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石墓的文献资料
据文献记载,正德四年(一五零九),太监石岩为自己建墓时缺砖,故拆了附近的一座古墓,一看墓志才知道是王安石墓,可惜文献中没有留下墓葬所迁位置的线索。另据讯,民国初年,江宁麒麟门外发现一座古墓,墓志上写:安石三莅江宁,卜居钟山,子姓兄弟,多著籍焉。考古专家认为,先后在南京生活二十多年,从这点来看,王安石及其家族墓可能在明初迁至麒麟门外的说法比较令人信服。但麒麟门并没有发现多少文物线索,因此不排除迁往江西老家的说法。据王氏家谱记载,明洪武年间营建孝陵时,王安石墓被迁葬到江西临川月塘。
王安石被尊称为“变法之祖”,其治理思想和改革措施被许多历史学家和政治家视为中国古代晚期最伟大的政治改革之一。王安石在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的推崇下,逐渐崭露于文坛,成为当时文学界的风云人物。
王安石的政治改革主要围绕财政和军事方面展开,其中最著名的改革措施是推行“青苗法”和“免役法”,通过这些政策的实施,缓解了当时国家的经济负担,并且最终提高了军队的实力,保证了国家的经济和军事安全。王安石实行罢黜百家,唯新格言,推行新学,提倡经世致用,弱化了儒家学派的影响,给中国的科学技术和文化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
王安石的改革思想对于中国的历史与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更为重要的是,他提出的思想和政策得到了后来的政治家和改革者的借鉴和应用,深刻影响了中国的政治和社会变革。因此,王安石被尊称为一位伟大的政治家和改革家,在中国历史上拥有不可磨灭的地位。
王安石变法以“富国强兵”为目标,前后将近15年,各项新法皆取得了不同程度的成功。特权阶层的利益受到一些剥夺,豪强兼并及高利贷的活动得到有效扼制,而农民们则减轻了沉重的赋税和差役负担,国家的财政收入大幅度增加,军队战斗力明显提升。熙宁年间,由王安石一手提拔的大将王韶,率宋军取得熙河战役的全胜,收复河湟(陕西、甘肃、青海一带)故汉地二千余里,歼敌近万,招抚民众三十余万,这是北宋建国以来最大的军事胜利。消息传到京师,宋神宗感动得将自己的玉带都解下来赐给王安石。著名学者陆游在《老学庵笔记》中写道:“荆公秘赐玉带,阔十四稻,号‘玉抱肚’。”成为王安石后代的家传宝物。
我看累了,也想累了,踱到展厅边的椅子上坐了下来。对面的王安石半身塑像昂首挺胸,目光坚定。我看着看着,心中又思索了起来:自中国有历史以来,改革的记载就不绝于史册,为何要改革?改革的实质是什么?改革又为何失败的居多?这些个大问题的确需要仔仔细细、认认真真地思忖一番。
当一个朝代民贫国弱,原有的统治无法维持下去时,统治者才愿意考虑改革的问题。这样一种改革往往是被动的而非主动的,所以改革一有成就,或一遭强烈的反对,或改革本身就危害到统治的稳定时,改革便被强行中止,改革的主持者则常常是轻则革职,重则人头落地。至于改革的实质就在利益的重新分配,特权者的利益必须让出一些,而社会的弱势群体则可以获得一些利益上的补偿,仅此而已,无有其他。
如此,中国历朝历代的改革就不可能是一路的鲜花、处处赞歌,而必定是一路的荆棘、充耳的诽谤。毕竟,有一部分人,且往往是有权有势者的利益受到了侵害。
王安石改革不就如此吗?宋神宗在中国历史上给改革者以鼎力支持而闻名遐迩,但在召王安石谈话时,提出的问题却是:“祖宗守天下,能百年无大变,粗致太平,以何道也?”其潜台词是:我的列祖列宗们,不行变法,不也坐致百余年的和平吗?这是何道理呢?更深一层的含义在于:我为何要变法呢?王安石虽然在后来上的《本朝百年无事札子》中,以累朝因循弊政,导致国家贫弱、内外矛盾激化,朝政失修、社会弊病丛生等各方面的问题来论证改革是必须的,也达到了说服宋神宗的目的,但毕竟变法并非是皇帝的主动之举,纯粹是迫不得已。这就埋下了王安石变法虽然取得很大的成效,却最终流产的伏笔。
王安石变法开始不久,朝野就出现一片反对新法的声音,神宗帝有些犹豫了。还在熙宁三年(1070年)三月二十八日,神宗召王安石,问:现在有许多人议论朝廷不畏天变,不听取人们的言论,也不守祖宗的规矩,这如何是好?王安石坦荡诚恳地答道:陛下您认真地处理政务,每件事皆为民众利益着想,这就是“畏天变”了;陛下您常常征询下面的意见,无论职位高低者的看法您都认真听,这“岂是不恤人言”?况且,有些人的话未必都对,只要我们合乎道理,又何必怕人议论呢?至于“祖宗之法不足守,则固当如此”,历代历朝,那有不修改法令的?神宗帝听进去了,王安石变法得以继续进行,“三不足”精神由此贯之于变法的全过程,而拗相公、刚愎自用、不懂人情世故等别号、形容词等也与王安石相伴终生,传之久远。
但是,王安石可以真正做到“三不畏”,皇帝岂真能如此?到了熙宁六年(1074年),河北大旱,连续十个月没有下雨,无数的农民四处逃荒要饭。宋神宗正心焦,有个坚决反对变法的官员画了一幅“流民图”上呈皇帝,并说之所以有旱灾,就是王安石变法造成的,所以,必须“去安石,天乃雨”。神宗帝看了这幅流民图,大为震动,长吁短叹,觉也睡不着,亲自减膳以示与民同甘共苦,并下诏书求谏。正在此时,作为皇亲国戚、大官僚、大地主利益代言人的神宗帝的祖母曹太后和母亲高太后,皆到神宗帝面前哭泣,异口同声说是王安石把天下搞乱了,必须停止新法。而著名的司马光也向神宗帝上了《应诏言朝政阙失事》,洋洋数千言,逐条批驳新法。此时的神宗帝开始既畏“天变”又畏“人言”,且屈服于“祖宗”的家法了。
