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 年文化 的资料

栏目:资讯发布:2023-10-01浏览:3收藏

关于 年文化 的资料,第1张

在中国民间,最深广的文化,莫过于“年文化”了。

西人的年节,大致是由圣诞到新年,前后一周;中国的旧历年(现称春节)则是早早从吃一口那又黏又稠又香又热的腊八粥时,就微薄地听到了年的脚步。这年的行程真是太长太长,直到转年正月十五闹元宵,在狂热中才画上句号。算一算,四十天。

中国人过年,与农业关系较大。农家的事,以大自然四季为一轮。年在农闲时,便有大把的日子可以折腾;年又在四季之始,生活的热望熊熊燃起。所以,对于中国人来说,过年是非要强化不可的了。或者说,年是一种强化的生活。

这样,一切好吃好穿好玩以及好的想法,都要放在过年上。平日竭力勤俭,岁时极尽所能,缘故是使生活靠向理想的水平。过年是人间生活的顶峰,也是每个孩子一年一度灿烂的梦。

世界上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崇拜物。那么中国人崇拜什么?崇拜太阳?崇拜性?崇拜龙?崇拜英雄?崇拜老子?崇拜男人?崇拜祖先?崇拜皇帝和包公……非也!中国人崇拜的是生活本身。“过日子”往往被视为生存过程。在人们给天地间的诸神众佛叩头烧香时,并非信仰,亦非尊崇,乃是企望神佛降福人间,能过上美好又富裕的生活。这无非借助神佛的威力,实现向往,主高无上的仍是生活本身。

在过年的日子里,生活被理想化了,理想也被生活化了。这生活与迷人的理想混合在一起,便有了年的意味。等到过了年,人们走出这年所特有的状态,回到生活里,年的感觉也随即消失,好似一种幻觉消散。是啊,年,实际是一种努力生活化的理想,一种努力理想化的生活。

于是,无论衣食住行,言语行为,生活的一切,无不充溢着年的内容、年的意味和年的精神。且不说鞭炮、春联、福字、年画、吊钱、年糕、糖瓜、元宵、空竹、灯谜、花会、祭祖、拜年、压岁钱、聚宝盆等等这些年的专有的物事,单说饺子,原本是日常食品,到了年节,却非比寻常。从包饺子“捏小人嘴”到吃 “团圆饺子”,都深深浸染了年的理想与年的心理。

而此刻,瓶子表示平安,金鱼表示富裕,瓜蔓表示延绵,桃子表示长寿,马蜂与猴表示封侯加官,鸡与菊花都表示吉利吉祥……生活中的一切形象,都用来图解理想。生活敷染了理想,顿时闪闪发光。

对于崇拜生活的民族来说,理想是一种实在的生活愿望。

生活中有欣喜满足,也有苦恼失落;有福从天降,也有灾难横生。年时,站在旧的一年的终点上,面对一片未知的生活,人人都怀着这样的愿望:企盼福气与惧怕灾祸。于是,千百年来,有一句话,把这种“年文化心理”表现得简练又明确,便是:驱邪降福。

中国人对生活的态度十分了有趣,比如闹水的龙和吃人的虎,都很凶恶,但在中国的民间,龙的形象并不可怕,反而要去耍龙灯,人龙一团,喜庆热闹;老虎的形象也不残暴,反被描绘得雄壮威武,憨态可爱,虎鞋虎帽也就跑到孩子身上。通过这种理想方式,生活变得可亲可爱。同样,虽然生活的愿望难以成真,但中国人并不停留在苦苦期待上,而是把理想愿望与现实生活拉在一起,用文化加以创造,将美丽而空空的向往,与实实在在的生活神奇地合为一体。一下子,生活就变得异样的亲近、煌煌有望和充满生气了。这也是过年时我们对生活一种十分特别又美好的感觉。

怀念年画

作者:许玮(安徽芜湖)

“扶墙走,扶墙站;只穿衣,不吃饭。”过去,这则谜语一出口,孩子们就会齐声喊:“年画!”但是现在,知道谜底的孩子恐怕不多了。

幼时,我曾固执地认为:新年是从年画里走来的。因为没有什么能比一张画着四肢如藕节一般胖乎乎的娃娃抱着大红鲤鱼的年画更能体现出浓浓的年味。那时候,书店里是扑鼻的印刷品的清香,街边的摊位上也摆满了红艳艳的春联、鞭炮和花花绿绿的年画,处处涌动着新年的喜悦。

买年画的时候,父母总是由着我去挑选。我买过《长坂坡》,上面画着威风凛凛的张飞和赵云;买过动物画,里面有威武的狮子、老虎,还有那俏丽的孔雀、梅花鹿……那时年画的内容多是花鸟草虫和明星照片,价格也不太贵,一毛、两毛即可买一张。许多孩子都会买来年画作为新年礼物,送给老师和好友。

对于平民百姓来说,过年贴年画是件非常重要、非常讲究的事。再穷再苦,也不能让家里的墙壁和大门空着。而对于我们这些孩子来说,对年画更是情有独钟,因为年画意味着新年的到来,离穿新衣、吃糖果、走亲戚、领压岁钱也就不远了。除夕那天,大人孩子还会走家串户去看年画,谁家多,谁家好,当然也要评论、比较一番。只有贴好了年画、放过了鞭炮之后,一家人才会围坐在一起吃年夜饭,过团圆年。

30多年过去,岁月带走了快乐无忧的童年。现在贴春联的习俗还在继续,年画在一些地方却已消逝得无影无踪了。偶尔,关于年画的记忆会渐渐浮起,重温着心底一缕挥抹不去的温馨。

除夕守岁

作者:韩晓玲(山东烟台)

除夕是一年中最隆重的日子。人们一大早起来就贴春联、换门神、包饺子,晚饭前还要上坟祭祖。祭祖的仪式庄重简单。先将写有祖先名讳的家谱和牌位摆好,献上供品。而后到祖坟前,烧香纸,放鞭炮,最后将祖先们的在天之灵领进家来。这种缅怀先人的做法,颇有西方感恩节的味道。

除夕夜要守岁,记得小时,一盏煤油灯放在桌上,灯芯子挑得老大,绽开一朵“灯花”,整个屋子照得亮堂堂的。母亲在煤油灯下给我们钉新棉布衣服的钮扣,父亲则掏出崭新的角角票,给我们发“压岁钱”。一家老小围着一篮瓜子,边嗑边拉家常。瓜子像话题一样无穷无尽,话题像瓜子一样可口可心。

上世纪80年代,除夕守岁变成了守“春晚”。晚上8点钟不到,全家人就目不转睛地盯着电视机。当听到李谷一、毛阿敏美妙甜润的歌声时,当看到赵本山、宋丹丹滑稽可笑的表演时,当欣赏牛群、冯巩唇枪舌剑的功夫时,全家的快乐无以言表。

长大后漂泊在外,回家过年就寄托着父母殷殷的期望。有年冬天特别冷,年关之际下了大雪,母亲老早便在回家的路口张望。直到晚上我才赶回家,热气腾腾的水饺还没吃完,此起彼伏的鞭炮声便已响起。女儿像当年的我一样站在冷风里仰着小脸望着耀眼的烟火,笑容明媚。

生活中,有的东西会轻而易举地忘记,有的却铭记一生,春节的记忆与温馨,我将永远珍藏。

大理过年喜做“杀猪客”

作者:魏向阳(云南)

云南大理白族地区过春节很讲究。那时过春节给我留下较深印象,除了穿新衣放鞭炮吃元宵之外,便是做杀猪客、吃杀猪饭。按照习俗,每年腊月中下旬,每家每户都要争取宰杀一头半头的年猪,以解决一年吃肉用油的问题。之所以有杀半头年猪的说法,是因为那时农民养猪要先交上国家食品部门的征购任务,而后自己才能杀猪吃肉,有的人家吃饭穿衣都成问题,养几头肥猪就更难。即便如此,应节气也要宰上一头,上交半头后,另外半头留下请几桌客,这时几乎所剩无几的猪肉再做成腊肉腊油供一年食用。

