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背骂名的诗句
1
“不爱美名爱骂名”,在刘猛写的军旅小说《狼牙》里面有这句诗!整体记不住了 有几句还记得,例如:杀一是为罪,屠万是为雄,屠得九百万,是为雄中雄,雄中雄,道不同,自古千年仁义名, 。。。何处英雄不杀人,应该是出自《男儿行》,在倒数第四行
男儿当杀人,杀人不留情。千秋不朽业,尽在杀人中。昔有豪男儿,义气重然诺。
睚眦即杀人,身比鸿毛轻。又有雄与霸,杀人乱如麻,驰骋走天下,只将刀枪夸。
今欲觅此类,徒然捞月影。
君不见,
竖儒蜂起壮士死,神州从此夸仁义。一朝虏夷乱中原,士子豕奔懦民泣。
我欲学古风,重振雄豪气。名声同粪土,不屑仁者讥。身佩削铁剑,一怒即杀人。
割股相下酒,谈笑鬼神惊。千里杀仇人,愿费十周星。专诸田光俦,与结冥冥情。
朝出西门去,暮提人头回。神倦唯思睡,战号蓦然吹。西门别母去,母悲儿不悲。
身许汗青事,男儿长不归。杀斗天地间,惨烈惊阴庭。三步杀一人,心停手不停。
血流万里浪,尸枕千寻山。壮士征战罢,倦枕敌尸眠。梦中犹杀人,笑靥映素辉。
女儿莫相问,男儿凶何甚?古来仁德专害人,道义从来无一真。
君不见,
狮虎猎物获威名,可怜麋鹿有谁怜?世间从来强食弱,纵使有理也枉然。
君休问,男儿自有男儿行。
男儿行,当暴戾。事与仁,两不立。
男儿事在杀斗场,胆似熊罴目如狼。生若为男即杀人,不教男躯裹女心。
男儿从来不恤身,纵死敌手笑相承。仇场战场一百处,处处愿与野草青。
男儿莫战栗,有歌与君听:杀一是为罪,屠万是为雄。屠得九百万,即为雄中雄。
雄中雄,道不同:
看破千年仁义名,但使今生逞雄风。美名不爱爱恶名,杀人百万心不惩。
宁教万人切齿恨,不教无有骂我人。放眼世界五千年,何处英雄不杀人?
2求诗词 其中有一句不爱美名爱骂名这种意思,杀伐气十足的一首赞美埋“不爱美名爱骂名”,在刘猛写的军旅小说《狼牙》里面有这句诗!整体记不住了 有几句还记得,例如:杀一是为罪,屠万是为雄,屠得九百万,是为雄中雄,雄中雄,道不同,自古千年仁义名, 。
何处英雄不杀人,应该是出自《男儿行》,在倒数第四行男儿当杀人,杀人不留情。千秋不朽业,尽在杀人中。
昔有豪男儿,义气重然诺。睚眦即杀人,身比鸿毛轻。
又有雄与霸,杀人乱如麻,驰骋走天下,只将刀枪夸。今欲觅此类,徒然捞月影。
君不见,竖儒蜂起壮士死,神州从此夸仁义。一朝虏夷乱中原,士子豕奔懦民泣。
我欲学古风,重振雄豪气。名声同粪土,不屑仁者讥。
身佩削铁剑,一怒即杀人。割股相下酒,谈笑鬼神惊。
千里杀仇人,愿费十周星。专诸田光俦,与结冥冥情。
朝出西门去,暮提人头回。神倦唯思睡,战号蓦然吹。
西门别母去,母悲儿不悲。身许汗青事,男儿长不归。
杀斗天地间,惨烈惊阴庭。三步杀一人,心停手不停。
血流万里浪,尸枕千寻山。壮士征战罢,倦枕敌尸眠。
梦中犹杀人,笑靥映素辉。女儿莫相问,男儿凶何甚?古来仁德专害人,道义从来无一真。
君不见,狮虎猎物获威名,可怜麋鹿有谁怜?世间从来强食弱,纵使有理也枉然。君休问,男儿自有男儿行。
男儿行,当暴戾。事与仁,两不立。
男儿事在杀斗场,胆似熊罴目如狼。生若为男即杀人,不教男躯裹女心。
男儿从来不恤身,纵死敌手笑相承。仇场战场一百处,处处愿与野草青。
男儿莫战栗,有歌与君听:杀一是为罪,屠万是为雄。屠得九百万,即为雄中雄。
雄中雄,道不同:看破千年仁义名,但使今生逞雄风。美名不爱爱恶名,杀人百万心不惩。
宁教万人切齿恨,不教无有骂我人。放眼世界五千年,何处英雄不杀人?。
3李白关于用诗句骂权贵的故事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李白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
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长风万里送秋雁①,对此可以酣高楼。
蓬莱文章②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日月。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将进酒① 李白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①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②,丹丘生③,将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 钟鼓④馔玉⑤何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唯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⑥昔时宴平乐⑦,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⑧沽取⑨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 呼儿将出⑩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梦游天姥吟留别 李白 海客谈瀛洲①,烟涛微茫信②难求。 越人语天姥,云霓明灭或可睹。
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③五岳掩赤城④。 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
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 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
谢公宿处今尚在,绿水荡漾清猿啼, 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 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
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 熊咆龙吟殷岩泉,?深林兮惊层巅。
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 列缺⑤霹雳,丘峦崩摧。
洞天石扇,訇然中开。 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
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 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
忽魂悸以魄动,恍惊起而长嗟。 惟觉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