王安石生性执拗,且从不以做大官为念,一心只想做大事。新法受到如此指责,推行起来又常常走样,王安石一则气愤难忍,一则疾病缠身,遂先后六次上书辞职。神宗帝再三挽留,王安石再三辞谢,终于获准辞相,改任吏部尚书、观文殿大学士、知江宁府。熙宁七年(1075年)的六月,王安石携家人离京赴江宁府上任。
离开金陵多年,王安石在京师主持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大变法,如今又重返故地,怎不让王安石感慨万千?他赋诗一首云:“人间投老事纷纷,才薄何能强致君。一马黄尘南陌路,眼中唯见北山云。”这已经隐隐透露出王安石的归隐之心了。但时仅半年,即熙宁八年(1076年)二月,神宗帝又启用了王安石,恢复其宰相之职。王安石继续呕心沥血为变法努力,但人算不如天算,他的身体日渐衰弱,而保守势力也越来越大,时局变得扑朔迷离。一次,天空出现了彗星,许多人皆认为是不吉之兆,神宗帝又有些惊惶失措,要大臣们对朝政提出看法。保守派自然不会放过机会,大肆攻击新法,认为新法造成了民众怨声载道,引起了天谴。王安石虽然雄辩,怎奈神宗帝心神不宁?此时,他的爱子王雱不幸英年早逝,白发人送黑发人,无比的悲痛使王安石又生重病。医生诊断后,开出的药方要用紫团人参配药,而市面上根本无此药出售。恰在此时,一位名叫薛师政的官员从河东来,带了一些紫团参,并送来几两,王安石坚持不受,家人说:配药非用此不可。王安石说:我平生不用此药,不也活到现在吗?这是宋代著名自然科学家沈括记载在《梦溪笔谈》中的事情。
于是,1076年,在“春风又绿江南岸”之际,前后居相位八年之久的王安石,再一次上书辞去宰相之职,重回江宁府,从此永远告别了政坛,直至成为一名虔诚的佛教居士而终老金陵,留下了“明月何时照我还”的无限浩叹。
“坐感岁时歌慷慨,起看天地色凄凉”
我与李博士坐在北驰的火车上,朝着南京方向进发。窗外寒流阵阵,空旷的田野,寂寞的乡镇,人们皆躲避在屋中取暖了。想900余年前,王安石辞相回金陵后,政局突变,神宗帝年仅38岁便逝世了,接位的哲宗是个9岁的孩子,由太皇太后高氏垂帘听政。这个一贯反对新法的太后,立即起用司马光等保守派,逐步地有计划地废除了王安石的各项新法。
客居金陵的十年,也就是新法逐步遭废弃的十年,这时的王安石过着一种什么样的生活,又有一种什么样的心境呢?在摇摇晃晃的火车上,伴着咔嚓咔嚓的响声,我试图跨越时空去神交荆公,可却朦朦胧胧中睡熟了。清晨,睁眼一瞧车窗外:呀,好大雪!无尽的山间乡村与大地,一片白雪茫茫真干净。车厢内,传出许多大人小孩的惊喜声,近几年,雪景已是不常见了。我想,居住在金陵的王荆公,生活自然是朴素的,一如他以前的一贯作风;而心境肯定不会是惬意高兴的,但是不是就像这窗外的大雪一般寒彻骨髓呢?当然不会。
一则,王安石的生活是充实的。他在金陵孜孜不倦地继续删定《字说》,考之诸子百家之说,究心于各派意见,一心要为所有的“字”提升出意义来,比如说,“美”字何解?荆公云:“羊之大者方美”。这似乎真的是咬文嚼字,但荆公的深意却在:要做到“以经术造士”的目的,首先要真正读通读懂儒家的经典,而这又必须从理解字词的意义入手,以防止对经学纂注解释上的纷乱歧义。据说,荆公常在一座庙中作《字说》,禅床前置笔砚,看似睡去,却忽又起身写一二个字,通常是彻夜不眠。二则,荆公看淡了世间的名利,退居金陵不久,便上奏折将自己所有的田产及余财捐赠给了蒋山(今南京钟山)太平兴国寺。王安石还自己动手,在江宁府东郊的一大片无人居住的荒僻地带,雇人修筑了数间简陋的草庐,起名“半山园”,作为园主的王安石,看着自己的新居,欣然赋诗一首:“今年钟山南,随分作园囿。凿池构吾庐,碧水寒可漱。”颇有隐居之诗情画意。
但实际上,半山园并非是豪华的乡间别墅,而是位于“四无人家”的偏僻之地,小宅“仅蔽风雨”,亦无围墙。有人劝其筑墙以保安全,王安石不答。平日他乘一驴,数个童子跟着,遍游金陵诸般名胜。若要入城,则乘小船前往,从不骑马,也坚拒坐轿,认为不能以人代替牲畜。可见,荆公的隐退生活还是有滋有味的。他进可为官从政,退可赋诗作文论学,这自然要比那些只能当官不知其他者要强得多。
清晨,我们在南京下车,住进了中国著名学府南京大学。稍事休息,热心干练的江苏社会科学院的胡发贵先生便带我们前往位于南京海军指挥学院东北隅的半山园。
一夜的大雪,金陵全城银装素裹,六朝古都更显庄严肃穆。通过两道戒备森严的围墙,远远望去,一幢粉白色的青砖小院忽然映入了我们的视野,这就是王安石居住过八年的地方——半山园遗址。这所宅院建在一山岩旁,东西长有25米,南北深有33米,进得院去,内分两小院,小巧,素雅,静谧。正厅陈列着王安石的生平事迹。屋外的山岩上,还修有一座方亭,映掩在高大的树木和茂密的衰草之中。登高望远,古城金陵在大雪的覆盖下,一尘不染,洁白无瑕。游至亭东,兀然见一块石碑,上书《重修半山亭记》,默念之,知此屋及亭皆为清末重建,自宋到明清,一代名相王安石的故居已荒芜废弃得无影无踪了,岂不痛哉!