做杀猪客,对于我们小孩子来说最为幸福。那是因为一则能在吃肉机会不多的年景里得以饱餐几顿;二是刚宰的猪肉新鲜,白族农家地道的火烧猪肉喷香扑鼻,那些传统待客的酸菜炒肉、猪血青菜芋头汤等等,让我至今回想起来都垂涎欲滴……杀年猪剩下的部分除制成腊肉,就是做成酥肉、粉蒸肉等白族人家过年待客“土八碗”的家常菜,猪头、猪脚就做成猪脚冻等特色风味菜。

而今30多年过去,大理也和祖国各地一样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可喜变化。过年才杀猪吃肉的老皇历早已过时,做杀猪客的机会越来越少,偶尔碰上图的已不是大吃大喝,而是新鲜口味了。日渐丰富的娱乐活动也充实了过年的内容,杀猪待客再也不是主要的节目了。

豫东儿童“鞭炮乐”

作者:任国征(北京)

我的家乡豫东平原,从腊月廿三的祭灶节到正月初五的“财神生日”,鞭炮都会时刻伴随着小孩子。一般是爸爸给我们兄弟每人买一盘大约50响的小炮,然后长辈会送一些。这时,我就会根据数量计算好每天放多少个。

我们家没有“守岁”的习惯,睡觉时放“三声关门炮”作为熄灯哨。“一年一个好,谁家起早谁家好”,差不多凌晨三点多钟时,爸爸又会放“三声开门炮”让大家起床。这时是绝对不能“赖床”的,否则一年都会很懒散。起床后,我们几个喜欢坐到灶台旁和爸爸一边烧柴一边聊天。爸爸这时喜欢给我们讲些爆竹的来历,讲些“人要实火要虚”等简单却重要的道理。讲着讲着,锅烧开了就下饺子。一年中最大的一盘炮就要在这个节骨眼上燃放。吃完饺子天还未亮,“拾炮”,就是捡一些还没有燃放的小鞭,成了我们小孩子的头等大事。大家就好像赛跑一样,从村东跑到村西,从村里跑到村外,每个小孩都乐滋滋的。

有趣的是,由于我们那里“景年”(喜欢年)和“热炮”(喜欢炮)给幼年的我留下深刻印象,我渐渐因为“开门炮”养成了早起的习惯,因为“拾炮”形成了晨练的习惯。现在的我仍然坚持早起或工作或习武,神清气爽,可谓过年习俗所赐。

前些年当我孤身在广州、芝加哥和北京过年时,我总会给河南商丘老家打电话。听听电话那头下饺子时的鞭炮声,似乎就感受到了浓浓的乡情和亲情,眼里泪花随之泛了起来。

搜狐博客:云城居士

小时候,我们最盼望的就是过年,因为过年不仅仅是红火热闹,更重要的是能吃上许多平时吃不上的好东西,还有许多至今留在我们记忆深处的富有乡土气息的年味的习俗。

(一)忙腊月

我们这地方有句俗语“大腊月借笄蓖”,意思是每家每户都在忙腊月。忙啥?主要是准备过年的吃的。过去,人们比较穷,平时吃不上东西,所以一进入腊月,都要准备一正月的吃的。把做好的都放到一个大瓮子里,等到正月里吃,因为我们这地方讲究正月里不做新吃的,取光景后沉之意。

才过了腊八就开始忙起来了,每天少则蒸一锅,多则两三锅,种类繁多,有豆馅的窝头,有枣山,有花糕,有钱龙,有面蓝……不一而足。这其中有很多讲究,比如,枣山,其实与山没有一点关系,就是用枣蒸的花馍,只是个大了些,但我们村里家家户户都要有,取“早早起山”(发财)之义,除夕之夜,要把它供在灶王爷前面;又如,“钱龙”,一般是给男孩子的,一个大枣饼上盘着一条面龙,龙的嘴里衔着一枚硬币,要等到二月二的时候才吃,大人希望孩子们长大后能多挣钱,故名“钱龙”……其它的东西都各有含义。

这些一直要忙到年底,到除夕这天,就是打扫院子、包饺子、贴对联,就等过年了。

(二) 过大年

真正的过年,是从除夕这天开始的。当贴好对联,吃完午饭,全家就着手包饺子,这是每家每户必不可少的,也是每年必不可少的。麻利的人家早早包好饺子,晚上一家人就是看春晚,我家的营生多,往往是一边包饺子一边看春晚,但这是现在。在我小时候,我们村里还没通电,更不要说电视了,除夕夜很重要的一件事就是“熬年”,这大概与“年”的传说有关吧。

所谓“熬年”,其实就是熬夜,有的地方叫“守夜”,从除夕一直到早晨的“接神”。据老人们讲,谁能熬年谁来年就会交好运。平时老百姓节俭,晚上早早就吹灯睡觉,但除夕夜,要点一夜的灯,我也不知道是为什么,猜测是图吉利吧。记得有一年,我也要“熬年”,母亲说,你这么小,哪能熬得住,快点睡觉吧。我不听,执意要“熬”,母亲也没办法,任我,她与父亲睡觉了。我坐在炕头,盯着油灯,不大一会,就迷糊得坚持不住了,一吹灯,到头便睡,醒来已是第二天早晨。看到母亲有些生气,说谁让你把灯吹灭的,屁也不懂……好在是大年,没有多说我,但我知道母亲心里不太高兴,因为除夕夜黑灯瞎火的不吉利。

除夕夜的另一重要的事就是“安神”,据说众神腊月二十三上天汇报凡间的情况,除夕这夜又回到了人间,所以人们要照顾好神。当母亲把第二天吃的安顿好之后,在睡觉之前,要到院子里放几个炮,就是“安”了“神”,这之后就不能随便走动了,只能安安静静地入睡了。如果要“熬年”也只能只能静静地呆在屋子里。

大年这天,早晨的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接神”,谁家最早谁家就有福,所以,村子里人们就像比赛似的,都要早早“接神”。其仪式还有点神秘色彩,一起来,不能有大的动静,要先把手洗得干干净净,以示对神的尊重,洗手的时候绝对不能把水洒在地上,否则不吉利。接着要把街门打开,这样神才能进来,然后放几个炮,就算把神接来了,接下来就是吃大年的早饭。

吃完早饭,就该出去拜年了。首先是去本家的长辈家,所谓拜年,也就是问个吉祥,说些“过年好”之类的吉祥话,然后再去其它亲朋好友家。一上午就这样过去了。

年味依旧

作者:李士心(河南杞县)

“腊八,祭灶,年节来到。”不知这是多少代传承下来的顺口溜。与旧时相比,虽然现在过年无需怎么忙活了,但年三十包好饺子,在鞭炮声中把门神贴上,然后下饺子吃团圆饭,老人给小孩分压岁钱,则是至今不变的。在我的记忆中,吃团圆饭之前,不少人家的主妇还要于当院摆上供桌,跪拜祷告,祭天地,祭祖宗。

吃过团圆饭,把初一早上下饺子的水添到锅里,放上箅子,馏上馒头,就开始守岁。“除夕关门三声炮,初一开门三声炮”,三声炮过后才生火下饺子——这是今昔相循的。下饺子时是不能弄出声响的,而饺子出锅时则要大鸣鞭炮。饺子出锅后,先给自己的父母、叔伯,附近的长辈送一碗。因为街坊邻居姓杂,给长辈送饺子是不分姓氏家族的,这是我们村的一个传统。

吃过新年饺子,晚辈的要去给长辈的拜年。说是拜年,并非像旧社会那样磕头下拜,只是问问安、说说话、道道情而已,求得一种温馨和睦、相敬相爱的氛围。接下来,过年就进入另一个高潮——走亲戚:初一,干儿干女到干爹干娘家去;初二,出嫁的女儿回娘家;初三,故了爹娘的出嫁女儿回娘家给爹娘上坟;初四日起,其他各种亲戚开始走动,直到初七八,放眼望去,路上依然车来人往,好不热闹。

十三晚上试灯,小孩开始挑灯笼,连挑三晚;小年节晚上家家户户开始送灯。“十五年节十六节(过)”,十六早上,在太阳没出来以前,要烤霉气火——“前烤烤,后烤烤,出门拾个大元宝”;过去,姑娘媳妇还要到地里拔豆茬——“拔,拔,拔豆茬,金子银子往家爬。”多吉祥啊!

