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姆渡、半坡时期和夏、尚、西周的墓葬情况
河姆渡文化是中国长江流域下游地区古老而多姿的新石器文化,第一次发现于浙江余姚河姆渡,因而得名。它主要分布在杭州湾南岸的宁绍平原及舟山岛,经科学的方法进行测定,它的年代为公元前5000年至公元前3300年。
河姆渡文化的骨器制作比较进步,在农业上以种植水稻为主。在其遗址第四层较大范围内,普遍发现稻谷遗存,这对于研究中国水稻栽培的起源及其在世界稻作农业史上的地位,具有重大意义。
西安半坡博物馆是中国第一座史前遗址博物馆。半坡遗址是黄河流域一处典型的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母系氏族聚落遗址,距今5600—6700年之间。该遗址1953年发现,共发掘房屋遗址45座、圈栏2处、洞穴200多处、陶窑6座、各类墓葬250座(其中成人墓葬174座、幼儿瓮棺73座)以及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具约近万件文物。
半坡博物馆陈列展览面积约4500平方米,分出土文物陈列、遗址大厅和辅助陈列三部分。出土文物陈列由第一展室和第二展室组成,主要展出半坡遗址和姜寨遗址出土的原始先民使用过的生产工具、生活用具和艺术品等,遗址大厅是就地发现、原貌保存的半坡先民居区的一部分,面积约3000平方米,包括半坡先民居住过的房屋、使用过的窑穴、陶窑、墓葬等先民遗址,生动而具体地展现了我们祖先开拓史前文明的艰难足迹;辅助陈列有第三、第四两个展室,主要举办一些与史前文化相关的民族学、民俗学、艺术史、古人类史方面的专题展览。
1961年国务院颁布半坡遗址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6年半坡博物馆被确定为全国一百个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之一,1997年西安市政府将半坡博物馆评定为“西安旅游十大景”之一。
周原考古引起世界瞩目为时已久。周公庙遗址西周墓葬群的发现,使这里再次成为海内外关注的焦点。
陕西省周原一带是周朝发祥地。周原遗址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的周原东起武功县、西至凤翔县、北至北山、南到渭河,总面积数百平方公里。远古时代先民们就在这里劳动、生息、繁衍。商朝末期,古公亶父率领周部族从今陕西旬邑、彬县一带迁徙到周原,在这里建邦立国,定国号为周。西周时这里是王室重地。狭义的周原遗址指岐山、扶风两县接壤处的周原核心区20多平方公里。周原自汉代以来出土了大量的青铜器,是国内出土西周青铜器最多的地区,素有"青铜器之乡"的美称。
1976年前后,国家文物部门在周原组织了大规模考古发掘,取得许多重要考古成果,在岐山县发现了凤雏西周宫室建筑基址并出土甲骨21050片,其中有字卜甲293片、共900余字;在扶风县庄白一号窖藏一次出土青铜重器103件,成为当时轰动世界的重大考古发现。1982年,周原遗址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99年,经国家文物局批准,北京大学、陕西省考古研究所、中国社科院考古所联合组成了周原考古队,对周原遗址再次进行大规模考古发掘,几年来已取得一批重要成果。2003年,周原考古队在扶风县李家村发掘一处西周铸铜作坊遗址,出土了数以千计的陶范,其年代跨越了整个西周时期,对西周历史文化及铸铜工艺研究等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被评为"2003年中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同年1月19日,在大周原保护区范围内的眉县杨家村,5位农民在村北坡取土时发现了青铜器窖藏,他们立即报告文物部门并妥善保护现场。经文物部门发掘清理,共出土青铜器27件且均有铭文,铭文总字数达4048字,内容涉及西周11代12王,并记载了单氏家族8代与其对应关系,为研究西周王朝与西北少数民族的关系以及单氏家族史等提供了重要材料。这次发现也被评为2003年"中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5位农民受到重奖并当选为2003年度全国杰出文化人物。在2003年中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当中,陕西周原独占两席,足见周原"古"味之浓烈,因而令许多地方的考古专家羡慕不已。
河姆渡人种植的农作物是水稻。
河姆渡遗址二次考古发掘,均发现了由稻谷壳、稻秆、稻叶与木屑砂土相间组成多层次连续堆积 ,每层间距 2~ 10厘米不等,总厚度达 100 厘米,但不连片。
又据河姆渡遗址出土稻谷的外观、粒型等研究鉴定 ,河姆渡出土的稻谷存在类籼 、类粳及中间型的各种谷粒,并在抽样的 81 粒炭化稻谷中发现了 4 粒普通野生稻谷粒⑤ 。