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 别君去兮何时还? 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
安能摧眉⑥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玉壶吟 烈士击玉壶,壮心惜暮年。 三杯拂剑舞秋月,忽然高咏涕泗涟。
凤凰初下紫泥诏,谒帝称觞登御筵。 揄扬九重万乘主,谑浪赤墀青琐贤。
朝天数换飞龙马,敕赐珊瑚白玉鞭。 世人不识东方朔,大隐金门是谪仙。
西施宜笑复宜颦,丑女效之徒累身。 君王虽爱蛾眉好,无奈宫中妒杀人! 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 李白 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
手持绿玉杖,朝别黄鹤楼。 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
庐山秀出南斗傍,屏风九叠云锦张,影落明湖青黛光,金阙前开二峰长,银河倒挂三石梁,香炉瀑布遥相望,?崖沓嶂凌苍苍。 翠影红霞映朝日,鸟飞不到吴天长。
登高壮观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还。 黄云万里动风色,白波九道流雪山。
好为庐山谣,兴因庐山发。 闲窥石镜清我心,谢公行处苍苔没。
早服还丹无世情,琴心三叠道初成。 遥见仙人彩云里,手把芙蓉朝玉京。
先期汗漫九垓上,愿接卢敖游太清 行路难其一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值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行路难其二 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
羞逐长安社中儿,赤鸡白雉赌梨栗。 弹剑作歌奏苦声,曳裾王门不称情。
淮阴市井笑韩信,汉朝公卿忌贾生。 君不见昔时燕家重郭隗,拥彗折节无嫌猜。
剧辛乐毅感恩分,输肝剖胆效英才。 昭王白骨萦蔓草,谁人更扫黄金台? 行路难,归去来! 秋浦歌 白 发 三 千 丈, 缘 愁 似 个 长。
不 知 明 镜 里, 何 处 得 秋 霜。 独坐敬亭山 众 鸟 高 飞 尽, 孤 云 独 去 闲。
相 看 两 不 厌, 只 有 敬 亭 山 答王十二寒夜独酌有怀 作者:李白 昨夜吴中雪,子猷佳兴发。万里浮云卷碧山,青天中道流孤月。
孤月苍浪河汉清,北斗错落长庚明。怀余对酒夜霜白,玉床金井冰峥嵘。
人生飘忽百年内,且须酣畅万古情。 君不能狸膏金距学斗鸡,坐令鼻息吹虹霓。
君不能学哥舒,横行青海夜带刀,西屠石堡取紫袍。 吟诗作赋北窗里,万言不直一杯水。
世人闻此皆掉头,有如东风射马耳。 鱼目亦笑我,谓与明月同。
骅骝拳跼不能食,蹇驴得志鸣春风。 《折扬》《黄华》合流俗,晋君听琴枉《清角》。
《巴人》谁肯和《阳春》?楚地犹来贱奇璞。黄金散尽交不成,白首为儒身被轻。
一谈一笑失颜色,苍蝇贝锦喧谤声。曾参岂是杀人者?谗言三及慈母惊。
与君论心握君手,荣辱于余亦何有?孔圣犹闻伤凤鳞,董龙更是何鸡狗? 一生傲岸苦不谐,恩疏媒劳志多乖。严陵高揖汉天子,何必长剑拄颐事玉阶。
达也不足贵,穷也不足悲。韩信羞将绛灌比,弥衡耻逐屠沽儿。
君不见李北海,英风豪气今何在?君不见裴尚书,土坟三尺蒿棘居! 少年早欲五湖去,见此弥将钟鼎疏。 登高丘而望远 作者:李白 体裁:乐府 登高丘,望远海。
六鳌骨已霜,三山流安在。 扶桑半摧折,白日沈光彩。
银台金阙如梦中, 秦皇汉武空相待。精卫费木石,鼋鼍无所凭。
君不见骊山茂陵尽灰灭,牧羊之子来攀登。盗贼劫宝玉, 精灵竟何能。
穷兵黩武今如此,鼎湖飞龙安可乘。 书情赠蔡舍人雄》-原诗 书情赠蔡舍人雄 尝高谢太傅②,携妓东山门③。
楚舞醉碧云,吴歌断清猿④。 暂因苍生起,谈笑安黎元⑤。
余亦爱此人,丹霄冀飞翻⑥。 遭逢圣明主,敢进兴亡言。
白壁竟何辜。
4形容艰辛的诗句有哪些1 《冬夜醉宿龙门,觉起言志》
唐代:李白
醉来脱宝剑,旅憩高堂眠。中夜忽惊觉,起立明灯前。
开轩聊直望,晓雪河冰壮。哀哀歌苦寒,郁郁独惆怅。
傅说版筑臣,李斯鹰犬人。欻起匡社稷,宁复长艰辛。
而我胡为者,叹息龙门下。富贵未可期,殷忧向谁写。
去去泪满襟,举声梁甫吟。青云当自致,何必求知音。
2 《屯田词》
唐代:戴叔伦
春来耕田遍沙碛,老稚欣欣种禾麦。麦苗渐长天苦晴,
土干确确锄不得。新禾未熟飞蝗至,青苗食尽馀枯茎。
捕蝗归来守空屋,囊无寸帛瓶无粟。十月移屯来向城,
官教去伐南山木。驱牛驾车入山去,霜重草枯牛冻死。
艰辛历尽谁得知,望断天南泪如雨。
3 《永遇乐·戏赋辛字送茂嘉十二弟赴调》
宋代:辛弃疾
烈日秋霜,忠肝义胆,千载家谱。得姓何年,细参辛字,一笑君听取。艰辛做就,悲辛滋味,总是辛酸辛苦。更十分,向人辛辣,椒桂捣残堪吐。
世间应有,芳甘浓美,不到吾家门户。比著儿曹,累累却有,金印光垂组。付君此事,从今直上,休忆对床风雨。但赢得,靴纹绉面,记余戏语。
4 《酒边有诉秀才负心为作问答》
元代:萧德祥
望妾身,改家门,见书生可人情意亲。梦撒幺分,受尽艰辛,撅丁骂卜儿嗔。闪煞人也短命郎君,盼煞我也遥受夫人。皱双眉淡翠蛾,宽四指褪罗裙。又一春,花老月黄昏。
5 《和乐天送客游岭南二十韵(次用本韵)》
唐代:元稹
我自离乡久,君那度岭频。一杯魂惨澹,万里路艰辛。
江馆连沙市,泷船泊水滨。骑田回北顾,铜柱指南邻。
大壑浮三岛,周天过五均。波心涌楼阁,规外布星辰。
狒狒穿筒格,猩猩置屐驯。贡兼蛟女绢,俗重语儿巾。
舶主腰藏宝,黄家砦起尘。歌钟排象背,炊爨上鱼身。
电白雷山接,旗红贼舰新。岛夷徐市种,庙觋赵佗神。
鸢跕方知瘴,蛇苏不待春。曙潮云斩斩,夜海火磷磷。
冠冕中华客,梯航异域臣。果然皮胜锦,吉了舌如人。
风黖秋茅叶,烟埋晓月轮。定应玄发变,焉用翠毛珍。
句漏沙须买,贪泉货莫亲。能传稚川术,何患隐之贫。
6 《寄旧山隐者》
唐代:姚合
别君须臾间,历日两度新。念彼白日长,复值人事并。
未改当时居,心事如野云。朝朝恣行坐,百事都不闻。
奈何道未尽,出山最艰辛。奔走衢路间,四枝不属身。
名在进士场,笔毫争等伦。我性本朴直,词理安得文。
纵然自称心,又不合众人。以此名字低,不如风中尘。
昨逢卖药客,云是居山邻。说君忆我心,憔悴其形神。
昔是同枝鸟,今作万里分。万里亦未遥,喧静终难群。
