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连姓的族谱
连姓起源,名人及家谱发布时间: 2008-07-17 18:46:52 来源: 商都网文化频道 我来说两句 浏览评论 浏览次数: 字号: 大 中 小 [连氏属地]
上党郡,今山西长治县。
[连氏来历]
连姓是以祖上的名字命名的姓氏。据《左传》记载,是齐大夫连称的后代。相传齐襄公因为违背了对连称与管至父的诺言,两位大夫就谋反作乱,助齐襄公的堂兄公孙无知袭杀了襄公。他们的作法不得人心,过了不久,公孙无知与连称都被大夫雍廪杀死。连称的子孙为了避免诛连,逃往国外,并以连为姓,称连氏。
另据《姓氏考略》记载,连姓出自陆终三子惠连之后。惠连的裔孙以其字为姓,称连氏。
[连氏名望]
宋仁宗庆历年间,有双贤连庶、连庠兄弟。相传连庶聪敏、清廉,清澈如水,人们叫他“连底清”。连庠看事透彻,像冰一样透明,处理政事严肃,像冰一样,人们叫他“连底冻”。
连姓名人,除上述兄弟外,宋代还有广东转运史连南夫,历知连三益;明有江西布政使连均、副都御史连标、按察副史连镛、连继芬等等。
上党郡:秦代置郡,所在地为今天的山西沁水以东的地区。《郡望百家姓》和《姓氏考略》中有记载,连氏望出上党郡。
「连」源出
1出自远古颛顼高辛氏。颛顼的曾孙陆终的第三个儿子名叫惠连,他的后代于是就以他们祖先的字作为姓,于是形成连姓。2从官职而得来。出自春秋时期的芈姓。楚国公族有连敖、连尹的官职,后来这两个官职就作为姓氏传了下来。3出自姜姓。是春秋时期齐国公族的后裔。齐国大夫连称的后代以祖上的名字为姓,称为连姓。
迁徙分布
连姓望族居住于上党(即今天的山西长治)。
堂号
清冻堂:宋朝的时候,连庶、连痒兄弟两人齐名。连庶很聪明,也很清廉,人们称他为“连底清”。而连痒对事物看得很清晰、透彻,象冰一样透明,处理事物很严肃,象冰一样叫人感到凉飕飕的,人们称他为“连底冻”。清冻堂也有称为双贤堂。此外,连姓的主要堂号还有:“瞻依堂”、“上党堂”、“武功堂”等。
连舜宾:字辅之。宋朝应山人。他年少的时候应乡试举没有考中,于是便回家供养父母,再也不去考试了。他的家庭很富有,而且他的财产很多都用来救济当地的老百姓。别的时间他就用来专心教育他的儿子连庶和连痒。他常常对别人说:我不要财产,教育好我的儿子就是最好的财产。后来他的两个儿子都中了进士,都当了县令。两个儿子都很有名气,为官清廉,人民对他们俩都有很高的评价。
连 庶:字居锡,安州应山人。宋仁宗年间举进士,调商水尉、寿春令。兴学,尊礼秀民,以劝其俗;开濒淮田千顷,县大治。淮南王旧垒在山间,会大水,州守议取其甓为城,庶曰:“弓矢舞衣传百世,藏于王府,非为必可用,盖以古之物传于今,尚有典刑也。”垒因是得存。以母老乞监陈州税。尝送客出北门,见日西风尘,而冠盖憧憧不已,慨然有感,即日求分司归。久之,翰林学士欧阳修、龙图阁直学士祖无择言庶文学行义,宜在台阁。以知昆山县,辞不行。累迁职方员外郎,卒。
连 总:(生卒年待考),字会川;闽县人。著名唐朝文士。唐咸通年间进士,善于作赋,为文学家温庭筠所称道。
连南夫:(1085~1143年),字鹏举,应山人,宋政和二年(1112年)进士,历任中书舍人、徽猷阁侍制,擢显谟阁学士、知建康府、加兵部尚书衔、兼太平洲广德军制置使,知信州、泉州,进宝文阁学士、知广州、迁广东经略安抚使,绍兴九年(1139年),因得罪权相秦桧,被谪知泉州,后隐于龙溪县十一都秀山(今龙海市榜山镇翠林村西)之麓,绍兴十三年(1143年)卒,谥忠肃,赠左正奉大夫、太子少傅,葬于秀山,后人因此把南夫隐居处称“连厝”,把葬地称“连山”、“尚书尖”、“尚书峰”,把连南夫的后裔称“连山氏”。