《能改斋漫录》记载,王安石所筑草堂当在今半山亭的位置上,曾引水作“小港”,叠石为桥,平日里他吟诗作画,读书交友。荆公此时在此地才真正得以逍遥自在,他曾集句填《菩萨蛮》云:“数间茅屋闲临水,窄衫短帽垂杨里。花似去年红,吹开一夜风。柳梢新月偃,午醉醒来晚。何物最关情,黄鹂三两声。”
元丰七年(1084年)春,王安石已64岁,患了严重的疾病,几乎一病不起。皇帝亲自派人送药慰问。大病之后的王安石,对世间的一切似乎都已看得更透更淡了,再上奏折将自己经营多年的半山园宅子捐出为僧寺,半山园就改名半山寺了。王安石一家在江宁府城内的秦淮河畔租了一所院子居住。
七月,王安石大病初愈,适逢苏东坡自黄州到汝州上任,路过金陵,事前托人说要来看看荆公。王安石一身便服,骑毛驴亲到江边迎接。苏东坡也不穿官服来候,两人见面哈哈大笑,东坡说:今日我敢以“野服见大丞相”。王安石笑着说:“礼岂为我辈设哉!”俩人携手同游金陵的山水名胜,同桌品茗,挥毫泼墨,为文赋诗,优哉游哉,苏东坡甚至也想到金陵买田购屋陪伴王安石终老于斯。
元祐元年四月初六日(1086年5月21日),病重中的王安石听说其利国利民的免役法也遭到无端废除,经不起这雪上加霜的打击,王安石再也没有从疾病中恢复过来,郁然病逝在秦淮河畔的这所小院内,享年66岁。
我踏着漫山遍野的积雪围着半山亭转了几圈,心中一直郁结着一个大疑团。据《景定建康志》称,王安石死后葬在原居住的半山寺之后,也就是我们现在所站的半山亭的周围了。可是在周辉的《清波杂志》中,又说荆公墓在建康蒋山东三里,与其子分昭穆而葬。当时,士大夫去荆公墓祭拜者络绎不绝。在北宋所谓“元祐更化”时期,王安石新法多被废,大臣陆佃曾率许多儒生去哭祭王安石,并撰有《祭丞相荆公文》。元祐七年(1091),陆佃调任江宁府,再次拜祭荆公墓,写下了《江宁府到任祭丞相荆公墓文》。但在宋之后,就再也不见有荆公墓的记载了。一直到明武宗正德四年(1509),才有记载说,一个名叫石岩的太监,为了营造茔地而取用了王安石墓上的大砖。到了明世宗嘉靖二十五年(1546),临川知县在刻印王安石文集时,于序言中写道:“公墓不知所在”。可见,荆公墓早已无影无踪了,这实在是太奇怪了。
在当时,一个宰相的墓应该有相当的规模,何况王安石家族世代为官者实在是不少,何以断了祭祀的香火呢?这在把对先人之祀作为人生要务的中国古代是难以理解的,也是不该发生的。张明华先生在《王安石晚年与变法》一文中沉重地写道:“在现存的宋人文集笔记和各种文献中,竟然找不到任何有关王安石行状、墓志铭、神道碑的记载。可见,宋神宗去世后,王安石不仅经受了精神上的折磨,而且饱尝了人间的世态炎凉,他身后所受的冷落与他生前轰轰烈烈的变法事业显得极不相称。用呕心沥血、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来形容王安石对变法事业的贡献一点也不过分。”
在今洛阳附近,与王安石同时为宰相的司马光的墓不仅规模宏大,而且极尽豪华,成为当地一大旅游景观;而江西的乡贤——对中国政治、文学、经济、社会均产生重大影响的王荆公却已不知魂归何方,岂不悲哉!
立在半山亭,远眺天际,厚厚的积雪一望无垠。荆公的宅子、荆公的半山寺、荆公的活动,一切的一切,皆没有留下半点痕迹。王安石有诗云:“我自山中客,何缘有此名?不缘琴不鼓,人不见亏成。”一代名相做了“山中客”,为何仍然有“此名”?因为他呕心沥血为国为民;今日已近千年过去了,荆公的余物已荡然不存,可我等为何仍不远千里来凭吊呢?因为先贤先哲虽已逝,可其思想、精神、人品道德、才学文章已永驻天地之间,与江河同流,与日月同辉了。
下午,我们一行三人同到方志学专家季士家先生的住宅中,在宽敞明亮的客厅里,我们一边品着淡淡的绿茶,一边探讨着王安石的有关问题。我告诉季老,我曾与同事至抚州东乡上池王家看了一本刻于明代崇祯年间、数本刻于民国三十一年的《上池王氏族谱》,内皆记载有王安石墓迁回了家乡,安葬在王安石家族的祖坟山金溪的月塘村后,在刻于民国时期的家谱中更有一张墓地的风水图。我们根据此图,又驱车前往月塘,在二位风水先生和几十个热情的村民帮助下,我们找到了一个与图完全吻合的地方。这是一处山洼之地,现已开垦出了田地,图上称此地为“牛眠地”,是“上有桃源下有汪”。查之月塘村《王氏四修宗谱》,内也有荆公墓迁回之说。当时,我们一行是欣喜若狂,找出一座古人的墓并非壮举,但若能发现自南宋开始便已失去踪迹的荆公之墓,那真的是功莫大焉。
祭奠先贤先哲,并不是仅仅对着一座土坟发思古之幽情,而是在祭祀过程中,缅怀其道德文章,人品事迹,以提升自我的修养境界,传承历史文明。可是,等我回到南昌,找了一些资料来看,发现宋史大家、也是王安石研究专家的邓广铭先生早在1985年便撰文引用了许多正史及笔记材料,认为:王安石迁葬说是没有根据的。而历史学家姚公骞先生也早在1978年就写文章论证说:上池王家为争得临川盐阜岭的王荆公祠和祠产,不惜在家谱中造假,以证明上池王家是王安石家族的祖居之地。所以,王安石从南京迁葬回家乡一说也是毫无根据的。
季士家先生认真地听着,并仔细地看了我们带去的有关资料,说他也不太相信王安石墓已迁回金溪之说。一般说来,荆公墓要迁移,这是地方上的一件大事,方志一类的史料不可能不记载,可南京地方史的资料完全没有一字一句谈到这件事;此外,中国古代的迁墓是一件大事,不可轻易为之,因为可能会破坏风水。王荆公墓为何要迁呢?季老的话又使我想起梁洪生先生的话。他说:荆公在历史上当然是声名显赫者,其墓葬要迁,宋元人的笔记、各种野史是会大做文章的,可是就目前所见还无任何记载。
那么,荆公墓仍在南京的某处罗?就在我们上午去的半山园?还是在蒋山的某地?季士家先生告诉我们,荆公墓详细地址的记载早就在地方志中消失了,即使在大规模的实地的文物普查中也从未找着过。
我想,问题或许可以换一个角度来思考:荆公之墓,是何等的人的墓?一代宰相之墓;荆公又是何许人?影响千古、流芳百世之人,即便是在南宋时期,王安石背着许多骂名,却仍然有众多的士大夫前去拜祭。它突然在明代左右消失,极有可能是因为某种原因迁葬回了故乡之地。明太监王岩之所以能取荆公墓大砖,不就因为荆公墓已迁吗?墓砖当然是不可能迁走的。
季士家先生又取出一篇自己写的《明都南京城垣略论》的文章,内有一图,我们看到,半山园正位于京城与皇城之间的城墙边上,紧靠皇城,似乎有迁葬的必要。而在江西王安石家族的诸多家谱中,所记载的大部分都说到荆公墓迁自明洪武年间,是因为朱元璋建陵之需。是不是并非出于建陵的需要,而是因荆公墓紧靠皇城所以必须迁走?
