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徐氏家谱及字辈
徐姓是当今中国姓氏排行第十一位的大姓,人口众多,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166 %。
寻根溯源徐姓起源有三:
1、伯益之子若木封于徐国说。据《元和姓纂 》和《通志·氏族略 》所载,伯益曾助大禹治水有功,虞舜封其子若木于徐国(今安徽泗县一带),“自若木至
偃王三十二世,为周所灭,复封其子宗为徐,子宗十一世章羽,昭三十年,为吴所灭,子孙 以国为氏。”(语见《通志·氏族略》)。
2、据《中华姓氏大全》所载,周公的长子伯禽,受封于鲁国,分到了“殷民六族”,中含徐姓,是传说中的徐姓源起。
3、他姓改徐姓而来。 据《百家姓溯源》所载,五代时,李升改姓徐,名知诰,其后代亦以徐为姓。
得姓始祖徐若木。伯益之子,伯益曾佐大禹治水,为禹治水成功立下 了汗马功劳,因此在
论功行赏时,伯益的儿子若木被封到古代的徐城,建立了徐国。传到三十二世徐偃王时,由
于他爱护百姓,施行仁政,结果不仅徐国,连周围三十几个诸侯国都非常拥戴他。适逢当时
周穆王不理朝政,整日沉迷于游玩打猎,徐偃王起了代周为天子的想法,起兵造反,正在西
王母做客的周穆王乘坐造父之车适时赶回,眼看就要兵戎相见,徐偃王不忍心士兵流血牺牲
,于是弃国出走于彭城(今江苏徐州)一带的山中,由于他深得民心,跟他进山的百姓数以
万计。周天子获悉徐偃王如此深得民心,大为感触,于是便让偃王之子继续治理徐国。因若 木首封徐国,其后代便以国为氏,称为徐氏,徐若木便为徐姓的得姓始祖。
前辈人修家谱为我辈所用,我辈修家谱、续家谱也应为后代着想。现在互联网络这么发达,修家谱、续家谱的方式也在与时俱进,所以,互联网家谱的出现,不仅打破了传统修家谱、续家谱的方式,而且实现传统家谱的数字化、网络化也是必然趋势,更是势在必行的一件事情。--百姓通谱
徐姓起源有四:
一为出自赢姓,东夷少昊之后,以国为氏;
主要出自赢姓,始祖为帝颛项玄孙伯益之子若木。相传帝颛顼玄孙伯益因辅佐大禹治水有功,帝舜赐他赢姓,并将本族姚姓女子嫁给他为妻。姚女生有两个儿子,其小儿子叫若木。若木因其父之功,夏禹时被封于徐,建立徐国,其故地在今江苏西北部及安徽东北部。徐国历夏、商、周三代为诸侯,周穆王时,传至三十二世孙徐君偃。当时徐国已很强大,徐君偃便想乘穆王巡游在外时代周称天子。他自称徐偃王,率各国联军向周进攻。穆王得此消息,乘造父驾的车,日夜兼程赶到京都,调军镇压,偃王弃国出走,躲进彭城(今江苏徐州)一带的山中。由于他甚得民心,随他进山的百姓数以万计。这座山后来就叫徐山,徐州也因此得名。后周穆王封偃王儿子宗于徐(今江苏泗洪一带),仍称“徐子’。春秋时徐国被楚国打败,国力逐渐衰弱。至宗十一世孙章禹,于周敬王八年(公元前50年)最终为吴国所并,其后子孙便以国为氏,称徐氏。
周朝初年,徐姓氏族已经比较强大,形成一个方国,史书上称作徐方。由于与商人同属东夷集团,因而,在周灭商后的商人反叛中,赢姓之徐即使没参加共同行动,也必然对此表示了极大的理解与支持,这也是周初平叛后没有分拆商人氏族的原因之所在。但随着周朝势力在东方的加强与巩固,不可避免地会威胁到徐方的利益与生存。于是,徐方与周朝爆发了不止一次的战争,结果是互有胜负。这在先秦及后世相关文献中都有记载。《礼记·檀弓》篇中就记录了徐国大夫容居的回忆:“昔我先君驹王,西讨,济于河。”西讨的对象必是周王朝,徐驹王可能是周初时徐国的国君,大军已到了黄河边,足见军力之强。并且,徐国国君也称王,与周王室平起平坐,这种行为自然是不能容忍的。伯禽在鲁时,曾不断地去征讨。《史记·鲁世家》载:“伯禽率师伐之,作《费誓》,遂平徐戎,定鲁。”《诗经·阕宫》篇有:“鲁侯之功,……遂荒徐宅。”荒者,占有之意,在伯禽大军压境之下,徐国只得南迁,迁到淮河流域。因此,徐国也被称作淮夷、徐夷。由于屡次兴兵,又被称作徐戎。
徐国南迁后,仍然保持较强的国力,一方面,稳定周边形势,讨伐与其不一致的国家,包括同姓的舒国或其他徐姓部落,另一方面,积极备战。
