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家峪村旅游景点介绍 鹿泉谷家峪村一日游

栏目:资讯发布:2023-10-01浏览:4收藏

谷家峪村旅游景点介绍 鹿泉谷家峪村一日游,第1张

从谷家峪如何爬抱犊寨

1、在石家庄市内可以到人民商场乘坐旅游5路车直达抱犊寨,顺着停车场的南面的一条小路,向上攀爬上几十米就来到了隧道上方的一个平台。

2、从这里向左走就是去往抱犊寨的后山-北天门了。

3、或者是外地游客到火车站后可以乘坐1路公交车(亦可步行)到人民商场乘旅游5路车即可。

石家庄鹿泉有什么特产

石家庄鹿泉特产介绍:

鹿泉香椿

“鹿泉香椿”成功获批“中国地理标志”商标,改变了鹿泉区没有地理标志性产品的历史,也使该区的香椿产品被更多的消费者所熟知。谷家峪村共有195户,751人,耕地1453亩,特产香椿、柿子、核桃、大枣等,其中以香椿最为有名。据村里老人们讲,古时曾做为贡品供皇帝食用。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该村香椿名声日盛,已成为供应省会石家庄香椿市场的主要产区,远销北京、太原等地。

谷家香椿

鹿泉市谷家峪村共有195户,751人,耕地1453亩,特产香椿、柿子、核桃、大枣等,其中以香椿最为有名。据村里老人们讲,古时曾做为贡品供皇帝食用。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该村香椿名声日盛,已成为供应省会石家庄香椿市场的主要产区,远销北京、太原等地。

菠菜

菠菜菠菜中含有大量的β胡萝卜素和铁,也是维生素B6、叶酸、铁和钾的极佳来源。其中丰富的铁对缺铁性贫血有改善作用,能令人面色红润,光彩照人,因此被推崇为养颜佳品。菠菜叶中含有铬和一种类胰岛素样物质,其作用与胰岛素非常相似,能使血糖保持稳定。丰富的B族维生素含量使其能够防止口角炎、夜盲症等维生素缺乏症的发生。

紫藤葡萄

紫藤葡萄鹿泉市紫藤葡萄示范基地,始建于1994年,占地130亩。其中有优质高效示范园100亩,塑料大棚优质、早熟、高效示范棚10亩,优种苗林繁育圃20亩,新品种引种试验10亩,冷库一座。是集优种、示范、苗木发展、贮藏为一体的综合性示范基地。该场生产的“紫藤”葡萄,具有早熟、优质、丰产的特有优良性状,料重21克,株产59公斤,果料纵横径为3942厘米,含糖量15%--16%,抗性强,座果率高,结果性能好,果实紫红,色泽鲜艳,外观丰硕,果穗紧凑,果料大如乒乓球,性能台,经济效益高。

康态中华鳖

康态中华鳖是河北省石家庄市鹿泉市的特产。康态中华鳖,又称甲鱼,具有抗病力强,生长速快等特点,年产优质商品鳖220吨,具有明显的背甲黄、底板黄、脂肪黄“三黄”特征。河北康态中华鳖良种有限公司位于鹿泉市李村镇邓庄村。公司前身为石家庄市省级康态中华鳖良种场,于1995年建场。现有养殖面积达450亩,全部为日光保温控温大棚。公司2003年在国家工商局注册了“康态”中华鳖品牌;2004年,被农业部农产品质量检测中心认证为无公害农产品;同年被公司评为河北省省级中华鳖良种场;

“田仙红”石榴

北薛庄石榴园位于鹿泉市西2公里的抱犊寨山脚下。历史悠久,这里流传着一个美丽的传说。 据说有一名仙女在抱犊寨游玩,发现山下这块宝地,于是下凡,换名刘鲜, 与本村农民薛椿结为夫妻,后栽种石榴,品质极佳。早在明、清时北薛庄的石榴就名扬京、 津、 石方园几百里, 并在《石家庄风物志》、《石家庄日报》、《抱犊寨传说》等书和刊物上均有记述。

疙豆儿

疙豆儿,是石家庄鹿泉市地区的一种面食。用玉米面活白面或其他面粉成团,用一个漏网支撑在锅上,将面团从漏网挤i下。水开即熟,可以做稀饭,可以做大卤饭。因活多种面对人饮食有多种益处,且形状似断了线的,拉长了的珍珠,使人胃口大开。

六街烧饼

六街烧饼鹿泉土生土长的人都知道:好吃的烧饼就在获鹿镇六街。六街在太平河南岸一条小街里边有好几家做烧饼的。家家都很好吃。当然里边只有一家是正宗的,不过笔者也不太清楚到底是哪一家了,但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家家的烧饼都很好吃,买回去放在家里隔上一个月,吃起来还像新买的一样,香,酥。

椿香峪谷

椿香峪谷

我们石家庄市鹿泉区有抱犊寨风景区,主峰海拔近700米。山腰有村,名叫谷家峪。土地和山场面积3300亩,人口1221人。据谷姓家谱记载,是清朝雍正3年从井陉县金柱村迁来。全村都姓谷,出名人士有谷善基,谷天珠,谷成席,谷巍,谷全红等。历来村民习武,人才辈出,蔚然成风。至今仍是鹿泉区武术第一村。峪,是指山坳只有一个出口的地方。谷家峪村域酷似脸盆状,有小河向西流出,路随河走。春天,这个小盆地,形成地形气候。这里背风,地温升温快,花草树木发芽开花早。因此盛产香椿,谷家峪香椿历来在我们这享有盛誉。上市早,质量好,价也高。现在已形成产业,远销省外。

2016年,该村是鹿泉区建设美丽乡村的重点村。在村西口修一山门,同时整修了村里的街道和部分民居,共计投资两千万元。极大促进了乡村旅游事业的发展。是年桂月,余乘兴撰联道喜。

横批:椿香峪谷

上联:紫木春椿春木紫;

下联:青山谷峪谷山青。

椿香峪谷 四字大匾悬于山门楼中央,上下联挂在山门两侧。

全联可以倒着读,这是个拆字回文对联。

全联只有木字不好理解。木字,这里是树叶的意思。杜甫曾诗,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落木,就是落叶。

此联拆了椿字和峪字,说成了两句话:

初春的椿树梢头,长满了紫色芽头,郁郁葱葱。春天的椿叶刚出芽是紫色的,最嫩,最香,脆嫩馥香,乃餐桌上品。

谷家峪的春天,山绿了,无论谷底还是山坡,溪水淙淙,鸟语花香。野草青青,蜂来蝶去,充满了无限生机。

蓟县有多少个旅游景点

黄崖关长城、独乐寺、八填村、迷魂阵、碑林等。

黄崖关长城:位于蓟县北部的黄崖关长城历史悠久、布局巧妙,以雄险奇秀而著称。这里有第一座长城博物馆。

盘山:盘山坐落在蓟县城西12公里处,为我国15大名山之一,山势雄伟多姿、景色幽古,有“京东第一山”美誉,有“五峰”、“八石”、“三盘”之胜,以及万松寺、天城寺、舍利塔、云罩寺等古代建筑。

独乐寺:始建于唐代的独乐寺是中国现存最早的木结构楼阁建筑,寺内有高16米的辽代巨型泥塑观音像,也是我国最大的观音塑像。

穿芳峪:实为山谷,长26公里,宽200-400米,以山水林泉著称。山腰尚存龙泉寺古址。清朝归田官吏和文人墨刻先后在此建有“龙泉园”、“问青园”、“响泉园”、“乐泉山庄”等,后岁月的流失及战争的摧残,昔日名园尽已荒废,现存有古建筑遗址。