连久道:(生卒年待考),字可久。著名宋朝诗人、道士。十二岁就能作诗。父亲带他见当地名士熊曲骸,他作了《渔父词》,熊曲肱也写诗相赠,又说:“这个孩子在富贵中留不住。”后来,连久道果然做了羽衣道士,穿着鸟羽做的衣服,如神仙一样飞翔,来往于西山之间。
连矿:字佰金,号白石,河北永年人嘉靖年间进士选翰林院,曾任户部主事、山西道监察御史、敕命进阶文林郎、浙江按察副史、河南参政、湖广按察按察史、浙江布政史、行政督察院右副督御史敕总督漕运兼总河加户部右侍郎,因治水有功,造福百姓,在一方名声显赫。
连氏的初居地和发祥地,依据连氏族谱记载,始迁祖连谋于唐代由婺州(今浙江金华市)入闽,卜居“三山之连江”,“以氏名命江名,以江名命地名”。因而连江县就成为连氏始迁的首选地方。然而,经查阅连江县志,询访当地连氏族人,连江县尚未发现有古代连氏先民活动的遗迹及史料记载。现今居住在连江县的连氏,是从清朝以后由外地迁入的,有的是当代从水上渔民移居沿岸定居的,并无唐代世居至今的。连江县曾名温麻县,约公元262年就已定名为连江县,且境内并无称为“连江”的河流,故以江名命地名之说并不确实。
经多方考察寻访,反复探讨,连氏的初居地和发祥地,当为今福州市仓山区连坂、连浦村,村内闽江小支流——濂江,应是连氏族谱记载的“连江”。
依据
其一:至今保存好有“连坂桥”古迹,现为区级文物保护单位。连坂桥位于仓山区城门镇连坂村的甘泉山兜,南北走向,长15米,宽1.41米,两岸有用条石叠砌的单面阶梯桥台,桥台间架两条石梁为桥面。石梁阴刻一行楷字:“当境连满与妻林十六娘为所生父母造桥一所愿家国平安同沾利禄上元辛亥岁八月三日造”。上元是唐肃宗李亨年号,(公元760~761年)然而上元年号只有庚子、辛丑两年,辛亥应是大历六年。虽然记载有误,距今也有1240多年。这座古桥是连氏在唐代中期定居在福州南台岛连坂村一带繁衍生息的佐证。
其二:据宋代编纂的《三山志》记载,唐咸通九年(公元868年),闽县人连揔,进士及第。宋代有连作砖、连逢辰等ll位闽县人,另有4位为侯官县人,4位怀安县人,皆荣登进士榜。据《福州连坂甘泉寺志》载:“唐乾符戊戌年(878年),黄巢兵陷福州,甘泉寺兵燹。里人连揔募资修复甘泉寺。”连坂村《黄氏族谱》载,其始祖母是宋末本境人连(履孙)太守之女。据说:宋代,这个村居住的大多是连姓人,建有豪华住宅,现代有人在建房时发现宅基地下有大块石条,估计是古代连家宅遗址;连太守夫人出资兴建的“蜈蚣”石板条路,到1958年“大跃进”时期才被毁坏。
其三:现今连坂村,原属闽县开化里。古闽县开化里位于南台岛东北部,依山傍水,河网交错,隔闽江与鼓山相望。当地地名都有“连”字或连的谐音字。现有“连坂村”、“福连村”、“濂江村”、“林埔村”(原名连埔,明代中叶后,因连氏衰微,林氏渐大,改名为濂埔、林浦),村内小河,名为“濂江”等。“濂”与“连”谐音。这些地名与连氏族谱“以氏名命地名”的记载相吻合。
从以上文物和史料中可以推断:连氏在唐代中期,初居地为闽县开化里。宋代,开化里形成连氏的聚居地,因而这里的村落、山川、文物多用“连”字或其谐音“濂”字命名,带有明显的姓氏印记。连坂、连浦一带河网交错,连氏族人,过着渔、耕、读的生活。唐咸通年间,连揔中进士。宋代,朱熹曾在“濂江书院”讲学,读书育人的风气更浓,先后又考中15名进士和7名文章特奏名,其中有祖孙、叔侄、兄弟皆为进士的士子世家,连氏成为当地显赫的名门望族。