5十首最好背的古诗(带诗句、作者)《咏鹅》骆宾王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登鹳雀楼》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春晓》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静夜思》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古朗月行》李白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寻隐者不遇》贾岛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悯农》(一)李绅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悯农》(二):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江雪》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赋得古原草送别》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凄凄满别情。
王安忆
简介:
中国当代著名中年女作家,八十年代即已成名,其短篇小说《小鲍庄》被视为寻根派代表作。其母茹志娟亦是作家,可谓家学渊源,但我更喜欢后者的作品。王安忆的许多作品以上海为背景,如近期比较有影响的长篇小说《长恨歌》。她是一个讲故事的能手,一段旧事娓娓道来,很有女性的细致感。但也嫌有些絮叨。对细节很执着,总是不厌其烦地从头讲起。她的作品中,我比较喜欢的是一个较短的长篇,叫《米尼》,大概是写一个有偷窃癖的女孩子,很有意思。(宇慧 2000,1,21)
自然资料:当代女作家,祖籍福建同安,1954年生于南京。1955年随母茹志鹃迁居上海。1969年初中毕业。1970年赴安徽插队。1972年考入江苏徐州地区文工团。1978年回上海任《儿童时代》编辑,后任中国作协理事、作协上海分会专业作家。1975年冬开始发表作品,1980年发表成名作《雨,沙沙沙》。著有小说集《雨,沙沙沙》、《王安忆中短篇小说集》、《尾声》、《流逝》、《小鲍庄》,长篇小说《69届初中生》、《黄河故道人》、《流水三十章》、《父系和母系的神话》、《长恨歌》,散文集《蒲公英》、《母女漫游美利坚》(与茹志鹃合集),儿童文学作品集《黑黑白白》,论著《心灵世界——王安忆小说讲稿》以及《乘火车去旅行》、《王安忆自选集》等。其中《本次列车终点》获1982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流逝》和《小鲍庄》分获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长恨歌》获“第五届茅盾文学奖”。
王安忆是近二十年来,中国大陆最重要的作家之一。
事实上,早在八十年代初期,王安忆便以《雨,沙沙沙》、《阿跷传略》等系列作品,取得公众的注意。这些作品主要是以平实细腻和充满伤感的文笔,描写大陆自文革后生活的转变。然而,当时的王安忆,与大陆许多已而或正要走红的作家,如阿城、韩少功、莫言、苏童等相较,总好像缺了点甚麽。
举例来说,《小鲍庄》那样的道德寓言,感人有馀,却不如韩少功的《爸爸爸》、《女女女》来得令人惊心动魄;写情欲荒原里男女间挣扎的「三恋」故事,则又缺少了苏童《妻妾成群》、〈**之家》一类作品旖旎多姿的魅力。而她的其他长篇,如《黄河故道人》《流水三十章》,千言万语,却被批评为「流水账」。及至九十年代,王安忆终能以《叔叔的故事》大放异彩,随后的《长恨歌》和《纪实与虚构》等,亦证明她驾驭长篇说部、想像家国历史的能力。
既是文学评论家,亦是美国哥伦比亚大学东亚系及比较文学研究所教授的王德威曾经描述王安忆创作的三个特徵,分别是对历史与个人关系的检讨;对女性身体及意识的自觉;对「海派」市民风格的重新塑造。而《纪实与虚构》可说是集三者的大成。
在小说中,作者意图为自己的家族寻根探源,但却与苏童、余华、叶兆言、李锐等不同,舍父系族裔命脉於不顾,反之转而探勘早已佚失的母系家谱;至於其创作和探源的据点则在上海,一个由外来者汇聚而成的都会,一个不断迁徒、变易和遗忘历史的城市。
书中内容共分十章。单数章讲述作者,即叙述者在上海成长的经过,从幼年迁入、求学、文革、流放、归来到成婚;至於双数章节,则追溯其母家族在中华民族史上的来龙去脉。最后在第十章,家史在民族史中的线索与个人在国家史中的历史记录,合而为一,并归结到作者对创作历程的反思。
事实上,小说中最令人注目的是双数章节的母系历史,且更为有趣的是,作者的「考证」显示母亲的血源乃来自北魏时的蠕蠕族,并由此开始,王安忆刻划出一篇家族兴衰史。
到此,《纪实与虚构》已是一部能令人注目的「总结、概括、反省与检讨」家史小说。
「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当提到王安忆的长篇小说《长恨歌》,有时难免令读者以为是唐代诗人白居易《长恨歌》的小说版。其实两者并没有一点儿关系的!
小说中最令人触目的是主角王琦瑶的出场。作者花费篇幅来描写上海的弄堂、流言、闺阁、鸽子,目的只有一个:衬托王琦瑶像是吸尽黄浦精华的结晶。
「……上海弄堂是性感的,有一股肌肤之亲似的。它有着触手的凉和暖,是可感可知,有一些私心的。积着油垢的厨房后窗,是专供老妈子一里一外扯闲篇;窗边的后门,是供大**提着书包上学堂读书,和男先生幽会的……」细致和属於女性的笔触,具体描写弄堂的一切。
事实上,在王安忆发表了《长恨歌》后,便有学者或文学评论将之归类为张爱玲的「延续」,试想像着如葛薇龙、白流苏、赛姆生太太等角色的舞台由中华民国的上海转移至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上海,一群曾经过着声色的男女,如何在夸张禁欲的政权里,度过馀生。
当然,王安忆的《长恨歌》并非全没有缺点,其缺点亦正如其优点,就是《长恨歌》只是将张爱玲没有全面写出的上海风情给予全面集中的描写,意即是成功地借鉴了别人的创意,非常流畅的将别人零碎描写的东西集中起来全面描写;可是,这些描写却非作者的原创,换言之,她只是依循前人成功的道路。当然,客观来说,王安忆的描写上海的原貌是成功的,亦显出其驾驭长篇巨著的能耐!
浅谈王安忆在九十年代后半期的写作
不像小说的小说
一九九六年,王安忆发表了头年完成的《姊妹们》,接下来,一九九七年发表《蚌埠》、《文工团》,一九九八年发表《隐居的时代》,到一九九九年,在与《喜宴》、《开会》两个短篇一块儿发表的短文里,她明确地说:“我写农村,并不是出于怀旧,也不是为祭奠插队的日子,而是因为,农村生活的方式,在我眼里日渐呈现出审美的性质,上升为形式。这取决于它是一种缓慢的,曲折的,委婉的生活,边缘比较模糊,伸着一些触角,有着漫流的自由的形态。”(《生活的形式》,《上海文学》一九九九年第五期)
这期间王安忆还在写着另外不同类型的作品,像短篇《天仙配》、中篇《忧伤的年代》和断断续续进行着的长篇《屋顶上的童话》,等等。这些作品不仅与上述一组作品不大一样,而且各自之间也差异明显。这里我们暂不讨论。且让我们只看看那一组不少人觉得不像小说的小说。
