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历史上册复习提纲

栏目:资讯发布:2023-10-01浏览:1收藏

初一历史上册复习提纲,第1张

《历史》七年级上册复习要点

  第1课 中华大地的远古人类

 一、元谋人

1、我国境内已知最早的人类,是距今约170万年的元谋人,发现于云南元谋。

二、北京人

1、北京人(距今约70万-20万年),是生活在北京周口店的原始人类。

2、北京人已经能直立行走,北京人已经会制造石制工具,北京人已经使用天然火。

3、山顶洞人已经能够人工取火。

  第2课 星罗棋布的氏族聚落

 一、半坡聚落(黄河流域)

1、早期人类的定居地,称为聚落。最具代表性的是黄河流域的半坡聚落和长江流域的河姆渡聚落。

2、按血缘关系组成的比较固定的社会群体,称为氏族。

3、半坡聚落,距今约6000多年。

4、半坡聚落种植粟。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粟的国家之一。

5、半坡聚落时期,人们日常生活的主要用具是:陶器。

6、半坡聚落的房屋结构:半地穴式。

二、河姆渡聚落(长江流域)

1、河姆渡聚落,距今约7000年,是长江流域氏族聚落的代表。

2、河姆渡聚落种植水稻。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之一。

3、河姆渡聚落的房屋结构:干栏式。干栏式建筑一直是江南地区的主要建筑形式之一。

第3课 传说时代的文明曙光

 一、炎帝与黄帝

1、炎帝和黄帝是黄河流域的部落联盟首领。

2、炎帝,号称神农氏,是中华原始农业和医药学的创始人。

3、黄帝造出宫室、车船、兵器、衣裳,还让下属官员发明文字、历法、算术和音乐等。

4、炎帝和黄帝被尊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

二、尧舜“禅让”

1、通过推举产生部落联盟首领的办法,后人称之为“禅让”。(禅让制)

 三、大禹治水

禹采用筑堤堵水和疏通河道相结合(疏导)的方法,治水成功,被尊称为“大禹”。、

第5课 夏商西周的更迭

一、“家天下”的夏朝

1、约公元前21世纪,我国古代社会进入了文明时代。

2、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夏朝(中国最早的国家),定都阳城。

3、夏启继承父位后,王位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

二、商汤灭夏

1、约公元前1300年,商王盘庚把都城迁到殷(盘庚迁殷)。

2、盘庚迁殷后,商朝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国家之一。

三、武王伐纣

1、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建立周朝,定都镐京,史称西周。

2、西周时期,建筑物上开始使用瓦。

  第6课 夏商西周的社会与国家

 一、西周的分封制

1、西周的重要政治制度:分封制。

2、夏商西周社会以血缘亲疏关系区分尊卑等级。

 第7课 春秋五霸与战国七雄

 一、齐桓公称霸

1、公元前770--前476年,是我国历史上的春秋时期。

2、春秋五霸指: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等五霸。

3、春秋五霸中,最先称霸的是齐桓公。齐恒公任用管仲为相。

4、齐恒公积极开展对外活动,提出尊王攘夷”的口号。

5、公元前651年,齐桓公在葵丘举行诸候盟会,正式成为中原霸主。

二、问鼎中原

1、楚国是南方的大国,向中原扩张,与晋国相遇,两国在城濮交战,晋国成为中原霸主。

2、楚庄王大举北进,问鼎中原,在比打败晋国,楚庄王升为霸主。

三、合纵连横

1、公元前475年--前221年,是历史上的战国时期。

2、战国七雄指:齐、楚、秦、燕、赵、魏、韩等七国。

3、六国之间南北联合,共同抗秦,称为“合纵”;秦利用六国间的矛盾,远交近攻,各个击破,称为“连横”。

 第8课 铁器牛耕引发的社会变革

一、从千耦其耘到个体农耕

1、西周时期,人们通常在贵族的田地中集体耕作,古书中把这种大规模的集体耕作描写为“千耦其耘”。

2、春秋时期,铁制工具开始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领域,个体生产成为可能,史书上记载这一时期为在“公作则迟”。