又是一大疑惑,看来抚州崇仁的甘坑是不可不去了。由南京返昌,又驱车上路,直奔崇仁。我曾在1989年的《崇仁文史资料》第二辑上看到一篇由范贤儒、张涂喜先生写的《王安石家世史料》的文章说:在江西省崇仁县港下乡的甘坑村,发现了王安石的家谱——民国丙戌年修《王氏九修族谱》,甘坑王家源于王安石之子王雱过继的儿子王棣,也可以说是王安石的直系后裔。张涂喜先生更作《王安石墓葬考略》,经多方考证,认为:“王安石墓迁葬临川月塘是千真万确的”。
山重水复,我们来到位于崇山峻岭之中的甘坑,但见山高林密,泉水奔涌。村口的水塘划分出几块,据说也是分田到户后的事。村民们三三俩俩聚在一块闲聊,十余幢砖木瓦房依山傍水,村子里收拾得干干净净。热情的村民,拿来了家谱,搬出了传说是王安石亲传的巨型紫铜锣。
关于荆公之墓,《崇仁甘溪王氏九修族谱》是这样记载的:“荆国公墓:公卒半山寺,敕葬于钟山之阳。我明太祖阡陵,问曰:‘旧为若坟?’辅臣对曰:‘水口为吴王孙权墓,服山为宋丞相王安石。’太祖乃曰:‘孙权居水口,留为守陵。王安石可召其子孙迁葬。’乃赐额。时支子孙伯安丞命迁葬于临川月塘祖旁,有神道碑,火逸其半,见艺文集……”这段记载点出了荆公墓为何要迁的原因:朱元璋要“阡陵”;也说明了迁葬地:临川月塘祖旁。考之现今金溪县琉璃乡月塘村,的确是王安石家族的祖坟山,王安石曾祖父王明、祖父王用之等皆葬此地,置有专门的祭田。王安石父子也曾多次到此地拜祭,并住在附近的城陂院。王安石也撰有《城陂院兴造记》,内云:“灵谷者,吾州之名山,卫尉府君(王用之)之所葬也。山之水东出而北折,以合于城陂。陂上有屋,曰城陂院者,僧法冲居之,而王氏诸父子之来视墓者,退辄休于此。”第三还说明了是由何人主持迁葬的:支子孙伯安。据张涂喜先生考证,王伯安是王安石十六世孙,明洪武十五年(1382)以通经博学,官授国子学录;洪武二十四年(1391)改迁广西梧州儒学正提举。后辞老归田,78岁时去世。
应该说,甘坑王家并没有去争夺王荆公祠及祠产,当然也不需要去刻意造假。许多老先生也都异口同声地告诉我:中国乡间的家谱对墓葬的记载一般都是比较严肃的,如果王安石之墓仍在南京,又何必去伪造出一种详细的迁葬之说呢?金溪县文管所长吴定安先生说:“我是持‘迁葬无疑’之说的”,“学者总是重视正版专著,轻视民间谱牒,殊不知百姓修谱是极为郑重其事的。”而文化局长吴牧山先生更急迫地希望我能断言荆公墓已迁金溪月塘。我耗费数月时间,行程数千公里,当然是盼望着能破译荆公墓葬之迷了。
这些记载和说法可信不可信?考之正史、官修地方志、宋元笔记等皆无荆公迁葬之说;视诸王氏族谱,却处处看到荆公墓已迁金溪月塘之论。我又回忆起在月塘村后那如一面屏风般的凤山上,我们几十人漫山遍野寻找荆公之墓的情景,心中不禁吟咏起荆公著名的诗篇《南乡子》:
自古帝王州,郁郁葱葱佳气浮。四百年来成一梦,堪愁,晋代衣冠成古丘。
绕水恣行游,上尽层楼更上楼。往事悠悠君莫问,回头,槛外长江空自流。
宋真宗天禧五年(1021),王安石出生在临川(今江西抚州临川区)一个小官吏家庭。其父王益,时任临江军判官。母亲吴氏,是王益的续弦(王益的第一个妻子留下两个男孩,早早去世)。这是吴氏第一次生产,因此全家上下都非常紧张,好在孩子顺利地出生了,大家都长长地松了口气。
王氏家族并非豪门大户,也不是名门贵族。在王安石出生之前。王家的家谱上找不到有名的人物。王安石的父亲王益,一生在南北各地做了几任州县官。王益很有魄力,所任之处,政绩大抵不差。他为官清廉,做了一辈子官,却不置田产,只靠有限的官俸维持家庭生活。由于没有田产,他每调任一处,就拖家带口,一起前往。
王益为官颇有清名,对属下约束很严,判案也很少动刑,史载他"一以恩信治之,尝历岁不笞一人"。他教育孩子也从不进行体罚,而是耐心地讲道理。这种家庭氛围对王安石产生了良好的影响。