为什么会觉得不像小说呢早在九十年代初,王安忆就清楚地表达了她小说写作的理想:一、不要特殊环境特殊人物,二、不要材料太多,三、不要语言的风格化,四、不要独特性。这“四不要”其实是有点惊世骇俗的,因为她不要的东西正是许多作家竭力追求的东西,是文学持续发展、花样翻新的趋动力。我们设想着却设想不出抱着这一理想的王安忆会走多远。现在读王安忆这些年的作品,发觉我们这一设想的方向错了。小说这一形式,在漫长的岁月里,特别是在二十世纪,本身已经走得够远了,甚至远得过度了,它脚下的路恐怕不单单是小路、奇径,而且说不定已经是迷途和险境。所以王安忆不是要在已经走得够远的路上再走多远,而是从狭窄的独特性和个人化的、创新强迫症(“创新这条狗”在多少创作者心中吠叫)愈演愈烈的歧路上后退,返回小说艺术的大道。
于是在王安忆的这一系列小说中,我们读到了内在的舒缓和从容。叙述者不是强迫叙述行为去经历一次虚拟的冒险,或者硬要叙述行为无中生有地创造出某种新的可能性。不,不是这样,叙述回归到平常的状态,它不需要刻意表现自己,突出自己的存在。当“写什么”和“怎么写”孰轻孰重成为问题的时候,“偏至”就难免要发生了。而在王安忆这里,叙述与叙述对象是合一的,因为在根本上,王安忆秉承一种朴素的小说观念:“小说这东西,难就难在它是现实生活的艺术,所以必须在现实中找寻它的审美性质,也就是寻找生活的形式。现在,我就找到了我们的村庄。”(《生活的形式》)
好了,接下来我们要问,“我”从“我们的村庄”,还有“我们团”、“我们”暂时安顿身心的城市、“我们”经历的那个时代,找到了什么
理性化的“乡土文明志”
作为新文化运动重要组成部分的中国新文学,从它初生之时起就表明了它是追求现代文明的文学,它的发起者和承继者是转型过来的或新生的现代知识分子,文学促进国家和民族向现代社会形态转化并表达个人的现代性意识和意愿的方式。今天回过头去看,在这样一种主导特征下,新文学作品的叙述者于诸多方面就显示出了相当的一致性,就是这种一致性,构成了今天被称之为“宏大叙事”的传统。举乡土文学的例子来说,我们发现,诸多作家在描述乡土中国的时候,自觉采取的都是现代知识分子的标准和态度,他们的眼光都有些像医生打量病人要找出病根的眼光,他们看到了蒙昧、愚陋、劣根性,他们哀其不幸怒其不争。他们站在现代文明的立场上,看到这一片乡土在文明之外。其实他们之中大多出身于这一片乡土,可是由此走出,经受了文明的洗礼之后,再回头看本乡本土,他们的眼光就变得厉害了。不过,在这一叙事传统之内的乡土文学,与其说描述了本乡本土的形态和情境,倒不如说揭示了现代文明这一镜头的取景和聚焦。这些作家本身可能非常熟悉乡土生活,对本乡本土怀抱着深厚的感情和眷念,可是,当他们以一个现代知识分子的眼光并且只是以一个现代知识分子的眼光审视这一片乡土的时候,他就变得不能理解自己的乡土了——如果不能从乡土的立场上来理解乡土,就不能理解乡土。
所以并不奇怪,我们的乡土文学常常给人以单调、沉闷、压抑的印象。民间的丰富活力和乡土文明的复杂形态被叙述者先入为主的观念遮蔽了,被单纯追求现代性的取景框舍弃了。不过仍然值得庆幸,所谓“宏大叙事”从来就不可能涵盖全部的叙述,我们毕竟还可以看到沈从文的湘西,萧红的呼兰河,乃至赵树理的北方农村,这些作品毕竟呈现出主导特征和传统控制之外的多种有意味的情形。
说了这么多,本意只是为了以一种叙事传统与王安忆的小说相对照,这一对照就显出王安忆平平常常叙述的作品不那么平常的意义来:从中我们能够看到,她发现了或试图去发现乡土中国的文明;而若以上述叙事传统的眼光看来,这样的乡土是在文明之外的。在二十世纪的中国,我们显然更容易理解后一种文明:西方式的,现代的,追求进步和发展的外来文明,而对于乡土文明,却真的说不上知悉和理解了。
正是在这种一般性的认知情形中,王安忆的小说成为一种不被视为文明的文明的知音和载体,成为一种探究和理解,一种述说和揭示,一种乡土文明志。你知道《姊妹们》是怎样开篇的吗“我们庄以富裕著称。不少遥远的村庄向往着来看上一眼,这‘青砖到顶’的村庄。从文明史的角度来说,我们庄处处体现出一个成熟的农业社会的特征。”——这就是了。
和九十年代初《九月寓言》这样的作品相比较,张炜的胶东乡村生活回忆录把一种自然的、野性的民间生命力张扬得淋漓尽致,它的背后是一种抒情的态度,那野歌野调的唱者不仅投入而且要和歌咏的对象融合为一;王安忆的淮北乡土文明志则是守分寸的、理性化的,它的背后是分析和理解的态度,因而也是隔开一点感情距离的。这样一种经过漫长岁月淘洗和教化的乡土文明,远离都市,又远非自然,有着一幅世故的表情,不那么让人喜欢的,可是必须细心去了解,才可了解世故、古板、守规矩等等之下的深刻的人性:“这人性为了合理的生存,不断地进行着修正,付出了自由的代价,却是真心向善的。它不是富有诗情的,可在它的沉闷之中包含着理性。”立基于这样宽厚、通达、有情的认识,《姊妹们》才把那一群出嫁之前的乡村少女写得那么美丽活现,又令人黯然神伤。
“两种文明”的奇遇
王安忆甚至发现,在被普遍视为保守的、自足性极强的乡土文明中,其实潜藏着许多可能性和强大的洇染力,譬如对并非出自这种文明的人与事的理解和融汇。《隐居的时代》写到一群“六·二六”下放到农村的医生。王安忆在文中说,“当我从青春荒凉的命运里走出来,放下了个人的恩怨,能够冷静地回想我所插队的那个乡村,以及那里的农民们,我发现农民们其实天生有着艺术的气质。他们有才能欣赏那种和他们不一样的人,他们对他们所生活在其中的环境和人群,是有批判力的,他们也有才能从纷纭的现象中分辨出什么是真正的独特。”你看接下来描述的“两种文明”的奇遇:“现在,又有了黄医师,他给我们庄,增添了一种新颖的格调,这是由知识,学问,文雅的性情,孩童的纯净心底,还有人生的忧愁合成的。它其实暗合着我们庄的心意 。像我们庄这样一个古老的乡村,它是带有些返朴归真的意思,许多见识是压在很低的底处,深藏不露。它和黄医师,彼此都是不自知的,但却达成了协调。这种协调很深刻,不是表面上的融洽,亲热,往来和交道,它表面上甚至是有些不合适的,有些滑稽,就像黄医师,走着那种城里人的步子,手里却拿着那块香喷喷的麦面饼。这情景真是天真极了,就是在这天真里,产生了协调。有些像音乐里的调性关系,最远的往往是最近的,最近的同时又是最远的。”
《隐居的时代》还写了插队知青的文学生活,写了一个县城中学来历特殊的老师们,这些都清楚不过地表明,在大一统的意志下和荒漠时期,精神需求,对美的敏感,知识和文化,潜藏和隐居到了地理的夹缝和历史的角落里,这样的夹缝和角落不仅使得它们避免流失散尽,保留下相传承继的文明火种,而且,它们也多多少少改变了他们栖身的所在——一种新的、外来的因素,“很不起眼地嵌在这些偏僻的历史的墙缝里,慢慢地长了进去,成为它的一部分。”——就像下乡的医疗队和黄医师,“它微妙地影响了一个村庄的质质。”
《文工团》也写到了不同文明的相遇,只是其中所包含的挣扎求存的能量左冲右突,却总是不得其所。“文工团”是革命新文艺的产物,可是“我们这个地区级文工团的前身,是一个柳子戏剧团。”新文明的团体脱胎于旧文明的戏班子,譬如说其中的老艺人,他们与生俱来的土根性,他们代代承传的老做派,将怎样委屈求全地适应新文艺的要求,而在历经改造之后却又脱胎不换骨这个由老艺人、大学生、学员、自费跟团学习的等带着各自特征的人员杂糅组成的文工团,在时代的变幻莫测中风雨飘摇,颠沛流离,终于撑持到尽头。
“我”隐退到“我们”