二、商鞅变法与秦的崛起

1、公元前356年,秦国开始变法(商鞅变法)。

2、商鞅变法的目的:富国强兵

3、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

编制户口,加强刑罚。奖励生产。奖励军功。承认土地私有。推行县制。统一度量衡。

4、商鞅变法的历史意义:

经过变法,秦国富强起来,国力大增,为以后兼并六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第9课 甲骨文与青铜器

 一、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

1、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就是从商朝开始的。

二、闻名于世的青铜器

1、青铜器是铜、锡、铅的合金。

2、商朝出土的司母戊鼎是目前世界上已发现的最大的青铜器。

  3、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叫铭文,也叫金文。

第10课 思想的活跃与百家争呜

 一、孔子

1、孔子是伟大的思想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的主要思想是“仁”和“礼”两部分。

2、孔子是伟大的教育家。他创办私学,鼓励学生要独立思考,敢于坚持正确的意见。孔子死后,弟子们把他的言论整理成《论语》

二、百家争呜

1、百家争呜:社会上不同政治思想派别的代表人物,对各种问题提出了不同的见解,涌现出一批做出了开创性贡献的学术大师,形成思想领域中百家争呜的局面。历史上把这一时期的不同学派称为“诸子百家”。

2、掌握各学派名称(墨家、儒家、道家、法家)及其代表人物。

  第11课 先民的智慧与创造

 一、造福千秋的都江堰

1、都江堰(战国时期):秦国李冰父子在岷江流域主持修建的大型水利工程。

2、  都江堰由“分水鱼嘴”“飞少堰”“宝瓶口”等部分组成。

二、神奇的编钟

1、  铜钟是周期贵族在祭祀、宴会等活动中使用的乐器。

2、  编钟:古代常把几件铜钟组合成一套,它们形状相同,大小不一,称为编钟

  第三单元 大一统的秦汉帝国

  第13课 秦帝国的兴亡

一、“秦王扫六合”

1、 长平之战(秦-赵):公元前260年,秦在长平之战大破东方六国中实力最强的赵国军队。(有关成语:纸上谈兵)

2、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国家。(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实现大一统)

3、  公元前230-前221年,秦国先后兼并韩、赵、魏、楚、燕、齐六国,建立秦朝,定都咸阳,秦王嬴政自称始皇帝。

4、  秦统一的历史意义:秦的统一,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诸侯国长期割据争战的局面,将中国历史推进到一个崭新的阶段。

二、陈胜吴广起义

3、  时间:公元前209年。

4、  地点:大泽乡。

5、  起义过程中建立的政权:张楚政权。

6、  陈胜吴广起义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战争,它沉重打击了秦朝的统治。

7、  相关成语:巨鹿之战--破釜沉舟

三、楚汉战争(项羽—刘邦)

1、 鸿门宴

2、 项羽--无颜见江东父老。

  第14课 秦始皇建立中央集权的措施

 一、废分封,立郡县(政治方面)

1、  在中央,设立丞相、太尉、御史大夫。

2、  在地方:建立郡县制。郡的长官称郡守,县的长官称县令。

二、车同轨,书同文(经济方面)

1、  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

2、  秦始皇规定以小篆作为标准文字。

3、  秦始皇规定以秦国货币圆形方孔钱为标准货币。

三、御匈奴,筑长城(军事方面)

1、秦长城:西起临洮,东至辽东,全长一万余里。(秦长城是在燕、赵、秦三国长城的基础上修筑起来的。)

四、焚书坑儒(思想方面)

1、  秦始皇采取李斯的建议,焚书坑儒。

  第15课 汉武帝推进大一统格局

一、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1、  公元前202年,刘邦(汉高祖)称帝,建立汉朝,定都长安,史称西汉。

2、  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建议,推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政策。

二、削弱封国势力,颁布“推恩令”。

1、  汉武帝采纳主父偃的建议,颁布“推恩令”。

三、强化监察制度

1、  在中央设立司隶校尉。 2、在地方,设立刺史(13个)。

 