民安石一生下来就不缺玩伴。王益前妻王氏所生的安仁,安道这时已长成大孩子了,他们对新出生的小弟弟非常照顾,安石刚刚会走就成天跟在两个哥哥屁股后头。此后几年内,王安石的弟弟安国,安世,安礼,安上和三个妹妹相继出生,王益官衙院子里一天比一天热闹,一群孩子整天在院子里嬉戏。王益对孩子一向和蔼可亲,很少有疾颜厉色的时候。倒是吴氏对孩子管教得严厉些。吴氏是继室,但对安仁,安道视为己出,由此可见她的品质和为人。
王安石在小时候被称作神童。他智力超群,记忆力出众,虽然九岁才启蒙,但学业进展异常顺利。他的两位兄长都是四年才读到《尚书》,他不出两年就读到了。私塾里,老师对他实行特殊待遇,给别人限定课程,对他则实行放任,允许他根据自己的兴趣扩大阅读范围。私熟老师不止一次当着王安石的面对王益说:"此子断非池中物,迟早必成大器。"
宋仁宗明道二年(1033),王安石的祖父王用之在临川去世,王安石随着父亲回到老家奔丧,为祖父守丧,在这期间,王安石听说宜黄县有一名为"孥云馆"的书院,也就是芗林鹿岗书院,先生杜子野是一位有名的贤士隐儒,博学多才。一心向学的王安石便挑着书箱行李,从临川来到宜黄,向杜先生求学问道。先生非常喜欢这个聪明伶俐而又勤奋好学孩子。虽然王安石年纪小,但是杜先生却能和他一起欣赏精妙的文章,探究有疑点的地方,朝夕不倦。
这天,王安石一个人躲在房内认真地看书。当他读到王仁裕关于李白妙笔生花的故事时,不禁心生向往;若是自己也能有一支这样的神笔该有多好啊!可以拿它来著书立说,为百姓谋利,为国家造福,一展平生抱负……
可是,要怎样才能得到这样的一支神笔呢?王安石苦思冥想,却毫无头绪。忽然,一拍脑袋,自责道:"呀!我真是糊涂了!自己如何能够想得出来?现在先生在这里,为何不去请教他呢!''
想着,王安石就站起来,拿着书来见杜先生。行过礼,向先生请教道:"先生,这世上真有生花之笔吗?''
杜子野听他问话,又看看他手中拿的书,已经知道事情的原委了。心中暗想,这孩子毕竟年幼,难免有些急于求成之心。可是,凡事欲速则不达,一切还要靠勤奋刻苦,踏踏实实地一点一滴积累啊!这孩子天资聪慧,若教育得法,将来必成大器,我该好好地引导他才对。
想到这里,杜先生认真地对王安石说:"孩子,前人是不会骗我们的,这世确实有生花之笔。只是有的笔头可以长出花,有的笔长不出来,凡人的肉眼很难分辨啊!"
王安石见先生如此肯定,心中高兴,问道:"那么,先生能否送我一支生花笔呢?"
在先生把能找到的几乎所有的笔都拿出来了,足足一大捆,对王安石说:"这里有999支毛笔。其中一支就是生花笔。但是时间久了,都混在一起了,连我也分辨不出来哪支才是了。你自己去找吧。"
王安石一见这么多笔,有点傻眼了,自己也看不出来啊,该如何找呢?于是再次向先生施礼:"学生眼浅,请先生指教。''
杜先生假作沉思片刻,说道:"如今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你一支支地去试。写秃了一支再换下一支。这样坚持下去,定能找到那支生花笔。除此之外,就再没有别的办法了。"
王安石听了先生的话,从此更加勤学苦练,一心想要找那支神笔。日子一天天过去了,这天,王安石又写秃了一支笔。数一数,已经写秃了500支了。可是看看自己写的文章,感觉还是不满意,不禁有些泄气了。到底什么时候才能找到那支笔呢?
情绪有些低落的王安石又找到了杜子野先生:"先生,我怎么还没有找到那支生花笔呢?"
杜先生没有说话,只是提起笔。写下"锲而不舍"四个大字送给他。
王安石得了先生的教诲,心中不再疑惑,常常用这四个字来鼓励自己。渐渐地,他心中已经不再想着找生花笔的事了,而是被书中广博的知识深深吸引,孜孜不倦地从中汲取能量。一天深夜,王安石读书读到动情处,有感而发,挥笔写下一篇颇有见地的《策论》,只觉下笔如行云流水,一气呵成。写成后,王安石细细品味,甚合心意。看着手中的笔,忽然心中感悟,不禁高兴地跳起来,喊道:''找到了!我找到生花笔了!"