现在,让我们回到与王安忆这些小说初逢时的印象。这些作品,起意就好像置小说的传统规范和通常的构成要素、构成方式于不顾,作者就好像日常谈话似的,把过往生活存留在记忆里的琐屑、平淡、零散的人事细节,絮絮叨叨地讲出来,起初你好像是有些不在意的,可是慢地,你越来越惊异,那么多不起眼的东西逐渐“累积”(而不是传统小说的“发展”过程)起来,最终就成了“我们庄”和自由、美丽地表达着“我们庄”人性的姊妹们,就成了一个萍水相逢的城市蚌埠和“我们”初涉艰难世事的少年岁月,就成了文工团和文工团执着而可怜的惊心动魄的故事。“发展”使小说的形态时间化,而“累积”使小说的形态空间化了,开始我们还只是认为叙述只是在不断填充着这些空间:“我们庄”、文工团、隐居者的藏身之处,后来才惊异地看到这些空间本身在为叙述所建造的主体,那些人事细节就好像这个主体的鼻子、眼睛、心灵和一举一动的历史。能够走到这一步,不能不说是大大得力于一个亲切的名之曰“我们”的复数叙述者。“我们”是扬弃了“我”——它往往会演变成恶性膨胀的叙述主体,严锋在《文工团》的简评中说,在新时期的文学中到处可见一个矮揉造作的叙事者,或洋洋得意,或顾影自怜,或故作冷漠,怎一个“我”字了得——而得到的。
“我”并非消失了,而是隐退到“我们”之中。
在现实生活或工作学习中,大家都经常接触到作文吧,作文要求篇章结构完整,一定要避免无结尾作文的出现。作文的注意事项有许多,你确定会写吗?以下是我收集整理的七年级作文500字7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七年级作文500字 篇1十一黄金周,大家都喜不成眠的,结婚的结婚,旅游的旅游……在这乡下,竟也热闹非凡,小小的乡间小路,汽车排起了长龙,闪光灯和鞭炮把黑夜照得如同白昼。碰巧又是下汪村造家谱,家家户户,忙里忙外,笑得合不拢嘴。就在这喜庆的日子里,她走了。她,带走了牵挂,留下了永恒。
当母亲告知我她的离去,我竟也鼻子一酸,眼前展开正月里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见她的画面……那日午后,温润的阳光洒在每一个人身上,午饭后的我,却也懒洋洋地沐浴在阳光下睡觉。偶的睁开眼,一个慈祥、和蔼的老人站在我面前,我抬头望去,老人慈祥的笑容在阳光下依稀可见,花白的头发泛着银光。也许是阳光太刺眼,我看不清她的全面目,给我的印象却是可亲、温暖的。我亲亲喊了一声:婆婆。她却也像哄小孩子似的应我。她当时说了些什么,我却已记得不大确实了。她说了几句,便回头走了。望着她的背影,温暖的气息在阳光下升华了。
妈妈过来了,好不郁闷地说“你应该叫她奶奶。”哦?好慈祥的奶奶……
我还纳闷着什么时候再见到她,却意外地接到了她的死讯……
我傻傻地问妈妈她为什么要死,妈妈说,她有心血管病,那天打完针,医生劝她住院,她坚持不肯,打完针两小时后,她一个人在家,悄悄地走了……
她为什么不让家人去她家里陪着她呢?那样也许她就不会死。我开始不解。
我反思后,结合妈妈作为一个母亲说的话,我似非似的明白了。
母亲,永远都在为他的孩子着想,她不想给孩子负担,不想让孩子有片刻的心神不宁。
死亡,是这位母亲给孩子最后的爱。
她走了,她,带走了孩子们的牵挂,留下了永恒的爱。
七年级作文500字 篇2星期天,我正在电脑边上玩得不亦乐乎,爸爸把我揪了起来:“还看,没作业也不能这么看啊。走,我带你出去‘观光观光’。“观光?”我一听来了精神:“去哪?”爸爸邪邪的一笑,“去了你就知道了。”等我坐在车上的时候,才知道爸爸骗了我,他和妈妈都挂着阴谋得逞的微笑,我只好认命,跟着他们去给他们的朋友送东西。
走出长垣,发现两旁种满了紫色的花束,碧绿的叶子更显出挺拔的身影。走进高速公路,我发现两边的景物要比我想的美得多。近处的大树顺着公路绵延不绝。忽然一个三百六十度的大转弯,把我转的晕头转向,“刚才是向西走,现在是南还是北啊?”“呵呵,转傻啦?现在还是西啊!大笨蛋!”“哼,我才不是笨蛋。”说完就不理他们独自去看窗外的景色。哇!这儿整片整片的都是小麦地,规划的整整齐齐,偶尔还有一两个弄人在田地里忙碌。到了秋天,这一片绿色变成了一片金黄,该是多么壮观啊!那绵延不尽的麦苗远处,一棵棵隐隐约约的大树,像高低起伏的小山丘,与蓝天相交映,形成了一幅清新美丽的画面。整个世界似乎都是绿的,深深浅浅的绿把我包围起来,每一片叶子似乎在舞蹈,每一束麦苗似乎在歌唱……
过了一会,我仿佛躺在了那片麦苗地里,夕阳的余光柔柔的洒下来,我的眼皮越来越沉重,眼前的景象越来越模糊。这次特殊的观光在我的睡梦中落下了帷幕……
七年级作文500字 篇3有人说:“我喜欢温暖的春天,因为它风和日丽,鸟语花香。”有人说:“我喜欢炎热的夏天,因为它骄阳似火,树木葱笼。”有人说:“我喜欢寒冷的冬天,因为它粉装玉砌,白雪皑皑。”但我却喜欢凉爽的秋天,因为它秋高气爽,秋雨绵绵。
在不知不觉中,赤日炎炎的夏天变成了秋高气爽的秋天。也许你感觉不出来,但是只要出去走一走,就能发现,秋天无处不在。
大街上,人们的衣裳从背心、短裤变成了衬衣、长裤,树叶由绿到黄,随着凉爽的秋风纷纷飘落下来,打着卷儿飞走了,最后只剩下光秃秃的树干孤零零地立在那儿,立在那儿……但是等到来年的春天,它们又会长出新叶,焕发出新的光彩。
在小区的花园里,小草和花儿都枯萎了,只剩下菊花在那里傲然挺立,散发出清新的香气。花坛两边的松树和柏树,仍然和春天一样绿,一样挺拔,它们给花园又增添了一些色彩。
在农田里,玉米、棉花等农作物都成熟了。放眼望去,整块儿玉米地黄灿灿的一片,像是镀上了一层金子,棉花白花花的,像是天上的云朵降在人间。今年又是一个丰收年。
到了果园,这里的每一处景象都表现出秋天到了。看,苹果树上的苹果红彤彤的,像一个个害羞的小姑娘,静静的等待着被人摘下。柿子树上的柿子真大啊,活像一个个小灯笼,站在树底下,就可以闻到它蜂蜜一般的香气。看石榴,它可能是等急了,张着大嘴巴,好象在说:“我熟了,把我摘下来吧。”
啊,美丽的秋天,你不似春光,胜似春光。我真希望时间能停下来,把你永远留下。
七年级作文500字 篇4古人曾云:百无一用是书生。在这些人眼中,书生已成无能的代名词。可他们曾见过那些真正的书生?若是见了,定会掩面痛泣,后悔当初。
书生者,兴国安邦之栋梁也。
中华民族绵延了五千年之久,在这样广袤的历史长河中也曾涌现了诸多英才。像那隐居南阳,躬耕陇亩的诸葛先生,还有视图咏楼,先忧后乐的范先生,图谋富强,力求创新的王先生。这些人在各自的时代中,用自己的血肉之躯扛起了治国为民的重担,而他们又何尝不是满腹经纶,胸藏儒学的书生。可是,这才是是真正的书生啊,国家的兴旺发达全在其帷幄之中,此乃真伟人也!
书生者,匡世济民之才者也。
陆游有云:“切勿轻书生,上马能击贼。”此乃善文之人的心声,同样,也是对那些只会讽些“无缚鸡之力”的话的短见之徒。若说和平年代需书生来治理国家,那战火纷飞之时就不需要书生了吗?须知,在每位成功的将军背后,都会有一个甚至一群谋士在为其出谋划策,而这些谋士,又何尝不是书生呢?而且要知道,一个将军能打胜仗,人称为将才,而一军师若可出奇谋,则为帅才,一字之差,足见其差距,如此,何来百无一用是书生之说?