抱犊寨风景区的名字由来

抱犊寨从前叫萆山,可到了后来为什么又叫了抱犊寨呢?当然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解释。 可俺们当地的老百姓却传说这抱犊寨的名字还与牛郎织女天河配的故事有关呢。传说过去神话里的牛郎是抱犊寨山脚下谷家峪村的人,他姓谷名叫二小,跟着爹娘还好过,可爹娘死了以后他跟着哥哥嫂嫂过的日子就不怎么行。哥哥吧,好歹是一奶同胞,这嫂嫂可不是个省油的灯,整天家横挑鼻子竖挑眼,闹的二小前也不是后也不是,不干活不对,干了活更不对,三天两头还不给二小饭吃,急得二小实在没法了,就和哥哥嫂嫂分家了。

分家的时候哥哥嫂嫂就把值钱的、能用东西都留下了,只给二小一只老黄牛。谷二小牵着老黄牛出了家以后心里很不是滋味。眼看天快黑了,乡亲们都下了晌,自己离开哥嫂究竟要到哪去呢?二小越想心里越难受,最后竟坐在地边的石头上伤心地哭了起来。

二小正哭着哩,忽然老黄牛走到了他的身边。竟然说起话来。老黄牛说:”二小,别啼哭了,有道是天无绝人之路,看见了没有,咱们眼前这座山就能让咱们去,山上边可好了,又能种田又能住,咱们到山上去吧。”

二小止住悲声,见跟了自己好几年的老黄牛说话了,很是奇怪,于是问老黄牛:“老牛,我以前打你也不说话,赶你也不说话,怎么今天讲话了呢?”

老牛说:“二小,以前我呀是不该说话,所以我不说话现在我呀是该说话了,所以我就说话了!”

谷二小皱了皱眉头,心里说这老牛可真有意思,还会说话,心中的悲伤自然也就少了许多。二小问老牛:“老牛,你说咱们上西边那座山上,顶上有田地耕种,有房子住,对吗?”老牛点了点头。谷二小问:“那我一个人去呀还是带你一块去呀?”“你这么个傻二小啊!”老牛呲牙笑了笑:“咱们伙计了这么多年,你能丢下我一个人走吗?再说我岁数比你大,你应该叫我牛大哥才对呀!”二小一听顿时高兴了:“那好,牛大哥,咱们走吧!”于是谷二小牵着老黄牛就往山上走去。可是到了山根底下二小可傻眼了,山这么高,又没有道,可怎么走啊!凡是到过抱犊寨的人都知道,这里虽说山顶上平乎乎的,有房子有地,可四周围全是悬崖,在过去,不象现在旅游开发以后的样子,那时通往山上根本没有道。这二小别说牵着牛走了就自己单行个人也未必能爬得上去,谷二小望着山崖,自己又在作难了。

老牛在一旁似乎看出了二小的心思,于是就说话了:“二小,怎么走着走着不走了?!”

二小抓了抓脑瓜说:“牛大哥,不是我不走了,你看头里这山崖,光我自己走可能还行,牵着你走可怎么呀!”

老牛听了点了点头说:“噢,原来是这么回事呀,傻兄弟,你怎么不早说,早说了我不让你牵着走了,我让你抱着我走!来,二小,现在你抱起我来上山去吧!”

老牛这一番话可把二小给弄愣了,二小一想,老天爷呀,这老牛这么大的个儿牵着都费劲,别说抱着了,站在这里,就连推两下也未必推动老牛,这位牛大哥也太能开玩笑了。老牛在一旁似乎看出了牛郎的心思,于是就说:“二小,你是不是嫌大哥我个子太大,抱不起来,没关系,我地个子能大能小,你不信,我说变就变,我这就变个小牛犊!”老牛说完话先是在原地转了两圈,突然一忽闪不见了。二小眨了眨眼,正在纳闷哩就听见草丛里传来一阵“哞哞”的叫声。二小仔细一看,原来在草丛里躺着一个小牛犊,象是刚生下来一样,二小一下子把牛犊抱了起来,心里想这个小牛犊一定是老牛变成的,于是谷二小就抱着牛犊,抠着石头缝、拽住荆棘条,好不容易爬到山顶了。谷二小到了山顶一看,顿时惊呆了。想不到这山顶上竟有那么大的开阔地,而且还有几间毛草屋。二小心里别提的多高兴啦,这时二小抱上来的小牛犊就地转了两圈,又变成原来的老黄牛了。

打这人们就把这座山叫做抱犊寨。

石家庄各县都有哪些特产?

石家庄辖县共有17个县市,那么各县都有那些特产呢,在史上比较有名的我来说说:大正定不愧是 历史 文化名称,底蕴厚,特产也最多,仅史上比较有名的就好几个:

1、 郝家排骨,郝家排骨是由宫廷御厨郝时维创立,从宫廷到民间,从清朝到现代已有百年 历史 。

2、正定八大碗, 正定 八大碗主要是由猪肉制作而成,由四荤四素组成。四荤:方肉、酥肉、扣肘、肉丸子等,四素:豆腐(炸豆腐或白豆腐)、海带、粉条和农家时令菜蔬(如萝卜、白菜、茄子等)。 正定八大碗是正定一带民间传统菜肴的主要代表,此技艺相传由三国名将赵云年轻时所创,经过 历史 演变和战乱,直到唐代才基本定型并开始广泛流行。 历经演变,正定八大碗的种类也是日渐增加。经过几代厨师的更新传承,不断翻新,已从原来的四荤四素发展成为几十个品种。毋庸置疑,它已成为正定民俗文化中的优秀代表之一,正定八大碗的代表“宋记八大碗”制作技艺已被河北省列为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3、正定马家鸡 ,马家鸡始创于清朝初年的直隶祁州(现河北省安国市),清朝同治八年(1869年)因避战乱,迁至正定,迄今已有三百余年 历史 。

4、正定崩肝, 正定“崩肝”做法独特,选取黄牛肝,经过高温蒸煮等十几道工序,色泽酱红,入口鲜香。长期以来,“崩肝”一直以家庭作坊生产为主,主要是现卖现做。

说完大正定我们再来说说 藁城 ,藁城特产当属藁城宫面, 宫面原为手工挂面,生产始于唐贞观年间,经无数次工艺改进,当时即已成为具有地方风味的名特食品。清代曾连年进贡朝廷,被列为宫廷御膳佳品,遂称之为宫面。对此,《藁城县志》曾有这栏的记载:“吾邑之挂面,系土人所艺,味极适口,相传数百载,曾进贡清皇室,故名产也。

下面来说说 赵县,赵县雪花梨是河北省赵县特产,又名“象牙梨”,栽培 历史 悠久,可上溯到2000 多年以前。早在秦汉时代始就被历朝历代选作贡品进贡朝廷。 赵县雪梨因其成熟后肉质洁白无瑕,似霜如雪,故被称为赵州雪花梨,变即赵县雪花梨,有“大如拳,甜如蜜,脆如菱”之说。

说完赵县有必要说说赞皇大枣, 赞皇大枣,别名赞皇长枣、金丝大枣、大蒲红枣。河北省赞皇县原生大枣品种,为该县特产。该品种是中国国内发现的唯一的“自然三倍体”品种。为历代皇家贡枣,果实营养价值丰富,被誉为“百果之首”、“天然维生素。

晋州 鸭梨,亦名雅梨,是中国古老的优良梨品种。河北晋州被称为“中国鸭梨第一乡”,具有2000多年的栽培 历史 。该果呈倒卵圆形,近果柄处有一鸭头状突起,形似鸭头,故名鸭梨。因主要在天津口岸出口,又称天津鸭梨。

辛集、辛集酥糖是河北有名的民间小吃,河北辛集市从唐朝天宝年间即公元756年到1986年一直称作束鹿县,自古有诗洋画海金束鹿的美誉,所以又叫金束鹿酥糖。 酥糖是高级营养补品,味道香甜酥脆,具有健胃润肺,健身强身之效,老少皆宜。

当然,石家庄各县特产还有好多,如无极__、七汲全羊宴,深泽的肉糕和高庙扒糕,栾城羊羔酒,元氏石榴,行唐大枣等等,在这里我就不一一列表了。

官方推荐!这20个石家庄特色 旅游 产品是好选择!