王安石终于明白了杜先生的良苦用心。世上本无所谓生不生花的神笔,所有人的才能都是通过辛勤的付出获得的。若想有所成就,就必须付出比常人更多的努力,锲而不舍,这才是妙笔生花的根本啊!明白了这个道理,王安石更加勤奋好学了。
王安石资料
王安石是北宋年间的人物,宋神宗时期其政治生涯达到了巅峰,世称王荆公。王安石于1021年出生,1086年去世,享年66岁,王安石被称为4大家(政治家,思想家,改革家,文学家)。
王安石雕像
王安石在21岁的时候考中进士,从此走上了仕途之路,一直担任着地方官吏,且颇有建树,从此在北宋有着很好的名声。1058年,王安石针对其10多年为官经验第一次提出变法,要求对国家进行全盘改革,但是没有被宋仁宗所采纳。此后,王安石拒绝入仕,朝廷多次征召他依然找各种借口推辞不愿出仕。
1063年,王安石已经42岁,宋神宗即位,因为仰慕王安石的名气,于是重用了王安石。1069年,宋神宗同意变法,此后开始了长达16年的熙宁变法,又称之为王安石变法。王安石变法是一场全面的社会改革运动,由王安石发起,宋神宗做支持的变法运动,旨在改变北宋积贫积弱的社会格局,从而达到富国强兵的目的。变法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官僚地主的利益遭到了强烈的反对,最终以失败告终。王安石也曾被两次罢相,最终辞官回乡开始了隐居生活。
抛去王安石在政治上的作为,其在文坛上也有着不可替代的位置。王安石在诗歌,散文,词都有涉猎,并且有着杰出的成就。王安石更是推动了诗文革新运动,扫除了宋初的浮华余风,但是王安石的文学主张也有纰漏,他的作品杜绝了浮华,偏向于实用,但是这种对于艺术形式的表现力就远远不够了。
王安石对于后世的影响是巨大的,但是对其个人却是褒贬不一。
王安石墓王安石于1086年病逝,享年66岁,死后王安石被葬在钟山南麓东三里的地方,也就是原先的宝公塔与草堂寺之间。王安石墓可以说的上是一个王氏墓葬群了,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除了王安石的父亲王益和王安石的大哥王安仁没有葬在这里外,其他的王氏成员都是埋葬在这里的,包括王安石的母亲吴氏,王安石弟弟王安国和王安礼,还有王安石的儿子。钟山南麓可谓是王氏家族的家族墓葬群了。
王安石父亲王益墓全景
王安石墓前有华表(就是标志或者装饰用的大柱子),坟庵(设于墓地的庙庵),两侧种着树木。明朝初期,钟山南麓这块墓地被朱元璋所看重,于是在这块陵寝附近的古迹都被搬迁了,其中王安石墓也在被迁的名单中。至于王安石墓最终被迁往何处了,说法历来不一,一种说法是迁至麒麟门了,一种说法是迁回江西老家,也就是江西临川。
但是后期陆续发现王安石墓的踪迹。1509年,太监石岩在为自己建造墓的时候发现墓砖不够,于是就近取材拆了附近的一座古墓来取砖,看到墓志发现是王安石墓,但是这份资料中没有明确记载这个墓的地址。
另有一种说法:民国初,在麒麟门考古出土一座古墓,其中的墓志上写着:安石三莅江宁,卜居钟山,子姓兄弟,多著籍焉。看其墓志记载讲述的就是王安石的生平事迹,所以大部分人认为王安石墓迁至麒麟门处。但是奇怪的是在此处没有发现任何陪葬品及文物痕迹。
第三种说法:王氏家谱中记载王安石墓迁到了老家临川月塘中。
王安石历史上的王安石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和文学家,不仅在政坛上是一把手的位置,在文坛上也是一个标杆人物,但是在生活中王安石的名声却是“臭”的,可谓是“臭”名远昭,为什么这么说呢?其实从王安石上就能隐约感受到。
王安石
画中人头戴高帽,留着一脸的络腮胡,一身松松垮垮的服装,据记载王安石本人不修边幅,不注意个人卫生,每日的刷牙洗脸工程也被王安石省去掠过了,脸都不洗更别说洗澡了,一年也不见他洗几次澡。所以看见王安石本尊的时候,通常不会联想到他能官至宰相,因为从外表看上去就是一个叫花子,蓬头垢面,“臭名远洋” ,远远就能闻到从身上飘出的一股酸臭味,所有人都会掩鼻避过,但是王安石却没有把这些小事放在心上。
但是我们再看王安石的时候发现其都是衣冠楚楚的,这是古人画像的一大特点,都会将其最美好的一面展现后后世,以便后人用来瞻仰与膜拜,剔其糟糠取其优点。
在文献记载中,多处有记载到王安石的这个坏习惯,并在苏洵的文学作品中还出现了对王安石不修边幅的文字记载,在一篇《辩奸论》中就直指王安石邋遢的事实,甚至是人们想象苏洵在写下这部作品的时候都是捂着鼻子进行挥墨创作的。
王安石的夫人也屡次与王安石交涉,让其注意卫生,但是他从不拘小节,甚至于吃东西的时候能和老鼠一起吃发臭的东西。
王安石作品王安石一生作品无数,不仅有诗歌,还有散文集,词作品等,留存至今的作品有一千五百多篇。王安石成为了文坛上一个叱咤风云的人物,下面我们针对王安石的作品大类来分析王安石的作品风格。
王安石扮演者
一:散文
王安石散文以雄健简练,奇崛峭拔为主要特色,作品多以书表序等体式展现。其作品多以政治为主体,阐述了诗人的政治主张及政治思想,所以其内容大都是针对社会问题及时政的,散文中观点鲜明,加以诗人深刻的分析,有着极强的说服力。代表作有《上仁皇帝言事书》,这首作品主要是主张社会变革的作品,先是发现问题,深入分析矛盾,最后提出解决方案,推行新法。
二:诗歌
王安石的诗歌主要存在着两个时期,一个是前期一个是后期(以1076年为分界线,1076年正是王安石二次罢相时期)。前期作品大多是政治诗,咏史诗居多,揭露社会问题,关注民生,所以有着十分鲜明的倾向性。代表作有《感事》《兼并》《省兵》等;后期作品大多关于隐居生活的,陶醉于山水之间,流连于田园中,所以作品都很安逸闲适,作品也大都是写景诗等,代表作有《泊船瓜洲》《江上》《梅花》《书湖阴先生壁》等。