第16课 秦汉开拓西域和丝绸之路

 一、中原王朝一匈奴的和战关系

1、  秦始皇派蒙恬率30万军队北伐匈奴,收复河套地区。

2、  西汉和亲政策:昭君出塞

二、张骞通西域

1、  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

⑴、时间:公元前138年。

⑵、目的:联合大月氏夹击匈奴。

2、  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公元前119年)

3、  西域都护的设置:

⑴、时间:公元前60年。

⑵、意义:西域都护的设置,是今新疆地区正式归属中央统辖的开始。

4、  丝绸之路(横穿欧亚的陆上通道)

⑴、丝绸之路的起点:长安

⑵、丝绸之路途经地方:从长安经河西走廊、今新疆地区,通往中亚、西亚,直到欧洲。

⑶、丝绸之路最后到达的地方:欧洲

⑷、为什么称之为丝绸之路?

(因为中国精美的丝绸是这条交通线上运输最多的商品。) 

⑸、丝绸之路经济交流的主要商品:

西传:丝织品,冶铁、凿井、造纸等技术。(中国)

东来:毛皮、汗血马、瓜果,佛教、魔术、音乐、舞蹈、雕塑等。

 第17课 先进的科学技术

 一、造纸术的发明与改进

1、  造纸术发明以前,通常用竹木简和帛做书写材料。

2、  西汉前期,人们发明了造纸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

3、  东汉时期,蔡伦改进造纸术。蔡伦改进的纸被称为“蔡侯纸”。

4、  公元3-4世纪,纸的使用在我国就已经相当普遍。

二、“医圣”张仲景和“神医”华佗

1、  张仲景是东汉时期杰出的医学家。张仲景著有《伤寒杂病论》,后世尊称他为“医圣”。

2、  华佗研制成全身麻醉药剂“麻沸散”,并成功施行了开腹手术,是世界医学史上的创举。被人们誉为“神医”。

三、《九章算术》

1、《九章算术》总结了周秦到汉代的数学成就,还总结出负数运算、一元二次方程解法等。

2、《九章算术》的出现,标志着以计算为中心的中国古代数学体系的形成。

3、《周髀算经》(西汉),率先提出勾股定理,比西方早了约500年。

  第18课 昌盛的文化

一、佛教东来和道教兴起

1、佛教

⑴、佛教起源于古印度。

⑵、佛教在西汉末年经丝绸之路传入我国中原地区。

⑶、我国第一座佛教寺院-----白马寺。

⑷、佛教教义:佛教宣扬生死轮回、因果报应,认为人生是痛苦的,只有忍耐眼前的一切痛苦,信奉佛教,努力修行,才能在来世得到幸福。

⑸、东汉末年,佛教在民间流传开来。

2、道教

⑴、道教产生于东汉时期,是中国本土的宗教。

⑵、东汉以后,思想领域逐渐形成了以儒家为主,儒、佛、道三家并立互补的局面。

二、司马迁与《史记》

1、  司马迁撰写的《史记》,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2、  《史记》全书130篇,52万多字,记述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时期约3000年的主要史事。

三、威武雄壮的地下军阵

1、  举世闻名的秦始皇陵兵马俑是其中杰出的代表。

  第20课 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

一、曹操统一北方

1、在军阀混战中,曹操取得“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有利地位。

2、200年,曹操打败袁绍,取得了官渡之战的胜利。官渡之战奠定了曹操统一北方的基础。

二、三国鼎立

1、208年,曹军与孙权、刘备联军决战,爆发了著名的赤壁之战。

2、赤壁之战(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奠定了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