由石家庄市 旅游 局支持指导,石家庄市 旅游 协会、石家庄报业传媒集团等联合组织了“石家庄游礼” 旅游 商品评选活动“,最终评选出20个颇具特色的 旅游 商品,覆盖省会石家庄十余个县市,既有金凤扒鸡、殷村驴肉、薄皮核桃、廉州宫酒等地方 美食 ,也有百年巧匠木绘拼花、井陉剪纸、赵州桥折扇这样的手工艺品。这些官方确定的产品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是石家庄的 旅游 符号,也是走亲访友首选地方特产。

权威信息发布中心、 历史 文化传承基地、百万网友互动平台,欢迎关注“石家庄发布”!

石家庄是个比较新的城市,所以说市区内基本没有什么特产,大家比较熟知的就是石家庄“安徽牛肉板面”,这个算是一个很出名的小吃,一个安徽小吃在石家庄大地上发扬光大了。

五七路板面算是石家庄饮食的一个“神话”,无论你开的是奔驰还是路虎,到了这儿就得排队,能同时就餐的那么点儿地儿经常排满了人。一个小小板面摊儿成了石家庄市民热追的对象。

其实石家庄周边县区有很多特产,下边我们来介绍一下。

1,赞皇大枣。长圆形,果顶稍凹入皮,呈褐色,外形美观,白亮紫红,肉厚皮薄,油大味甘,晒干掰开,尺余长的蜜丝维连不断。鲜枣甜脆可口,干枣肉绵甘香。

2,赵县雪花梨果形长圆,色泽鲜雅,果面有浅褐色斑点,个头硕大而皮薄,单果平均 350克,大个儿有500多克。果肉洁白似雪,汁多味甜,质细脆嫩,有冰糖味和怡人的香气。贮藏后,果皮渐呈金**。

3,晋州鸭梨 河北晋州被称为“中国鸭梨第一乡”,具有2000多年的栽培 历史 。该果呈倒卵圆形,近果柄处有一鸭头状突起,形似鸭头,故名鸭梨。其含糖量高达12%以上,并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和钙、磷、铁等营养成分,更以所含B族维生素多而全堪称各类水果中的佼佼者。此外还具有清心润肺、止咳定喘、润燥利便、醒酒解毒之功效。

4,灵寿金针菇,河北灵寿县是我国主要的金针菇主产县,2004年全县食用菌总产量达72万吨,其中金针菇总产量达58万吨,产值34亿元。

关于石家庄的知名特产,一下只能想起这么多,欢迎大家继续补充。

希望我们的回答能帮到你!

灵寿羊杂汤,缸炉烧饼,腌肉面!!赶紧吃吧,吃不了两年了,环保查的严,用火的都不让干了

1、赵县的咸驴肉和雪花梨

2、平山县油鬼

3、深泽县肉糕

4、无极县__和七汲全羊宴

5、元氏县__和元氏糖糕

6、行唐县蒸碗

以上是给大家分享的到了石家庄各个县要品尝的地方特色 美食 ,味道都很不错,大家可以找找尝尝。

还有束鹿酥糖

1赵县的雪花梨。

赵州雪花梨是赵县特产,因其果肉洁白如玉,似霜如雪而得名,史载有:赵州御梨“大如拳,甜如蜜,脆如菱”之说。

赵州雪花梨的深加工产品有雪梨汁、雪梨干、雪梨膏等。

赵县的薛家烧饼,酥酥甜甜的,令人很是回味无穷,香味十足,淘宝有卖的。

2赞皇的大枣。赞皇有好几种大枣,这也是赞皇的特产,刚摘下来的大枣别提多美味。红的透亮的表皮,多肉的果实,一口咬下,感觉那就是甜蜜的感觉。

元氏县因村缸炉烧饼,细面__。

河北省石家庄市特产非常丰富,多不胜数,其中最为光彩夺目的、值得向全国乃至世界各国推荐的,是被国家认可的8种“地理标志”类特产,它们分别是:

1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批准的“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特产3种:

赞皇金丝大枣、晋州鸭梨、新乐西瓜。

2 农业部批准的“农产品地理标志”特产1种:

灵寿金针菇。

3 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核准注册的“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特产6种:

赞皇金丝大枣、晋州鸭梨、鹿泉香椿、赵县雪花梨、行唐大枣、平山绵核桃。

以下为这些得到国家认可的特产详细信息。

1 赞皇金丝大枣

赞皇金丝大枣,产于河北省赞皇县,果实长圆形,果顶稍凹入皮,呈褐色,外形美观,白亮紫红,肉厚皮薄,油大味甘,晒干掰开,尺余长的蜜丝维连不断。鲜枣甜脆可口,干枣肉绵甘香。

赞皇金丝大枣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赞皇金丝大枣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赞皇金丝大枣产地保护区域为河北省赞皇县阳泽、院头、清河、张楞、龙门、赞皇、许亭、土门、黄北坪、邢郭等10个乡镇所辖行政区域。 2 晋州鸭梨

河北省晋州被称为“中国鸭梨第一乡”,具有2000多年的鸭梨栽培 历史 。晋州鸭梨果实呈倒卵圆形,近果柄处有一鸭头状突起,形似鸭头,故名鸭梨。因主要在天津口岸出口,又称天津鸭梨。

晋州鸭梨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晋州鸭梨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晋州鸭梨产地保护范围为河北省晋州市东卓宿镇、周家庄乡、东里庄乡、总十庄镇、马于镇、营里镇、循环经济园区、桃园镇等8个乡镇现辖行政区域。 3 新乐西瓜

河北省新乐市邯邰镇大中棚西瓜以瓤沙、味甜、上市早著称,畅销京、津、晋、蒙及东北三省,并全面覆盖河北省各市、县。

新乐西瓜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新乐西瓜保护区域为河北省新乐市东王镇、邯邰镇、大岳镇、承安镇、正莫镇5个乡镇现辖行政区域。 4 灵寿金针菇

河北省灵寿县是我国的金针菇主产县,2004年全县食用菌总产量达72万吨,其中金针菇总产量达58万吨,产值34亿元。

灵寿金针菇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

灵寿金针菇的产地保护范围为河北省石家庄市灵寿县灵寿镇、青同镇、塔上镇、慈峪镇、岔头镇、陈庄镇、三圣院乡、北洼乡、南寨乡、牛城乡、狗台乡、谭庄乡、燕川乡。 5 鹿泉香椿

河北省石家庄市鹿泉区谷家峪村共有195户,751人,耕地1453亩,特产香椿、柿子、核桃、大枣等,其中以香椿最为有名。据村里老人们讲,古时曾做为贡品供皇帝食用。

鹿泉香椿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鹿泉香椿的保护区域为河北省石家庄市鹿泉区谷家峪村。

6 赵县雪花梨

又名“象牙梨”,产于河北省赵县,果形长圆,色泽鲜雅,果面有浅褐色斑点,个头硕大而皮薄,单果平均 350克,大个儿有500多克。果肉洁白似雪,汁多味甜,质细脆嫩,有冰糖味和怡人的香气。贮藏后,果皮渐呈金**。

赵县雪花梨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赵县雪花梨产地范围为河北省赵县赵州镇、北王里镇、新寨店镇、韩村镇、南柏舍镇、范庄镇、沙河店镇,高村乡、前大章乡、谢庄乡、王西章乡。 7 行唐大枣

行唐红枣源远流长, 历史 悠久,早在战国时期《战国策魏策》中就有记载,距今已有2500多年的 历史 。河北省行唐县被中国特产之乡推荐委员会命名为“中国大枣之乡”。

行唐大枣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行唐大枣的产地保护范围为河北省行唐县十三个丘陵乡镇。 8 平山绵核桃

平山绵核桃是河北省石家庄市平山县的特产。平山绵核桃在国内外久享盛名,其大小均匀,外壳色泽光润,果仁饱满味美,与一般的核桃相比,有着许多优势 。

平山绵核桃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平山绵核桃地域范围为河北省平山县平山镇、东回舍镇、温塘镇、南甸镇、岗南镇、古月镇、下槐镇、孟家庄镇、小觉镇、蛟潭庄镇、西柏坡镇、下口镇、西大吾乡、上三汲乡、两河乡、东王坡乡、苏家庄乡、宅北乡、北冶乡、上观音堂乡、杨家桥乡、营里乡、合河口乡。 以上3类8种特产皆为国家认可的石家庄优质特产,如有遗漏还希望各位网友提醒添加,谢谢!