随着这些仕子到各地任职为官,连氏先贤从连坂、连浦迁到省内外定居,从而使连氏后代繁衍分布至南方数省,及台湾、港澳和东南亚等地。比如,《台湾通史》作者连横是当今台湾政要连战的祖父,其先祖于清康熙年间迁自漳州府龙溪县万松关马崎社二十七都(今龙海市步文乡洲村马崎社)。再往前溯源,其祖迁自大田县,大田县的始迁祖连胤正是闽县连揔的五世孙,于五代末年(约960年)徙迁大田县魁城村定居。这支连氏后裔先后衍分龙岩、漳州、沙县、顺昌、建宁等地。宋朝初年,连揔的裔孙连光裕,官湖北应山县县令,致仕后就在应山定居。其后裔分布在浙江、福建闽东、广东等地。宋淳熙年间(1174~1189)连江任右丞相兼护国大将军,致仕后归隐仙游县,其居住地名也叫上“连坂”,其后裔分布在惠安、德化等地。
文物史料证实,连坂、连浦是连姓发祥地,为什么现在只有福连村有30多户连姓人家,而且还是船民上岸定居的。为了揭开这个谜底,经笔者寻访查证,连氏数百年前从连坂、连浦全族消失,可能与以下两个事实有关:
一是与改朝换代惨遭杀戮有关。南宋恭宗丙子年(1276年)三月,偏安一偶的赵宋皇族,被元军文天祥赶出临安,朝贵大臣们簇拥着少帝赵昱,经永嘉(今温州市)从海路逃至闽江口,在连浦码头登岸。五月初一,端宗赵昱在福州称帝。五月末,文天祥也赶到连浦,皇帝授为右丞相兼知枢密院事,都督各路兵马。文天祥在连浦招兵买马,日夜操练水陆各军。一时间,连浦成了全国的抗元中心。七月,文天祥挥师南剑州(今南平市),与元军决战,后转战闽赣等地。十月,元军分水陆两路围困福州,皇帝从连浦浮海南逃。南宋祥兴二年(1279年),经崖山海战,南宋全军覆没,皇帝蹈海自尽,南宋亡。
其间,连浦、连坂的连氏青壮年,大多参加文天祥的抗元水陆军队,这些人为南宋王朝捐躯沙场、葬身海底。元军占领福州后,“连坂、连浦等境是元兵重诛之地”(《福州连坂甘泉寺志》),连氏便成元兵斩除祸根的对象。为了躲避元兵杀戮,连氏族人有的从山路远循他乡,有的乘船逃往孤岛。连坂村传说连姓人乘船逃到闽江口的琅岐岛,至今还保留一个叫“连般”的地名,寓“从连坂搬来之间”。由于失去连坂、连浦这安居乐业的故土,又不愿受异族的统治,足踏“元土”,从此泛舟江河,往来港埠,成了连家船民。因此,福州沿江和闽东沿海一带,原有众多的连姓船民可能都是他们的后代子孙。
二是与“风水被破要另择吉地”的传说有关。传说南宋端平二年(1235年)中进士,曾任太守的连履孙的夫人,要求风水先生找到好风水,定给重酬,并供养天年。这位地理先生吃住在连家,天天为太守夫人寻找“凤穴”。有一次,奴仆把掉进粪池淹死的鸡拾起煮给先生吃,因而得罪了地理先生。这位先生就建议太守夫人建一条石板条路,行善事,积阴德。太守夫人依言,出资在连坂境建了条“高架路”:在路中间纵向铺一排石板条,两边横向铺两排石板条,离地面高半尺许,蜿蜒数里长,这条石板路形似蜈蚣,被称为“蜈蚣路”。蜈蚣路迎接的不是连太守衣锦还乡,而是一副身首异处的灵柩。原因是元兵南下,攻破城池,连太守不屈被执斩首。当时连氏人心惶惶,紧接着元兵又杀到境内,不少人被残杀,人们只得四处逃命。在国破家亡的血腥日子,连氏族人归罪于“蜈蚣路”破了“凤穴”,只好远走他乡,另谋生路。
至此,我们不难看出,赵宋王朝的皇恩曾给连坂、连浦的连氏一时的辉煌,连坂、连浦的连氏也随着赵宋王朝的灭亡而遭受空前浩劫,被元兵追赶杀戮,不得不舍弃世代相传五百多年的家园,举族逃难四方。现在连坂、连浦已找不到世居的连氏后人。但“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连氏仍顽强地繁衍生息,在五大洲都能见到连坂、连浦连氏的后裔。值得欣慰的是,当年被连太守招为女婿的黄武,由于继承连家部分田园财产,很快发展成旺族。黄家人不忘与连家的姻亲关系,至今濂浦还流传着当年连氏兴衰的许多故事。