十五十六晚上放宫灯,是极热闹的;十七晚上老鼠嫁女,家家户户都不点灯,则是极寂静的。——到此,年才算真正过完了。

抚今追昔,我觉得在我的家乡,一些老传统老习俗,不仅有所继承,也有所改变。但是,那种古已有之的温馨的年味,却依然在过年的点滴之中传承,让人感觉到那种相识的温暖。

忙 年

作者:咸庆英(山东费县)

记忆中,小时候每到过年,大人们就忙得团团转。

母亲和奶奶忙着做吃的。一进腊月,就在院子里支起鏊子烙煎饼了,两个人一个烧火一个烙,一烙烙好几天,烙高高的几大摞,放在盆里、盖顶上,用包袱蒙着,可以吃到二三月里。烙完了煎饼,还要做豆腐、生豆芽、蒸年糕。做豆腐和蒸年糕要先把豆子和小米用石磨磨成浆,母亲忙不过来,就喊我和哥哥帮忙推磨,我们边推边在磨道里打打闹闹,再冷的冬天也感觉不到冷。这些还不够,还要烀海带、炸年货、剁一盆又一盆的馅子。烀好的海带像晒衣服一样,滴溜八挂搭在院子里的晒衣绳上;炸货有满满的一大筐子,想起来就悄悄地去捏一个吃。有一年,我们家还和二叔家合伙买了一挂猪头下水,父亲和二叔忙乎了一整夜,才收拾好,冷了一大盆猪头冻……

父亲忙着一个一个去赶年集。年集五天一个,父亲赶完了东庄的,赶西庄的,把母亲钉的盖顶和他自己编的筐拿到年集上卖掉,再从年集上买回过年用的东西,有细长的带鱼、大捆的海带、筷子、碗、鞭炮、敬天用的火纸和香,还有烧香用的小瓷罐子等,还少不了给哥哥买的小豆炸、鞭炮,我戴在头上的彩纸花,外加柿饼、黑枣、瓜子等吃的东西,年景好的时候,我们还会有一身新衣服,每人手中多一个一拽吱吱叫的小泥狗或一只迎风突突转的小风车。

那时候,一年到头都是省吃俭用的,过年给我的感觉,就是把一年该吃该用的东西都省着,留到那几天来享用。所以,小时候总是盼啊盼啊盼过年,最重要的原因,就是过年有好吃的、好穿的、好玩的。

现在,过年再没那么忙碌了,因为生活条件好了,天天吃的穿的都像过年,也因那些食品都可以方便地买到,不必非自己动手不可。很多人都说现在的年味淡了,看看桌上的食品、看看年集的规模、看看过年时街上娱乐的人们,都比过去更丰盛、更喜庆、更热闹。也许,不是现在的年味淡了,而是在丰衣足食的今天,人们的生活更丰富了。

怀念旧时春联

作者:贾清彬(河北保定)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提起年味,总让人想起大红的春联。这些春联,贴的地方不同,内容也有所不同。比如“忠厚传家久,耕读继世长”适合贴在大门上;“人口平安”则贴在中堂;门外的墙上或树上换做是“抬头见喜”。对联所到之处无不洋溢出欢乐喜庆的气氛。记得那时的年三十,一早就开始写春联。爷爷读过几年私塾,写得一手漂亮的毛笔字,我在旁打下手。大年初一拜年,人们要看谁家的春联内容好、字漂亮。直到我外出多年,回家过年仍然保留着写春联、贴春联的习惯。

而今回到农村,却很少见到人们自己写的春联了。城里人贴的则是印刷品的春联,虽然精美,但是少了温情和趣味。真是怀念旧日的春联之趣。 http://wenkubaiducom/view/3bae70320b4c2e3f572763b3html http://wendasocom/q/1361484793069952 http://wenkubaiducom/view/25a72e2be2bd960590c67754html

现当代通常可以分为六大部分。

一、序

序就类似于现在书的序,可以由族中得望高的人写,也可以由外人写。主要是通过另一个或另几个人的眼光来看待这本族谱。通常情况下,新序在前面,旧的序也要包含在内并排在新序后面。

二、简介

即使是对于自己的家族,能全面了解的人也不多,所以

需要首先简介一下自己家族,可提及的内容有:刻谱凡例、本族谱本次创修(修订)参与人员、时间、为什么要修订;此次编码的依据是什么;家族的整体情况、历史、迁移史、当前分布、人数;本族宗派、字辈,即记录每一代人起名规则;祖坟所在地、祖坟中各代分布图;对祖先事考查、考证。

总之,这里不具体到某一个人,只是对整个家族进行整体描述。

三、人物志

其实一本家谱本身就是人物记录,但通常情况下,家谱中会记录某一个或多个优秀的典型人物或团体。而记录这些优秀人物时,常常格式多样,有该人的传记、他写的文章书稿、获得过的功名、官名、、画像、碑记等。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千万不能把同姓历史名人强编入本族谱,即使是小小提示也不可。因为后人续谱时,常常会因为这一次信以为真,而以讹传讹。

四、世系表

世系是家谱中最为重要的一项,最简单的家谱,有时只有一个世系表。

世系表是记录家族中每个人的关系,用计算机中的术语,这种一对多的结构是“树”状结构,但实际中的往往会比较复杂。当一个家族很大、人数很多时。会出现嗣出嗣入(通过过继、领养、送人)、迁入迁出的现象。

五、世略表

通常情况下,仅有世系表的家谱其实是没有实际意义的,面对一些不是名人的名字,除了这几个字,你还能知道什么呢一个好的办法就是增加世略表,世略表是记录世系表中每一个族人简历的表。这一部分可以和世系表合二为一,也可以单列。我认为单列更好,因为合二为一,常常导致世系表过肥过大,查找一个成员的时候非常麻烦。

很多家谱中,世略只写到父名、娶妻、生子数及名字数,这样写虽然整体看上去挺规范,实际上也没多大意义,因为世系表本身就可以表示这种信息。我认为世略不一定能做到每个人都有完整的简历,但至少应该有:本人生卒年月、主要职务、职称、主要生活工作地、本人工作简历、主要成绩、妻子姓名、妻子嫁出地、妻子父亲的名、妻子简历、子女名、女儿出嫁地、所嫁人姓名。这样不仅妻方家谱可以通过家谱查到本家族,本家族也可以通过自己家族查到女儿家族。

六、后记

后记写一些感想即可。

扩展资料:

族制开始形成:

它以尊祖、敬宗、睦族为宗旨,根据理学的伦理纲常制定宗规家法来约束族众。"尊祖"必叙谱牒,"敬宗"当建祠堂, "睦族"需赈济族人。修谱建祠,开办义学、义庄,耕种义田,管理祠产,家族活动自然多了起来。家谱的内容也逐渐由记载单一的血缘世系到比较全面记载家族的整体情况,内容愈来愈多,篇幅愈来愈大。不过,相对清代家谱而言,明代家谱的内容还是比较简单的。一般只有谱序、跋和世系图(表)。历史进入满清以后,家谱纂修数量骤增,内容不断增加。就总体情况而论,大致包含以下方面:

一谱序。谱序是每部家谱不可或缺的部分,包括阖家或某几位族人撰写的序和当时名流写的赠序,以及跋语等。序跋的内容主要是介绍家族世系渊源、传承关系、修谱缘由和经过以及任事人员等,是熟悉、研究一部家谱的直接切入点,是了解该家族世系源流的重要资料。

二谱例、谱论和目录。谱例又称凡例,用条文形式主要阐明族谱纂修原则和体例以及类目安排的理由。谱例强调家族血缘的纯洁性,维护以男子为中心的伦理纲常,表示遵循"信以传信,疑以传疑"的修谱原则。谱论一般是摘录前代硕

学名儒论家谱之重要的语录,也有直接把皇帝的喻民榜、喻民诏刊载在谱前,以告诫族人。目录又称总目,说明该谱的卷数,每卷的主要内容。谱例和目录是识谱的入门指南,缘径方可探幽。

三恩纶录。又称恩荣录、褒颂、诰勅、赐谕、告身等。主要登载历代皇帝和中央、地方两级政府官员对家族成员封赠、褒奖文字,举凡勅书、诰命、上谕、御制碑文、祭文、赐匾等,靡不备载。

四记。一般家谱都有先祖像赞、小传,把本族先祖中有显赫身份的人绘成遗像载诸谱端,并附像赞。大多数家谱不仅有先祖像赞,还有列传,对本族名望著世或德行懿范者列传志行,包括节妇、烈女,附载年谱、寿序、墓志铭、祭文、行述、碑铭等。

五族规、家训。这是每部家谱必载的内容,要敬宗收族,没有一定的族规、家法不行。族规、家训的内容十分庞杂,除了传统的宗法内容外,还有诸如财产继承、婚姻纠纷、禁盗禁赌、封山禁林等。

六典制。包括冠礼、笄礼、婚礼、祭礼等,有的谱以仪礼统之,含仪文、丧礼的图式、器具和祭品的制作。还有的谱把祠规、祠产、义学、祀田的管理条例和契据也放在典制之内。

七墓图、墓志。墓图绘有所在地地名、方位、四址交界;墓志介绍墓主的生平和墓庐建置情况。湖南家谱特别重视墓图,不少家谱都将其单独列为一卷,有的甚至几卷、十几卷。

八派语。又称辈份诗、班行诗等,没有统一的名称,登载族人排行字辈,有的谱派行或称班次多达八十辈、一百辈。派语在谱中占的份量极小,但却极重要,是一个家族男性成员取名的依据,直接反映出家族内部不同辈分成员之间纵向的、前后相继的关系,以及相同辈分成员之间横向的、平行配合的关系。

九捐款、领谱名目。修谱是族人共同的事,必须大家捐资,是族人对修谱的认同和责任。领谱名目是族谱修完后发给各房各派的登记录。家谱是按房按派编号发放的,不能冒领。编号有的按"千字文",有的按八卦,有的按十二生肖,还有的以修谱宗旨编号,等等。

十世系图。湖南家谱有很多称垂丝图,顾名思义,喻世系子孙绵延不绝,似垂柳丝丝。图实为表,多采欧式,以五世为一图,下五世格尽另起。称始祖为第一世或第一派祖,以此序列,清晰可考。有的谱分外世纪和内世纪。外世纪从受姓始祖至谱尊始祖(或始迁祖)止,内世纪则以始祖(或始迁祖)奉为一世祖或一派祖。

(十一)世系表。湖南多称齿录。按家族辈份、长幼序列,各具派名、字号、生卒年、官阶爵次、婚配、子女情况。

清及清以后家谱的内容大体上如前所述,但并非千篇一律,没有统一的类目设置要求,只是互相参照。因此,不同家谱内容上有增有减,有分有合,但世系图、世系表是必不可少的,否则就不成其为"谱"了。

参考资料:

-族谱

家谱最早可以追溯到周代,据《周礼》记载,周代的宗伯官(即负责君族谱系的官员)专门负责“定世系,辨昭穆”,意思是家族世系的确定和尊卑等级的区分。这可能是家谱的最早起源。

在周代之前,虽然可能存在一些简单的家族记录,但并没有形成完整的家谱传统。而到了周代,由于宗法制度的影响,人们对于家族世系的重视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因此形成了周代的宗伯官和家谱文化。

在战国、秦汉之后,家谱逐渐成为一种传统,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家谱的数量和种类也越来越多。到了宋代,由于印刷术的普及和文化的兴起,家谱的编纂和流传达到了一个高峰期。

总的来说,家谱作为一种文化传统,其起源可以追溯到周代,并在宋代以后逐渐繁荣发展至今。

家谱又称族谱、家乘、祖谱等。是一种以表谱形式,记载一个以血缘关系为主体的家族世系繁衍和重要人物事迹的特殊图书体裁。家谱是中国特有的文化遗产,在历史民族大融合中,各个民族中开始出现族谱。族谱也是中华民族的三大文献(国史,地志,族谱)之一。

追溯最早家谱的产生为口述家谱,资料显示:“瞽蒙主诵诗,并诵世系”之说,家谱最初的功能就是辨析亲疏,凝聚族群,优化生育,即所谓“亲亲以相及”。此后万变不离其“别”与“聚”这两个基本功能,但随时代推移,社会制度不同,其具体内涵和所起作用也不一样。它的发展也是根据历史朝代的政治体制来进行兴衰交替的演变。现在就跟着小编来了解一下家谱的起源吧。

家谱发展及其功能嬗变的脉络,大致可分为周代、两汉、魏晋南北朝、隋唐和五代以后几个阶段。

周代

周代的宗法分封制度,经过春秋战国战火的局面影响,特别是秦王扫除六合后,宗族组织由兴到衰,由破坏到重建,到东汉时已由世族和宗族代替。

周代行的是宗法封建制度。“族”本来只是 有血缘关系的群体,并无尊卑主从之别,但进入阶级社会,便有了“宗”,也就是在亲族之中奉一人以为主,主者为尊并享有特权,其死后则由宗子继承。这样,家谱“ 别亲疏、明统系”的功能便渗进了主从尊卑的阶级斗争里,其功能也是宗法封建政治服务的内容。

“辨昭穆者,帝系《世本》之中,皆自有昭穆亲疏,故须辨之云”。由此可见:周代的家谱《世本》之类,是属于以周 天子为首的周室宗族的,它所明的统系,是周宗室的帝王统系;所辨的亲疏,是尊卑贵贱的亲疏。所以,周代的家谱完全是为推行宗法分封,巩固周王朝统治服务的。

两汉时期

两汉时期基本是世族地主占统治地位,“命官以贤,诏爵以功”,君统与宗统开始分离。所以,两汉的家谱功能是为恢复、复建宗族和形成、巩固世族的统治服务。

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

魏晋南北朝时期实行的是士族政治、魏立九品中正制,“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选官品人,婚姻嫁媾,士庶分明,尊卑严格,“官之选举,必由簿状;家之婚 姻,必由谱系”,因而维系门阀制度的家谱特别兴盛。

此时的家谱成了政府选举、士族出仕、门第婚姻的根据,同时也成为士族政治服务的工具。正因为家谱对于人 们的社会地位、发展前途、社交层次有如此重大的作用,造假的现象也泛滥起来,这也是利益驱动所致。

