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的照片与画像为何反差这么大?

栏目:资讯发布:2023-10-01浏览:2收藏

曾国藩的照片与画像为何反差这么大?,第1张

文|陈事美

对于曾国藩,大家都很熟悉。

关于他的形象,其实大都来自画像,三角眼、满嘴胡子是其典型的特征。此时的曾国藩是一个老人的形象。

曾国藩朝服像

老人曾国藩的画像深入人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价值观,让曾国藩的美誉一直流传至今。再看他的画像,更加感觉他是一个富有远见、充满谋略的睿智老人。

作为晚清时期的杰出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曾国藩创立并领导了湘军,经过与太平军艰苦卓绝的斗争,成功剿灭了太平天国。经历过无数风风雨雨的曾国藩,在画像中却非常宠辱不惊。在他的眼神与神态中,表现出的是从容淡定。

如果你认为感觉不明显,那么请对比表情悲苦的李鸿章。李鸿章的后半生一直在与列强周旋,各种谈判、赔款、割地、签订不平等协议。你看李鸿章的真实照片,基本都是苦涩的表情。一张苦脸传天下,这就是李鸿章老年时期的典型形象。虽然李鸿章也是朝廷的肱骨之臣,同样经历过各种艰难险阻,但他面对都是各种屈辱。面相出卖了李鸿章的内心。

回头再看曾国藩,就完全不同。曾国藩代表的是朝廷正义力量,平叛剿匪,始终是正能量满满。创立湘军、领导湘军镇压太平天国,这是一项伟大的事业。曾国藩成功剿灭太平天国,为朝廷解除了心腹大患。对于国家与民族,避免了战火的长期破坏,不仅为国家赢得了和平与发展,也为百姓赢得了休养生息的时间。

消弭国家大患,神州江山稳定,建大功立大业,这无疑会为曾国藩增添一分特殊的气质。笃定自信、镇定自若,处乱不惊。后来,曾国藩没有造反,而是主动解除朝廷担忧,这是一种本分。曾国藩没有太多权力的欲望,神情自然会气定神闲。

但画像就是画像,不是很真实。在如今提倡有图有真相的时代,我们还是看看他的照片吧。

曾国藩真实照片

这张照片据说是曾国藩一生中唯一的一张真实照片。为什么李鸿章有很多照片,而曾国藩没有呢?这个很简单,因为李鸿章比曾国藩年龄小,而且寿命又比曾国藩长。曾国藩生于1811年,死于1872年。李鸿章生于1823年,死于1901年。也就是说,直到曾国藩死时,照相技术在清宫内还不普及,而李鸿章的晚年,照相技术在中国已经相当平常。

初看曾国藩的这张照片,会是什么感觉呢?哇!怎么这么凶?三角眼、络腮胡,这分明是一张强盗脸啊。像不像拦路打劫的土匪?像不像杀人越货的强盗?总之,这是一张山野莽夫的脸。这与他满腹才华、才识过人的形象完全不符啊。

确实。不过,这张照片明显很年轻,与他画像的年纪明显不同。曾国藩只活了61周岁,我们看到的画像都是他晚年的形象,如果与今天年过花甲的同龄人相比,曾国藩无疑老了很多,那时的曾国藩更像七十岁老人。

看这张照片,曾国藩的年纪大概有五十多岁,更有可能是在五十六岁以上。大概在1867年以后,因为1844年时,中国才开始有第一张照片,还是法国人带来的。直到1867年,英国摄影师才开始在中国各大城市开始照相。所以,曾国藩的这张照片最有可能在这个时期留下的。

此时的曾国藩至少已经56岁,此时的他已经完成对太平军、捻军的剿灭,开始专心主持洋务运动。此时,距离他寿终仅有5年。按说,此时的他应是修养极好的朝廷重臣。谁知,却是一副强盗、莽夫的面孔,实在令人大跌眼镜。

重要的是,曾国藩照片的时间与画像的时间基本是重合的。也就是,他画像的时间大概也在这个时期,与照相的年龄上下肯定不会超过5岁。但画像中的曾国藩与真实照片中的曾国藩却明显判若两人。画像中的曾国藩年逾古稀,而照片中的曾国藩却还没到花甲。

