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徐志摩的生平资料简介
徐志摩(1896~1931年)现代诗人、散文家。浙江海宁县硖石镇人。名章垿,字志摩,小字又申。曾经用过的笔名:南湖、云中鹤。
徐志摩是新月派代表诗人,新月诗社成员。1915年毕业于杭州一中,先后就读于上海沪江大学、天津北洋大学和北京大学。 1918年赴美国学习银行学。1921年赴英国留学,入伦敦剑桥大学当特别生,研究政治经济学。在剑桥两年深受西方教育的熏陶及欧美浪漫主义和唯美派诗人的影响。
1921年开始创作新诗。
1922年返国后在报刊上发表大量诗文。
1923年,参与发起成立新月社,加入文学研究会。
1924年与胡适、陈西滢等创办《现代诗评》周刊,任北京大学教授。印度大诗人泰戈尔访华时任翻译。
1925年赴欧洲,游历苏、德、意、法等国。
1926年在北京主编《晨报》副刊《诗镌》,与闻一多、朱湘等人开展新诗格律化运动,影响到新诗艺术的发展。同年移居上海,任光华大学、大夏大学和南京中央大学教授。
1927年参加创办新月书店。次年《新月》月刊创刊后任主编。并出国游历英、美、日、印等国。
1930年任中华文化基金委员会委员,被选为英国诗社社员。同年冬到北京大学与北京女子大学任教。
1931年初,与陈梦家、方玮德创办《诗刊》季刊,被推选为笔会中国分会理事。同年11月19日,由南京乘飞机到北平,因遇大雾在济南附近触山,机毁人亡,遇难。
作品
诗集著有:《志摩的诗》,《翡冷翠的一夜》、《猛虎集》、《云游》;
散文集有:《落叶》、《巴黎的鳞爪》、《自剖》、《秋》、《轮盘》;
小说《春痕》;
戏剧《卞昆冈》(与陆小曼合写),日记《爱眉小札》、《志摩日记》;
译著《曼殊斐尔小说集》等。
他的作品已编为《徐志摩文集》出版。
徐诗字句清新,韵律谐和,比喻新奇,想象丰富,意境优美,神思飘逸,富于变化,并追求艺术形式的整饬、华美,具有鲜明的艺术个性,为新月派的代表诗人。他的散文也自成一格,取得了不亚于诗歌的成就,其中《自剖》、《想飞》、《我所知道的康桥》、《翡冷翠山居闲话》等都是传世的名篇。
分类: 社会/文化
解析:
徐志摩在海宁有新老两宅,都在硖石镇上,老宅在保守坊,是祖居,是徐志摩的出生地。我去参观的新宅在干河街,是1926年,徐父虽不满志摩与小曼的婚姻,但舐犊情深仍为他们特意建造这座新居。这是一座中西合璧,有600多平方米的小洋楼,被徐志摩昵称为“香巢”。志摩和小曼的新房在“香巢”的二楼,是前后间,卧室的陈设虽然属于新派,但比较简单,仅有一床、一桌、一柜、一台而已。起坐间有沙发,壁上悬有“眉轩”二字,可以想见他们曾在这里度过多少个一生中最刻骨铭心的甜美而缠绵的时光。新宅在浩劫中除了原来中厅所悬梁启超的题匾被砸,现已换成启功先生所题“安雅堂”匾外,似乎没有受到更大的破坏,地上所铺的德国制造的彩绘地砖仍是当年的旧物。楼后小天井里的一口水井,也是旧物。志摩借物思人,在这里发出过期待小曼的呼唤:“眉!这一潭清冽的泉水,你不来洗濯,谁来?你不来解渴,谁来?你不来照形,谁来?”楼里有几间展室,常规地展出了徐志摩的生平诗作和婚姻生活,其中最引人注意的是梁启超在徐陆婚礼上以证婚人身份所作的训词,梁启超在这篇古今罕见的训词中说:
“志摩、小曼皆为过来人,希望勿再作过来人。徐志摩!你这个人性情浮躁,所以在学问方面没有成就,你这个人用情不专,以致离婚再娶……陆小曼!你要认真做人,你要尽妇道之职。你今后不可以妨害徐志摩的事业……你们两人都是过来人,离过婚又重新结婚,都是用情不专。以后要痛自悔悟,重新做人!愿你们这是最后一次结婚!”