全国最大的连氏聚居地——福建泉港的坝头,有22个乡村是连氏所居,它们是刘上、石埕、下墩、后厝、西吴、刘山、乌边、刈林、田墩、蔡头桥、安兜、社塘、前埔、埭中、朝林、下坑内、北洋、中洋、顶坂、后宅、外坑及邻近的岭口村,人口计有2万多人。
稽考史籍,坝头连氏源自山西上党。据仙游县《凤阿连氏阿头族谱》和坝头连氏族谱原本《阿头谱》载,连姓入闽始祖恺公,字广志,世居光州固始县,以明经擢第,为江苏常州尉、叶州通议大夫。唐中和年间(881~~885),因避兵燹弃官奉双亲入闽,卜居福州之闽县。延至第九世连治,字国宾,号素俺,南宋孝宗时封右丞相兼大将军,因侫臣变乱朝纲,三谏不纳,遂隐退迁兴化仙游县云顶山北卜居,名其地为连坂。其孙连钊,字兆钦,自连坂迁入泉州府惠安县,居七都曾占尾,为今坝头连姓之鼻祖。时在南宋宁宗嘉泰年间(1201~~1204),迄今已有800多年了。<br> 连姓渡台以漳、泉二府为多,其中不少是从坝头迁去的。而据杨绪贤《白话台湾区姓氏堂号考》,1978年台湾全省连姓共28318人,名列台湾名姓中第74位。
中国连姓有几个支派族系?经过数千年演变,现在怎样? 首先我们要确立一个共同承认的共识,即是不管是那个姓,父亲只能有一个,始祖只能有一个,不能乱认父亲和始祖。换言之,不能说一个人有几个嫡亲父亲,那不合科学,也不会是事实。所以连姓也只能有一个始祖,几个始祖的说法不科学,也不可能符合历史真实。 但是,数千年的时间和人世变化,使得在连姓始祖问题上蒙上了几层迷雾,虚实相混杂,牵强附会,传说与历史真实搅和一起。因此,我们必须用科学分析的方法,将虚实加以分解,将牵强附会的传说同历史真实分离出来,擦去千年尘土,拨开传说迷雾,还事实本来面目。 传说中的五位始祖和八个支派 许久以来,人们从个别姓氏书,或一些农村的连姓族谱上,可以看到关于连姓始祖的五位说法,即: 一、黄帝轩辕氏与颛顼高阳氏之后也。二、上古陆终氏第三子惠连之后也。 三、夏朝有恭父氏,有功于夏,被封为连城王,妻吴氏,生连称,故连姓为恭父氏即连城王之后也,或连城王之子连称之后也。恭父即连城王为连姓始祖。或其子连称氏为连姓始祖。 四、周时齐国连称,实为姜姓,仕周有功,姬庄王赐姓连,始名连称,封官为大将军,封地上党或食邑上党。寿六十四岁而终,子某孙某曾孙某,皆为大官,中国上党连姓即这位连称之后也。 五、连称,周公之后,葵丘箸迹,上党开宗。连姓,春秋时齐国大夫连称之后也,葵丘箸迹,上党开宗。 中国大陆连姓有几个支派?史书表明,在西晋(公元317年东晋军武元年)之前,中国只有上党连氏一家。没有第二三家。西晋末年,天下大乱。晋元帝渡江,定都于建康(南京)始称东晋。此时,北方五胡十六国先后进入中原,北方和西北各草原九个少数民族在中原建立起时间不等的政权称王称霸。当时史书上出现的少数民族姓氏中,带有连字的姓约有七,八个,并全是复姓。计有: 费连氏(或称为浑陆氏,费刘氏)大连氏(或称陆连氏)出连氏(或称杜连氏)郁连氏(或称云林氏)是连氏(或称史连氏)提连氏(或称铁连氏)赫连氏(或称郝连氏) 这些复姓的带连字的姓氏,散见于当时的北朝史书中,到了宋朝,郑樵编箸《通志,氏族略》,将它们全部搜集起来编在一起,列入连字名下,并注明说上述各少数民族复姓连氏,以后均改为单姓连姓了,还有楚国设有一个叫“连尹”的官职,战国之后,逐渐盛行以物为姓,或以官为姓,于是都改为连姓了。 这样看来,中国连氏就有五位始祖,七、八个支派。 