3、  三国鼎立:220年,曹丕建立魏国,定都洛阳。221年,刘备在成都称帝,建立蜀国。222年,孙权称王,国号吴,定都建业。

 第21课 南方经济的发展

一、人口南迁

1、  秦汉时期,我国的经济重心在北方。

2、  西汉时,全国绝大部分人口分布在黄河流域。

3、  北方人口开始南迁的原因:为了躲避战乱。

4、  北方移民南下后,主要分布在长江中下游地区,部分移民到达岭南一带。

5、  相关成语:祖逖----闻鸡起舞

二、淝水之战---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

1、  东晋(胜)—前秦(败)。

2、  相关成语:草木皆兵,风声鹤唳。

三、江南经济的发展

1、  农业:在江南地区普遍实行麦稻兼作,五岭以南则种双季稻。

2、  丝织业:三国时期,蜀锦。

3、  冶铸业:发明灌钢法。

4、  制瓷业:青瓷。

5、  城市:建康。

6、  230年,孙权还派人(卫温)航海到达夷洲。

  第22课 北方的民族汇聚

一、边疆少数民族的内迁

内迁的少数民族主要有匈奴、鲜卑、羯、氐、羌等,合称“五胡”。

二、北魏孝文帝促进民族融合的措施

1、  鲜卑族拓跋部建立魏国,定都平城,史称北魏。

2、  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措施:

⑴、迁都洛阳(从平城迁到洛阳)。

⑵、实行汉化政策:改穿汉服,学习汉语,采用汉姓,提倡与汉人通婚等。

  第23课 领先世界的科学技术

一、祖冲之和圆周率

1、祖冲之----南朝著名的科学家。

2、祖冲之是世界上第一个把圆周率的数值计算到小数点以后第七位的人。比欧洲人早了约1000年。(圆周率的数值在31415926—31415927之间)

二、贾思勰和《齐民要术》

1、  贾思勰----北魏和东魏时期的著名农学家,著有《齐民要术》一书。

2、  《齐民要术》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完整的农学著作。

三、郦道元和《水经注》

1、  郦道元----北魏杰出的地理学家。主要著作《水经注》

2、  从《水经注》中,我们得知中国是世界上最早懂得使用石油资源的国家。

  第24课 异彩纷呈的艺术成就

一、“书圣”王羲之

1、  王羲之---东晋著名书法家,代表作有《兰亭序》。

2、  王羲之的书法,有“飘若浮云,矫若惊龙”的美称。

3、  王羲之被后人尊称为“书圣”。

二、顾恺之和绘画

1、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在绘画方面,艺术成就最高的是东晋人顾恺之。

2、  顾恺之的代表作有《女史箴图》和《洛神赋图》。(作品以人物画为主)

三、石窟艺术

1、  石窟艺术是随着佛教的传播而发展起来的。

2、  著名石窟艺术:云冈石窟(山西大同) 龙门石窟(河南洛阳)

家谱里的乾坤

春节回老家探亲,团圆饭桌上有人提出,最新的百家姓排名,“董”这个姓排到了第29位,相较从前,是下降了的。我前几日在网上看到的一个数据,董姓人口约占汉族人口的061%,全国来看,也有700多万人。我们这一支所在的浙江,算是董姓较为密集的省份之一,但虽说那些排名前50的姓氏一概而言称为“常见姓氏”,许多姓氏在我们的身边,并不怎么常见。

以我自己为例,念书至今已经超过15年,与我同班过的同学约摸有200人了,从没有哪怕是碰巧地遇上一个同姓的同学,二百分之一的百分比为05%,对比061%普遍比例,我属于运气比较差的。当然同校的人中是有过这个姓的,但基数毕竟大了。

我很小的时候大伯就给我讲有关家族的历史。大伯对于历史颇有研究,虽说纯粹属于业余爱好,但也做到了《余杭镇志》的编委,且是编纂领导小组的组员之一。地方志的编纂在我看来是一件相当繁琐的工程,幸而余杭是一个小镇,这部1992年出版的不过300余页,总算是一个“见得底”的工程。

那个时候已经知道一些宗室的大概,我从小生活在城市,周围的环境毕竟不比农村,很多传统的东西都已经丢失了,有心的才会在后来一点一点地拾起。后来在老爸的抽屉里找到一份手抄的董氏家谱,一页一页翻过去,排到自己这一辈,乃是第21世孙,而可考最早的第11世祖董公如英,生于1746年那是清代顺治年间。

