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姓起源查询
百家姓姓氏起源查询 辜姓祖源,系出自姬―子―林―梅―林―辜一脉相承,这是2002年9月出版的由汉阳辜家贵、辜克服等人编纂,台北辜振甫题签的《中华辜氏源流总汇》一书所提出的结论。该祖源稽考指出:辜姓出自黄帝后裔,黄帝居姬水,因以姓姬;黄帝传至32代裔孙比干,比干姓子;比干因劝谏纣王,被剖心而死,其子坚逃入长林山避祸(一说其妻逃入长林石室中生下遗腹子),后武王嘉比千忠练而赐其子姓林;林姓始祖林坚后裔经周、秦、汉、晋传衍,有一位叫林禄的,南渡入闽为晋安太守,其12世裔孙林效诚入赘梅家,改姓梅;梅效诚之子复归林姓;效诚之孙林正于唐贞观八年登进士,授江西观察使,为官绩显而被诬害,唐太宗为其 褒贤,嘉其辛苦之德,“于是以上古下辛两字合为一义,赐姓辜焉”。辜姓受赐迄今1300多年,传衍五十几代,群居在福建、湖北、湖南、四川等十四个省份和港澳、台,散布在祖国各地以及东南顶、日本、澳大利亚、美国等。该姓总祠堂定为《嘉德祠》,总堂号为《晋安堂》,以缅怀、崇尚辜正和林禄二位先人。
“查”姓氏,来历 查姓是中文姓氏之一,源流有八。
源流一:
出于姬姓,属于汉族姓氏,春秋周惠王时(公元前676 --前652年在位),伯禽(姬姓)的后代、鲁国(今山东境内)鲁庄公之子姬延被封为桓系子爵,食采于查邑(古谱写作“弦亍保隶济阳),因以地为氏。查延(号东安)为查氏始祖。
源流二:
源于姜氏,出自春秋时期炎帝后裔齐国公之子的封地,属于以封邑名称为氏。春秋时期,齐国君主齐顷公姜无野执政时期(公元前598~前582年在位),他赐封自己的一个儿子到楂邑(今山东济阳),该地盛产山楂。在其后裔子孙中,就有以先祖的封邑名称作为姓氏者,称楂氏。后来又将木字偏旁省去了,于是遂成为查氏,世代相传至今。
查氏族人大多尊奉齐顷公为得姓始祖。
源流三:
出自芈姓。据《姓氏考略》所载,春秋时楚国有公族大夫(楚王为芈姓)食邑在迹ü挪樽值囊煨刺澹故址在今湖北南漳西),子孙以邑为氏。
源流四:
源于芈姓,出自春秋时期楚国诸侯的封地,属于以封邑名称为氏。春秋时期,楚国有个大夫被分封于家(今湖北南漳)。
在春秋时期,由于其封地的名称“肌币残醋鳌安椤保这二字在当年同义通用,因此他也被认为是查邑的封主。以后,他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封邑名称为姓氏者,称查氏、际希二氏实一,世代相传至今。
源流五:
源于楂树图腾。传说炎帝子民其中一支旦人以楂树为图腾,因而世称其为“查人”。(据传说,济阳历城是炎帝丹鸟部族农耕之地,丹鸟氏居济阳,建齐国。周初周武王封姜尚于齐。“查人”善造船,齐国得“查人”之助,航海业十分发达。齐太公姜尚主舟楫之利,移都薄姑,控制出海口,便鱼盐之利,因而齐国得以迅速发展,成为东方大国。)
源流六:
源于蒙古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蒙古八旗姓》、《清朝通志・氏族略・附载蒙古八旗姓》记载:
⑴蒙古族郭尔罗斯氏,亦称郭洛罗斯氏,源出元朝时期豁罗剌思氏后裔,世居查木拉(察布齐勒,今黑龙江肇源东二站)、沾河(今吉林双阳河流域)、察哈尔(今河北张家口一带,包括河北、内蒙乌兰察布盟、锡林郭勒盟一部、山西部分地区)、科尔沁(今内蒙古东部通辽地区、吉林西部一带),察哈尔蒙古内扎萨克部中也有此姓,以部为氏。后有满族引为姓氏,满语为Gorlos Hala。清朝中叶以后,蒙古族、满族郭尔罗斯氏多改汉姓为郭氏、高氏,亦有以世居地“查木拉”的谐音汉字为姓氏者,称查氏,世代相传至今。
⑵蒙古族查礼特氏,亦称扎哩特氏、扎勒楚特氏,世居乌喇特(今内蒙古呼伦贝尔草原)。后有满族引为姓氏,满语为Jarit Hala,所冠汉姓为查氏、陶氏、秦氏、扎氏等。
⑶蒙古族扎噜特氏,以地为姓,世居察哈尔(今河北张家口一带,包括河北、内蒙乌兰察布盟、锡林郭勒盟一部、山西部分地区)。后有满族引为姓氏,满语为Jalut Hala,所冠汉姓多为查氏。
源流七:
源于满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据史籍《八旗满洲氏族通谱》、《清朝通志・氏族略・满洲八旗姓》记载:
⑴满族沙拉氏,亦称萨加拉氏,满语为Sala Hala,世居瓦尔喀(今南自长白山、图门江以北,北自黑龙江下游乌扎拉地方以南,东至俄罗斯滨海地区南部)等地,后多冠汉姓为沙氏、边氏、查氏、程氏、山氏、白氏、谢氏。
⑵满族查佳氏,满语为Cagiya Hala,祖先原为汉族,东汉末期被辽东鲜卑乌桓部虏携后融入鲜卑族,后逐渐演化为辽东女真,成为满族脱谱姓氏之一,今蒙古族自治区呼和浩特市内的满族同胞中即有此氏,后大多改汉姓为刘氏,亦有少部分族人称查氏。
⑶满族满扎氏,亦称满>>
查〈查)姓的来历。 查姓是中文姓氏之一,在《百家姓》中排名第397位。一是出自姜氏,炎帝后裔。春秋齐国齐顷公儿子被封于“楂”,后代以封邑作为姓氏,成为“楂姓”,后来去掉“木”字边旁,成为“查姓”。二是出自芈姓。春秋楚国公族大夫封在查邑,后代以邑地名为姓氏。西汉时主要分布在临淄郡,即今山东省临淄区一带。
网络信息资源检索:查本人姓氏的起源。 A、袁姓氏的起源
B、进“百度”,输入“袁 姓氏的起源” ,点击检索到的“袁姓起源及简介_百家姓
”
C、袁姓起源及简介:
袁氏姓源主要出自妫姓,即为古帝王虞舜之后。相传上古五帝之一的舜是颛顼的后代,因生在姚墟(今山东菏泽东北)而得姚姓。他又曾住在妫I河(今山东永济南),所以后代又有妫姓。以妫为姓的后裔中有被周武王灭商后封为陈侯(建都于宛丘--今河南淮阳)的陈胡满,陈胡公妫满的11世孙有个叫诸的,字伯爰,其孙涛涂,以祖父的字命氏,称爰氏,春秋时世袭陈国上卿。由于当时爰字和袁、辕、r、啤⒃等字音同,所以后来的子孙就分别以这6个字为姓。正如《袁枢年谱》所云一姓有六字五族之异。据《通志.氏族略.以字为氏》所载,袁亦作辕、爰。陈胡公之裔。十八世孙庄伯生诸,字伯爰。伯爰之孙涛涂,以王父字为氏,称&q激ot;爰涛涂。亦作袁涛涂。世代为陈上卿。其后有袁氏。史称袁氏正宗,衍生出汝南袁氏与陈郡袁氏。陈郡袁氏从周朝就已世居我国北方,从魏晋南北朝汝南袁氏已经南迁,出自陈郡、汝南两望族后裔早已散居江南许多地方,隋唐以前,袁姓的许多显赫名人已出现在江南地区。明、清之际,袁姓已遍及全国。