朝服画像中的曾国藩是瘦削的脸型,而照片的中曾国藩更像国字脸。鼻子也明显不同,画像中是蒜头鼻,挺而阔,鼻头大。但照片中的鼻子却没有这样威武,甚至还有点塌鼻的感觉。

不过,有一幅便装画像与照片比较接近。就是下面这张,由于画得过于逼真,总给人以照片的感觉。

曾国藩便服像

与照片一样的是,都戴了几乎一样的帽子,“八”形的鼻唇沟也更相似。抬头纹、耳朵都比较相似。不同的有眉毛、胡子,头发。画像中的鬓角头发有白发,胡子也白了很多,眉毛貌似也有白的。仔细观察,眼睛还有不同,画像中的眼睛张开幅度较小,而照片的眼睛,睁开较大,多少有点怒目圆睁的感觉。

两相比较,感觉照片的曾国藩要比画像中的曾国藩年龄要小。也就是说,照相的时间在前,画像的时间在后。

两相比较,无论是朝服画像,还是便装画像,曾国藩最大的形象特征就是相对慈祥一些,尤其是朝服画像更明显。但照片的曾国藩完全是一副凶悍的模样。

不过,凶巴巴的曾国藩或许更符合他“曾剃头”形象。由于湘军在镇压太平天国时杀人过多,人们便送给他这样一个外号。

现在流行一种鸡汤,说四十岁以后的人要对自己的长相负责。但快六十岁的曾国藩,堂堂一个朝廷命官却长出一副土匪、强盗的嘴脸,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有意思的是,曾国藩还以会识人著称,尤其民间传说,曾国藩如何会看面相。不知道曾国藩如何看自己的面相。

都说相由心生,透过曾国藩这张面孔,你能知道他的内心是什么样的吗?

曾 子即曾参春秋末期鲁国南武城今山东省费县人他是孔子的弟子以孝著称。相传《大学》是他所著被后世儒家称为“宗圣”。 曾 谭汉代泉陵人。推举为孝廉拜官为尚书郎。有文韬武略之才官累至太常。 曾 玉曾参十三代孙二支曾顼的长子、曾嘉的孙子扶风今陕西省兴平东南人。拜官汉御史大夫。 曾 万汉镇南将军曾率兵征讨南部边境开拓了南康郡的境界。后被封为南康逸士。 曾 辉曾骈次子、曾庆的孙子任吴散骑常侍镇南节度银青光禄大夫、国子监祭酒兼御史中丞。 曾 芳唐代曾经任程乡县令当时老百姓为瘴气所苦曾芳用药来接济百姓。来求药的人接连不断。 曾 布北宋建昌军南丰今属江西省人嘉佑进士曾参与王安石变法任三司使在徽宗年间为相主张调和新旧两派。 曾 慥今福建晋江人北宋末南宋初诗人能诗文曾编有《类说》又广辑有关遒教的文献资料编成《道枢》。 曾 几今江西赣州人南宋诗人曾历任江西、浙江提刑。其诗学江西派风格清隽。陆游曾从他学诗。 曾 巩北宋文学家字子固1019-1083南丰今属江西省人世称南丰先生。嘉佑进士尝奉诏编校史官书籍官至中书舍人曾为王安石所推许。散文平易舒缓长于叙事说理讲究章法结构为“唐宋八大家”之一有些文章对当时在位者的因循守旧表示不 满主张在“合乎先王之意”的前提下对“法制度数”进行一些改易更革。有《元丰类稿》。另《隆平集》也题为所作。

曾国藩画像穿的是被册封为侯爵的补服,侯爵是超品,是正蟒,不是正龙。

但是与一般的仙鹤补服已经不可同日而语了。这是堂堂的一等侯爷官服。

清代官员的朝服上有一块方形图案称为补子。补子又分为文、武两种。王公百官补服均为石青色,朝服、蟒袍为石青色或蓝色。风宪官(御史)补服绣獬豸。补子上除了有飞禽走兽外,还绣有海水和岩石的图案,寓意“海水江崖,江山永固”的意思。补服均是由南京、苏州、杭州即江南三织造订做进贡的,用料讲究,做工精良,尺寸、图案都有严格规定,官员不能私自改变身上与其品级相对应的官服。

扩展资料:

在中国古代的服饰制度中,最能反映封建等级制度的,要数文武百官的官服了。各级的官员按照文武品级的不同,装饰在官服上的图案纹样也各不相同。

透过这些形形色色的花纹图案,我们看到了古代官吏等级制度的缩影。它是从明清时期开始出现的。明清时期的官员所用的补子都是以方补的形式出现的,制作方法有织锦、刺绣和缂丝三种。明代的官补尺寸较大,制作精良,以素色为多,底子大多为红色,上面用金线盘成各种图案。其文官补子绣有双禽,相伴而飞;