中国人多有修缮家谱的习惯。我就读的宁波大学是船王包玉刚捐资兴建的,刚来宁波之初就听说过包玉刚在天一阁查阅包氏宗谱,而得知自己是宋代包拯后人的美谈。这几年来大伯整理董氏家谱花费了很长的时间,有次他提及我们的先祖,很有可能是汉代大儒董仲舒,因为根据史料,董仲舒曾经在江苏江都为官,而据故乡青坛老辈留下的传说,青坛董姓先祖始于十二世三兄弟,从江苏江都逃难而来,南下谋生。当然这只是一个臆断,汉清之间千年的间隔,如此一贯延续的可能,其实并不大。

更早的渊源,根据家谱所志,董姓源于甘肃陇东之地,为黄帝之孙颛顼帝之后裔。2002年之时,百家姓排名为全国第25位,061%也大致是当时的数据。我们这一支,是为董氏绍圣公宗族(正伍公支族),爷爷死后,大伯长兄为父,一家12人姓董,11男1女,用旧时的话说,可谓人丁兴旺。近年来每逢春节,大伯总会带着这边的一些家人到绍兴青坛一带探访亲友。爷爷是家中最小的弟弟,年轻时也是由于逃难离开青坛老家到了余杭,青坛那一支至今家风浓厚,全村数百户基本姓董,我去年春节到过那里一次,相当有归属感。

60年代的一场“四旧”运动使许多有关家族历史的典故付之一炬,相当可惜,如今修订起家谱来,想必也是遇到过不少困难。比如说前十世的祖先已不得而知,使得家谱上多少显得有些不完整。大伯有一句说法令我觉得很有道理,修缮这样一部家谱本身具备着一种抛砖引玉的作用,其他同宗或有看到的,结合本宗的族谱,合计一番,或许能补充得更加完全。这需要有心人,一代又一代地去完善。

这便是家谱里蕴涵的乾坤,愿所有的董氏族人,为自己的姓氏感到骄傲。

多年来,东陵多次遭到以孙殿英为首的军阀和土匪的洗劫。五位陪葬皇帝中,康熙、乾隆、咸丰、同治的地宫和皇后嫔妃的墓地都被盗毁,顺治皇帝的孝陵成为唯一未被盗的陵墓。因为所有的挖掘者都知道,顺治皇帝地宫里的扇子和一双鞋是不值得挖掘的。

*妇的牺牲震惊了鸳鸯梦。

顺治二年,江南名妓董小宛被洪承畴抢走。石弘本想接班安享晚年,但由于董小宛不肯随她而死,她被送进了皇宫,成了顺治皇帝的爱妻。

洪承畴担心董小宛对自己不利,就对王太后说:“以前王睿失陷,国民政府覆灭。他依靠天地之神让他早死太后不管老臣之心,也不管创业之难?”

太后勃然大怒,要求顺治将董小宛送出宫外。顺治皇帝总是服从母亲的命令,不敢顶撞。他不得不含泪服从。于是,孝庄皇太后强迫东施住在玉泉寺。董小宛失踪后不久,顺治皇帝伤心欲绝,于是偷偷溜出紫禁城,去五台山理发,在庙里修行。

[/s2/

顺治出宫的时候,已经安排好了自己的事情。写了一道圣旨,放在御案上。在圣旨中,叶璇被任命为皇太子。在位27天后,他成为了一位仁慈的君主。圣旨一传,大臣们都很惊讶:皇上昨天身体很好。为什么他一夜之间就死了?遗嘱没有说明原因!虽然大臣们有千百个疑问和猜测,葬礼还是要举行的。不久,8岁的新主人叶璇登基,并于次年改称康熙皇帝。

当时顺治皇帝攻破空门后,在五台山山顶建了三间茅舍,终日打坐。

黄的儿子游览五台山。

几十年后,康熙率军镇压了格尔丹的叛乱。想到我在五台山的父亲,我打算去看望他。

一行人到了五台山,康熙把随行人员留在山上,独自进了梁清寺。在一位老方丈的指引下,他来到了山顶的小屋,独自一人进屋看望父亲。只见一个白发苍苍的老和尚坐着沉思,就像一个死人。康熙忍不住跪在老人面前,哭着说:“爹,我儿子来了!”只见老和尚的眼睛微微睁开,然后又闭上了。他的状态不变,所以忽略了。过了半响,没见老和尚说什么,康熙只好悄悄退出茅屋。临走前,他叮嘱老方丈不要把这件事告诉任何人。将来你要见老和尚,就有赏。

康熙离开五台山后,顺治在五台山出家的谣言在社会上越传越广。康熙帝一生五次游五台山,却只偷偷派人带回了父亲生前用过的一把扇子和一双鞋子,葬在清东陵的地宫里,而顺治皇帝本人根本没有葬在陵墓里。

顺治为什么会猝死?