百家姓姓氏查询尉姓起源 读yù时,则出自古代少数民族复姓尉迟,是由这一复姓简化而来的
尉姓历史上以太原、荥阳、河南为郡望
历史名人有:春秋时人尉止、尉翩,战国时军事家尉缭,北魏定州刺史尉古真等
周王室成员大夫尉止为子产、子虫乔所杀,其子尉翩宋国战国时,尉翩后人尉缭尉氏人,治商鞅之学,有贤名,著书《尉缭子》二十五篇尉缭的后代皆尉氏见《通志・氏族略》
尉古真,代人也道武之在贺兰部,贺染干遣侯引乙突等将肆逆古真知之,密以驰告染干疑古真泄其谋,乃执拷之,以两车轴押其头,伤其一目不服,乃免之后从平中原,以功赐爵束州侯明元初,为鸿飞将军,镇大洛卒于定州刺史子亿万袭
尉姓最早始于夏代,在周朝时发迹成名
百家姓杨姓的来历 杨姓起源主要有三:
一、出自姬姓
是中华民族的共同祖先黄帝的直系后裔,因此,杨姓的起源,要从黄帝说起。
1世,黄帝:世嗣少典氏。少典氏为诸侯(有熊国君)。母曰附宝,视大电绕北斗枢星,感而有孕,24个月,生帝于轩辕之丘,因名轩辕。国于有熊,故号为有熊氏。长于姬水,故又以姬为姓。纳4妃,生25子。元妃西陵氏之女,曰螺祖,生昌意、玄嚣、龙苗;二妃方累氏,又名白节,生休及清;三妃彤鱼氏,生妃及夷彭;四妃曰嫫母,貌恶而德充,生苍林、万阳。其众妾之子 16人而已;已得姓者14人,为12姓。八月既望,帝在位百年崩,葬桥山,年110岁,传子玄嚣。
2世,玄嚣:名挚,黄帝次子。母螺祖,感大星如虹,下临华清之祥而生帝。黄帝之世,降清江水,邑于穷桑,故号穷桑氏。国于青阳,因号青阳氏。以金德王天下,遂号金天氏。能修太昊之法,故曰少昊,都曲阜。在位84年崩,寿100岁,葬于云阳,故后世又曰云阳氏。生子曰娇极。传位于兄昌意之子高阳,是为颛顼。
3世,娇极:玄嚣子,未继位。生子麦嗣位,是为帝喾。
4世,帝喾:娇极子,名(俊-亻)。生而祥灵,年15,佐颛顼帝受封于辛。年30,以水德代高阳氏为天子。以其肇于帝,故号高辛氏,都于亳。帝四妃:元妃有邵氏女,曰姜(女原),与帝礼祀上帝而生稷;陈锋氏女曰庆都,有赤龙之祥,孕14月,而生尧于丹陵;有娥氏女曰简狄,祈于高襟,有飞燕之祥而生契;娥訾氏女曰常仪,生子挚。帝喾在位70年崩,年105岁,葬于顿丘。子挚嗣立。
5世,后稷:名弃,母有邵氏女,曰姜螈,为帝喾元妃。出野见巨人迹,心忻然,悦而践之,而身动如孕者,居期而生子,以为不祥,弃之隘巷,马牛过者皆辟而不践;徙置平林,适会山林
多人迁之;又弃之渠中冰上,飞鸟以翼覆之。姜螈以为神,遂收养长之。因初欲弃之未果,因名为弃。弃为儿时,屹如巨人之志。其游戏好种树麻菽,及为成人,遂好耕农,相地之宜,宜谷者稼穑焉。民皆则之。帝尧闻之,举为农师,天下得其利,有功封于邵,号曰后稷,别姓姬氏。后稷卒,子檠玺立。
6世,檠玺:后稷子,袭父职,务稼穑。
7世,叔望:檠玺子,袭父职,务稼穑。
8世,不窟:叔望子,当夏太康政衰失国,不窟不务稼穑,遂失其官,逃窜西北戎狄间。生子曰鞠。
9世,鞠:不窟子。生子曰公刘。
10世,公刘:鞠子,虽在戎狄间,复修后稷之业。咸清甲子,自土沮漆渡渭,迁国于豳,百姓怀之,多从而保焉。周道之兴,实自此始。公刘卒,子庆节立。