五代以后

由于北方战乱频繁,大量中原人口南迁,经济中心南移,特别是宋明清商品货币经济的发展,城镇商业繁荣和商帮的出现,推动着社会权力的进一步下放,士族宗族也向平民宗族发展。五代以后家谱由于失去了以前的政治功能,也由官修变为私修,内容也就更加广泛丰富起来,它的功能也由政治功能向社会功能的方向发展。

具体地说,私修家谱通过姓氏原始、迁徙本末、世系渊源的展现,起着追踪溯源、联宗收族,维系和强化宗族的作用。尤其到了明清时期,家谱的作用已经上升到规范族人行为准则的一种约束力,其姓氏文化也得到大力的发展,为现在历史学家研究历史提供了大量的民间史料。

总之,家谱在我国源远流长,在历史的长河中,已经形成有独特内涵、浸润着民族情愫的谱牒文化,它已经成为历史学家探究真实历史的考证资料,它的文化价值是毋庸置疑的。它的产生与发展,同社会群体氏族、家族、家庭相联系,它的功能是随社会结构、社会制度的变化而改变,从社会功能至政治功能再回归到社会功能,自有文字家谱以来,总的发展趋势是由贵族到士族再到平民,维系和凝聚的人群也越来越广。它从家族史的角度来阐释、反映、印证中华民族的历史进程,对我们今天弘扬民族文化,热爱祖国,增强民族凝聚力,以及研究社会学、人口学、民族学、历史学等学科,都起了很大的作用。

村民家中发现距今200年完整家谱,我这样看待流传已久的族谱。

一、村民家中发现距今200年完整家谱族谱是一个家族的历史,因为时间太过久远,许多族谱无法保存,这是一种遗憾。邢台市襄都区豫让桥街道办事处界家屯的王建国和媒体进行了联系。

他说,他家里保存着乾隆时期的一套完整的族谱,记载着王家从山西迁到邢台的整个过程。

王先生说,家谱是他父亲的珍藏,他以前也没有太过关注,但现在有时间了,他觉得有必要继续写下去。

二、可能是假家谱在古时候,几乎每一位开国皇帝都会编造自己的血统,让自己的家族和曾经的皇帝、将军们有牵连,而有些名流更是乐此不疲。

比如刘邦,他是山东的一个布衣人,因为不知道自己的祖先是谁,便自称是唐尧刘累之后,伪造了商周以来的有关谱系。

明清时期,甚至出现了“谱匠”,专门修假家谱,编造家谱,每一位先祖都是帝王将相,甚至还有历代的封号、封号、名人传记等等,如果不仔细研究的话,很难分辨真假。

假家谱传到民间后,每隔几十年就会进行一次认真的修复,到了今天,已经很难分辨真假了。

造成家谱内容失真的主要原因是编者的文化素质不高。在编者的构成上,没有专门的组织来培训和甄别家谱,也没有严谨的考据。

谱员的文化素质是影响家谱质量和家谱内容可靠性的重要因素。

而家族族谱,以前只会在家族中流传,不会有外人插手,也不会进行审查,只要得到族人的同意,就可以了,这样一来,传承下来的族谱就很难分辨真假了。

再加上后人修改族谱,也就是让这种错误继续下去。

1家谱有哪些基本内容

标准家谱的编写格式

一部体例完整的家谱,大致应有以下24项:

1谱名。一般称为族谱、家谱、家乘、家志、家传、通谱、统谱、谱录、谱牒、世牒、世谱、世家、世典、宗谱、支谱、房谱、祖谱、故谱、合谱、谱传、真谱、私谱、本书、族系、族讲、石谱、系谱等,也有的称为渊源录、源流考、清芬录、世恩录、族谱图、大同谱、大成谱、联宗谱、先贤录、传芳集、家传薄、先德传、谱志略、家谱汇编、家模汇编、源流大典等,是以记载父系家族世系、人物事迹为中心的历史图籍。

2谱序。稍具规模的家谱,卷首一定会有一篇至几十篇不等的序文,它是每部家谱不可缺少的内容之一。谱序包括新序、旧序、族外人的客序、跋语、目录和刻印人名以及其它关于本族的记述。

3谱例。又称凡例,主要是阐述家谱的纂修原则和体例。

4谱论。许多家谱都专门辟有谱论一章,专收先贤的谱说、谱论、谱议的篇章和古代经典中的有关论述,对修谱的作用、功能、意义、历史、原理、方法等加以发明和阐述,是研究谱学的宝贵资料。

5恩荣录。主要内容为历代皇帝对家族中的官员及其家谱的敕书、诏命、赐字、赐匾、赐诗、赐联、御谥文、御制碑文以及地方官府的赠谕文字等,以显示和炫耀朝廷对该家庭及其成员的奖励和表彰,同时反映该家族的地位和身份。

6遗像、像赞。祖先及家族中历代英贤、重要人物的图像资料,一般为正面是遗像,背面是像赞。

7姓氏源流考。中国家谱素来有“叙本系,述始封”的传统,明清以来各家谱也大多有记姓氏源流的一章,或称姓氏源流,或称宗族源流。它主要是用来记述本姓来源、本族的历史渊源、始祖、世派、迁徙、各支派间关系、甚至改姓的原委等。

8族规族约。是宗族家族成员共同制定的、用以约束和教化族人的宗族法规,是家谱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名称各异,种类很多,诸如家规、家约、家戒、家法、家礼、家典、家仪、家条、族规、族约、祠规、祠约、规范、规条、规矩、条规、戒谕等。

9祠堂。记载宗族、家族祠堂修建的历史,介绍祠堂的建筑规模、地理位置,收录有关祠堂的碑文、诗文、祠联、祠匾、祠堂图、建祠捐资人名,记录祠堂内神位世次、配享、附享、祭祀情况等。

10五服图。又称服制图。所谓五服,就是指古代丧服制度中的五种服色,即斩衰、齐衰、大功、小功、缌麻。

2中国家谱知识简介

一、家谱 又称族谱、家乘、宗谱等,是以记载父系家族世系、人物为中心的历史图籍。

先秦重要史籍《世本》为我国家谱的开山之作,其内容系黄帝以来至春秋时帝王公侯卿大夫的记录,其作用在于尊世系、辨昭穆、别贵贱等。魏晋时期,门阀势力盛行,家谱成为门阀豪族势力维持其政治经济特权的重要工具。

二、大宗小宗 古代宗法规定,同一始祖的嫡系长房继承系统为大宗,其他儿子即庶子,庶子系统属小宗,小宗仅继承其父,故称继祢者为小宗,小宗超过五世,即无丧服规定。随着世代的推移,一个宗族扩展到旁系林立时,仍然可以通过尊奉大宗的方式被约定在血缘集团之内,而不会导致零乱。

上述以家族为中心,按血缘远近区别嫡庶亲疏的法则叫宗法。宗法制在周代极为完善,后世或尊行大宗之法,或恪守小宗之法,都对周代的宗法制度作了变通处理。

三、事宗礼 聚族而居是古代中国人常见的居住形式,族人常恪守的事宗礼包括:平居遇事应咨告宗祠,如祭祀、嫁女、聚妻、凶事、生子、易名、出外求学、荣归故里等。如遇族内发生吉凶大事,宗子需率全体成年男性族人赴祠禀告,祭祀先祖。

祭毕合族会食。四、义田 指宗涝用于赈恤族内贫寒人家和奖励贞节义行的田产,始创于北宋范仲淹。

义田大多由宗族显贵捐献而产生的,一般设有专人管理,以防族人侵渔,并且不准典卖,地权比较稳定,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族人的生活困难。清朝政权考虑到义田的巨大作用,严厉惩罚那些盗卖义田的不孝子孙,以保护宗族公产。