顺治十八年,正月初六,子夜时分,从深宫传来一个令人震惊的消息:年仅24岁的顺治皇帝驾崩于灵堂。

顺治死后第三天,不满八岁的康熙登上了故宫金殿的宝座。皇宫很快恢复了平静,但人们不解的是,这位24岁的顺治皇帝一直很强壮,从未听说过任何疾病。他为什么会突然死亡?

至于顺治皇帝的死因,《清史稿》年的记载极其简略。“丁思,夜刻,死于灵堂。

为什么重大生死事件都用几个数字敷衍,连死因都不提?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清代档案专家李国荣

作为顺治皇帝生平最权威的记录,《清史稿》有顺治去世的最后记录。顺治十八年正月初二病倒。第六天,顺治病得很重。记录了顺治去世前的活动,共200多字,但只有11个字描述了顺治去世的时间和地点。另外,我找不到任何线索。为什么?不仅如此,清朝《清史注》年的皇室家谱只记载了顺治去世的时间,但仍然避而不谈顺治皇帝的死因。

同样令人费解的是顺治死前留下的遗诏。因为在整份遗诏中,顺治列出的利己主义多达十四个。为什么顺治对自己一生所做的事如此愧疚自责?这种遗憾,似乎与一代帝王去世时的最后一种情绪不符。

传说顺治皇帝爱上了江南名妓董小宛。顺治的母亲孝庄皇太后对此极为不满,设计杀害董小宛。然而,就在东阿公主死后一百多天,宫里传来顺治去世的消息。短短一百天,贵妃死了,天子也死了。为什么这么巧?

当时,著名诗人吴梅村写了一首诗《玉帝》。诗中说:“陛下百岁,妾命如尘。我愿共南山,献西工杯。”当时顺治皇帝和董小宛的故事传遍天下,人们不禁要问诗里写的皇帝是不是顺治皇帝。此外,诗中还写道:“可怜的千里光,枯萎无色”。千里草重叠,分明是董的一句话。因此,人们更确信诗中的虞姬指的是董小宛。陛下无疑是深爱董小宛的顺治皇帝。人们反复研究吴梅村的诗,对其中一句感到不解:“八极山和青山有什么区别?”根据吴梅村的注释,诗中的梁青是指佛教圣地五台山。顺治生前从未去过五台山。这首诗为什么说顺治“天天去清凉山”?

据清代国立历史研究所满文档案记载,顺治皇帝14岁时,在遵化打猎时,在一个山洞里遇到了一位隐居法师。从此,顺治与佛教结下了不解之缘。顺治十四年,在宦官们的精心安排下,20岁的顺治在北京海会寺结识了和尚韩璞。韩溥琮对佛教的诠释深深打动了顺治。从此,顺治对佛教产生了兴趣。

顺治拜佛已久,打算出家。东阿公主死后,他一度伤心欲绝,不想上法庭。他死在灵修堂可能只是一个外在的借口。顺治没死,逃进空门出家了。

据《清凉山颂佛》年的记载,康熙登基后不久,孝庄皇太后多次带他去五台山拜佛。

这种活动本来可以在北京举行,但是他们来到了不远处的五台山。从这个角度来看,顺治在五台山出家修行,可能就是这个礼佛背后的真相。

义和团之变后,慈禧太后逃往西方,当地政府想接收她,于是向五台山借了一些器皿。有人说这些器皿类似于宫廷器皿,可能是顺治年间用过的。

如果把这些细节综合起来,顺治之死的谜团似乎就归结于这样一个过程:小壮杀了董小宛,顺治以死的名义在五台山出家。小壮担心这件事会被全世界知道,以顺治的名义伪造了自己的遗诏。遗诏中的种种遗憾,无疑是肖壮对顺治的指责。