而武官补子则绣单兽,或立或蹲。与明代的补子相比,清代的补子小而简单,文官绣单禽,武官绣猛兽;补子以青、黑、深红等深色为底。明清时期的补子是随着官职而存在的,因而受到朝廷的限制,不能大量制作,由此它有着极高的工艺价值和历史价值。

文官补服图案

一品:仙鹤

仙鹤美丽超逸,高雅圣洁,而且长寿,可达六七十岁,在古代成为仙风道骨和长寿的象征。在吉祥鸟中,其地位仅次于凤凰而居第二。凤成为皇后的象征, 而仙鹤则官居一品。《相鹤经》云:“鹤,寿不可量。”《诗经小雅》云:“鹤鸣九皋,声闻于天”,官员补子一品采用仙鹤的图案,取其奏对天子之意。 

二品:锦鸡

锦鸡亦称“金鸡”、“玉鸡”、“碧鸡”,是吉祥的象征。锦鸡有一呼百应的王者风范。其羽毛色彩艳丽,传说还能驱鬼避邪,古人十分喜爱用来作为服装的装饰,如插在武将的衣背头冠上,绣在帝王的礼服上,也叫做“华虫”,表示威仪和显贵。 

三品:孔雀

孔雀不仅羽毛美丽,而且有品性。《增益经》称孔雀有“九德”,其文如下:“一颜貌端正,二声音清澈,三行步翔序,四知时而行,五饮食知节,六常念 知足,七不分散,八品端正,九知反复。”在古人看来,孔雀是一种大德大贤、具有文明品质的“文禽”,是吉祥、文明、富贵的象征。

四品:鸳鸯

古称“匹鸟”,据说鸳鸯成对,鸳鸣鸯和,左雄右雌,双双飞翔,夜晚雌雄羽翼掩合交颈而眠。若其偶失,从不再配。《诗经小雅》载:“鸳鸯于飞,毕之 罗之。君子万年,福寿宜之”,体现了古代“五伦”中夫妻美好的关系,是一种吉祥的瑞鸟。其作为官员的补子,是取其羽毛上耸,象征坚定忠心;眠宿如有敕令, 喻其兢兢业业。 

五品:白鹇

白鹇形体很像野雉,羽毛白色,有细黑纹,面颊赤红,脖子有青毛如丝,尾羽很长。白鹇产于南方,自古以来一直被视为吉祥物。白鹇还是一种忠诚的 “义鸟”。传说宋朝少帝赵昺在崖山时,人送白鹇一只,他亲自喂养在舟中。少帝投海殉国后,白鹇在笼中悲鸣奋跃不止,终与鸟笼一同坠入海中。后人称白鹇为 “义鸟”。所以,白鹇鸟的形象作为五品官员补子,取其行止闲雅,为官不急不躁,并且吉祥忠诚。 

六品:鹭鸶

鹭鸶亦称白鸟,陆机《诗疏》云:“鹭,水鸟也,好而洁白,故谓之白鸟。”鹭鸶是吉祥之鸟。《魏书官氏志》:“以侍察者官”,取其延颈远望。另,因鹭飞有序,以喻百官班次。如《禽经》:“寮窠雍雍,鸿仪鹭序”。《元诗选》:“玉笋晓班联鹭序,紫檀春殿对龙颜”。

七品:鸂鶒

唐温庭筠《开成五年秋以抱疾郊野一百韵》:“溟渚藏鸂鶒,幽屏卧鹧鸪。”顾嗣立补注:“《临海异物志》:鸂鶒,水鸟,毛有五采色,食短狐,其中溪中无毒气。”

八品:鹌鹑

在古代“鹌”和“鹑”本是两种鸟。据《本草纲目》记述:“鹌与鹑两物也,形状相似,但无斑者为鹌也。”后经语言演化,将二者合称为一物。鹌鹑之 “安”是安全之“安”的谐音,因此又具有“事事平安”和“安居乐业”的象征意义。用鹌鹑表示官员的等级,除了上述意义外,据《山海经》云:“其鸟羽司帝之 百服”,比喻百官是皇帝的服饰,意思是说百官代表皇帝的形象,体现皇帝的规矩和威仪。

九品:蓝雀

蓝雀亦称练鹊、绶带鸟。绶带是古代帝王、百官礼服的佩饰,是用彩色丝绦织成片状的长条。绶带的颜色和长度随官员品级的变化而不同。因此各种绶带 成为权力和富贵的象征。而蓝雀的尾羽与之相似,故有绶带鸟名。绶带鸟也因而具有了上述的象征意义。另外,《韵会》云:“谓之性喜”,喻绶带鸟能报喜,而用 作官员补子。

