼管南京各卫屯种,巡抚苏州等处。
景泰四年(1453年)九月,父亲去世,奔丧,归后扔总督南京粮储。
景泰五年(1454年),又改任南京都察院左副都御史,掌南都察院事务,俸禄按照二品官发,他考察并罢免了几个不称职的御史,在任六年之中,上书三百余奏疏,都是关于军国大事的。 八月,弹劾监察御史戴昂。 景泰六年(1455年)五月,轩輗请求致仕,明代宗说他上任没多久就以老为借口辞官避事,没有同意。
天顺元年(1457年)二月,被召回,任刑部尚书。七月,他称病、告老,请求归家。明英宗召见他,问道:“以前有位浙江按察使任满后回去,行李仅一只竹箱,那是说你吗?”轩輗叩头称是、致谢。明英宗赐白金给他,遣他回去。
天顺二年(1458年)八月,南京督理粮储缺官,明英宗问李贤,大臣中谁曾任过这个职务。李贤说有轩輗,并称赞他很廉洁,于是命轩輗以左都御史之衔前往。
天顺三年(1459年),和崔恭、年富进京议事。九月,奉命兼理凤阳等处仓粮。
天顺五年(1461年),奉命兼管扬州淮安等处仓粮。
天顺七年(1463年),再次以年老为由请求致仕,明英宗不许。 据1986年新修撰的《睢县轩辕氏家谱》记载,自唐朝至宋朝,由于多次战乱与黄河水患,轩辕氏家谱全部丧失。明永乐年间,幸得轩輗主持修谱,才使轩辕氏家谱得以重新整续。
回楼主,改姓的情况历史上历来就有,并且非常普遍。
一般情况下改姓有如下几种情况:避祸;入赘;出继、入继;赐姓;异族汉化等等。
至于陈氏受朱元璋迫害,想必应该是迫害的陈友谅后人,陈友谅后人大多改了姓,如姓刘 姓郭 姓周等等,但其实陈友谅也不姓陈,他本姓谢,属于入赘情况。而且,陈友谅后人也没有听说有改姓傅的。至于其他姓陈的,和陈友谅非亲非故的,就没必要因为陈友谅而去改姓了。
安徽凤阳府是朱元璋的老家,陈姓如受其迫害远避他乡的话,怎么会选择安徽呢。这一点很值得怀疑。
另外历史上其实,很多关于姓氏的历史都是没有记载的,比如入赘,出继等情况改姓的人可能只能从家谱上来了解。正史里根本查不到的。
所以我认为楼主最好是查证一下你们的家族到底是如何记载的。然后我们还可以再讨论,我比较喜欢研究百家姓。欢迎交流。
轩輗的人物生平
本文2023-10-01 12:15:35发表“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lezaizhuan.com/article/1482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