李国荣对此说法有不同看法。因为从顺治的感情基础和思维方式来看,遗诏中的告白并非没有道理。顺治入主中原后,对一切都不熟悉。所以他必须尽可能的熟悉和适应这一切,甚至背离他原有的一些传统习俗。这让他陷入了一种迷茫和矛盾之中,心里总觉得有些自责。同时,在o的影响下

在顺治翰林学士王茜,李国荣发现了写遗诏的记录,但没想到,他还意外地发现了顺治死因的线索。根据书中记载,王茜被召入灵堂后,顺治皇帝在弥留之际对他说,如果我长了痤疮,恐怕就不会好了。所谓天花,顺治皇帝从患病到死亡,只有五天时间。他的病很像天花。顺治皇帝后来死于天花。

经过重新审视,顺治的出家思想存在一些疑点。董小宛的丈夫毛必强回忆了他和董小宛相识的详细经过:他和董小宛第一次见面是在初夏。即墨——明朝崇祯十二年,董小宛十六岁,顺治两岁。

董鄂妃不是董小宛,杀死小庄也不是她设计的。实际上,东阿公主是因为孩子早逝,悲痛欲绝而死的。据和尚传《府志》,艾菲死后,顺治绝望,决心逃进空门。顺治十七年十月,高锡森在万善堂举行皈依佛门仪式。然而,随后的记录将故事引向了一个意想不到的结局。顺治皇帝剃了头发出家了。这个消息激怒了小庄,她赶紧查了喜森的主人玉林惠,把她叫回了北京。玉林到了北京,听说弟子肖锡森给顺治剃头,马上让人立起柴堆烧肖锡森。顺治得知此事后,无奈决定不出家。

从各种史料和迹象来看,顺治死于天花,似乎是最接近真相的答案。但令人费解的是,顺治死于疾病,这应该是正常的死亡。但是,清宫档案为什么不提顺治的死因,并且保密?顺治的死背后是否隐藏着什么?

顺治真的死于郑成功的轰炸吗?

顺治死后,朝廷按照他的遗愿,把他葬在了清东陵。这块风水宝地是顺治十四岁那年冬天躲避天花,在遵化发现并确认的。一代皇帝被天花逼得不得不离开皇宫,被流放到北方的冷山。当时的人们几乎改变了对天花的看法。为了不引起朝野的恐慌,在清朝正史中故意忽略顺治死于天花的事实是合理的。

顺年,一位名叫张晨的官员在他的私人笔记中写道,正月初七,法院警告人们不要炒豆,点灯和倒垃圾。

这些禁忌只有皇帝得了天花才会出现。因此,历史学家更确信顺治皇帝死于天花。

十年前,中国社会科学院明清史专家王荣生发表了一篇关于顺治上谕的学术论文,引起了史学界对顺治死因的关注。《张》中对天花的症状描述如下:丘疹呈糊状,精神疲惫,神志不清,神志不清,不宜大声喊叫,不宜低声自言自语,如中邪。从天花的症状来看,顺治死前不可能有意识,也不可能自己口述遗诏。然后,正如王茜《月亮的延续》所记载的那样,顺治临死前口述了一份遗诏,列举了他的14条罪状,甚至在短时间内解决了两个主要问题:谁来继承皇位和侍郎?这些事情应该怎么解释?

据《王茜年谱》记载,顺治死于第七天早晨。据《医传》的记载,张臣是在顺治八日上朝时得知他的死讯的。顺治之死的记载不仅相差一整天,而且史书中也有一些矛盾之处。据《自撰年谱》说,顺治第二天身体不适。说顺治去本杰明观察太监吴的剃度。据《平普杂记》说,王茜从初一到初三连续三天入宫,但他没有说顺治生病了。第三天,顺治还和王茜讨论了事情。

天花初期,体温急剧上升,然后变得昏昏欲睡。如果顺治真的感染了天花,那他也不可能第二天一大早就冒着高烧去本雅明寺给太监吴剃度。即使回来后的第二天,恐怕也很难和王茜谈重要的事情。让人感到不解的是,为什么王茜只把——作为讨论的内容,而不敢简单地用——这个词来代替呢?如果王茜没有不可告人的动机,他为什么如此神秘和回避?