无极__面

董姓起源

董 驯龙得董姓

董姓有诸多历史可考,其历史至少有4000多年。董姓的起源,从惠连氏族往上可以追溯到黄帝之裔高阳帝。“董”初指能制绳索的草,惠连氏族是一支擅长制草绳的部落,他们以草为图腾。据传,惠连的孙子董父擅长驯养龙(即鳄鱼)。某年,有人向舜帝敬献了几条蛟龙,需要专人饲养训练,朝廷就指派董父驯养。董父精心驯养这些蛟龙,教它们学会各种舞蹈。舜帝很高兴,便根据这一职业赐他们氏族称豢龙氏,并赐董姓。从此,董父的子孙后代便以董为姓。董的古址在今山西境内,是夏商时代的侯国,后为晋所并。

另据汉代的考证,董姓另一支的起源是以官职为姓,是春秋时期晋国董督晋典的后代。

一、董姓迁变

董姓来源与其他姓氏不一样,其特殊之处就在于它不断与其他民族交流。据说早在先秦时期,董姓族人就进入甘川滇黔等广大地区,与当地土著混居,融入土著之中。此外,也有西南、北方等外族融入董姓。

董姓一登上历史舞台,便声名卓著。当时活跃于晋国的有董狐和董安子,而董狐被后世誉为“良史”,为后世史官树立了榜样。当时,董姓主要活跃于山西、陕西、甘肃南部、河南地区。到秦汉时期,董姓已扩展至河北、山东,进入了浙江、广东,还有西部的四川。那时,董姓名人有西汉哲学家、今文经学大师董仲舒,被王允、吕布所杀死的董卓、东汉洛阳令董室。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甘肃、四川的董姓已繁衍成大姓,同时向贵州和云南迁移。这时,有人称蜀国“四相”之一的三国名臣董允,医学家董奉,南北朝外交家董琬。进入唐宋时期,董姓的重心在滇、黔地区形成,并大批移民东南。这时候,董姓艺人大量涌现出来,有琴师董庭兰、五代南唐的画家董源、金戏曲作家董解元,当然,也有唐朝宰相董晋。明清以后,东北的董姓得到发展。这时候,董姓族人出现了明朝抗倭名将董邦政,著名书画家董其昌,清代文学家董说,画家董邦达。当然,还有无产阶级革命家董必武,战斗英雄董存瑞,甲骨学家董作宾。

二、董姓名人

一代名儒董仲舒

董仲舒,西汉哲学家,今文经学大师。汉武帝时期,武帝颁布诏书,下令各地推举贤良方正、直言敢谏之士。董仲舒三次上书,三献论述天和人的关系的《天人三策》,博得汉武帝的赞赏,委以江都相之职。这种“天人感应”的学说把封建统治尤其是皇帝的权力予以神化,谁反对政治统治,反对皇帝,就是反对天,就是大逆不道。这种学说适应了统治者愚化民众的统治心理,被汉武帝采纳了。为了实现这种学说,董仲舒进一步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以求以思想文化上的统一促进政治上的统一,实现大一统。

到汉宣帝时,当时儒生对奉为经典的五经有不同理解,所以宣帝决定进行一次大讨论,这次讨论由萧望之主持。讨论中,儒生们把与自己观点一致的人作为同党,互相纠合起来反驳攻击观点不一样的人,被班固称为“党同伐异”。

董仲舒专治《春秋公羊传》,一心钻研孔子学说,曾作数十篇文章论说《春秋》,后来合编为《春秋繁露》。他在书中杂并阴阳五行学说,强调天意,君权神授,从唯心主义角度论证了汉王朝存在的必然性。书中还提出了封建的“三纲五常”的封建伦理以及人性分上、中、下三等的荒谬论点。

据说董仲舒在帐幕中讲读经籍,然后由其门弟子依次传授后来者,因此竟有弟子未曾见过先生面的。董仲舒日常生活严格遵照礼仪,一丝不苟,专心致志讲学,三年时间竟然没有空观赏室外园林,为弟子们所敬重。成语“目不窥园”就是出自这个典故。

董姓是当今中国姓氏排行第二十九位的大姓,人口较多,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百分之零点六一。

▲寻根溯源

1、出自己姓。据《元和姓纂》、《古今姓氏书辨证》等资料所载,颛顼后裔董父精于饲龙,很得帝舜的赏识,故赐董父以董为姓,其后代亦以赐姓董为氏。

2、出自官名。据《姓氏急就篇注》所载,周朝有大夫辛有,其二子在晋国任职太史,董督晋国典籍史册,子孙世袭官职,并以官为姓氏,称为董氏。

3、其他源流。据《董氏世谱》所载,帝颛顼的后代陆终有一子叫参胡,姓董,参胡的子孙便有以董为姓者。另外,朝鲜族等也有董姓。

▲得姓始祖

董父。颛顼帝的己姓之后,廖叔安有一子叫董父,他对龙的习性很有研究。于是帝舜就任命董父为豢龙氏,专门养龙。在董父的精心驯养下,许多龙学会了表演舞蹈。帝舜非常高兴,就封董父为川(今山东定陶北)侯,还赐他以董为姓,其后代就以董姓自居,董父也被尊称为董姓始祖。

▲繁衍播迁

董姓出于同一宗源,均为高阳氏颛顼帝之后裔。据史料所载董姓的发源地在山东定陶北部、山西西南部、山东平原县一带三个地方。秦汉时,董姓在今山西、甘肃、河北、河南较为集中。另外,陕西,山东定陶、高青,广东广州,四川资阳、德阳,浙江余姚、湖北襄阳、枝江,福建福州,河南禹州、伊川、南阳、开封、杞县、信阳、灵宝等地也散居有董姓族人。后在不断的繁衍过程中,甘肃、山东两地董姓发展成当地望族。这一时期,据史书所载的董姓族人繁衍迁徙情况有:出自晋国太史一支的辛有后裔董狐裔孙董翳被封为翟王,都高奴(今陕西延安市城东延河东岸),后其子孙又迁居陇西(今甘肃临洮);西汉董仲舒为广川(今河北枣强东)人,其曾孙由广川迁至陇西,后人又迁往河东(今山西夏县西北)。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动荡,百姓四处流散,大举迁往南方,安徽、江西、江苏、湖北及长江中、下游地区均有董姓迁徙而来者。隋唐时期,是董姓一大繁衍时期,福建、广东又有董姓迁居者。又唐代固始(今属河南)人陈元光父子开漳入闽及王潮、王审知入闽时都有董姓加入。宋元时期,金兵入主中原及蒙古军队的南下再度迫使董姓南迁,浙江余杭一带此时出现董姓族人。明清之际,台湾、南洋群岛及欧美一些国家和地区均分布有董姓居住者,董姓这一时期可谓遍布海内外了。今日董姓以河北、山东、山西、云南、辽宁、浙江等省最为集中。

▲郡望堂号

董姓郡望主要有陇西郡、济阴郡等,其中以陇西郡最望。

1、陇西郡,战国时治所在狄道(今甘肃临洮南),三国时治所在襄武(今甘肃陇西南);

2、济阴郡,治所在定陶(今山东定陶县西北)。

▲堂号有:

“陇西”、“直笔”、“良史”、“豢龙”、“正谊”、“三策”等。�

▲宗族特征

1、纵观董姓名人,可以看出董姓是一个多武夫将帅和画家的姓氏,忠臣良将辈出,在历史舞台上争相竞妍,各展风姿。

2、董姓字行辈份层次分明,特征显著,如董贻玖所修《董氏族谱》中载有湖南一支字行为:“名初怡世业,继序振家声,祖泽由来远,诗书裕后昆。”又董德庵所修《董氏宗谱》中载有河北一支为:“维士生亨,初伯叔仲,汝文继夭,圣国祯祥。”

▲名人精粹

董狐:春秋时晋国史官,孔子赞其为秉笔直书的“良史”。

董仲舒:广川(今河北枣强县东)人,西汉哲学家,今文经学大师,建议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从而确立了儒家思想在中国历史上的统治地位。

董安国:西汉内史,曾著农书十八篇。

董忠:阳翟(今河南禹州市)人,西汉时被封高昌侯。

董宣:圉县(今河南杞县南)人,东汉时以秉公执法,廉洁奉公著称于世,有“卧虎令”和“强项令”之称。

董昭:定陶(今属山东)人,东汉时曹操谋士。

董王己:陈留(今河南开封县东南)人,东汉屯田都尉,著名女诗人蔡文姬之夫。

董正:东汉时番禺(广州)人,以雅性高洁,累辟不仕为世人敬仰。

董昌:东汉浙江余姚人,官至蜀郡太守。

董遇:弘农(今河南灵宝南)人,三国时任曹魏大司农。

董厥:义阳(今河南桐柏县东)人,蜀汉时任职尚书令,被称为“良士”。

董和:湖北枝江人,蜀汉时与诸葛亮并署左将军大司马府事。

董奉:侯官(福建福州)人,三国时神医。

董景道:弘农(今河南灵宝南)人,西晋经学大师。

董征:南北朝时顿丘(今河南清丰南)人,曾官至平东将军。

董僧慧:姑熟(今安徽当涂)人,南朝萧齐之义士。

董展:隋代汝南人,长于作画,与展子虔齐名,又雅号:“智囊”。董纯:隋代成纪(今甘肃秦安县北)人,以功进位上开府、拜柱国、爵郡公。

董庭兰:陇西(今属甘肃)人,唐代宰相、琴家,以善弹《胡茄》而扬名。

董源:钟陵(今江西进贤西北)人,五代南唐画家,擅画秋风远景,作品有《夏景山口待渡》、《潇湘》、《夏山》、《溪岸》等。董枢:河北元氏(今河北石家庄附近)人,北宋任职西京留司御史台。

董槐:今安徽定远人,南宋时官至左丞相兼枢密使,被封许国公。

董俊:藁城(今属河北)人,元朝大将。

董其昌:松江华亭(今上海松江)人,明代书画家、书画理论家、鉴赏家,官至南京礼部尚书,传世作品有《烟江叠嶂图》、《潇湘白云图》、《夏木垂阴图》等,著有《画禅室随笔》、《画旨》、《画眼》等。

董邦达:浙江富阳人,清代著名画家,被誉为清代画中十哲之一。

董必武:黄安(湖北红安)人,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的创始人之一,党和国家卓越的***之一,历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代理主席,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等职。

董振堂:河北新河人,宁都起义***之一,原在国民党任职,后起义投奔***,任中国工农红军第五军军长等职。

  嘉业堂《二十四史》书箱二十四史是我国古代二十四部正史的总称。即:《史记》(汉·司马迁)、《汉书》(汉·班固)、《后汉书》(南朝宋·范晔)、《三国志》(晋·陈寿)、《晋书》(唐·房玄龄等)、《宋书》(南朝梁·沈约)、《南齐书》(南朝梁·萧子显)、《梁书》(唐·姚思廉)、《陈书》(唐·姚思廉)、《魏书》(北齐·魏收)、《北齐书》(唐·李百药)、《周书》(唐·令狐德棻等)、《隋书》(唐·魏征等)、《南史》(唐·李延寿)、《北史》(唐·李延寿)、《旧唐书》(后晋·刘昫等)、《新唐书》(宋·欧阳修、宋祁)、《旧五代史》(宋·薛居正等)、《新五代史》(宋·欧阳修)、《宋史》(元·脱脱等)、《辽史》(元·脱脱等)、《金史》(元·脱脱等)、《元史》(明·宋濂等)、《明史》(清·张廷玉等)。

  “正史”之名,始见于《隋书·经籍志》:“世有著述,皆拟班、马,以为正史。”清代乾隆皇帝钦定“二十四史”,“正史”一称即专指“二十四史”。按《四库全书》的规定,正史类“凡未经宸断者,则悉不滥登。盖正史体尊,义与经配,非悬诸令典,莫敢私增”,即未经皇帝批准,不得列入正史。

  二十四史总共3249卷,约有4000万字。它记叙的时间,从第一部《史记》记叙传说中的黄帝起,到最后一部《明史》记叙到明崇祯17年(公元1644年)止,前后历时4000多年,用统一的本纪、列传的纪传体编写。二十四史的内容非常丰富,记载了历代经济、政治、文化艺术和科学技术等各方面的事迹。

  编辑本段

  二十四史的发展

  商务印书馆百衲本《二十四史》三国时期社会上已有“三史”之称。“三史”通常是指《史记》、《汉书》和东汉刘珍等写的《东观汉记》。《后汉书》出现后,取代了《东观汉记》,列为“三史”之一。“三史”加上《三国志》,称为“前四史”。

  历史上还有“十史”之称,它是记载三国、晋朝、宋、齐、梁、陈、北魏、北齐、北周、隋朝十个王朝的史书的合称。后来又出现了“十三代史”。“十三代史”包括了《史记》、《汉书》、《后汉书》和“十史”。

  到了宋代,在“十三史”的基础上,加入《南史》、《北史》、《新唐书》、《新五代史》,形成了“十七史”。

  明代又增以《宋史》、《辽史》、《金史》、《元史》,合称“二十一史”。

  清朝乾隆初年,刊行《明史》,加先前各史,总名“二十二史”。后来又增加了《旧唐书》,成为“二十三史”。后来从《永乐大典》中辑录出来的《旧五代史》也被列入正史,经乾隆皇帝钦定,合称“钦定二十四史”。乾隆四年至四十九年武英殿刻印的《钦定二十四史》,是中国古代正史最完整的一次大规模汇刻。

  1920年,柯劭忞撰《新元史》脱稿,民国十年(1921年)大总统徐世昌以《新元史》为“正史”,与“二十四史”合称“二十五史”。但也有人不将新元史列入,而改将《清史稿》列为二十五史之一。或者,如果将两书都列入正史,则形成了“二十六史”。[1]

  编辑本段

  主要版本

  毛泽东点评二十四史明南京国子监刻“二十一史”(南监本)

  明万历北京国子监刻“二十一史”(北监本)

  明崇祯毛氏汲古阁刻“十七史”

  清乾隆武英殿刻“清乾隆武英殿本二十四史”

  清同治光绪间五省官书局合刻“二十四史”

  民国商务印书馆印张元济辑“百衲本二十四史”

  中华书局排印“点校本二十四史”

  “毛泽东评点二十四史”

  编辑本段

  相关评价

  梁启超评价二十四史

  梁启超在《中国史界革命案》中说:“二十四史非史也,二十四姓之家谱而已。”

  点校本二十四史评价

  点校本二十四史,底本选择精当,点校体例谨严,点校确当,版式设计,清晰便览。

  点校本动员了全国史学家许多学有建树的专家学者和古籍整理工作者,历时二十余年,于1978年全部出齐,是迄今为止最好的二十四史版本。

  编辑本段

  二十四史内容

  史记

  汉·司马迁著,130卷。

  《史记》最初没有固定书名,或称“太史公书”,或称“太史公记”,也省称“太史公”。“史记”本来是古代史书的通称,从三国开始,“史记”由通称逐渐成为“太史公书”的专名。