历史的真实是怎样的 现在我们用科学的方法来考察一下,以上连姓有多个始祖和多个支派的历史真实情况,后来演变为什么情况? 第一说,黄帝轩辕氏及其子颛顼高阳氏,是连姓始祖。这一说当然不错。因为黄帝为中华“人文初祖”,举世公认。但黄帝是中华民族的共同先祖。也就是说,黄帝是中国两千多个姓氏的共同先祖。是具有象征意义的始祖,不是具体的连姓始祖。 第二说,上古陆终氏第三子惠连之后也。这一说初见于宋郑樵的《通志氏族略》。后为较多姓氏著作所引用。但只有这样一条记载,再无其它说明,也没有别的史料印证。科学性不充分。而且陆终氏和惠连是什么时代人?什么地点的人,有何事迹,均无史料说明。所以只能视为上古时传说,作为具体的连姓始祖根据不足,站不住足。 第三说,夏朝有恭父氏,有功于夏,被封为连城王。恭父妻吴氏,生连称。故恭父氏是连姓始祖。这一说很牵强附会。中国在殷商晚期才有甲骨文记事,西周时主要为钟鼎文记事,战国和秦始皇时用竹简记事。那么远在殷商甲骨文之前一千多年的夏代,中国就有了恭父氏,连城王和妻吴氏,是用什么甲骨文之类介质记载传下来的?而且春秋和上古时,有名无姓。后来鉴于“同族通婚,其生不繁”的教训。为避免同族通婚,到春秋后期和战国时代,才开始逐渐采取以国为姓,如宋、陈、赵、蔡;以物为姓,如马、牛、杨、柳;以职为姓,如上官,司马等。或取名字中一字为姓。以各种形式固定姓氏才普及开来。后代长期固定下来使用。但中国连姓在春秋前两千年就有了恭父氏即连城王和妻吴氏等姓。这太伟大了。简直是奇迹。而且夏代的连城王的儿子,是一千多年后春秋时的连称。也就是说连称活了一千多年。这能认为这是历史的真实吗?当然不是真实的。 第四说,始祖连称公实属姜姓,仕周有功,姬庄王赐姓连,封官为大将军。封地为上党或食邑上党,寿六十四岁而终。子某孙某曾孙某均为大官等。这一说更是出自编造附会,中国西周春秋时的官制名号,只有王、公、大夫。过了七百多年到战国和秦汉时代才有了将军、丞相等官职名号。连称是春秋时人,怎么能担任七百年后的将军?这不合史实。 如此种种不再例举。 关于中国连姓有几个支派?东晋五胡十六国时期,进入中原的北方和西北草原游牧民族中,确有六、七个复姓部落带有连字,确数不好统计。因为这些民族只有语言,没有文字。原本也没有姓,只是部落名称。由汉人用文字记录下来的,例如费连氏,因各人发音不同,可记为浑陆氏、费刘氏等等。东晋十六国的民族大融合的两百多年间,少数民族都改为汉姓。改姓也不一致,并不断有变化,或改为第一音,或改为第二音。这些带连字的复姓也有曾改为连的,但我查了《魏书官氏志》等史书,最后改姓都是按第一音定下来了。《魏书官氏志》等一一说明了改姓的最后情况是: 费连氏改姓费氏。去连氏改姓去氏是连氏改姓史氏。出连氏改姓杜氏。大连氏改姓为陆氏。提连氏改姓为铁氏 也有改为刘姓、王姓、张姓等,情形不一。他们既然改姓,当然要改为大姓、望姓、大官或富豪贵族的姓为好。恰巧的是,连姓没有人当过帝王,也没有达官富豪,人家改姓也就不愿意改为这样的小姓连姓。这就是当时的现实情况。 东晋十六国朝代,是中国历史上民族大融合的时代。经过两百多年时间,到北魏北周时,原先进入中原的各少数民族都已经完全汉化,史书上关于少数民族的记载已无影无踪了。在这次民族大融合中,如果有少数族最后改为连姓,加入进来,我们当然欢迎。但是没有。因为连姓人口太少了,又一直没有出现高官豪富。弱门小姓诸多困难,需要壮大,但是没有壮大起来。所以在这次中国历史上最大的民族大融合中,竟然没有新支派进来。只好仍然是一个单纯的小姓延续下来。 所以上党连氏仍然保持了原上党一派的原状。 连称是中国连姓的唯一始祖历史事实的答复是;春秋时齐国大夫连称。