11世,庆节:公刘子,国于豳。庆节卒,子皇朴立。
12世,皇朴:庆节子,嗣位豳国。
13世,弗差:皇朴子,嗣位豳国。
14世,毁喻:弗差子,嗣位豳国。
15世,公非:毁喻子,嗣位豳国。
16世,辟方:公非子,嗣位豳国。
17世,高圉:辟方子,嗣位豳国。
18世,侯侔:高圉子,嗣位豳国。
19世,亚圉:侯侔子,嗣位豳国。
0世,云都:亚圉子,嗣位豳国。
21世,太公:云都子,嗣位豳国。
22世,组绀:太公子,嗣位豳国。
23世,诸益:组绀子,嗣位豳国。
24世,公叔祖:诸(幸攵皿)子,嗣位豳国。
25世,古公直父:公叔祖子。复修后稷、公刘之业,积德行义,国人皆戴之。因熏鬻、戎狄攻扰,遂去豳渡漆沮,逾梁山,止于岐山之下。豳人举国扶老携幼,尽归古公于歧下。及其傍国,闻古公贤,亦多归之。古公有长子曰泰伯,次日虞仲;其妃太姜,生少子季历。季历娶太任,皆贤妇人。太任生子昌,有圣瑞。古公曰:“我世当有兴者,其在昌乎!”长子泰伯、次子虞仲,知古公欲立季历以传昌,二人乃亡如荆蛮,文身断发,以让季历。古公卒,季>>
姓氏的起源 姓者,统其祖考之所自出;氏者,别其子孙之所自分。《通志・氏族略》曰:三代(夏商周)以前,姓氏分而为二,男子称氏,妊人(女子)称姓。氏所以别贵贱,贵者有氏,贱者有名无氏。姓所以别婚姻,故有同姓异姓庶姓之别。氏同姓不同者,婚姻可通;姓同氏不同者,婚姻不可通(天下同姓是一家,故而同姓不婚)。三代之後,姓氏合而为一,皆所以别婚姻而以地望明贵贱。注“贵者有氏”:天子建德,因生以赐姓胙之土而命之氏(裂土封侯),若夫保姓受氏,以守宗p,世不绝祀,无国无之。-
词汇:姓氏 -
拼音:xìng shì -
英文: last name=family name=surname= 姓氏 -
概念: 姓氏是指姓和氏,两者本有分别,姓起于女系,氏起于男系。秦汉以后,姓、氏合一,通称姓,或兼称姓氏。 -
详细释义:姓氏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在中国通常是维系血缘的隐形 -
姓氏起源-
纽带。在人们熟悉的“百家姓”背后,还隐藏着约 4000 个不常见的姓氏和20000个鲜为人知的姓氏。 中国姓氏起源 姓氏图腾作为血脉延续的姓氏,最早出现在中国。据考证,中国人在五千年前就有了姓。那时是母系社会,人们只知有母,不知有父。所以“姓”字是“女”和“生”组成,形象的说明最早的姓跟母亲有关。夏、商、周的时候,人们有姓也有氏。“姓”是从居住的村落,或者所属的部族名称而来;“氏”是从君主所封的地、所赐的爵位、所任的官职,或者死后按照功绩,追加的称号而来。所以贵族有姓、有名、也有氏;平民有姓,有名,没有氏。同“氏”的男女可以通婚,同“姓”的男女却不可以通婚,因为中国人很早就发现这条遗传规律:近亲通婚对后代不利。 -
姓氏创建 伏羲氏是我国上古时期著名的部族首领,不仅被列为三皇之首,还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史载,伏羲生于成纪(今甘肃天水),建都於陈,死后亦葬于陈。淮阳自古就称“太昊之墟”,就是传说中的陈都。 -