这番义正辞严的训话,确是梁老夫子爱之深,责之切的由衷之言。每个字都很有分量,都击中两人的要害,可惜日后他们的行事却让老先生失望了。
王国维的故居则与徐家大不一样,王家是一般商人,只是一套普通民居院落。虽然王国维的学问比徐志摩深得多,但不如徐志摩既以新诗成名,趋向时尚,又多浪漫爱情故事,在民间有更大的影响。王国维则一生抑郁困惑,似乎有许多纷扰,纠缠得他难以解脱,也许这正造就了他的学术成就。他的自沉,虽然有不同的说法,但终以此而过早地结束了他可贵的生命,给中华文化留下了绝大的遗憾。故居中展出的生平和著述,令人惋惜这位学人的命运遭遇,也感谢他为我们留下如此丰富的文化遗产。故居门前的塑像,线条疏阔,但深邃思考的神情,使人久久难以离去。其他一些名人如张宗祥、徐邦达等人的故居,都比王国维故居显得有规模。王国维的身后仍然是那么孤寂冷落!
如果把时代再前推一些,海宁从宋以来就拥有一大批以藏书出名的文化名人。据说称得起家的有38家,在浙江省是仅次于杭州而居于绍兴、宁波之前的地位。藏家之多可以说是灿若繁星。海宁的藏书家不仅仅藏书,而都是学有专攻的学者,甚至有些是全国的顶级人物,如查慎行、周春、周广业、吴骞、陈鳣等列入清末张之洞所编《国(清)朝著述诸家姓名略》的600人中。这些藏书家都有精心营造的藏书楼和丰富的藏书,可惜大都毁于兵火动乱,只有蒋光焴的“衍芬草堂”保存完好。蒋氏是书香传承的藏世家,蒋光煦的“别下斋”,积古籍十余万卷,可惜焚毁于太平军过境时,光煦为此痛惜呕血,不久身亡。其族弟光焴的“衍芬草堂”因为在事前善于转移保护,所以藏书楼和所藏图书、版片,尚能基本保存,使后人得以亲享书香。
海宁的文化氛围,孕育出无数文化名人,也吸引许多人走向海宁。我虽然只短短地停留了三天,但已感到这块地方时时可见对文化氛围的营造,就在历经百年的县级图书馆里,就不同一般地开辟了一间比较宽敞的屋子,题作“书香屋”,里面有几套藤桌椅,满壁插架随时可取读的中外图书,坐下后就有一杯清香的新茶捧送来品尝。迎面有副对联,写着“茶品春夏秋冬,书读古今中外”。这种悠闲雅致的情趣也许正是造就无数文化名人的渊薮,也许这正是让我对它情有独钟的一种魅力。
徐志摩 (1897~1931)现代诗人、散文家。名章垿,笔名南湖、云中鹤等。浙江海宁人。1915年毕业于杭州一中、先后就读于上海沪江大学、天津北洋大学和北京大学。1918年赴美国学习银行学。1921年赴英国留学,入伦敦剑桥大学当特别生,研究政治经济学。在剑桥两年深受西方教育的熏陶及欧美浪漫主义和唯美派诗人的影响。
1921年开始创作新诗。
1922年返国后在报刊上发表大量诗文。1923年,参与发起成立新月社。加入文学研究会。1924年与胡适、陈西滢等创办《现代评论》周刊,任北京大学教授。印度大诗人泰戈尔访华时任翻译。1925年赴欧洲、游历苏、德、意、法等国。1926年在北京主编《晨报》副刊《诗镌》,与闻一多、朱湘等人开展新诗格律化运动,影响到新诗艺术的发展。同年移居上海,任光华大学、大夏大学和南京中央大学教授。
1927年参加创办新月书店。次年《新月》月刊创刊后任主编。并出国游历英、美、日、印诸国。1930年任中华文化基金委员会委员,被选为英国诗社社员。同年冬到北京大学与北京女子大学任教。1931年初,与陈梦家、方玮德创办《诗刊》季刊,被推选为笔会中国分会理事。同年11月19日,由南京乘飞机到北平,因遇雾在济南附近触山,机坠身亡。著有诗集《志摩的诗》,《翡冷翠的一夜》、《猛虎集》、《云游》,散文集《落叶》、《巴黎的鳞爪》、《自剖》、《秋》,小说散文集《轮盘》,戏剧《卞昆冈》(与陆小曼合写),日记《爱眉小札》、《志摩日记》,译著《曼殊斐尔小说集》等。他的作品已编为《徐志摩文集》出版。徐诗字句清新,韵律谐和,比喻新奇,想象丰富,意境优美,神思飘逸,富于变化,并追求艺术形式的整饬、华美,具有鲜明的艺术个性,为新月派的代表诗人。他的散文也自成一格,取得了不亚于诗歌的成就,其中《自剖》、《想飞》、《我所知道的康桥》、《翡冷翠山居闲话》等都是传世的名篇。