  作者司马迁,字子长,左冯翊夏阳人。生于汉景帝中元五年,大约卒于汉武帝征和三年。

  司马迁的父亲司马谈在汉中央政府做太史令,负责管理皇家图书和收集史料,研究天文历法。司马谈打算编写一部通史,愿望没有实现就死去了。临死的时候,嘱咐司马迁完成他未竟的事业。

  司马迁幼年时就很刻苦,十岁开始学习当时的古文,后来跟着董仲舒、孔安国学过《公羊春秋》、《古文尚书》。汉武帝元朔三年,司马迁二十岁,满怀求知的欲望,游遍了祖国的名山大川,到处考察古迹,采集传说。通过对历史遗迹和西汉建国前后的史实的实地调查,司马迁开阔了胸襟,增长了知识,为后来编写《史记》作了很好的准备。司马谈死后,司马迁承袭父职,做了太史令,有条件看到大量的图书文献和国家档案,这对司马迁编写《史记》是一个不可缺少的条件。

  汉武帝太初元年,司马迁开始编写《史记》。天汉二年,李陵率兵随李广利出击匈奴,兵败投降。汉武帝向司马迁询问对李陵的看法,于是,司马迁说,李陵投降,是因为众寡不敌,又没有救兵,责任不全在李陵身上。汉武帝认为司马迁有意替李陵庇护开脱,贬责汉武帝的爱姬李夫人的哥哥李广利。于是,把司马迁投进监狱,处以腐刑。三年后他被赦出狱,更加发奋写作《史记》。大约在征和二年,基本上完成了编撰工作。司马迁死后许多年,他的外孙杨恽才把这部五十二万多字的不朽名著公诸于世。

  《史记》是一部贯穿古今的通史,从传说中的黄帝开始,一直写到汉武帝元狩元年,叙述了我国三千年左右的历史。《史记》序中写道,全书有本纪十二篇,表十篇,书八篇,世家三十篇,列传七十篇,共一百三十篇。班固在《汉书·司马迁传》中提到《史记》缺少十篇。三国魏张晏指出这十篇是《景帝本纪》、《武帝本纪》、《礼书》、《乐书》、《律书》、《汉兴以来将相年表》、《日者列传》、《三王世家》、《龟策列传》、《傅靳列传》。后人大多数不同意张晏的说法,但《史记》残缺是确凿无疑的。今本《史记》也是一百三十篇,有少数篇章显然不是司马迁的手笔,汉元帝、成帝时的博士褚少孙补写过《史记》,今本《史记》中“褚先生曰“就是他的补作。《史记》取材相当广泛。当时社会上流传的《世本》、《国语》、《国策》、《秦记》、《楚汉春秋》、《诸子百家》等著作和国家的文书档案,以及实地调查获取的材料,都是司马迁写作《史记》的重要材料来源。特别可贵的是,司马迁对搜集的材料做了认真地分析和选择,淘汰了一些无稽之谈。对一些不能弄清楚的问题,或者采用阙疑的态度,或者记载各种不同的说法。由于取材广泛,修史态度严肃认真,所以,《史记》记事翔实,内容丰富。

  汉书

  东汉·班固著,100卷。

  继司马迁撰写《史记》之后,班固撰写了《汉书》。班固,字孟坚,扶风安陵人,生于东汉光武帝建武八年。父亲班彪是一个史学家,曾作《后传》六十五篇来续补《史记》。《汉书》就是在《后传》的基础上完成的。和帝永元元年,班固随从车骑将军窦宪出击匈奴,参预谋议。后因事入狱,永元四年死在狱中。那时《汉书》还有八表和《天文志》没有写成,汉和帝叫班固的妹妹班昭补作,马续协助班昭作了《天文志》。班昭是“二十四史”中绝无仅有的女作者。

  《汉书》包括本纪十二篇,表八篇,志十篇,列传七十篇,共一百篇,后人划分为一百二十卷。它的记事始于汉高帝刘邦元年,终于王莽地皇四年。

  《汉书》的体例与《史记》相比,已经发生了变化。《史记》是一部通史,《汉书》则是一部断代史。《汉书》把《史记》的“本纪”省称“纪“,“列传”省称“传”,“书”改曰“志”,取消了“世家”,汉代勋臣世家一律编入传。这些变化,被后来的一些史书沿袭下来。

  《汉书》记载的时代与《史记》有交叉,汉武帝中期以前的西汉历史,两书都有记述。这一部分,《汉书》常常移用《史记》。但由于作者思想境界的差异和材料取舍标准不尽相同,移用时也有增删改易。

  《汉书》新增加了《刑法志》、《五行志》、《地理志》、《艺文志》。《刑法志》第一次系统地叙述了法律制度的沿革和一些具体的律令规定。《地理志》记录了当时的郡国行政区划、历史沿革和户口数字,有关各地物产、经济发展状况、民情风俗的记载更加引人注目。《艺文志》考证了各种学术别派的源流,记录了存世的书籍,它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图书目录。《食货志》是由《平准书》演变来的,但内容更加丰富了。它有上下两卷,上卷谈“食”,即农业经济状况;下卷论“货”,即商业和货币的情况,是当时的经济专篇。

  《汉书》八表中有一篇《古今人表》,从太昊帝记到吴广,有“古”而无“今”,因此引起了后人的讥责。后人非常推崇《汉书》的《百官公卿表》,这篇表首先讲述了秦汉分官设职的情况,各种官职的权限和俸禄的数量,然后用分为十四级、三十四官格的简表,记录汉代公卿大臣的升降迁免,详细的展现了当时的官僚制度和官僚的变迁。

  从思想内容来看,《汉书》不如《史记》。班固曾批评司马迁“论是非颇谬于圣人”。这集中反映了两人的思想分歧。所谓“圣人”,就是孔子。司马迁不完全以孔子思想作为判断是非的标准,正是值得肯定的。而班固的见识却不及司马迁。从司马迁到班固的这一变化,反映了东汉时期儒家思想作为封建正统思想,已在史学领域立稳了脚根。

  后汉书

  南朝宋·范晔著,120卷。

  《后汉书》九十卷,南朝宋范晔撰。范晔字蔚宗,顺阳人。出身于一个世族家庭。他的祖父范宁曾任晋豫章太守,著《谷梁集解》一书。《十三经注疏》中的《谷梁传注疏》就是以《谷梁集解》为基础写成的。他的父亲范泰官拜金紫光禄大夫,加散骑常侍,是宋武帝刘裕的得力助手。他博览群书、潜心著述,作《古今善言》二十四篇。所以范晔有很深的家学渊源,一直以名门之后自居,生性孤傲,不拘小节,仕宦不甘居人后,著述也不甘居人后。以此成名,也以此丧身。

  元嘉九年,范晔在为彭城太妃治丧期间,行为失检得罪了司徒刘义康,被贬为宣城太守,范晔郁郁不得志,就借助修史来寄托他的志向,开始写作《后汉书》。元嘉二十二年,当他完成了本纪、列传的写作,同时又和谢俨共同完成《礼乐志》、《舆服志》、《五行志》、《天文志》、《州郡志》等五志的时候,有人告发他参与了刘义康的篡位阴谋,因此下狱而死。谢俨怕受牵连,毁掉了手中的志稿,使《后汉书》只有纪传部分流传了下来。

  在范晔《后汉书》之前,已问世的有关东汉历史的重要著作不下十部,范晔以《东观汉记》为基本史料依据,以华峤书为主要蓝本,吸取其他各家书的长处,删繁补缺,整齐故事,超越众家,后来居上。所以到了唐代,范晔《后汉书》取代《东观汉记》,与《史记》、《汉书》并称“三史“,盛行于世。而诸家《后汉书》,除袁宏《后汉纪》外,都相继散亡。于是范晔《后汉书》成为我们现在研究东汉历史的最基本的依据。范晔《后汉书》的记述,起于刘秀起兵推翻王莽,终于汉献帝禅位于曹丕,详载了东汉一百九十五年的历史。