伏羲氏贡献颇多,但他最重要的贡献是:“正姓氏,通媒妁,制嫁娶” -
伏羲氏-
。在原始社会之初,人们群居杂婚,难免近亲婚育的弊端,伏羲氏认识到这种危害,制定了一套同姓不婚的嫁娶礼仪制度,从而避免了血亲通婚,实现优生繁衍。姓作为“远禽兽,别婚姻”的符号,是中华民族文明进步的重要标记,经过数千年的分衍发展,至今中国历史上使用过的姓氏已有22万多种,这些姓氏有的已经退出了历史舞台,但是绝大部分代代相传,延绵不断,成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血缘纽带。可以说中华万姓同根,根在伏羲氏,而羲皇故都淮阳,正是中华姓氏最初的发源之地,滥觞之地。《三坟》曰:“伏羲氏,燧人子也,因风而生,故为风姓”,因此“风”为中华第一姓。 -
姓氏形成 姓氏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人类原始社会的母系氏族制度时期,所以中国的许多古姓都是女字旁或底。 姓是作为区分氏族的特定标志符号, 如部落的名称或部落首领的名字。传说黄帝住姬水之滨,以姬为姓;炎帝居姜水之旁,以姜为姓。皇天以大禹治水有功,赐姓为姒。此外,部落首领之子亦可得姓。黄帝有二十五子,得姓者十四人,为姬、酉、祁、己、滕、任、荀、、僖、、儇、依十二姓,其中有四人分属二姓。祝融之后,为己、董、彭、秃、u、曹、斟、芈等八姓,史称祝融八姓。 -
随著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母系氏族制度过渡到父系氏族制度,氏族制度逐渐被阶级社会制度所替代,赐土以命氏的治理国家的方法、手段便产生了。氏的出>>
王的姓氏起源 王 姓
姓氏起源:
1、出自姬姓。周灵王的太子姬晋,因直言进谏,被废为庶民,迁居到琅琊(今山东省胶南一带),世代繁衍生息。因其本为王族,世人称其为“王家”,延用成姓。还有周文础的第十五子毕公高,其后代子孙因故散居京兆、河间一带,以本为王族之故,自称为王姓。后世沿袭未改,渐成大姓。还有周平王太孙赤出奔晋国,其子孙为纪念其身份改姓王。另战国末年西周桓公揭之后人,为纪念被秦灭后的原居住地王城,分别改姓王。
2、出自妫姓,为古帝王虞舜之后,居于北海、陈留一带,因出古君王后裔,世为王姓。
3、出自子姓,是成汤的后人。殷末,王子比干,为纣王的兄长,因劝谏纣王被杀,葬于汲郡,其子孙居其地以守陵墓。因源出王族之故,改姓王氏。
4、出自田姓。公元前368年,田和取代姜姓为齐国君主,史称“田氏代齐”,传八王,被秦所灭,其子孙被废为庶民,其中一支自认为齐国王族,遂以王为姓。
5、出自春秋时魏献子之后。韩、赵、魏三家分晋,各自为王。后业魏亡于秦,其王族避难于各地。因其中有不少支庶子孙为魏国王族,故改姓王。如信陵君魏无忌,避难于泰山,至西汉入朝,被封为兰陵君。其后自谓出自王公显贵之家,易姓王氏。
6、出自燕太子丹之后。西汉末年,王莽篡汉自立,建立新朝称帝。燕太子丹玄孙名嘉,上献符命,为王莽所宠,赐姓王氏,与帝王同姓。历史上因封赐姓王的人还多,其子孙也以王为氏。