一天认识一位历史人物——徐志摩
男主简介
徐志摩,1897年出生于浙江海宁市。原名章垿,留学英国时改名志摩,中国著名新月派现代诗人、散文家、新月诗社成员,倡导新诗格律,对中国新诗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1915年毕业于杭州一中,先后就读于上海沪江大学、天津北洋大学和北京大学。
1921年赴英国留学,进入伦敦剑桥大学当特别生,研究政治经济学。1923年创办新月社,1931年因飞机失事罹难,才华横溢的他感情一地鸡毛,与张幼仪、林徽因、陆小曼纠葛半生。
生平大事
一、求学历程,1915年毕业于杭州一中,先后就读于上海沪江大学天津北洋大学和北京大学,1918年赴美国克拉克大学学习银行学,十个月即告毕业,获学士学位,得一等荣誉奖。同年转入纽约哥伦比亚大学的研究院,进经济系。
1921年赴英留学,入剑桥大学当特别生,研究政治经济学。在剑桥两年深受西方教育的熏陶及欧美浪漫主义和唯美派诗人的影响,奠定其浪漫主义诗风。
二、与原配张幼仪,1915年徐志摩依照父母之命,娶了未曾谋面的富家**张幼仪为妻。徐志摩作为新潮青年,是十分抗拒包办婚姻的。所以对这个自己高攀的原配妻子,他以冷眼相对,婚后两人感情平淡甚至为了追寻自己的爱情,他狠心的在对方刚刚生育,体力都尚未恢复的情况下,一封”通告”,抛弃了对方。
三、与才女林徽因,1921年在英国剑桥留学期间,徐志摩结识了同为留学生的才女林徽因,使他诗兴大发,接连创作很多好诗句。期间跟林徽因的感情也迅速升温,达到了谈婚论嫁的地步。同时,也向原配妻子张幼仪提出离婚,挑战封建势力。然而,林徽因的父母已经安排婚约,林徽因未能冲破世俗,他们的恋情注定没有结局。
四、与名媛陆小曼,1922年徐志摩留学归来,与好友王赓时常相聚。并结识了王赓的妻子陆小曼建立了“友谊之上”的特殊关系。徐志摩与陆小曼属于“同道中人”,两人都追求精神恋爱,都幻想着理想的、浪漫主义的爱情。
陆小曼被徐的才情和爱意深深吸引,她不会像林徽因一样斟酌再三选择拒绝,而是飞蛾扑火、大胆追逐。虽为有夫之妇,但是陆小曼却不顾一切向王赓提出离婚,决然嫁给了抛妻弃子叛友的徐志麾。
五、个人文学成就,徐志摩是新月派的代表诗人之一,他的诗对于早期白话新诗的发展有特殊贡献的。作为新月派代表诗人,徐志摩的诗是民国时期文坛的一股清泉,他的诗集中西之所长,柔美,清新自然,感情细腻,意境深远,音韵和谐。
表达对爱情、自由、美的追求;擅长细腻的心理捕捉、缠绵的情感刻画对后来的现代诗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那首《再别康桥》更是人们耳熟能详的现代诗佳作。
人物结语
徐志摩遇难之后,原配妻子张幼仪一直在徐志摩的坟前供奉着鲜花,并出资出版了《徐志摩全集》;林徽因保存了一块失事飞机的碎片,直到去世;陆小曼戒掉了诱惑,终年素衣,整理编辑徐志摩的作品。
这三位女性,都在以各自不同的方式缅怀着生命中曾陪同自己一程的徐志摩。从才华横溢的诗人,到背负“渣男”的骂名,徐志摩的爱情悲剧的根源无非在一个“情”字。