五、家讳 即家族或家庭之内的忌讳,又称“私讳”,与“国讳”相对。古人视直呼尊长姓名为大不敬,故晚辈在日常言谈和使用文字时,要回避祖、父等长辈的名字。

六、排辈 宗族内以宗谱规定辈分用字以公开族人所处的辈分。族人在命名时(尤其是男性),名字中必须含谱定辈分用字,放于名字中间,俗称某字辈,以此作为族人相互关系的标志,防止族内人际关系发生混乱。

七、遵昭穆 是在周代确立嫡长子继承制的前提下,为适应宗族组织的存在而出现的一种行辈标志制度,其盛于西周,后世则仅用昭穆表示辈分如父子的关系。其制,在确定宗族庙次和墓次时,始祖居中,父昭子穆,父穆子昭,左昭右穆,依次转换,以使在祭招、丧葬、继承和赐爵等礼仪活动中明确区分行辈,严防宗族内部的辈分发生紊乱。

八、九族是先秦时期概括宗亲关系的一种说法,以西周为最典型,见于《左传”桓公六年》:“亲其九族”。《尚书·尧典》:“克明俊德,以亲九族,九族即睦,平章百姓。”

关于九族所包含的亲属范围,古人有两种截然不同的解释。其一认为九族全系父系宗亲,即指上至高祖,经曾祖、祖、父、已身、子、孙、曾孙、直至玄孙的九代的合称;其二,认为九族亦包括异姓有服的亲属,指父族四、母族三、妻族认为几族亦包括并姓百服的亲属,指父族四、母族三、妻族二。

九、六亲 即六代宗亲。古代有宗族亲情到第六代为止的民间成规。

到了第六代,即出了五服,已无亲情关系。宋代以后,以族规、义田、家训等为特征的宗族制度开始兴盛,宗族亲情被无限延伸,以激发族人的木本水源之思,但仍然注重六亲之制,只不过与六亲之外的族人可以保持较谈的宗族亲情。

九、谱学 自有文字出现,即有早期的人物记录。由简单的零散的记录发展到连贯系统的世系记载,由分衍世系到综合为后来的整体宗族世系体系,经过几千年的发展,不断充实、完善,从而创造了人记录自己生平世系及血缘关系的专著,这就是谱牒。

十一、谱法 所谓谱法,是按一定的规则制度、体例进行编撰谱牒的方法。这个方法,其要点就是怎样完整、准确、明了、有序地记载族人世系及其有关事项。

十二、支谱 顾名思义,支是主干之外的分支,意属为同祖之下分衍的众多后裔,而后又各有其世系的支派。所谓支谱,就非常明确了它的谱牒定位,即局限在该祖之下的一个独特分支。

十三、家乘 家乘,原意为以记载私家之事的文录。罗大经《鹤林玉露》载:“山谷晚年作日录,题曰家乘。”

家乘属于家谱的范畴,因此后有少量的家谱也冠用家乘。家乘是从“史乘”袭用而来。

冠用家乘的不太多。

3一部完整的家谱基本哪些常见内容

一、谱名

谱名中最重要的是谱籍和姓氏,即是什么地方、什么家族的家谱,为什么这样要这样写?更准确的反映家谱作为“史书”来反映信息,不然,编修的人当时明白,经年累月之后,转之何人何地?便无从查考,给后人寻根带来巨大困难。

二、像赞

人物像赞有各种表达,或始祖,如三皇五帝,也可以是近祖,或者迁祖,还可以是自古到今的家族内非凡的人物,特别杰出的人才。以昭示后人发奋图强。

三、谱序

稍具规模的家谱,卷首一定会有一篇至几十篇不等的序文,它是每部家谱不可缺少的内容之一。谱序包括新序、旧序、族外人的客序、跋语、目录和刻印人名以及其它关于本族的记述。

四、目录

全部家谱内容提要,以便检索。

五、谱论

谱论,即谱学理论,从司马迁开始历代都有名家,如欧阳修,苏轼,王安石,朱熹,王阳明,比如章学诚的《文史通义》曰:“有谱、州有志、国有史,其义一也。”,“且有天下之史,有一国之史有一家之史,有一人之史。传状志述,一人之史也;家乘谱牒,一家之史也;郡府县志,一国之史;综纪一朝,天下之史也。

六、凡例

凡例,即修谱的原则,规定,比如哪些人可以入谱,哪些人不能入谱,对人的次序的排定,哪些内容怎么去写等等,就是规定家谱里面都有什么,这个显示出编修之人的主观态度,如明朝家谱对女性入家谱,就很明确的规定:丈夫之后跟原配,接着依次是:继配,侧室,妾,纳,除原配外,这些二三四五老婆不可以有名字,原籍,生卒,等,这个男尊女卑的“名分”观念,尤 是对女性的一种变态的歧视。

七、家训

不要误解,《家训》不是家谱内容,这里为了突出家训的内容做个配图,中国是家天下的社会结构,名门望族是一大特色,家训家风起了很重要的教育作用。

八、世系

世系是家谱内容的核心部分,从家族第一世开始,记载其生卒,婚配,事略,墓葬,其人如何?一目了然。

九、传记

传记,不是每个人都有,是对家族内的杰出人物,立功立德之人的具体描写,反应出这些人物的杰出品质, 垂范后辈,是榜样力量。可分内传。外传,内传是五服之内,外传是五服之外,还有列传,分门别类,比如家佣,二三四老婆中的贞烈之妇,可做列传,这已经不适合今天。

十、谱跋

上图是梅曾亮的家谱跋语,他自夸了一下,“知岩”以乡兵保障宣州,然后对家族的分派流迁做了陈说,所以跋语就是做谱之后的感想,经验,过程等含有者的寄托之语。

十一、领谱字号

家族支派繁多广布,必须有字号,作为验证, 跟对号入座一样。家谱一般就包括上述内容,除此之外比较重要的包括,祠堂,敕封,艺文,契约等还有一些图表,制作时可根据原谱内容确定。没有原谱,就必须另起创谱,不使历史中断,再根据个人情况确定内容。

4家谱国际:修家谱需要必备什么知识

族谱是一个家族的发展史。一个家族要发展壮大,除需要雄厚的物质条件外,还需要足以“强宗固族”的精神条件,而良好家风的形成,正是这种精神条件的基础和内容之一。

族谱中所保存的家规、家训以及治家格言等,从一开始就以积极、进取的人生价值和社会价值态度来讨论家庭环境和家庭氛围的建设。在家规、家训中,伦理纲常礼教作为其理论基础占有中心地位,三纲五常、孝悌忠信的内容占全部内容的大半。族谱中的家规、家训除上述内容外,还有“睦族人”、“和亲友”、“恤孤贫”以及“戒赌博”、“戒奢侈”、“戒懒惰”、“戒*逸”等等,对家族成员的行为、举止作出规范,这也是足资我们今天借鉴的有益的成分。

族谱研究的另一现实意义是通过家谱研究,满足海内外炎黄子孙“寻根谒祖”的需求。“树高千丈,叶落归根”。海外华侨看到祖国繁荣昌盛,欣欣向荣,欣喜之情溢于言表。他们纷纷回国寻根谒祖,探亲访友,慷慨解囊,投资家乡的经济建设。家谱作为一个家族血缘关系的总记录,将海外华人与祖国亲人紧紧连在一起。

研究家谱的意义还在于通过对我国传统家谱进行内容、体例、结构等的分析,来构建一种能适应社会主义新时代需要的新型族谱。一部新型族谱或家族档案,其编制原则应是既符合现代家庭的需要,顺应现代社会的发展,也具备传统族谱的“敦宗睦族”、“凝聚血亲”的功能作用;编法既继承传统族谱中的一些优秀成分,也要创制适应现代需要的内容。小家安,国家强。

族谱研究的现实意义当然不止于此,随着研究的进一步深入,族谱这个蕴藏丰富的资料宝库还会为我们提供许多新的其它资料,谱牒学这门古老又年轻的学科也会不断发展,日益走向成熟。