7、出自少数民族。据《通志氏族略》称:王姓“出河南者,为可频氏;出冯诩者,为钳耳族;出营州者,本高丽;出安东者,本柯史布。此皆虏姓之王,大抵子以王者之后,号曰王氏。”
8、出于自改姓为王氏的。举如南朝梁将王僧辩,本为鲜卑族,姓乌丸氏,后自改姓王;隋代有个王世充,本为西域胡支姓,入中原后,也自改姓王;五代时人刘去非,自己改名换姓叫王保义,其子孙延袭姓王;满族完颜氏,有的改为王姓;蒙古族耶律氏,也改为王姓。
9、由复姓简化而来。这种情况的王姓较多,据统计至少有14个,即王子、王父、王官、王人、王史、王叔、王孙、王周、成王、威王、五王、西王、小王、乐王。
10、出自元朝王室。成吉思汗六子为逃避因夺位引起的迫害、追杀,逃往中原。因身为王爷,为显示身份改姓王。
百家姓姓氏查询代姓家谱里排辈查询尉姓起源 春秋时代郑国
姓氏刚查问 刚氏起源古今咨询 刚姓
第一个渊源:源于地名,出自战国时期齐国刚邑,属于以居邑名称为氏。
第二个渊源:源于鲜卑族,出自北魏时期侯伏侯氏(胡引氏)人侯刚,属于以帝王赐名为氏。
第三个渊源:源于各民族变姓,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蒙古族在传统上没有严格的姓氏,蒙古人通常会将所属部落的部落名,冠于名字之前用于称呼,但部落名并未与个人的名字直接连在一起当姓氏使用,所以蒙古人通常只有名字,没有姓氏。20世纪以来许多蒙古人为自己取了汉族姓氏,而蒙古国则于1997年制定了“取姓法”,规定蒙古国民要选取历史人物或祖先的名号作为姓氏
非常惊讶地发现很多锡林郭勒盟的蒙古族没有姓氏记载,没有姓氏记载,只有名字,我们这里的蒙古族跟随汉族的姓氏了,比如是兀良哈台姓氏的变成了姓吴,姓乌等,很多蒙古族也有自己的家谱的,蒙古族没有家谱这个事情也是非常值得研究的事情,到底蒙古人有没有自己的家谱记载和姓氏描写的传呢?
这个还是从成吉思汗说起吧,黄金家族的人应该写自己的家谱的,这个肯定的,毕竟蒙古人的历史过于辉煌,肯定记载自己的家族历史的,蒙古族著名作家尹湛纳希的家里藏着很多车的蒙古文资料,毕竟尹湛纳希是蒙古黄金家族的后裔,从小有优越的家境环境下长大,书堆里长大的他,研究自己家族历史肯定有很多的依据,如果尹湛纳希以前,蒙古人没有写自己的历史,尹湛纳希根本没有依据写蒙古清史演义的巨作的完成,所以我的观点是蒙古族贵族肯定有家谱的传统,这个是必须的,而且用蒙古文写的,更不用说,蒙古人没有姓氏记载的问题。
有的蒙古人没有姓氏记载也是由于历史的原因造成的,就是蒙古国居民在苏联时期几乎都没有了姓氏,到了1990年时,才有很多蒙古国人恢复了自己的姓氏,而且很多人都起了孛儿只斤(成吉思汗的姓氏),蒙古国的孛儿只斤人口达到了70万左右了,其实有的人根本不是孛儿只斤,后来改的特别多,所以蒙古人的姓氏记载问题还是特别复杂的问题,
林州当地申姓族人家中供奉的成吉思汗像
成吉思汗后裔隐居林州600余年
在河南林州有一个村庄叫申家岗,村中有申姓1400余口,村中的老人讲,自己是曾经叱咤风云的成吉思汗后代,为躲避追杀全族人隐居林州已有600余年,所藏《申氏家谱》记载了其先人逃亡并改姓的经历。