这是中国连姓的唯一始祖。 我反复查了史书,关于连称和他的事迹,在中国历史的官方和权威史书中都记载了连称事迹是:“葵丘著迹,上党开宗”。“周公之后,葵丘著迹,上党开宗”。《左传》、《春秋》、《史记》诸书,以及明清明时代的姓氏专著,也都是这样的记载。其人及其事迹是公认的。连称与齐桓公、管仲是同代人,他带兵守卫葵丘,后又带兵支持管至父和公孙无知杀死荒*无道的襄公,迎在外的公子小白(即后来的桓公)和管仲回到齐国,为齐国发展成为当时中国最富有和强大的国家扫清了道路,成为春秋首霸,在推动当时的历史车轮前进中,连称起了重要的作用。当时连称还带兵随同齐桓公“九合诸候,一匡天下”,又随齐桓公在当时只有羊肠小道的条件下登上太行山的上党,将他的部份连姓族人留在中国军事要地的上党襄垣,后来向外发展,被史家称为连姓“上党开宗”。
苏姓入闽始祖苏益,福建至今有芦山堂宗祠(今厦门同安区)。其曾孙紘、绅、缄、结。公元十三世纪,苏结一支后裔突遭横祸,被元朝官府追杀,族人四处逃难。为避祸,星散族人或姓连,或从外祖姓周。后来一支回籍重新祠宇,以续苏姓。从此,同宗分为三姓。其子孙又于明清先后落户台湾。台湾苏周连宗亲成立了联谊会,1965年刊印了《台湾苏周连氏族谱》,现名誉会长是连战先生。2001年,该会曾组团到厦门同安谒祖。
姓氏起源 连(Lián 连)姓源出有三: 1、出自高辛氏,远古颛顼之后,以祖字为氏。颛顼的曾孙陆终的第三个儿子名叫惠连,他的后代于是就以他们祖先的字作为姓,于是形成连姓。 2、出自芈姓,以官名为氏。春秋时期,楚国公族有连敖、连尹的官职,后来这两个官职就作为姓氏传了下来。 3、出自姜姓,以祖名为氏。春秋时期齐国公族的后裔,齐国大夫连称的后代以祖上的名字为姓,称为连姓。 得姓始祖:惠连。据《姓氏考略》上说,连姓出自陆终三子惠连之后。这就是说惠连之后“以王父字”为氏而姓了连。而《名贤氏族言行类稿》有记载说,左传齐大夫是连称之后。根据这种说法,我国连姓家族发祥于现在山东省境内,算起来已有有2000多年的历史。然而《魏书·官氏志》则认为,连氏,太连氏,皆改连氏。由此可见,我国的连氏家族非常的复杂,要想找到真正出处,困难很大。望族居上党郡(今山西长治县)。连氏后人尊惠连为连姓的得姓始祖。 迁徙分布 连姓望族居住于上党(即今天的山西长治)。 连姓在大陆未列入百家姓前一百位,在台湾位列百家姓第五十四位。连姓的历史十分古老,先秦时期名登《左传》的连称,即为最显著的例子。连称,是当时齐国的大夫,曾经风云一时。他的事迹,《左传》是这样记述的:“襄公使称与管至父戍蔡丘,瓜时而王,曰,及瓜而代。期戍,公问不至,请代弗许,遂作乱,弑襄公。”这位连称,据说便是后世连姓的始祖。唐代的《名贤氏族言行类稿》便采认这个说法:“左传齐大夫连称之后。”根据这派考证,则连姓家族是发祥于现在的山东省境内,推算起来已经有了2000多年的历史。不过,关于连姓的源流,过去的姓氏学者大多认为并非仅仅只有《名贤氏族言行类稿》所说的2000多年,而将之推溯到更为遥远的上古时期,认为他们是陆终的第三子惠连所一脉传留下来的。这派说法,《姓氏考略》一书最足以代表,该书指出:“出自陆终三子惠连之后。” 惠连,是陆终6个儿子当中的老三。陆终,则是祝融氏吴回之子。吴回,又是颛顼帝高阳氏的曾孙。高阳氏,则是黄帝的裔孙。像这样一步一步地往上面推溯上去,则连氏家族的源远流长和光荣家世,自是人所共睹,不在话下了。连氏家族的组织情形,实际上相当地复杂,除了上述源自惠连和连称的两支之外,另外至少还有三四支不同的组成分子。