书生者,当世振兴民族之才也。
在现如今这个以和平为主流的世界,书生一辈更显得尤为重要。且书生者,学生也。学生者,不正是我等吗?我等又是国家之希望,民族之未来。而国家,民族这等大事,可寄与书生,则又可见书生之用处了,否则,国何在?书生在国中,为国之崛起而奋斗,至此,何人在敢说书生无用哉!
七年级作文500字 篇5那个月光下的影子,好像迷失了方向。他不知道家在哪,也不知道该往何处走。
迷雾中,只有月亮隐约看得清,好像其他东西都消失不见了似的,悄无声息,周围静悄悄的。
那些年青春年少的时光,多少人因为自己的不小心而失去了本该有的色彩。青春年少的孩子们犹如水中的浮萍,不能准确的掌控自己。
对啊,他们爱自由,他们想无拘无束的生活着。他们也曾想过不再流浪,给家人多一些温暖,可诱惑把他们带到了“无人地狱”。他们口中所谓的“自由之路”是否真的是自由?是否会把自己弄得生不如死?自由,这个多种定义的名词,有着多少欢乐又或者说有着多少泪水。
别让自己再陷下去了,别被自己所谓的兄弟所欺骗,别因为自己所谓的义气干一些不正当的事情。正确面对人生吧,来得及的,因为你还年轻。
正义是当今的主流,超越自我,踏上生命春暖花开的臻美境界。
也许你人生中有许多歧路,机会多多,诱惑重重。然而这时,你就要选择正确的道路来完善你接下来的生活。如果你因为一时的糊涂而走入歧路,没关系,快回来,你还有机会去弥补。
而现在,我们要清醒自我,明确目标。让迷雾中的自己清醒起来,打开手电筒照亮未来,让未来比现在更加丰富多彩。
那个月光下的影子,好像找到了迷失已久的家。
七年级作文500字 篇6当第一片落叶从浓密的绿中飘落下来,我深吸一口气——熟悉的夹杂着甜味的空气——秋,刚刚开始。
当地一场秋雨悄悄的来临,浸湿了我的窗帘,我看见,那是秋的使者在向我寒暄,我微笑着向他点头。窗外的雨下得不紧不慢,凉丝丝的,很是可爱。这就是秋雨——秋,刚刚开始。
秋,总是这样悄悄地来,却在不经意间向你问好——秋,刚刚开始。
秋是浪漫的。她总是以金色出现——向前看,眼前是一片金黄的银杏林。那些如同小扇子的银杏叶儿在空中旋转、飞舞,风儿为她们伴奏,“沙沙,沙沙沙”。呵,这是一幅多么和谐的画面呀!向下看,地上铺满了落叶,有金黄的',也有暗黄的。放眼望去,就如同是一条金色的毯子,无比耀眼,仿佛置身于宫殿之中。秋,有着金色的浪漫。
秋天是充满喜悦的。田野里,火红的高粱举着火把,金黄的玉米咧嘴笑着,片片稻田随风摇曳着,激起层层浪花。果园中,橘树上挂满了盏盏红灯,苹果们纷纷羞红了脸,石榴红得像一团火,一切,都是欣欣向荣的。在这个丰收的季节里,一切都是充满喜悦的。
我向往着秋,因为它有着金色的浪漫,有着金色的收获,它能给人们无限的喜悦!
虽然秋才刚刚开始,但我却仿佛看到它接下来为我们呈现的金色浪漫与喜悦——这刚刚开始的秋,为我们带来了无限憧憬与希望!
七年级作文500字 篇7大海是生命的起源地。海很大很大,一眼望不到边。
海是我们的朋友,是我们的老师,他更是一位美丽而伟大的母亲。
她蔚蓝蔚蓝得,就像一块无暇又巨大无比的蓝宝石,在阳光的照射下闪闪发亮。她无私的用她那甜美的乳汁喂养了鱼儿虾儿们,用她那宽广的胸怀抱大了鱼儿虾儿们。我写啊,我要用笔记下大海母亲美丽的容貌和她无私奉献的精神。
海有时又是只凶猛无比的野兽,在不久前印度洋发生了可怕的海啸。有多少人葬身在了这场海啸之中,又有多少人因此而失去了家园。
虽然海啸是可怕的,但平静的海是美好的。一朵朵海浪轻轻的拍打着礁石,那声音是那么的令人心旷神怡,那么的清新。海浪接二连三的向海滩拨来,随之而来的是贝壳、海星。站在海滩上,向海的远方望去,海天连成了一片,海应着天、天也应着海。海风迎面吹来,闭上眼睛去倾听海的声音;去感受,海是那么的美好,是那么的蔚蓝。
大海啊,有多少文人墨客把人世间美好的词语都用在了你身上:辽阔、温柔、湛蓝------
有一首歌唱得好:“小时候妈妈对我讲,大海就是我故乡,海边出生,海里成长。大海啊,大海是我成长的地方,海风吹海浪涌,伴我飘流四方。------”的确是这样啊,大海是生命的起源地,没有大海就没有现在这千千万万的生命。大海的确是我们的故乡啊。
海水是蔚蓝的,是碧绿的,是五彩缤纷的;大海是美好的,是神秘的,是令人神往的!
喜欢!
特别喜欢《长恨歌》,三恋也不错,源于母爱的更加深刻吧!你有什么想法?这些文章我认为分析的很好,也用来共同欣赏吧:
读王安忆的"长恨歌"
"长恨歌"前几十页我不喜欢。感觉中,王安忆是在和张爱玲较劲。她的写作独白是:你张爱玲能写,我也能写;你写得好,我写得绝不比你差。然而,张爱玲笔下的上海、上海人,是活的,传神的,是她用敏锐的五官切实感觉来而后轻松挥洒出的,而王安忆笔下的上海、上海人,是她坐在黑漆漆的斗室中,凭借**、、听来的故事和一些文字记载开展想象,然后将想象蘸上干乎乎的墨水,使劲挤呀挤地"挤"出来的。她依赖的是她的勤奋、毅力和刻苦,依赖的是她丰富的想象力和感觉。她是在用想象与感觉堆砌,靠堆砌来"硬写"、"死写"、"愣头愣脑"地写她写"弄堂",写"流言",写"鸽子",一写就是好几页,"咬 住"不放,写得实在很笨。
要不是"长恨歌"得了"茅盾文学奖",我想我是不会继续看下去的。
然而,幸亏我继续看下去了。继续看下去后,我的看法完全变了。
"长恨歌"是写前国民党要员的情妇王琦瑶几十年来的生活。通过王琦瑶写了几十年历史,或说通过几十年历史写了王琦瑶的命运。王安忆笔下的历史不是我们通常习惯于关注的与重大政治事件紧密联系的历史,而是作为时间的历史。她极力渲染的是各历史时期迷漫于空气中的不同气味、不同氛围、不同的来自感官的特征,她努力准确捕捉的,是各个历史时期中特定个人的生存面目、精神依赖、趣味取向。由于投向历史的视点不是政治,不是历史变迁中存有的政治成份,而是作为时间、年代的历史,历史中的个人,故而,她笔下的历史与个人显得特别平实,真切,贴近,两者的交融也因之更和谐,从而给人一种浑然一体的饱满、浑厚感。"长恨歌" 确实写出了作为年代的历史,写出了存在于历史中的个人。