两年前,有记者走访了长期研究林州地方史志的王买金,他也向记者透露了这个惊人秘密:在申氏家庭中长期流传有“打锅”和“不打锅”之分,经多方考证这“打锅申”的始姐是成吉思汗的后代,他们这个家族从14世纪中期开始在林州居住了六个多世纪。
林州当地申姓族人展示申氏族谱
林州申姓百年族谱揭开神秘身世
元朝从1368年灭亡到今天已有641年,其缔造者成吉思汗本名铁木真,但居住在林州的申姓居民却认为他们是成吉思汗的后代,是蒙古族后裔,那他们为何改姓申呢?透过历史长河,去追寻哪个血雨腥风的年代。
家住石板岩的申喜山向记者讲述了事情的来龙去脉:他们是从一本编撰于三百年前的《申氏族谱》上发现自己是成吉思汗后代的。据其介绍,在林州境内有着手抄、木刻等多种版本的《申氏家谱》以及根据清光绪十年《重修元帝庙碑记》记载,里面所载内容基本相同。
记者见到了长期研究《林州百家姓》的王买金先生。王先生告诉记者,他退休后长期研究林州民间文化地方史志工作,先后出版了《林州民俗志》《林州地名探源》等箸作,现在正着手于编撰《林州百家姓》。他对林州的申性进行了十多年调查研究,走访了内蒙古、黑龙江、河北沙河、山东福山、江苏吴县等地,逐渐把申氏完整的家谱了解清楚。
王买金说,这本编撰于清朝年间的家谱详细记载了成吉思汗家族草原起兵建立元朝到他们如何逃亡到林州隐姓埋名的这段历史。其中所记载的历史秩事、祖训族规、服饰礼仪等,对研究元史及林州的历史变迁有重要价值。
林州申家岗村一景
逃避追杀隐姓埋名散落民间
在民间广泛流传着“曰改申,一黄昏”、“罗锅申”等民间俗语。据王买金讲述,多方史料证实,林州“打锅申”确系成吉思汗的后代。事情还得追溯到元至正十八年(公元1368年)八月初二,朱元璋的大将徐达率北伐明军攻陷了元朝首都大都,顺帝皇帝逃亡漠北和林。
此时,受封于山西的潞王曰憬(顺帝叔父)得到消息后,深感局势危急,自己虽封藩在外远离国都,但毕竟为顺帝皇叔,日后必遭明军缉捕,曰憬有18个儿子和6个女儿,为免遭满门抄斩厄运,便带领家人连夜逃奔屯留绛州。他深知此地也不可久留,连夜如开家族会议共寻良方,众人议来议去,最后决定采取“改姓隐名分散逃离”之策,在原姓“曰”字中间坚加一笔,改“曰”姓为“申”姓,以示“上顶天,下立地,誓与天地共春秋”的决心。
同时商定,分离前需选一共同信物各自保存,作为日后本族亲人相认之凭证。曰憬遂当着众人的面,将一罗锅砸为18块,18个儿子每人取得一块后,即自找出路四散逃命去了。
但是当成吉思汗后代一起分散逃离时,留下的十八块铁锅信物,为了让后人记住自己是元朝皇族。没想到这一别就是几百年不曾相见”。王买金说,在这600多年里,为了防止诛杀,兄妹十八人的后代都没有会过面。直到他在近十年研究林州百家姓工作中,根据百年家谱,才发现了“铁锅申”的故事。
当地祠堂开光大典
根据家谱和碑文后来得知,长子申文秀迁居河北沙河,四门申文美流落河北永年,七门申文智到了河北武安,十八门申文义隐匿在了山西省潞城县天贡村,局势平稳后又改迁洪洞。其余分别逃到了江苏吴县、山东福山、河南延津濮阳、河北邢台鸡泽等地。其中,定居洪洞的申文义(字任道)年纪最小排行十八,明洪武二十一年(1388),随移民潮改迁到河南彰德府涉县(今属河北)段曲村。