  三国志

  西晋·陈寿著,65卷。

  《三国志》,六十五卷,包括《魏书》三十卷,《蜀书》十五卷,《吴书》二十卷,主要记载魏、蜀、吴三国时期的历史。作者陈寿,字承祚,巴西安汉(今四川南充)人,生于汉后主刘禅建兴十一年(233年),死于晋惠帝元康七年(297年)。他在蜀汉做过官,三十岁时,蜀汉政权灭亡,入晋后做过晋平令、著作郎。陈寿写《三国志》以前,已出现一些有关魏、吴的史作,如王沈的《魏书》,鱼豢(换)的《魏略》,韦昭的《吴书》等。《三国志》中的《魏书》、《吴书》,主要取材于这些史书。蜀政权没有设置史官,无专人负责搜集材料,编写蜀史。《蜀书》的材料是由陈寿采集和编次的。陈寿写书的时代靠近三国,可资利用的他人成果并不多,加上他是私人著述,没有条件获得大量的文献档案。我们阅读《三国志》时,就会发现陈寿有史料不足的困难,内容显得不够充实。陈寿没有编写志。我们要了解三国时代的典章制度,只好借助于《晋书》。《三国志》善于叙事,文笔简洁,剪裁得当,当时就受到赞许。与陈寿同时的夏侯湛写作《魏书》,看到《三国志》,认为没有另写新史的必要,就毁弃了自己的著作。后人更是推崇备至,认为在记载三国历史的史书中,独有陈寿可以同《史记》、《汉书》相媲美,可惜的就是内容太少。因此,其他各家的三国史相继泯灭无闻,只有《三国志》一直流传到现在。

  晋书

  唐·房玄龄等著,130卷。

  《晋书》一百三十卷,包括帝纪十卷,志二十卷,列传七十卷,载记三十卷,记载了从司马懿开始到晋恭帝元熙二年为止,包括西晋和东晋的历史,并用“载记”的形式兼述了十六国割据政权的兴亡。

  唐太宗是一位有所作为的君主,他非常重视史书的撰修工作,而在唐太宗以前,有关晋代的史料,没有一家令人满意的。唐太宗在修晋书诏中对各家史著逐一进行了批评。撰写一部系统、完整、旨趣较高的晋史,是唐太宗的一大心愿。贞观二十年他下诏让房玄龄、褚遂良、许敬宗担任监修,组织编写《晋书》。

  众人撰写《晋书》,从受命到成书,仅历时两三年。成书时间之所以较短,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晋书》由于有政府作后盾,人力、物力、财力和图书档案资料都有保证,这些条件,是私人修史无法比拟的。二是有多种晋史著述可供参考。由于有蓝本作为依据,成书自然较为容易。

  《晋书》在取材方面,不十分注意史料的甄别取舍,喜欢采用小说笔记里的奇闻轶事,《搜神录》、《幽明录》中一些荒诞不经之谈也加以收录,有损于它的史料价值。另外,书中有记事前后矛盾和疏漏遗脱的地方。《晋书》的执笔人,大多数擅长诗词文赋,撰史过程中,有片面追求词藻华丽的倾向。因此,后人批评它“竞为绮艳,不求笃实”。这也是《晋书》的缺点之一。

  宋书

  南朝梁·沈约著,100卷。

  《宋书》是一部纪传体断代史著,记述南朝刘宋王朝自刘裕建基至刘准首尾六十年的史实,为沈约所撰。全书一百卷,纪十卷,志三十卷,列传六十卷。作者根据何承天、徐爱等所著宋史旧本,旁采注纪,撰续成书。

  纪传部分成于南齐永明六年,诸志当成于隆昌元年之后。全书以资料繁富而著称于史林,为研究刘宋一代历史的基本史料。

  各志工程巨大,内容详备,篇幅几占全书之半。志前有《志序》,详述前代修志情况,并上溯各志所记制度源流,可为考补前史缺志之助。《州郡志》记三国以来地理沿革并及东晋以来侨州郡县情况,有补于史事考证。《律历志》全载景初、元嘉、大明三历文字,为历法学的珍贵资料。

  《乐志》记叙汉魏及两晋乐府情况,乐府诗章有分类开录,并保存有汉魏以来大量乐府诗篇及乐舞文辞,其中“古辞”多为汉代遗篇,是研究乐府及诗史的重要文献。纪传叙事详密,列目入载二百三十余人。纪传中收录的大量诏令、奏疏、书札及文章,虽冗长,但有多方面的史料价值。

  《宋书》的作者沈约,是南朝著名史学家、文学家、声律学家,字休文,吴兴武康人。父沈璞,刘宋时为淮南太守,元嘉末年于皇族争权夺位之乱中被害,沈约时年十三岁。少年时代,沈约横遭家难,潜窜流寓,家境孤贫。他笃志好学,读书昼夜不倦,遂博通群籍,善属诗文。天监十二年卒,年七十三岁,谥曰“隐”,后世亦称“隐侯”。

  南齐书

  南朝梁·萧子显著,59卷。

  《南齐书》记述南朝萧齐王朝自齐高帝建元元年至齐和帝中兴二年,共二十三年史事,是现存关于南齐最早的纪传体断代史。原名《齐书》,至宋代为区别于李百药所著《北齐书》,改称为《南齐书》,撰著者为萧子显。

  萧子显,字景阳,南朝历史学家、文学家。出身皇族,萧子显博学多识,长于写作,又是自齐入梁的贵族人物,对南齐许多史事、王室情况是熟悉的或是亲自经历过的,加之梁朝取代南齐,未经重大战乱,许多图书文籍得以保存,都为萧子显撰著史书提供了有利条件。

  《南齐书》现存五十九卷,其中帝纪八卷,志十一卷,列传四十卷。所缺一卷为《自序》。

  梁书

  唐·姚思廉著,56卷。

  《梁书》记载自梁武帝萧衍建国至梁敬帝萧方智亡国共五十六年间的历史,是姚察及其子姚思廉两代人辛勤撰写完成的。

  姚察,字伯审,吴兴武康人,南朝历史学家。历经梁、陈、隋三朝,于陈朝任秘书监、领大著作、吏部尚书等职,于隋朝任秘书丞。入隋后于文帝开皇九年又受命编撰梁、陈两代历史,未竟而卒。临终时遗命,嘱其子姚思廉继续完成撰史工作。

  姚思廉,字简之,姚思廉在撰史工作中,充分利用了其父已完成的史著旧稿。自贞观三年至贞观十年,历时七年最终完成了《梁书》与《陈书》的撰写工作。

  姚察及姚思廉父子虽为史学家,但都有较深厚的文字素养,于史文撰著方面,文字简洁朴素,力戒追求辞藻的华丽与浮泛,继承了司马迁及班固的文风与笔法,在南朝诸史中是难能可贵的。

  陈书

  唐·姚思廉著,36卷。

  《陈书》是南朝陈的纪传体断代史著作,记载了自陈武帝陈霸先即位至陈后主陈叔宝被隋文帝灭国首尾三十三年间的史事,由姚察及其子姚思廉两代人撰写的。姚察,字伯审,吴兴武康人,姚思廉,字简之,陈亡后,迁家关中,为万安人。两人事迹已于本书《梁书》前言中作了介绍,可以参阅。