古书中记载周昭王“南征不复”死于汉水,大致与征伐徐、楚有很大关系。到了周穆王时,正值徐偃王当政,国势大盛。据《竹书记年》记载,穆王十三年,徐戎侵洛。另据《后汉书·东夷传》介绍:“后徐夷僭号,乃率九夷以伐宗周,西至河上。穆王畏其方炽,乃分东方诸候,命徐偃王主之。偃王处潢池东,地方五百里。行仁义,陆地而朝者三十有六国。”整个东方,均由徐偃王管理,徐偃王俨然可以与周王室分庭抗礼,成为东方之王。
徐偃王在徐姓历史上,是仅次于若木的最重要祖先,这是因为在相关的历史文献和各徐姓家谱中,徐偃几乎成了仁义的代名词,导致几乎所有的徐姓家谱,如果有“姓氏溯源”这一部分内容的话,基本上都上溯到徐偃王,倘若上溯到若木,也必然将徐偃王作为最重要的一部分来大书特书。在各类徐姓家谱中,徐偃王被认为是若木的三十一世孙,也就是说,从伯益计,到徐偃王共三十三世。
有关徐偃王的记载,最早出于战国后期的《尸子》与《荀子》二书。
《尸子》久佚,引自他书,有徐偃王记载二条,分别为:“徐偃王有筋(古筋字)而无骨”,“徐偃王好怪,没深水而得怪鱼,人深山而得怪兽者,多列于庭”。《荀子·非相》篇将他与仲尼、周公、皋陶、闳夭、傅说、伊尹、禹、汤、尧、舜同列,但没说明理由,只说到:“徐偃王之状,目可瞻马(或作焉字)。”
《韩非子·五蠹》篇中记载:徐偃王处汉东,地方五百里,行仁义。割地而朝者三十有六国。荆文王恐其害己也,举兵伐徐,遂灭之。故文王行仁义而王天下,偃王行仁义而丧其国,是仁义用于古而不用于今也。
西汉初年,《淮南子·人间训》秉持《韩非子》记载为:昔徐偃王好行仁义,陆地之朝者三十二国。王孙厉谓楚庄王曰:“王不伐徐,必反朝徐。”王曰:“偃王有道之君也,好行仁义。不可伐。”王孙曰:“臣闻之:大之与小,”强之与弱也,犹石之投卵,虎之啖豚,又何疑焉且夫为文而不能达其德,为武而不能任其力,乱莫大焉。” 楚王曰:“善。”乃举兵而伐徐,遂灭之。
到了《史记》共有两处,《秦纪》中是这样记载的:“…造父以善御幸于周缪(与穆同)王,……西巡狩,乐而忘归。徐偃王作乱。造父为缪王御,长驱归周,一日千里以救乱。”
《赵世家》则更详细:“造父幸于周缪王,……缪王使造父御,西巡狩,见西王母,乐之忘归,而徐偃王反。缪王日驰千里马,攻徐偃王,大破之。”
《后汉书·东夷传》:“行仁义,陆地而朝者三十有六国”之后,是这样记述的:穆王后得骥艰之乘,乃使造父御以告楚,令伐徐,一日而至。于是楚文王大举兵而灭之。偃王仁而无权,不忍斗其人,故致于败。乃北走彭城武原县东山下,百姓随之者以万数,因名其山为徐山。
在后世文献如《博物志》及各类徐氏家谱中有关徐偃王的记载:偃王名诞,周昭王三十六年,徐母感瑞而有孕,足月后生下一卵,家人谓之不祥,遂弃于河边,有位姓独孤的老太太家养了条叫鹄苍的狗,将其叼回,放在床下,三天后因其污秽而被家人扔到水边,又被狗叼回。家人再想扔时,忽听中间有小儿的啼哭声,剖开一看,是个婴儿,形容端正,声气和绥。只是左手紧紧握住,直到七岁时方才伸开,手心中有特别的纹理,仿佛为“偃王”二字,因此,以之为号。这条狗后来将死时,化为黄龙,埋葬之所被徐国人称之为“狗垄”。由生卵我们可以联想到大业与契之母均是吞燕卵而有孕,徐偃王属东夷集团必定无疑,这又为徐氏出自赢姓添一佐证。
徐国,夏朝至西周时期诸侯国。伯益之子若木为徐国开国君主,都城为徐城(今江苏省宿迁市泗洪县)。
周敬王时期,徐国灭亡,历四十余君,享国一千六百余年。
徐国文化
古代青铜器出土文物,主要从商朝中、后期开始,到西周达鼎盛期。青铜器的制作标志着古代社会的生产和经济的发展。现已出土的西周青铜器有大量的铭文,极其丰富的证实和弥补了传统历史文献资料确切性及不足之处。西周金文中几次提到伐淮夷"孚吉金"的记录。"孚"相当于获取和掠夺的意思,"吉金"是优良的青铜器,徐戎是淮夷部族中最大的、具有代表性的国家。曾伯粟簋铭文载:"克逖淮夷,印燮繁汤(阳),金道锡行",表明当时(安徽)繁阳以南的淮夷地区盛产铜和锡。《兮甲盘》铭记载西周关市之征,对南淮夷和诸侯百姓的相应规定,铭文中说:"淮夷旧我帛晦(贿)人,毋敢不出帛、其积、其进人。""敢不用令(命令),则即刑戴(扑)伐",就是说淮夷必须向周王朝交纳吉金和财物,以及提供劳动力,否则就要讨伐。仅在周穆王时代,就发现十五器和淮夷有关的战争记录的铭文。(诗经·鲁颂·泮水)写鲁僖公征服淮夷,建造泮宫宴庆群僚的情况,以"憬彼淮夷,来献其琛(珍宝)。元(大)龟象齿,大赂(进献)南金(质优的青铜器制品)"为尾结之句。