我觉得,王琦瑶这个人我认识,严家师母、毛毛娘舅我也认识,他们似乎就住在我童年、少年、青年时上海住的那条弄堂隔壁。这些遗老遗少身上散发出一股樟脑丸气味。他们是躺在旧时的记忆上活过来的。"旧时",是他们家中不太打开的箱底压着的几件曾经漂亮过的西装与旗袍。他们彼此靠着对这种樟脑丸气味、"西装、旗袍"气味的记忆、嗅觉、感情走到一起的
王安忆之所以看中王琦瑶这个人物,写她,是因在她身上看见了一份怆凉。一份逼人的、摆脱不了的怆凉。这份怆凉与其说来自命运来自历史变迁,不如说来自生命本身;与其说来自王琦瑶,不如说来自王安忆自己。这份怆凉是王安忆人到中年对生命的感悟,是对美好生命流水般逝去的一首挽歌、一声叹息。"长恨歌"最大的成功正在于以冷静的旁观角度叙述了这份实在的、透自骨髓、挥之不去的怆凉。
王安忆的感觉很好,想象力很好。而且,她的感觉和想象很特别。她的感觉、想象常常不是感性的,而是理性的;不是感性的抒发与接收,而是理性的断语。理性归纳过的感觉与想象所能拥有的空间应该很有限,但在王安忆那则泉涌不息,无穷无尽,被用得层层叠叠。在读者一而再,再而三地感觉她的刻意、堆砌、笨拙感觉得不耐烦,感觉得有点累时,又不得不叹口长气,无可奈何、心服口服地承认她的感觉、想象独特且准确,承认她的感觉、想象是她脑中流出的,信手拈来的,承认这是她的风格,至少是"长恨歌"这部小说的风格--就像"长恨歌"的一个"记号"。
补充一句,"长恨歌"那些堆砌而成的"硬写"、"死写" 看惯了倒也看出了味道,看出了合理性,尤其结合故事、人物一起看(故事叙说,人物心理捕捉,向来是王安忆的强项) ,甚至觉得它们必不可少,觉得正是它们使这本书厚重起来的。
还得略谈"长恨歌"的不足。比如说,关于王琦瑶的女儿薇薇;比如说,王琦瑶被长脚杀死 薇薇这个人物可有可无,没有也许更好。作者想通过青少年薇薇写出那个年代,可薇薇没写好那年代也没写好。明确让人感到的,只剩作者写微微的用心(又一个刻意)。王琦瑶为什么会死?作者想以她的死来加强悲剧效果,加强她身上存有的那种怆凉感。然而,王琦瑶身上的怆凉感不是靠死来突出的,而是靠活,靠她怎么活下去怎样活出怆凉来。长脚杀王琦瑶杀得莫名其妙,杀得太戏剧化,这一杀,将一本沉甸甸的书、将一个严肃的作家,"杀"出了一些轻浮、杀出了一些稚嫩。
然而,"长恨歌"纵有再多的不足,一切不足在她获得的巨大成功面前都显得不重要。
"长恨歌"不可取代,王安忆不可取代。
作家简介:
中国当代著名中年女作家,八十年代即已成名,其短篇小说《小鲍庄》被视为寻根派代表作。其母茹志娟亦是作家,可谓家学渊源,但我更喜欢后者的作品。王安忆的许多作品以上海为背景,如近期比较有影响的长篇小说《长恨歌》。她是一个讲故事的能手,一段旧事娓娓道来,很有女性的细致感。但也嫌有些絮叨。对细节很执着,总是不厌其烦地从头讲起。她的作品中,我比较喜欢的是一个较短的长篇,叫《米尼》,大概是写一个有偷窃癖的女孩子,很有意思。(宇慧 2000,1,21)
自然资料:当代女作家,祖籍福建同安,1954年生于南京。1955年随母茹志鹃迁居上海。1969年初中毕业。1970年赴安徽插队。1972年考入江苏徐州地区文工团。1978年回上海任《儿童时代》编辑,后任中国作协理事、作协上海分会专业作家。1975年冬开始发表作品,1980年发表成名作《雨,沙沙沙》。著有小说集《雨,沙沙沙》、《王安忆中短篇小说集》、《尾声》、《流逝》、《小鲍庄》,长篇小说《69届初中生》、《黄河故道人》、《流水三十章》、《父系和母系的神话》、《长恨歌》,散文集《蒲公英》、《母女漫游美利坚》(与茹志鹃合集),儿童文学作品集《黑黑白白》,论著《心灵世界——王安忆小说讲稿》以及《乘火车去旅行》、《王安忆自选集》等。其中《本次列车终点》获1982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流逝》和《小鲍庄》分获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长恨歌》获“第五届茅盾文学奖”。
王安忆是近二十年来,中国大陆最重要的作家之一。
事实上,早在八十年代初期,王安忆便以《雨,沙沙沙》、《阿跷传略》等系列作品,取得公众的注意。这些作品主要是以平实细腻和充满伤感的文笔,描写大陆自文革后生活的转变。然而,当时的王安忆,与大陆许多已而或正要走红的作家,如阿城、韩少功、莫言、苏童等相较,总好像缺了点甚麽。
举例来说,《小鲍庄》那样的道德寓言,感人有馀,却不如韩少功的《爸爸爸》、《女女女》来得令人惊心动魄;写情欲荒原里男女间挣扎的「三恋」故事,则又缺少了苏童《妻妾成群》、〈**之家》一类作品旖旎多姿的魅力。而她的其他长篇,如《黄河故道人》《流水三十章》,千言万语,却被批评为「流水账」。及至九十年代,王安忆终能以《叔叔的故事》大放异彩,随后的《长恨歌》和《纪实与虚构》等,亦证明她驾驭长篇说部、想像家国历史的能力。
既是文学评论家,亦是美国哥伦比亚大学东亚系及比较文学研究所教授的王德威曾经描述王安忆创作的三个特徵,分别是对历史与个人关系的检讨;对女性身体及意识的自觉;对「海派」市民风格的重新塑造。而《纪实与虚构》可说是集三者的大成。
在小说中,作者意图为自己的家族寻根探源,但却与苏童、余华、叶兆言、李锐等不同,舍父系族裔命脉於不顾,反之转而探勘早已佚失的母系家谱;至於其创作和探源的据点则在上海,一个由外来者汇聚而成的都会,一个不断迁徒、变易和遗忘历史的城市。
书中内容共分十章。单数章讲述作者,即叙述者在上海成长的经过,从幼年迁入、求学、文革、流放、归来到成婚;至於双数章节,则追溯其母家族在中华民族史上的来龙去脉。最后在第十章,家史在民族史中的线索与个人在国家史中的历史记录,合而为一,并归结到作者对创作历程的反思。
事实上,小说中最令人注目的是双数章节的母系历史,且更为有趣的是,作者的「考证」显示母亲的血源乃来自北魏时的蠕蠕族,并由此开始,王安忆刻划出一篇家族兴衰史。
到此,《纪实与虚构》已是一部能令人注目的「总结、概括、反省与检讨」家史小说。
「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当提到王安忆的长篇小说《长恨歌》,有时难免令读者以为是唐代诗人白居易《长恨歌》的小说版。其实两者并没有一点儿关系的!