  《陈书》中的帝纪六卷,列传三十卷,共三十六卷,无表志。

  陈朝封建政权只存在了三十三年,在政治、经济、文化方面没有特别的建树,或许与此有关。《陈书》内容比不上《梁书》那样充实,本纪和列传都过于简略。

  魏书

  北齐·魏收著,130卷。

  《魏书》,一百二十四卷,其中本纪十二卷,列传九十二卷,志二十卷。因有些纪、列传和志篇幅过长,又分为上、下、或上、中、下三卷,实共一百三十卷。北齐魏收撰。

  鲜卑族是我国古代东北大兴安岭东麓一个古老的民族。公元一世纪末,随着匈奴帝国的解体,鲜卑族逐渐向西迁徙,成为大漠一个强大的民族集团,公元三世纪初,鲜卑拓跋部首领猗卢在塞北建立了代国,公元376年,代政权被氐族建立的前秦消灭。公元386年,拓跋鲜卑各部复拥拓跋珪为代王,重建政权。拓跋珪解散了拓跋鲜卑原有的部落组织,定居农耕,迁都平城,于公元398年改称魏,史称北魏。由于吸收先进的汉族文化,北魏国力日益强盛,终于在公元439年统一中国北方,结束了十六国时期的动荡局面。公元493年,孝文帝拓跋宏迁都洛阳,改姓元氏,推行了一系列汉化改革措施。到宣武帝元恪时,北魏达到鼎盛时期,在西边夺取汉中,进窥巴蜀,在东边巩固了洛阳周边的防御,并与梁朝争夺淮南,但不久就由于政治腐败和人民的反抗而崩溃,分为东魏和西魏两个对峙的政权。《魏书》记载了鲜卑拓跋部早期至公元550年东魏被北齐取代这一阶段的历史。

  拓跋时就曾命令邓渊撰《代记》十卷,按年月编次本朝史事。太武帝拓跋焘神嘉二年,诏撰《国记》,由崔浩定为编年体,成书三十卷。

  《魏书》在流传过程中亡佚甚多,本纪缺二卷,列传缺二十二卷,此外又有三卷残缺不全,分别由后人取其它史书补足。

  魏收,北齐钜鹿下曲阳人,字伯起,小字佛助。他机警能文,与温子升、邢子才号称三才子,但生性轻薄,人称“惊蛱蝶”。他奉命著《魏书》时曾声称:“何物小子,敢共魏收作色,举之则使上天,按之则使入地。”书成之后,众口喧嚷,指为“秽史”,魏收三易其稿,方成定本。

  北齐书

  唐·李百药著,50卷。

  北魏末年,北方六镇发生声势浩大的反叛浪潮,后出身于怀朔镇低级武官的高欢获得了对二十余万鲜卑人的领导权,控制了北魏朝政。公元534年,高欢所立的孝武帝元修被逼西奔长安,高欢于是另立孝静帝元善见,迁都邺城,史称东魏。公元550年,高欢之子高洋废孝静帝自立,建立北齐。东魏、北齐统治区域南至长江,与梁、陈两朝先后对峙,西边在今山西、河南、湖北,与西魏、北周分界。公元577年,北齐被北周吞并。

  《北齐书》本名《齐书》,宋时才加一“北”字而成今名。它虽以记载北齐历史为主,但实际上记述了从高欢起兵到北齐灭亡前后约八十年的历史,集中反映了东魏、北齐王朝的盛衰兴亡。

  李百药(公元565--648年),字重规,定州安平(今河北安平)人,出身仕宦之家。李百药从小好学,博览经史著作,隋初曾任太子舍人,袭父爵为安平公。贞观二十二年卒,享年八十四岁。

  北齐政权中,皇族内部叔侄、兄弟相互残杀,使这个二十年的短命王朝换了六个皇帝。《北齐书》对封建统治者之间的权势争夺有较多的叙述。《北齐书》在流传过程中残缺严重,现在只有十七卷保持原貌,其他都是后人用《北史》等著作增补,这使《北齐书》的价值大大降低。

  周书

  唐·令狐德棻等著,50卷。

  《周书》,五十三卷,其中本纪八卷,列传四十二卷。唐令孤德主编,参加编写的有岑文本和崔仁师。

  北魏末年,政治动荡,乱事遍起。出身于北魏北方六镇中武川镇的宇文泰,率领一批以武川镇人为主的鲜卑族军队,联合关陇地区的汉人豪族武装,建立起西魏政权。后宇文泰的第三子宇文觉在公元557年代魏建周,史称北周。西魏、北周这两个前后相续的政权,统治区域大致包括今天陕西、宁夏、甘肃和四川的大部,山西西南部、湖北西部及河南西部。与东边的东魏、北齐和江南的梁、陈成鼎足之势。公元577年,北周灭北齐,统一中国北方。公元581年,杨坚代周,建立隋朝。

  《周书》虽以“周”题名,但实际上记述了从公元534年东、西魏分裂到杨坚代周为止四十八年的西魏、北周的历史。

  《周书》由于根据的资料贫乏,再加上它所记载的人物多是本朝显官的祖先,因而显得单薄而不尽合事实。但它基本上反映了宇文政权的建立,建立后三个封建政权之间的战争,以及宇文政权上层集团内部斗争的情况,是研究和了解西魏、北周历史最基本、最原始的一部史书。

  隋书

  唐·魏征等著,85卷。

  《隋书》共八十五卷,其中帝纪五卷,列传五十卷,志三十卷。本书由多人共同编撰,分为两阶段成书,从草创到全部修完共历时三十五年。唐武德四年(公元621年),令狐德提出修梁、陈、北齐、北周、隋等五朝史的建议。次年,唐朝廷命史臣编修,但数年过后,仍未成书。贞观三年(公元629年),重修五朝史,由魏征“总知其务”,并主编《隋书》。《隋书》的作者都是饱学之士,具有很高的修史水平。

  《隋书》是现存最早的隋史专著,也是《二十五史》中修史水平较高的史籍之一。

  首先,它有明确的指导思想。下令修隋史的唐太宗亲历了灭隋的战争,在执政之后,他经常谈论隋朝灭亡的教训,明确提出“以古为镜,可以见兴替“的看法。汲取历史教训,以史为鉴就成了修隋史的指导思想。其次,《隋书》弘扬秉笔直书的优良史学传统,品评人物较少阿附隐讳。主编魏征刚正不阿,他主持编写的纪传,较少曲笔,不为尊者讳。如隋文帝之“刻薄”专断,“不悦诗书”,“暗于大道”,隋炀帝矫情饰貌,“锄诛骨肉,屠剿忠良”等情况,都照实写来,了无隐讳。再次,《隋书》保存了大量政治、经济以及科技文化资料。其中十志记载梁、陈、北齐、北周和隋五朝的典章制度,有些部分甚至追溯到汉魏。

  南史

姓氏渊源:

中国人的姓,中国最古老的姓氏之一,在《百家姓》中排第127位在当今以人口多少排名的中国百家大姓中,董姓位居第29位。

--------------------------------------------------------------------------------

一、姓氏源流

有三大支:

一支出自已姓:据《元和姓纂》、《古今姓氏书辨证》等资料所载,相传颛顼(传说中古代部族首领)的己姓(颛顼之孙叫吴回,吴回之子陆终,陆终的大儿子名樊,赐己姓,封在昆吾国。)之后裔飂(音刘)有个儿子叫董父,相传对龙的习性很有研究,帝舜就任命董父为豢龙氏,让他专门养龙,在董父的精心驯养下,许多龙学会了表演各种舞蹈,帝舜很是喜欢,就封董父为鬷川(今山东定陶北县)侯,还赐他以董为姓氏,其后代亦以赐姓董为氏,董父也被尊称为董姓始祖。

一支出自姬姓,以官为氏。据《姓氏急就篇注》、西汉史游《急就篇》及宋人邓名世《古今姓氏书辩证》《所载,春秋时,周朝有大夫辛有,辛有有两个儿子在晋国任太史,即太史,董督(考察并收藏之意)晋国的典籍史册,其职责是“董督晋史”,他的子孙世袭晋国史官,以官为氏,称董氏,这一时期晋国的都城在绛(今山西翼城东南),故此支董氏出

谷家峪村旅游景点介绍 鹿泉谷家峪村一日游

从谷家峪如何爬抱犊寨1、在石家庄市内可以到人民商场乘坐旅游5路车直达抱犊寨,顺着停车场的南面的一条小路,向上攀爬上几十米就来到了隧道...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