三:词
有名家赞其词风瘦削雅素,改变了五代的旧习。所以王安石的词可谓是独放异彩,代表作《桂枝香・金陵怀古》、《南乡子》、《菩萨蛮》、《明妃曲》二首、《浣溪沙》等作品。王安石的词留存至今有20多首。
王安石的词王安石在北宋的政坛及文坛上都有着一定的地位,叱咤风云,在政坛上位列人臣,发动变法,改善了北宋积贫积弱的社会格局;在文坛上,文学造诣高,被列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其一生作品颇丰,不仅诗歌行列,还在散文,词等均有涉猎,王安石的词更有其自身特色。
桂枝香・金陵怀古书法赏析
王安石的词留存至今的约有20多首,王安石的最擅长领域虽然不是词,但是他的词作品还是受到了后人的称颂与赞扬。有名家赞其词风瘦削雅素,改变了五代的旧习。代表作《桂枝香・金陵怀古》,这是一首咏史诗,明则描写金陵的壮丽景观,实则揭露了六朝统治阶层的糜烂腐朽的生活方式,整个作品的基调豪纵沉郁,后人对其称之为“咏古绝唱”,足以看出这首词在文坛上的影响力。这首作品与范仲淹的《渔家傲》共同打破旧俗,开创了一个新天地,此后才有了苏东坡这种豪放派的作品,这首词对于整个词坛来说可谓是先驱。
不仅如此,王安石的词中还有《南乡子》、《菩萨蛮》、《明妃曲》二首、《浣溪沙》等作品均是王安石的词经典之作。王安石的成就与其的努力刻苦与后天教育是分不开的,其在作品上永远要求精益求精,所以也出现了王安石改字,王安石改诗等典故,这里也告诉人们如果要有所成就,就必须努力刻苦,逐字推敲,最终方能有所成就。
据史书记载,王安石有四子,一子三女,但一子一女早逝,只留下两个女儿,后来都成了妻子。王安石的家乡有很多王安石的后代,但没有一个是王安石的直系后代。他们的后代都是兄弟姐妹。据报道,王安石有十个兄弟姐妹。
王安石雕像
现在的王氏族谱记载,王安石的血脉已经没有了,王的后代确实朝气蓬勃。
有人会怀疑王安石还有两个女儿吗?两个女儿分别嫁给了吴安池和蔡卞。这两条血脉也算是王安石的后代。但资料中并没有
说了这么多,很清楚,也有足够的证据证明。是老乡写给王安石的。傅花了二十多年才完成这本书。这本书为王安石的后人详细解释了这个问题。傅根据许多历史事实写了这本书。在王安石后裔问题上,他详细研究了王家及其夫人吴的家谱。有朋友提供了王安石岳父和祖父的家谱。这些族谱是王安石后三代和后三代的资料。这些数据涉及100多人。所以这本书对王安石后人的记载是非常真实的。
而王安石直系后代的其他记载是《王安石世系传》年。然而,尽管有记录,今天却没有办法核实。
王安石的女儿
据史料记载,王安石有四个后代,一子三女,只有两个幸存。
这些来自互联网。
我唯一的儿子英年早逝。1055年,王安石的儿子出生,第一次啼哭。当时王安石被任命为牧羊人。但是,这个儿子是短命的。他死于1057年,英年早逝。
王安石的长女,名字不详,嫁给了吴安池,后来常被称为吴。吴安池是建州浦城人吴冲的儿子。
王安石的第二个女儿后来叫她蔡,嫁给了蔡卞做媳妇。
王安石也有一个女儿,但早逝。她于1047年出生在鄞县,但出生一年后就去世了。真的很悲哀。
据说王安石的女儿王金生生于1047年,当时王安石还在鄞县工作。王安石和妻子吴喜结良缘,不久生下一女,这是王安石的第一个孩子。王锦这个名字有一个典故。当时芙蓉花是在他们居住的地方种植的,出生地是鄞县。因此,他们把它命名为王锦,并给它起了个绰号叫银奴。这个女孩从小就很聪明。她在满月前学会了笑,一岁前就能笑了。这让王安石夫妇非常高兴,对她宠爱有加。
另一种说法是,这个女孩还没有被命名,她只是被赋予了一个昵称,尹奴。因为她出生在鄞县,所以被称为鄞县的女儿。我女儿出生不久,就患了重病,并因此而死亡。王安石夫妇因女儿之死受到沉重打击。王安石把女儿葬在一片松林里。后来王安石在任期结束时离开了鄞县。临行前,他为女儿和贤贤写诗。其中离别诗《老学安记》是王安石写给他女儿的。全诗让人落泪。
王安石妻子
王安石一生只有一个妻子,那就是吴氏,人称吴夫人。吴夫人这个称号据说还是皇帝钦赐的。吴夫人是金溪人氏,出生于一个书香世家,家中有着良好的教育模式,所以吴夫人能诗善文,是一个才貌双全的女子。
王安石与妻子
吴夫人曾自己创作了一首小词,名曰《约诸亲游西池》,获得一致好评,其文洒脱可喜,更有名句被后人所传诵,“待到明年重把酒,携手。那知无雨又无风。”
1061年,王安石升职为知制诰,同时还身兼多职,已经过上上层社会的生活了。吴夫人也想让丈夫体验下上流社会的待遇,于是就给丈夫买了一个妾。在封建社会,男人三妻四妾是正常的,特别是朝廷官员,无一不纳妾来显示自己的成就的。官品越高,地位越高,如果没有纳妾那将会受到人们异样的眼光,而且会将责任归咎于妻子身上。
所以吴夫人用9万买了一个妾送给王安石,王安石回家后看见一个年轻貌美的姑娘在自己的家中,王安石心中很诧异,于是就问明这姑娘哪里人干什么的?原来这女子本是一个官员之妻,其丈夫因为运送米粮遇到乘船米粮都沉没了,无奈只能倾家荡产来填补这个损失,但是钱还不够,只能卖妻还债。王安石听完后,把人送回给那个官员,钱也送给了这对夫妻。这就是著名的王安石辞妾的典故。
吴夫人主动为丈夫纳妾,王安石都不要,足以说明王安石对于夫人的钟情以及其自律自严的高尚品格。吴夫人呢则是一个替丈夫考虑,思想开明的女主。
王安石儿子关于王安石儿子问题有着诸多争议,一种说法是王安石是没有儿子的,另外一种说法是王安石有一子,第三种说法是王安石有两个儿子。但是这种说法都是缺乏考证的,这种说法有来自记载的也有来自民间传说的,下面给大家罗列下一切有可能的说法。
王安石雕像
说法一:王安石有过3个儿子