为什么史料记载的这么多关键点有这么多明显的差异,似乎很难用叙述者的错误做出简单的地下结论?会不会是顺治皇帝死了或者别的什么?

1992年一个普通的下午,家住厦门的郑万玲在家里整理父亲的遗物。贾政是郑成功的后裔。郑万龄的父亲去世后,留下了许多与祖先有关的书籍。然而,在整理的过程中,有一本书引起了郑万玲的注意。

郑万龄发现的手稿名为《清志》,以日记的形式记录了郑成功的军旅生涯。

2004年4月20日,厦门晚报头条新闻——顺治在厦门被郑成功杀害,引来无数目光。这个惊人的消息来自《平普杂记》年的一份记录:有人暗中举报郑成功。高崎之战,顺治皇帝在厦门四明港遭到炮击,清军大将大苏不敢公布消息。

此外,还有一段太史公杀郑之龙的内幕,手稿中也提到了顺治皇帝的死因:太史公郑之龙被贬后,曾多次上书劝其子郑成功投降,但顺治并未惩罚他。顺治在厦被枪毙后,侍郎苏莎莎对郑之龙怀恨在心,向康熙建议:“郑成功可以用炮轰杀我们的始皇帝。皇帝不能杀父吗?”康熙听从了他的建议,在他即位后不久,郑之龙就被处死了。

据民间传说,明末清初,郑成功在岛上与清朝作战,顺治皇帝亲自入侵厦门。郑成功的军队在沿海与清军展开了激烈的战斗。在这场激烈的战斗中,顺治皇帝被郑成功炮轰而死。香港的河鱼因为吃了皇帝的肉而畸形,变成了没有鱼鳔的游水鱼。如今,这个带有浓厚神话色彩的传说在人们口中已经模糊不清。顺治皇帝真的死于厦门海战吗?

厦门文史专家洪博仁认为顺治很可能是亲自招的。除此之外,关于大清统帅大肃的死因还有很多疑问。据《自修编年史》,顺治被枪毙后,大苏自杀。在另一份研究今天郑成功的重要史料《延平王起义记》中也有类似的记载。10月,大苏被调回北京认罪。大苏吞金而死于省。如果这个记录是真的,那么是什么迫使大苏选择了这条不归路?

清代历史学家何灵秀认真研究厦门文史专家提供的各种史料,提出疑问。在记录郑成功事迹的《延平王起义记》中没有这样的陈述。另外,郑成功在出兵收复台省前的讲话中,只提到他去年打败了大苏联的军队一段时间,并没有说他杀了顺治。不仅如此,南明大臣张煌言在给李雍皇帝的所有报告中,从未提及顺治被郑成功枪杀一事。显然当时没有这样的说法。另外,清军在五月与郑成功的军队展开激战,所以顺治如果被枪毙,也不可能超过五月,因为五月之后就没有战争了。但直到顺治十八年正月,新皇帝即位,意味着皇位悬空半年,实权空缺必然导致政治混乱,这在极权封建王朝是绝不会发生的。

带给行家的还是一种失落和迷茫。顺治亲自去过厦门吗?你真的死于郑成功的轰炸吗?除了一份家族记录和一个遥远的传说,专家们找不到任何有力的证据。在这个关键问题上,《迷失的答案》提出了舒的主张

一代帝王夺走年轻生命的原因,可能永远没有一个明确的答案。人们只能依靠零星的史料记载,尽可能地还原那段历史的原貌。从各种史料和迹象推断,顺治死于天花的可能性最大,但这仍不是最终结论。顺治的神秘死亡,也许会永远埋葬在紫禁城的寂静中。然而,正是因为有很多难以猜测的谜题,历史才如此耐人寻味。

初一历史上册复习提纲

《历史》七年级上册复习要点  第1课 中华大地的远古人类 一、元谋人 1、我国境内已知最早的人类...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