5家谱的内容主要包括哪些

家谱的主要内容:姓氏源流和世系表。

一、姓氏源流中国姓氏在经过历史不断演变,如:战乱,迁移,改朝换代,以及避讳改姓、避难改姓、复姓改为单姓等,姓氏变得更为复杂,其真正的出处、源头就更需要详细考证了。一些史学专家认为,历史上的王朝更替、社会动荡导致了家谱的断裂残缺,很多族谱都由后人凭想象臆造。

封建时代,许多姓氏为了抬高自己的门第和郡望,习惯于与名人扯上关系,或硬追溯到某皇帝作自己的祖先,这影响了血缘的纯正性和确实性。重视传统的中华民族,有不少家族在重修宗谱,由于南北各地的语言、风俗、长相等均不同,世系联系在一起,其纸谱真实性值得推敲。

二、世系表作为家谱中最重要的内容,“世系表”,简而言之,就是说明一个家族成员,如:父子、兄弟间的相互关系,写清楚祖先后代每一个家族成员名字的图表。它有四种基本的记述格式:欧式、苏式、宝塔式和牒记式。

(1)欧式:又称横行体,是北宋文学家欧阳修创立的。欧式的特点是:世代分格,由右向左横行,五世一表,用起来很方便。

欧式中,每个世代人名左侧都有一段生平记述,介绍该人的字、号、功名、官爵、生辰年月日、配偶、葬地、功绩等。(2)苏式:又称垂珠体,是北宋文学家苏洵创立的。

苏式世系表的特点是:世代直行下垂,世代间无横线连接,全部用竖线串连,图表格式也是由右向左排列的,主要是强调宗法关系。(3)宝塔式:顾名思义,就是将世代人名象宝塔一样,由上向下排列。

宝塔式采用横竖线连接法,竖线永远处在横线的中间,这对人多的大家族来说,因人名不可能排在同一页纸上,兄弟之间长幼关系不清,会为写谱、看谱带来很多不便。(4)牒记式:不用横竖线连接世代人名间的关系,而是纯用文字来表述这种关系。

每个人名下都有一个相关的简介,如:字、号、功名、官爵、生辰年月日、葬地、功绩等。牒记式的世系形式固定,次序分明,比较节约纸张。

扩展资料家谱是一个家族的历史记载,通过家谱,能够了解当时的历史面貌、时代精神、社会风尚,了解在那个历史背景下人们的生产、生活情况。相传它是由正史中的帝王本纪及王侯列传、年表等演变而来。

家谱是和正史、方志一样重要的历史典籍,是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中国的家谱一般都有家规族训,对于规范人生和教育子弟有着积极的意义。

家谱,亦称族谱、宗谱、家乘、通谱、统谱、世谱、支谱、房谱等等,名称各异,其内涵是同一的,只是外延有所区别而已,如今一般统称家谱或族谱。家谱是系统记述某一同宗共祖的血缘集团世系人物或兼及其他方面情况的历史图籍。

而姓氏是“某一同宗共祖血缘集团”的标识符号,家谱、族谱就是记录某一姓氏家族成员间的血缘关系的图册。-家谱 (人文资料)。

6家谱都记载些什么内容

家谱 又称族谱、家乘、祖谱等。

一种以表谱形式,记载一个以血缘关系为主体的家族世系繁衍和重要人物事迹的特殊图书体裁。 族谱是中国特有的文化遗产,在汉族有悠久的历史,后来在民族融合中。

逐渐在各民族中开始出现族谱。族谱是中华民族的三大文献(国史,地志,族谱)之一,属珍贵的人文资料,对于历史学、民俗学、人口学、社会学和经济学的深入研究,均有其不可替代的独特功能。

在1960年代中国的破四旧运动中,家谱被当作四旧遭到清理,“成千上万”的家谱被毁,很多中国人不得不毁掉家族世代珍藏的家谱,这对于研究中国人的人文历史造成了不可弥补的损失。 [编辑本段]家谱的起源 关于家谱的起源,虽然目前学术界众说纷纭,但从出土的甲骨文、金文、碑文等中国早期文字,及史类文献对家谱起源的考证,家谱的起源至少可以追溯到先秦时代。

周代已有史官修谱制度并撰有《世本·帝系篇》。尽管先秦《世本》早已亡供,今本《世本》是清人所辑,但从辑有的篇目可见,《世本》汇集了中国自黄帝到春秋各代天子、诸侯、卿大夫的世族谱系,是一部对前代和当代各血缘集团系谱进行综合、总结的全国性的总谱。

家谱的起始与士族门阀制度有重要的关系。 自魏晋以后,谱牒之学大盛,一些士族门官都以此互为夸耀。

但隋唐及其以前得到谱牒早已亡佚殆尽,宋、元及明朝的家谱也所存寥寥。现在能见到的,主要是清代和民国时期的家谱。

家谱的名称很多,大体唐以前都称家谱、家传的,宋代又有宗谱或族谱之谓。到了明代,特别是清代以后,名称更多,如宗谱、世牒、世谱、家谱、家乘、家志、谱录等。

[编辑本段]家谱的形式 家谱的形式有多种。在文字家谱出现之前就有口授家谱和结绳家谱。

后来,人们有的用图表裱制垂挂于中堂的,也有的装订成册供家人翻阅的。历史上,官宦人家一般都是采用装订成册的家谱。

而平民百姓、经商士绅、豪门则多为悬挂供后人供奉的图表式家谱。 [编辑本段]家谱的内容和作用 上古时期的家谱,仅为君王诸侯和贵族所独有,家谱的作用仅为血统的证明,是为袭爵和继承财产服务的,其内容也比较单一,仅为世系的说明。

魏晋以后,选官、婚姻以至社会交往都要看门第,这样一来,家谱在政治生活、经济生活和社会生活中的作用就大大增强,家谱的内容也比以往有所增加。 到了宋代,官方修谱的传统禁例被打破,民间编撰家谱的风气更加兴盛,这时的家谱在政治生活中基本上不再发挥作用,其作用转移到尊祖、敬宗、睦族上。

家谱经常被反复修撰,每次修谱,也就成了同姓同族人之间的大事。 到了明清两代,家谱修撰的结构已基本定型,流传到现在的家谱也极为丰富。

家谱的内容主要包括三部分:第一部分是世系图,既某人的世系所承,属于何代、其父何人;第二部分是家谱正文,是按世系图中所列各人的先后次序编定的,分别介绍各人的字号、父讳、行次、时代、职官、封爵、享年、卒日、谥号、姻配等。这些介绍性的文字,长者50余字,短者仅二三字,实际是人物小传;第三部分为附录。

有些家谱,在立谱时,便确定了家族世系命名的辈分序列,而且事先标定字号,辈分清楚,乡间名之为“排辈”,实则是排资论辈的意思。由于历史上形成的重男轻女思想,男子在起“大名”时,必须以预定的某字作为名字的一部分。

这个字要放在全名三字的中间或最末,各个辈数层次不一定完全一样,但有着约定俗成的规矩。 [编辑本段]家谱研究的历史和现状 一 、家谱是以记载一个血缘家族的世系与事迹为主要内容的史类文献。

关于家谱的起源,目前学术界众说纷坛,从出土的甲骨文、金文、碑文等中国早期文字及史类文献对家谱起源的考证,家谱的起源至少可以追溯到先秦时代。 周代已有史官修谱制度并撰有《世本·帝系篇》。