这种情形,只要参阅下列的文献,相信便可以一目了然——《姓氏考略》:“又楚连尹、连敖,皆官名,连姓必有以官为氏者。望出上党。又,鲜卑有连氏,《见汉书》”。《魏书官氏志》曰:“是连氏、太连氏,皆改连氏”。由此可见,连氏家族,至少是由五支不同的“人马”所组成。一支源自上古的颛顼高阳氏。一支为齐国大夫连称之后。一支来自楚国连尹、连敖等官职的后人。一支出于鲜卑族。一支则为通古斯族的后裔所改。像这样复杂的组织情形,目前连姓人士要正确地找到自己的真正出处,恐怕就困难重重了。《姓氏考略》上所谓的连尹和连敖,都是春秋时期楚国的官职之名。连尹,依照《左传》的注疏,是一种射官,后来楚国的确有人以“连尹”两个字为姓。譬如,在《通志氏族略》上就有一位叫作连尹襄老的楚国人。连敖,也是类似连尹的一种职位不甚高的官职,当年韩信亡楚归汉时,就曾委屈地担任过这种小官。“以官为氏”,是古人得姓的主要途径之一。连氏家族之中有一部分是先秦时期连尹、连敖的后裔,虽然详细的情形无可考,但却是顺理成章,十分可能的事。 郡望堂号 郡望 上党郡:秦代置郡,所在地为今天的山西沁水以东的地区。《郡望百家姓》和《姓氏考略》中有记载,连氏望出上党郡。 堂号 清冻堂:宋朝的时候,连庶、连痒兄弟两人齐名。连庶很聪明,也很清廉,人们称他为“连底清”。而连痒对事物看得很清晰、透彻,象冰一样透明,处理事物很严肃,象冰一样叫人感到凉飕飕的,人们称他为“连底冻”。清冻堂也有称为双贤堂。 此外,连姓的主要堂号还有:“瞻依堂”、“上党堂”、“武功堂”等。史名人 连舜宾 字辅之。宋朝应山人。他年少的时候应乡试举没有考中,于是便回家供养父母,再也不去考试了。他的家庭很富有,而且他的财产很多都用来救济当地的老百姓。别的时间他就用来专心教育他的儿子连庶和连痒。他常常对别人说:我不要财产,教育好我的儿子就是最好的财产。后来他的两个儿子都中了进士,都当了县令。两个儿子都很有名气,为官清廉,人民对他们俩都有很高的评价。 连庶 字居锡,安州应山人。宋仁宗年间举进士,调商水尉、寿春令。兴学,尊礼秀民,以劝其俗;开濒淮田千顷,县大治。淮南王旧垒在山间,会大水,州守议取其甓为城,庶曰:“弓矢舞衣传百世,藏于王府,非为必可用,盖以古之物传于今,尚有典刑也。”垒因是得存。以母老乞监陈州税。尝送客出北门,见日西风尘,而冠盖憧憧不已,慨然有感,即日求分司归。久之,翰林学士欧阳修、龙图阁直学士祖无择言庶文学行义,宜在台阁。以知昆山县,辞不行。累迁职方员外郎,卒。 连总 (生卒年待考),字会川;闽县人。著名唐朝文士。唐咸通年间进士,善于作赋,为文学家温庭筠所称道。 连南夫 (1085~1143年),字鹏举,应山人,宋政和二年(1112年)进士,历任中书舍人、徽猷阁侍制,擢显谟阁学士、知建康府、加兵部尚书衔、兼太平洲广德军制置使,知信州、泉州,进宝文阁学士、知广州、迁广东经略安抚使,绍兴九年(1139年),因得罪权相秦桧,被谪知泉州,后隐于龙溪县十一都秀山(今龙海市榜山镇翠林村西)之麓,绍兴十三年(1143年)卒,谥忠肃,赠左正奉大夫、太子少傅,葬于秀山,后人因此把南夫隐居处称“连厝”,把葬地称“连山”、“尚书尖”、“尚书峰”,把连南夫的后裔称“连山氏”。 连久道 (生卒年待考),字可久。著名宋朝诗人、道士。十二岁就能作诗。父亲带他见当地名士熊曲骸,他作了《渔父词》,熊曲肱也写诗相赠,又说:“这个孩子在富贵中留不住。”后来,连久道果然做了羽衣道士,穿着鸟羽做的衣服,如神仙一样飞翔,来往于西山之间。 连矿 字佰金,号白石,河北永年人嘉靖年间进士选翰林院,曾任户部主事、山西道监察御史、敕命进阶文林郎、浙江按察副史、河南参政、湖广按察按察史、浙江布政史、行政督察院右副督御史敕总督漕运兼总河加户部右侍郎,因治水有功,造福百姓,在一方名声显赫。 