据资料记载,大儿子王,于1044年出生,逝世于1076年。王是北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和思想家,是王安石变法的拥护者与支持者。王是道家学者,认为老子是圣人,推崇道家文化。王从小就很聪明,不到20岁就已经著书数万,1067年考中进士,先后任太子中允,说书,试读等职。在此期间,王支持父亲推行新法。1076年,因病去世。
二儿子王旁后娶妻生子,生下一名男童取名王桐,王桐生两子,取名王王珏 ,自而延续了王家血脉。
三儿子去世的很早,是一个早夭儿,出生于1055年,那时候王安石正任群牧判官,这个儿子出生没2年就去世了。
二:王安石没有儿子
这种说法主要是采用倒叙的手法来推断的,王安石后人距今已经无从考证了,王安石血脉到一阶段就已经断了,就算有王氏血脉也是旁系的,并没有王安石的直系血脉,从这个结果来推算很多人就说王安石没有儿子,所以无人继承香火。
三:王安石有一个儿子
王安石的儿子王是有历史记载的,且在北宋有一定的活动痕迹。
关于王安石儿子的说法各不一,但是第一种和第三种说法较为让人信服与接收。
王安石女儿历史记载中王安石共有4个后人,1个儿子和3个女儿,最终存活下来的只有两个女儿。
王安石女儿剧照
唯一的一个儿子早夭了,1055年,王安石的儿子出世了,有了第一声啼哭,那时王安石任群牧判官,但是这个儿子是很短命的,1057年就去世了,属于早夭儿。
王安石的大女儿其姓名不详,嫁给了吴安持,后来人们就常以吴氏称之。吴安持是建州浦城吴充的儿子。
王安石的二女儿后人称她为蔡氏,嫁给了蔡卞做媳妇。
王安石还有一个女儿,但是也是早夭儿,1047年出生在鄞县,但是出生一年就去世了,悲哉。
关于王安石女儿的资料记载少之又少,其中有关于王安石早夭之女的资料,但是不知是属于正史还是野史。
据传王安石女儿名叫王堇,出生于1047年,那时候王安石还在任鄞县县令时期,王安石与夫人吴氏婚姻幸福,不多久就产下一女,也是王安石的第一个孩子。王堇这个名字可是有典故的,当时他们住的地方种植着木槿花,出生地又在鄞县,于是为其取名王堇,小名叫做鄞女。这个女孩从小就聪明伶俐,还没满月就学会了笑,没满周岁就能丫丫而言了,这让王安石夫妇喜出望外,从而对其也是宠爱有加。
另外一种说法是这个女孩还未取名,只给她取了一个小名,叫鄞女,因为她在鄞县出生,所以称之为鄞县的女儿,这个女儿出生没多久就生了一场大病,病发去世。这女儿的死让王安石夫妇受到了沉重的打击。王安石将爱女葬在松林中,后来王安石任期满要离开鄞县,走之前还为其女儿,为鄞县写诗留恋,其中《解任别女诗》这首离别诗就是王安石写给爱女的诗,整首诗让人潇然泪下。
王安石后代历史记载中王安石共生有4个孩子,一个儿子三个女儿,但是一个儿子和一个女儿早夭,只剩下2个女儿,后来均嫁为 。现今王安石故里中生活着很多的王氏后裔,但是均不是王安石的直系后裔,其后裔均是其兄弟姐妹的。据悉王安石共有十个兄弟姐妹。
王安石雕像
现今在王氏宗谱中记载,属于王安石这支血脉繁衍至今的已经没有了,而王旁的后代确是很旺盛的。
有人会好奇王安石不是还有两个女儿吗?这两个女儿分别嫁给了吴安持和蔡卞,这两支血脉也能算是王安石的后人,但是在资料中关于这两个女儿的后裔并没有进行详细的记载,其最终如何也无从考证了。
说到这里其实已经很明确了,而且有足够的证据来证明。《王安石世系传论》是王安石的同乡为其编写的,傅林辉耗时20多年时间才完成了这本著作,这本书中对王安石后人这个问题做了详细的阐述。傅林辉在创作这本书是基于很多史实编写的,就王安石后人这一问题,曾详细研究了王氏家谱,还有其夫人吴氏家谱,更有朋友为其提供王安石岳父家谱及其外祖父家谱,这些家谱是王安石上三代下三代的资料,这些资料中涉及了近一百多人的资料。所以这本书对于王安石后人的记载是很写实和真实的。
但是另有记载说王安石是有直系后代的,在《老学庵记》中就有记载,但是虽有记载,现今也无从考证。
王安石简介王安石生活于北宋年间,是著名的政治家,改革家及文学家。王安石于1021年出生于一个官吏家庭,抚州临川人氏,字介普,号半山,后人又以王荆公称之。其父早年任临江军判官,县官等工作,所以辗转于南北各地。
王安石铜像
王安石勤奋好学,且天资聪慧,有着惊人的记忆力,先天的因素加上后天良好的教育,王安石才华出众,博古通今,是为难得的一代才子。王安石于1042年,考中进士,金榜题名,这也是他仕途的开端。王安石此后于辗转于各地任职,任职过淮南判官,舒州通判,鄞县知县等职。任职期间,王安石兴修水利,大力发展农业,扩办学校,为广大民生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1067年,宋神宗继承帝位,久闻王安石大名,继位之后就命王安石当江宁知府,后来又提拔为翰林学士,深得宋神宗的器重。
王安石的成就与他的经历有着很大的关联,王安石小时候就着父亲宦游南北,经历的多了,对整个北宋的社会危机有着很深刻的了解与体会。长大后,考官入仕,在各个地方任地方官吏,这段期间体恤民情,关系民生,体会民间疾苦,为官期间多次上书朝廷,建议兴利除弊,百姓压力小了,负担轻了,国家才能更加繁荣。
1058年,王安石开始变法,主旨是改变整个国家“积贫积弱”的格局,王安石变法的最终目的是要改变现在的格局,推行富国强兵的政策。王安石变法主要分成两块,分别从理财和整军两块重点下手,推行一些列政策改革,如青苗,免役等策略,但是王安石变法由于内因外因没有成功。
王安石于1086年去世,享年66岁。
王安石墓的文献资料
本文2023-10-01 12:08:59发表“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lezaizhuan.com/article/1481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