徐国经济发达,是西周王朝赋税的主要提供地区,所以"征东夷""征东国"成为西周立国之后的主要战事,这在西周早期的许多青铜器铭文上也都有历史性的文字记载。
徐国有较多的青铜器出土文物。在廿世纪50年代之前,据资料就有廿四件之多,主要是日常生活、家庭、兵器等方面,例如:"徐王鼎"、"吮儿钟"、"徐髂尹钲"、"义楚钟"、"徐王义楚铺"、"王孙遗者钟"、"徐王庚儿钟"都是有铭文的。其他还有殷"徐伯鬲"、周"徐偃侯旨铭"、"徐偃王壶"、"豆形兽尊仪"、"徐宝蕴"、"大徐王寿铭"、"徐冠卑"、"环头大刀"之刀头。这些徐器大部分是徐国晚期(春秋时代)的东西,而徐国鼎盛期在西周,那时候的徐器想已在战乱中被掠夺、进献或散失,到目前为止尚不见批量出土、闻世、发现。
1965年,山东费县上冶镇台子沟村出土"徐子氽鼎",高215厘米、口径22厘米、重32公斤,铭文:"徐子氽之鼎百岁用之",系徐子"氽"随葬之品,同时出土的还有铜箭头等。1979年4月江西省靖安县出土三件青铜器都是徐国的遗物,其中有一件铭文18字"雁君之孙徐令尹者旨型,择其吉金,自作炉盘。"炉盆就如现在火盘,雁和偃同音,古文字可以通借。1982年在绍兴发掘一座春秋大型墓葬,出土的六件青铜器中有三件铸有铭文,这三件有铭文的铜器是鼎、炉、缶。缶的肩部有-周铭文因残损未能释读。炉的底部有铭文三行其中有"徐王之"的字样。鼎的器盖与器肩各有相同铭文44字,标明徐肴尹自作汤鼎。据考古学家考证,肴尹可能是管理祭祀的官。
关于青铜器,古代有"蚩尤作兵"的传说,东夷部落是蚩尤等的后裔,徐器制作曾经处于领先和承前启后的位置。徐器继承了商器的传统。例如:商器没有钟、只有铎,铎形状与钟已相同,但比钟小、口是向上的,有柄,执柄而敲鸣,如有铭文一般都刻在柄上。从西周开始才有口向下的钟出现,徐器"徐髂尹征"自名征城,就是考古中的句耀,句耀是铎的音变,在浙江绍兴出土有越器句镏,当系受徐器的影响。徐器也善于学习和模仿西周的青铜器制作,仰慕西周的礼制和文明。在安徽屯溪、江苏丹徒等地出土春秋战国时期的青铜器,不同于当时南方青铜器的制作风格,都带有棘刺类密集的变形动物纹及具有几何印纹、陶纹特点的细密花纹,徐器的中间过渡是难以否定的。
徐国的经济发展还可以从徐器铭文和徐姓家谱及杂史中得到一些印象。例如:绍兴出土的"徐肴尹汤鼎","肴尹"是商朝、徐国、楚国设有管理祭祀的官员。(逸周书·王会解)中有:"祝淮氏、荣氏"(注):"淮、荣二祝之氏也。"其中淮氏当系淮夷,居然当上了周王朝的巫祝,可见淮夷经济的发达带来文化的进步,不然,周王朝不可能把祭祀这一神圣的职务轻易地授给一个夷人。徐国是淮夷中代表性的国家,已经有十分明确的分工管理这方面的官员。
《诗经鲁颂·炯》是歌颂鲁国养马众多的篇章,相对来说淮夷地处江淮河网交错,航运事业占着优势。《英山徐氏宗谱》载:第三十八世祖先徐畅,"畅仕梦为司楫,主航运之事。周昭王南征,使畅操舟事之,行之汉泽,舟失其底,昭王死之,逸于南昌,报父仇也。""司辑"是管理航运和船舶的官员,联系早先出版的《中文大辞典》"徐偃王"条下注:"穆王时徐子治国,仁义著闻,欲舟行上国,乃导沟陈蔡之间……。"徐国居然想以航运的优势,开凿运河,其国力可想而知。
辽宁徐氏家谱及字辈
本文2023-10-01 05:28:11发表“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lezaizhuan.com/article/1471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