连阔如 原名华连寿,号发表评书小说《西汉演义》等。抗日战争爆发仲三。笔名云游客。北京人。1927年的时候拜李杰恩学评书,曾参加过北平市的曲艺工会。民国22年开始在天津的《时言报》、《民声报》、《立言报》上以后在北平、天津等地说书,并开展广告业务。曾应尚小云的邀请,为荣春社排演全部《东汉》说戏。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北京戏剧界艺人讲习班主任委员。创立前门箭楼大众游艺社,自任社长。1951年任赴朝鲜慰问团戏曲服务队大队长。归国后多次到北京大学、中国戏曲学院、中国科学院讲学。历任全国政协委员、全国少数民族委员会委员、中国文联委员、中国戏曲研究会副主席、北京市文联常任理事、北京市人大代表。1971年逝世。 连横 是江都(福建)连氏的第十世孙,于清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渡海过台湾,在台南宁南坊兵马营一带安居乐业,后代枝繁叶茂,名人辈出,其中最有成就的堪称连横家族。生于1878年的连横,著有《台湾通史》、《台湾语典》、《台湾诗乘》、《大陆诗草》等著作。其中,《台湾通史》一书以大量的史实,记载了大陆、台湾人民一道披荆斩棘开发台湾的历史,说明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连横的夫人在后序中说:“台自开辟以来,三百余载,无人能为此书。”章太炎读《台湾通史》后称赞连横“此英雄有怀抱之士也。”《台湾词典》则从语言方面论证了台湾与大陆的血脉关系,提出台湾“语言多沿漳泉。”在连横的一生中,始终对故土怀着深厚的感情,他曾先后五次返回祖国大陆求学、工作、旅游。1933年,连横移居上海,后来病逝于沪。 连战 连横之孙。于1936年出生于祖国大陆,1945年随父返台,后步入政界。现为中国国民党荣誉主席。 连城珍 (1871~1937),清末最后一科秀才,能书善画,擅长医学,重编《石码镇志》,长于画梅花,因号梅仙,其画流传远及日本、新加坡、菲律宾、印尼等东南亚国家。 连瀛洲 连瀛洲10岁时父母相继去世,后辍学到香港的小杂货店当学徒,1919年移居新加坡。1928年他与友人创立华兴公司,经营进出口贸易兼船务代理,事业稳步发展。1949年连瀛洲与数名马来西亚华商成立华联银行,进入金融业,2001年华联银行与大华银行合并,跻身新加坡第一大银行,大华银行集团。 此外,连姓名人还有:宋仁宗庆历年间,有连庶、连庠兄弟,深得欧阳修的器重;绍光年间的连希觉,曾在英州为地方筑堤引水灌田;宋宁宗宁元年产的连三益,历知沙县、广州、绍兴,任满离去,老百姓皆遮道挽留。至于明代,入仕的连姓之人也有不少。如明在祖时的名御史连均;英宗正统年间的福建按察副使连镛;宪宗成化年间的御史连盛;神宗万历年间的广西按察副使连继芬;思宗崇祯年间出知灵州的连宗度,等等,都为造福百姓,做过一些好事。在上述连氏良吏名臣之中,宋代的连庶、连庠兄弟是湖北应山人,连三益是福建安溪人,明代的连均、连镛都是江苏建安人,连盛是河北永年人,连继芬是福建龙岩人。这些充分说明,明清时期,连姓人已遍布大江南北。
姓连姓的族谱
本文2023-09-22 01:53:51发表“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lezaizhuan.com/article/14573.html