徐志摩故居是我国现代著名诗人、散文家、“新月派”灵魂人物徐志摩与陆小曼婚后短暂居住地。故居建成于1926年,是一幢中西合璧式的小洋楼。为海宁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2年10月被国家旅游局评定为AA级旅游景点。
现代新月派代表诗人。
1855徐志摩(1897年1月15日—1931年11月19日),原名章垿[xù],字槱[yǒu]森,留学美国时改名志摩。曾用过的笔名有南湖、诗哲、海谷、谷等。浙江海宁硖石人(今嘉兴市海宁市硖石街道人)。现代诗人、散文家,新月派诗人,新月诗社成员、景星学社社员。
1915年毕业于杭州一中,先后就读于上海沪江大学、天津北洋大学和北京大学。1918年赴美国克拉克大学学习银行学。
十个月即告毕业,获学士学位,得一等荣誉奖。同年,转入纽约的哥伦比亚大学的究院,进经济系。
1921年赴英国留学,入剑桥大学当特别生,研究政治经济学。
在剑桥两年深受西方教育的熏陶及欧美浪漫主义和唯美派诗人的影响。奠定其浪漫主义诗风。
徐志摩——金庸的表哥(金庸母亲徐禄是徐志摩的堂姑妈)。
金庸母亲徐禄是徐志摩的堂姑妈,金庸即是徐志摩表弟。金庸在接受采访时曾说,小时候跟母亲回徐家,见过这位才华横溢的表哥。
扩展资料:
金庸曾回忆说:“我读过他的新诗,看过他的散文,都是很优美的,对我教益很深。”在《书剑恩仇录》中儒雅的陈家洛身上,隐约可以找到徐志摩的影子。
金庸对记者说,“海宁地方小,大家都是亲戚,我叫徐志摩、蒋复璁做表哥。陈从周是我的亲戚,我比他高一辈,他叫徐志摩做表叔。王国维的弟弟王哲安先生做过我的老师”。
离乡50年,金庸对表兄徐志摩难以忘怀。80年代,他获悉家乡父老为徐志摩修建新墓,十分高兴,多次致信表达感激之情。
1991年,他又致信浙江嘉兴市领导,表明心愿:“吾当返乡会友,拜谒徐志摩之墓地,凭吊表兄,以表多年之思念。”
果然,1992年12月3日, 金庸一回到家乡海宁,便来硖石西山麓徐志摩墓前,与夫人林乐怡双双向诗人默哀,献上鲜花,然后深深地弯腰鞠躬。
参考资料:
徐志摩,浙江海宁人,中国著名新月派现代诗人,散文家,倡导新诗格律,对中国新诗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徐志摩是金庸的表兄,徐志摩是新月诗社成员。
徐志摩是一位在中国文坛上曾经活跃一时并有一定影响的作家,他的世界观是没有主导思想的,或者说是个超阶级的“不含党派色彩的诗人”。他的思想、创作呈现的面貌,发展的趋势,都说明他是个布尔乔亚诗人。他的思想的发展变化,他的创作前后期的不同状况,是和当时社会历史特点关联着的。
扩展资料徐志摩是一位在中国文坛上曾经活跃一时并有一定影响的作家,他的世界观是没有主导思想的,或者说是个超阶级的“不含党派色彩的诗人”。他的思想、创作呈现的面貌,发展的趋势,都说明他是个布尔乔亚诗人。他的思想的发展变化,他的创作前后期的不同状况,是和当时社会历史特点关联着的。
徐诗字句清新,韵律谐和,比喻新奇,想象丰富,意境优美,神思飘逸,富于变化,并追求艺术形式的整饬、华美,具有鲜明的艺术个性。他的散文也自成一格,取得了不亚于诗歌的成就,其中《自剖》,《想飞》,《我所知道的康桥》,《翡冷翠山居闲话》等都是传世的名篇。
参考资料:
关于徐志摩的生平资料简介
本文2023-10-01 02:44:56发表“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lezaizhuan.com/article/1466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