又据孢粉分析报告,河姆渡遗址第四文化层中,单孔禾本科的花粉个体均较大,一般为 45 微米左右 ,最大可达 56 微米 ,与现代水稻花粉相似 ,在孢粉谱中水稻花粉含量很高,最高达孢粉总量的 70% ⑥ 。上述发现和研究,直接证明了七千年前河姆渡人生活时期已大量种植水稻。
扩展资料:
河姆渡人是距今7000多年生活在长江下游的古人类。他们过定居生活,住干栏式房屋,用船、筏载人和物、浮水采集,使用刀、匕、锤、铲、矛、碗、筒、小棍、器柄、纺轮、蝶形器等木器,栽培人工水稻,家养猪,狗和水牛等牲畜,还会挖掘水井。
在河姆渡并出土了中国境内所发现最早的漆器,其陶器制作有一定的水准,估计最高烧成温度达1000摄氏度。
参考资料:
河姆渡人的遗址被发现于在浙江省余姚县的河姆渡遗址。该文化最早在1973年被发现,在1973-74和1977-78年两次对河姆渡遗址作发掘并有资料。
河姆渡人介绍
河姆渡人,距今7000多年生活在长江下游的古人类。他们过定居生活,住干栏式房屋,用船、筏载人和物、浮水采集,使用刀、匕、锤、铲、矛、碗、筒、小棍、器柄、纺轮、蝶形器等木器,栽培人工水稻,家养猪,狗和水牛等牲畜,还会挖掘水井。在河姆渡并出土了中国境内所发现最早的漆器,其陶器制作有一定的水准,估计最高烧成温度达1000摄氏度。
概述
距今六七千年,河姆渡一带系沼泽地,河姆渡人建造住宅时,先打下1米长木桩,木桩上架设纵横交错地龙骨(地梁),其后于地梁上铺设10多厘米厚地板,地板上再立柱、架梁、敷橼、盖顶。地板起防湿、御虫蛇作用。其下可用来豢养家畜。地板上为起居住室。从柱子高度看,人还不能直立进出,但较巢居已大有进步。
河姆渡人饮食习俗
宁绍平原特殊的埋藏条件,使大批有机质文物及动、植物遗存得到良好的保存,这在国内外考古中极为罕见。在河姆渡遗址第四文化层发现了许多保存还相当完好的葫芦籽和葫芦皮。晒干的葫芦在我国一些边远地区少数民族中用来取水、装酒,看来河姆渡人也是有可能使用晒干的葫芦作为生活用器的。其次,从遗址第三文化层发现的由4块木纹不同木头雕成木盘及椭圆瓜棱形朱漆木碗看,当时河姆渡人还应大量使用木质饮食用具。另外,河姆渡人也可能用树枝、藤条等编织的篮筐,因为它不仅与人们的采集经济联系密切,而且至今在宁绍地区南部山区农村中仍见广泛使用。
生产水平
在人工制品上,石器数量较少,主要是斧等打猎工具,也有装饰品。多的是木器和骨器,其中发现中国最早的木制饰品「木雕鱼」,其他包括木柄骨制的耕田用具耜、和刀铲等切割器具,亦有大量纺织工具。
生活水平
河姆渡人生活在长江流域,在浙江余姚市河姆渡村,住干栏式房屋,原因是该地温暖湿润,水网密布。
陶器制造,他们已经学会生产陶器。
他们过定居生活,住干栏式房屋,用船、筏载人和物、浮水采集,使用刀、匕、锤、铲、矛、碗、筒、小棍、器柄、纺轮、蝶形器等木器,栽培人工水稻,家养猪,狗和水牛等牲畜,还会挖掘水井。在河姆渡并出土了中国境内所发现最早的漆器,其陶器制作有一定的水准,估计最高烧成温度达1000摄氏度。
扩展资料
河姆渡人的储藏器
主要是罐、盆、盂、贮火尊和等,除了贮火尊见于第四、三层,始见于第二层外,其余各器均普遍存在,并且器形富于变化,其中的双耳罐是河姆渡人最主要的储藏器。水器(或酒器)主要是带嘴器、和异形规鬲,而和规鬲的出现似乎昭示当时已有了酒。
有带嘴罐形、垂囊式和三足等三种,数量较少,其中以外施红衣前有冲天嘴的垂囊是最具特征。异形规鬲出现时间较晚,惜无复完器,从碎片观察,它前有二袋足,后为一落地式的半弓形把手,器型奇特。
河姆渡人使用的是磨制石器。
河姆渡人,距今7000多年生活在长江下游的古人类。他们过定居生活,住干栏式房屋 ,用船、筏载人和物、浮水采集,使用刀、匕、锤、铲、矛、碗、筒、小棍、器柄、纺轮、蝶形器等木器,栽培人工水稻,家养猪,狗和水牛等牲畜,还会挖掘水井。
在河姆渡并出土了中国境内所发现最早的漆器,其陶器制作有一定的水准,估计最高烧成温度达1000摄氏度。
扩展资料:
距今六七千年,河姆渡一带系沼泽地,河姆渡人建造住宅时,先打下1米长木桩,木桩上架设纵横交错地龙骨(地梁),其后于地梁上铺设10多厘米厚地板,地板上再立柱、架梁、敷橼、盖顶。
地板起防湿、御虫蛇作用。其下可用来豢养家畜。地板上为起居住室。从柱子高度看,人还不能直立进出,但较巢居已大有进步
。房屋规模大小及内部结构,视居住成员多寡而定,从住宅营建看,河姆渡人已较熟练地掌握伐木、加工成桩、柱、梁、板等建筑构件技术,梁柱间已用榫卯接合,地板用企口板密拼,不同榫卯形式均基本符合受力要求,与晚期木构大致相同,木构件上刻有双圆、直线、斜线、植物茎叶等装饰图案。
因工具限制,加工显得较粗糙。遗址还出土6支木质船桨,1支外形基本完整,轮廓清楚,分桨柄、桨叶两部分,一块原木制成,形如长柄树叶,柄上刻满线条组合图案,轻巧实用,与现代游船划桨大体接近,是目前中国已发现船桨中最古老一支。
-河姆渡人
河姆渡、半坡时期和夏、尚、西周的墓葬情况
本文2023-10-01 03:27:01发表“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lezaizhuan.com/article/1468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