武官补服图案

一品:麒麟

麒麟是古代传说中的神兽。《大戴礼》说:“毛虫三百六十,以麟为长。”是龙、凤、麟、龟四灵之一。麒麟出现是“圣王之嘉瑞”。《说文》的解释是: “麒,仁兽也。麋身牛尾,一角。麟,牝麒也。” “麒麟设武备而不为害”。“有足者宜踢,有额者宜顶,有角者宜触,为麟不然,是仁也”。所以,以麒麟为一品武官的官阶形象,既象征皇帝仁厚祥瑞,又象征皇 帝“武备而不为害”的王道人君形象。 

二品:狻猊

狻猊是像狮子的一种神兽,晋代郭璞直接解释为狮子。《尔雅释兽》曰:“可伏虎犳”。据明代杨慎《升庵外集》第九卷记述:“俗传龙生九子,不成龙,各有所好……八曰金猊,形似狮,好烟火,故立于香炉。”可见,狻猊是龙子之一。既然“可伏虎犳”,当是取其勇猛之意。

三品:豹

《说文》的解释:“豹,似虎圆文。” 《山海经南山经》记述:“南山兽多猛豹。”《诗经郑风》言:“孔武有力”。武官补子排序,豹在狻猊之下,在虎之上,可见古代豹的神兽地位高于老虎而低于狻猊,亦是取其勇猛。

四品:虎

《说文》曰:“山兽之君”,以喻威猛。《宋书符瑞志》说:“白虎,王者不暴虐,则白虎仁,不害物。”所以,老虎为百兽之王,有王者的智慧,具有 “仁、智、信”之范。因此人们视之为吉祥的神兽。能守诚信,驱邪气,纳祥瑞。古代天子的兵权象征即为“虎符”。天子和诸侯的大门上要画老虎,故称“虎 门”。由于虎威武勇猛,所以古来颇受将帅崇拜。将军的营帐称“虎帐”。勇猛之士称“虎贲”、“虎夫”、“虎士”等。清代武科进士榜为“虎榜”。

五品:熊

《说文》的解释:“熊兽似豕,山居各蛰。”熊虎丑,其子狗。《尔雅》的解释:“又罴如熊,黄白文。”可见,古代记述了两种熊:一是狗熊,一是人 熊。据《国语晋语》记载:“黄能入于寝门。”“黄能”即“黄熊”,比狗熊体形大而且勇猛。作为武官官阶的形象,正如《诗经小雅》所说:“唯熊唯罴,男 子之样”,取其阳刚之意。

六品:彪

《扬子法言》曰:“彪静成文,动成德,以其弸中而彪外也。”宋代周密《癸辛杂识》记述:“谚云:虎生三子,必有一彪。”彪最犷恶,能食虎子也。可见,彪与仁德智慧的虎不同,是一种凶悍残暴的动物。作为武官官阶形象,是取其对敌凶狠残暴之意。

七品、八品:犀牛

《说文》的解释:犀,南徼外牛,一角在鼻,一角在顶,似豕,从牛,尾声。犀牛的皮可以做铠甲,但只有水犀牛的皮可以做,故《国语越语》称“水犀之 甲”。其书的注解说:“今徼外所送,有山犀、有水犀。水犀之皮有珠甲,山犀则无。”用犀牛做武官官阶的形象,是取其皮可制甲,角可制矛,兵器犀利之意。

九品:海马

此处的海马,并不是大海中头部似马、单条尾巴向后上方卷曲、体长十几厘米的海洋动物,而是和陆地吃草的马模样相同、背上长出两只翅膀的神话中的海 兽。既能在天空飞翔,也能在汹涌的波涛中穿行。海马的身世颇为神秘,没有介绍其详细情况和象征意义的资料,只是在解释补子时极为简单的寥寥数语:“水兽, 似马,水陆双行,喻水陆皆可攻杀固守。”

其文虽短,但意义明确。原来,古代对最下层的军官要求颇高,既能指挥步兵陆战,又可指挥海军水战。有这样骁勇善战 的军官,军队的战斗力肯定极强,有了这样的军队,国家的江山就一定会稳固。皇帝就可以高枕无忧了。

参考资料:

补服_

曾国藩的照片与画像为何反差这么大?

文|陈事美对于曾国藩,大家都很熟悉。关于他的形象,其实大都来自画像,三角眼、满嘴胡子是其典型的特征。此时的曾国藩是一个老人的形象。...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