小说中最令人触目的是主角王琦瑶的出场。作者花费篇幅来描写上海的弄堂、流言、闺阁、鸽子,目的只有一个:衬托王琦瑶像是吸尽黄浦精华的结晶。
「……上海弄堂是性感的,有一股肌肤之亲似的。它有着触手的凉和暖,是可感可知,有一些私心的。积着油垢的厨房后窗,是专供老妈子一里一外扯闲篇;窗边的后门,是供大**提着书包上学堂读书,和男先生幽会的……」细致和属於女性的笔触,具体描写弄堂的一切。
事实上,在王安忆发表了《长恨歌》后,便有学者或文学评论将之归类为张爱玲的「延续」,试想像着如葛薇龙、白流苏、赛姆生太太等角色的舞台由中华民国的上海转移至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上海,一群曾经过着声色的男女,如何在夸张禁欲的政权里,度过馀生。
当然,王安忆的《长恨歌》并非全没有缺点,其缺点亦正如其优点,就是《长恨歌》只是将张爱玲没有全面写出的上海风情给予全面集中的描写,意即是成功地借鉴了别人的创意,非常流畅的将别人零碎描写的东西集中起来全面描写;可是,这些描写却非作者的原创,换言之,她只是依循前人成功的道路。当然,客观来说,王安忆的描写上海的原貌是成功的,亦显出其驾驭长篇巨著的能耐!
浅谈王安忆在九十年代后半期的写作
不像小说的小说
一九九六年,王安忆发表了头年完成的《姊妹们》,接下来,一九九七年发表《蚌埠》、《文工团》,一九九八年发表《隐居的时代》,到一九九九年,在与《喜宴》、《开会》两个短篇一块儿发表的短文里,她明确地说:“我写农村,并不是出于怀旧,也不是为祭奠插队的日子,而是因为,农村生活的方式,在我眼里日渐呈现出审美的性质,上升为形式。这取决于它是一种缓慢的,曲折的,委婉的生活,边缘比较模糊,伸着一些触角,有着漫流的自由的形态。”(《生活的形式》,《上海文学》一九九九年第五期)
这期间王安忆还在写着另外不同类型的作品,像短篇《天仙配》、中篇《忧伤的年代》和断断续续进行着的长篇《屋顶上的童话》,等等。这些作品不仅与上述一组作品不大一样,而且各自之间也差异明显。这里我们暂不讨论。且让我们只看看那一组不少人觉得不像小说的小说。
为什么会觉得不像小说呢早在九十年代初,王安忆就清楚地表达了她小说写作的理想:一、不要特殊环境特殊人物,二、不要材料太多,三、不要语言的风格化,四、不要独特性。这“四不要”其实是有点惊世骇俗的,因为她不要的东西正是许多作家竭力追求的东西,是文学持续发展、花样翻新的趋动力。我们设想着却设想不出抱着这一理想的王安忆会走多远。现在读王安忆这些年的作品,发觉我们这一设想的方向错了。小说这一形式,在漫长的岁月里,特别是在二十世纪,本身已经走得够远了,甚至远得过度了,它脚下的路恐怕不单单是小路、奇径,而且说不定已经是迷途和险境。所以王安忆不是要在已经走得够远的路上再走多远,而是从狭窄的独特性和个人化的、创新强迫症(“创新这条狗”在多少创作者心中吠叫)愈演愈烈的歧路上后退,返回小说艺术的大道。
于是在王安忆的这一系列小说中,我们读到了内在的舒缓和从容。叙述者不是强迫叙述行为去经历一次虚拟的冒险,或者硬要叙述行为无中生有地创造出某种新的可能性。不,不是这样,叙述回归到平常的状态,它不需要刻意表现自己,突出自己的存在。当“写什么”和“怎么写”孰轻孰重成为问题的时候,“偏至”就难免要发生了。而在王安忆这里,叙述与叙述对象是合一的,因为在根本上,王安忆秉承一种朴素的小说观念:“小说这东西,难就难在它是现实生活的艺术,所以必须在现实中找寻它的审美性质,也就是寻找生活的形式。现在,我就找到了我们的村庄。”(《生活的形式》)
好了,接下来我们要问,“我”从“我们的村庄”,还有“我们团”、“我们”暂时安顿身心的城市、“我们”经历的那个时代,找到了什么
理性化的“乡土文明志”
作为新文化运动重要组成部分的中国新文学,从它初生之时起就表明了它是追求现代文明的文学,它的发起者和承继者是转型过来的或新生的现代知识分子,文学促进国家和民族向现代社会形态转化并表达个人的现代性意识和意愿的方式。今天回过头去看,在这样一种主导特征下,新文学作品的叙述者于诸多方面就显示出了相当的一致性,就是这种一致性,构成了今天被称之为“宏大叙事”的传统。举乡土文学的例子来说,我们发现,诸多作家在描述乡土中国的时候,自觉采取的都是现代知识分子的标准和态度,他们的眼光都有些像医生打量病人要找出病根的眼光,他们看到了蒙昧、愚陋、劣根性,他们哀其不幸怒其不争。他们站在现代文明的立场上,看到这一片乡土在文明之外。其实他们之中大多出身于这一片乡土,可是由此走出,经受了文明的洗礼之后,再回头看本乡本土,他们的眼光就变得厉害了。不过,在这一叙事传统之内的乡土文学,与其说描述了本乡本土的形态和情境,倒不如说揭示了现代文明这一镜头的取景和聚焦。这些作家本身可能非常熟悉乡土生活,对本乡本土怀抱着深厚的感情和眷念,可是,当他们以一个现代知识分子的眼光并且只是以一个现代知识分子的眼光审视这一片乡土的时候,他就变得不能理解自己的乡土了——如果不能从乡土的立场上来理解乡土,就不能理解乡土。
所以并不奇怪,我们的乡土文学常常给人以单调、沉闷、压抑的印象。民间的丰富活力和乡土文明的复杂形态被叙述者先入为主的观念遮蔽了,被单纯追求现代性的取景框舍弃了。不过仍然值得庆幸,所谓“宏大叙事”从来就不可能涵盖全部的叙述,我们毕竟还可以看到沈从文的湘西,萧红的呼兰河,乃至赵树理的北方农村,这些作品毕竟呈现出主导特征和传统控制之外的多种有意味的情形。
说了这么多,本意只是为了以一种叙事传统与王安忆的小说相对照,这一对照就显出王安忆平平常常叙述的作品不那么平常的意义来:从中我们能够看到,她发现了或试图去发现乡土中国的文明;而若以上述叙事传统的眼光看来,这样的乡土是在文明之外的。在二十世纪的中国,我们显然更容易理解后一种文明:西方式的,现代的,追求进步和发展的外来文明,而对于乡土文明,却真的说不上知悉和理解了。
正是在这种一般性的认知情形中,王安忆的小说成为一种不被视为文明的文明的知音和载体,成为一种探究和理解,一种述说和揭示,一种乡土文明志。你知道《姊妹们》是怎样开篇的吗“我们庄以富裕著称。不少遥远的村庄向往着来看上一眼,这‘青砖到顶’的村庄。从文明史的角度来说,我们庄处处体现出一个成熟的农业社会的特征。”——这就是了。
和九十年代初《九月寓言》这样的作品相比较,张炜的胶东乡村生活回忆录把一种自然的、野性的民间生命力张扬得淋漓尽致,它的背后是一种抒情的态度,那野歌野调的唱者不仅投入而且要和歌咏的对象融合为一;王安忆的淮北乡土文明志则是守分寸的、理性化的,它的背后是分析和理解的态度,因而也是隔开一点感情距离的。这样一种经过漫长岁月淘洗和教化的乡土文明,远离都市,又远非自然,有着一幅世故的表情,不那么让人喜欢的,可是必须细心去了解,才可了解世故、古板、守规矩等等之下的深刻的人性:“这人性为了合理的生存,不断地进行着修正,付出了自由的代价,却是真心向善的。它不是富有诗情的,可在它的沉闷之中包含着理性。”立
关于背骂名的诗句
本文2023-10-01 01:28:29发表“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lezaizhuan.com/article/1464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