明万历年间,十六世后裔申一能又从段曲迁到了林州任村镇木家庄。经初步调查,现在林州任村的盘阳、尖庄、河东湾、赵所、黄岩坪、苇园、古城;石板岩的朝阳、车佛沟、西乡坪;河顺的东曲阳、东山、申家垴、杨家营、井东坡;姚村的申家岗、申家泊、辛庄;陵阳镇的水磨山,南陵阳;城郊的西街南庄等地都有从木家庄迁出的成吉思汗后裔。
原人大主任申富生介绍,在林州现有申姓20316人,排名居全市第13位。虽然有家谱和碑文记载他们是成蒙古族成吉思汗后代,但所有的生活习惯和汉族人毫无差异,身份证上民族归属也是“汉族”。经过几百年与汉族共同生活,现在的“铁锅申”原有的蒙古族生活习俗没有保留下来。只是从他们这里的人耿直、刚烈的性格上,似乎还能见到一丝蒙古人的影子。
热闹的庆典仪式
特别是每到节日,在姚村的申家岗,村民都会到元帝庙前祭先祖。根据祖训,每年清明时节必须要为祖先和亲人上坟。
陵阳北辛庄的60岁申秋喜向记者说,为了纪念先祖,他的家中一直供奉着成吉思汗的画像,每天都要在这个曾经叱咤风云的先祖面前注目几分钟。
专家声称成吉思汗后裔一事完全有可能
就林州居住申氏家族系成吉思汗后裔一事,记者采访了林州市文化局长期从事地方史志和社会科学研究的杨玉东先生。杨玉东认为,这种事完全有可能。他说,元朝靠武力征服天下,统治基础并不牢固。为了巩固统治,蒙古贵族分散驻扎各地。元末明初时,元朝统治者败得很匆忙,不可能撤回蒙古草原,必然在全国各地留下蒙古贵族后裔。
老圩村字辈:“金木水火土,荣华富贵…”(详细记载)。
柴姓分布:
柴姓在全国分布较广,尤以河南、山西多此姓,其人口约占全国汉族人口柴姓的百分之十三,另外,河北亦多此姓,两省柴姓约占全国汉族柴姓人口的百分之二十。柴姓是当今中国姓氏排行第一百二十七位的姓氏,人口较多,如今柴姓人口一百三十五万多人,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百分之零点一。
扩展资料:
源流之一:
源于蒙古族,属于文化上汉化改姓为氏。
⑴蒙古族柴尔吉惕氏,源出成吉思汗铁木真的开国功臣阿剌忽失所属的吉惕忽里部,在成吉思汗大分封时,阿剌忽失管辖五个汪古千户,柴尔吉惕氏是吉惕忽里部的一个分支,以部为姓。在明朝中叶以后,明朝赐降明有功的蒙古人柴尔吉惕氏即以原部族名称首音的谐音汉字为汉化姓氏,即改汉字姓为柴氏。
⑵蒙古族海鸠特氏,源出成吉思汗铁木真左帐卫队的称呼,蒙古语“海鸠特”的汉义即为“偏坡、旁侧”,延伸义为“左侧护卫”。其在元朝末期即有改汉字姓为柴氏者。
⑶蒙古族哈吉古特氏,原为回鹘民族,其实为西夏党项民族的一支,后在大蒙古汗国时期归附于成吉思汗,称“哈吉古特”,汉字义为“遵从圣者”,后多改汉字姓为柴氏。
蒙古族柴氏正确读音皆作chái(ㄔㄞˊ)。
-柴氏
百家姓起源查询
本文2023-10-01 10:00:52发表“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lezaizhuan.com/article/1474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