尽管先秦《世本》早已亡供,今本《世本》是清人所辑,但从辑有的篇目可见,《世本》汇集了中国自黄帝到春秋各代天子、诸侯、卿大夫的世族谱系,是一部对前代和当代各血缘集团系谱进行综合、总结的全国性的总谱,《世本》的意义还在于证实谱学研究发轫于周代,是家谱研究的源头。 就家谱的形式而言,唐代以前的古谱和现存的以欧阳修、苏洵创制编撰体例为特征的明清家谱有所不同,但家谱作为绵延不绝的人类历史象征受到历代学者的重视,究其原因除了追本溯源寻根问祖的目的以外,还在于对家谱重要价值的认识。

清代史学家章学诚有过"夫家有谱、州有志、国有史,其义一也"之说,把家谱与国史、方志相提并论可见其重要。 古代家谱研究的内容主要在于对谱学的本身,包括谱例的撰写以及家谱发展历史的研究等方面。

家谱的应用研究始于汉代,《史记》中有关帝王谱牒的记载,说明汉代司马迁已经把家谱资料应用到史学领域一纪传体史书的撰写中去。后代史学家继承了这一传统,后代编撰的纪传体断代史如班固撰《汉书》、陈寿撰《三国》。

都不同程度地运用了谱牒资料。

中国古代对家谱资料的应用主要在史书、方志和人物评传的撰写过程,体现了谱牒的史料价值。 二 、到了本世纪20年代,随着社会科学新领域的开拓,有学者从人口学、优生学。

7百家姓各家家谱

姓者,统其祖考之所自出;氏者,别其子孙之所自分。

《通志·氏族略》曰:三代(夏商周)以前,姓氏分而为二,男子称氏,妊人(女子)称姓。氏所以别贵贱,贵者有氏,贱者有名无氏。

姓所以别婚姻,故有同姓异姓庶姓之别。氏同姓不同者,婚姻可通;姓同氏不同者,婚姻不可通(天下同姓是一家,故而同姓不婚)。

三代之后,姓氏合而为一,皆所以别婚姻而以地望明贵贱。注“贵者有氏”:天子建德,因生以赐姓胙之土而命之氏(裂土封侯),若夫保姓受氏,以守宗祊,世不绝祀,无国无之。

张姓是华夏大姓之一,人口近一亿,遍布全国及世界各地。张姓祖根在哪里?有的说河北清河,有的说山西太原,有的说河南濮阳。

为了寻清这个问题,本会邀请省内外著名专家学者举行了两次张姓起源学术研讨会,进行了实地考察,掌握了大量史实,确认中华张姓始祖是挥公。挥公得姓于帝丘(今河南濮阳),帝丘是张姓先民最早的祖居地,张姓源于濮阳,其他地方只能是流,是支脉。

一、史籍及谱牒依据 我们查阅有关张姓始祖挥公的记载见之于书的有17种之多。 《世本》日: “挥作弓,牟夷作矢。”

这是今见最早的关于挥的记载。《史记·五帝本纪》日: “黄帝居轩辕之丘,而娶西陵之女,是为嫘祖。

嫘祖为黄帝正妃,生二子,其后皆有天下:其一日玄嚣,是为青阳,青阳降居江水;其二日昌意,降居若水。昌意娶蜀山氏女,日昌仆,生高阳,高阳有圣德焉。

黄帝崩,葬桥山其孙昌意之子高阳立,是为帝颛顼也。”唐·林宝《元和姓纂》云:黄帝第五子青阳生挥,为弓正,观弧星,始制弓矢,主祀弧星,因姓张氏。”

宋·欧阳修《新唐书·宰相世系表》日: “张氏出姬姓,黄帝子少昊青阳氏第五子挥为弓正,始制弓矢,子孙赐姓张氏。 ”清·乾隆朝重修《张氏族谱·受姓渊源考》: “张氏出自黄帝轩辕氏,生少吴金天氏,又号青阳氏,第五子挥始制弓矢,官为弓正,主祀弧星,世掌其职,赐姓张氏。”

从上述文献可知,挥为张氏得姓祖,这一观点,除宋代郑樵所著《通志》认为解张是张姓始祖外,其他史书均无疑义。 但是,挥是黄帝之孙,或是黄帝之子;挥是玄嚣青阳氏之子,或是少昊青阳氏之子,却有分歧。

我们认为,挥是黄帝之孙、玄嚣青阳氏之子。其根据有二:①《国语·晋语》日: “凡黄帝子二十五宗,其得姓者十四人,为十二姓,姬、酉、祁、己、滕、箴、任、荀、嬉、姑、儇、依是也。

”(其中有二人同为姬姓,二人同为己姓)。《史记·五帝本纪·注释》、《世本》、《大戴礼记》等文献均有同样记载。

黄帝子所得十二姓中没有张姓,这说明张姓非黄帝所赐,挥公非黄帝之子,乃黄帝之孙,和帝颛顼是亲叔伯兄弟,是同时代人。②当代著名民族源流学家何光岳先生考证,少昊金天氏本东夷族,非黄帝后裔青阳氏,亦就排除了少昊为黄帝之子说,挥为玄嚣青阳氏之子是比较可信的。

但是,鉴于“挥为黄帝之子或孙”的问题,在历史上已争论了几千年,且各有重要文献依据;挥生活在上古传说时代,后世史书不一致、有争议,是正常的。所以,我们的态度是:两种观点应相互尊重,相互包容,求大同存小异,谁也不能强迫谁改变族谱。

我们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姓氏文化研究的深入,认识会逐步统一的。 二、地望考察 玄嚣因何得号青阳氏?这与其封邑有关。

我国自古至今,均以“山南水北为阳”。青阳,即清水之阳(青、清古通用),而古清河就流经濮阳。

《读史方舆纪要》日:“淇水过内黄县南为白沟,亦日青河。”又日:“淇水……经内黄、清丰之间,其下流人大河,故渎今湮。”

《前汉书·地理志》日:“清河水出内黄县南。”以上引文说明古清河与淇河、白沟为一河的不同名称。

《诗经·卫风·氓》篇: “氓之蚩蚩,抱布贸丝。 匪来贸丝,来即我谋。

送子涉淇,至于顿丘……”“涉淇”即“涉过淇水”,“淇水”即是“古清河”;“顿丘”古邑名,在今濮阳城西、浚县境内。从这首古诗也说明帝丘附近有古清河。

今濮阳市区张仪村、班家、店当一带村民,仍称村北为北清河、村南为南清河。张仪村系战国时期纵横家张仪故里,至今村内尚有“张仪祠遗址”。

该村有张、尹、李等八姓,只有张姓是老住户,其他均是迁入户。据清光绪二十五年续修的《李氏族谱》载:“李氏出陇西蔓延天下,明洪武年间,自洪洞迁于开州北王家庄后,自王家庄移居清邑张仪村。”

清光绪年间续修的《尹氏家谱》载:“尹氏世居山西之洪洞,明成化年间徙居清邑张仪村。 ”该地为什么称“清邑”?定与古清河流经此地有关,很可能就是玄嚣的封地“清阳”。

“清邑”明代尚存,今已不在。据著名历史学家朱绍侯先生讲:“帝丘(今濮阳)在上古时期是东夷族势力与黄帝族势力的交接地区。

因此,黄帝必须在帝丘设防,所以把其子玄嚣封于青阳。 ”由此可知,张姓始祖挥公,自幼便生活在古清河上游其父的封邑,年长之后又在帝丘辅佐帝颛顼。

由于挥十分聪明英武,他夜观弧星,折枝弯条,始制弓矢,大大提高了颛顼部族的战斗力。弓矢用于狩猎,猎获的鸟兽空前增多,提高了部族的生活水平;用于战争,打败了与颛顼争帝的共工部族,。

关于 年文化 的资料

在中国民间,最深广的文化,莫过于“年文化”了。 西人的年节,大致是由圣诞到新年,前后一周;中国的旧历年(现称春节)则是早早从...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